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道:“好!那九头虫生得什么模样,又去何处寻他?”
悟空道:“大禹前辈认得,他曾在南海海底自在宫中出没,如今又跑到阴司渭水河中,怕是与观音有些干系。”
大禹道:“悟空放心,我与后羿辅佐麒麟前辈前去收他,此事必要成功。”
悟空道:“那便有劳了!”
悟空心中惦念着保唐僧取经,于是他匆匆辞了麒麟大禹,便向东去寻三藏一行。
唐僧几人别了悟空,仍向西行,山岭逶迤,行了半日才见岭上一座斑驳石碑,上写“白虎岭”三个大字。
唐僧道:“原来此地叫做白虎岭,好瘆人的名字。”
悟慧道:“师父莫惊,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那妖魔已被大师兄引走,此地应是宁静了。”
三人下了白虎岭,唐僧虽坐在马上,也肚肠饥饿,疲乏无力。
于是道:“二位徒弟,你大师兄不在,谁去化些斋饭来?”
八戒道:“悟慧去罢。”
悟慧道:“还是二师兄去。”
八戒道:“我头面丑陋,唯恐吓着人家,还是你去。”
悟慧道:“头午便是我去的,此番该你去才是。”
八戒还要再说,唐僧道:“莫在嚷了,难不成要我去?”八戒不敢多言,便取了钵盂,腾云去化斋了。
悟慧暗道,大师兄早就叮嘱过,但凡他不在时,教我寸步不离师父,你这老猪心思倒有五成不在取经上,当我看不出吗?
却说悟空正奔东面来,将到白虎岭时,远远见八戒腾云而起,自是去化斋了。悟空心思一动,使个隐身法,跟在八戒后面。
只听这呆子嘟嘟哝哝道:“化斋化斋,偏就你饿,我老猪还没说饿,若知道取经如此受罪,唉,玉帝老儿,你可坑人了……”
第三卷 途漫漫 第二四八章 宝象国
悟空听得清楚,看来猪八戒果然和天庭藕断丝连,只是他醉酒戏嫦娥那桩事自己看的明明白白,如果说这是一场苦肉计的话,这定计之人也实在高明的过了头。悟空不由得暗自庆幸,幸亏自己使红孩儿替下了沙僧,否则自己怕是应付不过来了。
只见八戒行到一处村落,降下云头,变作一个粗莽大汉,便往村中行去。悟空要看看这呆子如何化斋,便在后面紧跟。
八戒大步流星,见面前一户民宅,也不敲门,径直闯了进去,惊得屋内惊叫连连。他直奔灶间,见锅里半锅煮好的米饭,拎起这只大锅便往外走。
户主才醒过腔,怒骂着抄起一杆锄头追来,可他又怎能追得上八戒。
八戒疾奔到无人处,先将钵盂填满,自己又使毛糙大手抓去,一把一把塞入口中,直到将这锅饭吃得干干净净,才拍拍肚皮道:“口袋空空,肚囊鼓鼓,也是福气。”说完又拍了拍满满的饭钵,道:“唐僧唐僧,我也对得起你吧。”
悟空见这呆子自言自语,好似着了魔怔,煞是有趣,只是他再有趣,若不一心保唐僧,自己也容不得他,看来还需多敲打敲打才行。
八戒捧着饭钵往回飞,见悟空已回来立在唐僧身边,暗道:这煞星又回来了。他行到唐僧面前,满面带笑将钵盂递给唐僧,道:“师父,快吃吧,一会饭就冷了。”
唐僧接了过来,道:“悟能辛苦。”唐僧自知悟空与悟慧不吃,他也只吃了一少半便饱了,又将饭钵给八戒道:“八戒多吃些吧。”
八戒假惺惺道:“做弟子的哪能抢师父饭吃,师父吃饱了,我再吃。”
唐僧道:“八戒今天懂礼了。”
悟空笑道:“师父你不必管他,他都吃了半锅了。”
八戒一惊,道:“师兄你才回来,便在这谗言。”
悟空道:“你那手指缝里还粘着米粒,还道我谗言!”
八戒伸出手一看,果不其然,于是狡辩道:“这是……我去锅里抓饭,填到饭钵里粘上的。”
悟空道:“休要扯谎,你化斋便好生化斋,却为何化作一个大汉,强行入户,这与强盗有何分别?”
