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齐天传

第148部分阅读

心驰神往的宝贝。

“破天而出?”悟空吃了一惊,他以为从洪炉中出来便是终极,不想这片天却也能出得去!如来也露出一丝迷惘神色来,问道:“老庄,你是说……真能出去?”

老庄道:“天外有什么,我也不知,但总不会空无一物罢了,或许,那是另一方绚丽多彩的世界吧……”

悟空道:“那出宙神通为何与第二本相又有冲突?”

老庄道:“这事我和山主谈过多次了,我俩猜来猜去,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来,那便是,即便要出去,也要在此天地留根才行。”

悟空听着听着,忽觉这件事对他至关重要,自己可不是这里天生地长的,而是现代社会穿越而来的,出宙神通、第二本相,自己现在可都拥有了,既然这两个是出天的条件,那么,自己能不能回到原来的现代世界呢?

悟空声音不由得有些发颤,问道:“是不是这两个本相要分开才行?”

老庄点点头,道:“大抵如此!”

悟空高兴地情不自禁翻了个跟斗,两本相分开,自己终于寻见了回归的希望。但他冷静了一下,忽然想到,伏羲不会出宙神通,但也拥有第二本相,那是不是说伏羲若和阴阳合体之后,也拥有了脱出此天的可能呢?

阴阳神猿,只是伏羲道念在炉中渐渐成长而成,但悟空已将阴阳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和旁人没有半点关联,若是阴阳被伏羲收了……不行!定要阻止此事才行。

这时,如来忽道:“一派胡言,当年山主曾说过,天无顶,地无尽,根本没可能出得去的。”

老庄也不以为忤,淡淡道:“神游天际,逍遥之意,你眼界不够,说了也是不懂。”

如来冷冷一笑,道:“第二本相又算什么,待我道念大成,普天下圣人俱是我的分身!”

悟空似是才想起来,面前这个还是他亟待解决的一个大敌呢。如来是洪炉之主,若不将他了结了,洪炉内众生性命皆悬于虎口,负了盘古重托不说,便是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

悟空站在如来面前,看了看如来座下巨象和面前轮宝,眉头微皱,转轮圣王?这个名字自己可不陌生,据说转轮圣王有七宝,其中便有轮宝和象宝,如来居然炼成了?

这是,老庄突然传音道:“造化语。”

造化语?这是何意,悟空想了想,忽然记起,大须弥山主传给他的道念中,便有造化语相关的解释,只是关于“造化语”的道念极其庞杂,自己还未来得及看。

这时,老庄上前拉着悟空衣袖向后拽了拽,对如来道:“出天一说,或许便是无稽之谈,但每一方天地,都与你我造界一般无二,皆有其自主不变的恒定规则。”

悟空一愣,老庄和如来说这个做什么?他忽然觉悟,原来老庄是要帮自己拖延时间,看来“造化语”定是重要之极的神通。悟空不禁暗暗自责,自己是在太过心急,若早些将山主的道念参悟透,何苦临阵磨枪。于是他收揽心神,开始参悟。

如来对出天一事也颇为关注,能教老庄和大须弥山主如此关注的事,必定非同小可,于是想了想道:“你是要我弃了现在的一切,转修第二本相?”

老庄摇头道:“非也,你已修出宙神通,再无法炼成第二本相的。”

如来道:“这究竟为何?”

老庄郑重道:“这便是本界的规则了。”

如来一指悟空,道:“那他怎么——”说到悟空,如来忽然顿悟,他忽然想起一事,于是心中狂喜。

悟空是谁,乃是大须弥山主的道念,山主练不成出宙神通,但悟空却偏偏炼成了,再出洪炉,二人道念合一,此刻的悟空,乃是同时拥有这两种神通的第一人。

如来现在会的是出宙神通,那么,他若将道念投入炉中,叫其炼出第二本相来,再出炉合体,不也就心愿得偿了吗?

