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响,一支怪异的羽箭射出。说这箭怪异,乃是因箭身俱是倒钩,这一箭正中东华帝君左腿,鲜血迸出,而后便如有绳索牵引,便将东华帝君拉了回来。
东华帝君看了一眼后羿,惊道:“轩辕弓!”
后羿道:“你也知道轩辕弓威力无比,莫要逃了。”
东华帝君忍痛道:“汝等所为,天地难容!”
悟空嘿嘿笑道:“这天地,还不知容不得谁呢。”
他对祝融使了个眼色,二人一左一右,落到方丈仙岛上大肆搜刮起来。悟空目标自然是那九根千丈玉。
他落在地上,驱走周围仙人,仔细看这几根千丈玉。方丈仙岛上灵气浓郁,或许因此缘故,这九根千丈玉足有九百丈高,悟空使个大小如意术,一根根千丈玉由大变小,被他收入鼎中。悟空能感觉得到,千丈玉上浓郁的造化之力,这时,他不禁有了疑问,为何此地能生出千丈玉来呢,这许多造化又是哪里来的?
好奇心一起,悟空便情不自禁向下探去,千丈玉自地上生出,造化自然从地底来,悟空施展开玄空法秘诀,向下望去,只见九条造化之脉,蜿蜒伸向地底,一直向东,直指昆仑仙岛所在。
这九条造化之脉已见稀薄,这样稀薄的造化是不可能凝成千丈玉的,这九根千丈玉,还是之前的积累,近年来天庭造化少了来路,自然不会再耗费造化来凝千丈玉。
据传,昆仑仙岛天地相连,地上一座天上一座,二者间有玄妙之门相通,浑然一体,难分彼此。
既然造化之脉来自昆仑仙岛,那便是自三十六天昆仑仙岛而来,如元始天尊所说,这便是炼天剩下的造化了。
天庭炼天,是要耗造化,但造化散于天地,仍是回归,凝成千丈玉倒是一个法子。悟空自然看得出,千丈玉中蕴含造化无数,这东西若给了造化神猿,修为增添实在难以估量。
昆仑仙岛中还有二三十根,但此时却不是时机,玉帝王母正在盛怒之时,悟空若去那里捣乱,只怕倾天庭之力也要将他擒了。
悟空这边将千丈玉收了,祝融则专攻仙丹灵草,所过之处,遍地火海,岛上仙人耐不得火热,纷纷飞起在半空,见东华帝君被人制住,个个不知所措。
不过顷刻间,方丈仙岛一座大好仙境,已成一片火海,祝融放这火,寻常海水是救不得的,话说回来,这几个杀星在此,又有谁人敢去救火?
眼见十洲三岛除了昆仑仙岛之外,再无可取之物,四人丢下东华帝君,逍遥转回齐天岭来。
瑶池之中,王母和玉帝仍在苦思冥想,玉帝紧锁眉关:“天罡地煞造化阵,是你我自行悟出,如来怎会知道此阵对他不利?”玉帝摇了摇头,喃喃道,“若不是如来,必是齐天岭,只是齐天岭刚自佛门地狱出来,还敢来招惹天庭?他真不怕两面受敌?”
王母哼一声道:“可恨!齐天岭实力最弱,偏偏又最嚣张!”
玉帝道:“勾陈、东极身为六御,又被观音弥勒击杀,若不报此仇,我天庭颜面何存?”
王母道:“勾陈、东极虽身份不俗,但道教五老才是大事,弥勒观音只疥癣之疾也,我想不通的是,二者都与如来分道扬镳,此刻怎又似拧成一股绳了?”
玉帝道:“如来行事,素来无章法,若真是受他指使,还真要从长计议了。”
王母道:“从长计议……此阵缺了五个圣人,若再等五人成圣,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去?”
玉帝道:“此刻最缺造化,屠国一事,势在必行,看来教道教五老下去,确是有失考虑了。”
“屠国之事,不可中断,纵是调出八九金仙来,也要收拢造化,否则,待三清出来,这事可绝无可能了。”王母道。
“三清?你说他三个受伤,是真是假?”
