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师

第 110 部分阅读

续结伴行游那就是独私之谊了。

可是听游方如此说,苍岚也只得打消了念头,想了想冲向影华开玩笑道:“影华师叔若是把葫芦弄丢了,我只得帮你再做套赔兰德先生了,这可不容易。”

向影华似笑非笑道:“是不容易”

五派共悬花红,给安佐杰送了口催命落泪的棺材,而自古以来什么地方出产的棺材最有名就是广西柳州。

柳州出产的棺材质地上乘做工精致规格品种齐全,还可按客户要求特别订制。当地寿材首选春芽木,色泽乌亮叩之有金铁之声,柚木也是上选,纹理深红坚实致密,皆不亚于金丝楠。手工雕以五丁捧寿蝠鼠献瑞龙凤绕梁等图案,寻佳地入土可数百年不朽。

在解放前,柳江北岸的长寿街就是经营棺材的条街,从头到尾有各式各样的棺材铺,大大小小的棺材琳琅满目,批发零售定制加工条龙服务。

随着新中国推行火葬,棺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到了二十世纪,棺材仍然是当地的特产,只是有了新的变化,它成了种工艺品与纪念收藏品。其尺寸变得很小很精巧,可作为家居摆设,取其谐音“升官发财”之意,成为种吉祥物了。

但这种东西在风水上有讲究可不能乱摆,世上凡聚财之物同样皆能聚阴转煞,棺材本意之物用入土,五行却属水,卧室厨卫类的地方放着不合适。

小游子这天正在柳州笑眯眯的逛现代棺材铺呢,他挑了半天,买了口香柏木棺材,巴掌大小雕着蝠兽飞龙,非常考究,棺盖与棺沿还带有滑槽,严丝合缝密封很好,像个精巧的小匣子。

买完棺材之后,游方打车来到柳江南岸,登上鱼峰山,在峭壁顶端树木掩映的无人之处坐了下来,面以神识淬炼手中的香柏木小棺材,使之聚阴封存之物性更精纯,面遥望柳州地气。

柳江自北向南而来,再由南朝北而去,穿了百八十度的弯,恰好将柳州自古以来的主城区环绕在其中。柳江的这种回旋之势与重庆朝天门及宜宾三江口都不样,水流清缓若挽,是江而似湖。

柳州是江中之城湖中之岛,如处温婉的怀抱,天地灵机汇于壶,它也称壶城,地气灵枢最适藉蕴情怀。刚刚经历番勾心斗角的血战凶杀,游方来到这里,仿佛这天地灵枢无言的情怀,无形中洗去他身心所携的血光戾气,片安然宁静。

望柳州地气,游方就清楚师父为何要他到这里来,也想明白老头子漂泊江湖历尽艰险这么多年后,为什么会留在这里隐居

而游方此刻的位置却不在壶城之中,此处面对柳江直冲来回,形成风水学角度的反弓冲煞,立足地气本是十分凶恶,但恰恰因为脚下这座鱼峰山如道秀丽的屏障,成无冲化煞局以解,地势天成亦天衣无缝。

柳州有个鱼峰山,山下有个小龙潭,终年四季歌不断,都是三姐亲口传。这是当地的首民间歌谣。

此山因柳宗元“山小而高,其形如立鱼”的描述而得名,山中有三星洞玉洞盘古洞纯阳洞阴风洞螽斯岩三姐岩等七个彼此连通的岩洞,洞中有历代名士题刻。

依山脚有个泉涌而成的小龙潭,而鱼峰山的形状就像尾跃出水面的鲤鱼,小游子来到这里不由自主就在心中感叹,他这条鱼何时能化龙腾云同时暗赞师父这个哑谜打的好啊,连人都没见面,却借地气灵枢将话都说清楚了

此地不仅有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刘三姐,如今江对岸城中还住着代传奇人物刘老头。

游方并没有着急进城去见师父,既然师父出了哑谜,他就解了哑谜,否则见面脑门又得挨敲。他直在鱼峰山顶坐到夜里,等子时阴气最重的时候,取出了枚冷云晶。

这就是他送给向影华的那枚物性洗炼精纯的冷云晶,但因为有阴界土炼化在其中,这次他也带在身边好完成师命。本来他还送给苍岚对冷云晶与七曜石,但在玲珑山之战中又被损毁了,临走前还托向影华再找对好还给苍岚以全心意。

游方不清楚师父要他搜集这么多阴界土是否还有什么别的用处,这枚晶石是向影华之物,而琉璃珠又不方便离身,所以专门买了口小棺材作为承载阴界土的器物,找了半天才找到这个最合适的。

