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齐天传

第39部分阅读

三界将大开生门,有那能自行走脱的,自然便重归天地。”

悟空问道:“那肉体凡胎的凡人兽禽当以何地自处?”

老君停顿片刻,叹道:“还能怎样,人固有一死——”

悟空打断老君喝道:“人只有向生之意,谁会平白无故便有向死之心?如此作为,与滥杀无辜何异?亵渎造化,造化必报之!”这话从悟空嘴里说出,意义可非同凡响,他本就是造化所生,一句“造化必报之”如同诅咒无异。

悟空本料说完这番话,三清便会勃然大怒,但自己实是无法忍住,若不下猛药,三清怎会警醒?哪知三清尽都默然无语。

悟空心道,你不说,那我便接着说,于是道:“神猿一系,与造化领悟最深,如此强取造化之事,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做的,你们这番打算,却尽付东流了。”

此时元始天尊悠悠开口道:“众生不易,此事我三人却也想过。只是三界中生灵何止百亿,以我三人之能,却是有心无力了。造下此等罪业,虽必有果报,却也唯有望洋兴叹了。”

悟空听元始话中似有意救人,心中一喜,道:“如何才能将此间生灵尽数救出,望大天尊指一条路来,我看是否能有存活之法。”

老君道:“非是小看你,只是凭你如今修为,却帮不上什么忙。”

悟空道:“难道非要混元境界才行?”

老君道:“悟空果然伶俐,我便说与你听,也教你死了这条心。”

“此三界宏大无边,非是吾等夸口,天地间怕再难寻得三人能布出如此广袤之界,只因我三人功法本源相通,又彼此相知,毫无芥蒂,才得成功。三界相连,各有门户相通,分别为生、死、玄、虚。”

“此界只有一条通路,便是你如今所在之处,打开阵法,通路便自然现了出来。若是天仙出界,自然不难,阵法一撤,沿路自主飞出,便可直达清微天,天仙能抗住天界罡风,他们自己下界便可。”

“地仙以下出界,若是一二十人,我等用手也抓了出来,但这许多人出去,唯有一个办法,便是由一人将生、死、玄、虚门使大法力贯通,再由一人使搬运术将所有人移至本我界,又有一人护住天界罡风,再有一人开出一条通天之路,叫这些凡人自行走下去。至少也要四个混元金仙才能做到,此间仅有三人,你叫我等如何去做?”

悟空想也不想,道:“此时甚易,这四桩事却不必同时去做,可先两人施法,将所有人移至此界中,再由两人施法助凡人下界,如此即可成功。”

老君啐了一口道:“你这猴子,想累死我们不成?你可知施展这样法术,要费多少法力?我早已算过,若按你那法子,就算二百年不歇不止,也只能救出一成。”

悟空笑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此看来,非要我出手不行了。”

老君道:“莫耍贫嘴,你休自视过高,以你当下修为,便是天界罡风,只怕也撑不住十天半月。”

悟空道:“若我能寻来七个混元金仙,此事可成否?”

他此语一出,只见眼前迷雾顿时消散,三清一起站起身来,老君喝问道:“此语当真!”

第二卷 道可道 第一六二章 众志成

悟空始见三清真容,见三人皆着一身素青道袍,粗看无甚分别,仔细看去,居中而立元始天尊的道袍镶着黄边,左手边灵宝道尊的镶着红边,右边老君的镶着紫边。

三人皆表情恬淡,倒似世间无事能动其心。右首灵宝道尊笑道:“悟空听好,说的是混元金仙,可不是太乙金仙,你可是听错了?”

悟空道:“如此大事,岂能说笑,便是七个混元金仙!我倒要看看三清是否真有悯世之心!”

元始的脸上始终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忧郁,他心意一动,神游界内,片刻后,元始神色剧变。老君急叫道:“师兄!”在他记忆中,元始还从未有过如此神情。

元始道:“无妨,悟空所言不虚,他的确有此能耐。”然后又转向悟空道,“悟空好际遇,居然将这些老家伙也请了出来。”原来他掌管此界,只瞬间便在界内发现大禹、麒麟等人。

老君还不懂,急问道:“是哪个,这世上混元金仙有数,又有哪个我不知的。”

元始道:“你自然识得,只是在你我心中,这些人早已作古,万没想到,他们竟隐于鲲鹏腹中。”

悟空道:“不错,这几人都欠我个人情,若有他几人相助,此事可成否?”