如来面不改色,心中暗道,这事可不能再叫旁人知道。哪知老庄一眼看穿如来心意,道:“你当你的道念能如灵明一样天赋异禀,道念既分,便不受你所控,第二本相成与不成,只能听天由命了。”

如来听了这话,满腔热情被打消大半,这天地修道之士当以亿万计数,炼成第二本相的不过两人,自己修为通天,却也不知道这个法门玄虚奥妙。他微怒道:“成了最好,若是不成,我自然也有退路!”

老庄冷笑不语。

如来惊觉,道:“你与我说这些作甚?”他再看看悟空一幅事不关己模样,心中生疑。老庄哈哈一笑道:“同为修士,若能共同寻个出路,岂不是皆大欢喜,何苦杀生造孽,惹造化不快!”

“造化?”如来诧异道,“造化但只为我所用耳,无性无灵,有何不快?”

老庄大声道:“造化为主,能御众生万物,天机人难晓,你莫要出言相亵。”

悟空正在那厢苦苦思索“造化语”的玄机,他乍一看,便如痴如醉。悟空之前便曾想过,天下修行之人,无论是佛是道,是仙是妖,都有自己保命的法门。

这法门,或是符箓、或是法术、或是阵法禁制、或是天赋神通,但无论是什么手段,都有一个共通之处,那便是——口诀咒法。

悟空也知道,一切神通来自于造化运转,但他一直也不知道这口诀的至深之理。造化语这道神念,讲的便是口诀咒法的来源,真令悟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怪不得大须弥山主如此厉害,原来他悟透了造化之理,天下修士,但凡修为稍有增进,掌控造化便更多些,而任一修士,即使他再谦逊低调,此刻也会生出君王之心,认为自己此刻便为造化之主人。

但大须弥山主的理解并非如此,他这道神念中,所用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借用!人活世间,纵你活上几千万几万万年,也终究是一过客,你所拥有的,你所占有的,你所掌控的,到头来终要还给这天地。

人生之初,一无所有,人去之后,空空荡荡。这一遭世间行走,争来夺去,都只是暂时把握,有谁能带一粒微尘随你消亡呢?所以,借用二字,再合适不过。

第四卷 天机尽 第五五五章 造化现

正在悟空渐入佳境之时,忽听老庄说出“造化为主”之语,他立刻如醍醐灌顶。

造化是什么,那是这天地间最重要的物事,造化存在于任何生灵之中,若无造化,便无生机。人力有时尽,造化永无穷。人,怎么能成为造化的主人?唯有造化,才是这天地永恒的掌控者。

众生万物,造化为主。造化无形,但造化有语。所谓造化之语,便是造化的规则,对造化感悟越深,便能越好地利用造化,施展神通法术。

大须弥山主所讲的造化之语,自然有其对造化的感悟,而更重要的一部分,却是他创出天罡三十六变和地煞七十二变这些神通的过程。

这些神通,都是山主自己摸索出来的,而其他圣人之神通,亦或为模仿山主,或为自己所创,总之,到了圣人这样的修为,和造化的沟通已强于旁人众多,他们神念一动,牵引造化,其实便是一记了不得的神通。但用自身造化牵引天地造化,所用多寡,威力大小,可有着很大的区别。同样一记神通,大须弥山主使出来的威力要比寻常圣人使出来大得多,归根结底,还是看对造化感悟的高低。

如何利用咒语将这些神通与天地造化联系在一起,才是至关重要的。造化无性无情,凭什么听你的摆布,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与造化沟通的过程。大多修士只知强取,以蛮力御使造化,自以为能,而大须弥山主,是将造化当作有灵性之物去对待,如同与一位老友倾谈交流。绝无半点勉强。

悟空看了,不觉暗地惭愧,他随时造化神猿,但对造化仅有相惜之心,在御使神通时仍是和其他修士一样,属于强御造化的一种。

悟空顿时想明白了,自己传承了大须弥山主的道念,法力也直追其本人,但和如来对敌时仍旧处于下风,还是自己驾驭造化的心境不对。

造化啊,何尝比万物之灵低上半分,又何尝比地上蝼蚁高出些许,造化是这世上最宽容之物,你以何等心思态度对他,他同样反馈给你什么,毫厘不爽。

如来正思索老庄所说的话是真是假,忽觉身周造化缓缓有了异动,他立刻有了戒心,但见这些造化竟都朝着悟空流去,如来不禁更加警惕了一些,悟空在哪里垂目深思,是在感悟什么神通吗?

