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日常

分节阅读_600

的谜团就心满意足了。

玉烟问她镜要不要留下来

她坐回去继续照铜镜,摇头道“不用,抬回去吧。”说完又改口,道“算了,抬来抬去太麻烦,先放着,回头看看赏出去好了。”

还是铜镜好,自带朦胧美化和暖光。

李薇望着铜镜的自己,有几分轻松的想,能放下过去也是一种进步了。

这时外面来人了,玉烟一听就心暗喜,连忙过来说“主,万岁爷喊您去养心殿”

皇后大行,四爷不说做一年和尚,至少也要独寝一段时间来表达哀思。

李薇是这么想的,所以刚才在宁寿宫时就提前告退了,没等四爷先回了永寿宫。想着四爷回来肯定是要跟太后商量一些事的。

可是一听现在又叫她去养心殿,她就知道不管太后和四爷是怎么把皇后给挂在嘴边的,四爷并不打算因此而委屈自己。他想见谁就见,想让谁陪着就喊过来,一切照旧。

养心殿里,四爷刚刚擦过澡,今天时间不够,他还没顾得上好好的洗一洗。李薇进来时就看到他正坐着让人擦头发。

毛巾烫过后包着头发一寸寸擦去浮土,再拿蓖细细的通上一百遍,把头发里的头屑等都给蓖下来。

这样也算是按摩放松了。

看到她进来,四爷睁开眼就是一笑。

笑得她心里又暖又软。在他对皇后的事上升起的那一点点隐晦的不安和齿冷,此时被他这一笑就给打消了大半。

他这么喜欢她,以后一定不会这么对她的吧。

她这么想,也笑着坐到他身边去。

四爷握住她的手轻声道“回来还没顾得上跟你说话,回你那宫里用过东西了没”

没有。她刚才回去光顾着分析哲学问题去了。

四爷暖暖的笑了下,轻声道“朕也没用,正好跟你一起。”

马上就要睡觉了,送上来的也就是几样粥和几份佐粥的小菜。李薇就着酸黄瓜炒鸡皮吃了一个鸡蛋芒果大小的馒头,喝了一碗粥就用完了,再看四爷那边竟然是就着臭豆腐卤,他看她看过来还笑道“朕一会儿再刷一回牙。”

为了证明她一点都不嫌弃他吃这个,她就主动再掰了半个馒头也沾着臭豆腐卤吃起来。

四爷怔了下,笑着让人再多添点香油来,道“朕吃的这个不爱放香油,你爱吃加香油多些的。”

有他这句话,这半个馒头吃出了龙肝凤胆的味儿了。

吃完再漱一回口,上床拉帐让人都下去。

没人了,两人并头躺着,四爷拉着她的手轻轻道“朕跟皇额娘商量过了,等皇后百日之后就晋你为皇贵妃。”

李薇没说话。这也是应有之意。皇后去了,四爷如果真的立她为后,那打头的就是弘晖和弘昐的嫡之争。而且她的儿可不止弘昐一个。

当弘昐、弘昀、弘时、弘昤和弘昫都成了嫡会是个什么情形

四爷活多久就在位多久,她盼着他长寿,就算往少了说也还有几十年。在这几十年里,她能保证她的儿们个个都不生野心

何况不止人心易变。朝堂里有多少人想要从龙之功,就有多少人会围到她的五个儿身边。长此以往,她的儿们自己就打成乌眼鸡了。

李薇不愿意过高的估计弘昐等人之间的兄弟之情。

就为这个,她就不会期待皇后之位。

皇贵妃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四爷不给她还奇怪呢。

她用力握了握四爷的手,轻轻嗯了声,道“我知道。”她顿了下,保证道“我会好好照顾后宫的,不会让您担心的。”

四爷只觉得好像一下有人替他接了一半的担过去,轻笑道“那就好,朕也能腾出手来了。”

他翻过来,搂了她一下,拍拍她道“睡吧。朕知道你这几天累坏了。”

瞌睡劲一下就涌上来了,李薇的眼皮瞬间难分难舍的粘在一起,撕都撕不开。她强忍着跟睡意做斗争,也伸手去拍拍四爷,道“你也累了,睡吧。”

