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师

第 14 部分阅读

到了国际国内的形势,以及中央的最新政策等等。

其实房东最关心的只有件事,租约还有个月就到期,这房子游方还租不租了如果他不租的话,附近工商大学的位年轻老师已经打过招呼想租房,并拐弯抹角的说那位老师每月愿意多出百五十块房租。

游方很痛快的回答到期就不租了,他想搬到离“工作单位”更近的地方去住。这里的环境虽然不错,但经历了今天的事也应该换个落脚点了。他可是人孤身在外,如果被什么歹人踩住了尾巴摸上了老窝,不是好事情。他可没敢告诉老太太今天这屋子里进过“贼”,而且是从六楼窗户进来的,怕吓着老人家。

闲聊中房东还提到了件事,今天中午有个老头,人长的挺帅打扮的也挺派,在小区门口和个卖切糕的外族小贩吵起来了。老头嘴馋本想买片切糕尝尝,小贩刀下去切的又厚又沉,上秤称要百块。老头反悔嫌人家强买强卖,结果围了帮别家伙的外乡人吓唬了老头顿。老头当场认怂掏了百块买下切糕,转身却跑去报了案,几乎是扯着衣领把正巧从附近经过的片警给拽来了。

年轻的小片警也不好不管,硬着头皮处理了商贩,把老头的钱要回来了,结果他倒被小贩在这条街上的伙聚居族人围住了,差点引发场小规模的群体冲突,搞的十分狼狈。在混乱之中,那老头不知何时自己却溜走了。这幕被房东太太全看见了,暗自感叹那老头长的可真帅,鹤发童颜腰杆笔直,从人群中溜走时腿脚比年轻人还利索,比自家老伴强多了

听说这件事,游方心里泛起了嘀咕,第个念头就想起了怪老头刘黎,房东看见的老头假如真是刘黎,那么今天摸进自己家的恐怕也不是别人。

这老头可真有意思,那么大本事却被卖切糕的小贩给欺负了,回头又去“欺负”警察,到底是把自己被诈的钱要了回来。仔细想想,老头的做法也未尝没有道理,市井中很多污七八糟的事,究其原由不过是因为世风宽纵姑怠以至养成常患。而那个不走运的小片警虽然“倒霉”,但谁叫他吃公门这碗饭呢这种事情他们不管谁管,总不能让个老头在大街上动拳脚吧。

房东走后,游方立刻在屋子里搜查起来,表面上看没什么东西被动过,最“值钱”的青花梅瓶还放在床头柜上显眼的位置。再往旁边看,果然发现了“贼”来过的痕迹,这贼胆还挺肥,离开前留下了封信,并且在信的最后大大方方署名刘黎。

这封信共两页纸,字迹龙飞凤舞,第页上写道:“哈哈哈,小游子,在火车上我和小姑娘聊的正起劲,不留神让你给溜了行,有两下子,三天后午时到西山八大处来,届时自然能见到我。”

看见这页,游方不禁仔细回想刘黎是怎么找到自己的,连门牌号都摸清楚了眼看见那只青花梅瓶,他突然间醒悟过来,破绽原来在这里

刘黎早在青县郊外就盯上自己了,而这只青花梅瓶,是自己离开青县去沧州之前,走快递托运回来的。以刘黎的本事,想暗中偷看快递公司的发货单那是太轻松了,不论游方怎么跑,刘黎早就知道该去什么地方等他。后来那路追踪以及最后的脱身,游方自以为手段巧妙,殊不知刘黎根本不担心他会溜掉,就像逗他玩样。

以前的游方虽精通风水之说却不太当回事,更不知秘术灵觉,行事多凭江湖手段巧妙。遇到刘黎之后,才见识到什么叫真功夫真境界,于是认真对待起风水玄学的种种讲究,最终成功脱身。没成想到头来,居然是栽在他最不该出错的江湖经验上,与玄奇秘术没有半点关系,委实够郁闷的。

当时游方怎会那么不小心他也没想到后来的事情啊。想通了之后游方有两点感受:其是平时很机巧的各种手段,在某些真正的高人面前可能毫无用处,比如刘黎就曾很轻松的跟着他到了济南。其二是就算掌握秘诀奇术,也不能因此忘乎所以,尘世江湖的人生历练才是最重要的。