再看老庄笑吟吟看着自己,如来心中恼火,老庄居然也做这等事,不怕折辱了自己名头?他袍袖一挥,两道真气御出,分袭向老庄和悟空。

老庄轻飘飘退了开去,只见悟空纹丝不动,这股真气到了近前,竟被那缓缓流动的造化牵引到一旁,贴着悟空身畔溜了过去。

如来这一惊实在非同小可,他御出的造化,居然不听自己的使唤,如此轻易地被悟空破解,如来惊道:“这是……什么?”

悟空恍若未闻,他正沉浸在“造化语”中难以自拔,耳边也轻轻传来一个声音,这声音如清风流水,听起来舒畅无比:“汝似灵明,又非灵明,何人?”

悟空居然分不清这声音的来路,他居然能看出自己并非大须弥山主……不对!他说的是“灵明”啊,灵明,既可指大须弥山主,也可指灵明神猿,二者道念同源,现在更是合为一体。悟空忽然有些激动起来,难道他看出来了?于是道:“你是何人?”

“日日见我,又不识我?”这声音道。

悟空一阵纳闷,无论是在炉中还是到此天地,哪有和自己日日相见之人?自己可是很长一段时间便独来独往了。

这声音又道:“你从哪里来的?”

悟空身躯一震,他几乎可以断定,这个神秘的声音知道了!一定知道!

自己从现代社会穿越而来,这个秘密没有和任何人说过,也从来没有问这样问过自己,他们都当自己便是花果山仙石中迸出的灵明神猿。

“你是谁?你怎么知道?你能帮我回去吗?”悟空一连串问了三问。

这声音道:“我不是谁,我是造化。”

悟空脑中如同开了一记炸雷,造化?!造化居然是一个人?

“你在哪里?”悟空道,他心思虽都沉浸在道念当中,但凭他修为,周围几百万里风吹草动都能察觉得到,丝毫没感觉到有旁人现于视野神念当中。

“造化无处不在。”这声音道。

悟空不觉有些汗颜,明知是造化,还问人家在哪里,造化自然无处不在,只是这事实在匪夷所思。知道造化无性无情,无形无迹,却不料造化亦有神念,亦能交谈。

“你为何……为何和我说话?”悟空不解道。

“天地间唯有你算懂我,不和你说,又和谁说?”

“这么说,你也和山主说过话了?”悟空道。

“他似懂非懂。”这声音听起来似是有些憾意,“你是哪里来的?”

悟空想了想,终于决定说出实话:“我从另一个世界而来。”

“另一个……世界?是另一片天地吗?”那声音道。

“可以这么说吧,那里和这里,大为不同。”悟空道。

“唔……大为不同……那你为何要来?”

悟空不由得语塞,他到现在也没搞明白,自己为何能来到这片天地中,于是道:“我是稀里糊涂便来了。”

“不知因何而来……那你可要回去吗?”

悟空急忙道:“若能回去,那是最好。”

便在这时,悟空但见如来双袖挥舞,发出两道罡气,袭向老庄和自己,他刚要抵御,忽觉身畔造化一转,一股强烈的安全感将自己包围起来,而这道真气贴着自己身畔而过,却连自己衣袂都未动一丝。

悟空知道是造化相助自己,他终于知道大须弥山主为何天下无敌了,原来懂了造化之语,便要造化相护,任你再厉害,你能敌得过造化?

“你并非无由而来的。”这声音道。

“哦?”悟空精神一振,他只记得自己正看着《西游记》,硬生生将一本《西游释厄传》读成了《西游齐天传》,然后便进入了洪炉之中,都说穿越是福,但自己若是知道没有法子也便罢了,干脆死了这条心,也免得总是惦记。但现在偏偏又能寻着点端倪,有了这丝希望,悟空自然不肯放过。

西游之事,大抵如此,大多谜团都已解开十之八九,另有一些细枝末节之事,悟空也不愿深究,洪炉之中虽然有许多惦念,但眼见造化相助自己,要制住如来自然不在话下。除了如来,这天地间圣人大都淳朴和善,积善作福,再没有人会兴波澜了。