元始闭目捻指,须臾便道:“不用七人,若得五人相助,便可即刻成功,多说也只十数载之功。”

悟空惊道:“怎的如此快?”

元始道:“你有所不知,先前那是笨法子。混元金仙若凑齐八人,我便可布下八荒宇道阵法,界内之民入此阵,尽可安然无恙传到天下四洲任何地方。此乃阵法玄妙,自然是捷径。”

悟空大喜过望,忍不住在空中翻了个跟头,刚一腾身,耳边闻得天雷隆隆,才想起自己仍在元始阵法当中,吓得急忙站定。

三清也是极为高兴,此事压在三人心头久矣,而今有了解决之道,免去许多杀戮,说不得造化功业上又添一笔,怎能不喜?

此事老君、灵宝道尊已知这七个混元金仙是何方神圣,心中大震。自天地大乱之后,上古神人所剩无几,时光久远,如今的大禹、祝融等人,早已被当作上古传说。万没料到这几人竟仍在世间,看修为,比自己三人却也不差。

天,七个混元金仙!这七人看似对悟空印象颇佳,造化神猿若能得此助力,放眼天下,还有谁人敢动其分毫?若真如此,再加上八大圣与许多麒麟麾下神兽……这是何等恐怖的事情。

想到此处,老君缓缓问道:“悟空,老朽有一言,万望你据实以告,莫打诳语。”

悟空见老君表情凝重,称呼也谦逊了许多,也正容肃立,道:“老君但问无妨,我孙悟空活得便是一颗本心,欺人便是欺己,这道理再简单不过。”

“好!”老君问道,“我且问你,你,究竟志在何方?”老君问出这句话,心中也忐忑不安,如今的孙悟空与当年可大不相同,他若任性而为,只怕便可闹得天翻地覆。

悟空想了片刻,道:“凡事自有因果,我心唯以众生念,不失本心,使人不失本心,便是我平生所愿。”

“不失本心,使人不失本心……”老君喃喃重复了两遍,还在不解当中,此时元始喝了一声:“好!”

元始毕竟高出老君一筹,稍一琢磨便知悟空这“不失本心”的含义。人若做事不失本心,那便善莫大矣,天地间自然少了无数纷争。

老君仍是不懂,问道:“你所说本心,所指何处?”

悟空道:“老君曾道,人之善恶天赋也,我诚以为然。岂不闻‘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地生养万民,自有恒常规则相伴,万民秉持,故此喜爱美德亦为天性。如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凡人若能本此心做事,仁义礼智遍布天下,这天地自非一人之天地,而亿万生灵共有也。若到那时,尚忧会元之厄乎?”

老君抚掌大笑,由衷赞叹道:“好!好!好!”

灵宝道尊也赞许道:“悟空胸中有颗道德本心,如此我三人无忧也!”

元始天尊道:“悟空,你去吧,若能说动那七人,我便可随时立起八荒宇道阵法,若有话,只教牛儿传话即可。”

悟空道:“好!左右尚有二百年,不急不急。”再抬头时,三清已不见踪影,迷雾层层,又将周围遮掩得难以视物。

须臾,牛魔王不知从哪里出来,叫道:“悟空,走罢!”悟空却呆立不动。牛魔王又叫了两声,悟空一跺脚道:“还有几件事没问,这三清走的倒真快!”

牛魔王道:“怎的,可要我再去请师尊?”

悟空道:“此时胆子大了?”

