外人看了像什么样”
李薇一下卡了壳她可不是想跟福晋争锋才送冰帝凉茶的何况她送的时候,四爷已经在户部住了快有一个月了,天也热了十几天了。她是听回来拿衣服的苏培盛提了两三次才想到要送冰过去的送凉茶也是听说那里有人暑。
她急了半天才憋出来一句“我不是那个意思”忍不住瞪了他一眼,“还不您的习惯不好大热的天还要里面一层外面一层裹那么严。”
四爷的这个毛病最叫人无法理解,幸好他没强求弘昐几人也跟他学。在李薇的坚持下,几个孩到夏天就穿一层。四爷则一直是里面一套里衣,外面一层外套。还全都是长袖,扣都是扣到脖根的。
三伏天啊。他这么穿不到半天就要换一身,因为他这人还有一个毛病,认为叫人看到背后衣服全湿了是不雅的。
从去年夏天起,因为苏培盛拿换洗衣服太频繁,她知道后就叫针线房给他赶制了两大藤箱的里衣。就是为了叫他换衣服换个痛快。
越想越委屈,李薇眼圈都有点红了“我才不是想跟福晋争个高低长短”
四爷见状赶紧搂住哄“爷不是这个意思。瞧瞧这小脾气烈的,爷没说什么啊。”完了叹一声,“福晋的脾气秉性你也清楚。爷当初叫你看到什么她想不到的就去做,图的就是这个。你想想看,依福晋的性,她会不会往户部送冰送凉茶”
那当然不会。
李薇仔细想想,她从来没见过福晋做出格的事。
这个出格是种非常玄妙,只能意会的东西。就比如说给四爷送东西,福晋会送衣服,但打死她,她都不会送冰送吃的喝的。
“这下你明白了吧”四爷这么说。
李薇诡异的被安抚住了。
话题在跑到美国后,又再次被拉回来。忘掉福晋,四爷又提起直郡王“老八在内务府,正好他是惠妃养大的,直郡王以前也带过他。我要是夹在里头,难免伸展不开手脚,索性避开,叫他们兄弟两个去做吧。”
就如四爷所说的,之后他真的就闲在府里了。倒是户部的人还是天天来找他,前院再次热闹起来。弘昀和弘时都因为年纪太小,不被允许参与进去大人的事。两人怏怏不乐的回来,叫正寂寞难耐的李薇兴高采烈的天天带着儿们玩游戏。
石榴树下的滑梯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刚巧也是石榴成熟的季节,这棵石榴树从栽下也有十年了,真正找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树杆并不怎么粗,但树冠已经是遮天蔽日,夏天时玉烟她们没有冰用,又没能在主屋里侍候的,都跑到这里来乘凉。
听赵全保说还有人半夜抱着席跑这里来睡觉,叫他抓住过好几回。抓一回打一回。
后来还是李薇说愿意睡就去睡,能凉快凉快也行。
府里的房的窗户都是比较高的小窗,除了主们的屋窗户大,打开能吹吹凉风以外,倒座房、角房这类房的窗户都小的可怜,既不好透光,也不容易透风。
冬天还好,夏天真跟桑拿似的。据说赵全保他们这些太监,天热时为了怕身上沾到屋里的腌臜味,天不亮都会拿井水冲凉,然后衣服都在院里背人处穿,那叫一个辛苦。
李薇也能理解,想像下几百年不晒一次的被和一堆大汗脚的屋吧。
她带着弘昀和弘时摘石榴,摘下来的不但够自己府里吃,连外头都能送一些。她叫人送到前院两大蒌,听说四爷特意叫人往宫里送了一蒌,另外一蒌给了十三府上半篓,十四爷府上半蒌。
这委屈劲吧。叫李薇心疼他心疼得不得了,赶紧再把她留给自己吃的再送过去一蒌,叫人给他说这是给你吃的,别送人了。要送人树上还有,明天就摘了给你送过来。
这一蒌送过去的当天下午,四爷一脸笑的过来了。进屋洗澡换衣服,跟着就搂着她到榻上剥石榴吃,你一粒我一粒的。
他笑着说“你这石榴送过去,还叫人传了那样的话”
李薇怔了下,心道赵全保没这么傻吧难道他当着外人的面说了不可能,他回来可没提,就说四爷接了石榴很高兴云云,叫人立刻捡了一盘放在屋里闻香味。
“怎么了”先给自己定了定心,她问。
四爷朝她嘴里塞了一粒“你就不怕叫人听见笑话你”
“赵全保没当着外人的面说吧”她脱口而出,他真说了
四爷呵呵笑,决心还是不告诉她了。那太监过来时虽然没外人,但苏培盛在。当然事后他也警告过苏培盛了,什么事不该说,苏培盛是心里有数的。
他在她嘴上亲了口“以后这种话,当着爷的面说,别叫人传了。”
当面说给他听多好,叫人传话虽然也别有滋味,但他更乐意从她嘴里亲耳听到。
“这么心疼爷啊”他又亲,道“连爷给别人东西都心疼”
她被他亲得话都说不成“那不是送给你的,你一口没吃全给别人了”
亲着亲着,两人不和谐了。
事后,李薇得到了一个以后素素给爷的东西,爷谁都不给的保证。叫她总觉得他理解的有偏差。
她的原意好像不是这个
算了,不管了。
概因直郡王回京了。他回京就回京,一般来说跟四爷后院的她没一丁点关系。但府里突然不叫出去了。