将冷云晶中早已炼化好的阴界土激引而出,再度炼化入柏木棺中,三两略有余。这个过程比当初采集炼化阴界土容易多了,但也足足持续了个多时辰,神识精微已极绵绵用意不绝,到最后也感到十分疲倦。

然后他就在山中定坐,移转灵枢滋养形神,天亮之后才起身进城去找师父。

刘黎没有告诉游方自己的住址,也没有说自己在柳州的身份与化名,游方不好乱找人打听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怀疑,只有采用个笨办法去老年大学堵师父的门。

然而这天从日出到黄昏,在八路市委老干部局所属的老年大学门外,游方换了好几个观察地点,经过三次化妆蹲守,确信没有漏掉进出的每个人,却没有发现师父的人影。怎会回事,难道老头今天翘课了

在附近吃晚饭的时候,他听人提到了件事,原来老年大学的学员们今天都出去旅游了,这次旅游是关工委全称**柳州市委老干部关心下代工作委员会组织的。

游方有点纳闷,心中奇怪师父什么时候混进市委老干部的行列了再打听才清楚,这次活动是康辉旅行社承办的,而老年大学的学员也可以参加,享受团队优惠价折扣,于是全都组团出去玩了。

难怪游方在老年大学门口堵了整天,进进出出却没见到几个真正的老头老太。

既然师父出去旅游了,游方也不在这里傻等着,背包直奔旅行社,咨询了下各散客团在柳州带的旅行路线,随口问了句今天刚出发的市委老干部旅行团的行程,然后报名参加了条旅行线路,明天早上就走。他在心里默算了下,按行程恰好可以在勾滩苗寨遇到老干部旅行团,抓师父个现行

刘黎叫徒弟来,而游方昨天就到了,还在鱼峰山上呆了半天夜,老头恐怕不可能不知道。而今天大早刘黎就随着帮老干部出去旅游了,显然另有用意,总不能是去泡哪位老太太吧应该是让徒弟也随同他行游,师徒两人在途中见面。

第二天早饭后,游方随散客团乘车往融水苗族自治县,路上用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达榄口码头,乘船游览贝江。

阳光明媚,游船在峰峦秀壑中随流蜿蜒而行,江中清流碧透,夹岸翠竹葱茏,不时望见岸边有村落的地方,错落分布着风情独特的苗寨木楼,偶尔还能看见穿着民族服饰的村民身影。

同船的游客在那里议论,据说沟滩苗寨里的苗家姑娘长得个个勾魂,山中风水美景所孕育丽质天成。有几位大叔小伙说着说着,脸向往之色就差流口水了。游方袖携画卷独坐船边,默赏贝江秀色,暗抚秦渔微笑无语。

第二百六十六章 拦路酒

旧版旅游介绍上都写着:“美丽大方的苗家姑娘”云云,新版的旅游介绍中还加了“英俊爽朗苗乡小伙”云云,但是这路上遇见的年轻人真不多,途中遇到的几个民俗歌舞表演队中,演员以大叔大婶居多。

江流转了个弯,依山临水之处露出个码头,有石阶层层而上,望见了目的地勾滩苗寨。有两艘船刚刚靠岸不久,正有群戴着小红帽老干部模样的人走进山寨。

等游方他们下了船,在码头的石阶上遇到了苗寨拦路迎宾的乡民。迎宾为何要拦路因为他们手里有酒,是自酿的米酒,据说象征苗寨人热情好客的习俗。

传统上确实有这种习俗,苗寨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平时极少有客人,无论是行商还是信使,到寨子里来都会很受欢迎,寨民会送上自酿的美酒拦路迎宾,热情的让人无法拒绝,酒量不好的客人在路上恐怕就会醉倒。

今天这里已经是旅行线路上个固定的景点,拦路迎宾酒也成了个固定的旅游节目,客人不是太少而是每天络绎不绝。导游在船上就提醒大家,团费中不包含酒钱,费用自理。有人惊呼道:“喝酒还要钱不是说苗寨好客,拦路送酒吗”

游方在旁哑然而笑,凡事有度要搞清楚状况,每天这么多游客上苗寨旅游,假如都按老规矩来,每人都要拦路送酒,谁家能送的起啊

导游则解释了喝酒的规矩,进寨之前要过九关,也就是九次拦路,假如实在不喝酒的话可以喝迎宾茶,原先寨子里只有酒,后来照顾不能喝酒的游客才添了迎宾茶。但只要被拦住接过了酒,就得喝,大口或轻抿随意。坚决不喝也可以,但会被苗寨人看不起的。