“你言下何意?若无伤势,又何必多此一举,有何必要呢?”王母道。
“勾陈东极身殒,莫非是……诱敌之计?”玉帝想想道。
王母苦笑道:“此时说却晚了。”
玉帝道:“不晚,若真是如来诱敌之计,那便证实,他对我天庭底细摸得一清二楚,除勾陈与东极青华大帝之外,天庭确是无人可用。故此先教弥勒与观音除了那两个,趁我等复仇心切,引出五老来。”
王母面色极为难看,道:“你是说,如来在天庭安插内线?只是瑶池后园,又有几人知道?”
玉帝道:“此事虽隐秘,但只怕瞒不过一些老人。”
王母连连摇头:“绝无可能,三清入佛门地狱,重伤而归,显然与如来势不两立了。”沉吟半晌,王母摇头叹息,此事扑朔迷离,她纵然智计通天,也想不明白内情。正在这时,外面忽有人来报,却是千里眼。
千里眼道:“启禀玉帝王母,微臣见齐天岭妖孽正在方丈仙岛肆虐,方丈仙岛千丈玉俱被妖猴收走!”
“什么?齐天岭?”玉帝腾地站起。
王母将手向下一按,教玉帝止怒,问道:“来了几人?”
千里眼道:“观音菩萨、后羿、当年花果山妖猴我是认得的,另有一红衣女子微臣不识,她只四处放火,方丈仙岛此际已成焦土!”
“火神祝融!”王母立刻猜出,她回首叫千里眼下去,反而镇定了下来,问玉帝道:“可看清了?”
玉帝道:“看清什么?”
王母道:“仍是诱敌之计,显然要将我天庭高手诱出,再施杀招!看来真武所言非虚,确是有人打起了蟠桃母树的主意啊。”
玉帝道:“这计策毒辣得很哪!”
王母道:“事到如今,仇怨倒是小事了,只要我基业尚在,地上那些物事,却也不必在意。不信他们敢打上昆仑仙岛不成?”
玉帝也知道王母心意了,此刻不知齐天岭、三清、如来、观音弥勒等人究竟有何关联,道教五老之死,却叫他收拢了先前誓要报仇的心性,转而冷静了下来。
他要做这事,乃是取如来而代之的大事,炼天、出天,非止如来有此意,玉帝王母又何尝不想?故此,此刻当韬光养晦,再造五个圣人出来才是要务。
第四卷 天机尽 第四五三章 蓄势待
悟空几人满载而归,回到齐天岭。观音只打了个站,便去往灵山,祝融和后羿各回洞府,只有悟空带着许多千丈玉来到通风洞府,心中始终惴惴不安。
句芒正在通风洞府,引导通风吸取五行之极力,见悟空进来,句芒以目示意悟空自便。悟空自然不客气,坐在一旁闭目深思。
这一次,对天庭触动实在不小,勾陈上帝、东极青华大帝,都是赫赫有名的六御中人物,此次均被杀的神魂俱灭;十洲三岛,除了昆仑仙岛之外,其中宝贝被洗劫一空,仙人被驱赶得十去八九;道教五老,悟空虽不知他们在天庭地位如何,但看其修为,应是玉帝暗藏的杀手锏。天庭令这五人下界做事,心中应是稳操胜券,这事被众人搅了不说,连这五人性命也没留下,只有一个青灵真老被收入息壤炉中,自然再无出来的机会。
放眼天庭这几万年来,也从未有过如此大的损伤,玉帝王母若不雷霆大怒,那可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悟空在齐天岭整整等了三个月,也不见有任何动静。他每日出洞站在峰头了望,玄空法秘诀施展开来,天庭楼台亭阁也看的大致清楚,若是有仙人下来,绝逃不过他双目。
这一日,悟空忽然有一种奇异的感觉,这天地,好像一下子平静了下来。哦,天庭是放弃了报复?这又怎么可能?
悟空哪里知道玉帝和王母是顾忌如来,再加上损了道教五老,此时其实是既不敢又不能的境地。玉帝暴躁阴鸷、王母沉静多疑,二人合在一处,便商议出这么个结果来。而这两人,是立志要韬光养晦做一件大事的。
想了一想,悟空飞往灵山,一路上直埋怨自己,真是临阵慌乱。自己有许多事要做,这事只让谛听来做便好了。
到了灵山,正遇见观音自大悲殿飞出,悟空拦住道:“菩萨哪里去?”观音道:“方才谛听告知,天庭又将派人至西牛贺洲做那恶事!”