八戒这一惊怎生了得,道:“师兄,你怎知道?”
唐僧那厢脸色极为难看,问道:“悟能!悟空所言可是真的?”
八戒支支吾吾道:“师父,那……那村人都吝啬的紧,我怕师父腹中饥饿难耐,便……便……”
唐僧喝道:“这泼物,十分不善!我朝朝教诲,日日叮咛。古人云,‘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亦不善,非愚而何!汝等这般撒泼,诚为至下至愚之类!走进门不知高低,唬倒了施主,却不是堕罪与我?”
八戒惊得战战兢兢,一言也不敢发。
悟空道:“八戒,取经大事,步步要紧,若叫佛祖知道我等不敬,只怕前功尽弃,此番不计你过,今后可要谨慎些才是啊!”
他不似平日里出口便骂,只谆谆教诲,八戒反听得更是心悸,居然扑通跪在地上,给唐僧磕了几个头,道:“师父,我确是诚心取经,此次真是无心之过,师父饶我一次。”
唐僧看了看悟空,悟空道:“八戒,你当知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今后你再三心二意,那便直接回高老庄做你的快活女婿吧。”
八戒听悟空有了缓和之意,忙道:“不敢不敢,一定不敢!”
悟空见八戒俯首帖耳,道:“那便快起来,前面探路去!”
八戒如获大赦,忙不迭起了身,扛着钉耙扛着行李奔向前方,悟空牵着白马在后面缓缓而行。
行了半个时辰,八戒驾云回来,落下道:“师父,师兄,前方偏南处有一座宝塔,金灿灿甚是好看!我唯恐是佛家事物,也未敢近前。”
悟空听说有宝塔,他自然知道过了白虎岭,便是黄袍怪,《西游记》中悟空被唐僧贬回花果山,又是八戒将他请了回来,此番天庭局势变了许多,不知那奎木狼还在不在了。
前面越过一带林丘,行过藤攀葛绕,柏翠松青,出了松林,果见南面金光闪烁,彩气升腾。此时正是夕日坠落,映得宝塔金顶发亮。
唐僧道:“阿弥陀佛,我在东土时便发下宏愿,这一路上,逢庙烧香,见佛拜佛,遇塔扫塔。既然见了,便去拜一拜吧。”
悟空细看那塔,既无妖氛,也无仙气,心中纳闷,道:“师父,我陪你去。”他两个行到塔前,只见塔门上横着一块玉匾,上写“碗子山波月洞”六字。
悟空笑道:“师父,这哪里是塔,不过一座妖精洞府,修做宝塔模样。”唐僧惊道:“哪里有妖?”
悟空道:“师父莫慌,我见内中似是无人。”他远远招手唤来悟慧看守唐僧,自己推开虚掩的塔门,走了进去。
塔内甚是宽阔,有桌有椅,却积了厚厚一层浮灰,不知多少年未有人来,悟空转了一圈,也未见塔内有一个活物。他不禁念叨:这个黄袍怪难道就不来了?
他哪里知道,紫微大帝已将二十八星宿尽数清查了一通,那五个来历不明被换掉的,其中之一便是奎木狼,现在正在紫微宫中受罚受苦,哪里还能脱身来此刁难他们?
既然并非佛塔,自然无需扫了,他们离了波月洞,又上了大路,向西行来。
这一路好景色,山水宜人,如行画中。走了三百里路,只见前方现出一座城池,高阁殿宇、层台锦标,原来到了一处国度。
进了城中打听,此处正是宝象国。师徒四众行野路久了,心也疲了,于是收拾行李、马匹,安歇到馆驿中。
一夜无话,第二日起来,四人来至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那黄门奏事官奏毕,宝象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圣僧到此,心中甚喜,即时叫道:“宣他进来。”
把三藏宣至金阶,舞蹈山呼礼毕。两边文武多官,无不叹道:“上邦人物,礼乐雍容如此!”那国王道:“长老,你到我国中何事?”三藏道:“小僧是唐朝释子,承我天子敕旨,前往西方取经。原领有文牒,到陛下上国,理合倒换。故此不识进退,惊动龙颜。”国王道:“既有唐天子文牒,取上来看。”
唐僧双手捧上,奉旨案前,宝象国王取本国玉玺印了,又还给唐僧。
当晚,宝象国王东阁里设宴,款待唐僧师徒一众。正在宾主皆欢之时,自外面转入三个女子,个个珠光宝气、华贵娇美。
宝象国王见这三位女子,喜笑颜开道:“这是我的三个女儿,听闻唐朝长老来了,便要瞻仰中华人物,圣僧勿怪。”
悟空在旁听了,问道:“那国王,你这三个女儿可曾婚嫁?”
