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齐天传

第86部分阅读

让自己知道的,必是时机未到。

悟空不由得自言自语道:“汝今实不能,知空空因缘,及知于空义,是故自生恼。”这句话是在进高老庄之前,唐僧对他说的,据说是龙树菩萨之语。悟空那时便有奇怪的感念,此时读出这四句话来,更是心无所碍。

便在这一刻,他忽地想起了许多,关于“空”之奥妙。原来自己不解“空”之奥义,才会有诸多烦恼生出,而佛门中关于“空”之诠释,竟有十八种之多,什么内空、外空、内外空、有法空、无法空、无为空、性空……

这许多空汇在一处,便如一个“空门”,引人进入。怪不得佛门称作空门,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以“空”为根本。

而既是如此,地藏王曾说龙树菩萨“悟空性”举世无双,按理来说该是佛门中翘楚人物,为何九天玄女击杀龙树时,佛门不出手阻拦呢?若叫西天诸佛都站在龙树一边,九天玄女即便再厉害,怕也不能将龙树斩杀吧。

种种是非因果,既和神猿紧密相关,又与上一会元藕断丝连,今世佛道之争,两大势力炼天之举,金天银地奥秘,五类之王恩怨纠葛……悟空想想头都大了。

他隐隐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一个傀儡,菩提造了己身,然后三清拨弄一下,如来再拨弄一下。自己忙来忙去,却不知自己为谁所用。取经一事,不知最终会对谁有利呢?

出离心,何其难,既然入世,何谈出离?菩提心,佛道兼修,无上道,谁能堪破?空性见慧……空性之悟,万千之解,玄机与玄虚,其实也只一字之差……

第三卷 途漫漫 第三三一章 哄蟠桃

悟空入了琵琶洞,驱散洞中小妖,见唐僧被捆得结结实实。

悟空解开绳索,仔细查看一番,所幸唐僧只是身子稍弱,并未受伤中毒。唐僧见了悟空,苦道:“徒儿,你可来了。”

悟空道:“师父,注定该有此难,好在无事,这便随我回西梁女国去了。”

唐僧听说要回西梁女国,惊道:“不回不回,你去唤悟慧乌平二人出城来,我在城西等候。”

悟空笑道:“师父是真怕了。”

二人回了女国,悟空见唐僧安置妥当,便去金殿寻悟慧二人,他两个牵马备好行李去接唐僧,祝融将悟空叫住,道:“小长老慢走。”

悟空回过头和祝融闲聊几句,见悟慧二人走远,道:“可有事?”

祝融道:“观音来过,认出我了。”

悟空想了想道:“认出你也无妨,齐天岭外扩尽人皆知,她还会心疑不成?”

祝融道:“我看她神色,心中定有打算,你日后小心些吧。”

悟空做了个长揖,道:“谢过姐姐。”

祝融噗嗤一笑,道:“你走吧,我也回齐天岭去了,那当朝太师的病也该好了。”

悟空扭头看了看殿上女王失魂落魄之相,道:“这女王落下病根了。”

祝融笑道:“你有药吗?”

悟空道:“天地尚要阴阳相合,这西梁女国其实乃是逆天之物。”

祝融道:“对了,你去子母河探出什么来了?”

悟空想起佛门地狱,不由得打了个寒噤,道:“我已和后土姐姐说了,你回去问她便知。”

祝融道:“好啊,又认了个姐姐?”

悟空道:“你是在先的。”

祝融笑道:“我没那么小家子气,后土向来是我姐姐。”

二人又说笑一阵,但觉除了之前那份情愫,竟也如此推心置腹,心中大为快慰。

悟空道:“我该西去了,齐天岭中应能再晤。”

祝融笑道:“好,定要多留你几日才好。”

悟空道:“你留我几日,齐天岭便要打上几日。”

祝融道:“打便打,谁怕他们不成!”

悟空辞了祝融,赶上唐僧,又奔西而来。

天庭瑶池之中,老君着童子来送贴,说有要事与王母玉帝相商。王母哪有不允之理,当即命重整宴席,又邀玉帝来此。

少顷,老君与玉帝到齐,三人浅饮半杯,王母道:“老君来此,必有大事相商。”

老君道:“地上有人来报,西天出了三个怪异僧人。”

王母道:“有何怪异之处?”