悟空听了,心中暴怒,道:“我一同去。”
他二人来在西牛贺洲,凭借悟空目力,放眼一观,果然见四个混元金仙风驰电掣奔向地上一凡人国度。
悟空骂道:“丧心病狂,还不死心!”
二人使个纵地金光,将这四个金仙拦住,观音手中柳枝绕出,将四人困住,悟空也不多说,一棍一个,当场击杀!
除了这四个,二人也不停留,又回灵山来,观音道:“你来有事?”悟空道:“正要求谛听神兽些事情。”
行到大悲殿前,又见白雄尊者急往外飞去,悟空问了一句,白雄尊者头也不回嚷了一声:“南赡部洲!”
悟空眉毛拧起,玉帝这是死心塌地要行这丧尽天良之事,既然你来得起,那我便杀得起!他又与观音随白雄尊者到了南赡部洲,却遇见大禹和后土正在此守着。
悟空道:“怎来这里了?”
大禹道:“灵山也无甚事做,若有险情,谛听神兽自会报之,我两个索性来守南赡部洲。”
正说着,又见四个混元金仙自上空落下,悟空笑道:“一人一个,看谁快!”
他话刚出口,观音柳枝绵延千里,如一根钢针引着长线,直接自一个混元金仙胸口刺入,那柳梢又绕回来,将这金仙缠的密密匝匝拉了回来,而后一掌灭了元神。
悟空暗自咋舌,观音若狠起来,还真是望尘莫及,这一番出手狠辣,哪里像是菩萨,倒像一个女魔头。
眼见观音杀意未消,又看向另一个金仙,悟空急喝道:“莫抢!”
他挥棍冲了上去,未到近前,一波土黄铯柔光将这金仙笼住,后土在后面道:“这个是我的!”
悟空顿时语塞,这两个女人好胜之心真是比男人还强。
那两个金仙见势头不好,掉头便走,大禹随意将禹鼎祭出,却刻意放过一个留给悟空,而将另一个罩了起来。悟空笑道:“还是大禹前辈厚道!”他使个身法追上那个金仙,一棍将其打成了肉饼。
他飞了回来,观音笑道:“悟空,你输了。”
悟空笑道:“输给你们自然无妨,终究还是赢了。”
观音道:“既然这两洲都有人来,想必东胜神洲和北俱芦洲也不会放过,弥勒地藏独守那里,可要去助阵?”悟空道:“自然要去。”
到了东胜神洲,只见弥勒笑呵呵提着布袋,里面鼓鼓囊囊,悟空问道:“几个?”弥勒尊者伸出四根手指。
二人又往北俱芦洲赶来,这次等了许久,却也不见人来。
悟空道:“玉帝也学精了,混元金仙毕竟不是寻常天兵,如此下去,他也耗损不起的。”观音点点头,道:“如此分兵,倒不如合力攻一点。”
悟空想想也是,不过玉帝此举只怕是试探之心更多些,既然四洲皆有人守着,众人遥相呼应,随传随到,玉帝就算再蠢,也不会再派人来了。
灵山之中,谛听独居大殿,伏地而卧,仿佛天下事与他无关,但悟空再见谛听,此刻心情却多了一份钦佩。
造化之听,果然名不虚传,难得的是,他为天下凡人开了一条生路出来,这才是造化一脉应当作的事情。
而此时,悟空却意识到自己此行实在是多此一举了,谛听既然时刻关注天庭状况,若听到对齐天岭不利的消息,又怎会不告知自己?
想到此处,悟空心中顿时坦然许多,和观音告辞之后,便安然回了齐天岭。
一路之上,悟空心中不停念叨着“造界造界”,五神猿此时都在天地间修炼,虽一刻不辍,但毕竟时光如流水,要想赶在佛门地狱恢复实力、如来第三身未醒之前修为猛增,还是显得缓了许多。
造界之术,能改变光阴流转,那里一日,抵得上世间一年。齐天岭中会造界之人甚多,但在此之前,却是无用。
为何如此说,只因无论是修士还是神猿,修炼起来都需许多造化,界中空虚,若无造化,进去也是无太大用处。
此刻自己从十洲三岛掠来许多造化仙丹和千丈玉,内蕴造化,应足够五神猿修炼,正是造界的时机。
到了齐天岭,悟空即刻招来祝融和后羿两个,祝融听了悟空意图,一口应承下来,道:“此事甚易,不过我要造界,需有人护法、还需许多仙丹才行。”
悟空道:“小事一桩。护法一事,就劳烦后羿和金神木神,若真有人来,将麒麟亦叫出来,再唤大鹏去灵山求援,实在无法,去天庭紫霄宫叫真武亦可。”
祝融道:“不错,就算天塌下来,也不能碍着我一根毫毛!”