想通了第件事又纳闷起第二件事来,刘黎约他三天后到西山八大处见面,却没说具体的地点。八大处可是好大片地方,地图上的“峦头”就有三座,仅是中间片旅游风景区的范围就有三百多公顷,想必老头自有办法找到他吧。

西山八大处,是北京近郊风水最为阳和醇厚的地方,地气威重却不煞厉灵气汇聚环抱却不显拘禁之相。游方养剑之后,下步本就打算选在八大处练剑,就是离现在的住所有点远来回很不方便,还不如退了航天桥的房子到附近另租。

刘黎身为代地师在那里约游方见面本不奇怪,但是今天在图书馆遇到的那位胡旭元,留下的联系地址也是八大处。难道胡旭元是老头派来故意试探自己的,或者仅仅只是巧合游方总觉得这两件事之间有关系,先不管了,看看神神叨叨的刘黎究竟还说了什么。

掀过这页,游方的鼻子差点气歪了,只见第二页纸上写道:“雷发宣前辈的老盘子,为师很喜欢,借去玩两天,谢谢了刘黎”

游方赶紧放下信挪开衣柜,贴墙藏在后面的罗盘果然不见了。这哪里是借啊,分明是拿走做个抵押。刘黎留信自称“为师”,而游方并未拜他为师,假如三天后他不去八大处公园“拜见”刘黎,估计那面罗盘就回不来了。唉,还是得去啊

第三十七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

不论三天后去不去八大处,不论胡旭元与刘黎有没有关系,游方已经决定搬家。他想选择的地点在香山南麓,离八大处以及颐和园都不远,远离都市水泥丛林的浮躁喧嚣,却又不至于荒凉偏僻,交通也还方便,有多条公交线路以及旅游专线来往市内。

地方选好了就得去找房子,反正还有个月时间,这次搬家定要小心,别再让人踩到了尾巴,所以游方想扮作出门游玩的样子,暗中看看那带有没有中意的房子出租。第二天大早,他背着旅行包拎着瓶矿泉水,溜溜达达的出门,暗中却直凝炼灵觉含而不发,保持种似有似无的警戒状态。

走出小区门口向左拐了个弯,突然有所感应,似乎耳根有些发烫,路边有人注意他,而且精气神瞬间都集中在他身上,目光稍有侵略性但感觉上并没有什么恶意。游方微微晃身子侧过头,眼角的余光看见的竟然是谢小仙。

这位警花同志怎么跑到增光路来了,而且穿的是便衣,打扮的就像附近学校里的学生,正站在个卖烤馕的摊点旁。视线相接,谢小仙向他走了过来,游方刚想开口打招呼,却发现谢小仙的神情不太对劲,似乎透露出种内敛的意思,他将到了嘴边的“谢警官”三个字又咽了回去,只是点了点头。

谢小仙倒是点也不嫌生疏,过来直接就抓住了他的胳膊,身体侧过来悄声道:“不要叫我警官。”接着又稍稍提高声音问道:“小游子,你怎么在这里”

“我就住这里,倒是看见你很意外,走亲戚啊”游方已经反应过来,谢小仙可能在执行什么便衣任务。她明明是燕园派出所的,难道又调到甘家口派出所来了

“来找你的,走,去你家。”这大姑娘倒是点都不避讳,游方还没发出邀请,就主动要上人家里去,说话时不自觉的扭游方的手腕,做了个向后反剪的动作,推着他转身就走职业习惯啊

这习惯可真得改,假如将来谈了对象,起逛街可不适合这么手牵手。游方也够郁闷的,大早出门却被谢小仙莫明其妙的堵了回来,也不好多说什么,就这么被“押”回了家中。游方租住的居室陈设很简单,桌椅台电脑,张床个床头柜个电视柜,外加个大衣柜,屋子里没有太多东西。

进门后游方请谢小仙坐在椅子上,自己坐在床上问道:“谢警官不可能是来找我的吧怎么会来甘家口执行任务,又调动工作了”

谢小仙点头道:“刚调到市局坐科室,最近各个分局又抽调人手组织个专项任务,我也申请参加了。”

游方笑了:“应该恭喜你啊,到市局坐办公室,比在基层派出所舒服多了。”

谢小仙却摇头道:“我不太喜欢搞行政工作,所以才申请参加外勤任务的。你这里挺干净啊,比我房间都干净,真没看出来,个男的自己过日子还挺仔细的。”