牛魔王嘿嘿笑道:“师尊刚才与我说了,悟空若要相见,即时禀报,不得耽搁。”

悟空没想到自己在三清心中分量大增,道:“罢了罢了,倒也不是急事。”悟空心中一直惦着劫杀界中的六耳猕猴和九头虫,想从灵宝天尊处打探打探,当然,还有极西大漠中那个极为诡异的阴魂。之后想必还有机会与三清见面,忘了便忘了吧。

二人回了存天洞,悟空了却了心中这桩大事,如同搬去了一块巨石,胸中块垒土崩瓦解,畅快至极。

辞了牛魔王,悟空径直便去寻大禹,将这事三言两语说个明白。正如悟空所料,大禹二话不说当即便应承下来。大禹为上古帝王,赤松子、祝融、后羿几人都唯他马首是瞻,当无异议。悟空又去寻麒麟,麒麟与救人一事实无多大兴趣,但悟空相求,怎好拒绝,区区十数载之功,也耽搁不了什么,于是也答应了下来,教悟空随时来唤他便可。

悟空再寻大禹,去寻句芒与蓐收二人,他两个不知将通风与王禺带去了何处,悟空却寻不见了。

大禹带悟空在界内寻找,本我界极北处,有一座巨岛,也不知此岛上原来住着何人,如今句芒在东,蓐收在西,将此岛占了。

悟空远远便见到,通风正如自己在鲲鹏腹中青木峰上一般无二,苦苦于长生树上摸索,凝练青木真气;王禺也在蓐收指点下逐个试练各种兵刃,二人练得聚精会神,均未发现大禹与悟空到此。

悟空拉住大禹道:“他二人初解内中真味,还是不打扰他们好些。”大禹点点头,道:“元始既说十数载即可成功,倒不急在一时。此时回去与你重铸金精铁棒,如何?”

悟空大喜,二人又飞了回来寻祝融。

祝融见悟空又来,眉间喜意盈盈,道:“此番熔炼,你在此相陪,可好?”悟空一听这话,便似一颗头都变大了,一百五十年啊,便要这般一动不动在息壤炉旁炙烤,自己恐怕没有这份耐心。

大禹道:“祝融所言正合我意,悟空,此番金精分而又合,如我所料不错,怕是一个难得的法宝,你若将精血融入,今后御使必能威力大增。况且铸器暗合天道,你在此观摩,大有好处。”

悟空听大禹这么说,却不得不答应下来。

祝融促狭的看着悟空笑笑,转对大禹道:“此界无火,我欲造一座火山出来,怕是要费些时日了。”

悟空道:“造火山作甚,又要多久时日?”

祝融道:“要炼金精,非要火中火不可,先前万载积累都丢在鲲鹏腹中,如今从头做起,少说也要百年光阴。”

悟空算了算,这一百年,铸器又要一百五十年,只怕此界早就崩了。大禹也知他心意,出了三界,不知有多少大事等着,还是在此地将法宝炼成最好。

悟空一拍脑袋,笑道:“我确实守着金山要饭吃,少待片刻,我去去就来。”大禹与祝融面面相觑,不知悟空去了何处。

悟空自然来寻牛魔王,牛魔王刚要闭关打坐,见悟空闯入洞来,嚷道:“你这猴子好没分寸,唬的我险些走火入魔。”

悟空笑道:“走火最好,如今我正缺火。”

牛魔王:“缺火?你要火作甚?”

悟空道:“要炼一样紧要的事物,还要劳烦二哥去老君处,与我借点火来。”

牛魔王啐了一口,道:“我师尊又不是灶神,哪里有火?”

悟空嘻嘻笑道:“那八卦炉中,随意扔些炉渣下来便好。”

牛魔王道:“你妄想,我师尊那八卦炉可是宝贝,怕是炉渣都不舍得给你。”

悟空道:“成与不成,二哥就替我试问一遭。”牛魔王又推阻了几次,终究架不住悟空软磨硬泡,气得呼着粗气上了天。

不过片刻,牛魔王回到洞中,对悟空道:“明日去西方一念原上,自有天火降下。无事快走,莫要碍我修行!”

