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齐天传

第20部分阅读

人落座。

老君坐下道:“我终日沉溺丹道,道行却是越来越浅了,再过几年,怕是不及我那童儿了。”言毕哈哈大笑。紫微大帝笑道:“那岂不是返老还童了?”老君一怔,道:“怕不成了老妖怪,哈哈!”

王母也附和道:“老君仙风道骨若成了妖怪,我等不知去了哪里呢?”格格笑声若一串银铃,在这大殿之中回荡。南极仙翁背后那白鹿听王母笑声,双蹄一阵乱刨,南极仙翁怒骂道:“个不识体统的畜生,就上不得台面。”便将这白鹿撵出老远。

玉帝又与四人闲聊几句,饮了三杯酒,便入了正题。

“老君久居兜率天,想必端坐丹房,仍知天下事否?”玉帝不紧不慢问道。太上老君抿了一口仙酒,咂咂嘴巴,道:“天下一片太平,何事之有?”

玉帝叹了口气,却是不答。紫微大帝接道:“老君有所不知,近日东胜神洲兴起一个妖猴,杀我天将,败我十万天兵,实在是猖狂的很哪。”

老君手一抖,半杯酒却洒了大半,口中喃喃道:“糟糕,糟糕。”也不知是说这洒了的仙酒,还是说那天庭局势。

玉帝做一副愁眉不展的态势,道:“我派托塔天王、哪吒三太子、四天师、四天王、九曜星君一齐下界围剿,也无济于事,看来这道教正统式微,却是大势所趋了。”

南极仙翁满脸堆笑,道:“玉帝且放宽心,我道教底蕴深厚,统领天下万年不止,区区妖猴,实乃疥癣之疾,生时看似满目疮痍着实可怕,但来得快、去得也快,又有何惧?”

玉帝向来对这南极老儿不喜,心中觉得他无甚本领,却做了南极长生大帝之位,从不出半分气力,终日只知求丹寻药,便道:“那便请教长生大帝,如何叫这疥癣去得快呢?”

南极仙翁笑道:“此刻道教元老便在,大家一起商议,一起商议。”他避而不答,玉帝心中自然又多了一分鄙视。

玉帝又道:“我派人去请我那外甥显圣真君前去降服,也被群妖打退,眼见这股妖势无人能制,诸君可有良策?”

老君一直摇头:“难办,难办。我那一身打架的本事已是几万年不用,早忘得一干二净,唯有凭着几分薄面,请几尊菩萨过来相助,如何?”

玉帝听了前半句心中不喜,听了后半句却峰回路转,大喜道:“如此甚好,老君德高望重,想天下任凭何人都请得来。”

紫微大帝恨恨道:“妖人杀我紫微宫星宿,这一过节我必亲手找回,只待菩萨到此,会齐人马,再与群妖大战。”

勾陈大帝到此尚一言未发,他统御天上万雷,主世间刑罚,本领着实了得,也道:“西方勾陈宫,任凭玉皇上帝调遣。”

南极仙翁见众人皆出力,无奈附和道:“我老儿也豁出这身老骨头了,誓随大众,剿灭群妖,非如此不能扬我天威!”

玉帝王母一齐拍手叫好:“难得众卿齐心协力,只待外援到此,再择日出征!”

老君微笑点头,又端起一盏,此次却是一饮而尽了,嘴角那抹笑意,深邃,难测。

杨戬与悟空此时已到了灌江口,坐在大殿上饮起了酒,杨戬将梅山六兄弟依次介绍给悟空相见,悟空心存刻意结交之心,自然不会轻慢,宾主落座,言谈甚欢。

悟空道:“显圣真君今日与我这匪类相交,倒不怕折了身份,被小人嚼舌头。”

杨戬笑道:“说的哪里话,我杨戬顶天立地,从无亏心之事,若有人敢妄做文章,那便是咎由自取,别怪我手下无情。”

悟空哈哈大笑:“杨兄好气魄!今日得见英雄,实乃平生快慰事也,我借花献佛,敬六位兄弟一杯!”

杨戬道:“如此好事,我岂能不陪?”说罢八人举杯一齐干了。

悟空道:“你有梅山七圣,我有花果山八大圣,改日齐聚一处,痛饮一场,如何?”

