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会引来非议,只能私底下暗寻访。
在宫里觉得出宫了就一切都好了,等真出来了,才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准备好。四阿哥在书房想的脑袋疼,抬腿去小院看李薇了。
刚走到小院外面,就闻到酸梅汤的香气。四阿哥一闻就觉得口舌生津,浑身的暑气都散了一半。
屋里只在堂屋放了一座冰山。李薇坐在西厢房,与堂屋只有一道多宝格隔开,凉气缓缓扩散开来,既降低了温度,又不会让正怀孕的她着凉。
“四爷。”李薇站起来迎接,上次四阿哥就说过免了她的礼,免得蹲福时伤到肚。李薇虽然觉得她行礼的姿势非常曼妙优雅,很有女人味儿,也只能暂时先听他的。
四阿哥让她坐下,自己到屏风后去换了身衣服。只是从书房走到小院这么两步路就出了一身的汗,他本来就是火旺,天气这么热又这么晒,他刚进来时脸都是红的,额头上黄豆大的汗不停往下淌。
他出来后就看到堂屋的冰山挪到屋里来了,就摆在他身后的案上。李薇让他坐下,让人从冰山后对着他扇风,沁人心脾的凉意从背上扑来,四阿哥身上的热气很快散了。
没那么热,他的心情也变好了。这才看到李薇面前摆满了各色的水果,有切成块的西瓜,香瓜,苹果,只有贡品才有的哈蜜瓜和马奶葡萄,还有荔枝,草莓和樱桃。李薇手里捧着一碗酸奶,里面拌着水果块,吃得香甜。
李薇有身孕后供应好,她又敞开了吃,现在已经吃成了一张小圆脸,皮肤滋润的白里透红。现在她这么享受的样,连四阿哥都想赞一声,杨妃之美能消磨掉一代帝王的意志,大概就是让人不由自主的随着她沉溺于享受之。
不过他本来就是到后院来享受放松的,在这里就不求意志坚定了。
李薇还道“今年天热,水果都特别甜。”
四阿哥不用银筷,伸手捏了一枚草莓尝了,点头道“确实很甜。只怕又要旱了。”他只是随意带了一句。
李薇愣了一下,也没接话。她在现代时也常看新闻,上面总是一面涝了,另一头旱着。看新闻时她都想老天爷要是两边均均多好一边没水,一边水太多。
见她吃的香,四阿哥也要了一碗酸奶吃。刘太监见这段时间李薇不叫书房的膳,知道她是小心谨慎,可他要抱她的大腿,所以反而主动侍候,有点什么就悄悄叫赵全保带回去。一来二去,李薇算是知道从以前在阿哥所就是刘太监照顾她,对他就多了一份熟悉感。
炕桌上的水果除了西瓜,李薇几乎都吃光了。四阿哥见此,干脆自己把西瓜吃了,道“西瓜略寒凉,你以后还是少吃。”扭头就对玉瓶交待道,“以后你主这里就不要上西瓜了。”
水果太多,李薇也没有舍不得一个西瓜。
撤下炕桌,四阿哥洗净西瓜的甜汁后,靠在迎枕上道“上次你说要做汉人女的衣裙穿,一忙起来我也忘了。趁着要做夏装了,我给福晋说了,拨两个针线嬷嬷到你这里来。”
李薇不敢凑太近怕他觉得热,靠在半臂远的地方,手里拿着团扇慢慢的往他那边扇风,道“我这边一个也够用了。福晋那里才用两个呢。”
这还是柳嬷嬷告诉她的。福晋那里用两个针线嬷嬷并四个小丫头,要做福晋和小格格两人的衣服。宋格格和武格格都是量好了后由针线嬷嬷带回去做。
李薇一听就明白了,像福晋和她这样,相当于私人定制,针线嬷嬷在身边有要求可以随时提。宋、武两位大概就是成衣铺,量个尺寸选个花样衣料就完。
更别提还是两个嬷嬷。
她也不敢全都不要,被宠爱很爽的好吗只是不想太特殊,有一点点特别就行。于是她打算只留一个。
四阿哥道“两个嬷嬷,一个是专做汉衣的。”说完看着她,一脸我等你选的表情。
李薇傻了,一个专做汉衣,另一个肯定是做旗装的。怪不得是两个,这让她怎么选四阿哥想看她穿汉装,还期待了很久呢。旗装是必须的,她又不能一整个夏天都不出门。
看她为难,四阿哥觉得很好玩,安然高卧也不催她,还时不时的加一句福晋那边是用两个嬷嬷,你长的小,穿汉人女的裙肯定好看,让她们一起来也能省些功夫。
最后,李薇当着四阿哥好整以暇的眼神不好意思的道“都听爷的。”
两个就两个吧,反正引人注意也不是头一回了。虱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爱谁谁在能享受的时候还是尽情享受吧。
看她点头,四阿哥才不逗她了,头凑过去小声道“正好,爷也打算做几套汉人衣裳,到时就借你的光一起做了。”
靠哇你耍人嘛
李薇一脸的后知后觉我好蠢让人耍,她的眼神让四阿哥得意的呵呵笑起来。
两人后面玩起游戏来。但下围棋,四阿哥完虐李薇。下象棋,继续虐。李薇输的眼都直了,四阿哥倒是赢的很爽,心情好时不时的笑一笑。
“我对棋类运动不在行。”李薇输的太惨太没面,不得已这么解释道。
四阿哥也不想一直玩一面倒的游戏,喊人拿来骰,两人赌大小。可惜骰之前由赵全保等人做了手脚,四阿哥一上手就觉出来了,李薇虽然知道骰有手脚,可她不会用,照样被赢了个底掉,连自己手上的镯都输出去了,把四阿哥乐得哈哈大笑。