悟空做个长揖,唱个大诺告辞。

第二日天光乍亮,悟空三人来在一念原,不多时,只见头顶上微光一闪,一个红亮之物自高空坠下,此物坠速渐疾,如一根火箭直射入几里外的地上,消没不见。

少顷,忽闻地底隆隆作响发出巨爆之声,而后便觉热气腾起,地上草木须臾化为焦黑。祝融赞道:“好火!”一道红影电光火石般弹射出去,循着那物钻出的孔洞便扎了下去,悟空与大禹紧紧跟随。

这孔洞粗只盈尺,二人使个缩骨法进去,内中却越来越宽,向下直入千丈有余,方才到底。此处燥热,丝毫不下于祝融所造的鬼焰山。

大禹惊道:“这是何人之火,竟与火神不分轩轾。”悟空道:“三清中老君之火,老君素以丹道闻名,此火想必自他八卦炉中取出的。”

大禹取出息壤炉,寻了一处平整地势,道:“悟空好大面子,三清竟也与你交好。”悟空笑道:“暂算个志同道合罢了。”

息壤炉立起,大禹、祝融便一脸凝重,屏息静气,沉浸在炼器的氛围当中,悟空离得远远,一双眼睛看看大禹又看看祝融,等了半日也不见二人动作,于是索性去一旁打坐去了。

第二卷 道可道 第一六三章 神器成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百年时光飞逝流过。

本我界存天洞前,牛魔王神采奕奕自洞内走出,一跃便登峰顶,见一轮初升朝阳喷薄而出,壮丽华美。

他闭关整整百年,此番修为精进,一身筋骨淬炼得如同金刚之躯,自知自己本身这样本命法宝已堪大成,心中喜悦之际,手也痒了起来,便欲找人比试一番。

正在这时,只见正北四人正于天际翱翔,直奔存天洞而来。定睛看去,却是句芒、蓐收、通风、王禺四人,牛魔王大喜,百年前蓐收将自己斗败,今日找回场子,正是时机。

他擎起铁棍迎了上去,拦在四人面前。通风见是牛魔王,笑道:“牛二哥要去哪里?”牛魔王对蓐收道:“来来来,你我再练上一遭。”

王禺跨前一步道:“我!”

“你非我敌手,叫那使斧子的来。”牛魔王道。

蓐收神念一动,两柄短钺飞出,却落在了王禺手中。

王禺将双钺交叉做个十字花状,斧面映着朝阳光辉,反射到牛魔王脸上,牛魔王顿时想起那日一败,怒不可遏,抡起铁棍砸来,王禺抬钺迎上。

牛魔王见王禺竟敢硬接,可与平日交战大不一样,“当”的一声脆响,牛魔王铁棍竟被弹了回去。

牛魔王喝道:“好力气!”他却不知,王禺使得并非蛮力,乃是御金神通中的“震”字诀。二人斗在一处,王禺丝毫不落下风,反而怪招迭出,令牛魔王有力使不出来。再斗片刻,王禺斩神圈飞出,牛魔王早知他这招,手中铁棍顺势掷了出来,被王禺短钺磕飞,滴溜溜被斩神圈收了起来。

牛魔王捻个法决,本身立现,好一头金光闪烁的大白牛,通体如同钢铸铁浇一般。王禺看了看,苦笑一声,不知从何下手。

其实他深知蓐收这一双短钺的威力,若再继续打下去,恐怕牛魔王钢筋铁骨,也难免伤了皮肉,故此不愿再打。

此时通风一跃而出,喝道:“王禺退下!”

大白牛摇头晃尾,径直撞向通风,通风凭身法闪在一旁,手中亮出苗刀,对准白牛背脊劈了下去。大白牛侧身要躲,但体型太过庞大,这一刀正划在侧腹上,“仓”的一声,声如磨刀,只在大白牛右肋处划出了一道浅痕。

见大白牛肉身如此坚硬,句芒、蓐收也为之动容。

通风见自己苗刀锋利,牛魔王身躯亦强悍无匹,如此硬碰硬只怕斗得两败俱伤,于是他便将苗刀收了回来。随着法决念出,双掌搓动间,却有缕缕青气如藤蔓一般吐出,将大白牛四蹄缠住。

这白牛只微微一动,青气便散,只是复在空中凝住,聚作一团。通风习得御木神通后,施展起地级法术“青藤术”毫不费力,只见这青气越来越多,不过片刻,便缠遍大白牛全身。白牛此时行动暂缓,举足踏步微有凝滞之意。

