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齐天传

第142部分阅读

不了黄角的。

但一旦黄角醒来,解了身上禁锢,恐怕便是北海之难了。

悟空想了想,此事还真不能坐视不理,王母这许多年来身居高位,精于谋算,害人自然是无数的,下场如此,却也不值得可怜。

悟空道:“这人厉害得紧呢,你若真要取他性命,最好还去求玄女三清帮忙,否则……不是件容易的事。”

“哦?”覆海蛟知道悟空此刻修为极高,他自然不会哄自己。于是面上略有些挂不住,道,“本想今日将同族聚齐,来看我蛟族复仇的,若是如此,这戏怕是看不成了。”

悟空道:“他已动弹不得,杀之无益,你去请教玄女,让她帮你拿个主意,如何?”

覆海蛟道:“你帮我拿个主意如何?”

悟空摇了摇头,道:“莫要为难我,这说到底是你家事,玄女和你关联不多,才好拿主意,我若插手,自然有偏心了。”悟空说虽这么说,其实却是不忍下手,莫说杀了黄角,只要他废了黄角修为,覆海蛟自然毫不犹豫便将黄角杀了,那和自己杀人也没什么区别。要知道,黄角大仙,可并非是王母一人,还有个黄角大仙自身的神念在呢,所以杀了面前这个,其实等同于杀了两个人,而黄角大仙本身,始终听命行事,其实却无什么大过的。

玄女和王母多少有些旧情,但愿能留黄角一条性命,除了这个修为极高的隐患,那是最好了。

第四卷 天机尽 第五三三章 驱造化

悟空知道,这一去,今后再见或许遥遥无期,便不自禁多饮了些,待到意兴阑珊时,他将酒杯一掷,飘然而去。

花果山上,夜幕降临,飞禽归林,走兽入山,星月现出,涛声阵阵。

悟空独坐花果山巅,眼望天顶,那颗颗闪亮的星光,那一轮玉盘似的皓月,在他眼中,都只是一个个圆形的洞孔而已,再过几日,自己便要到那星月之上去了。

想到出天,悟空自然想到了天外之人那一掌之威,擎天玉柱,竟能被这一掌震出裂痕来。悟空自忖,凭他此际修为,再使天机棍大致也能毁了擎天玉柱,但擎天玉柱若是毁了,恐怕反造化之力一拥而入,后果可难以收拾了。

反造化之力?不好!

如来破了天外阵法,便是使反造化之力源源不断地进入其中,而大日如来真身已成,这天地间,再也无人能用到反造化之力了,所以说,这反造化只会一天比一天多。

反造化之力一旦多了,便有碍造化之物生长,而一旦多到一定程度,这天地……悟空几乎不敢再想,迅疾起身,奔到金天银地来寻如来。

如来破阵时,自然不会在意反造化之力是多是少,这方天地对他来说乃是牢笼,他早已恨之入骨了,这天地是生是灭,对如来来说根本无所谓。但是,悟空不同,他乃是惜造化之人,而且已经答应盘古,要保这天地无虞。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让天外阵法恢复如初,怕只有如来才能做到,现在的如来,应该巴不得为悟空做几件事,才有更多的出天可能。

见悟空来找他,如来丝毫不惊奇,悟空落到地上,第一句话便问道:“反造化之力源源不绝而入,如何才能恢复如初?”

“哦?”如来略微诧异,“你怎么想到了此事?”

悟空道:“我若忘了,这天地恐怕存不了多久了吧。”

如来道:“反造化之力么,说起来虽可怕,但毕竟这天地极大,怎么也要千年才能危及世间众生。”

悟空道:“那更应趁早绸缪,临阵磨枪哪能来得及?”

如来淡淡笑道:“与我何干?”

悟空一怔,随即道:“这天外阵法便是你毁了的,若不是你,反造化之力如何进得来?”

如来笑意更浓,道:“话虽如此,你却忘了,元始大天尊也帮了不少忙呢,否则的话,反造化之力哪会进来得这么快?”