老君道:“那三人身着灰衣,却是一身纯色,论修为已堪达混元金仙之极,却又偏偏战技法术生疏,这可不是怪异?”

玉帝与王母异口同声,道:“三千诸佛?”

老君点了点头,道:“西天佛祖我也认得不少,从未有如此人物。”

王母道:“三千诸佛怎可轻易动出,这实在匪夷所思。”

玉帝道:“三千诸佛与八九金仙是一般道理,阵成不动,动则阵毁。”

老君道:“天下无不变之理,或许如来寻到了特殊的法子也说不定。”

王母道:“所幸只是三个,若是三十个,三百个,那可极为恐怖了。”

老君道:“怕只旦夕之间而已。”

王母道:“如来此举威慑之意更胜实际,这只是告知天下,三千诸佛,能动。”

老君点了点头,道:“如何是好?”

玉帝笑道:“法子早就有,只是要老君说情才好。”

老君摇摇头,道:“说不动说不动。”

王母道:“能堪破造化炉中阵法的,天下只怕除元始大天尊再无第二人,大天尊若是不出手相助……八九金仙一个也动不得。”

老君道:“大天尊向来不听劝,你二人又不是不知。”

玉帝道:“若是陈明利害,或可一试。”

老君仍是摇头。

王母看了看玉帝,玉帝难以察觉地微微点了下头。

王母道:“此事我二人不好出头,毕竟当年三清明言,绝不参与造化炉之事,只是此事实在事关重大。看在道门一脉的份上,还需老君代言才行。”

老君一脸为难相,抿了口酒,道:“唉,姑且一试吧。”

王母道:“此事虽利益相关,但终究我们占了大便宜。”王母起身移步,盈盈转到屏风后面,少顷取出一个玉盒来,道:“这三枚蟠桃,以供老君炼丹之用,也算老君不白忙这一遭。”

老君慌忙推辞,道:“这如何使得,不可不可。”

王母笑道:“老君何须与我客套,道门一家,或许他日我还要去你那讨仙丹吃呢。”

老君一怔,哈哈大笑道:“既如此,我便却之不恭了,此事我势必尽力而为之。”

王母见老君答允下来,她自知三清虽是三人,却浑如一体,老君既然这么说,此事便成了大半。当年王母玉帝不是没想过此事,但元始唯恐八九金仙出世,会使天下大乱,此番佛教三千诸佛出世,王母立即借机重提此事。虽失了三枚蟠桃,但此际孰轻孰重,那是心知肚明的事。

老君问道:“还有一事,不知玉帝王母作何感想?”

王母笑吟吟道:“老君说的可是真武大帝一事。”

老君道:“正是,日前真武与麒麟联手,大战凤凰相柳,这事……”老君之所以提起这事,委实是怕玉帝担心真武和齐天岭有什么勾当,这时节正是道教齐心协力之时,若只短短时日便生芥蒂,之前许多功夫可都白做了。

玉帝笑笑道:“凤凰相柳与真武麒麟,那是几万年前的宿怨了,我也不知他几个为何成水火之势。”

王母接着道:“我和玉帝也议过此事,真武大帝那日主动请战,要去擒北海恶蛟,自然别无他想。而凤凰相柳乘人之危,却是猝然发生,真武如何能想到会有此难?”

“交战之地在凡界通天河,离齐天岭也不远,想是麒麟闻风而至,见了仇敌,自然起了同仇敌忾之心,这也是常情。”

老君道:“大致便是如此,但真武好歹也应有个解释。”

玉帝呵呵笑道:“老君啊老君,你当我心量何其窄也,上次瑶池之会,朕与真武、紫微二人推心置腹,再不会因些许小事猜疑。真武中了相柳之毒,已着龟蛇二将来向我告罪,说未擒下北海恶蛟,待毒消之后再去。”

老君听了玉帝这么说,心中释然,喜道:“陛下圣明!”