大白牛此时也未在意,只带着满身青气向通风冲来,通风身法灵活至极,又怎能让白牛触及,他闪躲腾挪,手中法术不停。又过片刻,青气渐渐有凝实之意,此刻通风手诀一变,青气随之变形,化作一根根有形有质的青色藤条,紧箍在白牛身上。藤条相交之处随法术打了许多个死结,倒似白牛身上挂了一张巨网。此法术有名做“千千结”,乃是自青藤术演化而来,已是木系天级法术了。

此时大白牛才觉不对,只是此时正视这青气的威力,为时已是稍晚。千千结下,大白牛便是动一步也吃力的很,白牛又无利爪,无法将这藤条扯下。但牛魔王岂止这点本事,他身躯急剧增长,瞬忽间化作千丈高下,身上藤条顿时变得细如蛛丝,却始终未曾断裂。

说起来这藤条乃是至纯木系真气所化,并非真正草木,岂会有断裂一说。但牛魔王施出此法,便是二人比拼法力之战了,一个要收拢藤网,一个要脱出牢笼,一时间却难分高下。

王禺见二人难分高下,亮出斩妖剑来,跃至大白牛身上,只轻轻一挑,将几根青藤挑断。这一下一身桎梏土崩瓦解,大白牛立时还了自由身。

通风哈哈大笑,他自劣势挽回,将肉身强横远胜于他的牛魔王困住,颇出自己意外,没想到木系法术若应用得当,丝毫不逊于其他攻击法术。

牛魔王此时也变回人身,仍呼呼喘着粗气,道:“好缠人的东西,这是那青脸瘦子教你的?”

通风听他对句芒不敬,便道:“若是他施出此法来,教你一百年也逃不出来。”

牛魔王想了想,方才若是没有王禺相助,自己仅能与通风僵持,若是这瘦子亲自上阵,恐怕还真是如此,悟空不知从哪里寻来这许多怪胎,一个比一个厉害。

通风问道:“悟空可在洞中?”

牛魔王道:“我闭关百年,又哪里知道。”

通风道:“想必他也闭关了,暂回洞吧。”于是五人飞回存天洞不提。

一念原地底,千丈火洞之中,熔炼金精铁棒已到了最后关头。悟空早早被大禹唤醒,他也插不上手,便在一旁凝神观看。

眼见息壤炉中金精之液已尽融为一体,大禹将怀中如意锁妖练取出,投入到了炉中,此为取个金精圆满之意。而后大禹凝神屏气,将自己精血从炉中吸得一干二净,此为取个至真至纯。此际炉中唯存一炉金精,再无他物。

大禹传音与悟空道:“速将精血投入炉中。”

悟空远远伸手一指,一道血箭直射入炉中。

祝融三味真火变幻无端,各色火焰在指尖跳跃翻飞,一团团投入炉中,将那金精裹住,她一身红衣在火光下映着一张满月面庞,加上凝重的表情,又是另类极美绝色。

悟空精血与金精毫无阻隔,片刻便融入其中,大禹脸上渐露喜色,将息壤炉变幻形状,祝融也渐渐收了火力。

悟空百年间虽打坐炼气,却始终分出神念来看二人铸器,此际接近尾声,他心中顿有所悟,原来铸器中也暗合大道之理。

自初时小火慢熬,至中间猛火急攻,再经无数反复,其间观内观外,辅以外部环境造就,加以内部精血滋养,方可初成。若将人比作这尊炉鼎,这一过程与修道又是何等相似。道家云:温养先天,运内炉天然真火,剥尽一身后天阴质,阴尽阳纯,永久不坏。

故此真火越纯,炉内杂物去之愈尽,炼出的器物才愈加珍贵。他这铁棒能得祝融火神相助,又经天底下独一无二的息壤炉锤炼,自然人间少见,天上难寻。

少顷,大功告成,大禹祝融皆松了一口气,只待那铁棍自行冷却。

中间闲暇,大禹道:“说来蹊跷,这金精因老君而开,又经他手而合,也算圆了因果。”悟空问道:“如何叫因老君而开?”