杨戬顿时愕住,他与悟空投缘,聊了许久未尽兴,便邀他来灌江口饮酒,心想凭二人本事,旁人那个能拿住把柄。没想到悟空居然要两家合一,这十五人若聚在一起,声势浩大,若被天庭知道,那可是罪莫大焉。此时正当天庭与花果山交战之际,杨戬怎敢答应?

悟空见杨戬不答,马上道:“唉,我一时兴起,却忘了此际是非常时刻,杨兄勿怪,是我口不择言,该罚该罚。”端起杯又一饮而尽了。

杨戬见悟空豪爽,心里竟不觉有些内疚,也举杯饮了,此刻竟生出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念头:自己若不是玉帝外甥这尴尬的身份,那该多好?

悟空哪里是失言,他故意如此,便是要杨戬心生歉疚,与这等微妙心思的把握,他自然远胜众人。

酒至半酣,悟空佯作醉状,将杯子一掷,放声高歌起来:“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胆似铁打~骨如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竟是前世那首《男儿当自强》,这首歌慷慨激昂,g情万丈,悟空举手投足间挥洒着一股男儿气概,杨戬几人哪里听过这样的歌,顿时眼都直了,一个个热血,豪气满胸。

“……比太阳更光!”悟空终于唱完,众人半晌无语,悟空笑道:“今日放浪形骸,倒叫诸位见笑了!”

杨戬手一摆,喝道:“好词,好曲,好男儿!拿酒来,今日我与悟空一醉方休!”

凭他们酒量,若不想醉,寻常酒类喝上千坛亦无事,但在杨戬的灌江口,喝的全都是天庭送来的御酒,专门招待神仙用的。这几人一坛坛灌下去,喝了几个时辰,梅山六圣却先醉倒。杨戬与悟空二人亦是双眼迷离,醉态酩酊。

二人两臂相挽,杨戬道:“悟空真乃世上少有的妙人,真叫我相见恨晚哪!”

悟空道:“遇见便是运数了,又岂能怪太晚?”

杨戬道:“说得好,我有一不情之请,不知悟空可能答应?”

悟空笑道:“这话说得怪了,你若做不到的事,难道我便行了?”

杨戬正色道:“此事的确如此,我要与悟空结为兄弟,你若不答应,我怎能强求。”

悟空想都不想,道:“此事决然不可。”

杨戬眼中失望之色一闪而逝,转而怒道:“为何?”

悟空道:“若是兄弟情义,纵天海相隔亦不会淡了半分,若无情义,嘿嘿,就算日日相处,又能奈何?”

杨戬追问道:“那你为何与那七人结为兄弟,难不成全然作伪?”

悟空摇头道:“不然,这世上人,有人受礼制束缚,有人不羁于此,凭杨兄人品,难道还屑于此?”

杨戬想起他与梅山六兄弟,他主动结义,实是为了安下六兄弟的心,不叫他们有尊卑之分,于是颇有感慨道:“知我者,悟空也。”他知道悟空是担心牵累他,才拒绝了结拜的请求,心中感激之情自是难以言表。

二人又开了两坛酒,开始无话不谈。杨戬成名已久,尽捡些奇闻异事来说,听得悟空不亦乐乎。

第一卷 不可说 第八四章 两相赠

正其乐融融之时,悟空忽地想起一事,便问道:“杨兄,素闻你有七十三般变化,超出地煞之数,不知这多出的一变是什么?”

杨戬一怔,苦笑一声道:“凡是神仙都恨不得将自己本事藏到骨子里,我这点微末神通,却弄得天下皆知了。”

“这第七十三变,我今生只用过一次,便再没机会施展了。”

悟空道:“那必是极厉害的本事了。”

杨戬点点头,又摇了摇头道:“难说,遇上普通对手却一点无用,唯有遇到那会造界的主儿,才算有那么点用处。悟空,你看我此刻有何不同?”

悟空看向杨戬面庞,只见杨戬眉心那第三只眼合上,这只眼睛闭上时严丝合缝,便与常人无异。便道:“那第三只眼闭上了,无甚特别。”

杨戬道:“这便对了,这七十三变,便在这只眼睛上。佛家有门绝学,叫做天眼通,寻常神仙只能内视,炼成天眼后,便可微视、遥视。天庭上有个仙官名叫千里眼的,练得便是遥视的本领。我这天眼并非传自佛门,乃是从上古仙籍中所学,这仙籍名叫《玄空法秘诀》,据传是九天玄女所作,练到极致处,居于凡人界可目见大罗天风光。”

悟空听到那造界之主,心中按捺不住,急问道:“这也只是遥视的本领,又与那造界之主有何干系?”

