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日常

分节阅读_524

连桌上的书纸笔墨都跟之前一样,分毫未动。

洗漱和梳头都省了,苏培盛便侍候着万岁换套衣服再出去。等佩戴香包、腰带等物时,万岁道“还用那个荷包。”

苏培盛连忙答应着,不用小太监动手,他亲自跪下给万岁系上这个荷包。

然后再系另一个放着薄荷丸的。

这个荷包一看就是他刚才从永寿宫捧来的,里面不知道贵妃放了什么,但肯定不是薄荷丸等解酒清脑的药丸。

打理整齐后,万岁往太和殿去。苏培盛喊人去前头预备着给万岁开路,却见万岁动身前托起贵妃送来的荷包低头看。

苏培盛不敢去催万岁,只管低头等着。

等万岁走了之后,张德胜这孙巴结着过来担忧道“师傅,我看万岁爷只怕是刚才饮得有些多了,不如后半晌换成米儿酒吧玉泉酒太烈了,怕会伤身啊。”

苏培盛可还没忘了昨天晚上的事呢,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少瞎咧咧,你怎么就知道万岁爷有酒了”

张德胜赶紧哈腰赔笑道“那不是我见万岁都歇了这半晌了,出去这脸还是红的,这不是喝多了吗”

苏培盛这白眼都快翻到天边了,斥道“去主的事要你多嘴就显得你有眼色是吧”

说罢踢开张德胜快步跟上去了。

张德胜不敢再跟,不过想想就算真拼得惹恼苏培盛,他也不后悔昨天晚上跳出来。

切,等我上去了,非让你给我端茶倒水,叫师傅不可

第398章 欲扬先抑

永寿宫的事一大早就传遍各宫了。

四爷去太和殿前先亲自去了趟宁寿宫,替素素告假请罪。

太后一听便笑了“这是喜事,祖宗保佑呢。”又对四爷认真的说,“你要多经心。”

一面对叫方姑姑,让她去永寿宫看望贵妃“让她好好歇着,万事都先放一放,等孩平安落地我再赏好茶她。”

四爷前头太和殿还有事,过来招呼一声就要走了,临走前道“这几日,儿就不让贵妃再见人了。”

太后点头道“应该的,她都这个年纪了,这一胎是要当心点儿。”

方姑姑跟了太后多少年了,康熙朝打滚过来的,对这里头的门道清楚得很。这一趟走西宫,永寿宫是一站,长春宫也要去转一转的。

太后就在宁寿宫里等着,不多时方姑姑就回来了。

宫女进来说方姑姑回屋洗漱更衣去了,一会儿就过来侍候。太后就道“先去给你方姑姑煮一盏好茶。”

方姑姑换了身夹衣和月白色紫缎镶边的坎肩,一进暖阁就闻到了冻顶乌龙的茶香。

她上前福身,太后指着身边的座儿“快坐下,让你走这一趟辛苦了,只是平常人我也实在不是能放心。”

一个有眼色的宫女把茶给方姑姑端过来,方姑姑坐下后先不忙着说话,而是接过茶来品茶。

宫女就瞧着太后坐在上首一点也不催方姑姑,反而面带笑意的等着。她不由得就觉得太后待方姑姑实在是好,当奴婢能做到方姑姑这份上,跟主亲密如斯,真是不亏了。

方姑姑喝了半盏茶,才开始说起她这一趟差事办得如何了。

永寿宫那里没什么要紧的,不说贵妃本就是个灵省人,永寿宫又有万岁看着呢,还能出事方姑姑走这一遭不过是个意思,以示宁寿宫把永寿宫记在心里了。

另一头的长春宫才是大头。

方姑姑道“奴婢见到了皇后,看着倒是没什么,就是不知道一会儿会不会又做夭。”