至于酒钱多少随意,实在不想给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好意思不给吗

导游说到这里船就靠岸了,众人嘻嘻哈哈的下船登阶。摆拦路酒的寨民再多也没有游客多,刚刚来了个大团,寨民大多都在上面拦老干部呢,因此下面拦路迎宾的人并不多,肯定没法全拦住。游方见势乐得清闲,打算施展身法快速穿过去赶上前面那个团,看看师父有没有混在其中

见拦路的寨民不多,有的游客也想躲,尤其是些女同志,还有的游客却不躲,故意凑过去讨酒喝。刚才在船上议论的大叔小伙们几乎都凑到了个地方。

游方有些好奇的望了眼,不禁又有点想笑,原来终于见着美女了。

他们围住是位苗家姑娘,蜡染蓝衫掩不住婀娜风情,头戴碎花银饰,明眸皓齿顾盼之间带着苗家山水的秀美,阳光下脸色红红的鼻尖有细汗,肤色透出年轻健康的美。

游方只是看了眼,就欲纵身从旁边绕过去,然而还没等他提速,就觉得眼前花被人拦住了去路,抬头看正是刚才人丛中的那位姑娘。他微微吃了惊,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了会家子,这姑娘从人群中闪出来,在自己面前的石阶上站得稳稳的,手中的酒滴都没洒,身法步法相当不错

“外乡人,迎宾送酒,你为什么要绕着走”苗家姑娘微微虎着脸,眼中有不豫之色,递过来支盛满米酒的牛角。牛角盛酒是苗寨很高规格的礼遇,代表最圣洁的情义,但姑娘的表情却有点不高兴。

刚才过去的是群老头老太,姑娘拿着酒没有怎么为难那些老人家,又上来的这船人中只有这么条顺眼的帅哥,看形容气度颇为不俗,姑娘眼就盯上了,不堵他堵谁

眼前的姑娘人长得美功夫也俊,这酒躲不过还是喝了吧,见她虎着脸有些生气的样子,游方不由自主就想起了谢小仙,唉,为了这心头念,就干了吧游方接过牛角饮而尽,米酒的滋味甜中带着清凉,很好喝。

喝完米酒将牛角还给姑娘,游方正准备给酒钱,却听见有人鼓掌,抬头看是那些拦路的苗寨人向着自己喝彩。而姑娘笑了,露出雪白的贝齿,拿着牛角转身跑向石阶上方,没有站在那里等他付酒钱。

这时导游过来拍了怕游方的肩膀道:“帅哥,就算人家姑娘漂亮,你也得悠着点,祝你好运”听她的语气竟然有些幸灾乐祸。

游方举步继续前行,在上面第二关又被几位苗寨人拦住了,最中间还是那位姑娘,笑盈盈的又递过来支装满米酒的牛角。导游就站在游方身边,小声的说了句:“帅哥,你必须干了”

干了就干了吧,这米酒度数不高,以游方的酒量根本不算什么,于是又饮而尽,只听长阶上下传来片喝彩声,比刚才更加热烈。还没等把牛角递回去,那姑娘已经伸手夺走,转身又笑着向上方跑去。

再走不远,又是样的场景,群苗寨人拦路,还是那位姑娘递过支牛角,游方也不推辞,心中暗道连干三支吧,汉家酒桌上也有这规矩。喝完之后左右上下彩声雷动,大家都被这里的场景吸引了,就连道来的游客都跟着鼓掌起哄。

姑娘劈手夺过牛角又跑到下关去了,游方小声的问身边导游:“申导,我该给多少酒钱合适啊,肯定不能少了吧跟你问清楚点,别让人笑话。”

游方明白这场面完全可以是种逗游客交钱的门槛,心里虽明白但也无所谓,江湖门槛术就是这样,有时候你明知有门槛仍会笑呵呵的掏钱,游方这样的老江湖,也有不玩心眼很放松的时候,要不然天到晚多累啊

不料导游却笑了:“谁还好意思收你钱你给他们也不能要,都等着看你能不能自己走进寨门呢”

游方微微吃了惊:“你什么意思”

导游:“苗寨的规矩,拦路酒接过了就定得喝,喝多少随意,但是只要干了第支牛角,后面的牛角就全得干了,否则人家不会放你走进寨门。”

游方心里掂量吓了跳,那支牛角的酒少说也有八两,连干九支的话得是多少虽说这种自酿米酒度数不高那也是相对白酒而言,而且其酒劲迎风上头啊,他们站在江边的长阶上,正有连绵不断的微风吹来。且不说酒量如何,就是肚量也受不了啊。