杨戬道:“不错,遥视只望远有用,我说用于造界之主的,却是微视。这微视的本领,可视虚空鬼魂,辨万物真伪,识界内之门。”

前两个悟空一听便懂,这与那火眼金睛的本领无甚区别,只这最后一个不甚明白。他还未问,杨戬便解释道:“须知无论多厉害的造界之主,造出的世界都会有门,唯独你我所在的天地,乃是盘古自内而外开辟出来,却无一丝缝隙。”

悟空点了点头,却不打断杨戬,唯恐将这个关系他命数的大事错过。

杨戬接着道:“《玄空法秘诀》练出的微视法,便能看出这造界之门。”

悟空内心激动,如来佛的手掌心,是他心中永远的痛,十有八九,那一个筋斗云翻不出去的手掌便是如来造出的一界,若能学会这《玄空法秘诀》,面对如来时,岂不多了一个杀手锏?

杨戬见悟空迟迟不语,笑问道:“悟空可是想学?”

悟空大喜,道:“自然想学!”杨戬性情直爽,他便不做忸怩之态,反教人笑话。不过他一转念,又做出为难状,道:“罢了罢了,如此秘法,定是师门嫡传,怎能难为杨兄。”

杨戬貌似不快,道:“我一身本领,唯有地煞变数是师门嫡传,这《玄空法秘诀》却是偶然得来,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送这便送你!”

说完从怀中掏出一本小书,仍在桌上,悟空问道:“杨兄可有拓本?”杨戬道:“早已记熟,留之也无用。”悟空站起身,恭敬抱拳相谢,道:“实不相瞒,并非我贪得无厌,此术关乎我性命前程,确有大用处,他日寻得稀奇宝贝,再来回馈杨兄。”

杨戬摆摆手:“拿去便拿去,哪有许多讲究?喝酒,喝酒!”

悟空得了这《玄空法秘诀》,心中大快,虽已近醉倒,却也喝得畅快淋漓。迷迷糊糊间,杨戬又称赞悟空的棍法精奇,实乃平生罕见。悟空也大度一回,将那《齐天棍法》与《器典》两本典籍拿了出来,只说是偶然得来。

杨戬只翻了一遍《齐天棍法》便还与悟空,只道棍法与三尖两刃神锋相差甚多,对他无用,却拿起《器典》一书,一页一页翻看起来,眉间喜色难掩。

三尖两刃神锋在《器典》中排名四十八位,若单独论兵刃,算很高的排位了。杨戬看到排在第一的盘古斧,啧啧称奇,自怀中锦囊掏出一把小斧,竟与那盘古斧一般无二,连上面的花纹都一模一样。

悟空大吃一惊,道:“这是……盘古斧?”

杨戬笑道:“哪里,这是我当年劈山救母所用的斧子,虽然也叫盘古开天斧,却是一个仿品,乃师怜我伶仃,特意为我铸造的。”

悟空问道:“盘古斧今在何处,他有何特异处,竟能排在第一。”

杨戬道:“这你便不知了,据我师讲,混沌造化时,唯有两件东西存世,一是造化炉,另一个便是盘古斧,这斧子飞到盘古大神手中,开天之力无可匹敌,将这造化神器震成无数碎片,但既是造化神器,自然通灵,那些大的碎片又各成法宝。据说太极图、盘古幡、诛仙四剑均为盘古斧所化,故此这《器典》上不见这些法宝,只见盘古斧。”

悟空心有感慨,这些法宝均与其无缘,自己只有一根孤零零的金箍棒。

杨戬随手一翻,恰好停在了第八十一位如意金箍棒上,笑道:“这便是你那铁棒了,也是不俗之物。”

悟空道:“比起你那三尖两刃神锋,还差了几十位,不过这棍子使起来颇为顺手,我却也知足了。”

杨戬又翻了回来,指着排在第二位那兵刃道:“此物从未听过,不知为何能排在第二。”悟空一看,排在第二的也是一根棍子,与金箍棒形状大致相同,但棍身黝黑,棍首稍弯出一截。悟空在花果山无事时已与那些书生学了些古文,见图画下面写着五个字——“如意天机棍”。

二人看了半天,也未看出任何玄虚,悟空道:“大哥若喜欢把玩,这《器典》便与你留下。”杨戬一喜:“当真?”