后羿苦笑道:“好好好,火神发威,哪个敢不从。”
祝融美滋滋道:“你若不从,再不陪你练箭了。”
说笑归说笑,祝融做起事来还是风风火火,布界之地,便选在麒麟洞府底下,不信有人来袭时他会不醒。
先前在鲲鹏腹中,祝融便早已掌控布界之术,但那几座火山却是死物,此时界中装着的,可是对这天地至关重要的六只神猿。祝融不敢托大,选了个最稳妥的方式,此界虽不大,但却稳定至极,内中一年,外面一日,如此撑他个百十年也不在话下。
界已布好,悟空将其余五神猿唤来,各携五行之极入界,悟空也随后跟了进去。
此界也只十丈方圆,五神猿各自心无旁骛修炼,五行之极已非先前一般大小,而是有了些微耗损。悟空取出一根千丈玉来立在当中,自己使法力引出五道造化气息来,直接灌入五神猿身上。
这股气息乍一接触,五神猿个个面露喜色,此等造化虽比不得蟠桃,但能结成固态造化,也是极为精纯的,天地间只怕再也难寻这样的造化了。
悟空看着这五只神猿全神贯注地修炼,心中起了异样情绪,想当年,七神猿便是这么相聚在一起的,整日玩闹嬉戏,游荡于天地之间逍遥自在……
而这之后,磨难便至,当初引动万物生机的混世神猿,却被整个天地抛弃,追杀,杀了又杀……
悟空按捺住心中恨意,眼见造化浓郁如浆,醍醐灌顶一般涌入五神猿体内去,这五神猿哪里有过这般经历,他们对造化的盼望早已如饥似渴,此时但连一丝都不放过,尽数收了进去。
六神猿隐于齐天岭地底修炼,此刻,在极远的天际,在这天地中无人能到之处,有一只庞大无比的巨鸟高高悬着。
世人望不见他,他也望不见世人,但他此刻却忽然睁开眼眸,两道明亮无比的光芒射出,仿佛要将这片天地照的通明雪亮。
在他腹中,又是极大的一片天地,这天地中造化之物无穷之多,而若有神猿来此,定会发现,这天地中造化,尽都向一个方向涌去。
在一片山凹之中,坐着一个方面大耳的僧人,这僧人生得倒是俊俏,只是此时,他身上却生出了猴子一样的细毛来。
第四卷 天机尽 第四五四章 终出世
诚如悟空所感,此天地,似乎一下子平静了下来。
天庭再未派过仙人到凡人国度去行恶,这其中的原因,大部分是因先前受挫太重,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幽冥地府已逐渐兴建完毕,生死轮回造化,已勉强供得上天庭用度。
说起幽冥地府,还真多亏了南极仙翁,他自接手幽冥地府以来,似乎一下子转了脾性,行事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同时,由于佛门地狱偃旗息鼓似乎从世上销声匿迹,幽冥地府鬼使数量增长极快,不过十年,幽冥地府规模已与当年不相上下。只是内中造化是多是寡,旁人却也看不出来,只有造化炉中八九金仙或有知觉。
但造化炉炼制之后再有剩余,便会散到三十六天之中,王母也看得出来,久久不曾生长的昆仑仙岛千丈玉,终于又恢复了细微的增长。仅此一点,便足以使得玉帝王母大为欣慰,三十载年之内、两次重赏南极仙翁。
六御之中,勾陈、东极已亡,紫微大帝和天庭貌合神离,后土向来也不归玉帝所管,此时只剩一个南极仙翁还在为天庭效命了,王母怎能不心有感触。
天庭悄无声息再不打凡人国度主意,弥勒地藏等人守了几年,也都回了灵山,大禹和后土仍回齐天岭住,得知悟空与五神猿在祝融界内闭关,更是不肯稍离。
齐天岭中变化甚大,天庭对这天地不理不顾,四大部洲呼风降雨之事,现下已由齐天岭赤松子一手包办,赤松子带许多神兽终日忙碌奔波,眼见四大部洲风调雨顺人民丰足,心中甚是欣慰,而雨师之名,渐渐在这天地中传开,为万民供奉。
仙人争斗渐少,地上妖族渐渐复兴,荒山峻岭、深沟险涧中,兽禽渐增,而齐天岭自然受益最多,五十年之中,齐天岭妖族已至十五万之众,南峰北峰上都住满了妖族。
