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种田之棠梨叶落胭脂色+番外

第 20 部分阅读

yi阵雨,这才转身进屋。

这里是他从出生就住的地方,想到以后就要搬到县城里去住了,他也是有些不舍的,但是想到宋篱,他的决心又坚定起来。

第二天天没亮宋篱就跟着董武起床了,yi通忙碌之后,天色亮了yi些,春英和李婆婆过来他家,吃过早饭之后,东天边也泛起了鱼肚白,昨夜下过雨,院子里还湿漉漉的,桃树上的水滴随着晨风往树下掉,关了门,李婆婆和春英yi直把宋篱和董武送上船去,水声潺潺,清晨凉爽的风里,宋篱站在船头,对春英和李婆婆挥手,“我们过段时间就回来”

春英也对他挥手。

船开动了,宋篱还站在船头没进舱里去,李婆婆便在岸上呵斥他,“莫要站在那里了,当心掉水里去。”

将东西都放好的董武于是过来将宋篱牵着进里面去了。

清晨的河风里带着湿漉漉的水气,又染着青草的气息,还有摇橹的不时的哗啦啦的水声,宋篱还瞌睡着,靠在董武的怀里,便又睡过去了。

到了县城码头,舅舅家里的门房阿鲁和佣人付婶儿已经等在那里了,接到两人便提了东西回去。

宋篱还坐了轿子,别人走路,他其实不要坐轿子的,但付婶儿说是好不容易请来的,是杜氏的心意,宋篱于是只得坐了,在轿子里又被摇着睡了yi路。

到舅舅家的第yi天,董武和舅舅出门去了铺子办事,宋篱就又在家里帮着带了yi天吴雪珍,这小孩儿自从经历了上次的马车事件,人变乖了很多,除了喜欢依靠撒娇要吃的糖果糕点外,在宋篱心里,她已经出落成很听话的姑娘家了。

第二天董武就要和舅舅去云州城,董武傍晚回来的时候,还给宋篱带了几本此时很受欢迎的话本,并不是很出格的那种,讲小姐和书生的爱情故事的,据说是这时候的大师的作品。他买这个是供宋篱解闷,不过之后看宋篱似乎并没有特别大的兴趣,拿在手里翻了几下就收起来,他问道,“是不喜欢这个么”

宋篱把书放进柜子里,听他所问,便笑着答道,“不是。只是放外面让小珍看到了不好,就收起来了。”

宋篱的确是这样想的,里面是讲大家小姐遇到书生和人私奔的故事,这种故事让吴雪珍那小朋友看到了,这女娃平素就是个很有些前卫思想的,调皮活泼,要是她以后也学着书里面的小姐和个男人私奔了,那就麻烦了,所以还是不要给吴雪珍看到这种书的好。

听他这样说,董武愣了yi下,这才笑了,没有再说。

吃过晚饭,董武又和舅舅在书房里说了yi阵才回这边跨院里屋子里来。

宋篱还没睡,挽着的头发放了下来,只在背上束了yi束披在背上,耳边肩膀散落了yi些比较短的,正静静坐在那里,就着油灯,撑着脑袋翻董武买给他的书。

董武进屋来,他听到门帘声就回头看他,道,“和舅舅说完了么”

董武点点头,道,“坐在灯前不热早些睡吧”

宋篱觉得热得睡不着,但是在舅舅家里又不能要求到院子里去睡,那样的话会惹来舅母的不满的。

之后董武又去打了水来给洗过澡的宋篱擦了yi遍身,宋篱被他擦得神思不属,想到董武第二天早上就要离开,不免心中不舍,也没让董武把他的衣服给重新穿上去,反而伸手解了董武的衣带,手也摸上他的胸膛,声音低低地,柔软而媚人,“董武”

只这yi声,就能够让董武如入云端,如见彩虹,能够由此登仙。

董武抱着他上床去,两人随即滚成yi团,宋篱也不觉得热得难受了,只觉得全身又软又酥,思维在情欲里载浮载沉,全然忘我。

董武情到极处,又想要挤进去,宋篱被痛得眼泪直流,咬着牙也抑制不住低泣之声,董武心疼不已,只得又半途而废,退出来抱着他好生安慰了好yi阵,细细地温柔地又yi阵亲吻,摸着他让他缓过劲来,最后依然只能用手。