悟空道:“这还有假。”

“那我便却之不恭了。”杨戬道。这《器典》虽有趣,却只看看便罢,实则无甚大用处,杨戬此举,却是怕悟空收了他《玄空法秘诀》,心中有相欠的感觉。

悟空大致也明白杨戬用意,心中委实有些过意不去,杨戬言行举止,处处君子风范,自己和他相比,其实已落了下乘。唉,世事维艰,自己在西游世界与杨戬大为不同,看似风光的表面其实处处危机,哪比得上杨戬安稳自在。自己倒也不是贪图他那《玄空法秘诀》,只是自己入了斜月三星洞之后,才知这世上真有造界一说,今日又得杨戬证实,越发相信如来的手掌心便是一界。这《玄空法秘诀》听杨戬介绍,正是破界的本领,自己为了保命,无奈只得脸皮厚点了。

只待日后我有发达之日,定不会忘了这杨戬,悟空暗暗发誓。

二人喝到东天蒙蒙发亮,悟空才起身告辞,杨戬久久望着悟空消失于天边的云影,吟道:“仙庭难见真君子,谁言妖魔不丈夫?这世道……怪了……”

悟空此时心急如焚,怀揣着《玄空法秘诀》,恨不得立马找个僻静处修炼,可心中实在牵挂花果山战事,唯恐天庭使出什么花招,自己不坐镇怎能放心?

他一个筋斗云翻到花果山,此时正是寅时,狮虎洞中咆哮声不断,虎类皆起来寻食。悟空直入水帘洞中,唤起四元帅,教他们无事切莫打扰,小事只找通风去办,大事便找九灵元圣,除非来了强敌,才准叫自己。

四元帅知道悟空又要闭关,立即应了。

寻了一处僻静屋子,悟空施个禁术封住了门,便打开了这本书。《玄空法秘诀》是本小书,内容甚少,共分三卷,每卷千百字左右。

悟空大致通览一遍,一颗忐忑心终于放下。此书虽为九天玄女所创,却是为普通神仙准备的,对悟空这等太乙金仙来说,修成此术基本无太大难度。

第一卷 不可说 第八五章 菩萨至

第一卷,滤尘。修成天眼通,其实还是与心性有关,人心生于乱世中,免不得胡思乱想,生出许多无用甚至有害的杂念。这第一卷“滤尘”所讲,便是教人将心力运在眼目上,将那些不想视的、不愿看的摒弃,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一尘不染,光明自现。

第二卷,入境。滤尘仅是入门,炼成这等心境之后,还需再静坐调气,入忘我之境,何日练到一颗心似微尘入湖底,那便成了。此时世界宛如澄清的湖面,湖面平如心镜,千里之内,你想见之物,皆倒映在这心镜上,这便是炼成了遥视的本事。

第三卷,存真。这一卷讲得乃是去伪存真,辨世间万物真假的手段。世上之物无论生死,皆分阴阳五行。寻常人只能目辨雌雄,这阴阳五行之气却要靠微视的手段来甄别。阴阳之气互补互融,生生不息,五行相生相克,主世间万物生长、承纳、滋润、升腾,若被法术强行改换,必有蛛丝马迹留下。存真这卷最难,讲的是熟稔世间万物之理,清楚万物习性,才能明了何谓真,何为假。

这一卷涵盖内容广博无比,偏偏又一个例子也无,只教平日里摸索。

悟空细细读完,那前两卷对他来说再容易不过,修到太乙金仙境界,滤尘、入境皆易如反掌,只演练几次便熟稔了。唯有这第三卷,阴阳五行之气倒也略懂一二,可这万物之理,却从何处摸索?

这去伪存真的道理易懂,比如天上一只乌鸦飞过,你若对乌鸦这禽类极熟,发现这乌鸦竟扇动尾巴飞行,自然知道有异常。

可对悟空来说,来这世界才多少日子,莫说世间万物,便是花果山内的妖类,现在只怕还认不全,唉,唯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悟空也不出洞,花了半月时间,将那前两卷修炼的纯熟无比。

这一日,耳中听到通风在外召唤,心知是出了大事,急忙奔出水帘洞,果然,天上密密匝匝布满天庭兵将,为首的不是李靖,却是一个容貌威严、满脸正气的道人。

悟空心中一凛,不会把三清惹出来了吧,若是如此,花果山休矣!