悟空看着如来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深吸一口气,强按下要将如来一掌拍死的冲动。如来,早知道自己会来找他,当日如来说起会元之厄的根由,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只是自己当时并未深想。

唉,如来看自己,看的倒也透彻。他知道自己要拯救这片天地,故此才敢有恃无恐地要挟自己。

悟空道:“说吧,要如何你才肯帮这个忙?”若是时间宽裕,悟空倒也不怕和如来一直拖下去,出天这件事,才是如来的软肋,但悟空的时间只有三天,三天之后,他便要离开这天地,所以才如此直截了当。

如来道:“我要的是什么,你早就知道了。”

悟空此刻可犯了难,如来要的,无非是造化神猿助他从炉底出天,但盘古却要自己困住如来,同时救这天地,这可如何选择才好呢?

如来笑吟吟看着悟空,等他决断,悟空问道:“你真能将这阵法恢复如初?”如来道:“难是难了些,但若有两个人相助,倒也不在话下?”

“两个人?元始?另一个是谁,玄女?”

如来道:“不是玄女,另一个乃是通风神猿。这两个人,必要熟稔阵法才行,而通风神猿修为已经不低,可比玄女用处大多了。”

悟空道:“这两人存悲天悯人之心,自然不会拒绝,只是你唯利是图,却不觉惭愧。”

如来哈哈一笑,道:“你和我使这激将法,真是班门弄斧,我心中无愧,为何要悲天悯人?我悲悯别人,谁来悲悯我?”

悟空知道,要想说服如来,其实比出天还难,但如来这个要求,他却真是拿不定主意。诶?若是盘古在此,他会如何决断呢?

悟空瞬间有了答案,如果让盘古来抉择,自然将拯救天地放在最先。困住如来,乃是盘古对主人的承诺,而挽救天地间造化万物,才是盘古的本心。不失本心,盘古亦然!想到这里,他当即道:“好!我答应你!”

如来身躯一震,似是有些不信,问了一句:“你真答应我?”

悟空道:“言出我口,绝无反悔。何况,我对阵法一无所知,你若暗中做什么手脚,我也是束手无策的。”

如来道:“好,你又几时见过我食言?”

悟空道:“几时行事?”

如来道:“随时。”

悟空即刻腾空而起,来寻元始和通风两个。

通风便在齐天岭,悟空草草一说,当即毫无异议应承下来,他两个又往玉清宫赶来。

玉清宫中,仍是冷冷清清,守门童子早认得他两个,进来并无阻拦,刚入大殿,只听后殿传来一阵狂笑,这声音正是元始!

悟空和通风面面相觑,元始向来长者风范,何时有过如此放浪形骸的举动?只见元始大踏步从后殿走出,笑声未止,见悟空和通风在殿外等候,喜色更浓,道:“那阵法,我寻到些头绪了!”

原来元始自在擎天玉柱上破阵之后,心中郁闷至极,他自忖对阵法之道登峰造极,已不逊于如来许多,却偏偏又在这上面栽了个跟头。回到玉清宫中,他闭门不出,如痴如狂地钻研起那阵法的奥妙,势要将这阵法逆转回来,封住反造化之力。这一日终有大成,他怎能不喜?

悟空知道元始所作所为,心里也甚是感动,为这天地操劳的,何止自己一人,自盘古至元始,从玄女到后土、赤松子,再到下界仙妖,都在努力营造一个至真至善的世界。

或许许多人不知这件事情的意义,但毕竟他们都在一丝不苟地做着。所谓“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恶事断绝,自然便生善念,众人戮力同心,还怕天地不兴?

悟空道:“若真能封住那阵法,可实在是件大功德!”

元始道:“此事因我而起,自当由我而止,还谈什么功德?”

悟空笑道:“大天尊若能力挽此事,我又何苦去寻如来帮忙?”

“如来?你能说动他?”元始略有诧异。

悟空道:“归根结底,这阵法还是如来布下的,他若能迷途知返,岂不是善莫大哉?”

元始道:“实不相瞒,如来若能相助,那把握便大得多,可远胜过我闭目过河了。”

悟空道:“我已说通他了,他要你两个相助才行呢!”

