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日常

分节阅读_366

笼。”以前直王府门前多热闹啊,现在人人都避着那条路走了,真是

她也摇摇头,举着手上的一件狗狗的小斗篷展平,左右看看“主,这样做可以吗”

李薇凑过来看“行,就照这样做。”

百福和造化都老了,等到冬天它们身上的毛就不够保暖了。前两天她看到它们整天都靠在一起晒太阳,就想起来给它们做几身狗狗衣服。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四爷去盖郑家庄的房了,那一片的民居都迁走了。皇上似乎是打算把太一家都从毓庆宫迁出来,而且也是监视居住的状态。所以要连侍卫们的房一起盖。

四爷却道,皇上这既是监视,也是保护。

“现在外头想要太命的人可不算少”他道。

直王不是都倒了吗

她记得喊得最响要杀太的就是直王,他现在落到这个地步,不就是皇上的态度吗

“还有浑水摸鱼的人呢”四爷冷笑,“杀一个太能把直王也给一齐灭了,这种好买卖怎么会没人做”

听得她浑身直发寒,连忙转口说起了耕织园新一茬的菜。

四爷也顺着她的话往下说“既然你喜欢,那就再建一个菜圃园吧。”

想到就干,四爷圈了地方,画了图纸,然后把这事交给弘昐了。既然叫菜圃园,那就是纯种菜的地方。园里的太监们都挺高兴的,活儿越多,越能显出他们的本事来。一时报名踊跃,都说自己家就是种地的,最会种菜了。

李薇也发现了,圆明园虽然是皇上赐的,大面上是不能改。但只要有一个好理由,能过得了皇上那一关就能改。

四爷特意为这事又写了个折,说是之前进给皇上的菜都是他带着家里孩自己种的,见皇上十分喜欢,就特意辟出个园来专门给皇上种菜,等种好了进上给皇上尝尝。

皇上批了个好字发下来。

她总觉得皇上绝对当得起言简意赅四个字。

皇上都好了,他们当然就要全力以赴。弘昐带着两个弟弟天天耗在园里,竟然不知不觉的把他们不吃青菜梗的毛病给纠正过来了。两个月后,亲眼看着第一茬小青菜收获了,弘时兴奋的给他的哈哈珠和奶娘们一家送了一捆,还特意留出两捆来给李家送去。

等四爷晚上回来了,他在外面跑了两个月,但房要盖好还早得很。皇上不知是不是怜惜太,畅春园那边一天一个说法,今天说要挖个湖,后天又说这湖不能挖太深。

她听了就想这是怕太一个想不开

以前她觉得这都不可能,但经历过直郡王的事后,她也不能确定了。对这些曾经登上顶峰的人来说,真的能适应现在毫无希望的生活吗

玉瓶进来道“主,汤熬好了。”

她点点头,叫她端进来。这两个月他天天在外头跑,她就叫白大夫隔上一旬过来给他请个脉。前几日就开了个补益气的药方,说是饭前喝。

四爷换好衣服出来先看到这碗药汤,接过喝下,道“这方不错,这几日感觉没那么累了。”

膳桌也早就摆好了,她指着桌上的般烫青菜笑着说“弘昐他们种出来的,弘时指名要给阿玛吃,这一盘是他亲自挑的菜,一棵棵坐在那里捡了一下午。”

他过来坐下,饶有兴趣的第一筷就挟这盘,然后就着这一盘青菜吃了一碗的米。

完了说“青菜配米饭也好吃,新种出来的菜透点甜。”

“你喜欢就行。”她道。孩们辛苦两个月,天天顶着大太阳去菜圃看,个个晒的都像非洲人。现在她都不敢给他们穿绿色的衣服了,更衬脸黑。

这会儿灯下看四爷,好像也有点黑过头了。

他道“你盯着我看什么”

她道“我看你是不是又瘦了。”

四爷反射道“我不吃夜宵了。”

两人都愣了,他突然笑道“天天被你追着补身,最怕你说我又瘦了。”

“关心你还不领情”她白了他一眼。

“领情,怎么会不领情”他坐过来扶着她的肩摇了摇,“素素对爷这么好,爷都记着的。”

说着看到她手上拿的狗衣,他是一眼就看出来了,哦道“应该,应该。百福和造化现在都瘦了不少,天冷了肯定受不了。”

然后又自言自语“干脆把它们的狗屋挪到屋里来吧,找个有炕的厢房,平时也能晒到太阳。”

他对狗倒是真好。

想到就做的四爷叫来苏培盛吩咐了,转头看到她的眼神,笑着对她说“怎么跟百福馋骨头似的盯着爷”

因为她在想,是不是他身边的人投生成狗更享福。

等他写完字回来准备睡觉了,不知为什么又对她说“爷想着在屋里给你挖个池,再引一道温泉进来,这样你想游水也不必掂记庄上那个了。”

庄上的游泳池挖好后她就没去过,到现在连是什么样都没见过。

“怎么突然想起弄这个”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别弄了,太麻烦。再说游泳也是夏天的事。”这都快下雪了。