国王道:“大女儿、二女儿早就嫁了,都是本国武将,小女儿月前才许给了人家,乃是我朝文官之子。”
悟空点点头,道:“恭喜陛下,有如花似玉的三个宝贝千金,又有安邦定国之良材。”心中却想到,记得那黄袍怪说宝象国三公主是天上宫女下凡,要与他私通,故此下凡投胎帝王家,再圆十三年夙缘。
呸,简直一派胡言。此际奎木狼没来,三公主也已出嫁,所谓前生有约的浪漫故事简直就是扯淡。那奎木狼分明是强抢了人家闺女,又编出一套谎话来蒙混过关。只是此事既然没有发生,悟空自然也不会节外生枝了。
自己来到这世界之后,不知将原有的构架改变了多少,出现一些岔路也是情理之中。
第二日,国王又率多官远送唐僧出了城西,这一路往西,沿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自不必说了。
却说九头虫失了双头怪鱼,心中又恨又怒,心中也有些惧怕。观音曾与他说,这双头怪鱼紧要之极,着令他与金毛犼轮流看管,这一日该他当值,居然将这双头鱼丢了。此番若是回去,不知当受如何惩罚。可他深知观音菩萨神通广大,这天地虽大,却恐无自己容身之处。九头虫思虑再三,仍奔南海而来。
见了观音,九头虫将此事以实告知,菩萨一听,果然雷霆大怒,这双头鱼若仅是丢了,那还有的缓,只要仍在世上,自己上至大罗,下至九幽,也要将他寻回。可那鱼儿身内有唐王魂魄,唐王无半点法力,若离了阴司渭水,恐怕活不过一日。
他若是寻常死法,魂魄入地府轮回,倒也好办,自己走走门路便能拘回,最怕的是遭遇横祸,落得个神魂俱灭,这可坏了大事!
菩萨恨不得一个法术毙了九头虫,但她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哪里会自断臂膀。观音强忍怒气道:“这双头鱼若寻不回来,你百死难赎!”
九头虫战战兢兢道:“我自知有罪,可那人踪影不现,我实在斗不过他。”
观音道:“好罢,那人使什么兵刃?”
九头虫道:“那兵刃重愈万钧,似是一根铁棍。”
观音想了想,这世上使铁棍的还有几个,孙悟空使棍,但他随唐僧西去取经,既无精力也无理由跑到阴司之中,还有一个,便是齐天岭的牛魔王……
对了,必定是他,若非麒麟,这世上还有谁能窥得五类之王的秘密?
第三卷 途漫漫 第二四九章 金银角
唐僧师徒行过数九严冬,却又值三春景候,这一日,只见前面一座高山挡路。唐僧道:“徒弟们仔细,前遇山高,恐有虎狼阻挡。”
只见这山,果然巍巍峻岭,削削尖峰。湾环深涧,孤峻陡崖。真是险峻异常。
悟空笑道:“师父也有道行了,能看出山中有妖。”
八戒前番得了训斥,此番要将功补过,自告奋勇道:“师父,我去巡山探路!”悟空道:“好师弟,你才说句正话。”
八戒道:“嘿嘿,我这天蓬元帅却也不是冒牌的,哪个妖怪晦气教我遇见,管教他头上添九个窟窿。”
悟空道:“话虽如此,却也不可大意了。”
那八戒拎着钉耙气势汹汹去探路,见他走远,悟空道:“师父,此山十有八九不是好去处,我也去看看。”于是悟空教悟慧引唐僧来至高处,他只一回首便可看见,这才放心去寻八戒。
这呆子,踌躇满志去寻妖怪,这边才进山,那边果然有妖怪调兵遣将,要捉唐僧。
此山名做平顶山,山中有个莲花洞,洞中又有两个了不得的魔头,唤做金角大王,这两个妖精来历非凡,方圆几十座山头土地山神都归他调遣。这一日金角洞中闲坐,道:“贤弟,闻得东土有个唐僧要往西天取经,那和尚乃金蝉长老临凡,十世修行的好人,一点元阳未泄,若吃他肉,能得延寿长生呢。”
银角喜道:“如此好事怎可错过?孩儿们,随我去巡山!”