看到她转眼就睡着了,四爷忍不住笑了下,轻轻叹了句“还是老样”

他合上眼,这次也很快的睡着了。

第二天,皇后的丧事才算是步入正轨。

西华门外享殿早就准备好了,礼部的人想着万岁眼见就要回来,说不定万岁会想亲自扶棺呢他们想拍马屁,李薇也没跟他们别这个劲。

结果四爷竟然不打算缀朝,说实在悲伤得不得了,第二天就开始让军机处的大臣们进宫处理政务了。

扶棺的人是弘晖,弘昐他们几个就跟在他后面。

坤宁宫也打开大门让大家来跪哭送灵,旨意上是除了宗室名,在京二品大员以上都要进来,持服是二十七天。在这二十七天里每天都要进宫来哭,大祭由钦天监算出日后,基本上是隔三岔五的要来一回。

像四爷是属于来了算荣宠,不来也没问题的。因为皇后跟四爷比是卑。

除他之外剩下的就没有例外了。

李薇要一天去三次,弘昐他们这些小辈也是一天三次。而特意进宫来哭灵的都是一来一整天,没有一天几次的说法。

宫里就要给这么多人准备吃喝休息更衣的地方。

皇贵妃还没封,李薇现在用的还是贵妃印,但不管是贵妃印还是皇贵妃印都是一样用,就算她三个月后成了皇贵妃,也就是每逢大节时穿的礼服换一套,出门的车轿换一套而已。

别的,她在宫里还是住永寿宫,在圆明园还是住洲清晏,差别实在不大。

五月初,皇后殁了。月初,四爷册谥其为孝敬皇后。月旬,弘晖扶棺送孝敬皇后入泰陵。

终于把孝敬皇后的梓宫给送走了,李薇才算是松了一大口气。

满宫里也为之一松。虽然皇后百日未过,大家还要照例往坤宁宫里去一日三哭,但确实是少了一件大事。大家也都轻松了点。

笼罩在紫禁城上空数月的阴云也开始渐渐散去。

才从坤宁宫回来,李薇脱下浸满檀香、藏香和佛香的衣服,玉烟让人举着杆把衣服架出去挂在太阳底下晒。

跟着进来道“万岁爷道今天午让二公主进来陪您用膳。”

这就说明四爷今天午有事,所以才叫额尔赫来陪她。

能见女儿当然高兴,李薇让人把厢房收拾一下,说不定额尔赫还会带福慧过来。现在他们夫妻两个都忙得很,把孩留在府里十天半个月的扔给下人照顾,额尔赫又不放心。她带着孩进宫后多会把福慧放在永寿宫,在这里她还是放心得多的。

额尔赫来时带给她一个消息,道外头内务府的人好像还打算闹一闹。

孝敬皇后大行的事倒是把爷大抄内务府给盖过去了。

李薇笑道“他们想闹什么”

闹了也好,她正打算做点什么呢。

第474章

内务府牛x在你住在他盖的房里,吃着他买来的食物,用着他的儿女儿一家老小来侍候你和你家人。

偏偏他花的还是你的银。

上次爷抄了一群内务府老爷们的家,结果从弘昐的贝勒府到额尔赫的公主府,甚至圆明园和畅春园里头是如临大敌。当然他们不敢拿刀下毒,但这也说明了内务府不能小看的地方。

李薇知道今后四爷应该还是会照旧住在圆明园,但紫禁城里她也打算整顿一番,不能再发生由着太监宫人嬷嬷克扣主份例,逼得主求告无门的事了。

另一边,她也是想打击下年贵人的势力。

年贵人在宫里好歹也掌了几年的权,秦桧还有三个朋友,她打通了多少关节,交好了几个宫人太监,而这些人又在宫里都担任哪些职位

她索性不再查了,干脆一口气全打乱了换个干干净净。

晚上,四爷就看到了她费了好几天功夫琢磨出来的折,工工整整的写好了放在他的书案一角。

他饶有兴趣的拿来看,边看边问她“哦你这是打算给大家都换个地方住住”