三人又闲聊几句,又饮了几杯酒,老君起身告辞,心中其乐陶然,捧着三个蟠桃回了兜率宫。

诗曰:灵台无物谓之清,寂寂全无一念生。色邪永灭超真界,心向西方极乐城。

唐僧固守本心,以无上真念保得不坏真阳,众人离了西梁女国。一路平安无事,转眼又是浅夏时节,但见那:熏风送兰香,濯雨新竹凉。艾叶无客采,涧花自争芳。

正行时,前面又见高山阻路,唐僧道:“悟空,我怎有些头晕。”

悟空道:“想是山路颠簸,行得急了。”其实白龙马走起来,足不沾地,哪里会有颠簸之苦?唐僧下马来,一步一步登上了山。

到了山顶,唐僧无心观景,寻块方石坐下喘气,半晌才道:“走一步便难受一步。”他这句话却令悟空想起地藏王菩萨来,心道,你这里难过,那边也有人难过呢。

悟空道:“师父歇会再走,如今天暖,露宿亦无忧。”

唐僧坐了一会,唉声叹气站起身来,拄着九环锡杖继续向西走。四众进了山,穿岭过谷走了大半日,总算过了山头。

下了西坡,前面是一片平阳大道,悟空见唐僧走到太慢,前面又一片清明,并无半点恶气。道:“师父何不上马,驰骋一程换换心气。”

唐僧道:“也好。”

唐僧上了马,悟空只在白龙马后臀轻轻一拍,叫了声:“马儿快跑!”白龙马扬蹄而去,如飞似箭,顺平路往前飞奔。唐僧挽不住缰绳,只扳紧马鞍,坐在上面任由白龙马行去,转瞬间行了二三十里,白龙马方才缓下步履,慢慢行着等候悟空几人。

悟空须臾便至,腾云在上向周围望了一遭,这才放下心来。

原来悟空记得,《西游记》中,过了西梁女国,美猴王便因打杀强人被唐僧逐走,之后又引出真假美猴王一段公案。他刚才故意遣唐僧自己纵马狂奔,自己在后面偷偷跟随,这一望去,周遭几百里竟无一人,哪里还有什么强人在?

悟空暗想,此处离齐天岭已经极近了,恐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齐天岭耳目。但齐天岭外扩一事定下之后,大部分妖兵都驻扎通天河、金皘山,还有许多随大禹等人西去,现在却是外紧内松的格局,故而此地看不见人影也是常情。

再想想那六耳猕猴,在《西游记》中妄图冒充美猴王前去取经,此事疑点也甚多。六耳猕猴若仍是灵宝道尊指使,大概便是要取美猴王而代之,或混入取经队伍拆台,或行至西天混入佛门另有机谋。

而今世的孙悟空再非那个一心取经的美猴王,而是对天下势力纠葛知之甚多,且与三清来往甚密的灵明神猿。因此六耳猕猴还真就没有出来的必要了。

他正想着,只见西边远远飞来一只猴子,打扮装束与自己毫无二致,可不正是六耳猕猴!

第三卷 途漫漫 第三三二章 脱壳计

唐僧未曾回头,不知悟空跟在身后,忽见假悟空自西面而来,待六耳到了近前,诧异道:“悟空,你跑我前面去作甚?”

六耳见了唐僧,表情甚是奇怪,道:“师父,据传前面便是齐天岭,我去前面探探。”

唐僧道:“齐天岭?那是什么去处?”

六耳道:“天下妖魔有十成,齐天岭至少也聚了七成,那里妖怪有通天彻地之能,就连天庭和西天也不敢轻举妄动。”

唐僧听得心里瘆得慌,急道:“那可如何是好,难不成要绕过去?”

六耳道:“此山南北纵长六千余里,周遭都是凶山恶岭,即便绕过去,也逃不过妖魔侵扰,怕不得走上两三年才行?”

唐僧道:“那……这可如何是好?此处离齐天岭还有多远?”

六耳道:“还有两三千里路程。”

悟空见六耳扮作自己模样明晃晃出现,衣装打扮毫无二致,就连头上那金环都一模一样。他心道,这若被旁人看见岂不乱了?他见六耳毫不犹豫应承下来身份,大致猜到六耳用意,便悄悄隐了身形,传音问道:“你来做甚?”

六耳回道:“神猿相会啊!”