金角道:“你又不认得那和尚,遇见了也唯恐错过。我这里有取经和尚的影像,你只按这图去捉便是了。”
银角大王得了图形,知道四人模样,这才带了几十个小妖出来巡山,没走出多远,正好遇见八戒。
八戒见对面那一群人怪首人形,知道必非善类,只是见人多势众,心里却有些慌了。那边银角早早见着八戒,喝道:“那胖子,哪里去?”
八戒回道:“过路的!”
银角拿出图形对照,这猪面人身的岂不正是猪八戒,于是喝道:“你便是取经的猪八戒,是也不是?”
八戒见掩饰不过,喝道:“是你猪爷爷如何?”
银角嘿嘿一笑:“小的们,给我拿下了!”众小妖围将上来,银角掣出宝刀来,便与八戒站在一处。若论武斗,八戒本领并不逊于这妖魔,只是身周那些小妖分了心,战不过二三十个回合,八戒便露败相。
悟空远远看见,那妖魔头上顶着一只银色长角,这岂不是银角大王?
怪哉!金角银角乃是老君御下童子,自己还道三清绝不会派人拦阻取经,怎的这两个又来了?记得《西游记》中,美猴王被银角使移山倒海的法术,遣来三座大山,将悟空压得九死一生无法逃脱,最后还是土地山神助他脱身。这两个魔头下如此狠手段,自是要存心搅黄取经一事。但此时与彼时相比,又有很大不同,悟空已与三清言明,虽未推心置腹,却也打了招呼。金角银角若无老君授意,自是打死也不敢私自下凡的,难道三清又出尔反尔了?
悟空思绪未定,见八戒被群妖围在当中,已无还手之力,悟空心道,好不容易这呆子收拢心性真心来探路,自己倒不好袖手旁观。
他亮出天机棍来,大喝一声道:“妖魔敢尔!”便一跃到了阵中,他这根铁棍扫将开来,群妖抵挡不住,散开圈子。八戒仍自吹嘘:“哥哥,你再不来,可就没得打了。”
那边银角大王见悟空出来,眼前一亮,问道:“看你模样,可是唐僧大徒弟孙行者?”悟空道:“你也知道我名,还敢在此拦路?”
银角道:“嘿嘿,等的便是你,看我法宝伺候!”
说时迟那时快,银角自怀中取出一个红色葫芦来,道:“孙悟空,我知道你法力高强,也敢上天宫逞雄,今日你可敢与我赌上一赌?”
悟空道:“赌什么?”金角银角那几件法宝悟空了然于胸,自然无惧。
银角道:“我只唤你名字,你若敢答应,我便放尔等西去,如何?”
悟空道:“有何不敢?”
银角取下了葫芦盖,叫道:“孙悟空!”
悟空心道,若是答应,便被他收了进去,这葫芦也不管名字真假,只要应了声,便循着出音处将人吸去。若不答应,便输了气势。
银角笑吟吟看着悟空,悟空看着他目光中带着一丝狡黠,便开始思索对策。本来若用根毫毛变个分身自然无妨,只是眼下死死被盯着,却也不好施展法术。
这时小妖群中有个不知死活的,道:“大王,他不敢——”话音未落,这小妖便被嗖地一声被吸入了葫芦中。
银角哭笑不得,急忙将这小妖倒了出来,狠狠骂了两句:“不知死活的,坏我好事!”这小妖法力不济,虽只瞬间之事,身上已焦黑一片,似火似毒。悟空暗道,这紫金红葫芦果然厉害,也得亏美猴王金刚不坏之体,才能支撑一阵。
银角大王道:“孙悟空,算你运气好,被你躲过一劫。”他知道悟空既然知道这葫芦效用,便再难中计。此番出来只为巡山不为对敌,他只带了两件法宝,一柄七星剑,一个紫金红葫芦。那七星剑虽也不是凡物,但要与闹过天庭的齐天大圣对阵,自己还真有些胆怯。
银角大王思量一番,道:“孙悟空,你也是了不得的妖王,名扬天下,何苦跟那唐朝和尚取经,不若你我将那和尚分了,得了长生不老,占山享齐天之乐,如何?”