倒是杜氏让付婶儿给端了井水镇过的香瓜过来,这香瓜很是脆甜,她想着董武才刚进屋,估摸着两人并没有睡,所以送香瓜来让两人消消暑了再睡也好。

付婶儿见两人屋里还有灯光从窗户里透出来,想来两人果真还没睡,便端着瓜要敲门,却听到屋里的声响,男人的粗声喘息和另外的压抑的低低喘息呻吟,其中不时还有像是哭泣yi样的细细的声音,床铺被摩擦摇动的声音也有些明显,这些声音在寂静的夜里传出来,付婶儿被定在了门口,要敲门的手也收了回来,即使她yi张老脸,此时也红了,心想这小夫妻俩还真是打得火热,端着香瓜赶紧走了。

她把香瓜端回来,杜氏问起,她笑了笑,凑在杜氏耳边说了句悄悄话,杜氏愣了yi下就笑了,然后说道,“他们不吃算了,我们吃完好了。”

第七十yi章 看房

第二天早上又是yi大早起来,董武和舅舅要出门坐船去云州城,因为这次还有不少货物,所以起得比上次董武出门还要早。

宋篱本睡得很沉,在床里睡得满额头的汗,董武给他擦了擦,又俯身在他脸颊和唇上亲了yi阵,便要起床。

宋篱也不知是心灵感应还是什么,yi向比猪还睡得死的他,加上昨晚又那么yi番劳累,董武才刚穿好衣服,他居然就醒过来了,人也坐起来,迷迷糊糊地唤董武。

董武捞起帐子来坐上床伸手摸了摸他的脸颊,道,“你睡吧,我和舅舅走了,那边事情处理好了就回来,你这些日子好好爱惜着自己,莫要太贪凉,也不要劳累了累坏了身子。”

宋篱这时候思维还迷糊着呢,盯着董武看了yi阵才反应过来他的话,然后伸手环着他的脖子凑过去在他唇上亲了好几下,又被董武搂着唇舌交缠着深吻了yi阵才作罢。

这么yi阵热吻,他瞌睡也醒了大半了,要下床,道,“我不睡了,我要去送你。”

董武无法,只得给他拿了衣服让他穿好,又给他把头发梳好,主院里早早做好了早饭等董武过去吃了,舅母看他迟迟没有过去,想到小夫妻两人又要分别些日子估计在房间里缠绵不舍吧,于是不好让小丫头巧儿来叫人,只得自己来了。

她来看房间里灯果真已经点上了,也没敲门,而是叫道,“武郎,起了么,洗漱了该吃早饭了。”

杜氏说完就要走,董武已经过来开了外间的门,宋篱也跟在他身后,见到她就道,“舅母。”

这时候天才蒙蒙亮,杜氏朝宋篱看去,也看不大清楚,但是女人感觉却是很灵敏的,宋篱那份因为情事的慵懒她觉得自己看得很明白,yi心等着抱孙子的她分外满意,觉得这两人感情这么好,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孩子了吧

于是她走到宋篱身边温柔地拉了他的手,道,“你怎么也起了么,还早呢,多睡yi阵没什么。”

舅母的这份温柔体贴让宋篱很是感动,道,“董武他们要走,我自然要起来送他们,再说舅母您都起来了,我做晚辈的哪里还能够赖在床上。”

宋篱这话说到了舅母的心坎里,心想这真是个懂事的,不由得更加欢喜,带着宋篱往主院厅里吃早饭去。

宋篱身体不太舒服,被舅母拉着走脚步不大利索,舅母走yi段就发现了,她也没说什么,赶紧把步子放慢了,而走在旁边的董武也跟着松了口气。

昨晚董武虽然并没有全部进去,但宋篱依然受了些伤,后来清理的时候,还能够看到出了yi点血,董武自责不已,宋篱并没有觉得太难受,便也就安慰董武说没事,睡觉的时候也的确没有特别难受的感觉,没想到这才被舅母拉着快走几步便不舒服起来,又怕被人发觉了,故而不由得就有些窘迫。

早饭吃的米饭,还炒了好些菜,很是丰盛。

早饭后天色亮堂了很多,宋篱因为昨晚的情事,整个人透出yi股慵懒又勾人的风情来,家里这些都是过来人的人全都看得明明白白。

吴雪珍也起床了,她要跟着舅母yi起送舅舅和董武他们去码头上船,货物是伙计们头天下午就给装船的,这时候倒不用忙乱。

宋篱也要跟着去送,舅母看他这整个人透着股春情便不要他去,宋篱很诧异,惊讶问道,“为什么”

舅母无奈地叹了口气,拉着他到yi边道,“让你在家里呆着就呆着,你不是身子不爽利,做什么跟着去受累。”

宋篱完全不明白舅母这到底是何理由,便要反驳,“可是”

他还没说出来,董武就过来,对舅母道,“舅母,我和他说。”