佛门地狱真的如同从这世上消失了,非但如来手下无一人在世上出现,便连西梁女国也始终一片死寂,半个人影也看不见,唯有一座浮屠塔孤零零立在那里。
地上虽无如来,却仍有佛门存在,灵山弥勒、地藏、观音行遍四大洲,每每以身示法,开坛布道,佛门信徒一时间数量疯涨,相比之下,道教自然暗弱了下去。
玄女三清,自上次离了佛门地狱后,再也未见踪影,兜率宫、上清宫、玉清宫三宫大门紧闭,不待外客,而百年来,却也无人来此打扰。道教自此不兴,地上道观亦冷冷清清,难复往日热闹景象。
再看灵山,比当年世尊如来在世时还要热闹几分,天下信徒,往往便有自万里之外跋涉而来,朝拜圣地,一睹佛祖菩萨真容的。
热闹虽热闹,灵山却不似往日奢华,一切阵法俱都不在,花团锦簇、七宝放光的场景再难见到,取而代之的便是一片青瓦僧舍,耳中听闻的是晨钟暮鼓木鱼之声。
悟空在祝融界中,不管岁月更迭,只一心一意维系眼前五条造化之脉,送入五个神猿身体当中。悟空发现,纵是神猿,吸取造化也是有许多差别的。
五神猿各属金木水火土,这五条造化之脉初时也只相同,时日久了,竟各成五行之色,在空中划出五条拱形弧线来,倒似是五神猿各自开了一道门,来迎着造化入体。
悟空暗暗称奇,看来五神猿各属五行,是一出世便已注定的,天地初开时,五神猿自然各自知晓,但这几万年来被杀得记忆全失,浑浑噩噩间自然忘却了本性,好在重重因缘际会,能叫众人再寻回本真。
看着这五彩造化之光,悟空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颜色,不要随意去涂抹,最单纯的本我,那便最简单,强大。
悟空御使造化,自然也耗自身法力,但身周仙草仙丹无数,只随意取之便可。这一过程中,他发现,自己修为竟也有增长,而更令他称奇的是,那五色造化之脉,竟渐渐通过千丈玉,和他丹田处混元道果连接了起来。
而渐渐地,竟变成了千丈玉之造化,先入悟空混元道果中打个转,而后再转给其余五神猿。悟空初时有些担心,如此一来,造化岂不都被自己收了?但他发现,这造化只是过路而已,一入一出间,促动混元道果生生不息转动得更快了许多,但却不做须臾停留,便又分给五神猿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间百年时光便匆匆而过,这中间,大禹后土来看了三次,见无事便自行离开。
麒麟、九灵元圣、牛魔王、大鹏等人始终闭关不出,金神木神守着无趣,也坐在界旁修炼起来,唯有后羿,手持双弓站立如山,便连眼睛都不稍眨。
嫦娥常来看顾,只与后羿说几句话便离开,并无半点闺怨之意。第五年头里,观音忽至,来寻嫦娥。
嫦娥略有诧异,当年在天庭时,她仅是广寒宫主,观音却常为玉帝座上宾,二人地位相差何止天壤之别,虽互相识,却也从未说过一句话的。
观音仍是一身黑衣,她见了嫦娥,自袖中取出一只玉兔来,道:“我去天竺国传经,见此玉兔正在那厢作乱,故而擒来给你。”
嫦娥连忙道谢,再见这玉兔,身上沾了许多秽乱之气,便微微皱眉。
观音道:“天庭玉兔,本有仙姿,此际她却非当初那只玉兔了。”
嫦娥道:“便丢在岭中,由她随意去吧,若留不住,便非我之物。”
观音于是将玉兔丢入峰下草丛中,告辞离去。
玉兔见观音去了,便试探着从草丛中爬了出来,三蹦两蹦来在嫦娥身边,一双眼中泪水汪汪看向嫦娥,自然是要求饶。
嫦娥见玉兔眼若桃花,不由得叹道:“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你有思凡之心,我也不论对错,但你这般放浪,今后莫再近我身了。”
玉兔前足立起,再对嫦娥做求饶状,嫦娥一拂袖,将玉兔兜出老远,便回头走回房舍。玉兔一副楚楚可怜模样,却再不敢近前,倏地钻入草中便不见了踪影。
又经廿载,悟空在祝融界内一声长啸,将祝融震得两耳嗡嗡,祝融骂道:“死悟空,乱叫什么,吓我一跳!”