悟空听了这话,心中一震,一股温暖的感觉涌上心头,原来六耳也知道自己聪明神猿的身份了。

悟空又传音道:“你为何化作我身?”

六耳道:“通风叫我来的,你去问他。”

悟空再不迟疑,六耳扮作他模样,世上能辨认出来的人还真不多,纵是照妖镜、观音菩萨都分辨不出,那还有何担心?自己正好心忧大禹等人西扩之事,此时有人替下自己取经,这可真是天外之喜。

悟空叮嘱一句:“缓行!”便借着清风向齐天岭飞去。

到了齐天岭,悟空大大方方化出颛顼模样,向通风洞中行来。

他正行着,忽听有人叫他,却是后土娘娘。

悟空虽着急去见通风,却也只得来到后土洞中,道:“姐姐唤我何事?”

后土道:“那个小张,我救起来了。”

悟空不由得暗自惭愧,他一时却忘了此事,本该自己来相询的才对,于是道:“他可还记得什么?”

后土道:“略微有些神智失常,不过还能说几句话。”

后土带悟空来到另座洞中,小张太子面色苍白,正呆呆坐在石凳上。

悟空看了后土一眼,后土道:“他整日呆坐,有时问话也不说,有时不问却又说上几句,不知受了什么暗伤,这可非我能治了。”

悟空道:“姐姐若不能治,别人也治不了。”

后土摇头道:“我仔细查看过他身体,从内到外一切完好,但却总觉得有不对劲之处,偏偏说不出来。”

悟空道:“你看不出来,那我便来看看。”

后土点了点头,她虽厉害,却非造化之身,看不出来造化,或许悟空真能看出端倪也说不定。悟空仔细看了一番,确如后土所说,小张太子的确有些不对劲,只是他身上造化也不缺少,自己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对。

看小张太子此时模样,若放在后世,便可称为是痴呆智障。但小张明明是伶俐之人,那佛门地狱中诸般刑罚究竟有何玄机,能将这人变作如痴如傻呢?

悟空想想幽冥地府,生前造恶之人也将受诸多刑罚,但那些刑罚历遍,这人仍能转生投胎去,也无变成傻子的道理。小张是和他师父大圣国师王菩萨一样,被佛门中人毁了记忆么?

那大圣国师王菩萨已将近千年时光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什么都记不起了,小张太子是否也是这样呢?

悟空心念一动,倏地变回了猿猴之身,走到小张面前,在小张眼前晃了晃手指。小张慢慢抬眼看看悟空,眼神呆滞毫无神采。

悟空问道:“你可记得我?我是石猴。”

小张仍盯着悟空,半点反应没有。

悟空又道:“你曾捉过我的,还要杀我!大圣禅寺!后山,深洞,可还记得?”

小张眨了眨眼睛,仍不作声。

悟空又喝道:“无支祁!无支祁!你全忘了吗?”

小张干脆扭过头去看后土,悟空挠挠头,想起了一句话,喝道:“杀我!华盖恶星妨你一生!”

小张听了这话,眉毛稍稍一抬,转过头来手指悟空,道:“猴……猴……”

悟空大喜:“没错,是我,是我!你还能记起些什么?”

小张露出极痛苦的表情,他脑中乱作一团,像是有许多大事要说,却又偏偏想不起来。

悟空又问了几句,小张越听越是难过,抱头捂上耳朵,将脑袋埋在两腿之间不听。悟空叹了口气,不再逼他,若再问下去,只怕会逼疯小张的。

后土凌空一指,小张身子瘫软躺在了地上,后土道:“暂让他歇歇吧。”

悟空道:“我看小张并未记忆全失,只是脑子受了损伤。”

后土道:“脑子若受了伤,我怎看不出来。”

悟空暗道,这关乎记忆之事甚是玄妙,谁能说得清楚。若是后世人脑子受了震荡,或许便淤血堵塞了哪条血管、伤了哪条神经,便记不起什么了。而在这里,后土既然都说小张内外无恙,哪还会有什么问题呢?

忽地悟空想起一事来,那个猪八戒,不就是多了一头猪的幽精之魂,才使得贪食多欲。既然魂魄能使人性情大变,那么,小张和大圣国师王菩萨的失忆,会不会和魂魄有关呢?