元始毫不犹豫,道:“走!”悟空也盼着这事越快越好,但出了玉清宫,悟空却带着二人又回了齐天岭。非是为旁事,乃是悟空多了个心眼,大日如来修为太高,如来若借此机会动什么坏心眼,除了阴阳之外,无人能制得住他。

因此悟空到齐天岭来寻阴阳,是要他保护好通风和元始两个的。阴阳听说要和如来联手破阵,表情甚是纠结,悟空知道阴阳对如来恨之入骨,可莫因私情坏了大事,于是将反造化入天地的利害和阴阳说得清清楚楚。悟空千叮咛万嘱咐,叫阴阳以天地造化为重。

阴阳听了,一口应承下来,道:“你放心便是,如此大事,我怎能从中添乱?”

悟空这才放心,于是带着三人来寻如来。

如来远远见了,站起身来相迎,只是他一双眼睛都放在阴阳身上,阴阳却如同没看见如来一般,紧紧盯住身后的大日如来。

悟空道:“你莫要多想,只因你诡计多端,我自然要有防备之心。”

如来点点头,道:“情理之中。”

悟空又道:“先前我答应你的,自然算数,但你要造化神猿助你入地,这事却无太大必要了。”

如来微微皱眉,道:“事还未成,你便要反悔了?”

悟空摇摇头,道:“这事也瞒不住你的,其实,盘古他……已无阻你之力了。”

如来听了,并无欢喜之意,满脸惊诧,问道:“盘古怎了?”

悟空道:“内情却不好多说了,盘古散了周身造化,现在修为只圣人相仿。”悟空语气加重,不无威胁道,“你绝不可伤盘古!”

如来似是没听见悟空所说,目光飘渺,望向天顶,忽然手指天穹厉声喝道:“你错了!连你最忠实的奴仆都叛了你!你还有何话说?”

天上,自然无人回应他。

如来凝视虚空半晌,才回过神来,道:“我自然不会伤盘古的,你大可放心!”

阴阳道:“我会护着!”

悟空看了看众人,叹口气道:“你们去吧。”

如来深深凝视悟空一眼,忽然问道:“你这一叹,似有离别之意,你可是要走了?”

悟空并未否认,但却也不知说什么才好。如来灼热的艳羡目光,阴阳略带不解的神情,元始和通风似懂非懂的表情,竟让他感觉,自己走的这条路,似乎很孤独。

第四卷 天机尽 第五三四章 寻风兽

阴阳看着悟空,传音道:“你要小心。”

悟空道:“如来若使什么花招,你定要阻他入地。”

阴阳点了点头,大声道:“若有异样,我便毁了大日之身!”

如来面无表情,不知在想些什么。

悟空和众人一抱拳,道:“拜托了!”便在众人的注视下隐入夜色之中。

如来喃喃道:“灵明灵明,何日能再见你?”

阴阳冷冷道:“修好天外阵法,或许你会有一线机会。”

如来不理阴阳,对元始和通风道:“天外之阵,你们是看不到的,一切关联,都要从擎天玉柱上的阵法说起……”

三人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于阵法当中,阴阳和大日如来站在圈外,一个闭目,一个出神,彼此看都不看一眼。

悟空回了花果山,在山顶整整坐了两日两夜,到了第三日清晨,悟空一跃而下,往蟠桃园行去。

这两个日夜,悟空心中一片空明,难得的什么都没想。他白日观群猴嬉戏,观草木生长,观日影西移;晚上观萤虫飞舞、观东海暗涛、观星月变迁。

在这天地待了千年,这还是第一次闲下来仔细体悟这个世界,如果没有这些事缠身,该是多么的简单美好,但是,事情总要有人来做。小至一家,大至一国,总要有一些肯担当的人,他们所作所为,或许并不为人所知,但是,这些事却是极为重要的。没有了这些人,世间几多国邦兴亡、朝代变迁或许都将易路而行。自己要做的,却比所有人做的都重要百倍,天地兴亡,难道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吗?

想到这些,悟空心中涌起一股豪情来,做一件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本身便是最大的动力。

到了蟠桃母树下,只见老君早已站在那里仰首观看,悟空落在老君身旁,问道:“老君,等什么呢?”