舅母点点头走开了。

董武拉着宋篱进了旁边偏房里去,低头在他脸颊上碰了碰,柔声道,“你身子不舒服,就不要去码头了,在舅舅家里歇着吧。”

“可是我不去送在家里也是干坐着啊,为什么不能去。”宋篱有些恼怒了,眉头也纠结起来。

董武也无奈了,哄道,“舅母不让你去自有她的道理,不会错的。你看你不舒服,你送我们去码头,你要是更难受了,我心里也牵挂着,怎么能够安安心心地走。”

宋篱虽然觉得董武和舅母给的理由都是狗屁不通,但最后也拗不过他们,只得不送他们去码头了,只把人送到门口,董武握着他的手好yi阵交代让他好好照顾着自己,最后才依依不舍地走了。

宋篱和付婶儿两人站在门口对他们摆手,看人走远了看不见了才回屋里去。

之后舅母他们送人回来,但这yi天她都没让宋篱出门。

宋篱又陪着吴雪珍做了yi天的家庭教师,他也握着毛笔练了几页字,yi天就这样过去了,晚间吃饭,舅母给宋篱夹菜,宋篱恍惚间还以为是董武在给他夹,不由得就也夹了yi筷子回去,还朝他看过去yi笑,看到对方是舅母,不由得就愣了yi下,心想董武才走yi天呢,他就这副样子了怎么能行。

倒是舅母并没有发现他的心思不属,只认为他听话又孝顺,心里欢喜。

之后yi天舅母就带宋篱去看房子,yi路上舅母都在念叨,“看什么房子,我们家偏院又不是不能供你们住,你们偏偏还要嫌弃么。”

宋篱只得陪笑地道,“舅母,我们决计没有你所说的这个意思,您和舅舅待我和董武有多好,别说大家眼睛看着,我和董武都心里记着恩情呢,只是,您也知道董武那个人,虽然不爱说话,但是心里存着争强好胜的心思的,住在你们家,他多半觉得不舒服,所以还是另找房子住,在同yi个县城里,我以后日日过来陪舅母,也是很方便的。”

舅母自然也知道是这个道理,董武那孩子虽然看着平和,心里有些想法固执着呢,她于是也只得不说了。

有门房陪着,吴雪珍也要yi起,几人上午去看了距离舅母家里不远,就在隔壁巷子里的yi户房子,那是主人家搬到云州城里做生意去了,房子要卖的,而且中介保人就是和舅舅他们关系非常好的邻居。

里面房子不小,后面还带个小花园,很是不错,舅母的意思就是买下这户房子,这样两家住得近,平时走路yi杯茶的功夫也不用就到了,方便照应。

宋篱也觉得这房子不错,后面花园里的yi株桂花在此时已经点缀了花蕾上去,点点幽香,让人心旷神怡。

只是,距离舅舅家里太近,估摸着董武其实是不喜欢的,而且,房子在太好了,房价也不会低。

舅母很满意地笑着道,“宋篱,是不是很不错,我觉得你们要,就要这个房子。”

跟着的还有卖这户房子的中介,和这房子的看门人,那中介也笑着,对杜氏道,“嫂子,我作保的房子能有问题么,这里面的家具都是很不错的,要是要用,只把主屋里的床换了就能马上住,还有比这更方便的而且价钱也好说。”

宋篱拉了舅母yi下,杜氏会意,道,“这是我外甥要房子,还得看看他们的意思,房子是很好,你也是我们再相信不过的人了,只看他们的意思要不要。”

她说着又看向宋篱,另外的人也看向宋篱,看这漂亮小娘子似乎并不满意地样子,那中介就道,“小娘子觉得哪里不妥当么”

宋篱只得说道,“都是很不错的,只是,太不错了,而且房子也太大,我和董武两人住着不免觉得空了,还是要小yi些的房子吧”

那中介不满道,“房子大yi些不是才正好,多请两个丫头婆子,房子里哪里会觉得空。”

宋篱也不和他争,只对舅母小声道,“我觉得这房子太大了,而且价格也不便宜,我们还是看看小yi些的便宜yi些的房子吧。”

舅母这时也看出来了,宋篱是觉得这个房子太贵了,她yi向认为宋篱是很能勤俭持家的那种,这从宋篱对首饰胭脂水粉之类的都不要可看出来,她劝道,“是要住yi辈子的房子,还是要选好yi些的好,钱倒是没有问题,我和你舅舅会给yi部分的。”

宋篱赶紧摆手,“还是不要了,我们要小yi些的就好。”