洪炉之中众圣人的道念,已自成一体,不出此炉,对这天地便无影响,众圣人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但见伏羲见了阴阳,便只有相护之意,并无丝毫贪婪之念,悟空便知道伏羲不可能会吞下阴阳。如此天地与洪炉之界两不相干,洪炉偏安一隅,却也乐在逍遥。

“并非无由而来?难道你知道原因?”悟空问道。

“我为造化,既为主,又为仆。视我为仆者,浩如烟海,成就终归有限;视我为主者,凤毛麟角,但却皆为至尊。当年灵明参透了造化之语,与我平视之,令我颇为惊喜,毕竟他是第一个用这种眼光看我的人。再到后来,老庄与灵明交往甚多,渐渐也悟透此理,愿尊造化为主,但他生性不羁,一心只要冲出天地羁绊,却有些好高骛远了。”

“好高骛远?难道这天地是出不去的吗?”悟空忐忑道。

“天地无限广阔,出不去,出不去的。”

悟空头脑中不禁闪过茫茫星空浩瀚宇宙的景象,是不是现在所在之地也是一颗如同地球的行星,即便有人能像宇宙飞船一样飞离地球,但宇宙之大,几无穷尽,再怎么飞也只是和地球处在同一空间……难道在极遥远的地方,或许会寻到地球的存在?

不对,自己若能寻到,当年的大须弥山主也能寻得到,而大须弥山主的道念中,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记忆,有的,只是触不到顶的天空,探不到底的大地……

这造化之音接着道:“旁人是一定出不去的,但你却和旁人不同。”

悟空想了想,自己和旁人不同的,只有穿越过来的后世记忆而已,除此之外,又有什么呢?对于身具出宙神通和第二本相,悟空也没报太大的希望,因为,他心中猜想,要想离开这里,必定是件极复杂的事情,自己有了这两个神通又能如何,根本就不会用。

就在这时,只见如来御使巨象奔了过来,巨象前蹄抬起,如一座小山一般踏向悟空头顶。悟空正和造化说着话,便向旁一跃,躲闪开来。

如来见悟空身法迅捷,他一伸手,将身前那个金灿灿的轮宝抓在手中,“轮有千辐,雕文刻镂”,这轮宝抓在手中,顿时天地颜色一黯,原来轮宝“能绝日月之光”却不是虚言。

悟空不知造化此刻为何又不出声,也不出手相助,唯有自己凝神以对,他悟透了造化之语,但觉神念所及之处造化尽为自己所用,还有什么惧怕的。

第四卷 天机尽 第五五六章 困恶界

天地昏暗,只有如来手中的轮宝大放光芒,将他和座下巨象照的宝光流散,巨象狰狞,六牙齐出朝悟空挑来,六牙白象,象中之宝,这一挑之力,怕是不弱须弥。

但悟空早看得清楚,凡物所动,皆离不开造化运转,他心意一动,顿觉天下造化尽在我手,巨象六牙到了悟空近前,其势已堕,悟空只轻轻一拨,便将象宝推到一旁去。

如来面色极为不善,他不知道悟空发生了什么变化,但觉悟空举手投足间极为自然,就如清风拂云动,月影向西移般浑然天成。

老庄站在后面看得清楚,眼中艳羡神情难以自表,他和大须弥山主就造化一事论过多次,老庄虽也领悟极深,但和山主比起来只差一线,因此他从未有过与造化相通的经历。就是这一线差距,却如天堑一般难以逾越,现在眼见悟空控造化如臂使指,老庄心里知道,如来必败无疑了。

刚才那巨象冲上时,如来面目几近狰狞,但见悟空轻描淡写化解,如来反倒冷静了下来,他面露微笑,如坐坛讲法一般模样,手中轮宝高高举起,万道光芒罩向悟空,光芒之中,无数神兵利刃如浪潮涌出。轮宝神兵,乃是转轮圣王无往不利的大杀器!