大禹道:“当初发现金精时,祝融不在身边,我哪有这等火力熔铸,此时恰三清路过,借了我火种,助我将此金精化开,故而叫因老君而开。今日又是老君借火,使金精归得圆满,这铁棒与他缘分不浅。”

悟空没料到还有这个故事,心中暗暗称奇。

过了一日,大禹收了息壤炉,只见一根黝黑的铁棍立在当中,这棍子黑黝黝的,早失了原来金精的亮色,显得朴素无华。

悟空一见此棍,心中一震,他急忙伸手将铁棍招来,此神兵中内蕴神猿造化精血,自然成了悟空本命法宝。

始从火中取出,铁棍灼热难当,但悟空自然不放在心上,乍一入手,便觉这铁棍与自己如同一体,果然法力运至,如臂使指。舞动间这铁棍顶端稍弯,却是棍头震荡所致。大禹与祝融在旁看了片刻,竟有恍惚之感,暗道神奇。

悟空心中惊讶比他二人千百倍不止,他做梦也不会想到,四根如意金箍棒,加上造化神猿之血,竟能炼出《器典》上排名第二的“如意天机棍”!

悟空那日见了“如意天机棍”,便多看了几眼记在心中,那形状模样与手中这根铁棍毫无二致。如意自然指的是如意变化,先前那如意金箍棒虽也做如意,却仅指大小而言,而今这如意天机棍,却可随意弯曲,若是悟空愿意,亦可将其当作软鞭使用,如此一来,对敌时势必占了许多便宜。

五万四千斤的一根软鞭,想想都可怖之极,天底下能接下的人怕是寥寥无几。

而仅有此用,恐怕还排不上《器典》第二,盘古斧碎裂后尚能化作太极图、盘古幡、诛仙四剑等上古神器,岂是寻常法宝能比。

这如意天机棍的奥妙,恐怕不在“如意”,而在于“天机”二字上,此棍出世,仅是一条金精,今日才是它初见天日之时,恐怕无人能知其中玄机,这答案却要自己去慢慢摸索了。

只是,既然此棍初成,又是何人将其写在了《器典》上呢?

第二卷 道可道 第一六四章 寻佳人

百年光阴,成就一根如意天机棍,实在令悟空喜出望外。

大禹问道:“悟空,此棍自然归你所有,你为它取个名字吧。”

悟空想也不想,道:“便叫如意天机棍如何?”

大禹思索片刻,道:“如意倒是不假,只是天机二字缘何而来?”

悟空见大禹神情,心中断定大禹并未见过《器典》一书。论起此书源头,还是他自须菩提祖师的书堆里翻出来的,须菩提是故意而为之,或是机缘巧合?怕是永远没有答案了。

只听祝融道:“好名字!”

大禹见祝融称赞,便问道:“你既称赞,却说好在哪里?”

祝融笑道:“如意二字不假,棍字也是名副其实,这天机二字嘛……”祝融低头思索不语,然后顽皮笑道,“自然天机不可泄露。”

大禹道:“就你油嘴滑舌,好,那便叫这名字,天机天机,心明途自现,也不去想他了。”

悟空收了如意天机棍,道:“此番铸器,可比当初预算快得多了,如今尚有百年光阴,二位大可修养一段日子,再去做那件大事。”

大禹道:“铸器所耗法力微乎其微,何须歇息?”

悟空喜道:“那再好不过!”

三人飞出地底,再见天日,直往存天洞飞来。

悟空见了牛魔王,又见通风、王禺修为大增,自然又是一番欢喜。悟空见此间大事基本落定,便叫牛魔王去与三清传话,只道大阵即日便可起建,牛魔王兴冲冲地去通风报信了。

悟空再去寻大禹、麒麟等人,大禹已将相助三清、救三界中人脱厄一事讲明,众人自然答应。而布阵只需八人,却有两人闲了下来。

便在此时,牛魔王来寻悟空,道:“此事已禀明师尊,师尊说布下八荒宇道阵只需五人相助,其他人此刻便可出界了。”

悟空问道:“我也可出界?”

牛魔王道:“师尊说了,你势必不能留在此处了。”

悟空不解道:“为何?”

