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暴君刘璋

第174部分阅读

率军进入西域后,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刘璋,或许见不到了,想到这里,曹羡就忍不住想落泪。

可是刘璋却摇摇头,刘璋心里感叹曹羡的思维,竟然已经想到自己要从天山山脉南下,天山山脉从东到西,成为西域的北方屏障,由凉州直接连通乌孙,从天山南下,可以直接进入楼兰的西方。

但是刘璋却不是要曹羡的部队过去,那只是楼兰使者的想法而已。

“折兰,我不会用你的兵马的,不是我不愿用,而是我知道现在氐人的情况,氐人刚刚占领了河套,根基不稳,还得罪了泄归泥,现在整个鲜卑,轲比能,素利,步度根等鲜卑大部族,都对氐人地域虎视眈眈。

如果现在抽走氐人部队,那你在草原的根基就会被鲜卑人连根拔起,你在北方的军队对牵制鲜卑有很大的意义,不能这么浪费,我没打算用,我只是想让你帮我秘密运送一批军队到天山脚下。”

“运送一批军队?”曹羡惊讶道。

刘璋点点头:“我打算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包括兀突骨的藤甲军,苏蓝的弓骑兵,木鹿大王的猛兽军,再加上我的亲兵组成一支特殊部队,相信这支部队能在西域发挥很大战力。”

刘璋早在当初南蛮,兀突骨率领藤甲军追了川军几百里不带歇的,就已经知道藤甲军有桃花水这个秘技,可以大大增加藤甲兵耐力,这对在贫瘠的西域作战肯定有很大好处。

苏蓝的弓骑兵可能消耗会很大,但是苏蓝现在的弓骑兵也没超过一千人,但是却是很强的打击力量,刘璋可以保证,只要莎车国那支五千人的骑兵不是重骑兵,就绝对不是苏蓝弓骑兵对手。

至于木鹿大王,八纳洞的士兵他不会征调的,只要木鹿大王一个人就好了,猛兽什么的消耗比战马还大,肯定带不了,但是蛇蝎什么的消耗就小多了,还是可以带去的。

刘璋一直觉得那莎车女王指挥动物的异术比木鹿大王厉害,可是不比较怎么知道。

刘璋打算征调六千藤甲军,一千弓骑兵,再加上自己的两千亲兵,组成一万人的远征军,这支部队的补给,肯定不能运输,刘璋已经想好了。

看来以战养战是必须的了。

刘璋自从知道曹羡就是折兰英后就计划好了,一直部队正面牵制莎车,然后借助氐人奇兵突出,周不疑现在终于知道刘璋真正的计划是什么。

可是萧芙蓉黄玥曲凌尘还有刘循几人却呆了一下,黄玥最先反应过来,忧虑地对刘璋道:“夫君,你身体不好……”

“玥儿。”黄玥还没说完,刘璋就打断了黄玥的话,见萧芙蓉刘循要劝,也手势拦了回去:“你们不用劝了,这次我必定会出征。”

杜微说留下半年交代后事,那后事就一定要交代,而现在川军已经进入修养生息,自己和所有高级将领和文官都打过招呼了,刘循也已经接手政务,开始“太子监国”。

可以说如果自己有什么意外,川军政权可以和平过渡。

对于刘璋来说,最大的后事就是刘循。

通过这几个月观察,刘循的能力还是很好的,懂得御下之术,也有处理政务的能力,但是毕竟还太小,又没有乱世霸主的气质,所以刘璋必须给刘循一个适应的时间。

自己如果待在长安,就算将政务交给刘循,肯定无法真的锻炼刘循,如果出现大事,还是自己在处理,就像这次莎车崛起,还是不得不通过自己,那这样刘循如何成长?