悟空见这轮宝厉害,毫不犹豫便取出了怀中天机棍迎了上去。如来见了,眼中闪过一道精光,默念几声咒语,悟空忽觉手中天机棍失去了自己掌控,他不由得苦笑,自己真是用惯了这法宝,竟忘记了天机棍是如来之物。这时,只觉自己体内造化汹涌流出,都灌入了天机棍之中。悟空想要撒手,哪知天机棍如同黏在手掌上一样,竟难以弃之。

悟空心中怒火生起,他倒不是因为如来心机深如海,亦非因自己中了如来圈套。这时,他忽然想起了受造化连心杖所控、最后被逼自断生机的唐僧来。

都说困入洪炉之中的大日如来是魔念,而面前这个如来,自然不是受魔念所控,诡诈心计、阴险手段,其实便是如来的本心!

悟空定定看着如来,任凭体内造化流入天机棍中,渐渐面上竟露出微笑来。这一丝笑容,将如来满腔欢喜击得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忐忑不安,还有一丝莫名的惧怕。

天机棍,自然是如来的法宝,悟空直到现在也没搞清楚天机棍究竟还有多少种用途,他只道出天便是此法宝最大的用处了。但是,他不知道,如来可清清楚楚。天机棍当年只是一段金精,被悟空炼制两次才成天机棍,一旦炼成,才是真正的出天之钥。

出天之钥本为开启阵法之物,但在如来眼中,天机棍不仅为钥,且能为锁。这把锁,锁住的便是灵明的造化!

如来做事极为缜密,本来洪炉归他掌控,悟空若出来,十有八九是逃不过他手掌的,但他仍留了一记后招,以防万一,不想今日还真的用上了。

悟空冷笑一声,道:“敢锁造化,真蛇吞象也!”悟空神念一动,方圆万里之造化风起云涌,一股脑朝着他扑了过来,尽皆钻入了天机棍中。

天机棍并无异常,悟空略微惊讶,又道:“万里不够,那便十万里!”他故伎重施,又将十万里内造化引来,一众圣人见造化威势,个个神色大变急退开去。如来面色惨白,他没料到悟空对造化之掌控竟到了如此地步,似乎天下造化都是他的私有物事,任其取之。他明白悟空要做什么了,天机棍即使再厉害,也只是一件法宝而已,但凡法宝,所能承纳造化都有个限度,悟空这是活活要将天机棍撑破了!

果然,只听炸雷般一声巨大的脆响,天机棍终于再也无法承受住源源不断的造化,碎成齑粉,再也不能复原。

天机棍既碎,内中造化还复天地之间,悟空张口虹吸,将这些造化收入体内,对如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如来面色极为难看,凭借造化毁了天机棍,他自忖绝难做到,自己身为转轮圣王,号称能以正法御四洲,看来还是敌不过面前这个仅仅修炼了千年的灵明神猿。几百万年绸缪,便将付之东流了。但不到最后一刻,如来绝不会放弃,他皱眉回问道:“何为善恶,你又凭何断人善恶?”

悟空哪里会和如来再去争辩这道理,他只冷冷道:“你在这天地间做什么,我先前不知,自然也不去管,但洪炉之内一切罪孽因你而起,万千生灵惨遭涂炭,我却实在难忍。”

如来略有些惊讶,他以为悟空接受了大须弥山主道念,自然性情大变,却不想他仍对洪炉之内发生的事耿耿于怀,于是笑道:“你还真是执念难改,你既出来,自然知道洪炉之内乃是我自创之界,我创此界,自然由我做主,这道理任谁都知道的。”

悟空道:“父母生子,亦没有杀他的权利,你不过神通略胜,便可为所欲为吗?当年仅为龙树和龙女会面,你便震怒掌击洪炉,使得炉内天崩地裂,如此暴虐,再无可恕之理。”

如来眯起眼睛,似是回想此事,转而道:“龙树和尚……唔,这却是我的疏忽了。我只将龙树菩萨问道之道念重造了一人,却不料这道念中居然还有情之道,他若与那女娃隐居山林,如何替我验证大道?不过亏得你还算聪明,懂得用回天返日来解此厄——”

“住口!”悟空喝道,“世间有强弱,但终究逃不过一个理字,从此后,你莫在天地间行走了吧。”

“哦?”如来讥笑道,“莫非你以为,你从此便可生杀予夺集于一身了?这难道便不是恃强凌弱了吗?”