四爷笑道“不费事。畅春园就有泉眼,引一注过来不难。”说着就把她搂到怀里,轻轻叹道“爷总想着对你好点,可这几年先是忙,带你去趟热河又出了事。你想玩玩水,也不是什么难办的事,趁着这会儿爷修郑家庄,一应东西都是齐全的,正好给你修一个。”

说到最后,他在她脸上亲了口“到时爷和素素一块去。”

“你也会游戏”她好奇的看着他,怎么想他在宫里时被嬷嬷和太监总管们管手管脚,怎么学的游泳

四爷神情复杂的说“皇阿玛叫人教我们的。听说南人多会水,所以当年先帝就叫他们要会水,等我们大了,皇阿玛也要我们会水。不但我们,公主们也都要会。”

说起康熙,两人都沉默了。

她有时觉得康熙太残忍,有时又替他难过。坐在那个位置上,真的不能有人的感情吗

她看着四爷

今年的颁金节是在畅春园办的,她和四爷又是分两边走。他去畅春园给皇上磕头,她进宫给德妃磕头。

紫禁城里没了皇上,好像就空了一大半。连屋都透着一股空荡荡的感觉。

可永和宫里,她发现德妃居然胖了一点,气色也比往年好。

和她相比,小妃嫔们就显得正常多了。衣服和首饰都黯淡得很,有几个站在前头眼熟的,都是往前常来永和宫请安的,身上的衣服看着都像是以前的旧衣。

虽是旧衣,但依旧保存得很好。

德妃没来前,她站在那里听到小妃嫔们说话。

“你这衣服放了有几年了吧”

“别提了,箱都翻遍了,就这件上没虫眼,颜色还算鲜亮。”

“内务府今年送来的都是些破烂。”

“反正皇上不在,咱们打扮起来也没人看呗”

过了会儿,等德妃出来,小妃嫔们连忙涌上去行礼磕头。德妃笑意盈盈的,还叫起几个近前来说话。

她看到她们身上的衣服,笑着说“我那里倒有几件是我年轻时做的,现在已经不穿了。一会儿叫你方姑姑领着你们都去挑几件。”

小妃嫔们一阵欢呼,纷纷给德妃说吉祥话,奉承得德妃笑得都合不上嘴。

等见了她们这些儿媳妇和孙、孙女,她笑得就更开心了,对弘昐几个说“今天玩的都算我的。”一边的宫女早早的捧出两大匣新钱和金豆。

现在各府的孩们都长起来了,以前四爷一家独大,现在每家都有五个,只是孩们就乌泱乌泱一大群。男孩和女孩也分开了,不然一个屋里放不下。

这么一大群孩齐刷刷给德妃跪下,喜得德妃直说“多多福,看到这么多孩比吃仙丹还高兴啊。”

过完颁金节,年前又出了一件喜事。

四爷晋封雍亲王。

自从他掌镶白旗以来,封郡王的传言就不绝于耳。谁都没料到会一口气封个亲王回来。

跟他相比,三爷则是又把爵位从贝勒升回了郡王。叫四爷一衬,三爷那边是一点喜气都没有了。

因为很快就要过年,正是各府走动勤快的时候。这时候封亲王的旨意下来,其他府上都不约而同的把礼加厚了三成。然后客客气气的在帖里贺四爷的好事,问他几时请客啊,他们一定到啊。

府里收到的帖送到圆明园,李薇也收到了几箱。只是她翻看了大半后,总觉得怪怪的。

好像大家都有点不敢靠上来

其实四爷封亲王,她知道应该高兴,应该欢乐。然后她也高兴给人看了,天天笑得脸都是酸的。这时谁会不笑吗连园里扫地的粗使太监都笑得跟天天捡钱一样。

可她却觉得心底扑通一声,好像有了个可怕的大洞。

天黑了,四爷还没回来。

她听到张起麟正带着人点灯上蜡,挨屋都要查看灯油,不但不能点不亮,还不能有漏油的,免得引起火灾。

洲清晏里渐渐灯火通明。

玉瓶带着两排人进来,每人手里提一根凤头杆,下面是一盏花灯。然后挨个挂在屋里的灯架上。

因为她突发奇想用花灯代替灯烛,四爷也都由着她。在她搬来洲清晏后,更是特地命人制了一批专门放在屋里的花灯。

屋里亮起来,玉瓶过来问她“主,用晚膳吧”她看了看摆在条案上的黄铜座钟,道“主爷怕是不会回来用了。”

她刚要点头就听到外面他回来的声音。

四爷今天是去畅春园谢恩。一路上先是遇上三爷在旁边酸不叽叽的,后面又碰老八。这人面上恭顺,心里指不定怎么骂他呢。

但总得来说这都是件高兴的事。

从他出宫后第三年就天天在想,什么时候能扬眉吐气一番。

终于今年把头上的贝勒衔给摘了,换上了亲王。可并没有想像的那么轻松愉悦。大概是他深知这一步不过是个开始。他今后的路只会比以前更难走。

倒下一个太,一个直郡王。

他这个亲王能走到最后吗

刚下车,守大门的管事就带着两排人给他贺喜,看他们一个个喜不自禁的样就叫他不快。进到园里头,苏培盛迎上来也是笑得恶心,不过这奴才会看脸色,很快把笑给收了,还悄悄传话给其他人,叫剩下的都避开。

四爷这才稍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