太后也要叹气,道“她如今就像是那拉磨的驴,眼睛都蒙上看不见了,一个劲的转圈还以为自己个走的是直道呢。”其实都快把自己给坑死了。

遇上蠢人,太后从来不屑与之为伍。就算是她亲生的犯蠢时,她也是从来不管的。就比如老四以前想去贴佟家,现在十四还一个劲的挑衅老四。

只有他自己摔疼了才能知道改。

老四去贴佟家结果给自己找了个便宜舅舅,佟家的人是好贴的如果没有先帝捧着,他们也不过是个二流人家,穷人乍富抖起来的,能有什么好脾气

最后老四不也受不了他那便宜舅舅躲了她当时就不信老四真的会乐意把自己皇阿哥的尊严放在地上让人踩着玩。

十四再这么不识教下去,早晚他四哥惹急了给他一顿狠的就好了。

至于皇后,只看她后面是个什么下场吧。

以前看她还不见得这么没眼色,就差当着人咒贵妃不得好死了。她真以为她对贵妃说的那些话都没人能听出来急巴巴的把庶妃抬起来就为了打贵妃。

她怎么不想想,她被贵妃压在底下二十多年了,真出来一个能把贵妃给打下去的人,那她的日只会比现在更惨

好歹贵妃要顾忌得多些,她自己五个孩,母族又势弱。

要蹦得高的,总要把腰弯得低些。

皇后是既想蹦得高,却又把腰挺得比谁都直。谁见过直板板站着的是能蹦高了

蠢不可及。

太后叹道“我只担心皇后到了我这里又要拿贵妃说事。”好几次她都恨不得把皇后的嘴堵上。

方姑姑只是笑。皇后和贵妃一起到宁寿宫时,太后事先都要叹说日难熬,巴不得她们都别来呢。可儿孙来献孝心,她连赶都没办法赶。偏偏皇后不会看人眼色,一见贵妃就一面笑一面拿话挤兑。

不见贵妃从不在没皇上的时候与她争锋吗

叫方姑姑说也是贵妃会做人。看着是受委屈了,一边的人谁都不是瞎。

说话就听人通报皇后的凤辇到宁寿宫宫门口了。

太后一手扶额,一手冲方姑姑摆道“你去,让她先坐下用碗茶,等我这里念完经就过去。”

方姑姑笑着出去,凤辇此时离宁寿宫还有百十步。方姑姑不能披斗篷戴帽,迎风冒雪的下了台阶,一边两个小太监高高举着两把油纸伞给方姑姑遮雪挡风。

方姑姑刚到台阶下站定,凤辇停下了。方姑姑迎上前一福道“皇后娘娘金安。”一面伸手扶皇后下来。

进得殿内,皇后自然要先去偏殿整理衣着。方姑姑就在旁边帮着递个手巾、香脂的侍候着,道“太后还在诵经,特意让奴婢先来陪着你。”

说着就让人把茶啊点心啊的都捧出来,这一陪就陪到了成太妃、密太妃、宣太妃等都过来了,再有戴佳氏、博尔津氏也在送去弘晖和弘昐后赶来。

此时太后才姗姗来迟。

大家齐齐拜见太后,之后太妃等都先各回各宫,太后带着皇后和孙辈的媳妇们去坤宁宫,一通跪、叩、起,用去半天功夫再转回宁寿宫。

此时太妃们再过来,这才能安稳坐下来说话。

太后心知皇后对贵妃有心结,就算事先让方姑姑去长春宫交待过了,也不能保证皇后就真的不出昏招。过年时进来磕头的人很多,不止有她的老朋友那群太妃们,还有十四福晋完颜氏等宗亲。