舅母看他坚持,只得对那中介道,“大哥,这房子哪方面都是很好的,只是,我这外甥媳妇觉得yi时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我们先再去看看别的,毕竟,房子要住yi辈子呢,都要仔细斟酌着才行嘛。”

那中介也不能说什么,几人便离开这家回家了。

吃过午饭,下午便又去看了后街巷子里的yi户房子,宋篱并不像这时候的这些人对于房子和家有很根深蒂固的概念,在他心里,他和董武所在的地方就是家,与房子是没有太大关系的,故而,先找yi个小的便宜的房子住,甚至是租着住都行,等以后有钱了再换大房子,那也是行的。

但这时候的人不会这样想,不仅是杜氏,董武也不会这样想,他们对住的房子是自己的这yi点很执着,故而房子只能买下来。

第七十二章 戏票

这几天几乎把县城里要出卖的好yi些的房子全都看完了,杜氏倒很有耐心,yi直陪着给宋篱细心地讲,傍晚在家里坐在院子里吃瓜纳凉,杜氏也给他细细地分析买哪户房子比较好。

这让宋篱非常感动,之后也就没有再折腾了,准备买城东的yi户房子,最主要是这户房子距离舅舅家铺子近,而且房子也不是很大,还附带yi个后花园,价格较便宜。

虽然杜氏觉得这房子距离她家远了些,但是看宋篱喜欢,她便也就没有干涉,只说等董武回来看了做决定。

宋篱已经在心里规划如何布置他们的新家,看了房子之后,他似乎也没有对原来的农村里的生活那般执着了,觉得只要日子过得好,在哪里都是yi样的,于是反而很期待董武回来后搬家之后的新生活。

这yi日,杜氏的yi个邻居,和杜氏年纪不相上下,不过看样子家境要比杜氏这边还殷实yi些,家里有几个儿子都颇有出息,或者在读书的,或者在做生意的,女婿还是云州城里捕头,很是有些高傲,自认为高人yi等看不起别人。

她到杜氏家里来坐着聊天。

宋篱守着吴雪珍在他的房间里做完了她的课业,宋篱练习吹箫,这个小孩儿觉得有意思,便要跟着学,宋篱也就花了耐心来教她。

她居然还颇有天赋,而且很聪明,学得有模有样。

她会吹yi段曲子之后,就拉着宋篱去她娘那里要表演给杜氏听。

宋篱无法,就只得被她拉着去了。

杜氏此时正在陪着这位隔壁家婶子说话,还有些无可奈何的意思,毕竟杜氏是个很直爽又大气的人,这隔壁家婶子却很有些叨叨絮絮小家子气,又爱显摆,实在不是杜氏喜欢的类型,但是又不得不应付着。

隔壁家的婶子之前也是看到过宋篱的,此时依然拉着宋篱赞扬了他两句长得好,之后却说道,“云州城里的朱青来了我们县里呢,就这两日在云仙居里演青玉镯,六娘,这个你听说过吧”

宋篱已经走过去坐在杜氏旁边,吴雪珍小朋友硬是要靠在他身上,手里捏着他那竹箫,想要表演给杜氏听,但是又不好打断这位大婶的话,故而有些不满意地嘟着嘴在宋篱身边扭捏着,宋篱也不想管她了,她靠过来宋篱就觉得热,而她太黏糊他了,宋篱对她也就没有当初那么什么都依着她。故而根本就当没看到吴雪珍的不满和扭捏。

杜氏笑着应道,“你也知道,我是不怎么喜欢听戏的,但这事我却是听说过的,怎么了”

这位邻居婶子就又露出那高人yi等的神色了,眼睛完全是向上长着的,说道,“你不喜欢听戏也好呢,他来演青玉镯,你知道那票有多难得么,早早地就卖完了,现在是想买也买不到的呢,还有不少人是从云州城赶来看的呢。”

杜氏笑而不答,宋篱听着在心里不以为然,心想这婶子又来炫耀来了吧,她定然是搞到票了,故意来让别人眼馋yi番。他于是就当没听到,专心致志地应付靠着他不断扭捏的吴雪珍,真想把这小孩儿拖出去教训yi顿,这小孩儿死命地揪着他那竹箫上的络子,宋篱真怕这孩子给他弄坏了,不然还得劳烦春英给他重新打yi个。

这位婶子看屋里几人对这事都不怎么热络,于是炫耀的快感大减,但是还是要炫耀的,接着说道,“六娘啊,你知道我是喜欢听戏的,像京城里啊,云州城里啊,大地方的人都喜欢听戏呢,像是江亭c顾雨c文素这些名角啊,那些大人们要请回家里去想招待招待还得看他们的心情呢,yi般人只能听听名字就不错了,他们的戏呀,那是有钱也买不到票。这朱青在云州城里也是万分有名的,据说他要被请到京城里去了,到咱们这里来呀,是最后回乡来演两天,他说不知以后可还会回来,所以才能让我们这些老戏迷的耳朵享受享受。”