悟空问后土道:“姐姐,你可知道,天下有谁人精通魂魄之术?”

后土一听便知道悟空意图,道:“那自然要去地府中了,十殿阎王个个精通。”

悟空与十殿阎王也没打过什么交道,又不知道他们一个个安得什么心肠,又问道:“地藏王菩萨如何?”

后土道:“他自然比十殿阎罗强上许多。”

悟空道:“好,那我便去寻他!”

后土道:“我与地藏也颇为熟稔,可要我与你引荐?”

悟空笑道:“不用劳烦姐姐,我与他也曾见过了,若非他指引,只怕我还寻不到那阿鼻地狱呢。”

后土叹道:“悟空能左右逢源,真是大幸!”

悟空道:“地藏王实非寻常人物也,我能遇见他,也是大幸!”

悟空辞了后土,变回人身。此时他自然不会去寻地藏王,先来寻通风。

通风和王禺早等候悟空多时,见悟空进洞,忙招呼悟空过来坐下。

悟空笑道:“也不早早知会我一声,六耳去了,倒吓我一跳。”

通风笑道:“他来了也吓我一跳,我又找谁去说?”

悟空道:“你不是去学阵法了,怎如此快便回来了?”

通风道:“我师尊那地界时光极缓,我在里面学了数年方才将此阵记下,这还算慢的呢!”

悟空一惊,道:“可真要多谢大天尊了。”他记得元始悟了几个月才将这阵法参透,若这么比较一番,元始岂不是相当于耗了百十年时光?

通风道:“我师尊是悟,我是学,所以快了一些。”

悟空道:“那……此时便破这金环么?”

通风道:“此时不破,更待何时?”

悟空道:“若是此时破了,被人看出,若询问起来,我该如何作答?”

通风笑道:“你却忘了,普天下有几人能见造化的,纵是大天尊也看不出金环内有造化。我只破其中阵法,却将金环与你留着,任谁也看不穿!”

悟空道:“若有人念起控这金环的咒语来,那便露馅了。”

通风道:“恐怕那时便翻脸了,露馅也无妨!”

悟空想想,通风说的也有道理,道:“好!那便破了吧。”

通风将手按在金环之上,闭目凝神。这金环中阵法极其复杂,他即使记得,也容不得半点闪失。

王禺见通风专注,便走出去站在洞门处,齐天岭此时正是高枕无忧之时,王禺只以防万一而已。这一番足足耗了两个时辰,通风终于将手放开,道:“好了!”悟空使神念去探,果然金环之内空空如也,心中大为放心。现在只要通风再破阵法,便可将这金环取下了。

悟空见通风手中一缕淡黑色造化逸出,便将自己体内那丝同样的造化也散了出来,与通风那一缕汇在一处,二者果然毫无差别。

王禺走了进来,见了这缕造化,道:“给我。”

通风稍有纳闷,但也将这造化给了王禺,道:“你要它何用?”

王禺道:“初时你说这造化奇特,我还未见出异常,多了才看出来,这造化对我再炼斩神圈有大用处!”

通风笑道:“你那斩神圈也要套人么?”

王禺冷冷道:“只会杀人,不会套人!”

说罢,王禺纵身出去,不知去哪里炼器了。

悟空看着王禺背影,问通风道:“王禺师尊究竟是谁?”通风摇摇头,道:“我也问过,他只说时机未到。”

悟空道:“我看王禺一身本领奇特,既无道家谦和之风,又无佛家浑正之力,倒有些女子的狠辣刁钻,真想不出世上还有这样人物。”

通风点头道:“你看的仔细,现在想想,的确是这样。”

悟空道:“待他炼器回来,我定要问出来。”

通风道:“你一门心思要问这事作甚,他师尊是谁,碍着你我何事了?”

悟空道:“王禺曾道,他师尊地位不下于元始大天尊,因此我便忽然想起一个人来。”

通风道:“是谁?”

第三卷 途漫漫 第三三三章 阴阳现

悟空想起那人自然是九天玄女,王禺一身本领甚是奇特,与佛道皆不甚相同,又有着阴柔的狠辣作风。他师尊地位能和元始相提并论,还能有几人呢?

