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丢人了。”
大阿哥笑道“额娘真是会瞎想。你儿这么一大个站在这里,谁敢看不见”
惠妃道“你你就是太显眼说过多少次了,沉着点,沉着点。皇上跟前已经有了个太,你没见他是什么样你现在是在外面,皇上懒得管你。但我就不信,皇上那里骂你会少。”
母两个都不说话了。
过了会儿,惠妃放低声音,道“你往前看看,只说广略贝勒如今在哪儿呢跟他一样的前头几个阿哥都是什么下场太宗是八阿哥,可那时他也不是最受宠的。但你给我说说,排行靠前的和有宠的现在如何他们的后人如何”
这个话题一说起来,就刺的人连后脖颈都冒冷汗。
惠妃道“我生了你们兄弟两个,只活了你一个。只会盼着你好,不会拖你的后腿。有些事不能深思,不能多想。可咱们自己要心里明白。你如今外头的人都喊你大千岁,我听到就心肝颤”
“额娘”大阿哥单膝跪地,握住惠妃的一只手。
惠妃已经年近四十,她是跟皇上一起长起来的。平时容光照人时看着还不显年纪,现在一伤心起来,老态尽显。
她拉着大阿哥的手,轻声道“我的阿林阿,额娘就愿你像长白山一样巍峨高壮,不愿你去当那出头的鸟。”
惠妃的长承庆是过了周岁没的,第二年她生了大阿哥。生了这个孩后,皇上一开始并不敢给他取名,当时宫里的孩死的太多了。惠妃悄悄给他起了个满语的小名,意思是山。希望这孩能像一座山一样强壮长寿。
大阿哥小时候没去阿哥所前,惠妃常在夜里坐在床边拉着他的小手,轻声喊他的小名。有次大阿哥没睡着听见了就问惠妃那个名字是什么意思,惠妃抱着他说“额娘想把你喊住,省得你跑远了,不要额娘了。”
打那以后,惠妃再也没生过孩,亲手把大阿哥养的像他的小名一样又高又壮。
大阿哥把额头放在惠妃的膝上,眼眶微潮喃喃喊了声额娘,然后站起来一抹眼,笑道“额娘放心,你的阿林阿没那傻。”
他低下头想了想,道“座位的事儿去盯着,这事也不必过其他人的手,只管找内务府就行了。太那里就算有小人想做怪,我去找太说说,他肯定会约束手下的人。”
惠妃交待他“你跟太,就这么吵吵闹闹的挺好。既不用太好,也不能太糟。外头多少人盯着呢。”
“我心里有数。”大阿哥把垂到胸前的辫拿起甩到后面掖在腰带上,“儿回去了,额娘晚上早些睡,别捡什么佛米,跪的腿都坏了。”
惠妃笑道“额娘听阿林阿的。去吧。”
除了惠妃的钟粹宫,宜妃的翊坤宫里倒是喜气洋洋。皇上让人传话说一会儿过来,宜妃就赶紧把阿哥给哄走。阿哥不肯,抓着宜妃的袍边赖在脚踏上,非要磨的宜妃给他弄一副新的弓箭。
“不行。”宜妃凤眼一斜,看着自己的护甲道“你那副还是皇上去年刚赏给你的。”
“儿力气变大了。”阿哥想要副牛角的。
“哦”宜妃笑眯眯的,脸上就写着我不相信。
阿哥道“我能拉一石了。”
“吹牛。”宜妃一点磕绊没打的直接道,她看了眼旁边的宫女,宫女给她比了个手势,她一看时间快到了,也不再跟阿哥缠,直接把他拉起来往他奶娘怀里一扔,“赶紧的,把这小给我扔出去。”
阿哥气哼哼的推开奶娘,一溜烟的跑出去了。奶娘、嬷嬷和宫女太监都连忙追上去。
屋里,宜妃松了口气,道“这小东西可磨死我了。”一旁一位姑姑送上一碗茶,笑道“娘娘嘴上骂的凶,心里别提多疼阿哥了呢。”
宜妃这才笑道“他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不疼他疼谁呢这小也不知道怎么又瞧上了牛角制的弓我记得皇上那里好像有几副。”
姑姑道“娘娘缓着些,总要瞧着皇上心情好了再提。”
宜妃招人把妆匣拿来,立起妆镜看了看脂粉有没有掉,对着镜笑得甜蜜,道“皇上今天心情就不错。”
永和宫里,十四阿哥正围在德妃的膝边,说“前两天太过来时拿了一把牛角的弓,我就见哥和十哥的眼神不对,一直冲着那个弓瞧个不停。”
德妃揽着他,“你也想要”
十四连忙说“儿臣不想要。”
德妃拍拍他,说“什么弓都是一样的用,射出来的箭也一样杀敌。太是太,阿哥是阿哥。你不要跟旁人攀比。瞧瞧你四哥,你见过他什么时候找额娘要东西了”
十四阿哥不忿道“他都那么大了”话没说完,看到德妃不赞同的眼神就闭上了嘴。
德妃给他整整衣领,拍拍肩道“行了,回阿哥所去吧。记得回去要练字,别跟老八学。他的字皇上说过多少回了都不见好,你想跟他一样”
十四站着让德妃理衣裳,插嘴道“八哥那是想让皇阿玛多掂记他呗,跟谁看不出来似的。回头我也”话又被德妃的眼神逼回去了。
等他走后,德妃跟身边的嬷嬷说“这孩真是不懂事。”
嬷嬷道“阿哥还小呢,大了就好了。”
德妃没吭声,良久,叹了口气。语气干涩道“皇上说要办家宴,佟佳氏说要把家里的孩都带来。纳兰氏肯定有人来,大阿哥在那里站着呢。刚才听人说皇上去翊坤宫了,想来郭罗络氏也能有一两个位。”
嬷嬷低下头,不敢接话。