杜氏笑着点头表示明白,又让丫头巧儿给婶子把喝光的茶倒满,又听她道,“我这票也是千辛万苦才得来的,是我家那女婿陈润,你知道的吧,在云州城里当捕头的,给咱陈知府府里奶奶也帮过忙,从那里得来的,他也真知道孝顺,赶紧让人带来给我了,这票还是在前面的位置来着,到时候,不仅声儿听得清楚,连人也是看得很明白的。”

杜氏看她说得这么卖力,便赞了两句,道,“你这女婿是真真孝顺,这票也真不容易啊,到时候好好听着,你回来给我们讲讲那里面的排场也是好的。”

这下让这婶子高兴了,yi大口又把巧儿刚给她斟满的茶水又喝光了,害得巧儿颇不情愿地又给她斟茶。

这位婶子炫耀完了,又从杜氏家里提了yi小篮子晚熟的李子回家去,杜氏带着宋篱yi直把她送到家门口。

往回走进屋,杜氏就翻了个白眼,对宋篱道,“这婆子,不就是yi场戏么,我是由着她在我这里吹嘘,哼”

宋篱觉得那位婶子的炫耀精神很搞笑,杜氏这时候的话也是无比可爱的,他笑着对杜氏道,“那戏真有那么好看么”

杜氏道,“我也是去听过几场的,大嫂她们家喜欢听,邀过我几次,我看她们听得起劲,还跟着哼哼,我是从在娘家时就不大喜欢的,只抱着小珍瞌睡虫也听起来了,就不大去听了。”

宋篱yi脸笑意地跟着杜氏进屋去。

他觉得杜氏的性格非常让人喜欢,至少是让他喜欢的,不由得就像是宠着可爱的年长女性长辈yi样,即使笑也带上了这种宠溺的神色来,倒是让看着他的杜氏觉得很欢喜,因为yi般人听说她不爱听戏的表情往往是她这人上不得台面,于是她笑着道,“我就是不喜欢罢了,也不是没那个钱去听。要是我喜欢,难道小珍她爹还舍不得这点钱么。”

宋篱又跟着附和地笑,这让杜氏觉得他这甥儿媳妇真是让她舒心无比。

吴雪珍小朋友总算是找到时间在她娘面前好好卖弄了yi番她新学的吹箫曲子,杜氏很是高兴,给予大力鼓励和表扬,吴雪珍更是学得卖力了,新鲜感还在,中午午觉也不睡了,也缠得宋篱不能睡,便yi直吹箫,只把宋篱折磨得对她避之唯恐不及了。

下午杜氏在家里做布鞋,宋篱坐在旁边指导吴雪珍吹竹箫,丫头巧儿跑进来说双桥街那边的吴家大少爷来了。

杜氏放下手里的活计就迎出去,吴雪珍却是无动于衷的,依然握着那竹箫,想来那吴家大少爷来舅舅家里并不给吴雪珍小朋友带礼物,以至于这小孩儿对这位客人并不热情,来了客人动也没动yi下,于是宋篱也坐在那里没有动。

被杜氏迎接进来的居然是吴锦文。

宋篱抬头看到他,诧异了yi下,便想起这人的确是双桥街那边吴家的大少爷,对他露出个笑容,并没有起身行礼。

吴锦文也没在意,杜氏让宋篱去她屋里拿好茶来招待,又让巧儿去切镇在井里的香瓜来。

宋篱做事去了,吴锦文看着宋篱离开的背影不由得晃神了yi下,突然发现宋篱似乎是长高了些。

这些日日和宋篱在yi起的人倒不容易发现他长高了,外人好不容易看到yi回的,心里又无比挂念的,发现他长高了倒不足为奇。

吴锦文让杜氏不用麻烦,杜氏却硬是要殷勤地招待,还要留他吃晚饭。

宋篱泡了好茶端进来,把茶水放在吴锦文椅子旁边的茶凳上,对他露出个微笑,道,“请喝茶。”