悟空笑道:“姐姐勿怪,造化玉俱已用尽了,闭关这许多年,你可佩服我?”
祝融哼一声道:“你过了多少年,我自然与你一样,有何钦佩的?”
悟空道:“看他五个,可有何变化了?”
祝融一见五神猿,先是一惊,再一细看,更是难以自抑。
原来这五个神猿,闭关之后,相貌却起了许多变化,聪明神猿六耳猕猴,原本生得方方正正,此时却是左耳大,右耳小,左眼小,右眼大,显得极为怪异。而通臂神猿胸口生出了一撮白毛,现在却似拂尘之尾,竟有尺半长短。
通风神猿额上的白毛更是奇怪,飘在空中如蒲公英散开,似虚似实,无支祁满头白发生得浓密至极,凝神看去,恍惚若白浪滔天;最可怖的便是驱神圣猿王禺,他一双厉爪足有一尺余长,伸缩不定,爪尖闪出锐金色寒光,而那双眼睛如被鲜血浸泡了一般,红的瘆人。
最令祝融惊奇还不是这些,五神猿中,原本无支祁修为最高,也不过混元金仙巅峰,而此刻,连祝融也丝毫看不穿五神猿到底是何修为。是圣,非圣?五人站在一起,似有一股神秘的气息在五人中间流转,如同天然成就一座幻阵一般。
祝融站起身来,揉揉眼睛,又撤了此界。
众人出了地底,来到齐天岭主峰之顶,后羿见了悟空和五神猿,也是极为惊讶,他对悟空道:“你的眼睛。”
悟空自然知道,自己双目星光终于显露无遗,此刻却是藏也藏不住,只是不同的是,左眼星光长明,右眼却仍是偶有闪烁,而自己记忆中并未多出什么来。他知道,灵明神猿最是难醒,看来要双眼星光常亮,或许才是自己真正醒来的那一天。
站在齐天岭峰顶,五神猿胸中激荡,他们和悟空不同,早在界内修炼时便俱已记起前世,界外一百二十载,界内已是三万余年时光,这一番闭关来的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本来聚齐神猿便是极为难得之事,又加之悟空神通广大,能自盘古处取来五行之极,又有十洲三岛造化相助,这才终于纷纷成圣。而五人合在一处,更是有浑然一体之觉,若是合力一击,天下只怕无人能敌了。
此次闭关,悟空也受益匪浅,他隐隐觉得,自己体内阴阳二叶虽未有太大变化,但混元道果和五神猿相通之后,五行之极力将从前造化取而代之,此刻再使出神通法术来,不知强似当年多少倍了。
看了看五神猿,如今在这天地自保无虞,悟空极为欣慰,他眼望高天,想起一桩大事来,便冲破云霄,一直往上飞去。
第四卷 天机尽 第四五五章 天外人
悟空想起什么,因他出了祝融之界后,便觉玄空法秘诀之术已是登峰造极,再无提高的余地,而灵明双目也只差一线,他不由得想起上次和玄女登高天俯瞰大地的情景,这方天地究竟是何模样,自然当再去看看。
此次登天,不知比上次又高出了多少,悟空极为欢喜,上次登天时自己已然成圣,而现在比那时又强了许多,或许有一天,真能破圣人之境也有可能,鲲鹏说圣人之上便是天道,那是与天地同起同坐的地位吗,天道强者,可能突破这片天地?