这半年时间还不如就给刘循成长,如果自己去了西域,那发生什么事就是刘循来处理,去除他的依赖心理,同时因为自己还在,川军也不会出什么大乱,刘璋相信了有了这些时间过渡,刘循能够更平稳接手川军。

还有一点,刘璋本身不想待在长安,死在病榻,刘璋现在能体会当年伏波将军马援的话了,男儿死于战,马革裹尸还。

自己已经征战五年多了,金戈铁马开始,刘璋不想最后在病榻结束。

正因为要给刘循一个锻炼的时间,自己也不想在床榻,所以刘璋已经决定亲自率军。

众人都知道刘璋的固执,而且刘璋刚才没当着众文武说,第一是为了隐秘,第二恐怕也是不想文武恬噪,黄玥等人知道再也劝不动。

“夫君,蓉儿要率军。”萧芙蓉站了出来,既然劝不动刘璋,萧芙蓉却想和刘璋在一起,坚定地道:“夫君,天山山脉山峰险峻,跨越天山山脉恐怕要翻越大山,蓉儿麾下白杆兵可为开路先锋。”

刘璋想了一下,点点头,“率一千白杆兵随征吧。”白杆兵现在有三千人,都是山地战精锐,但是显然不能都带去。

曲凌尘也出来道:“夫君,嫣儿也要随军。”

“嫣儿……”刘璋只想了一下,就知道曲凌尘的理由,谁也不知道杜微的药怎么样,而且就算如杜微所说可以管半年到一年,也难保不发兵,曲凌尘的琴音可以让刘璋安静下来,会减少许多痛苦。

见刘璋同意了萧芙蓉和曲凌尘随军,曹羡立刻站出来道:“夫君,折兰麾下氐人也有山地部队,折兰愿意随军。”

“折兰,如今氐人并不稳固,你不能随军。”刘璋拒绝了曹羡,可以说将氐人部队留在草原牵制鲜卑人,比将氐人带到西域要划算的多。

西域对中原的威胁,远没有鲜卑人来得大,刘璋可是记得五胡乱华和南北朝最强的异族就是鲜卑。

“我只带山地兵,不会超过一千人,我会将河套交给诸葛亮把守,能够挡住鲜卑……”

曹羡还没说完,刘璋就惊讶地看着她,连好厉害,萧芙蓉,周不疑几人都惊讶地看着曹羡。

“折兰,你说什么?诸葛亮在你那里?”刘璋惊讶道。

曹羡这才想到,自见到刘璋发生了这么多事,一直没机会和刘璋说氐人的概况,在现在的曹羡看来,自己的氐人军就已经是刘璋的军队,是应该全部说出来的。

一想到诸葛亮在氐人营,刘璋就心中一紧,当初灭了刘备,独独跑了诸葛亮,这个三国有名的妖人,说自己不忌惮那是假的,可是却一直没有诸葛亮的消息,没想到竟然在折兰英麾下。

既然诸葛亮在氐人营,那就要和折兰英好好说说北方草原的事了。

任务也布置完了,萧芙蓉刘循等人退出,黄玥默默走了出去,心中有些失落,自己虽是正室夫人,可是因为只是柔弱女子,不能随刘璋随征,与刘璋在一起的时间好短。

更何况这次刘璋也许去了西域,就不会回来,黄玥心中更加心痛,眼看萧芙蓉和曲凌尘都能去西域,曹羡也被单独留在房中,黄玥就觉得自己好没用。

黄玥心里也真的好像随军,可是她知道不行,不止是她柔弱,而且她还是正室夫人,家庭责任比萧芙蓉曲凌尘等人大,别说她只是柔弱女子,就算也会武艺,也出不了门。

黄玥现在想起来,还真不如当刘璋的妾室,刘璋对妻妾的态度和感情都是一样的,做妾和做妻唯一的区别就是在外人面前的地位,可是黄玥不在乎这些,她知道萧芙蓉和曲凌尘,还有那曹羡都不在乎。

如果可以,黄玥也想做妾室,或许这次自己就能也站出来说:“夫君,玥儿要随军。”

其他人出去以后,刘璋拿出地图看了一会,皱眉沉思,眼睛一亮道:“折兰,你的军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刘璋心中的确高兴,因为自己也可以利用诸葛亮一次,就算诸葛亮是天才,也不可能知道曹羡是折兰英,曹羡是折兰英的秘密,只有几个妻子知道,其他文武只是看到曹羡站在身边而已。

而曹操虽然知道曹羡是折兰英,但是曹操和曹军文武都觉得曹羡对自己恨之入骨。

这样一来,折兰英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刘璋对折兰英道:“折兰,你现在麾下有三万氐人军,和几万收编的草原军对吧,虽然轲比能,步度根,素利的势力强过你,但是他们毕竟不是真的同一个势力,你有诸葛亮辅助,我相信一定能稳住草原局势。