游方:“屋子小东西少,好收拾而已。谢警官到底是参加什么任务,干嘛要把我堵回来”

谢小仙抬头瞪了他眼:“到你家串个门不行吗至于任务,当然不方便说。”

游方坏坏的笑:“警察要串门,我哪敢不让你如果真不想告诉我,也不会把我堵回家来单独说话了,究竟是什么事”

谢小仙看着他,莫名有点生气的样子:“我心里想什么,你都能猜中吗”

游方摆手:“不想说就算了。”

谢小仙又叹了口气:“对你倒没什么不相信,这次行动的风声多少也有点传出去了,警方要对这带进行次专项联合整顿行动,处理批非法势力。”

游方:“以什么名义总不能扫荡羊肉串吧”

谢小仙:“你住这里,也应该知道这地方挺乱的,情况复杂群众意见也很大。这次我们是以缉毒的名义展开联合清查,你难道不清楚,这里的外来聚居人口中,有不少贩毒吸毒人员吗”

游方噢了声:“我还真不清楚,但有些毒,是该好好治治了,你自己要小心今天究竟来干什么,听棚踩盘子吗”

谢小仙秀眉蹙,有些不悦道:“别说那些江湖鬼话,我这是便衣侦查。听说有风声泄露出去,我来看看情况,几处重点监控地点,可疑人员仍然进进出出好似没什么反应。”

游方:“没反应也正常,宽纵的习惯早已养成,人家没把你们当回事,你说是不是难道还有人指望他们闻风藏匿,专项行动能轻松点吗”

谢小仙避而不答,扫视圈屋子又说道:“你怎么偏偏住在这里”语气中带着些许嗔意与莫名的惋惜。

游方心中突然升起种非常不愉快的感觉,谢小仙这句话也许是好意,但有种连她自己恐怕都没意识到的隐含义在里面,游方是非常敏感的人,能察觉到。它包含种责问你怎么偏偏是个混混出身你怎么偏偏与那些人混在起你怎么偏偏不是我希望的那种人呢

两人第次见面,就定下了彼此心理感觉上的基调,年轻有为的警界新星面对中关村卖碟的街边混混。后来游方帮过谢小仙,能够扭转她对他的态度,却很难改变这种潜意识的心理印象。谢小仙在游方面前几乎总有种说不出的潜在优越感,不自觉的总想教导游方走上“正路”,这应该也是种好意吧。

游方甚至能察觉到,谢小仙对自己有说不清的好感,但这份好感却让他感觉怪怪的不是滋味。他并不讨厌她甚至不介意去帮助她,但也因此不太愿意与她打太多的交道。

心中不快但表面上并没流露出来,游方耸了耸肩道:“多谢警官提醒,我准备下个月就搬家。你姓谢,倒是挺有意思,我总得谢谢你。”

谢小仙露出了微笑:“搬家在燕园附近找房子的话,去北大蹭课也方便,想租房子我帮忙,保证地点好价钱也不贵。”

游方摆手笑道:“就不必麻烦了,我看你最近也挺忙的,其实我没打算去燕园,倒想在白云观附近找个房子住,有空就去听听谈玄论道。”

谢小仙板脸:“你还想出家呀好久没见你去北大上课了”然后又不无担忧的说道:“下个月有点迟了,最好这几天就搬走,警方行动也说不好是哪天,按照惯例应该是夜里,到时候很难避免冲突。你这几天晚上不要随便出门,人多也不要凑热闹,能有多远躲多远,防止误伤,明白吗”

游方这次是真心的点头感谢:“多谢你提醒,这么秘密的消息都告诉我了,你放心,我绝对不会随便乱说,自己也会小心的。倒是你才需要注意,送你件东西吧,是面护身符,能辟邪的。”

他打开床头柜的抽屉,取出面铜牌,深黄色微微发紫,呈葫芦形约两寸长寸宽,表面被摩挲的十分光润,正面是鬼画符般的雷篆文,背面下方铸刻着只蹲踞在山石上的怪兽,上方是两只比翼齐飞的蝙蝠。

谢小仙很好奇的问道:“这就是护身符啊,我不信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

游方拉过她的手,塞入掌心道:“信不信,灵不灵,都无所谓,只是送给你做个纪念,我也求个心安。这东西是明朝的老物件了,古人从道观里求出来的寄名护身符,我在潘家园淘到的。”