吴锦文出于礼貌自然不敢盯着他看,只对着杜氏说话,宋篱送茶时他目光向下盯着宋篱的手指看,不由得心弦又被挑动,眼神也有些发痴。

他道了谢,宋篱看杜氏待客,就去拉吴雪珍到别的房间去玩,吴雪珍却坐那里不走,看巧儿端了香瓜进来,就跑过去拿着吃,只让杜氏也把吴雪珍横了yi眼。

宋篱站在yi边看着,在心里恨恨地想,吴雪珍所幸不是他的女儿,不然yi定不会这么娇惯她的。

杜氏让吴锦文吃香瓜,吴锦文道了谢,又看了宋篱yi眼,才拿出张纸出来,递给杜氏,道,“婶婶知道我娘喜欢听戏的,这次云州城的名角朱青来演两天青玉镯,父亲通过朋友给定了个包厢,母亲就想着邀您去听,是明天上午巳时初刻开始的。我娘本说要亲自过来和您说这事,不过家里有些事走不开,我正好过来有事,就顺道来和您说了。这是入场的单子,本不用这单子的,但想婶婶家里和我家相距较远,早上我家里女眷多,坐轿子过去,便没法子派轿子来接您,只得劳烦婶婶自己过去,就怕你们过去得早,那边的人不认识你不放你进去,便写了个单子印了章来做凭证。”

吴锦文的父亲吴恩儒在珉阳县当了多年的学正,教了不少学生出来,这些学生不少有很好的前途,他作为这恩师,便有很多的关系路子,而且吴锦文家里,又有大伯在京城里当京官,两个姑父也是很有名望的人,他家在珉阳县很有些权势,故而能够定下yi个云仙居的包厢来实在算不得什么。

杜氏接过那张纸,看了看,笑道,“大嫂这真是有心,我倒是没有什么的,只宋篱还没听过这样在云仙居这种地方的戏呢,又是名角的场子,我带着她去听听也是好的,你回家代我好好谢谢你娘了。”

宋篱心想早上隔壁婶子还来杜氏面前炫耀有票呢,没想到下午杜氏也有了,他敢肯定杜氏听了之后yi定会在那婶子面前说起然后扬眉吐气,不由得在心里笑起来。

吴锦文朝他看过来,见宋篱眉目含笑,如染春光,异常漂亮耀眼,以为他是因为可以去看戏而高兴,不由得也心情舒畅欢喜起来,心想他提醒他娘邀请杜氏是非常好的。

杜氏又和吴锦文聊了yi阵,主要说吴锦文进京的事情,吴锦文说等天气凉爽了就该进京去了。

之后杜氏还想留吴锦文晚饭,吴锦文虽也想留下来多看看宋篱,只是心里yi个声音又让他不要这样陷下去,故而就拒绝了杜氏,说还有要事,便告辞了。

杜氏拿着那张可以去云仙居看戏的票,果真眉开眼笑,吴锦文在时她表现的矜持持重yi点也无,笑道,“明天我们也去看戏,还是去包厢里看,回来说给那老婆子听,好好气气她。”

宋篱在旁边听着,对这个可爱的妇人无奈又宠溺地笑。

第七十三章 名角朱青

第二天yi大早,杜氏早早起来,仔仔细细地打扮了自己yi番,又把宋篱给好好打扮了。

宋篱之前yi直挽着非常简单的发型,也从没有修过鬓发,他可不愿意把大把的时间花在打理头发上,以至于那个发型根本无法让人判断他是已婚或者未婚。

杜氏也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加之她自己也不是那种每天早上起来涂脂抹粉加挽发修饰自己的人,故而对宋篱的这种对自己的打扮大而化之并不在意,甚至很赞赏宋篱的不打扮,毕竟,要是宋篱把自己打扮地花枝招展,她还要担心这小娘子心术不正想要勾搭汉子呢,宋篱这朴素不爱打扮的性子倒让她很放心。

但这天不yi样,杜氏和宋篱穿上了同色系的衣服。

宋篱yi身湖绿衣衫,衣服料子便是上次杜氏让董武拿回家送他的,现在穿着除了会有点热,其他倒还好,而且春英给他做衣服的时候故意做大了yi些,因为春英认为宋篱这时候正是发育身体的时候,把衣服做大yi些能多穿几年,春英的这个想法正好,现在宋篱其他衣服都有些显袖子短和裙子盖不过脚面了,这套衣裙却正合适。

杜氏也是穿的这个料子的衣服,显得年轻不少。

她还亲自给宋篱梳了头发,由于宋篱头发太滑,很多发型都梳不上去,最后只得弄了个简单的,用两只木簪给簪好了,在杜氏要给宋篱簪上两朵粉色绸花的时候,宋篱赶紧拒绝了,说簪上去和裙子不搭配,杜氏左看右看觉得的确不怎么搭,于是只得把花收了起来。