老君道:“你还装糊涂,你不是说,今日桃祖便有桃熟吗?”

悟空看了看,喃喃道:“咦?真是怪事,怎么还生出来?”

老君哼一声道:“生什么?连花都没开呢!”

悟空不答话,纵身一跃,在桃祖树上寻了一根粗枝,倒头便睡,老君吆喝道:“树压则不长,快下来!”

悟空道:“我管他长不长,今日不结出桃来,我便将他连根拔了!”

老君愕然,但见悟空狡黠的目光,指了指悟空,便转身离去。

悟空躺在树上,却未闲着,盘古说桃祖今日生出蟠桃来,岂会有错,但自己用心感应,却未觉出有盘古造化之精涌入,没有造化之精,靠什么来结蟠桃?

到了午时,老君又来,见悟空连姿势都没变过,笑道:“当日若是打赌,你岂不是输了?”

悟空还未答,忽觉树身微微一颤,他心中一喜,暗道:来了。

老君站在树下,隐约也有所感,这时,只见这颗桃祖似是挺直了身躯,通体枝叶变得比先前挺拔许多,然后从几根旁枝上,生出了六朵粉白晶莹的花苞来。

这六朵花苞,瞬间绽放,开成了六朵满满登登锦簇的花团,一阵清风袭来,花瓣飘落,六颗翠绿仙桃长成。

这仙桃迎风便不停生长,只盏茶功夫,便现出丝丝红晕来。

老君看的目瞪口呆,他知道,蟠桃母树一万年结一次果子,而按照他的估算,这棵树要开花,还得几千年以后呢,今日这是……难道灵明神猿修为高到了心想事成的地步吗?不可能,天底下哪有这样的神通?

悟空笑道:“老君,看看是你输了,还是我输了。”

老君急道:“根本就没赌什么!”

悟空见蟠桃转瞬即熟,不再犹豫,张口便将一颗蟠桃吸入口中。

一股至纯的造化清流涌入丹田,融入太极图中,然后便再无声息。悟空微微有些奇怪,怎么竟毫无反应?

一颗不成,那便再吃一颗!又一颗蟠桃落入口中,依然如故。

悟空想了想,自己吃了几颗蟠桃,其实已算不清了,老君给过他,燃灯给过他,玄女也给了两颗,但关键在于,自己开天辟地之时,在蟠桃树上究竟吃了几颗呢?转世之前吃的,不知还算数不算数?

悟空摘下第三颗蟠桃,吞了下去,这股造化落入丹田,终于起了变化。

太极图上,黑白双鱼中间的白点黑点突然同时跳跃了一下,悟空静静感受,忽然恍然大悟!怪不得盘古说要吃十二颗蟠桃,原来十二颗蟠桃服下,却是这般情景。你道怎的,悟空发现,就在此时,正反造化再无区别,他对反造化的掌控之力,一下子到了顶峰!

有了这个本事,即使出天之后在那反造化的空间里,自己也是如假包换的灵明之境,现今修为,天罡三十六变已可尽数施展出来,加上对反造化之力的运用,出天后的自保之力应能大增!

再尝试着运用反造化之力,悟空又发现,他已不需再借助天机棍,便能将天地间弥散的反造化之力吸入体内!看来,自己先前吃了九颗,加上今日这三颗,才凑成了十二颗之数。

悟空跃下地来,老君一喜,道:“怎么不吃了?”

悟空看了看老君,笑道:“不吃了,给你留三颗炼丹。”

老君乐得眉毛眼睛挤到一起,转瞬便变了脸,道:“哼,莫要哄我了!”

悟空笑道:“老君,我要拜托你一件事。”

“什么事?不去!”老君道。

悟空道:“你若去了,或许真能剩下一两颗蟠桃呢,你若不去……嘿嘿,那我现在便摘了!”

老君急忙拉住悟空,道:“快说,是什么事?”

悟空道:“你去将聪明神猿领来,他只差毫厘,便到天圣境界,约摸只服一颗蟠桃便可越过这道天堑,他若吃一颗便过了这关,剩下两颗便是你的,他若吃两颗过关,便给你留一颗。他若吃三颗么……”

老君急忙叫道:“最多两颗,我定能保他过关!”