谢小仙诧异道:“古董啊,很贵吧”

游方笑:“不要以为古玩都很贵,那是外行的人话,要看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买,放心吧,值不了你个星期的工资,朋友之间谢谢你上次帮忙,不算贿赂警察吧你要是还肯给我点面子,那就收下”

谢小仙说了声谢谢,大大方方的收下了。就在这时她的电话响了,接起来答道:“林音你在公主坟,城乡贸易中心附近我知道那家茶座,马上就过去。对了,我这里有个朋友,也在潘家园搞过古玩,起见个面,也许能打听到李秋平的消息。别着急,别哭,定有办法的”

听谢小仙的语意,有个朋友哭哭啼啼的打电话约她见面,在公主坟附近的家茶座里,好像是要打听个人的下落,而这个人与潘家园古玩市场有关。谢小仙也不客气,没有征求游方的同意,自作主张就要带他起过去。

游方本能的想要回绝,不打算随谢小仙起去,却陡然听见“李秋平”三个字,心里咯噔声,那不是狂狐的真名吗难道是李秋平这么久毫无音讯,家人开始寻找了吗如果真是狂狐,这世上恐怕再也找不到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根据吴老留下的线索,狂狐的身份就是北京的位收藏家,这种巧合的可能性非常大。

谢小仙已经打完电话,以央求的口吻冲游方道:“我有个朋友,她的未婚夫失踪了,情况就和你说的吴教授差不多,事先打过招呼说出门有事,却很久没有点消息,人也联系不上。她很担心想报案,警方却帮不上什么忙,这几天总在家里哭,求我帮着打听打听,你能不能陪我去见她面”

游方犹豫道:“我又不是警察,就更不会找人了,能帮上什么忙”

谢小仙撅嘴:“你自称是在世面上混的,刚才听你说话对古玩这行很熟,也在潘家园混过。那就凑巧了,她的未婚夫叫李秋平,在潘家园开了家古董店,你顺便帮着打听打听,说不定能有什么消息,这点小忙都不肯帮吗”

游方皱眉沉吟道:“李秋平这个名字没什么印象,他开的铺子叫什么字号”

谢小仙:“在古玩城里面,挺大的家呢,叫秋音斋,三年前开的,我朋友的名字叫林音,取他们两人名字中间的字起的名。那个李秋平真是年轻有为,古玩生意经营的很好,才三十多岁,不仅是个古董收藏家,还是我原先辖区内小有名气的公益慈善家,捐助过警方办案设备,在外地还捐建了好几座小学呢这么好的人应该帮帮他,小游子,你到底去还是不去”

假如不是在床上坐的很稳,游方差点没给谢小仙这番话晃倒。“这么好的人应该帮帮他”,游方很清楚李秋平是什么人,也确实“帮”过他亲手将他送下了地狱冥冥之中发生的事情竟是巧的难以解释,谢小仙求游方帮忙找狂狐,还真是求对了人,只可惜游方是万万不能真帮她找到的。

秋音斋这家店游方有印象,只是不清楚它的后台老板叫李秋平,搞古玩这行的往往都是神神秘秘的。规模较大的商行后台老板通常都不露面,也不轻易接待普通的客人,般公开的交易自然都有伙计打理。至于老板亲自经手的买卖,般都是私下里进行,外人是不会了解内情的,因为古玩市场中流通的贵重物件大多不太方便见光。

听见谢小仙的话,游方神差鬼使般竟然点头答应了,同意随她起去见李秋平的未婚妻问问情况。帮忙找人自然是不可能了,他可没打算投案自首,却想起了吴老的遗愿。

吴屏东老先生直在怀疑,狂狐团伙的背后还有股隐藏更深的跨国势力,该势力多年来在境内组织大规模的文物盗掘倒卖及走私等黑市交易,他们就是狂狐的上线。吴老打入狂狐团伙内部的主要目的就是想把这条上线揪出来,可惜未能如愿便以身殉志。

假如换种情况,身为杀人凶手的游方是万万不会主动去接触与狂狐有关系的人,有多远躲多远才是明哲保身之计,更何况这几天还有连串的麻烦事呢。但是吴老的遗愿让他放不下,顺水推舟答应了谢小仙的要求,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反正不去的话总觉得心里过不去,吴老的眼睛在天上看着呢。