你回到草原以后,还是说你是逃出长安的,我也会和你做一场戏,假装闹翻将你赶出长安,你回到氐人部落后,还是保持对川军敌对,然后用诸葛亮稳住草原局势。

后面我会让周不疑亲自指挥一次战争,让他败给你,你让氐人军俘虏川军士兵,然后收编,让川军独成体系,这样一来你的势力就大了,慢慢蚕食草原,我们必可将北方草原纳入大汉版图。”

刘璋相信,在诸葛亮的指挥下,氐人如果还对付不了鲜卑军,那就太不像话了,自己和折兰英唯一要做的,就是骗过诸葛亮。

第六百三十四章大乔与孙尚香

诸葛亮可不是那么好骗的,可是他不是真的妖怪,只要猜不到自己和曹羡的复杂关系,那就绝对猜不到氐人军和川军的关系。

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刘璋还是对曹羡道:“折兰,你用诸葛亮,只能用作谋士,你自己本身有大战指挥的才能,不用他率军,只要他出主意,决不赋予他兵权,同时你要注意加强身边的护卫。”

相比于刘璋,曹羡听到刘璋的话心情没那么好,刘璋的话彻底让她断了去西域的念头,她只能留在河套。

不过曹羡记得黄玥说的话,刘璋永远是以大业为先的,而现在同样是这样,氐人军在草原,那就一定会被用起来,作为他的妻子,自己当然要支持自己的夫君,哪怕心里不好受,曹羡还是点了点头。

“那怎么送夫君的军队去天山?”

“你用以前达达部的阿科送吧,我们只需要隐秘和快速,天山以北有蒲类前国和蒲类后国,你可以借口征伐蒲类国,让阿科出兵,我们用你们的马匹进入天山,然后你们再返回。”

曹羡点点头,心情失落,刘璋也看了出来,轻轻拉着曹羡的手,想说些什么,却没有说出来,他知道曹羡能够明白,只是心里不想和自己分开而已。

其实刘璋又何尝喜欢折腾,可是刘璋深知北方草原民族是中原大患,以前力量不足以北攻草原就算了,现在有现成的力量不用,刘璋实在不能说服自己。

如果折兰英能一边融合汉人一边与鲜卑作战,将来的草原一定是另一番景象,至于要怎么将草原真正纳入大汉版图,那些复杂和难以处理的问题就交给周不疑和刘循了,自己无法料到十年二十年后的事,自己不会瞎操心。

为了消除汉民族的边患,而曹羡又恰好站在了这个位置,刘璋只能这样做。

川军即将征伐西域的消息震惊天下,没人会想到这个时候,国内还没统一,川军就要征伐异族,要知道川军现在虽然是最强的诸侯,但是经过一年多的大规模战争,什么都消耗光了,这个时候远征,与找死没区别。

所有人都预料,川军根本在西域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因为补给不足崩溃,除非他们愿意大规模加征税收,但是那样一来,民心必然被破坏。

但是虽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时候川军征伐西域不明智,但是都很佩服川军的行为,不管是谁,只要是大汉的人,当然希望大汉天威覆盖宇内,更何况这次莎车国是真的在打大汉的脸。

连曹操听到这个消息都没有过多的庆幸征伐西域会削弱川军,而是佩服刘璋的魄力,竟然敢在这个时候征伐西域,曹操不禁想着自己,要是自己处于川军的地位,会征伐西域吗?

虽然曹操很想自欺欺人地说会,但是当初为了抵抗川军,曹操就下令与乌桓人和鲜卑人结盟,然后将北方的边境部队撤到南方,自己已经对异族妥协过一次。

那么如果自己处在刘璋的位置,肯定不会征伐西域了,曹操想到这里,不禁心中有一些失落,原来真正的霸主,是这样的。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说着容易,可是做起来难啊。

只有江东那些世族高兴,只希望川军在西域拖死,然后加征税收让川军辖下州郡全部动乱。

可是哪怕他们有这样美好的希望,还是不得不按照合约上的内容赔偿川军,川军的二十万大军就摆在荆州,法正黄月英两人坐镇,江东的人气都喘不出来,相信就算川军被拖死,他们也被川军先剥削死了。