悟空哈哈大笑,他岂会不知老君心意,老君为了这颗蟠桃,恐怕许多冲关用的仙丹是保不住了。冲击天圣,要多少仙丹呢,悟空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只怕老君这次是要亏本的。

悟空道:“有劳老君了,我去也!”

老君一怔:“你吃了桃子便走,要去哪里?”

悟空向上指指,道:“上天了。”

“上天?”老君见悟空身形一展,直接钻上了天宇,喃喃道,“这便走了?”他想起悟空交代他的事,无论如何,关于造化神猿的事,他是不敢耽搁的,于是便到齐天岭来寻聪明神猿。

悟空要出天,他不往通天河去,却要直接向上,只是要再看一看那些风兽,若是出去了,只怕再也没有机会回来,这些风兽在此地呆的老老实实,着实有些诡异。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又为何一动不动,只管御风,只怕也和天外人有着莫大关联。

悟空此时也算轻车熟路,天顶罡风对他来说,不过拂面杨柳一般,几个身形变换,便到了天顶,悟空随意寻了个洞孔钻了进去,离他最近的,却是一只夔牛。

这夔牛见了悟空,一双眼睛瞪得滚圆,然后,便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再然后,眼神中露出了一丝恐惧。这种恐惧,并非单纯的害怕,而是弱者面对强者的胆怯和不安。

悟空也不理他,身形纵开,便在这地界寻找那条巨龙——烛阴。

听鲲鹏说,此地风兽虽多,但也唯有烛阴才算有些本事,悟空也知道擒贼先擒王的道理,自己此来,虽不是为了打架,但身居高位者,自然会知道的多一些。

烛阴体型最为庞大,悟空只花了片刻工夫,便寻见他,立在烛阴面前,悟空发现,这怪兽其实也只是阴阳之境,距混沌只差一步。

烛阴见了悟空,原本微眯的双眼突然一起睁开,显得极为惊讶,口中道:“你——你是哪里来的?你是上面——”

悟空摇了摇头,向下指了指,道:“不是上面,是下面来的。”

烛阴晃了晃脑袋,道:“绝不可能!”

悟空冷冷道:“我有必要骗你?”

烛阴看着这只不及他一根门牙大的小猴,心里极度震惊,下面来的?这天地中,竟能有如此厉害的人物?记得曾有一只大鸟便曾让自己震惊了一下,但那大鸟也不过是比自己略强而已,现在这只猴子,居然自己也看不穿!

骗人!那人当年可说过,这天地中,超过自己的人绝不会有第三个,盘古算是一个、那大鸟算是第二个,现在这个……可比盘古还要强呢!

第四卷 天机尽 第五章 天外圣

“你为何说我是从上面来的?”悟空道。

登上风兽这层天空,悟空刻意散发出身上气势,这些风兽,并非炉内生灵,而且很有可能与天外之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悟空知道,要想查出真相来,需要步步谨慎才行,而这些风兽,绝不会毫无理由在这里一呆便是几万年,先以修为震慑,再行拷问,效果自然会好一些。

此地风兽,的确以烛阴为首,他本来威风凛凛,但在悟空面前,却怎么也提不起气势来。悟空问了一句话,烛阴脖颈一缩,谨慎道:“圣人有所不知——”

“你说什么?”悟空立刻反问。

烛阴不知自己说错了什么,偷眼看看悟空,再不敢答话。

悟空稍微放缓语气,道:“你称我圣人,是何缘故?”

烛阴一听是因为这个,心里一松,道:“圣人有所不知,如你这般修为,已可被称为圣人了。”

悟空心中一动,自己已是灵明之境,在烛阴口中却是圣人,这个圣人,绝不是洪炉之内的修为称号,而是天外的。

“你说的圣人,是何处的称呼?”悟空道。

烛荫道:“圣人当知,此地仅一洪炉也,炉外天地,圣人为尊。”

为尊?“炉外,有几个圣人呢?”

