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日常

分节阅读_616

大早就被四爷给叫过来了,说是她在永寿宫办事还不如到这里来陪他。他有点什么事想跟她说也省得还要再多跑几步路。

五爷刚扶着孝惠皇后的梓宫才出北京城,可见今年是不可能去北边避暑了。四爷的意思是趁着天还不热,把手头这点麻烦事都处理干净了,他们好回园去。

五爷封郡王的大礼还没行,因为国孝在身,所以四爷说先简单办一下,就当是委屈老五了。

其实这还是在给五爷脸色看。而五爷是受了爷的连累。

问题是,李薇认为爷就是智商再长一百估计也猜不到四爷是因为什么突然又不待见他了。她觉得这么着让人猜来猜去,容易造成兄弟之间感情的破裂。

四爷当时正喝着汤呢,噗了,放下碗让人拿手帕来擦嘴,笑道“嗯,是。朕与老自然是兄弟情深。”

李薇没好气的轻轻瞪了他一眼,道“反正我觉得爷没那个脑把这事给猜出来。不如我提醒下”

因为封郡王的关系,五福晋近来常进宫给太后请安,也是见见宜太妃。说实话,因为她跟五爷的感情一直不好,对宜太妃这个婆婆也不可能十分关心。又因为五爷和爷都有默契认为宜太妃是归爷去养的,这都好几年了,突然变成归他们养,五福晋有些手忙脚乱的。

她连宜太妃平时爱吃什么都不知道,突然让她侍候婆婆,她真的觉得难度很大。

而且,四爷又一直很孝顺的表示太妃们的份例他还是照在宫里时的给,让兄弟们养太妃是为了全了天伦之情。

换句话说,等于五福晋是在替皇上奉养太妃。

她虽然没有一一女,但显然她的人生目标不跟皇贵太妃似的是过把瘾就死。五福晋还是很想好好过日的。

她现在天天让人送东西给宫里的宜太妃,又基本上是隔天进来一回,想尽办法旁敲侧击的打听宜太妃的生活习惯,问额娘您喜欢住什么样的屋啊爱用什么味儿的香啊等等琐事不一而足。

宜太妃被儿媳妇这么殷勤的捧着挺高兴的,还跟太后和李薇说我可算是享着儿媳妇的福了

五福晋每次来,去过宁寿宫后还要来见李薇。

李薇的意思就是她侧面的提醒下五福晋,现在五爷不在,五福晋不管是去找福晋还是直接找爷都行,反正把四爷想让他们跟八爷保持距离的意思传达过去。

“您觉得这样好吗”李薇很虚心的请四爷指教下。

万一他正想塑造皇上神秘莫测的形象呢那她这一提醒就成拆台了。

四爷面前那碗噗过的汤已经重新换了,他端起这碗喝,点头道“也好,朕也懒得跟他们猜来猜去。老那人本来就蠢不可及,朕给他指明了路,也省得他乱撞。”

有了四爷这句话,李薇打算今天找机会就暗示五福晋。

弘昐捧着茶坐在她面前,笑着给她学了遍今早的事,道“我就没见过像叔这样争着要背黑锅的。”

李薇“你叔也是为难。”

弘昐在这里坐了一刻前头就来叫了,张起麟亲自过来的,顺便跟李薇说五福晋已经进宁寿宫了。

弘昐跟着张起麟进了东暖阁,此时这里只有四爷一个人。他坐在榻上看到弘昐进来,笑道“在你额娘那里用了什么”

弘昐笑着说“酸奶,额娘让人放了很多蜜豆进去。”

四爷也有些饿了,他选在东暖阁见儿就是想父两人聊聊天,休息下。听了弘昐的话,有心带着儿去后头找薇薇,可又想起一会儿还有事,只好作罢。

他去看张起麟,“让人送些点心上来。”

吃着有点凉凉的蜜豆酸奶,四爷问弘昐“去一趟都看了什么”

弘昐道“有不少人去打听过隆科多的事,多数都是托他买官的。儿已经让人去查了。”