其余七大圣皆站在洞口等候悟空,见他出来,脸上愁容稍减,唯那九灵元圣似是得了大病,头都不抬,只在石椅上垂首坐着。

悟空虽有关切之意,但此时自然是大局为先,牛魔王迎过来与悟空低声说了几句,这一番话惊得悟空手足无措,来的虽不是三清,却也称得上是天界割据一方的人物了。

原来,为首那道人竟是北极紫微大帝,紫微大帝为万星之主,掌管天上星宿。听起来厉害,实则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天上星辰数不胜数,凡有名称的星辰,皆有星宿战将相呼应,这些星宿战将若立了功勋,便会被提拔为天将、元帅,分散在天庭中担任要职。所以,紫微大帝在天庭中称得上是桃李满天下,他若跺一跺脚,大罗天也要颤三颤。

他左边站着那位也不是寻常人物,乃是西方勾陈大帝,掌管天下万雷,又做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的便是。

右边那位一见便知,生个大大的秃头、骑着一头白鹿,自然是南极仙翁,又称寿星佬的。

与这三位相隔不远,站着三位身着缁衣的僧人,这三人皆头戴宝顶,颈围璎珞,显然是自西方世界而来。其中一人胯下骑着青狮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另一人骑着白象长鼻乱卷昂昂怪叫,第三人没有坐骑,手中拿着一根降魔杵,宝光映出,一见便知不是俗物。

这三人不用牛魔王介绍悟空也认识,骑青狮的是文殊菩萨,骑白象的是普贤菩萨,而另一人,十有八九便是灵吉菩萨。

悟空倒吸了一口凉气,这阵容,实在太过于瘆人,看来花果山今日危矣!

八大圣中,此刻唯有金翅大鹏一直冷笑,浑不在意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难道到了此刻,还要讲和不成?”

悟空听了这话,仰天长笑,喝道:“三哥说得好,打了小鬼,阎王自然出来,又不是今日才料到的。”其余人等见悟空斗志不堕,反而遇强则强,不由得精神一振。

这时,天兵阵中出来一人,此人身着金甲,赤面长髯,披着一领红袍,双目怒视,熠熠放光。他左拿着一煽风火轮,比哪吒脚下踩着的还打了一圈,右手举着一柄金鞭,极其威武勇猛。飞至花果山上空,嚣张喝道:“妖魔匪类,哪个敢来与我一战!”

牛魔王道:“此人是道教护法神将,主管天上地下纠察,乃是玉帝的心腹大将,而今却为佑圣真君佐使,名叫王善王灵官的,他素来耿直刚猛,本领非同小可。”

悟空听了,恍然大悟,原来他便是凌霄宝殿前与悟空大战数十回合的王灵官,怪不得那时唯有他卖命,竟是玉帝心腹。似这等甘心为天庭卖命的打手,绝对不容放过,谁管他正直还是邪恶。

悟空道:“这人嚣张至极,哪位哥哥去将他拿下,长我花果山威风!”

覆海蛟皱眉道:“非是我惧怕,只6上打斗实无把握,唯恐堕了士气。”这时,王禺站了出来,道:“我。”

悟空见是王禺,心中大定。王禺行事向来低调,但从不做无把握之事,他一身本领诡异至极,无踪可循,且看他如何拿住王灵官。

王禺轻飘飘落在王灵官面前,道:“看你一副人形,如何不说人语?”王灵官见出来瘦骨伶仃一只小猴,张口便骂了自己一句,强忍住怒气道:“你胡说些甚么!”

王禺道:“你我皆为匪类,不过你等在天上,我们在地上,今日一战,究其本意,乃是同室操戈,何不偃旗息鼓,共谋天下,如何?”