第三十八章 勿因人废行

林音今年二十六岁,给人的印象却不是很成熟,这种成熟当然不是指身体或智力,而是过于单纯。她很漂亮,至少在大部分男人眼中,林音比谢小仙更有女人味,瓜子脸眼窝稍深,眼睛大大的睫毛很长,看上去有些柔弱无助我见犹怜。在茶室中见到她时,很显然刚刚哭过,眼圈还是红的。

来之前,游方很感兴趣林音是否了解李秋平的底细因此坐下来没说几句,便追问起她与李秋平是怎么认识的,并强调回忆的越详细越好,这对找到李秋平的下落可能有帮助。林音对谢小仙很信任,也毫无保留的信任游方,红着眼圈以种痴迷的神情回忆了她与李秋平结识的经过

林音是湖南宁乡人,2006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父母托在广东教育部门工作的伯父找关系,进入了广州家初中教英语。如今的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主课老师,与几十年前的穷教书匠处境已大不样,不仅每年都有令人羡慕的寒暑假,而且待遇也不错,节假日有心补课赚外快的话,机会与实惠都很多。

“脑筋灵活”的老师,也学会了利用广大学生家长的社会关系,托人办很多事都方便,学生家长们往往不敢得罪,都得哄着。而那些教学有责任心为人也很正派的老师虽然辛苦,但社会地位高受尊敬收入与生活稳定,这份职业对于个没有野心的女孩子来说,是最适合不过了。

林音的父亲是名处级公务员,母亲也是国家干部,他们家在当地是个很受人尊重与羡慕的家庭。林家父母本打算退休后搬来和女儿住,就在广州养老,连买房子的事都计划好了。不料计划没有变化快,林音仅仅工作了年,就与人“私奔”了,拐走她的人当然是李秋平。

第次见到李秋平是2007年春天,林音所在的中学也是李秋平的母校,当时学校为了扩建新的图书阅览室与体育活动室,专门举行了个类似答谢会的联谊活动,这次活动的主角当然是为扩建捐款的收藏家校友李秋平。

学校最年轻漂亮的女教师林音,用餐时被校领导安排在主桌,叮嘱她给李秋平多敬几杯酒,在餐后的小型联谊舞会上,又特意指示她多请李秋平跳几曲舞。校领导这种做法在社会上颇受诟病,通常情况下也令当事人十分反感,但是林音却非常愿意非常开心。

在她的眼中,李秋平事业有成,却没有那种暴发户的肤浅习气,谈吐之间的学识风度令人折服,林音从小到大见过的男人中就没有能与之相比的。他俊朗文雅表人材,不仅年轻有为,更难得举动言行都让她人产生种值得信赖可以依靠的感觉,与这样的个人在起,似乎可以很放心的听从他为你安排好的切。

林音从小到大都是个乖乖女,所有的经历都是听从父母的安排,在人生的方向感上已经习惯了寻找依靠,这也许就是她对李秋平见钟情的原因。然而讽刺的是,这段感情后来却导致了她与父母关系的破裂。

在联谊会上认识之后,李秋平对林音也非常有好感,几乎是眼就看中了,他是个想得到就会动手的人,随后就展开了追求,很容易泡上了手。但是这段恋情却遭到了林家父母的坚决反对,在他们的“计划”中,女儿林音最好是嫁个事业有成的医生或地位不错的法官之类的人,不求很有钱,但求生活稳定方便。

李秋平是个古玩商,虽然听说生意做得不错,但是老两口不了解这行感觉心里没底。至于收藏家与慈善家的头衔就更让人不放心了,种是花钱把不明真假的东西买回家搁着,另种也是花钱买个表面光鲜的好名声。

林家父母闻讯之后,专程从湖南赶到广州,让女儿安排见了李秋平面。林父有些小官僚习气爱装腔作势,林母有些小市侩习气爱冷嘲热讽,但是他们对李秋平的第感觉是致的这个人靠不住,不能让女儿跟他

说感觉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李秋平结过婚,而且到现在还没离李秋平如实的告诉了林音,并且说夫妻之间不论是关系还是感情都早已破裂,承诺离婚的事情自己会办妥,不用林音操点心。而林家父母则向女儿坚决表态,不同意,哪怕是李秋平离了婚也不行,否则就断绝关系。