他还真的把李薇输的银装进荷包里,镯也从她手上撸下来,拿手帕包了放进怀里。
李薇一直以为他是闹着玩的见他真的把东西拿走有些傻眼,四阿哥就盯着她看,又笑了一场。
一直玩到该叫晚点了才停下。后面李薇开始做怪,总是拿自己的珠花头钗当筹码,都是女人的东西,看他带回书房要怎么放。
四阿哥也看出来了,照单全收。玉瓶把李薇的一个妆匣抱来,就放在她身边,一轮输了就见她随手在妆匣里抓两个拿出来,到结束时妆匣都空了一半。
“苏培盛,去给你家爷拿个盒过来,谢李主的赏。”四阿哥推开骰,笑道。
苏培盛早喊人去拿过来了,此时捧上来,是个长、宽、高皆为一尺半的黄杨木的小箱,上面雕着一只口含着宝珠的蟾。
四阿哥将赢来的珠花等物全放进去,笑眯眯的让苏培盛送走。李薇这下真好奇了,去堂屋的路上挽着他的手道“爷,你要那些珠花有什么用啊”
以四阿哥的深沉,必定不会做无用的事吧可这些东西好像也不值多少钱。
她想不通。谁知四阿哥点点她的下巴,道“赢来的东西自然就归我了,怎么能不要呢”
所以他只是在耍她是吧
玩的挺畅快的四阿哥胃口也好,刘太监送上来的一道蒸槐花让他吃光了,这还是上次李薇想吃香椿,等忙完一切后香椿已经下去了。玉瓶记得给赵全保提了,让他想办法。刘太监知道后就上了这道蒸槐花。
谁知,李薇没吃两口,全让四阿哥包了。可见他很喜欢这个,吃完又叹道“乡野之真是样样都可当菜当饭,也是难为他们了。”
今天来了以后,四阿哥这是叹第二次了。傻也看出他现在肯定是有为难的事。但李薇对农业一窍不通,刚穿来想苏个遍的时候也找过齐民要术一类的书看,看后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在古人面前露怯了。
所以这次她又没接话。四阿哥却有心情要跟她聊聊,主动问她“最近夏汛,你在家时,可听过什么没有”
这个倒是能说,李薇道“有几件。比如家里买人雇农,多数都是在难民雇,因为签他们要比平常买人便宜三分之一,有时会便宜一半。还有,每年秋天,家里都会买很多粮食屯起来,城外的田里,如果河南山东等地又旱了或者涝了,黄河又发水了,阿玛和额娘都会让雇农把田地围起来,挖地窖藏粮食,还会在粮仓和房周围弄篱笆,养狗。免得难民抢夺粮食,伤人毁屋。”
四阿哥的脸色渐渐沉重起来,李薇接着说“刚进府的时候,庄嬷嬷送来的四个人听说就是去年河南逃难过来的。”
“是吗”四阿哥叹气,一有天灾难民就会往外逃,等天灾过去后,回流的难民不足十分之一。多数青壮年都在异地安家,长久下去,耕民流失会变成一个大问题。
想到这里,四阿哥借李薇这里的书房,把刚才想到的赶紧写了下来。李薇在旁边给他磨墨,看到几句心想,难道四阿哥现在已经进户部办差要查亏空了她在这边开脑洞,四阿哥写完见她眼神放空,顺手用毛笔在她下巴点了一下,见她没反应,又在右边脸颊上画了个圈。
见她还没反应,四阿哥只好无奈的喊玉瓶打水,给她洗脸。不提玉瓶进来后是什么表情,李薇是用手巾抹了脸才看到手巾上漆黑一片,吓的大叫,跟着就在四阿哥的狂笑里反应过来。最后被四阿哥亲手替她抹干净。
抹脸的时候,四阿哥“噗”
李薇悲愤的“”心道好吧我体谅四爷太年轻不过还是好混蛋啊
第章
太开始带着三个兄弟读书,皇上给太开的书单相当繁杂,仅夏汛一项就有不少是宫藏书。还有很多是从前朝官邸搜出的关于治黄河的奏疏,这些都是不外传的。三位阿哥以前可从来没看过这些盖着前朝玉玺的明黄奏折,上面还有前朝太监的朱批。
“这是皇阿玛御笔批过才能搬来的,你们在这里看就好,不能誊抄。那边有纸笔可以摘要。”太道。这些东西都很有价值,毕竟满清入关还不到一百年,对这个原大地还非常陌生。他们学了汉人的字,任用汉人的官员,连官制、风俗都在朝汉人学习。
治国也是一样。
现在朝哪怕稍稍怀念前朝都会引来杀身之祸。三位阿哥虽然也是龙凤孙,却更加不敢越雷池一步,何况他们一直以来听到的都是满清万岁万岁万万岁,居然在太这里看到一堆前明的奏折,皇上还叫太学,太还要精研细读做功课。
结果手捧着前朝的奏章,打开后墨字如新,保存的极好,字都认识却半天一句都没看进去,个个都有些魂不守舍。
三阿哥先放下手的纸笔出去转了一圈,八阿哥是站起来面壁了约有一刻钟才冷静下来。四阿哥给所有人的墨都磨了一大池。
太正写着字,四阿哥站在他的书桌一侧,均速转着手腕磨墨。太写完一笔再沾时,看到墨池里都快漫出来了,笑道“行了,行了,老四。”
四阿哥这才回神,赶紧放下墨锭请罪。
太扶了他一把,笑道“你这性倒是不错。发呆也不误了干活。”
四阿哥道“弟弟手里不干点什么,反而更不容易静下神。”
“那如今可静下来了”太敲敲放在一旁的一摞明黄奏折。四阿哥看过去,恭敬道“臣弟已经镇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