王灵官气得哇哇大叫,二话不说,上来便打,王禺使斩妖剑架住,二人气力倒是相当。王灵官鞭法专行正道,大开大合,无一虚招,王禺这斩妖剑却使出了花,除了第一式之外,再不与王灵官兵刃相交,躲闪之余,每每自最诡异的角度刺出一剑,便逼得王灵官手忙脚乱,回鞭自救。

牛魔王在下面看得清楚,皱眉道:“王灵官左手那风火轮怎么始终不动,难道是忘了不成?”悟空嘿嘿笑道:“岂有此理,若没猜错,那便是他的杀招。”牛魔王道:“哦?看不出这王灵官也有些心机。王禺兄弟可要小心了。”

果然,二人战了几十个回合,王灵官见占不得丝毫便宜,右手钢鞭使一招横扫千军,王禺急向后退,王灵官左手风火轮不知何时早早抛出,正落在王禺的退路上,堪堪要将王禺套在里面。下方有些修为高些的妖魔看得清楚,齐声惊呼起来。

王禺却神色自如,他口中默念一个法决,自他怀中也飞出一个闪亮圈子,这圈子迎风便长,那风火轮见了这圈子,如同|乳|燕投林一般,直接便被收了。

王禺收起斩神圈,笑道:“你这圈子是儿子,见了亲娘便要投奔。”王灵官见失了法宝,虽大为恼火,却也知奈何不得王禺,不敢再战,便羞惭回了本阵。

紫微大帝见王灵官落败,心中并不在意,只宽言抚慰几句,便与勾陈大帝和南极仙翁商量起来。

牛魔王在底下道:“那南极老头修为虽高,却不会打架,这次想必是来占便宜捞好处的,不必在意。”

第一卷 不可说 第八六章 战局乱

悟空道:“不在意他也可,那两个大帝与三个菩萨,着实难对付了。”牛魔王笑道:“那两个大帝若出手,难逃以大欺小之名,不知他下一个派谁上阵?”

这时,只见远处天空瑞霭祥光忽现,自那九霄华汉里,现出一位白衣大士,这大士,头戴一顶金叶纽,身穿织金边登彩云的一件锦绣素白绒裙,左手托着一个施恩济世的宝瓶,瓶内插着一枝洒青霄,撒大恶,扫开残雾垂杨柳。面前一只黄毛红嘴白鹦哥领行,身后站一个少年行者,手执铁棍,精神抖擞一表人才。二人踏着莲花祥云,不急不缓飞来。

这白衣大士不是旁人,正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到此,喜得许多天兵一阵欢呼,便连地上花果山小妖,亦有些朝天礼拜,所谓名声远播,也不过如此了。

观音菩萨自然先到紫微大帝前见礼,而后再与三位菩萨互敬,最后带着行者木吒,来到李天王面前。木吒见了李天王自然下拜,他跟随菩萨,与李靖也无多少见面的机会。

李天王与观音菩萨见礼,菩萨不拘此节,先隐约问起战报。李天王将前事道明:六星宿围剿,被杀之于无形;十万天兵围剿,亦大败而归;请灌江口二郎神相助,亦未能取胜,此番算起来,已是第四次围剿了。

观音菩萨听到显圣真君亦败给妖猴,皱眉思忖,却一言不发,将木吒留在此处与哪吒叙旧,独自转身离去。

观音菩萨来至文殊、普贤三人身边,却说起了闲话,多是些海外轶事,珍禽妙兽之类,一句不入正题。文殊普贤自然知她用意,便叫青狮与白象去周围逡巡。

见两头畜生走的远远,观音菩萨笑道:“闭关几年,没料到地上出了这些强妖。”文殊菩萨道:“此番老君可出了个好难题。”普贤点了点头:“方才那猴子的怪圈,便连我也未看出成色。”灵吉菩萨道:“八个太乙金仙,偌大手笔,恐怕非佛祖亲临难以制胜。”

四人对视一眼,均露出笑意。观音菩萨又道:“我等既然来此,怎好不出一分力,与老君面上也说不过去。”

文殊菩萨笑道:“此番天庭损兵折将,又堕了威名,倒真让人意料不到。”普贤菩萨微微摇头,道:“大悲无泪。”灵吉菩萨接道:“大笑无声?”观音道了句:“大悟无言。”

文殊菩萨看看三人,皆是一副莫测高深的笑容,便道:“大败若胜!”这几人彼此相熟,打起机锋来默契的很,一时间想到了一处。

观音菩萨道:“待会我知会紫微大帝,好歹冲杀一阵做个态势,胜负自由天定了。”文殊菩萨道:“如此甚好,似你我这等方外之人,却不好出手。”观音菩萨点点头:“居于俗世,不动亦伤,还谈何出手。”普贤道:“便教青狮白象随军掩杀罢了,我等只管掠阵。”