牛魔王道:“师尊只道‘去了便自然知晓’,我亦不敢多问。”

悟空一想,老君既然这么说,想是神机妙算,或者知道许多内情,绝非毫无由头。于是他便去寻大禹,道自己便要离界。

大禹也有些诧异,思索一番便道:“既如此,我教后羿、赤松子随你出去,万一遇事,也是两个助力。”

原来后羿妻子嫦娥便在那天地之中,大禹催促了几次叫后羿破界而出,后羿只是执意不去,却道:“凡事天定,几万年已过,又怎会急在一时,悟空既然不出,自然造化之意深不可测,何时他出去,我再出去不迟。”

上古时,后羿性情暴烈善斗,天下皆知,在鲲鹏腹中呆了几万年,性子渐渐转温,耐性也是极好。悟空救他出来后,对悟空更是感激涕零,其中自然也有许多愧疚之意。自这之后深信造化弄人,再不敢违拗。

此时闻之悟空要出界,大禹派他跟随,自然一口应诺下来。赤松子却见祝融面露不豫之色,便要开口要与祝融换个位置,却被大禹以目制止。

悟空心中虽有牵挂,如九头虫、六耳猕猴、红孩儿、大漠阴魂等等,但料三清必有安排,却也不用自己操心,回头再去寻便是。

牛魔王道:“师尊说了,此次最多只十人出界,你可随意挑选。”

悟空笑道:“何用十人,六人便够了。”通风、王禺、牛魔王、后羿、赤松子加上自己,可不正是六人。

牛魔王道:“那便即刻启程!”

这六人以牛魔王为先,直上九天阵法之中。此番却是通风带着众人在迷雾中穿行,他于阵法之道颇通,比牛魔王可强了许多。但阵法之中不可施用法力,此番却也走了小半日。

忽见眼前青光蒙蒙,越走越亮,通风喝道:“走罢!”一纵身便穿了出去。

五人随后跃出,悟空站定后,只见自己立于云端,身旁一座巍峨宫殿。牛魔王道:“这便是元始大天尊之玉清宫了。”他带着众人从宫外绕出,飞不多时,便出了玉清宫地界,只见茫茫云海一片。

悟空入界四百年,此时出来,竟有隔世之感,心中暗道:“我回来了!”

此时,后羿与悟空道:“我去大罗天有些私事。”

悟空略一思索,天!自己怎的将这事忘了,广寒宫嫦娥,可不正是后羿妻子!自己只顾苦学五行,和后羿连话也没说上几句,真是惭愧。广寒宫嫦娥倒也没什么,他二人夫妻久别,若无意外,自应一片缱绻思念之情。

但这其中,偏偏有个天蓬元帅调戏嫦娥的狗血情节作怪。

月宫主人,自然是九曜星中的太阴星君,嫦娥居于月宫,自然是太阴星君手下。但与手下掌管八万天河水军的天蓬元帅相比,地位还要差上许多。

自己也曾与天蓬元帅交战过,他虽武艺稍差,但招式堂堂正正,颇有君子之风,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天庭上仙会为了女色自毁一生?实在难以令人相信。

猪八戒曾说“蟠桃酒醉,戏弄嫦娥”,那自然是适逢蟠桃会的事情了,也不知这蟠桃会多少日开一次,自己也好有个预备。

悟空见后羿要去大罗天,这场热闹怎少得了自己,便道:“若不妨碍,我可随你一同前去。”

后羿想了想,道:“实不相瞒,我妻子在大罗天中,我此刻要去寻她出来。时隔几万年,也不知是否物是人非,便惹出麻烦也未可知。”

这时牛魔王大笑道:“你这却不知道了,我兄弟几个,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儿,不怕有事,只怕无事憋得慌!”

赤松子道:“那便一齐去!”

通风忽道:“还有件大事,须先商议好再去不迟。”

众人将目光投向通风,通风看着悟空道:“世人皆道孙悟空被老君投入八卦炉中炼化,如今你既改头换面,名字也要换一换才行。否则被人知道,恐怕许多不便之处。”

悟空细想,通风所言有几分道理,便道:“不知换个名字,可还有什么讲究?”

牛魔王笑道:“便叫牛二罢了。”

通风摇头道:“不可!悟空这名字,却要与他身份相符,否则岂不教人生疑?”说完看了看后羿与赤松子二人,缓缓道,“这名字,便由这二位上古大神帮你取最好。”

赤松子颇有深意看了通风一眼,恍然大悟,道:“通风神猿所言极是,让我想想……”

悟空此刻也明白通风之意,不由得暗赞他心思机敏谨慎。自己若取个阿猫阿狗类的名字,貌似看不出破绽,但自己终日与通风、王禺等在一起厮混,时间久了,明眼人必会看出端倪,凭空出了这么个高手,岂不是突兀的很?