每天,庄上都会送新鲜的鸡鸭蛋奶和蔬菜过来。内务府四爷现在还吃着内务府给的一些精贵东西也会每天送东西来。所以突然有侍卫守着府门,然后不许进出这就有些惊悚了。
一大早,四爷得到消息后从前院出来,又把她给叫到正院。他大概已经习惯这种一齐通知好方便的做法了。
李薇也是头一次在正院用早膳好大一桌
见两边条案上还摆着各种面点小菜,正屋旁边的茶房里还有一些粥锅、汤锅放在炉上呢,主要是想吃了要说哦,奴婢们去端
这简直像自助餐了。
当着上头两位貌似正在友好磋商的四爷与福晋,她自己只好把全部精力都投注到早膳桌上了。
除了某些大日,她还没试过一次叫这么多菜呢。这明摆着到最后原样撤下去的会有很多嘛,福晋的日过得真奢侈啊。她好羡慕
大约是她吃得太欢乐这显然不太科学,四爷和福晋都扫了她好几眼。
四爷清了清喉咙“素素说说看”
素素。
元英看了下四爷。
李薇闹了个大红脸,当着福晋您这么叫真的大丈夫
她难得羞怯了下,低头道“挺好的,我都听爷和福晋的。”
“嗯。”四爷点点头,对福晋道“那就这么办吧。”
然后,他老人家就起身了,起身前还问她“吃好了吗”
她连忙放下筷,碟里还有一口蝴蝶酥没吃完,碗里还有两口秋梨百合粥只能算了。一直以来受到的教育都是剩饭是种不礼貌的行为,叫她回到东小院还有些不安。
四爷自然跟着一起回来了,看她一副屁股下面有钉的模样,好笑的问“就这么不自在”
她看过去这人明知故问。
“只是叫了你的字罢了。”他牵着她的手拉到身边坐下,“爷给你取了字,在外头叫还是第一回。”
他也十分感叹。这么多年,他居然真的能守着她到如今。有时回头想一想,叫他都有些难以置信。
“我就觉得吧”李薇认为当时的气氛让她很不舒服,“好像是在示威”
“嗯。”四爷搂着她,叫她靠在怀里,抚摸着她的肩头。
“素素就是这点叫爷喜欢。”他在她额头上赞赏的亲了下。
被夸奖的人十分激动,有些小羞涩啊。
四爷看她禁不住微笑起来,心道长情就长情吧,素素并非得势忘形之人。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他们二人能走到如今是福气,他要珍惜才对。
闭府一事只能如此了,照四爷所说的,京里各府,主要是比较重要的府邸都叫人守起来了,原因未知。但也没人敢在这时打听。
还有人担忧皇上与太都不在,直郡王这是有了不臣之心
四爷没说得太明白,反正就是不打算直面此事,原来他就打算避开的,这下更要是一避到底。虽然他说得再含糊,但皇上与太皆不在京这一句就够叫人心惊的了。
李薇只苦恼于无法通知李家,不过四爷也说李家在京里就是小虾米,这场风波扫不到他们。
闭府后一个很直观的结果就是
第一天,没有鲜牛奶、鲜羊奶了。
第十天,有鲜牛奶,鲜羊奶,但没蔬菜了。
四爷再次解释“现在给咱们府上送东西的是内务府的,不像庄上,想吃什么菜都方便。”
桌上有酸豆角炒肉沫,酸白菜炒五花肉,酸菜炖鸭,李薇挟了根酸黄瓜条正在啃,道“还好啦,也就几天吧。”
连吃了几天酸菜后,李薇还不腻,四爷已经腻了。可偏偏府里没有种菜,新鲜蔬菜是每天庄上送一部分,到街上买一部分。倒是膳房打算腌今年的咸菜,提前买回来不少萝卜和雪里蕻。
主爷要吃新鲜的菜,膳房只好折腾着把萝卜做出御膳的滋味来。
可这个任务过于艰巨了。这天晚上,四爷到东小院来之后,一直盯着院里葡萄棚旁边的丝瓜藤看。
李薇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那藤上确实还有几条大长丝瓜,不过那是准备长到老拿来当搓澡巾使的
“爷”她小心翼翼的说,“那丝瓜都老了。”
四爷淡然的点点头“嗯。”过会儿他添了句,“爷就是看看,原来你种的搓澡的丝瓜长成这样啊。”
这丝瓜养了都有好几年了,您今天才看到吗
李薇又心疼了,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第二天,他走后她就叫赵全保悄悄去膳房问,看膳房有没有种菜的菜籽一类的种
现种虽然有些扯,但总比看他馋菜强啊。她昨天晚上听四爷说了一晚上的菜经。说他之前在宫里时,好像从来没吃过新鲜蔬菜。青菜一类的都是当做肉菜的点缀或配料。
“那次在你那里看到一盘烫青菜,实在叫爷都不敢下筷。”他怀念的笑着这么说来着。
李薇心都快叫他给疼化了。
幸好菜种没这么难找。首先,府里的夜香和垃圾是每天都要运出府的,于是菜籽在当天下午就找来了,如她所说全都是长得快,正是这个季节能种的小青菜。
府里主也不算多,地方还是够用的。李薇叫人在柴房后圈了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