杜氏还精心地化了妆,宋篱拒绝化,说用了脂粉脸上会过敏起红点点,杜氏只得摇头,道,“你这丫头,看来没有富贵命,连胭脂也用不得么。”

宋篱只得站在旁边苦笑不语。

吴雪珍也不是个喜欢听戏的,或者她认为听戏的时候yi坐坐半天很难受,杜氏要带她去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她直接往内室里跑去躲起来,说不要去,把杜氏气得跳脚,骂道,“你这死丫头,就知道玩,去听戏怎么就不去了。”

吴雪珍就是不去,拉她她也不去,直道,“不好听,我在家里看家。”

杜氏无法,只得又骂了她两句,让付婶儿好好照看着她,带着宋篱出门了。

轿子是头天傍晚去定好的,到时辰了就在杜氏家里屋前面等,两人坐了轿子过去。

宋篱对去听这个戏还是很有兴趣的,虽然要和yi屋子脂粉女人坐在yi起感觉有点疙瘩,但是想到这票也是yi票难求,而且,他也算是有些艺术细胞,很想去见识yi番,故而心里隐隐期盼着呢。

他们到的时候还早,但是那云仙居外面已经挤满了人,杜氏让轿子转弯去了云仙居的侧门,这侧门相当于是贵宾通道,yi般人不能从这里过,杜氏还担心不能从这里进去,没想到拿出那单子来,里面的伙计便恭敬地引了杜氏和宋篱进去,他还多看了宋篱好多眼,心想这个小夫人可真是长得俊俏。

云仙居算是整个珉阳县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所在,修建地异常精美豪华,平素不仅是个戏园子,而且是高雅的茶馆,来往的都是有身份有银子的人,甚至有些贵人还在里面招妓,各种底下不光彩的事情自然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里面的戏台也有东西与中央戏台三个,这次便是在中央最大的戏台。

戏台是yi个很大的八角亭,利用水的共振扩大音效,戏台外面三面隔着水渠都是听众台,三面楼上全是贵宾包厢,整个戏台设计得非常精妙,据说比之京城里的戏园子也不遑多让。甚至有句话是说,到了珉阳县没有到云仙居,那就是白来了。

杜氏和宋篱被带着到了东边楼上的包厢里,吴家那边的人果真还没来,有漂亮乖巧的小丫头进来给伺候茶水和点心。

包厢朝着戏台的低栏窗户全都打开来,有些人家来女眷很忌讳的,便可以把窗户前的帘子放下来,包厢里的人可以看到外面,外面却不能看进来。

这时候这包厢里帘子并没有放下来,宋篱站在窗口打量这个园子,不得不感叹这里的确是个很不过的地方。

还能够看到别的好些包厢里已经坐了人,楼下的座席里更是来得要满了,人声鼎沸,戏台上也在加紧准备着,人们都很忙碌。

杜氏叫宋篱坐到自己身边去,不要站在窗口四处张望,宋篱赶紧应了。

杜晟这次会回珉阳县来是因为朱青,他和朱青算是好友,是通过别人介绍认识的,因朱青是珉阳县人,两人就因此而关系近些,他之后就yi直和朱青有往来,朱青登台走红这yi年多来,他和他关系yi直挺密切,特别是他上次见过宋篱又回云州城去,偶然发现朱青居然和宋篱眉眼之间很相似,不由得便对朱青更加有心,时常交往看着他以解对宋篱的相思之情。

朱青是从小就学戏的,以前曾在这云仙居里登台过,但那时候他还小,根本不出名,被云州城里的班主看上买去,又苦学了两年,甫yi登台就艳惊四座,从此走红,加上他卸了妆也是yi男女莫辩的美人,故而比别的红角还受追捧,这样yi走红,自然有更好的地方来挖他走,加上京上来云州城办事的yi位上面的大人喜欢他的戏,故而荐他去京城里最好的玉荣坊。

到玉荣坊发展会很不yi般,当今皇上节俭勤勉,宫里面司乐坊里并没有养多少人,故而皇帝突然想听戏,很多时候是从京里几个戏班或者乐坊里调人进去,而这玉荣坊是最受皇帝喜欢的。

所以,进了玉荣坊那就是相当于进了皇帝的眼,以后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其发展自然也就很不yi般了。

而这位yi定要让朱青进玉荣坊的京官,高官显贵,所阅美色那是不计其数,何以对朱青如此青眼有加,这自然是他为何yi路平步青云,家中无甚背景,却在不惑之年就位极人臣的法宝之所在。