悟空“呸”了一声笑骂道:“你是猪油蒙了心了,敢来游说你孙外公?占山为王虽一时快活,却终究只是草寇,得不了正果。倒不如你随我取经去,必有你好处!”
银角大王哈哈笑道:“好好好,成佛在我眼中都狗屁不值,我倒要看看你如何能过得了我这平顶山!”说罢银角大王带着众小妖往回便走。
后面八戒此时胆壮,低声道:“大师兄,不若你我掩杀一阵,必能占些便宜。”悟空道:“且慢,你看那妖怪阵脚不乱,必有依仗。”
悟空想了想,道:“你且回去护住师父,我跟上去看看,他到底有什么玄虚。”悟空为何要如此,只因他知道,金角银角本领并不平庸。且不说银角法术高强,搬山术使得出神入化,手中几件法宝更是厉害,毕竟从兜率宫拿出来的东西,怎么会有凡品?但这两个妖怪一切都好,唯有洞府看管得不严,《西游记》中美猴王混进去多次,都未被察觉。既然知道他们破绽,哪有不利用的道理?
悟空化作一只飞蝇,紧紧缀在群妖身后,行不多时,便到了莲花洞。银角教众小妖都在外待命,自己进了洞。悟空变的这飞蝇,身子既小,速度也快,就是从那群小妖眼前飞过,他们也只当眼花。
悟空迅疾钻入洞中,三绕两绕,寻了个背光的柱子落在上面。只听银角道:“哥哥,我探路回来了。”
金角道:“弟弟辛苦,可曾有些许收获,见到唐僧了?”
银角道:“唐僧没见,却见了孙悟空和猪八戒。”
金角道:“这两个如何?”
银角道:“那猪八戒稀松平常,若不是孙悟空来,我早将他擒住,那孙悟空么……倒有些机灵。”
金角笑道:“那是自然,若没有他,你我也不必来此了。”
悟空心中一动,原来金角银角不是为唐僧而来,乃是为自己而来。
银角接着道:“哥哥,这差事也忒难……”
金角摆了摆手教他噤声,对阶下小妖喝道:“尔等出去守着,若见取经那几个过来,即刻禀告。”
众小妖呼啦啦出去,金角才道:“弟弟谨慎些,西天佛祖也是有大神通的,莫走漏了底细。”
银角道:“还是哥哥想的周全。实不相瞒,若凭手中兵刃,恐怕真降不住那猴子,若要真刀实枪打起来,唯恐伤了你我。只是若用法宝,一个收不住,将这猴子炼了,天尊岂不怪罪你我?”
金角道:“弟弟无需束手束脚,临行前天尊曾道‘尽管折腾,动静越大越好。’”
银角道:“越大越好?这是何意?”
金角道:“只按天尊吩咐去做便是,总之尽力阻住他们,不教唐僧过去!至于结果如何,就不是你我能知了。”
银角道:“好,明日便将此山封住,管教他水泄不通。”
金角道:“依我所见,不若使个搬山术,横在此山之上,方能显我道门大能。”
银角喜道:“哥哥说的对,山既搬过来,那山神土地皆惊,必将此事传到天庭去,这才叫闹出个动静来。”他想了想又道,“小弟还有一计,何不去九尾狐狸婆婆那里,邀她前来助阵?”
金角道:“好!我那幌金绳还在婆婆处,以她本领,管保闹个天翻地覆。”
银角想了想,还真有些担忧:“若真教取经那几人有了死伤,可如何收拾?”
金角笑道:“无须担心,到时自然有人来收拾残局,你我只管放手去做!”
银角哈哈一笑,道:“好!既然如此,我倒要看看那个齐天大圣能不能逃得过我的法宝去!”