这脸一丢可丢大了。

所以太后一坐下就提起了贵妃。

虽然贵妃今天一直没出来,但坐在宁寿宫的人就没一个提起她的。好像她不来太正常了,没人好奇。

太后就把贵妃昨天晚上查出有喜的事说了。

大家纷纷贺喜。太后道贵妃这孩实诚,有孩也硬撑着天天去祭祀磕头,日日不落,心底实在是虔诚,顾全大局。

种种溢美之辞往贵妃身上一砸,就算给这事定了调了。

殿里的人自然都顺着太后的话说。

太后再转头嘱咐皇后小心照顾贵妃,平时没事别让人去烦她,贵妃这几个月怕是身上重,什么也做不了,你能者多劳,都担去吧,回头我替万岁赏你。

前后左右太后都说全了,皇后便只剩下低头应是了。

还不到午,皇上太和殿那边开宴了,流水样的让人赏菜过来。往日都看贵妃,今天就是皇后了。

太后自此算是放心了。老四可算是聪明了,对嘛,喜欢的放在心里宠,面上该做的都做齐了,这才是皇帝该做的。

先帝爷宫里那么多女人怎么不打架还不是个个都觉得自己得了先帝一分真心

佟家的捧得那么高,一个亲生的都没留下。理亲王当太时多风光呢亲生额娘早没了。惠太妃当年生了先帝的长好不好呢到头来就这一个养大了。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这人总要有一样短处来好让人心里不起疙瘩。样样都好的,除了死人,活着的都没好下场。

先帝爷再没有比这个更清楚得了。

早年他也求个十全十美,可孝懿仁的女儿死了之后,他就悟了。

之后宫里但凡有出头的,他都要压上几分。

老四还要跟先帝学呢。

转眼就过了十五,元宵节过后宫里就清静多了。各种的喜色还没褪,万岁要去直隶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四爷去各宫都交待一遍,跟着就在临走前把李薇送到了圆明园。

圆明园里的积雪还没化完,几处还有雪雕。

第399章 嫁衣

这个时候的圆明园是有些冷的,草木凋零。

四爷让李薇住到了改建后的桃花坞,早春的桃枝已经冒出了嫩绿的新芽,她一下车就被这面前的春景吸引住了。

他牵着她的手道“往这边来,屋里朕都叫人收拾好了。”

屋里布置的跟以前一模一样,但样样都是新的。

四爷领着她看了一圈,坐下交待她有事就让弘昐写信。弘昐就住在前头,额尔赫陪着你住。弘昀他们有功课不能出来,但隔几日朕会让他们来园里给你请安。

宫里的事都不需要她去理。

这是四爷特意在走前把她挪出来的原因。

看着她肚时,四爷有时会露出这小来得真不是时候的神情,跟着就小心翼翼的扶着她还一点见不着起伏的肚说“好好照顾自己,别让朕在外头也替你担心。”

三月初,四爷终于起程了。

几天后他到了直隶,送信回来说见过李璧了,你父勤勉,朕甚慰之。然后说觉尔察氏已经起程,御林军护送她回来,一回来就直接送进圆明园,还说给觉尔察氏的屋都准备好了,就安排在桃花坞新盖的一处轩堂里。

你父身有公职,待朕回程时携他一道回京。

李薇接到信后就赶紧让人去看屋里还少什么不少,另外还要给李家送信。估计李家人还不知道觉尔察氏要回来的消息。

四爷从保定起程时,觉尔察氏进京了。就像四爷说的那样直接送到了她这里,李薇让额尔赫去迎进来,见着觉尔察氏的那一刻,她把眼泪吞回去了,只露出个笑来“额娘,好久不见。”

因为不想让觉尔察氏跪自己,更不愿意在见亲人时还要旁人在一边提醒着他们身份有别,所以李薇连回来的玉瓶和玉烟都赶出去了,额尔赫也被交待着领了你郭罗玛姆过来后不要进屋,先回去等叫你了再进来相见。

打算得挺好,只是李薇没料到她没哭出来。

觉尔察氏看着已显老态,但却并不像她这个年纪的人,一眼望去只有四十余岁而已。除了头发花白外,脸上的皱纹都没多少。

母两个一点也不像十几年没见了,坐下后觉尔察氏说家里都好,老太太都十了还硬朗着呢。还有你多了好几个外甥孙和外甥孙女

李薇囧了下,不知不觉第三代已经来临了。

觉尔察氏看着她的肚说“瞧你这肚,只怕是随了我了,这个估计也是个小。”

李薇写信跟四爷说,她额娘说这一胎还是个儿。

四爷很快回信来说老人说的话都准,然后随信附上他给阿哥起的名字弘昫。

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