他赶紧又问:“申导,你怎么不早说”

申导游掩口笑:“我哪能想到啊那么大支牛角,你口就给干了我带这条线路已经两年了,还从来没见过有谁能连饮九牛进寨,也想看看热闹。”

抬头看,果然,那位姑娘已经手持牛角米酒在群苗乡人中间等着他了。游方不由自主放慢了脚步,又小声问导游:“这拦路酒,总是个人敬吗”

申导游:“那倒不是,般是分批拦路,但这女孩显然是和你较上劲了,就是个人要拦你到底,谁叫你把人家的酒都喝了”

游方皱了皱眉头:“不想喝的话,有什么办法”

申导游:“只有个办法,你醉倒在半路上让人抬进去,哪怕是装醉。”想了想又开了句玩笑:“帅哥,小心被人抬回家噢”

游方只得硬着头皮继续上了,老江湖也有不小心踩中门槛的时候,虽然此门槛非彼门槛。

来到姑娘近前,再次接过牛角饮而尽,接下来场面可就热闹了,下面的人上来了,上面的人下来了,都想跟着看游方怎么走进寨门,同行的游客也都跟在游方身后。

游方率众逐阶而上时,很有些浩浩荡荡的意思,没有在寨门前追上师父,自己却被人围观了。

小游子今天是放开了酒量和肚量,还暗中把腰带松开了两个扣眼,稳稳当当连干九牛角,连滴酒都没洒出来,围观群众开始是鼓掌喝彩,后来就变成连声惊叹了。喝完最后支牛角,游方脸色微红,额头上也见汗了,递还牛角之后挥手大声道:“老板,结账”

这是醉话吗围观众人发出阵哄笑之声。那位苗家姑娘狠狠的瞪了他眼,脸却突然红了,小声说了句:“哥哥快进寨,别站在江边吹风我叫水印。”然后扭头跑了。

导游直跟在游方身后,像是随时准备伸手搀扶把的架势,然而游方背手踱着方步走得却很稳。进了苗寨,远望四面群山有淡淡的烟云缭绕,阳光下这片幽谷似不在人间。但是近处座座错落有致的苗家木屋屋前晾晒的渔网渔网下打盹的土狗,寨中升起的冉冉炊烟,又充满了人间的生活气息。

路观赏苗寨风情到了山顶开阔地带,导游宣布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午饭自理,游客们可以自行品尝民族风味中餐。饭后就在这里观看民族歌舞表演,感受浓郁的苗家风情,还有芦笙踩堂背新娘踩脚求爱舞跳竹杆舞民族团结舞等节目。

山顶上有苗家风味餐厅,餐厅对面还有表演舞台,舞厅前的小广场周围有弧形排开的很多烧烤摊,卖各色烤串,都是村民自己在贝江打来的鱼虾。摊主大多是寨中的妇女,有的还带着孩子帮忙,她们并不像般的风景区市场摊主那样吆喝揽客,有人走到摊位前,只是抬头腼腆的笑笑。

游方喝了肚子米酒,中午就没进餐厅吃饭,在广场周围烤几串鱼虾尝尝权充下酒菜了。他发现自己在这里很受欢迎与礼遇,走到哪里都有人冲他很热情的笑着点头,而在烧烤摊前站,摆摊的大婶就笑着递过来串烤河虾,让他先尝尝再说,看来进寨前那些酒真没白喝。

游方怎么好意思白吃苗寨大婶的东西,吃完烤虾又买了几串烤鱼,特意挑最贵的买,然后他换了家摊位,也是差不多的遭遇,也就吃饱了。他在广场周围溜达了圈,却没有发现师父的踪迹,心中不禁有些疑惑,难道是自己搞错了,老头没有来

等到游客们陆续都吃完午饭,山顶上响起了芦笙之声,民族歌舞表演开始了,苗哥苗妹们首先上演芦笙踩堂舞。游方边看演出边注意周围的观众,戴小红帽的老干部倒是有不少,聚集在最前面,但是师父不在其中,他觉得有些内急,于是离开广场去餐厅洗手间。

喝了那么多酒,能不内急吗中午时间,他已经去方便两回了。

从餐厅出来,沿着广场边缘的烧烤摊不紧不慢的走回舞台附近,游方心念中忽生感应,有人在暗中盯着他这感应很强烈,对方定是高手,但却没有感受到危险的攻击性,游方闪念就猜到是师父来了,旋即转身望去。