烛荫道:“炉外圣人,有真伪之分,伪圣总有二三十个,但真圣么,我却还未见过呢。”

“哦?那你看看,我是真还是伪?”悟空按捺住心中震惊,他想不到的是,自己这身修为,在炉外居然也有立足之地。自己还道炉外是多么凶险的地界,这么一看,胜过自己的人却也不多呢。就算自己只是一个伪圣,怕也能做一方霸主呢。

烛阴恭敬道:“我修为低微,实在看不出,但圣人之威,是做不了假的。”

悟空对烛阴的答案甚是满意,又问道:“汝等不在炉外逍遥,跑到这里鼓风,不嫌闷得慌?”他看烛阴思路清晰,说起这些事并无什么顾忌,便打消了他们是被外人控制的想法。只是,既然无人操控,那便更奇怪了。

烛荫道:“这都是心甘情愿的,倒也无人强迫。”

“咦?还有这等怪事,说来听听。”悟空一下子起了好奇心。

烛阴不敢迟疑,便从头娓娓道来,将这些风兽来到此地的原因说了个清楚。

炉外空间,亦称作天外世界,那里空间极大,几乎称得上浩渺无边。

此世界中,大致分为四大部洲,八小部洲,二仙山,一仙岛。当然,天地间仙山仙岛无数,但最出名的还是这两座。

两座仙山,分别叫做大须弥山、小须弥山,据说两位山主都是圣人的修为,而那座逍遥仙岛上的岛主,亦是圣人。

真圣伪圣,只有一线之隔,这天地中能修炼成伪圣者,都是惊天动地的人物,随意拿出一个来,都赫赫有名。

但是,这天地中,只闻伪圣,不知真圣,仿佛这些伪圣,都不分轩轾,并没有高低之分。但是,对其他修士来说,随意一个伪圣,都是不可仰望的存在。所谓入圣通天,一旦入圣,便将旁人远远抛在后面,望尘莫及。

八小部洲中,有一洲叫做上仪洲,此洲位于天地东南,上仪洲再往东南数万里,又有一片大6,这大6上遍生沼泽,称作风泽。

之所以得名,乃因风泽之上,常年罡风不止,而风泽中所生的物种,个个都有天生御风的本事。

烛阴说到此处,手指远处诸兽,道:“这些妖兽,都是风泽中的强者。”

悟空点点头,这千余只阴阳境界的妖兽,的确算是一股极大的势力了,纵便在那天地中,恐怕也不容小视。

烛阴又道:“我乃是烛阴,为风泽之主。”

悟空道:“究竟是何人,居然将你这风泽之主都抓来做事?”

烛阴自嘲道:“风泽之主,又算得了什么,遇到伪圣,却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哦,原来你是被伪圣捉进来的。”悟空道。

烛阴忙道:“可莫如此说,我等来此,乃是有酬劳的。”

“酬劳?有什么酬劳?”悟空道。

烛荫道:“圣人不知,风泽之中,一切都有,唯一少的便是须弥山石。”

“须弥山石,那又有何用处,为何你们一定要那石头?”

烛阴向上示意,道:“圣人请看,上方那片白,下方这片青,这都是须弥山石所造。”

悟空无须看便知,这两片天空,根本就是擎天玉柱材料,原来如此,擎天玉柱的材料,是从天外须弥山上弄来的。

悟空道:“你说天外有大小须弥山,想要山石,那便去拿便是了。”

烛荫道:“圣人你说的容易,若是你去,那两位山主必将双手奉上,但若是我这点微末本事,只怕近山便被赶出来了。”

悟空道:“汝等修为也不低了,为何非要须弥山石?”

烛荫道:“风泽中罡风极烈,一切物事都难立足,寻常金石之物,进入风泽变成齑粉,唯有须弥山石,才能在风泽中丝毫无损!那罡风对我等倒没什么影响,但初生小兽,却难生存。修炼罡风,必要在风泽之内才行,有了须弥山石,便可搭建巢岤,将小兽护住。”

悟空听得明白,原来烛阴等来此,却是为了种族繁衍,如此说来,他们看似凶恶,其实倒是有亲情之人呢。悟空想了想道:“如此说来,这却是一个交换条件了?那人叫你们来此施展罡风,回头送你们些须弥山石……可是如此?只是动辄上万年,你们却也能忍得了!”