而今大禹、后羿等上古大神现世,自己恰好可以混迹其中,谎称自己也是上古人物,才可天衣无缝,只是除了后羿与赤松子,又有谁人能对上古大神了如指掌?

后羿也一同苦思,忽然抬眼道:“想起一人,悟空若以他身份出现,势必毫无破绽!”赤松子也道:“对了,定是他!”然后看着悟空道,“你可听说过颛顼?”

“颛顼?可是打败水神共工之人?”悟空听大禹说起过。

赤松子点点头道:“正是颛顼!颛顼与我等一样,亦为深受造化所害之人,那一日与共工战至力竭身亡,此事除了我们几个老家伙,却罕有人知了。巧的是,颛顼也爱用一根铁棍为兵刃。你扮作他,想必无人能知!”

后羿道:“颛顼虽曾为帝,却极少露面。论起辈分,他比大禹还高了许多,认得他的人,想必都已作古了。”

悟空忽然想起一事,问道:“上古……可有佛?”

赤松子诧异道:“什么是佛?”

悟空一时无语,道:“便是剃了秃头念经的。”他料想赤松子若不知佛,又怎能知经,补充一句道,“可听过灵山?”

赤松子仍是摇头。悟空于是放下心来,上古时尚无西天世界,自然无人识得颛顼了。

颛顼,颛顼……自此之后,难道我孙悟空便用这个名字混世了?

赤松子此时又道:“只是有一样,悟空且要谨记。”

悟空道:“怎的?”

赤松子忧道:“颛顼为帝时,自始至终与九黎结怨,追本溯源,除大禹之外,我等早先皆为九黎一族,与颛顼却是仇家,你看此事……”

悟空仔细思索,道:“此事甚易,只云我与共工一战之后,记忆全失罢了。只是我想来想去,终觉不妥,男儿顶天立地,我这般掩饰,岂不成了盗名之辈。”

赤松子一怔,旋即道:“此乃小节,大局为重。”

悟空笑道:“说来说去,还是杞人忧天。追溯前事,乃是老君对外宣称将孙悟空用八卦炉炼了,他既然这么说,或许另有深意,即便没有,我也不必大费周折替老君圆这个谎!”

“原来如此!”赤松子道,“老君修行几万年,岂会在这等小事上露出破绽,那便顺其自然罢。”

悟空想想颛顼,心中却灵光一现,想起了一个将计就计的法子,只是此时自非时机,只留待日后再用。

通风道:“既然悟空觉得不妥,那便就此作罢。”

悟空道:“此番倒也并非无用之论,今后或许便能用到,还是勿要走漏风声为好。”众人不知悟空心意,却也称是。

定了此事,六人踏青云直上大罗天,径直来在了南天门外。

第二卷 道可道 第一六五章 伤情怨

未近南天门,悟空问后羿道:“后羿前辈,小子有事不明,还望前辈告知。”

后羿道:“悟空有话尽管说,何须客气。”

悟空道:“前辈有所不知,凡人界自古流传后羿与嫦娥之传说。都云前辈自天上讨来长生妙药,服药后便可成仙。后来此药被……嫦娥自己吃了,然后她便升至广寒宫,不想抛下前辈的她却孤独终生,后悔莫及。”

后羿听得津津有味,然后哈哈大笑,道:“岂有此理,这是哪个胡编乱造,回头我去找他算账!”悟空道:“传说而已,前辈也莫要当真,我只要问,这传说中有几分真实?”

后羿被悟空一句话勾回到数万年前,眼望南天门前通天石柱,缓缓道出一段少为人知的故事……

那年,颛顼帝率兵攻打九黎,我是蚩尤大神麾下先锋,所向披靡,从无败绩。

然战非一人之战,蚩尤只知杀战,不知治民,僵持几十载,便败于颛顼。此后我独自遁世,四处漂泊,也十分自在。

而后?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