就这么愣神的功夫,远处突然有件“暗器”袭来。

舞台上的芦笙踩堂歌舞表演已经结束,接下来进行的是与游客互动的“背新娘”节目。有位苗家姑娘装扮成“新娘”,拿着个红绣球正扔往台下。舞台最前方是批老干部,总不能用绣球砸他们吧后面倒是又不少小伙踮着脚尖跃跃欲试,想抢绣球来着。

那位“新娘”的绣球抛的是又高又远,甚至还带着内劲风声,越过人群又快又疾,直奔游方就来了。小游子要是能被这件“暗器”打中也枉称高手了,绣球出手他就感应到了,急转身正看见绣球飞来,然而却没法躲闪。

他左边是个冒烟的烧烤摊,右边站着个老头,身后有两个老太太,撞着谁也不合适啊。游方是子弹都挡过的人,还能怕这个他这种高手有种应激性的自然反应,有人拿东西砸自己下意识就想躲开或挡住,更何况此物带着内劲袭来,当即运转神识欲在空中挡下。

然而他却没挡住,忽有神念袭来纠缠,如同实形之力依附于绣球,穿透神识阻碍就砸到了眼前。游方心中暗骂了声:“师父啊,你这老不正经的,人没露面却跟徒弟开这种玩笑”

第二百六十七章 蝴蝶穿花舞

不能用鼻粱去接,打坏了就没那么帅了,游方撤后小半步双手做太极团云式,哪怕飞来的是碰就炸的摔炮,也能轻飘飘的卸力不引爆。然而绣球飞到眼前内劲之力已尽神念之力顿消,恰好落到游方手中,舞台那边所有人都转身望了过来。

“游少侠,快上台”那边申导游兴奋的大喊了声,自从游方连饮九牛进寨,还能不动声色的随团走上山,导游就管他叫游少侠了,然后全团的人都跟着这么叫了。

酒毕竟喝多了,而且这米酒不烈却后劲绵长,吹了中午的山风酒意上涌,师父在旁捣乱干扰神识,舞台上的“新娘”显然也会内家功夫,小游子竟然被“暗器”砸中了。群穿着民族服装的苗寨人吹吹打打的围了过来,将他拥上了舞台,绣球已被人拿走,他被推到了“新娘”面前。

面前的“新娘”顶着半透明的绣花头巾,透过头巾可以看见头饰上垂下的如珠串般的小帘,仔细看这小帘是以苗银打造的小蝴蝶勾连成串。别人看不清她的脸,而她透过银帘和头巾却能看见外面,否则怎么扔绣球演节目

而游方不需要看清她的脸,扫眼身形,认出这位“新娘”就是上午在码头前拦路敬酒的水印姑娘。此刻这位苗家姑娘双手捧着件东西,让游方举得头皮有点发麻,仍是满满牛角散发着醇香的苗家自酿美酒。

午饭前导游就介绍过下午的节目,这是个与游客互动的项目,被绣球砸中的“新郎”要喝了“新娘”捧的酒,然后唱情歌打动姑娘的芳心,再跳踩脚舞求爱,最后背新娘绕台周,表示婚礼正式完成。接下来苗哥苗妹们会邀请在场的游客起挑踩脚舞与竹竿舞,节目的气氛将达到最高嘲。

所谓“背新娘”当然只是种表演,不可能真的将新娘背回家,否则苗寨里有多少姑娘也不够人背的呀。

有几位年轻姑娘就站在旁轻轻跺着脚扭动腰肢,唱起了山歌,台下有人大声起哄叫游方喝酒,“帅哥”“少侠”的叫个不停。这酒当然要干,不喝的话大家的节目都演不下去了,唉,今天真是钻进牛角尖了,又是牛角的米酒

游方接过牛角饮而尽,感觉此酒与上午在寨门外喝的不样,应该蒸过,酒香更醇酒劲也更大。这牛角可不少啊,俗话说最后根稻草压死骆驼,游方上午喝了九牛角到现在酒劲还没过去呢,又给灌了这么多。

他虽然没醉倒,但已经在极力运转神气内劲,可不能在这里失态,阳光下细密的汗珠渗出化成细微的蒸腾白汽,整个人甚至有点像刚出锅的人肉馒头,感觉不禁也有些晕晕忽忽。

游方是第次来当然不知道,平常演节目,“新娘”手里捧的只是浅浅小碗度数很淡的米酒,因为不清楚被绣球砸中的客人酒量到底如何,万醉倒了还怎么背新娘可是今天水印姑娘却捧上满满牛角自家酿的醇酒,用的还是上午盛酒的那支牛角,而旁边的苗寨人也在笑呵呵的看热闹。

酒全喝了,水印伸手把牛角拿了回去,只听台上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人在台前举双手下压示意大家安静,因为下个节目是游方唱情歌打动姑娘芳心。