四爷点头,指点弘昐“当年佟家势大,给隆科多送银的也未必都是酒囊饭袋之徒。大部分人都认为不送银,这官就做不下去,哪怕在任上做得再好,京察都有可能被评个下等。所以你让人去查的时候,不要只看着他是不是给人送了银,而要看他在任上干得如何。”

弘昐起身肃手道“儿知道了。”

四爷摆摆手让他坐下,继续说“如果是地方官,多找他辖下的百姓打听。如果是京官,那就多找他们衙门里的小吏。那些小吏平时也顾不上给上官送礼,偏偏有些事他们能看得最清楚,找他们打听出来的才可信。”

弘昐一一记下。

四爷问他还有别的事没,没事就出去办差吧。隆科多的案不交给他审,但四爷是打算让弘昐从头跟到尾的。

弘昐迟疑了下,四爷看出来了,温言“你我父还有什么不能说的”一面挥手让屋里的人都下去。

弘昐见没人了才敢道“隆科多的那个妾李四儿攀扯额娘”当然,女监的牢头一听到她喊的是谁立刻就让人把她的嘴堵了,只要她能口齿清楚的说话就让人赏板,弘昐去的时候,牢头打听得这位是皇贵妃所出的二贝勒,立刻就悄悄禀报了。

弘昐自然清楚额娘跟这位李四儿半点关系都没有,照他想的是立刻把人给杀了就完了。这种事根本不必辩,真跟她辩起来了反而会把事情闹大。可偏偏隆科多的事有半数都是系在她身上的,她的口供挺重要的,所以杀不杀

弘昐不敢做主,就回来问皇阿玛了。

他刚说完,四爷的脸色半点不变,放下酸奶碗就喊张起麟进来,让他伏耳过来说了两句什么,张起麟就领命而去了。

弘昐还站在那里,四爷招手把他喊到身边,道“弘昐,一件事该不该做,只要考虑下哪边更重要就行。比如用李四儿的口供给隆科多定罪放在别处或许重要,但跟你额娘相比,那就连你额娘的一根头发丝都比不上。”

弘昐马上知道自己做错了,立刻跪下请罪“儿错了。”

四爷先不叫起,道“日后你可能还要遇上更多的事,不能事事都来寻阿玛决断。像这件事,你犹豫的就是给隆科多定罪是公事,李四儿攀扯你额娘在你看来是私事,所以你不敢因私废公,才要来问朕。”

弘昐确实是这么想的。

“你想错了。”四爷道,“在朕这里没有公私事之分,只有轻重之别。”

弘昐“是,儿明白了。”

四爷虚抬了下,笑道“起来吧。你还年轻,只怕一时也想不明白。慢慢的就懂了。”

晚上,李薇跟四爷道“我跟五福晋都说了。还给她出了主意,她一直在为怎么奉养宜太妃着急,我让她去找福晋问问。”毕竟爷府为奉养宜太妃已经准备好几年了,五福晋找福晋肯定能学到不少东西。

四爷歪在榻上,把玩着她的手说“朕的薇薇好聪明。”说着握着她的手轻轻吻了下。

天下是朕的江山,她是朕的妻。

第489章

养心殿外,弘晖跟弘昐撞个正着。

弘昐赶紧先行礼问安,“大哥。”

弘晖看弘昐是从养心殿里头出来的,想起最近听说弘昐常去听审隆科多的案,大概是皇阿玛叫他过来问问的,主动道“是佟家的案现在怎么样了”

弘昐愣了下,道“刑部的大人正审着。”

这句话说了跟没说一样。

但弘晖却不能在养心殿外追问。他仿佛寒喧般问了句,弘昐也算是答他了,那就只能到此为止了。

弘晖笑笑,给弘昐让开路。弘昐笑道“我还要去给额娘请安,大哥是来给皇阿玛请安的”“是。有几天没来跟皇阿玛请安了,今天特地进来。”自从搬出宫后,弘晖发现他不像以前那样能被皇阿玛时时带在身边了。

以前虽然他名义上是住在宫里,可是近两年几乎都是被皇阿玛走到哪里,带到哪里。

他猜测皇阿玛这是想看住他,虽然看似是看重他才把他带在身边,但事实上比起弘昐三兄弟已经在部轮转,上朝写折比起来,他每日所做的竟然还是读书写章交给皇阿玛批阅,跟最小的阿哥弘昫一样。