悟空见如来强词夺理,二话不说,造化御出,正击在如来手中轮宝之上,如来把握不住,轮宝滴溜溜飞出去老远,正落在十万里之外伏羲身旁,伏羲弯腰拾起,仔细端详一番,将这宝贝揣入了怀中。

悟空再施法术,那昂首挥鼻的巨象,忽地坠入无形虚空当中,凭空消失,再无影迹。如来失了两件重宝,孤零零一个立在半空,也不出手阻止。

悟空道:“你喜造界困人,我也造一界困你,但看你是何感受!”说罢,悟空伸手幻出一界来,这界薄如蝉翼,也只有两丈方圆,恰好将如来罩在当中。

如来站在界中,几乎将这界撑得满满登登,偏偏他又能将外界看的清清楚楚。如来初时并不在意,这一界如同气泡一般脆弱,焉能困得住自己。哪知他变幻了数十种身法,使出了百十种法术,却只能使此界形状稍变,却无法出去。

伏羲凤凰等人见悟空轻描淡写将如来制住,一齐飞到近前来观看。

如来困在界中,目眦欲裂,他何曾有过如此窘迫的处境?如来向来以为自己便是天地间最尊贵无上的,这念头由来已久,而大须弥山主的闭关,更让如来的自信心极大地膨胀起来。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居然还会有这么一天,会被人轻而易举制住,毫无抵御能力。

如来折腾了一阵,终于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自己确是被悟空困住了,至少现在,他是出不去的。他见众圣人都围了上来,反而气定神闲坐了下来,缓缓问道:“这是什么界?”

悟空答道:“此界,乃是困恶之界。”

“困恶?你莫非是在消遣我?”如来道。

悟空摇摇头,道:“世间万物,本属造化,并无善恶之分,而一旦开了神智,便有争夺欺压之心,恶念乃生。善恶之奇妙之处,在于善恶能容。善中存恶,恶中有善,故此,你能将魔念分出来投入洪炉之中,这也算是奇思妙想。”

如来不知道悟空要说什么,只看着悟空不语。

悟空接着道:“一人心中,善恶参半,这人已是恶人了。我布下这界,只为困恶,你若有善念,自然出得来。”

如来听了这话,暗自一喜,这和自己当年分出魔念的法子大同小异,灵明想以这个法子制住自己,可真是枉费心机了。

悟空又道:“但是,你能出来的,仅是存善之道念而已,你这具身躯和恶念,仍要留在界中,待你善念逸出后,我便会将此界连同你恶念一同毁了。”

如来听了,终于明白过来,悟空这么做,和直接将自己杀了又有什么区别。自己心中重要之事,无非是这千万年来一直筹备的夺圣人道念,但这在悟空眼里,定是恶的,是出不去此界的。

如来想了想道:“我……不愿。”

悟空点点头,道:“你若不愿,那便常驻此界吧,我陪得起你。”说罢,悟空将此界轻飘飘推给老庄,道:“劳烦老庄替我守着此界,倒不是担心为外人坏了,只是当年治世之尊这般窘态,被世人知道了,有损释教名声。”

老庄笑呵呵接过,道:“灵明想得周全。”

众圣人见首恶伏首,知道一场大风波就此消弭,于是均朝悟空和老庄施了个礼,便各回自己所住之洲了。

悟空眼望众人背影,不止身影熟稔,就连气息也是老友一般,但这些人和自己却无洪炉之内的亲近之意,自己在他们心中,和威严无上的大须弥山主没有任何区别了。

一切亲近的,或早或晚,都将远离,这也是人生定数,悟空神念归拢,回到自己丹田之中,轻轻唤了一句:“造化?”

第四卷 天机尽 第五五七章 决意去

在悟空与如来交战的这段时间,造化一言未发。造化,来无影,去无形,悟空也寻不见他一丝踪迹。

叫了一声,并无应答,悟空也摸不准造化脾气,便不再召唤。老庄手托那界,看着界中端坐的如来,呵呵笑道:“他倒是沉稳。”

悟空心思一动,朗声道:“我有一个变换光阴法,能教界内一日,界外万年。”

老庄道:“又有何用?”