小游子可不会唱苗寨山歌,好在导游事先说过,不管能不能找准调,唱几句就行,实在不会的话就唱流行歌曲对付下,只是要大声吼出来让大家都听见。

游方倒没有吼,也没有唱家乡的戏,丹田发音将歌声传出,唱了首民谣。这是他在宜宾时偶尔听见的,是位来自宜宾的民谣歌手所唱,吟唱的却是云南丽江风情,歌名束河蓝色的衣裳倒影在水面上她们摇着船不知去何方种下朵花儿鱼儿满池塘小河旁那位姑娘和我把歌儿唱

游方已微有些熏醉之意,调子也许记的不是很准,但这歌声悠扬,带着奇异沉浑的穿透力传遍整个山顶,大家时都静静的听着不再说话。曲歌罢芦笙响起,大家这才齐声鼓掌喝彩,旁边的姑娘们又开始跺脚慢舞,游方要和“新娘”跳踩脚舞了。

随着乐曲声,水印轻轻摇扭腰姿,姿态说不出的勾魂,轻巧的垫了几步,抬脚就来踩游方的脚背。游方原地跳步闪,给躲过去了。他虽有酒意朦胧,但人还清醒身手点都不弱,移步闪身之间灵活的就像条游鱼。

姑娘连踩了好几脚都没踩中,小游子今天也是借酒在舞台上耍开了,知道对方是个会家子,故意在台上过过招。两人这番踩脚舞跳的可就精彩了,身形如蝴蝶穿花轻盈而生动,就在舞台中央盘旋点步,把台上台下的观众眼睛都看花了。

游方却有点暗暗心惊,因为他看出这姑娘功夫的师承了水印姑娘总也踩不着游方的脚,着急,形意马踏连环的招数使出来了,连勾带踩幅度很小,上半身点动手的迹象都没有,脚下飘个侧移攻击就到了,看似漫不经心,却带着轻盈的劲力。

拳脚功夫练到高深的境界,都会带有自身独创的特色,这种形意马踏可是刘黎所独创,游方曾在郴州领教过,老头当时突然起脚跺他,游方闪的非常狼狈。据说这是老头当年在战场上拼刺刀时演创的脚法,这姑娘的功夫,绝对是师父刘老头教的

要是刘黎亲自施展,台上这么小的地方这么多个来回,游方又不能还手,恐怕早就给跺趴下了。但是水印姑娘只是踩脚而已,又不能掀开头巾真的过招,比起身形步法可不如带醉的小游子,好半天也没踩中。

最后她有些着急了,轻声喝了句:“你欺负人那么多人看着呢,叫我怎么演节目”

游方自从上岸就被她耍,心里已然猜到十有**是老头授意这位水印姑娘干的,此刻他也耍的差不多了,突然定身,水印脚就踩中了他的脚背。

由于他定住的太突然,水印还是形意马踏的招数,虽然不是真的格斗发力,但这脚也够重的,假如换个人还不得被跺成扁平足啊她发出声轻呼,空中收劲尽量轻踩,但跺得还是有些重了,踩中时却感觉游方的脚背上有劲力弹,震得她的脚心有几分酸麻。

“对不起,硌着你的脚了”游方小声的笑道,同时抬脚轻轻地点在水印的右脚背上,踩脚舞的仪式完成。气氛时热烈无比,台下观众纷纷鼓掌大喊:“掀盖头,掀盖头”

游方笑呵呵的掀开了水印姑娘的头巾,而水印自己伸手挑开了眼前的蝴蝶串银帘。这舞台没有幕布和灯光,就在山水中阳光下天然的美景环抱中,眼前的姑娘看着他在笑,这笑容很是顽皮还有些肆无忌惮。

“背新娘,背新娘”台下的观众又在大声起哄。

游方在心中暗道,但愿老头子别教水印姑娘什么千斤坠类的功夫还好,她的身体很柔软轻盈,背起来感觉形容不出的舒服,绕着舞台走了圈,“背新娘”的节目终于演完了。乐曲声又响起,寨民们拿来了不少长竹竿,台上台下都是舞台,拉着游客起下场跳舞,气氛达到最热烈的高嘲。

趁着热闹,小游子却悄悄的溜了,离开山顶溜进了苗寨里靠近深山的位置,打开了手里的张小纸条,那是刚才背新娘时水印姑娘悄悄塞进他手心的。上面画着苗寨的示意图,有个院子画的很夸张,比例显得很大,院中坐着个人,额头上画了三道扛。