所以他才想搬出宫,这样他才能接触更多的人。

果然,就像他想的一样。纵然是在去年年前匆匆建府,但找上门的人确实更多了。他就像一下开阔了眼界,见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可是佟家突然出事,一家连主带下人全数下狱,他对此也是一无所知,结果却有不少人都认为他应该是事先得到过消息的,甚至认为乌拉那拉家之前与佟家的亲近也是刻意的。

府门前一下冷落了下来。

刚安特意带来了消息,道就算是已经被抓进去的隆科多也觉得弘晖会救他。

“主,隆科多只怕是在里头等着您呢。”刚安苦着脸道,“他们要是在里头胡说八道怎么办”

刚安悄悄问他“主,佟家到底是因为什么才进去的我在外头是半句都没打听出来。只能让人去送些吃的用的,再塞些银,托人在里头照顾着,免得他们受了委屈。”

弘晖也是一点都不知道。

两兄弟错身时,弘晖看弘昐仿佛是有话想说就停了下脚。

结果弘昐对他道“大哥,皇阿玛是向着你的。”

向着他

弘晖在走进养心殿时一直在想这句话。弘昐说皇阿玛向着他,他却一直觉得皇阿玛心里属意的太是弘昐。

这真是太可笑了。

另一边,弘昐正往永寿宫去。他没有从养心殿后面绕,而是出来后走月华门。

永寿宫前的太监看到他过来立刻就迎了上来,一面让人进去传话,笑道“二爷来了。”

李薇知道儿进宫来了,也知道他去过养心殿就一定会过来,早早的就准备好了点心。想的就是他进宫前先去过刑堂,估计那里的场景不太美好。弘昐说过这几次要去刑房,早上都不敢吃饭。

给弘昐准备的就是凉拌面,她还让人去养心殿问四爷要不要。

弘昐吃完一碗拌面再加一碗黄瓜肉丸汤,道“我刚才在养心殿碰上大哥了。”

李薇一怔,叹了句“你阿玛昨天才跟我说的。”

四爷昨晚跟她叹,弘晖的运气太坏了。

本来去年孝敬皇后没了,他要守孝一年,今年该成亲的。结果今年又遇上了太皇太后这事,他的亲事又该往后延了。

为了安慰这个儿,四爷给他挑了两个格格送府里去了。

其实有时候李薇对四爷表达父爱的方式有点不太适应。

他说要挑秀女,要挑的人是她,他昨天说的,她今天就让人把前年的秀女名册找出来了,还要让人去看这两年间秀女里有没有已经订亲的,或者人没了的,好给弘晖挑人。

再说今年的选秀又泡汤了,等明年选的时候,想想会攒下多大一批需要他指婚的人家啊。

四爷已经发旨说愈龄的都可以自行聘嫁,想让他下旨赐婚的也可以上折。

他觉得自己这样可和蔼了。李薇觉得也是,什么皇帝能跟臣这么说呢但臣也能这么直白的跟皇上要恩典吗

四爷在外面的形象可不像是康熙爷那么好。

他也在发愁这个事,可让他开放户部让官员们都能来借银收买人心,他也不愿意。

然后他发明了养廉银。

李薇能看到他的努力和忐忑,知道他是多么的想当一个好皇帝。最好还能是被人爱戴的,歌颂的好皇帝。所以他一被人骂就不高兴。

她觉得他可能有点玻璃心

除了外面的官员,他也盼着兄弟们说他好。

前几日五爷已经自孝陵回来了,跟着就是他升郡王的仪式。四爷打算等五爷进宫谢过恩后再去圆明园。看样他是打算冷落五爷和爷一阵了。

取而代之的,是最近才被四爷带在身边的十七爷。

十七爷其母陈氏是康熙爷末年还算喜欢的一位汉妃,不过在康熙朝一直是庶妃。四爷登基后,凡是育有皇的都封了太妃,陈氏为勤太妃。不过勤太妃是太妃的小透明,还不如生下康熙爷遗腹的静太妃显眼。

在康熙爷去后,留下来的这群还没出宫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