第三卷 途漫漫 第二五零章 九尾狐
悟空听了半晌,心中明镜一般,果然是太上老君派金角银角前来做戏的。究其原因,十有八九只是要天下人都能看到,我道门也并非只会隐忍,不然如何教他们‘动静越大越好’?吃唐僧肉本是隐秘事,他们如此无所顾忌,自然是要将道门的反应传播出去,否则岂不显得太过懦弱了。
而这次对取经一众的阻击,其实乃是迷惑之用,表面上三清终于开始了反击,其实暗地里又不知他们在做何等大事。悟空上次与老君分别已有段时间,老君听闻有人收集五类之王,便说回去商议,这一商议,却商议了一年多,看来此事的确非比寻常。
还有一点,就是金角银角说起那九尾狐狸,他们若是不说,悟空几乎忘了还有这个人物。这个九尾狐狸神秘兮兮不知根底,不过既能被金角银角认作干娘,恐怕本事不俗。她在《西游记》中被悟空一棍子打死,只是占了偷袭的便宜。而这之后也不见有人来给她报仇,不知究竟是何来历。
这之后,金角银角尽说些无用的,悟空见再没什么所得,便振翅飞了出去。出了洞口,他心思一动,落在草丛当中。
悟空变回了原形,使个法术,拘来了一名小妖,喝问道:“你家大王有个狐狸精干娘,她住在何处?”
小妖见是与银角大王对阵的那只猴子,自然知道悟空厉害,便战战兢兢道:“那奶奶住在……压龙山压龙洞里,便在西南十余里处。”
悟空得了讯息,一掌将这小妖打晕在地,直往西南飞来。
行了十多里,见前面黑森森一片乌林,悟空艺高人胆大,进了乌林中寻了起来,也没费什么功夫,便见乌林深处有一座石洞,两扇石门半开半掩,门上写着“压龙洞”三字。
悟空暗道:好大口气,区区一只九尾狐狸,就敢压龙!他隐匿身形,进了石洞,洞中许多女怪,又怎能看得见他?
到了二层门中,只见当中坐着一个老妪,这老妪银发稀疏、满口没有几颗牙齿,却精神奕奕,自然便是那九尾狐狸精了。
悟空仔细看看,暗自点头,这九尾狐狸果然不俗,也不知她修了几千几万年,才有如此道行,那金角银角认她为干娘,倒也不冤。
但从悟空一棍打杀她来看,这狐狸显然是个修法术的,不经打。悟空正要施展手段近前,忽听门外有一动听的女声叫道:“娘,女儿来看你了。”
悟空听见这声音,心中惊讶万分,这声音他熟悉的很,不是旁人,正是当年牛魔王救下的小狐狸胡玉!
九尾狐狸居然是胡玉的娘,这事也太离奇了,只是胡玉为何不生九尾,莫非修炼不到家么?
只见门外袅袅婷婷走进来一位美娇娘,果然正是胡玉,九尾狐狸见了胡玉,美得满脸褶子都堆了起来,喜道:“宝贝闺女,你可有几年没来了。”
胡玉道:“娘,我这几年休整洞府,也没腾出空来,昨日才得牛大哥帮我将洞府修葺一新,侍女丫鬟都备齐了,便来邀娘一起去住呢。”
悟空暗自发笑,牛魔王倒真有闲心,在外金屋藏娇,还帮人家修葺洞府,不知罗刹女知不知道这事。
九尾狐狸道:“好闺女,真懂得孝顺娘,只是那洞府是娘留给你的,既然搬出来,便不再回去了。”
胡玉道:“娘,打我亲娘没了,便是你和干爹对我最亲最好,你就让我孝顺您一万年,也好报答您恩情。”
悟空明白了,原来九尾狐狸不是胡玉亲娘,而是干娘,而她老公自然是留给胡玉万贯家资的万年狐王了,这处情节在火焰山那段故事中也曾隐约记得。这便对了,除了万年狐王,旁人却也与这九尾狐狸不搭调,只是这狐王修炼万年,终究也没能留住性命,倒也真是可惜了。
九尾狐狸道:“你莫哄我了,我看得出,那牛儿对你是真好,你们小两口恩恩爱爱,我看在眼里比什么都好,又怎能去扰你们燕尔新婚之乐?”
胡玉摇着九尾狐狸胳膊,撒娇道:“娘——便是牛儿让我来接您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要不在,总觉空落落的。再说,您在这一个人,也孤零零的又有何趣?”
九尾狐狸道:“凭为娘一身本事,岂会孤零零,这压龙洞中,也收拢了百十人,左近莲花洞,还有我两个干儿子,那两个本领也不低,时常也来看看。不去,不去!”