游方看见这张图就想笑,水印姑娘显然是想告诉他刘黎就在这个院子里等着,额头上那三道扛表示皱纹,暗示老人家的意思,可是中间再加竖的话,就成老虎头上的“王”字了,挺搞笑的。翻过纸条的背面,还写了个手机号码,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机。

游方按图索骥找到了这座院子,院内是座二层小木屋,看上去有些年头了,院墙上方还能看见颗郁郁葱葱的老树。游方敲了敲院门,就听见师父的声音说道:“进来吧,等你半天了”

推门正看见老头笑呵呵的坐在树下,对面还放了张小椅子,旁边有个小板凳,凳子上放着茶壶和杯子。游方赶紧上前给师父下拜,然后提起茶壶给师父倒了杯茶,这才坐下问道:“师父,见您老人家面真不容易您竟然猫这儿来了,这是水印姑娘家吗”

刘黎摇头道:“不是,这就是我在寨中的院子,几十年前盖的,你要是去柳州查我的底细,我姓水名峰,户籍就是从这勾滩苗寨迁到柳州市的,当年属于农转非。我每年都要在这里待段时间,只是最近少了。”

游方竖大拇指道:“您老人家这假证办的,水也太深了”

老头看着他似笑非笑:“别扯我,小游子呀,你怎么满头汗”

游方伸手擦了擦汗道:“天热,酒也喝多了。”

刘黎:“我听说你在码头上连饮九牛进寨,很有我当年的风采啊可是这酒量,比我年轻时可差了些,才这点酒,不至于这么出洋相吧”

游方:“您老人家也有过这经历”

刘黎点了点头:“当初我到这苗寨来,进寨之前被水印她娘拦路敬酒,干了她手里的牛角,结果连饮九牛,寨子里的人都夹道鼓掌呢。”

游方愣了愣:“水印她娘拦路敬酒那也不能是很久以前啊,您老年轻的时候,当时到底多大岁数啊”

刘黎挠了挠后脑勺道:“也就八十多岁吧。”

游方给自己倒了杯水正准备喝,手抖差点没洒了,笑着道:“可真年轻啊,好酒量师父,您老当年怎么会到这里来又怎么会在这里有座院子”

刘黎:“我是游山玩水偶尔进了这座苗寨,当时这里正闹瘟疫,我考察了周边,是因为那年天时气候异常,周围山川草木有反常的瘴气生成,所以帮着水印她娘起采药给村民治病,并且施法除瘴。后来就在这里待了阵子,大家帮我盖了这座院子,再后来政府人口普查进了寨子,我就谎称山中野民,也混了张户口。”

游方眯了眯眼睛道:“您老在这里姓水,在寨外拦我路的那位姑娘叫水印,你和水印姑娘的娘关系很好,那么”

话还没说完老头伸手就敲他的脑门:“你胡说些什么我和水印她娘没有那种关系,我**十岁的老头子,当时人家才是十几岁的姑娘,我又是在江湖漂泊途中,传承未定生大愿未成,还有那么多凶险未知,怎么可能”

说到这里他觉得不对突然打住不说了,只见游方嬉皮笑脸道:“师父没必要解释,我可什么都没说,您老人家自己想哪儿去了”

老头瞪了他眼,话锋转道:“我当年进苗寨,水印她娘只拦了我道酒,而你今天进寨的时候,水印姑娘可是追着你个人连拦了九关啊,那酒好喝吗”

游方咳嗽声道:“师父还提这个,不都是您安排的”

刘黎的神情有点古怪:“我是让水印姑娘在码头前拦住你,但我没让她连拦九关啊,只要你喝了牛角,后面的牛角不论是谁递上来的,按规矩你都得喝了,没想到她个人追着灌你。你可知道在苗寨的老规矩中,假如姑娘追着个小伙灌酒,就表示对他有意思,而小伙把酒都喝了,就表示接受。咦,徒儿呀,在树荫下面好端端的,你怎么又出汗了”

游方又擦了擦额头的汗:“不好意思,酒量确实不如您老人家那么年轻的时候,酒劲又上来了。我确实不知道这些苗寨当年的老规矩,咱就别提这些了。你老人家刚才又作弄我,故意让水印姑娘拿绣球砸我,我在台上跳踩脚舞的时候可认出来了,她的功夫是您老教的,对吧您老早就收了个好徒弟,为何不告诉我”

第二百六十八章 隐忍

刘黎叹了口气:“说起来,水印并非是我的传人,我只是教了她些功夫,在这深山之中行走也轻便些,还能强身健体滋养形神,不是你说过的吗,习武的目的是为了享受生活,我教她武功,目的也无非如此。”