悟空道:“如来绝顶聪明,我却担心有朝一日他能出了此界,变换光阴,教他在内修炼缓慢,而即便他花费百十年出了此界,到那时,嘿嘿,不知天地间几人为真圣了,还愁制不住他?”

老庄一怔,随即道:“灵明也有这等心机,真令我大开眼界。”悟空暗道,若是真灵明,怕是只懂正道,却没有我这样促狭的想法了。

悟空又道:“但为防他在内修炼,我还是将界内造化都收了吧,失了造化,他修为难以寸进。”

如来听得清楚,忽然站起身,道:“灵明,你缘何偏要与我做对?”

悟空摇头道:“并非与你作对,只是我叫天地间善念为主,便得安宁,你所做之事,造化不喜,我亦不喜。”

如来适才端坐,却始终使神念探测此界边缘,他看得清楚,这一界并无特殊之处,就是以造化简简单单围成一界,但就是这纤薄如纸的一层造化阻碍,自己偏偏就出不去。他不禁心里已经认了,悟空修为比自己可不知高出了多少,自己纵便再练千百万年,只怕也出不去这界。

听了悟空和老庄的对话,如来更加灰心沮丧,如果真是这样,自己就算出去又能如何?千万年后,就算灵明不在,还有老庄、伏羲等许多圣人,那时自己恐怕更无法兴风作浪了。而悟空对自己颇有记恨之心,想哄他放自己出去,是绝无可能的了。

悟空见如来陷入沉思,他一挥手,将界中造化一挥而空,如来心智非同一般人可比,多说也是无益,只能待他自己慢慢思考清楚。悟空自然希望在自己离开这天地之前,如来便能自愿放弃恶念,出此界来,如若这样,着实了却了自己一块心病。但如来若是执意不出,自己却也不能在这里等他,悟空留的后招,是阳谋,如来明知如此,却也无法破解,因他短期内绝对无法出来。

悟空对老庄道:“临行之前,拜托一事。”

“临行?你要去哪里?”老庄道。

悟空心中不由得有些苦涩,他和炉外之人实在有些生分,但身处此间,却知道这才是一片真实的世界,洪炉之内,尽是百丈之界而已。但此次穿越,让他刻骨铭心的,却是在洪炉之内与众人结下的情谊,按常理言,自然应和众人回去道别的。但是,悟空将这个念头强自忍住,他知道,一来一去,自己不止改变了西游的结果,更改变了天地洪炉的命运,甚至炉外的世界,也因自己而变得宁静许多。自己,做得够多了,若回到洪炉之内,除了多看众人一眼,又能怎样?

那些圣人的道念,没必要出来,他们需要的只是一方没有会元之厄的天地,就如同田间农夫,只盼一年风调雨顺、税赋减半。他们不需要知道世界有多大,只要在自己的世界里是幸福的,就足够了。

修行之路,说是问道,其实追寻的仍是内心的安宁,天地洪炉经过数次会元之厄,终于算是安稳了下来,炉内自盘古而下,如众造化神猿,如三清玄女,地藏后土等人,虽有强人之能,但却无欺人之心,更无凌驾于众人之上的野心,这才是天地永固的根本。既然这样,自己还有必要在洪炉内再惊起一场波澜吗?

悟空心意既决,便不再更改,他现在还要做两件事,然后便努力寻求离开此地的办法。

老庄又道:“有话直说罢了。”

悟空道:“你去劝伏羲,莫为难阴阳,他愿留在此间或回天地洪炉,都只由他自定,如何?”老庄笑道:“我还当是何事,这实在是小事一桩。”

悟空点点头,道:“此界坚固,如来绝无法脱身,他善念若出,你随意为他寻个去处罢了。”

老庄道:“这也易如反掌。”

悟空道:“既如此,我再无牵挂,去了!”