结果,林音第次违背了父母的意愿,仍然决定与李秋平在起,不仅如此,她还听从了李秋平的安排辞职去了北京,两人同居在起就如夫妻般生活。林音并不是真想与父母决裂,她这么做的个原因,就是李秋平向她保证过将来定能让她的父母改变看法,接受他们俩的关系。

林音很信赖李秋平,相信他定有办法能“搞定”自己的父母,就像搞定生活中其他很多事样。到北京晃三年了,李秋平直没有离婚,她与父母的关系也没有改善,但林音依然相信他或者说已经习惯了信赖他。

李秋平虽然没有离婚,但是林音确实从未见过他的“妻子”在生活中出现过,离婚应该只是早晚的事;另方面,李秋平也将两人的生活安排的温馨和睦无忧无虑,向她的父母证明了自己的“可靠”,被接受也应是早晚的事情吧

除此之外,林音也没什么不满意的,到了北京之后,李秋平就以他与林音两人的名字命名,开了家秋音斋,这让林音感觉很幸福。林音没有出去工作,她在家庭中养成的唯有点小资的爱好就是品茶与饮茶,李秋平特意在公主坟附近为她开了家茶室,名义上林音做老板,但经营不用她操心,也不指望挣什么钱,有空时林音可以约朋友来此品茶聊天。林音约谢小仙见面的地方就是这家茶室。

李秋平生意做的很大,人也很忙,但从来不用林音担忧与操心,他经常到外地去谈业务,但从来不会忘了与林音及时联系报平安关心她的情况,最长也没有超过三天不见音信。除了有事业心又顾“家”之外,他还是个很有爱心乐于助人肯将财富回馈社会的人。

在北京,李秋平与林音起捐助过警方办公设备,因此她才结识了谢小仙。另外,他还在自己与林音的家乡分别捐建了座乡村小学,这些事绝对不假,谢小仙可以作证。总之,他是位难得的好人,假如不是婚姻问题有些复杂,简直就是个完美好男人。在林音回忆李秋平的往事时,从谢小仙的表情也能看出来。

听到这里,游方心里的滋味很复杂。他非常清楚狂狐的底细却又不能说出来,此刻又不得不面对人们对李秋平美好的印象。这种经历对个人的心态影响很大,让人不由自主觉得世事荒诞可笑,甚至切被宣扬为美好的事物都是那么虚伪。

类似经历的多了,久而久之,对人生世界的看法都可能变得扭曲偏激,人会变得愤世嫉俗或者对切是非都无所谓之。假如是个正常成长中初涉世的少年,可能会感到疑惑,无意中变得偏激,以为已看透了血淋淋的世界与冷酷的人生,世事仅仅如此。观念旦成熟定型,可能辈子生活在矛盾困扰中,还自以为拥有了真正的人生睿智。

很不幸,游方的阅历中见过不少这样的人与事,狂狐只是其中最突出的例;同时他也很幸运,曾经在吴屏东门下听讲。吴老专门解答过他的有关困惑,游方记住了句话:“勿因人废事因人废论因人废行”。

李秋平之所以受人称赞,是因为他确实有慈善家的举动,而不是因为狂狐谋财害命盗掘走私的行为。同样件事,比如捐助某乡村小学,不会因为个人身份的改变而改变事情原本的性质,世人赞扬这个人,是因为这件事本身值得赞扬,他做了很多人希望世人去做的事,而非其他。

同样的道理,捐助小学值得赞扬,并不能证明盗墓就有理由原谅,尽管它们是个人做的,此所谓“勿因人废事”。

狂狐经历的每件事并不虚妄,虚伪的只是狂狐这个人在不同事件中体现的矛盾,否则的话,不论狂狐出于什么目的,以李秋平的身份所作的切都是毫无用处的。可以用句比较流行的话来形容人性是复杂的。但在吴老看来,没必要这么故作深沉,其实人性很简单,所谓的复杂就在于不同情况下的自洽与选择。

至于“勿因人非论勿因人废行”也是指很常见的种情况:世人在否定句话种行为的时候,理由不能是因为它是何人所说何人所做,只须看这句话有没有道理,这种行为可不可取肯定的时候也是如此,否则切都会变得虚无偏激。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但世上类似事情发生的太多了,受此困扰或出于某种目的刻意偏执的人也太多了,其中不乏大名鼎鼎的历史伟人。