游方不解道:“教就教呗,您老叹啥气啊嫌她功夫炼的不精吗这么年轻的女孩家,身手已经相当不错了若是滋养形神的话,修炼风门秘术更佳,只要达到移转灵枢之境,自可全形而延年,您没有教她秘法吗”

刘黎:“秘法也教了,没那么多旁枝末节,只是养炼神识之道,但她现在还没有移转灵枢的火候。其实所谓秘法,天下并不仅止风门有传承,苗人也有秘法,她的母亲就是位懂秘术的巫师,她也会。”

游方:“巫师听您刚才说的话,我还以为水印姑娘的娘是位郎中。”

刘黎:“过去苗寨中的巫师也是朗中,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吗只是她所习的世代相传秘术若无相当福报容易伤及己身,影响寿数啊想当年她习术已深中年夭折,我也无可奈何,但总不能看着水印重蹈覆辙,所以教她内家功夫还有秘法中神识养炼之道,希望她能强身健体,早日可借天地灵枢滋养形神。”

游方:“原来如此,那水印姑娘家传的是什么秘术”

刘黎不紧不慢的答道:“盅术”

游方怔了怔:“听着怪吓人的,是传说中养毒虫的那种吗”

刘黎笑了:“传闻殊不可信,这种盅术也就是种秘法,用盅而已。其实真要说起来,你也是用盅高手啊,而这次栽在你手底下的安佐杰也是位盅术高手,就看你怎么理解了。至于水印姑娘的盅术,说是说不清的,领教了才知道,不过她不会用来对付你,人家的家传隐秘,你也最好少打听”

游方耸肩:“我没打听啊,都是师父你主动说的,我不问了还不行吗”

刘黎偏脑袋:“你是我徒弟,水印姑娘的功夫是我教的,算是你半个师妹吧,你这做师兄的大老远来了,还喝了人家那么多酒,总不能空着手连份见面礼都没有吧”

老头主动伸手,替水印向游方要东西。游方把背包拿到了身前,掏出了七枚钨光石与枚七曜石,皆是灵性洗炼精纯的秘法晶石,属于缘法难求之物,原本是向影华在松鹤谷答谢他的东西,后来在白云山炼剑无意中将之洗炼精纯。这八枚晶石有各种用处,还可以布成璇玑星辰大阵,在江湖风门各派人眼中绝对都是宝贝。

刘黎的眼神亮了亮,却摇头道:“如此贵重之物,师父句话你就掏出来了,不简单但水印也不习阵法,晶石在她手中发挥不了最大作用,你还是自己留着吧,换个东西。”

老头还挺挑剔,游方无奈,将自己以神识炼化多日的那枚铁狮子拿了出来,放在了板凳上。

刘黎笑了,却仍然摇头道:“不错的东西,虽然来历寻常,你所用的功夫却不简单,假如修习定山地气秘法的话,定会爱不释手的。但水印又不是卧牛派弟子,送个女孩子家这种东西,不合适不合适。”

游方的表情有点苦,伸手从背包里取出罗盘看了眼自言自语道:“这个肯定也不合适,水印姑娘又不是风水师。”然后又拿出来块带有机玻璃罩的东西,还有另个很精巧的木匣,将这两样都放在了师父身前,打开木匣问道:“弟子随身带的东西不多,恐怕就只有这两件能送人了,您老自己挑吧。”他身上还剩的东西就剩秦渔和画卷了,当然不能送人。

有机玻璃罩中装的是他从南海带回来的龙涎香,老头看了眼就摇头道:“这东西臭烘烘的,还得以神识之力慢慢炼化,不合适不合适,哪有直接送人的道理”然后又低头看着那个木匣,咦了声道:“小游子,你干嘛带着这样双筷子,用来吃面吗”

游方哭笑不得:“师父,您老什么眼神这明明是女人用的长簪,多漂亮啊”

刘黎撇嘴,拿起根簪子道:“这么合适的东西,你怎么不早拿出来我只是奇怪,你个大男人出门,身上怎么带着这种女人用的东西,还这么精雅”

刘黎手中的簪子有七寸长,约筷子粗细,通体透碧毫无瑕疵,是整支翡翠雕成,端尖锐细长延展,造型如朵被风吹开的云,又像极了飞起的浪,其雕饰的纹路就是水云纹,另端似是卷起的云或浪花造型。

这东西是离开杭州之前,新任九星派掌门情居士送给他的,看就知是价值不菲之物,出自那样位清雅的女子之手,能不漂亮吗情居士干嘛要送游方女人用的簪子应该是见游方携向影华与苍岚同游,假他之手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