悟空见四大菩萨在天上聚在一起交谈,心中大忧,但转念一想,《西游记》中,极少见菩萨出手伤人,只摆弄些法术法宝,或许这次亦不例外。

稍停,见观世音菩萨又来到三位大帝面前,她与紫微大帝商议几句,紫微大帝点了点头,便见天上云层卷动,无数旌旗扬起,向花果山上方齐聚而来。

悟空知道天兵将要大举进攻,急命四大元帅、七十二洞妖王做迎战准备,果然,天兵分为八路袭来。

第一路由托塔天王、哪吒三太子统率,第二路由四大天师统率,第三路由四大天王统率,第四路由九曜星君统率,第五路由北斗七元引领,第六路由四方神将,四渎龙神率领,第七路由王灵官率五方揭谛、六丁六甲引领,第八路却由行者木吒带着青狮、白象先行。

这八路大军以势压人,也不讲什么排兵布阵,只自天上地下漫山遍野杀了过来。花果山群妖分聚在各个山顶,背里朝外。

天兵人马未至,法术先行,什么五雷术、烈火符、土崩咒,一股脑朝妖群袭来。这一次天兵显然准备充足,一时间将花果山妖群打了个措手不及。

悟空见己方阵脚将乱,叫八大圣各抵住一支天兵,他独自迎上的,却是木吒与青狮白象这一伙。

木吒早知哪吒败在悟空手下,此番他艺业有成,便要为兄弟报仇,铁棒迎上,便与悟空战在一处。木吒原本便不是悟空对手,此时悟空见花果山战情吃紧,更是手下不留情,这根金箍棒势大力沉,不过十数个回合,木吒便抵挡不住,节节败退。

青狮白象忙挥兵刃上前相助,悟空使个分身术,一化三,三化九,三个悟空围住一人,仍是大占上风的局面。

那边厢,金翅大鹏将四大天师打得落花流水,北斗七元被覆海蛟杀得落荒而逃,通风战退了四方神将、四渎龙神;无支祁战退了四大天王;王灵官见了王禺,只虚应几招,便带着五方揭谛、六丁六甲退回本阵。牛魔王与哪吒三太子倒是打得有声有色,不过见牛魔王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显然未尽全力,唯有那狮虎洞中的黄狮雪狮,对上九曜星君却落了下风,九灵元圣无精打采,十成功夫使不出一成。这时,只听阵中一声惨叫,却是黄狮精的一个小儿被火德星君烈火困住,烧得皮开肉绽。

黄狮精大叫:“痴儿!”想要奔过去相救,却被太阳太阴二位星君拦住。木德星君在深林中如鱼得水,法术施展开,遍地青藤缠绕,将一群狮虎围在当中,只待火德星君过来放火。雪狮被土德星君手中巨斧斫得遍体鳞伤,仍浴血奋战。

黄狮精几次突围未果,怒吼一声:“祖圣救我!”

九灵元圣似刚从梦中惊醒,抬头抖抖鬃毛,见自己一洞儿孙伤的伤,逃的逃,九曜星君大展雄风,下手凶狠异常。

九灵元圣一声怒号,化出九灵真身,如同小山一般,立在战场中间。他左首头颅伏低,只轻合锐齿,便叼住火德星君,再一甩脑袋,把这个威名赫赫的火德星君只抛到了九霄之上。火德星君在半空中稳住身形,心中惊骇无法形容,再不敢下去了。

九灵元圣故伎重施,又将木德星君、太阳星君丢了出去,剩下的六个星君见这九头狮子如此厉害,急忙转身逃窜。九灵元圣也不追杀,只将自己那重孙救出便罢。

黄狮精将自己那痴儿救起,先是一通好骂,若不是老祖宗出手,只怕这条小命便没了。

九灵元圣这一出手,可惊坏了天上掠阵的四大菩萨,观音笑吟吟模样不改,夸赞道:“好一个九头狮猊!”普贤菩萨眼中艳羡,心中却想,这狮猊王炼出九首,显然九灵玄功大成,虽是宝贝,却再难捉到了。

灵吉菩萨喃喃道:“辟九灵兮求索,归元圣兮逍遥,这等绝品妖兽,竟混迹于此了。”

文殊菩萨一言不发,嘴唇紧抿,看了这九灵元圣,再看自己那头青狮,简直是天下最俗不堪言难以入目的妖类。

此刻,悟空也已将木吒及青狮白象击退,首领既败,天军士气大折,竟呈败退之象。

西方勾陈大帝眼见九灵元圣大显神威,当下按捺不住,喝道:“好个狮猊王,也忒猖狂!”于是取出雌雄双鞭便要出手,紫微大帝忙阻住他道:“勾陈大帝,杀鸡焉用牛刀?”