正因为如此,游方听说了李秋平的“事迹”,并没有太多的困惑与愤慨,而是不由自主又想起了吴老,时感伤无语,表情看上去倒很像对李秋平后来发生的事深表关切。

且不提游方如何感想,林音的讲述仍在继续,声音渐渐带着焦虑与哀戚

就在个多月前,李秋平出门谈笔生意,与林音打招呼说这次时间会比较长,谈完这笔生意可能还要顺道去广州参加个活动。离开北京之后,每隔两天李秋平都会与林音通电话,情况与以前出门样,至于北京的生意自然有伙计打理,根本无须林音过问。

但是从八月九号开始,李秋平就再也没有与她联系过。起初林音还不太担心,兴许是这次生意太忙了吧,但过了三天后她有些着急了,因为李秋平始终联系不上,包括留给她的私人专用号码也打不通。又等了天,她在家里坐不住了,特意去了潘家园秋音斋,问店里的经理能否联系上老板

不料经理也在着急,他也有好几天联系不上李老板了,包括李秋平特意留的个专门谈私下里的“大生意”从来没有关机的号码也打不通。林音这才知道,李秋平的“秘密”手机号还挺多,原先还以为他不公开的私人专用号码只有自己手中的个。

林音开始怀疑李秋平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可是她除了找到平时很少去的秋音斋,根本不知还能向谁去打听,只能干着急,这才意识到自己对这位起生活了三年的男人,了解实在太少了

林音心急如焚,而麻烦接踵而来,她终于确定李秋平不是事情忙忘了联系而是真的出了事。过了中旬茶室的经理来找她这个月的员工工资该发了。林音虽是茶室老板,但以前从来没有管过这些事,包括刻着她名字的工商法人小印都不在自己手中,支票都开不了。

无奈之下林音第次自作主张,用茶室坐收的流动资金开了当月工资,暂时对付过去。麻烦还没完,秋音斋的经理又找上门来,这个月伙计的工资以及上半年揽活的提成都该发了,账户上虽然有钱,但是没有李秋平签字不好动,这可不是笔小数目,他找林音商量,看看能想什么办法

林音能有什么办法,结果经理出了个主意。他建议将店里贵重的古董卖掉几件不入账,坐收坐支,将货款直接发给大家。但凡林音懂点古玩行的猫腻也会看明白经理的鬼算盘,他也知道李秋平出了事,想借机捞大笔好走人。可是林音哪有心思想这些,竟然点头答应了。

然而秋音斋经理的如意算盘也没打成,因为李秋平留下的麻烦远不止这件,又有客户找上门来,有人来收未到的货款,有人来催定好的货物,而且都是不好得罪的人物。这些人根本没有来找林音,找她也没用,此时有另外两个人及时出现了,接手了所有的后事。有个人林音听说过,就是李秋平从未露面的“妻子”潘翘幕,另人是李秋平的堂兄李冬平,林音只见过面但不知联系方式。

李秋平究竟有多少钱除了秋音斋之外还有哪些产业平时收藏的珍贵古玩有多少这些林音都不清楚,也没有过问。她天真的以为,自己“爱上”李秋平并不是贪图他的钱,于是以这样种方式来证明从不过问李秋平的经济问题。她却没有更深的去想,假如李秋平不是依靠财富基础打造了值得信赖的形象,自己会与他在起吗

李冬平是秋音斋的生意合伙人,而潘翘幕的身份更不用说,他们有权力了解李秋平的资产状况,而且很有经验,店铺账户房产仓库收藏的珍贵古玩往来债权债务等情况很快摸清楚大概。至于有些外人不知道的秘密账户与生意,他们是否了解就不清楚了,反正林音更不可能知道。

林音到此时才悲哀的意识到,自己所住的房子也是登记在李秋平的名下。前几天李秋平的合法妻子潘翘幕找上门来,很“客气”的“请”她搬出去,给了半个月的期限,并且“大度”的表示李秋平送她的私人物品都可以带走,然后清点拿走了家中陈设的古玩。

林音平时与李秋平在起,家用从来不缺,需要多少就拿多少,用不掉的暂时存起来,个人存折上还有几万块。还有公主坟的这家茶室的工商注册登记的是她的名字,除此之外,林音在北京无所有。今天已经是与李秋平失去联系后的第二十天了,林音四顾茫然,在茶室中哭着给谢小仙打了电话。她在星期前已经找过谢小仙,当时只是找人,没有说出今天这么复杂的情况。