此处罡风之猛烈超乎想像,悟空以目测之,这风中,竟有一丝诡异的力量存在,而这种力量,他曾经在佛门地狱中见过,那便是令自己心生畏惧的反造化之力。
真是奇怪,风从哪里来,怎么和佛门地狱也有关联?悟空稍一联系便认定,如来若想出此天地,必定和这股力量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不然他何苦在佛门地狱中狂收造化,又将这造化使秘法炼成反造化之力?
如来是来自天外之人,自然知道这股反造化之力是做什么用的,因此他的思路是绝对正确的,这只怕是出此天地的唯一法子。难道,这股反造化之力是来自天外?若是如此,那便说明,这片天地和天外,还有通路呢。既有通路,却出不去,那还是有物相阻,到底是什么?
悟空带着满腹疑窦升到了自己的极限高处,施展玄空法秘诀,先往下看去。
当初和玄女居高而望,见东胜神洲有一角伸出,那片狭长的孤岛尽头,连接着一片棱角分明的巨岛,酷似一个斧头,形如盘古斧一模一样。
此时再见,这盘古斧果然如玄女说的一模一样,犹如拼图一般现出十一种兵刃的模样,浑天幡、沌黄旗、诛仙四剑……件件历历在目,形状半点不差。
而令悟空惊讶的不是这些,随着他越升越高,他脚下这片大地,一点点现出清晰轮廓来。也不知施展了多少次筋斗云的身法,悟空再往下一望,顿时瞠目结舌,险些从天上跌落下去!
原来这片大地,竟真的是盘古身躯所化!盘古头朝正南而卧,右臂展开,手中握着一柄巨斧,左臂微曲,两条粗壮有力的大腿向北方伸展开去,成弓步站立,形成北俱芦洲土地……地上道道奇峰峻岭虬结蜿蜒,便如盘古正在奋力开天!
这都不算什么,最令悟空难以置信的是,自东土大唐长安城到西天灵山这一段路,这十万八千里路,恰恰横在盘古丹田之处!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怪不得阴阳神猿走过这路,能引出盘古造化来,原来他走的这条路,正是盘古造化之精藏处。
悟空再仔细观看这片大地,花果山洞天福地,正是盘古右手脉门,而另一处洞天福地五庄观,正在盘古左胸心脏之处……鲲鹏曾说,天下造化之精共有九份,盘古得三,鲲鹏得二,四大神猿得一,其余分散于天地之间。
盘古这身躯,乃是不折不扣的造化之体啊,他身上每一处要紧处,都是人间福地。整部《西游记》中,被称作洞天福地的只有两处,一处是花果山水帘洞,一处是西牛贺洲五庄观。
而取经之路,自然是如来定下的,如来早就知道,这十万八千里,便是盘古丹田所在!取经一事,尽在如来掌控之中,悟空自然心知肚明,但如来没有玄空法秘诀,又无灵明双目,他是怎么得知这片大地便是盘古之体呢?
这个疑惑只稍纵即逝,如来是和盘古一同到此的天外之人,他知道这些,却也未必要通过其他方式,悟空略过这个无关紧要的细节,开始向此大地周边看去。
古人云天圆地方,但悟空此时所见,这片大地,也是圆的,天穹犹如一个半球,笼在大地之上。大地边缘,青蒙蒙一片不可见,而八根擎天玉柱,犹如在眼前一般,直通天顶。悟空目光自下而上移去,但见八根擎天玉柱,一分九,九分八十一,在天顶盘结在一起。
而八根擎天玉柱的间隙之中,竟然隐隐可见阵法痕迹,这阵法,悟空不认得,但是,他相距不知几十万里,亦能感觉出此阵法之玄妙险恶。
天地之边缘,便是这八根擎天玉柱,其余之处皆为一片空虚,但因有罡风存在,更有此阵法相阻,想要出去是万万不可能的。
悟空看了许久,越来越觉得,这片天地,简直就是一个惟妙惟肖的大炉子,那八根擎天玉柱,便是这炉子的骨架。
天地为炉,煎熬众生啊!
既然此地为炉,那么,必定是有人造出了这座炉子出来,造就这天地之炉的人,是盘古?是如来?