就在刚才王禺说那团造化有大用处时,悟空便觉察出有些不对。斩神圈是王禺师父交给他的无疑,若无人传授,王禺自然也不知这件法宝的炼制手段。那么,他怎么会知道那淡黑色造化会有用呢?难道他曾经见过同样的造化不成?

这淡黑色的造化甚是奇怪,和这天地间的造化并无什么两样,只是颜色上稍有差别,能识得这造化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自己是不认得,通风也只说“这造化虽奇特,也逃不出此天地中去”,连通风都看不出来路的造化,王禺怎么能知道它的作用呢?悟空想想“那人”,这金环既然是他所制,定然知道这种造化的用处,而九天玄女……她能窥破会元之厄,又是此会元中造化之目,恐怕她便是除了盘古、鲲鹏、七神猿外能看见造化的唯一一人了。她能知道此造化妙用,也是理所当然。

但九天玄女早在龙树菩萨一世便已身殒,又是如何教王禺的呢?

通风问悟空道:“你说那人是谁?”

悟空道:“你可知道九天玄女?”

通风点点头,道:“听过这个名字,但知之不多。”

悟空暗想,原来三清的确只和自己提起过,通风身为元始弟子也不知此事,其他神猿更不会知道了。

悟空道:“不知也无妨,我这猜测也未必便对。”关于上一会元之事,悟空倒不是有意隐瞒通风,只是个中关系错综复杂,说了也无甚益处。

悟空想起六耳来,问道:“聪明神猿怎来齐天岭了?”

通风道:“我去清微天学阵法,回来时正见灵宝道尊带聪明神猿来齐天岭,我一见聪明神猿,立时便有感应,他这才知道自己真身乃是上古神猿。那灵宝道尊道‘下界将有大事,可叫聪明神猿代悟空西去取经,悟空腾出身子来,也好便宜行事。’”

“哦,原来是灵宝道尊指使他来的。”悟空道。

聪明神猿能替下悟空,这自然是一件大好事,只是灵宝道尊为何选在这个时机,他说的下界将有大事,是什么事呢?能被三清称为大事的,此事必定非同小可。

通风笑道:“你不知是何事,我却知道。”

悟空一摆手,道:“你先莫要说,让我猜猜。”悟空想了想,上次老君得知西天出了三个灰衣老僧,便匆匆离去,难不成会和这事有关?

悟空道:“必定是三千诸佛要出来了!”

通风一脸迷茫,道:“什么三千诸佛?”

悟空道:“难道不是?”

通风道:“大谬!简直差着十万八千里呢!”他见悟空苦思冥想,忍不住道,“莫费脑筋了,在我心中,唯有七神猿才是大事。”

悟空心中一震,或许,其他神猿都是这般想法吧,只有自己因二心之故,却没将太多心思放在七神猿之事上。或者说,七神猿也只是西游故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听通风这样一说,悟空心中愧疚之感更浓,自己毕竟是七神猿之首,此事可再不能轻忽视之了。

悟空道:“七神猿?是不是聪明神猿到此,会有什么麻烦?”

通风摇头道:“哪里会有麻烦,我已和祝融说好,待聪明神猿有了空闲,让祝融传他御火类神通。”聪明神猿五行属火,正合祝融教他,悟空未料通风将这事办得如此痛快。

既然不是聪明神猿之事,那会是……通臂神猿有了消息?只见通风翻了个筋斗跳上桌子,喜道:“七神猿聚齐之事,就在眼前!”

啊!悟空也大吃一惊。

七神猿中,灵明神猿便是自己、通风神猿站在面前、驱神圣猿王禺刚刚出去、通臂神猿据说在九幽之渊修炼、兴水神猿在北海无疑、聪明神猿替自己取经去了。阴阳神猿……从始至终都半点没有音信,难道通风找到他了?