李薇很有道理“之前宫里太妃娘娘们多才住得这么开,现在都有三位太妃要出去了,也能腾出不少地方了,正好东宫也有几年没好好修葺一下了。”

修房是假,腾屋趁机削减人手是真。

四爷笑得开心极了,薇薇实在是懂他的心意。谁愿意自己家里长久的住着外人还是一群八杆打不着的母妃东宫他肯让她们住着是情份,不让她们住才是正理。

何况当年也是因为考虑到太后不乐意跟人挤着住才让他们还跟以前似的,一人占一个宫。没想到没存下多少情面,倒养大了他们的心。

不管薇薇跟他说那些太妃们受了多少委屈,他看到的就是她们企图染指宫权。不然的话,有那份能耐怎么不想着跟太后告状呢难不成告到太后那里,太后会不搭理他们

还是觉得跟太后告状低头委屈了,没面了,宁可自己想办法闹起来。自己闹来的,争来的,才更有脸面。

他提起笔,笑道“朕给你添一笔,让你师出有名。”

李薇凑上去看,见他添上去的是因为孝敬皇后大行,为了替孝敬皇后祈福,所以削减宫婢宫监,提前放他们出宫与家人团聚。

咸福宫里热热闹闹的,一群小宫女四下跑来跑去的跟小姐妹们告别。

“我可舍不得你了。”一个拉着另一个的手说,眼圈泛红。

“有什么舍不得的不就从这边搬到那边去我早在这边住烦了,这么些人挤在一个院里,到了那边地方就宽敞多了”

挑香擦着眼泪进来,怀里兜着别的宫女送给她的手帕、香扇、耳环、胭脂等物。

她刚回到自己的小屋把东西放好,一个宫女就来叫她道“挑香,快过去,贵人喊你了呢。”

挑香赶紧对着镜照照,看脸上并无异状才理理衣裳去了年贵人住的偏殿里。

按说贵人实在没资格住咸福宫偏殿,可是武娘娘跟贵人要好,一升任咸福宫主位就把偏殿给了贵人住。

只是没想到没住上几年就要搬出去了。

挑香进屋轻轻走到贵人身边,福道“贵人喊奴婢来是有什么吩咐”

年氏不答,挑香停了会儿又道“贵人”

年氏这时才仿佛回神,在屋里扫过一圈,好像是随意找出一件来吩咐她“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挑香点头道“都收拾好了。贵人得的赏赐也都一一清点过了。”

昨天来人通知他们从咸福宫搬到钟粹宫偏殿里。钟粹宫原来住着的荣太妃,自从荣太妃搬出宫后就空了。

不说大家都知道东宫就是太妃们养老的地方,只说贵人前些日才得罪了太妃们,虽说打杀了几个太监给太妃们出气,听说外面还抄了很多内务府人的家,可宫里却不认这个,拿年贵人当仇人待的又何止一两个

贵人搬过去,真是四面楚歌。

年氏问了一句就再也想不起来还有什么话了,愣了半晌,只好道“那你下去吧。”

挑香虽然摸不着头脑,但为免出差错,出去后还是亲自又把行李给清点了一遍。小心别挟带了咸福宫的东西出去。

屋里又只剩下她一个了。年氏此时才觉得她不过是想让挑香在屋里陪陪她,也不用她说话做事,只要让她知道这里不是就她自己就行了。

李薇在东西宫里来了个乾坤大挪移。还留在宫里的太妃只剩下佟佳氏皇贵太妃,密太妃,宣太妃,静太妃,余下的就没什么重要的人了。她把这些人全都给塞进了承乾宫、景仁宫和延禧宫。

宋氏原本就住到了东宫的钟粹宫,现在她又把年氏和耿氏都挪了过去。宋氏与耿氏都是不爱找事的,东宫又不是年氏的主场,她在东宫的名声可不怎么好。

西宫里,咸福宫有武氏,原在长春宫的苏答应挪到了原来年氏住的屋里。钮钴禄和汪氏这两个都挺爱惹事的,也就武氏的脾气能压住她们。

再像四爷说的那样,借着孝敬皇后的名义放出去了一大批人,年氏在的这两年提拔起来的全都换个位置,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