说完这些,林音又开始轻轻的抽泣。谢小仙也是第次听说详细的始末,她皱起了眉头,心中对李秋平的“美好印象”顿时打了几个对折。

“事实婚姻,在刑事诉讼确定重婚罪时,作为证据被采信的可能较大;但是在民事纠纷中要求分割与支配己方本不掌握的财产,在对方已有合法配偶的情况下,说服力并不强。而你与李秋平这种情况,想支配他的资产就更难了。”谢小仙思考“专业”问题时,总是不由自主带着职业习惯,先开口说了这样番话。

林音有些意外的抬起泪眼道:“谢警官,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不是想要他的钱,只是想找他的人,之所以有这些事,都是因为联系不上秋平,假如秋平回来了,什么问题都好解决。”

谢小仙暗叹口气,眼神中满是怜悯,还有丝隐藏的责怪,递过纸巾道:“先不要哭,擦擦眼泪听我仔细说。李秋平的人就是李秋平的钱,也是你以前的生活,人我定会想办法帮你找的,但你要考虑自己该怎么办下步住在哪里,这家茶室够维持生活吗”

林音刚把眼泪擦干,听这话泪珠又止不住的落了下来:“这家茶室,我也不知该怎么处理”

茶室的房子是租的,李秋平找人装修,从开业到经营没让林音操点心。他失踪的太突然,租约过两个月就到期了,林音自然拿不出钱来续租,现在连店里的流动资金都成问题。除了在学校教英语之外,她对做生意根本窍不通。前几天房东找过她,说她要是不租的话房子就收回,至于装修也白搭了,租给别人做生意还需要笔拆除费用,因此押金也不能退。

谢小仙沉声道:“房东在讹人,欺负你个弱女子,这事我能帮忙,可以帮你把押金拿回来,这里的家具摆设档次都不错,也能处理笔钱,正好遣散员工。但这些对你没太大的用处,你下步有什么打算”

林音:“谢谢你,我只有个打算,定要找到秋平”

她上哪里去找狂狐呀直没有说话的游方终于听不下去了,忍不住开口插话道:“那种人我了解他如果真的喜欢你,应该给你留条后路,万有什么变故,也能保你的生计。他在北京没有给你留下什么,再仔细想想,你们最早认识的广州,李秋平是否给你留下了什么东西”

林音颤声反问:“秋平会有什么变故”

游方的话,让谢小仙感到有些意外,但在林音面前也不好多说什么,于是附和道:“先不要说这个,你好好想想,李秋平还给你留了什么东西”

林音弱弱的答道:“在广州有两套房子,套两室厅,另套三室两厅,是大前年见我父母之后买的,大概想让我父母放心吧。我说不要,但他非得登记在我名下,自己把手续办好了。”

游方接话道:“广州的两套房子值不少钱,就算你不卖,大套出租小套自己住,也可以维持生计。”

林音泪光中的眼神忽然亮了亮:“对呀,秋平走之前说过,做完生意要去广州参加个活动,他定是去了广州,在北京没有消息,我要去广州找他”

游方打断她的话追问道:“那两套房子的手续,包括房产证购房发票,都在哪里”

林音:“在家里。”

游方用指节轻轻敲桌子,无意中模仿了刘黎的习惯动作:“你马上回家,找出来收好,小心别让其他人给搜走了,否则很麻烦。快去,现在就回家谢警官,你要是真想帮忙,就换上警服陪她走趟。”

谢小仙出于职业的经验直觉,料到李秋平十有**是出了意外,但又不好直说,以“处理后事”的态度尽量去帮林音,说来说去却不得要领。然而游方开口,三言两语就把“后事”给处理明白了,他是第次见到林音也从未见过李秋平,却好似很了解情况。谢小仙很纳闷,但无暇多说什么,还是先送林音回了家。

两位各怀心思的女人走后,游方独自人坐在那里品着铁观音,茶没喝出滋味,感想倒挺多。

狂狐果然给林音留了退路,这是江湖人行事的最后半道门槛,看来他是真的喜欢这个女人,不仅是随手包养两年玩玩而已。在控制欲与支配欲很强的男人眼中,林音这种类型的女人是他们最想要的。她很柔顺,作为女人这点没什么不好,但是林音过于柔顺了,简直成了个仅仅附属于狂狐的私人物件,甚至模糊了自身独立的人格。

林音的性格养成有自身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