“阴阳神猿?他是谁?”悟空发现自己的声音居然有些发颤。

观音失了蝎子精,心中稍有些郁闷,她往东边打了个转,便又转回西方来,直至灵山。见了佛祖如来,观音将自己擒了蝎子精,又被毗蓝婆菩萨索去一事讲明。

如来微微颔首,道:“好!既是如此,我知道了。”

观音道:“弟子不敢与毗蓝婆菩萨相持,佛祖恕罪。”

如来道:“不干你事。”观音听了这话,心中极不舒服,自从被断了生机之后。自己如同一个木偶一般被如来指使来指使去,虽然此刻生机尽复,但自己却不知如来还有什么隐藏手段,怎敢轻举妄动。

如来问道:“唐僧离了女儿国吧?”

观音道:“弟子一刻也没耽搁,辞了毗蓝婆便来禀告佛祖,唐僧此刻怕正往西走呢。”

如来凝重道:“你去助唐僧过齐天岭,但要切记,莫入齐天岭三千里以内!”

观音一怔,心中许多不解,上次如来还说叫自己助唐僧一臂之力好过齐天岭,现在又改做如此要求。三千里?这一绕一回,唐僧岂不要多走上万八千里路?

于是观音道:“佛祖,不若我驾朵云,助唐僧过了齐天岭。”

如来道:“万万不可,即使绕路,唐僧定要一步步走过才行,若偷j耍滑,怎能看出取经诚心?”

观音暗道:是不是诚心,还不是你说的算,于是应下道:“弟子这便去!”

如来道:“你大可放心,我派人缠住齐天岭中妖魔,管保叫你们安然过山!”

观音施礼辞别如来,出了灵山别院。她心里着急,唯恐误了如来交代的大事,行至山门前,却正遇见毗蓝婆菩萨。

观音无奈,只得施礼问安,毗蓝婆菩萨笑语盈盈道:“观音来此告状的么?”

观音暗骂一句,哪有你这般说话的,但也恭敬答道:“婆婆说笑了,我是为取经之事来见佛祖。”

毗蓝婆笑道:“玩笑玩笑,取经大事将成,观音菩萨居功至伟啊!”

观音道:“不敢不敢,都是佛祖指点,弟子哪里敢居功?”

毗蓝婆叹口气道:“四大菩萨中,也唯有观音菩萨能如此虔心向佛,为我空门基业奔劳了。”

观音道:“婆婆说哪里话,修积功德人人有之。”她心急火燎要往东面来,偏偏毗蓝婆菩萨今日话多,观音又不敢失了礼数,于是便说了片刻闲话。

正在观音强忍性子时,只听如来声音远远传来,道:“毗蓝婆菩萨,可否过来一叙。”

毗蓝婆菩萨听如来说话,笑道:“观音菩萨行色匆匆,想是有事在身吧,老身不敢耽搁了。”说罢扭身飞离了灵山,也不理如来唤她。

观音勉强露出笑容来,与毗蓝婆菩萨辞别,心中早骂了不知多少句。

灵山一日,地上数年,方才被毗蓝婆菩萨这么一耽搁,不知唐僧等人行出多远了,观音也顾不得仪容风度,发力向东面疾飞而来。

唐僧四众正往西方踯躅而行,忽见西面一朵祥云飘来,上面站定的正是观世音菩萨。观音驾云直至取经众人面前,众人自然拜倒施礼。

观音在空中已量好了远近,此地早已入了齐天岭三千里以内,便道:“齐天岭中妖魔厉害,佛祖叫我来护汝等西行。”

唐僧跪在地上,面如黄土,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滴。观音问道:“玄奘,你可是病了?”唐僧道:“弟子……弟子心如刀绞般痛。”

观音仔细探查唐僧内外,并未看出有何异常。她忽地想起如来说的,莫入齐天岭三千里之内!难道齐天岭妖魔下了什么邪术,唐僧若再继续向西行过去,还不将小命搭在这!

于是观音道:“此刻起,暂向东退!”

假悟空道:“菩萨,东边无经!”

观音道:“我自然知道,但此刻唐僧中了妖魔法术,越向西行便越难捱!唯有先退,再思对策!”

众人怎敢不听观音的话,又调转马头,往东面行来。

悟空心中已隐隐有了猜测,但他总觉此事太过诡异,故而不敢妄下论断。

“哈哈!”通风笑道,“你与他朝夕相处数载,居然半点也看不出来!”

悟空一下子便知道了答案,唐僧!金蝉子!他是阴阳神猿!一定是他!