胡玉见死活说不动九尾狐狸,只得作罢,她陪九尾狐狸喝了杯茶,叙了会话便告辞,只道过几日再来。
悟空心道,亏得你今日来了,你若不来,只怕再见不到你这干娘了。
他既知了九尾狐狸来历,又见她对胡玉真心疼爱,思虑再三,也下不去手,只好退出了洞府。虽知明日这九尾狐狸便要给自己添麻烦,却也无计可施。他若追上胡玉说明此事,自然可免动干戈,只是一旦如此,胡玉和九尾狐狸自然便知道自己仍与牛魔王有旧情在。自己扮的乃是和齐天岭众人再无瓜葛的角色,自然不能因小失大了。
悟空回来寻见唐僧,三人等了悟空许久,甚是担心,唐僧问道:“悟空,这伙妖怪势力是大是小?”
悟空道:“师父不必担心,我志不移,旁的都无干。”他心里有底,此番最不济也是有惊无险,老君既然授意,金角银角怎敢伤了唐僧,更何况凭自己这身本领,却也没什么可畏惧的。
悟空出去化了斋饭,回来与唐僧八戒吃了,又寻个背风处安歇下来,一夜无话。
第二日,晨光微曦,悟空蹲坐树上向西望去,只见黑乎乎三座大山,将西面挡得严严实实。果然银角大王半夜便施展移山倒海术,将西去之路封住。
又过一会,唐僧也起了身,他这一看自然畏惧难当,俯首便拜,口中道:“阿弥陀佛,弟子犯了什么罪过,教山神来治我?”
悟空笑道:“师父起来,这哪是神仙之功,分明是妖怪法力!”
唐僧一个劲搓手道:“悟空,这可如何是好,你可会搬山?”
悟空道:“这等粗活,我老孙哪里会干。”悟空将八戒唤起,道:“师弟,你看前面。”八戒揉揉眼睛看去,喜道:“师父,睡了一觉,可是到灵山了!”
悟空骂道:“尽说呆话,这是妖怪搬来的山,咱几个数你粗壮,去将山搬开,好继续西去。”
八戒道:“哥哥饶了我吧,我那搬山术也只搬搬百十丈的,这几座大山足有千丈高下,搬不动,搬不动。”
悟空自然知道八戒无此能耐,他本来也会搬山,但装腔作势一番,却另有深意。老君不是要将此事闹大么,那自己便给他加一把火!
悟空于是道:“天下山峰都有土地山神来管,我倒要去问问玉帝,如何妖怪能驱动土地山神,难道这世道变天了不成?”
于是悟空提纵云头,便上了南天门来。
门前早有持国天王拦住,喝道:“那不安分的猴子来了!”这门前天兵老道些的都认得悟空,便上前将他拦在外面。
悟空笑道:“好久没来,天庭还是这般小气。老孙我早已不做歹事,如今我保唐僧西天取经,路上遇着点疑难事,特来请教玉帝。”
持国天王见悟空这番话果然转了性,便着人去玉帝处禀告。须臾便有人回来道:“玉帝教孙大圣至通明殿上说话。”
悟空也不客气,展开身法,一溜烟到了通明殿。
玉帝仍如往日高坐殿上,只是他似是打不起精神,懒懒道:“齐天大圣,听闻你保唐僧西去取经,到这里作甚?”
悟空好歹施了个礼,道:“玉帝,我那处甚急,便长话短说。我先问问,如今天下,是归天庭来管,还是归妖精来管呢?”
玉帝笑道:“岂有此理,哪有如此厉害的妖精,我倒要见识见识。”
悟空道:“我保师父行到平顶山,那莲花洞中有两个妖怪,他法力高深,指使山神土地移来三座千丈高峰,横在路上。山神土地本应归天庭管辖,为何还要听妖精话?”
玉帝微微诧异,道:“竟有此事?”
悟空道:“你若不信,可着人与我一同去看看。”
玉帝微微颔首,道:“土德星君,哪吒三太子,你二人随孙大圣前去看看,若真有山神土地不从天管,便擒来问罪!”