第一卷 不可说 第八七章 上天庭

勾陈能任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因他刚正不阿,处事公允,铁面无私。但紫微大帝拦住他,他却只得给几分面子,便放下武器道:“我若不去,恐怕无人能制他。”

紫微大帝道:“这狮猊王虽为妖类,却也懂得深浅分寸,你见他只为救自己儿孙,未伤一个天将,着实难得。”

勾陈大帝自然也看得清楚,便道:“这倒是实情,不过不斗败此妖,我天兵士气低落,已近一触即溃的境地,如何再战?”

南极仙翁过来笑道:“勾陈大帝心系道教,不遗余力,真是可敬,可佩。只是今日,却不宜出手。”

勾陈大帝问道:“长生大帝何出此言?”

南极仙翁道:“且不说妖焰嚣张,一个不慎,唯恐坏了万年威名;单看那四个菩萨袖手旁观,我等又为何首当其冲?”

勾陈大帝驳道:“此事乃是我天庭之事,四位菩萨乃是客人,如何能攀得?”

南极仙翁嘿嘿一笑,道:“勾陈老弟,我话仅至此,你且思量一番为好。”

勾陈虽耿直,却不愚钝,他想了想,模模糊糊便有些明白南极仙翁语中之意。紫微大帝自然清楚得很,天庭前三次围剿花果山,说实话只第一次是不知深浅,到了第二次三次,天庭虽号称派了十万天兵,却无精锐上阵。那些神仙也只出手辄止,哪有几个拼命去打的。

明知必败之局,却仍要勉力相撑,玉皇大帝这番心思瞒得过别人,又怎瞒得了太上老君与紫微大帝这等人物。

这第四次围剿,其实无非做个样子叫菩萨看看,天庭是真的败了,并非作伪,如此方可请出西方佛祖助阵。而四大菩萨也是个个顶尖聪明,自然不会死心塌地为天庭效力,只要来了,便是功劳。即便败了,也是丢了你天庭的脸,与我等助阵又有多大干系?

只见下方战况骤变,适才一番攻坚此刻竟变成了花果山妖怪追杀天兵,紫微大帝看得心烦,便闭目站在云上养起神来,再睁眼时,战场已是一片狼藉,地上再无一个天兵,均丢盔卸甲狼狈回了本阵。

紫微大帝见天兵个个垂头丧气,似乎怎么也想不通,为何如此浩大的阵容与声势,仍败给这群妖人。紫微大帝叹了一口气,道:“此番围剿失利,还是回禀玉皇上帝吧。”他一声令下,天兵井然有序,分批返回天庭。

地上花果山妖兵阵阵欢呼,小妖们不懂事,以为本山大王便是天下无敌了,自己命好,能有这样大的靠山,必定能多活几年无虞。

金翅大鹏见天庭兵将退去,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便大声嚷道:“兄弟们,天庭屡战屡败,此际必定已无兵可派,我等何不乘胜追击,杀上天庭去,也到那金殿上坐几年!”

覆海蛟第一个响应:“说得好,此际士气正旺,正是好时机!”

牛魔王只嘿嘿笑,却不吭声,九灵元圣行事沉稳,眼中露出忧色,却将目光投向了悟空。无支祁、通风、王禺三人也看着悟空,那眼神中坚定的神色表露无疑,便是刀山火海,也陪你一遭闯了。

悟空此刻却没空去戳穿金翅大鹏的小伎俩,金翅大鹏虽也是结义兄弟,但他来历根底可不是十分清白,他要杀向天庭,自然是为自己牟利。悟空也不管大鹏如何向,他头脑中思绪在飞快地旋转,权衡杀上天庭的利弊。

如金翅大鹏若说,去玉帝的位子上坐上一坐,听起来诱人,但只是痴人说梦。八大圣中,没有人比悟空再清楚天庭的实力之雄厚了,曾经的大闹天宫,其实只是旁人编出的一场闹剧而已,悟空恰逢其时,一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