强自按捺住心中惊涛骇浪,悟空问道:“你,你怎知道?”

通风道:“神猿既醒,彼此便可遥相感应,你们离齐天岭也不过两千余里,我自然能感觉得到!”

悟空声音都有些发颤,道:“唐僧他,他怎半点法术也不会?”

通风面上现出悲痛来,黯然道:“你可知道,神猿转世次数越多,天赋本领越弱,阴阳神猿转世竟有十余次之多,今世又不过二三十岁年纪,哪里还会有什么本领?”

悟空想起他与唐僧自相识以来种种眼见情景,忽觉七神猿中,阴阳神猿的悲苦尤胜兴水神猿无支祁。

第三卷 途漫漫 第三三四章 深似海

通风见悟空如痴如呆模样,知道悟空陷入了沉思,他轻轻拍了拍悟空肩头,便飘然出去,将悟空一人留在洞中。

唐僧,前世曾是如来的二徒弟金蝉子,今世的陈玄奘、取经人,居然会是阴阳神猿!悟空一幕幕回想这六七年光景,从五行山到齐天岭,一路行来,唐僧种种反常表现,慢慢在头脑中串成了一条线。

无支祁曾道:“阴阳神猿,懂人事,晓生死,辨祸福,善避死延生。”唐僧呢,十世修行的好人,吃他一块肉能得长生!这会不会与阴阳神猿的避死延生术有关系?

天下芸芸众生何止亿万,十世修行的好人恐怕也不止唐僧一人,若如此便可长生,那世上长生不老药岂不又多了一种?为何取经之前天地间未有此类传言,直到唐僧出现,才有这一直指唐僧肉的谣言出现呢?

悟空又想起猪八戒射杀唐僧之前的那一幕,当时连自己这个混元金仙都未察觉到异常,唐僧居然能提前预知危险,单用“直觉”二字恐怕还真解释不通。

从无边涧开始,悟空便看得出唐僧心中深藏的矛盾,今世身负取经宿命,前世却与佛门有着血海深仇。那深植魂魄之中的仇恨,如何才能消解?

地藏王定然知道此事,他也算用心良苦,并未横加阻拦,而是让唐僧自己抉择,是跨过去,还是转回来。而唐僧却似乎是……怕?

通风说他转世十余次,这十余次他是被何人所杀?杀造化神猿者必得果报,如来是否会利用这一手段铲除异己呢?而他为何杀了阴阳神猿这么多次,难道……

悟空不禁想起在佛教地狱中救出的小张太子,杀死、活转、再杀死……在这个过程中,小张太子失去了什么呢?唐僧今世毫无法力在身,只有辨祸福、避死延生的本能,他又失去了什么呢?

十余次转世,绝非单纯为杀而杀,现在悟空还不知究竟为何,但算来算去,总脱不开造化干系。

通风无支祁等人始终未曾提起阴阳神猿消息,看来如来将阴阳神猿控在手中时日久矣。而取经这场绸缪,更是要将灵明神猿也一并攥在掌心,所幸悟空并非单纯的灵明神猿,人若生了二心,自己都不敢轻言左右,旁人又如何能把控得了?

悟空再回想取经一路,无论是在《西游记》中还是今世,无论是貌美女妖甚或窈窕精怪,甚至如花似玉的女王公主都难动他心。初时悟空只道唐僧心秉一念,只向佛门,此时才终于有了正解。

哼!造化无性!就算你将他脱光了,他也是只具人形,并无肉欲。

想到这里,悟空忽然想起一事,阴阳神猿最近这次转世,也就是金蝉子被贬,究竟是何人所为?从《西游记》中看不出端倪来,只草草说了一句“金蝉子轻慢佛法被贬”,看似倒是如来所为。

但如来知道金蝉子是造化神猿,如何能亲自动手?这事事关重大,如来定要交给亲信人去做才可。那么,若是知道金蝉子被贬之后,佛门中有哪个要紧人物失了造化而亡,是不是便能有些线索呢?

啊呀!难道竟是观音?

观音菩萨那一次生机断绝,可实在是异常诡异,如来凭修为或许能杀得了观音,但若说他能无声无息便使观音生机消逝,这可实在难以置信!

或许是如来?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