土德星君与哪吒领了御旨,便随悟空一同下界来。
哪吒自从托塔天王死后,对天下妖族甚是憎恶,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他只恨自己本事不济,不能杀到齐天岭去为父亲报仇。
悟空见哪吒对自己也不理不睬,便与土德星君聊了一路,片刻功夫,三人便到了平顶山。哪吒见果然三座大山孤零零横在路中,周围一片碎石都没有,显然是后搬来的。
他杀妖心切,便跃在山前喝道:“山神土地,与我滚出来!”
山中无门,自岩石中跳出来六个小神,齐齐跪倒在地,唱道:“不知三太子前来,恕罪恕罪!”哪吒喝骂道:“你们好大的胆子,怎可私自搬山,难道不服管教了么?”
一个山神道:“三太子恕罪,非是我等胆大,实在是那妖魔太过厉害,我等若是不从,只怕顷刻没了性命!”
第三卷 途漫漫 第二五一章 斗银角
哪吒皱了皱眉,道:“哪个妖魔如此大胆,敢胁迫天庭御下鬼仙?”这几个鬼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无人敢答话。
土德星君道:“三太子息怒,这事倒也不必问他们,大圣自然知晓。”悟空道:“那妖怪便在这三座山后面,唤作金角、银角大王。”
哪吒命土地山神将三座山移开,果然又亮出一座险峰,他也不与唐僧八戒诸人打招呼,显然心情十分不豫。悟空将哪吒引到莲花洞前,道:“这便是那两个妖怪居所。”
哪吒见到了妖窟,二话不说,亮出砍妖刀来,对门前小妖喝道:“进去通报,便说哪吒三太子前来降妖了!”
这些小妖也闻过哪吒之名,心中惧怕,便进洞道:“大王,不好了!”
银角道:“何事?”
小妖道:“那三座山被移开了,天上那个哪吒在门前叫阵,只教大王出去,他要降你!”
银角听这小妖语无伦次,一脚将他踢开,喝道:“降我?就凭那个长不大的小娃娃?”金角道:“贤弟莫要轻视,哪吒混天绫厉害。”
银角腰悬七星剑,手托羊脂玉净瓶,脖颈处插着一把芭蕉扇,洋洋得意道:“哥哥看我可威武?”金角摆摆手道:“手下有点分寸。”
银角道:“我自然心里有数。”
银角大王出了洞,见哪吒三太子手持兵刃站在洞前,悟空与土德星君站在后面。笑道:“孙悟空也忒不济事,怎找了个小娃娃做帮手?”
哪吒最恨别人说他是娃娃,他一言不发,挥着斩妖刀迎头便砍,银角七星剑早亮在手中,迎了上去。“当啷”一声,两件兵刃相交,哪吒心中不屑,暗道,你那兵刃也敢硬接我的斩妖刀,还不一击便断成两截?
哪知七星剑丝毫未损,反倒将哪吒斩妖刀磕了回去,哪吒顿觉不妥,低头细看刀锋,竟现出米粒大的一个缺口。哪吒惊到:“你使得是什么剑?”
银角笑道:“砍娃娃剑!”
哪吒大怒,抖起混天绫便朝银角缠了上去,银角叫一声:“来得好!”他知道混天绫不可易与,抽出芭蕉扇连扇三下。
他这芭蕉扇不同于牛魔王手中芭蕉扇,此扇望东南丙丁火,正对离宫,这一扇子搧将下来,只见地上凭空生起火来,火光焰焰烈焰腾空,朝着哪吒卷去。
悟空在后面看得清楚,他自然不畏火,但仍拉起土德星君道:“星君快闪!”
这火非同小可,不是天火,不是地火,更非炉中灶内山头雷电之火,乃是老君炉中炼出的文武之火。这场神火紫光乍现,山顶石头瞬间便酥了。
哪吒珍惜法宝,急忙将混天绫收了回来,转身便跑。只听银角哈哈笑道:“我倒有多大本事,原来只是个唬人的!”
悟空三人立在空中,看银角在下面耀武扬威,哪吒气愤道:“这妖怪哪里弄的这柄宝扇,此扇在手,谁能降得了他?”
悟空信口胡说道:“老孙我最是怕火,不然也无需二位劳心。”
土德星君道:“俗话说水能克火,何不去请水德星君来降他?”
悟空为难道:“话是这么说,只是我与水德星君不熟,这却如何是好?”
土德星君道:“既然?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