不!他们都没有这个本事!
如来若有造天地的手段,哪里还会将自己困在其中,而盘古自称是与如来无数年的对头,想来他本事大致也与如来相仿,不会强出许多,自然也没有这个能耐了。这天地中,再无人能比盘古和如来更强,别人自然不必去想了。
既然这样,答案呼之欲出,造这个炉子的人,一定是天外之人!
产生了这个想法,悟空自然为这人修为所震撼,他能造这样一个炉子出来,内盛天地,这要多大的魄力与想像。
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这个世界,什么都有可能,悟空也只片刻便稳住心神,开始思考这人造此炉的目的了。
若是此炉有人操控,那么,每十二会元,此天地便要归为混沌,便自然可解,那人能造天地,便自然能毁天地,十二会元,其实也是只由人定而已。
这道理便如同一群躲在下水管中的蟑螂,每日三餐时分,有人做饭洗碗,自然便有水流自管中流下,但对这只蟑螂来说,这水流无异于灭顶之灾。它们不知这水会将它们冲到何方去,更不知这水流从何而来,只知道大概每隔四五个时辰,便有一股毁灭性的力量来临。
有的蟑螂身体强壮,或能附在管壁上躲过一劫,那些弱小的蟑螂,便只能无可奈何被冲走,或是入了下水道、化粪池,生死再不由己了。
若此天地之炉真是人力所为,那么,天地中人,无论凡人仙人,无论盘古如来,都是与水管中的蟑螂无甚分别的物种。他们知道天地每过十二会元便将归于混沌,却无可奈何,却无能为力,只有极少数的强者,寻到了抓住水管壁的方法,能度过会元之厄。
盘古、鲲鹏、七神猿、如来……这些人都是做到了这一点吗?
这人建天地之炉,到底是为了什么,既然他能掌控会元之厄,那么,如王母所说,会元之厄乃是造化过多而将天撑破,便自然是无稽之谈了,他们所用的造化炉炼天的本领,也是大错特错,根本不得要领。
想到这里,悟空不由得想起了他刚得的那十几根千丈玉。这东西,可真是绝世的宝物啊,玉帝王母仅是混元金仙巅峰,怎么会知道这个法子便能将造化凝聚起来?
自己在方丈仙岛时,曾见有九道造化之脉通往昆仑仙岛,但究竟无形无质的造化如何形成了固态的千丈玉,却是始终想不明白的难题。
造化形如虚无之物,要它能成固态,可比凝水汽成冰难了无数倍,悟空不相信玉帝王母会有这个能耐,或者说,他们自己,根本悟不出这个法子来。
千丈玉中所蕴含的造化,实在是无穷无尽。
悟空自昆仑仙岛虽得了许多仙草仙丹,但这些尽数加起来,其中造化和那十几根千丈玉相比,也只是九牛一毛,想想五神猿几万年修炼,才将这些千丈玉中造化吸干,便可知其中造化究竟有多浓郁厚重。
更令悟空不解的是,玉帝王母明明有现成的造化,却舍不得用,只顾着去凡人国度掠夺,这岂不是家财万贯伸手要饭、坐拥宝物而不知么?
再想起玉帝王母本就是如来带到此会元的两个孩童,悟空越来越觉得,千丈玉的背后,仍有如来的阴影若隐若现……
这一日,瑶池之中,玉帝王母欣然对坐,均露出喜色来,一百二十载,王母耗了许多蟠桃仙丹,动用瑶池后园中中央黄极黄角大仙造界,终于又养出五个圣人来,这岂不是件天大的喜事!
二人正在对饮,忽有仙官急报:“昆仑仙岛上,来了许多僧人,要夺千丈玉!”
玉帝王母对视一眼,露出狐疑神色:僧人?来夺千丈玉?这是谁派来的,是如来么?为何是夺,而不是取呢?
玉帝挥手叫那仙官退下,对王母道:“千丈玉本就答允好为他而炼,为何却要来夺?”
王母闭目想了又想,睁眼道:“试探!”
玉帝道:“或许……是灵山弥勒也有可能?”
王母道:“若是弥勒来取,自然不给,若是如来,那便任其取之,忍了几万年,也不差在这一时!”
玉帝点头,对外面喝一声道:“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