他yi向是甚有眼色的,不仅办事牢靠伶俐,而且非常懂皇帝的心思,算是当今皇帝身边红人之yi,名叫顾学谦。

连圣人孔老夫子也说,食色,性也。

yi般人如此,皇帝也是人,自然也逃不过这个定律。

而且,他还是九五之尊,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想要什么样的美人没有,故而虽然皇帝也好色,但是却是不容易用美色来讨好的。

顾学谦跟在皇帝身边,知道不少隐秘之事,皇帝喜欢哪类美人,他自然也是明白的,甚至他这次从京里到云州城来办事还与皇帝最近上心的美人有关,原礼部尚书魏大人家的小儿子,那魏大人家里虽是家破人亡结果极惨,但他这小儿子却不知是幸抑或是不幸,居然被皇帝看上了,从不耽于美色的皇帝为了讨美人欢心,不仅让彻查魏家的事情,而且还花了大力气来帮着找魏家被歹人卖掉的长孙,名叫魏归真的yi个十三四岁的男娃。

本来找人该下达命令让各州官府找的,这样最简单不过,但因怕这个男娃已经被卖到了不得了的地方,让官府去找,在那种地方找到后会有辱魏家的名声,皇帝便派了人暗地里找,但是人也是派了不少的,只是到现在也还没找到。

这顾学谦是被派到云州城查魏家的事情的,听了yi场朱青的戏,又见了他卸妆后的样子,yi眼就看出他眉目之间和皇帝最近宠得不行的那个魏家小儿子十分相似,心绪yi转,便有了主意,让朱青到京城玉荣坊里去,指不定皇帝腻了那魏家小儿子就看上他了。

虽然这种事情不yi定成,但安排下去也并不费什么事,算是yi招备用的棋,这总是好的吧。

于是,这才有了朱青要进京的事情。

朱青也不傻,能够大红的角,没有几分脑子也是不行的,知道自己进了京,说不准yi辈子也就出不来了,便想临走回家乡再唱yi场吧,毕竟云仙居是他长大的地方,他还是想念的,这才来云仙居登台两日。

第七十四章 青玉镯

杜晟回珉阳县来,自然是要陪着母亲来听戏的。

他母亲杜家的二奶奶,是杜家在珉阳县老家里第yi掌权人,杜家大奶奶丈夫死了,下面又没有儿子,故而在家里根本说不上话,什么都还得靠着这个妯娌。

这杜家二奶奶虽然已经四十来岁了,但是保养得当,加上养尊处优,故而满身的雍容华贵,也并不显老。

她家里要了二楼最大的yi个包厢,甚至比县令家的还大,县令携着夫人千金来了,还得主动去和她打招呼,由此也可见杜家的权势。

杜家二奶奶所坐的包厢正是正对着戏台的,包厢里县令夫人以及千金过来坐着说话寒暄,杜晟亲自去把窗前的珠帘放下来,站在窗边没想到看到了东边角上包厢窗前站着的宋篱。

甫yi看到,杜晟的视线就粘过去了。

她似乎有了些变化,柔和的神色里带着欢喜,漂亮的眼睛里带着风情,那种变化杜晟明白,该是她和她那夫君过得很不错吧。

杜晟不由得闭了yi下眼,在心里叹了口气,这么多年,第yi次对yi个人有了爱慕之情,对方却已经嫁为人妇了,真真是天意弄人。

生在这样的大富之家,杜晟长至如今,所阅美人无数,那些风情万种的女子他也从来是抱以欣赏的态度,从没有任何人让他如此心属的。

但是,宋篱给他的感觉却很不yi样,自从有之前的交往,思念在日日夜夜里让他在他的心里越发美好,于是相思愈重,更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了。

对于杜晟这种人,他的爱情也许与宋篱并无太大的关系,只是因为他想要爱情了,他自认为爱慕她,于是就在心里重新塑造她,把她塑造成他心中最美好的样子,以至于再无法割舍,而真正的宋篱该是什么样子的,也许他自己也没有想过要去好好地了解。

杜晟惆怅yi阵,再抬起头来,发现那个窗口已经没有了人。

他将帘子放下来,又出门去,门口站着他家跟来的家奴,他派了yi个人去问宋篱所在那个窗口的包厢是哪yi家的。

宋篱只是yi个乡下农户家的小娘子,他的舅母杜六娘现在也只是yi个小商人的媳妇,哪里能够坐到包厢,故而那个包厢yi定是别人家的,只不知为何宋篱会在那里。

去查事情的下人很快就回来回报了,道,“是双桥街的吴家定的包厢。”

“双桥街吴家”杜晟回珉阳县的时间有限,对县里情况并不了解。

“就是本地学政吴学政家里。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