烛阴叹了口气,道:“若非无奈,谁愿意在这里苦守,须弥山石对我族来说,便是延续血脉的宝贝!无此山石,便无风族!”

烛阴这么一说,悟空对他们反而生出了些许好感,为了种族繁衍而不惜光阴,这也算是难得的壮举了。

只是悟空想到了另一件事,便问道:“既然这人有如此多的须弥山石,他是大须弥山的主人,还是小须弥山的主人呢?”

烛阴微微晃了晃脑袋,道:“可不敢断言,纵然不是二位山主,其他圣人想取须弥山石,也是易如反掌的。”

悟空本来以为,只有须弥山主才有这样的大手笔,这样自然缩小了此界主人的范围,但听烛阴这么一说,还真是不敢断定。

烛阴寻思半晌,道:“若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能想像,从这造化贫瘠的洪炉之内,还能修炼出圣人来,可见圣人真乃天赐也!”

悟空暗道,莫说你不能想像,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这是撞了哪门子大运呢。本以为灵明之境也只是在这天地洪炉内是所向无敌,没想到在天外竟然也是顶尖的存在。

“你说洪炉之内造化贫瘠,那和天外相比,要弱上几分呢?”悟空问道。

“几分?怕是十分之一都不足呢!”烛阴又道,“圣人若是出去,天外世界可就热闹了。”

“哦?有什么热闹?”悟空道。

烛阴接着道:“圣人有所不知,天地间四大部洲、八小部洲、二仙山,一仙岛,都有圣人掌管,这主管一地的圣人,必要能服众才行,故而每一地若新出一名圣人,都要和原地之主较艺比试,若胜了,便为此地新主人。”

悟空略微诧异道:“这是说,我若出去,便要打架?”

烛阴吞吞吐吐道:“恕我直言,自我生出来至今,便没见过新圣人能赢的。”

悟空毫不在意,道:“不能胜,那便输,又能怎样?”

烛荫道:“并没那般简单,你若输了,便要为此地主人充作万年奴仆,才能还复自由之身。”

“竟有这般道理?那我若是……若是不愿比试呢?”悟空道。

烛荫道:“你若不比试……倒也不是不行,只是你勿要在此地停留便是。十二部洲,二山一岛,已将天地尽数覆盖,这些地界都不能入,其实你也无处可去了,所以,也不由得你不比。”

悟空暗道,这不是强人所难么,看来这天地间的规则仍是弱肉强食,胜者为王,败者为奴,远不如此刻的天地洪炉内更仁德宽厚。

悟空道:“你倒说说,天外圣人都有那几个,我出去也好见识见识。”

烛荫道:“天外圣人,我所知的,共有二十五人,近年来是否又有增加,我却不知了。这二十五人中,修士有十二人,妖修十三人,也是大致相仿的。”

“修士?那便是人类了,难道修士和妖修之间还有矛盾?”

烛荫道:“这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无论是人是兽,哪个不向着自家呢?纵使圣人,也有情义的。”

悟空道:“哪个最厉害呢?”

“圣人之间极少比试,常在世间行走的几个,便是小须弥山主,圣人大禹,麒麟、凤凰,道教三清等等。”

悟空听得一阵眩晕,怎么天外世界和洪炉之内如此相似,这些人,居然也在天外存在!大禹、麒麟、凤凰、三清……他们和天地洪炉内的这几个,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第四卷 天机尽 第五三六章 终出天

悟空已经迫不及待要出天去了,他眼望头顶白色天幕,真有亮出天机棍捅个窟窿的冲动。他对烛荫道:“多谢你了。”

烛阴惊慌失措,道:“岂敢岂敢,圣人能和我说上几句话,是我三生有幸。”

悟空道:“我出天后若能立足,风泽所需须弥山石,任你取之。”

烛阴听了这话,激动得双目流出泪水来,于是将身子一盘,恭恭敬敬给悟空磕了个头,道:“圣人若真如此,便是我风泽万世之恩主!”