“去哪里?”老庄见悟空神情露出超脱之意,不由得心神往之,他性喜逍遥,这一刻见悟空了无牵挂,竟恨不得自己随悟空一同去。

悟空凝视老庄掌中托着那界,忽地伸手入内,从如来袖中迅疾无比掏出一物来。如来面色大变,惊呼道:“你——”

悟空将那物轻轻托起,道:“我便知道,你舍不得此炉。”悟空手中拿的,正是天地洪炉。如来心如死灰,早在和悟空交战之前,他便将此炉收了起来,只因怕山崩地裂伤了炉内生灵。但他此举却不是存了悲天悯人之心,而是为了保存炉内道念。如来自忖此战必胜,炉内道念,乃是他证得大道的根本,可不会轻易放弃,不料连这点心机都被悟空看穿。悟空那一抓来得虽快,若在外面,他或许也能躲过,而此刻身在界内,只能任人宰割了。

悟空缓缓道:“我要取你性命,实在易如反掌,但我只屠恶,不诛善,是困在此间做永世囚徒,或是留得有用之善念还复自由,你……自决吧!”

悟空托着洪炉,辞了老庄,直往大须弥山顶飞去。

站在灵明殿前,悟空轻轻一送,将这洪炉送入后殿之中,立在大须弥山主尸骸旁,洪炉入内便长,眼看撑破了殿顶,悟空未动神念,破了禁制,将殿顶取了下来。灵明殿上,如同伸出一个塔尖来,倒比先前庄严了几分。

悟空重又布下禁制,料想眼下这禁制也无人能破得了,这才身形一缩,直接投入了洪炉之中。悟空入炉,却并非为寻人叙旧,他来到炉中,直接寻向了烛阴。悟空却还记得,当初他出炉之前,曾和烛阴说过“我出去若能立足,风泽所需须弥山石任你取之”,此事虽无关紧要,但既然说过,便当践诺。

烛阴见悟空真的回来,心中大喜,口呼“圣人”便要拜倒。悟空轻轻将烛阴托起,道:“随我出去吧。”

烛阴一怔,道:“这……还未到期限……”他所说的期限,乃是和如来定下的,不到期限,自然不敢妄动。

悟空微笑道:“和你约定那人,再也不会为难你了。”

烛阴一惊,看悟空淡然神情,却不敢再多问一句,他知道,悟空自然不会哄他。于是昂首低啸一声,啸声中充满了喜悦与兴奋。啸声落下,众多风兽自远处风驰电掣奔过来,聚在烛阴身后。

悟空抖开袍袖,道:“入我袖中,我带汝等回家。”说起“回家”二字,悟空不由得有些心酸,他们回家了,自己还不知归家路在何方呢。

出了洪炉,来到大须弥山顶,悟空将风兽放了出来,众风兽站在须弥山顶,个个眼都直了,瞬间,如同听到了号令一般,俱都伏在地上,抚摸山顶的须弥山石,他们做了百万年苦力,就是为了几块须弥山石。但此刻虽到了此处,他们却也没能耐取下来。

悟空对烛荫道:“稍待片刻。”他飞身跃下,围着大须弥山绕了几圈,随意寻了百十块山石,又回到山顶,将这些须弥山石丢在地上,悟空问道:“够了么?”

烛阴一看,这些山石大多是方形,薄厚不过寸许,显然是悟空特意挑选过的,这份恩情,该如何报答?他不假思索跪倒在地,涕泗横流,却已说不出话来。身后千余风兽也一齐拜倒,齐声称谢。

悟空使个柔劲,将他们托起,道:“当日一诺,今日总算不负所望,去吧。”烛阴恭敬答应了一声,收起须弥山石,兴冲冲奔回风泽老家去了。

眼见风兽身影渐无,悟空暗地思忖,没有了风兽阻挡,炉内人便会好过一些,不过他们若想出来,还是有须弥山石所造的天空阻挡。洪炉之内,最想出来的,现在算是鲲鹏了,而阴阳若回去,自然将外面的事情和鲲鹏、盘古说个清楚,知道了洪炉自此永固,鲲鹏还会想出来吗?唉,自己却管不了那许多了。

洪炉永固,呵呵,吃上十二颗蟠桃,洪炉永固,这话还是如来口中说出的呢,如来留下这句话给盘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