德妃也没往下说。
她呢呵呵,皇上不会让个奴才坐上去。一个宫里,就她这个德妃家里没位。
十月十三颁金节。皇上在保和殿设宴,从大阿哥到十四阿哥都在座,宗亲里裕亲王打头,坐的离皇上最近,恭亲王随后。太和大阿哥在替宗亲们把盏,他们敬过一轮到,余下的几位阿哥也分别上前敬酒。
三阿哥和四阿哥算是比较尴尬的。在座的居然没有他们母妃家的亲戚。乌雅氏是没有拿得出手的人,荣妃出身马佳氏,大概皇上也忘到脑后了。三阿哥匆匆敬完就回座,四阿哥拿着酒壶不好跑掉,便站在了佟国维的身后。
皇上跟佟国维共饮时,四阿哥替佟国维满了两次杯。等敬完,佟国维回座后,拉着四阿哥亲热道“四阿哥也回去吃点吧,臣自己来就行了。”他转头喊儿隆科多,让他送四阿哥回座。
隆科多恭恭敬敬的把四阿哥送回去。四阿哥当然不能就这么让他走了,拉住他两人对饮三杯,隆科多才拱拱手退下了。
后宫没有设宴,毕竟大灾才刚刚过去,朝廷还是要简朴度日的。只是在几位妃的宫摆了小宴。永和宫里,七阿哥的生母嫔戴佳氏和十三阿哥的生母庶妃章佳氏正陪着德妃,下首坐着四福晋。
德妃脸上笑意盈盈,却并不热情,话也不多。四福晋这个当小辈的也不好太张扬,戴佳氏除了祝酒时说了两句凑趣的话,剩下时间就自己有一口没一口的挟面前的一盘银杏吃。倒是章佳氏会说话,有她衬着气氛还不算太冷清。
从早上十点吃到下午四点,用了一次膳两次点心。德妃看看外面的天色,道“我看时候也差不多了。”
这话一落,余下三个都站起来告辞了。
德妃道“让你们在这里陪我,实在是为难你们了。”客气话说完,一旁的宫女捧出三个托盘。“这些东西我也用不上,你们还年轻,平时也不必太亏了自己。”
戴佳氏和章佳氏客气了两句就退下了,四福晋却要留下等四阿哥。德妃就指着托盘里的东西说“这个是太后赏的藏茶,你们年轻人大概不喜欢,不过我倒喜欢这个味,喝起来不像别的茶那么寡淡。”
福晋就说“儿臣也喜欢这个,上回额娘赏的都快喝完了呢。”
德妃笑道“你喜欢就好。”
闲话两句后,两人竟无话可说了。德妃一脸困乏,靠在迎枕上微微闭目养神。福晋悄悄走到她身边,给她捏起了肩。德妃一怔,想起来又觉得不好,只好忍着让她捏。估着捏了有一刻了就坐起身,道“辛苦你了,好孩,快过来坐下。我看老四一会儿就该到了。”
想着在席上的事,德妃难得嘱咐了一句“一会儿回去,你多替他宽宽心。”停了一会儿叹道,“出身这事实在是怪不得别人的。”
点时,前面的宴会终于结束了。皇上喊太和四阿哥去送佟佳氏的人,大阿哥送的是恭亲王,裕亲王由皇上亲自挽着手送到门口。
等客人都走了,皇上把剩下的事都交给了太,喊大阿哥和几个建了府的阿哥都赶快回家,然后叫上十三和十四两个小阿哥一起回了后宫。没被他叫上的只好都回阿哥所了。阿哥和十阿哥走的时候,踢踢踏踏,对着十三、十四两人的背影不忿的暗骂“马屁精。”
四阿哥去永和宫接福晋,他还没到,席上的事就传回了后宫。德妃让人送福晋出去后,嬷嬷才悄悄的把四阿哥站在佟国维身后的事告诉她了。
德妃知道后半天没说话,稍后才艰涩道“怪我娘家没人,丢了阿哥的脸。”
出宫的路上,福晋坐在车里,四阿哥骑马在旁边跟着。她掀开车窗的帘,看他的神色没有什么不快。永和宫那里大概是一片慈母之心,想的严重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
说下这的剧情重点分布吧。
剧情还是要走的,严肃沉重的内容都会有,因为要映衬一下。李薇我是想让她从头天真到尾的,为了保住她的天真,势必她所看到的世界是很小的,四阿哥的宠爱构建出来的一个只有风花雪月,每天只需要发愁吃什么玩什么的世界。
大家不必期待她有精神上的闪光点了。
个人价值的实现,进步和进化,这部分需要不停自我鞭策,自我苦逼,不停走错路再改错的任务交给福晋了。
这是我想写很久的甜宠,要甜而不腻,苏而不狂。为了和这股甜,福晋是苦,四阿哥是盐,年氏就是酸。余下的算配料。
各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人生,只有李薇始终被我的金手指笼罩。她会无忧无虑,幸福美满的过完这一生。其他人不保证。
30 本是同根生
四阿哥府的正院,福晋和四阿哥刚回来都是一身的汗。虽然已经十月了,秋老虎可是厉害的很。他们进宫穿的全是大礼服,特别是四阿哥,外面那层袍至少有三、四斤重,脱下来后里面的衣服全湿透了,靴里都能倒出水来。
福晋顶着沉重的头饰在永和宫奉承了一天,坐在妆台前让石榴和葡萄取下沉重的金银头饰,再把头发放开后,长长的舒了口气。
在宫里两人都没吃什么,这时让膳房烧着洗澡的热水,先送上来了一些吃的垫肚。苏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