悟空一挥手,将烛阴托了起来,道:“一字一句,亦有恩惠,我去了。”

悟空寻个洞孔离了此地,踌躇满志直奔通天河而来。

听到了天外之事,他出天的愿望更是强烈,那方世界,比天地洪炉之内更加广袤精彩,但是,这些都不是牵动悟空心弦的根由,他要做的首要事,就是寻出天地洪炉之主。

听烛阴说,这人也是圣人,而且看他对烛阴的承诺,恐怕地位还不低呢。同为圣人,自己在这些人中间,又能处在什么位置呢?

瞬间到了通天河,悟空拿出天机棍来,一头扎了下去。通天之路,通天之门,阵法运转,悟空只觉自己又进入了一个奇异的空间中,周围白蒙蒙一片,空无一物,而自己也仅存清醒的意识,却看不见自己身在何处。

这一次,比上次通过这里用时还长,悟空不由得心中暗喜。他已经是第四次通过这个阵法了,前两次,自己修为甚低,只是行到半空罡风之中便止,第三次,自己和阴阳已到了阴阳之境,便升到了那片反造化空间之中。这个阵法的玄妙在于,它能按照入阵之人的修为高低,将人送到相应的高度上。

按照这个算法,阴阳之境能到炉之上方,那么,灵明之境能到哪里呢?

悟空正想着,忽然觉得周围空间一变,紧接着便是极为熟悉的造化之力将自己包围起来,他眼前一亮,紧接着将一身法术发挥到极致,旋即使个隐身术,便漂在空中定住。

这是……一座丹房?

悟空环顾四周,这是一座极高的大殿,殿中空无一物,只有一座高达百丈的巨大洪炉立在大殿正中。

殿中,没有人。

这便是那个天地洪炉吗?自己居然就这么出来了?

悟空仔细看了看那洪炉,这炉子上面有盖,周围围着八根柱子,将那炉顶撑起,这八根柱子一分为九,可不正是擎天玉柱九枝!果然便是天地洪炉,从内看去,浩瀚无边,从外面看,却只有百丈高下,这人的造界之术,可谓登峰造极了!

只是这人哪里去了?几日之前,这人还拍了几下炉子,现在却不见了。

不过这样也好,悟空悄无声息出来,行事会更方便些,不过那人若是密切关注炉内动向,迟早还是会发现炉中少了灵明神猿的。

悟空想了想,自己还是莫要在此久留,这个洪炉内有大禹、三清、麒麟、凤凰,而烛阴说这世界中也有这几位圣人,悟空不禁觉得,这炉子绝不是单单困住如来那样简单。自己若能寻到那几个圣人,说不准还能引为援手,一齐来解开这个秘密呢。

悟空径直朝殿门飞去,殿门虚掩,留了二尺宽一道门缝,悟空游鱼一般钻了出去,当即暗喝一声“不好!”

原来这个门缝中,居然有一个阵法,而这个阵法,并非为了困人,乃是为了警示所用。悟空不敢回头,直接施展筋斗云神通,一个跟斗不知翻出去多远,临行前他回头一瞥,看见这座大殿居于一座极高的山顶上,此山,通体都是擎天玉柱的材料!

须弥山?不知是大须弥还是小须弥,但至少悟空算有了目标,以后再寻起来,也不会毫无头绪。

飞出此地,并无人来追,悟空这才意识到,刚才这个筋斗云,在这天地中,一个跟斗居然飞出了三十余万里。

看来,天地洪炉之中,确有许多限制,神通、造化,都和这真正的天地相差甚远。只是,自己现在往哪里去?

悟空施展开玄空法秘诀,他惊喜地发现,这法决在这天地中依然管用,虽不能像天地洪炉内那般统观全貌,但一眼望出百万里却也毫无阻碍。

他心念一动,寻到一座极偏僻的荒山,便落了下来。

到了这里,悟空再不敢有丝毫大意,洪炉主人,已经昭然若揭,十有八九便是大小须弥山的主人,只是不知是哪个罢了。

听烛阴说,这天地中最出名的便是这两座仙山,想来这两人在圣人中也是极厉害的,否则像须弥山石这样的宝物,寻常人哪能护得住?

天大地大?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