不管别人怎么想,川军已经在准备出征了,雷铜分出了六千骑兵,张任挑选了最精锐的东州兵四千,这些步兵与刘璋亲兵的战力都相差不大,全部交给了赵云。

赵云率领军队先行赶往凉州,而同时王异在凉州征调军队。

凉州本来就贫瘠,以前就是靠打仗谋生的,个个彪悍,虽然人口少,却出兵多,再听到这次是雇佣兵层次,饷银丰厚,报名的更多。

川军现在就是粮食少,钱却相对富裕一些,所以也不吝啬多出来的这些饷银,这总比消耗川军正规军好,而且西凉军应该更适应西域的艰苦环境。

就在明里征调三万军队的同时,刘璋率领六千藤甲兵,一千弓骑兵,两千东州亲兵,一千白杆兵秘密来到北方,曹羡先一步回到氐人大营,准备护送川军去天山。

而这时的氐人大营,在诸葛亮的坐镇下,用捉襟见肘的兵力巧妙地打了一场战役,比折兰英走的时候更强大了,折兰英都没惊叹于诸葛亮的才华。

……江东的赔偿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听说江东水军真的分出一半舰船交给川军后,被迫下野的吕蒙吐血,一病不起。

而粮食和金银的赔偿也6续进入荆州,当然就算是世族集资,再在江东百姓头上摊人头税,还是不够,最后鲁肃顾雍只能接受了刘璋的建议,用江东的人口来抵偿金银和粮食。

世族突然发现,用人口抵偿真的很省事,还不削弱世族势力,开始大量强迫江东年轻男子和女子举家进入荆州,许多人不愿意离开故乡,也被逼着离开,川军开出的价钱,可比人贩子价钱高一些。

世族可不想将家里的钱粮全部拿出去,纷纷打起了人口主意,大量江东人口移居荆州。

江东军撤出柴桑,6逊担任水军大都督,率水军驻守鄱阳湖,朱桓领着6军驻守鄱阳湖后方。

川军迁移许昌等地人口已经进行大半,魏延被派到柴桑,领军十万驻守柴桑,这可是真正的江东地界,江东军水军急剧萎缩的情况下,随时可以攻入江东。

因为江东水军被刘璋限制规模,江东世族一边赔偿一边大量组织6军,要在川军聚积起足够粮食之前,有可以阻挡住魏延和的能力。

而卫温开始6续撤出建业,江东世族害怕川军进攻,听到曹操将以前嫁过两次的女儿,第三次嫁给川军,以求息兵,也把孙尚香再次嫁给刘璋,就跟在卫温的水军中前往荆州,再从荆州进入长安。

对于世族来说,不管和亲有没有用,都是多加一道保险,有利无害,而牺牲一个女子完全是天公地道,甚至觉得这样做才是明智的行为。

长江之上,卫温船队行进,孙尚香和乔无霜以及六岁的孙绍坐在一个单独的船舱之中,乔无霜和孙绍是刘璋明确不会放走的人,而是以人质的身份进入长安。

鲁肃隐隐猜到川军的用意,可是根本毫无办法。

“嫂子,他们怎么可以这样,他们男人打不赢仗,为什么就要逼着我去嫁人。”

自从进了船舱,孙尚香就一直哭,而乔无霜坐在一边一语不发,表情很淡,根本就是毫无表情,好像这不是去当人质,只是搬家一样。

孙尚香哭了许久,乔无霜也没安慰一句,最后终于忍不住骂了出来,孙尚香现在真的很看不起那些江东文臣,自己没本事,为什么让她嫁人说得那么理直气壮。

“嫂子,你不知道,那刘璋虽然没生一副恶魔像,可是真的是恶魔,杀人不眨眼,许昌的时候,我亲眼看到十几万人被推入万人坑活埋,活埋啊。

那可都是生命,他怎么下得了手,甚至我都看到那些人还在坑中挣扎,川军就已经往里面填土,还有十几万妇女和女孩,竟然是被充入营记,那对于一个女人是多惨的下场,刘璋这样的事都做得出来,他不是恶魔是什么?那些文官竟然还要我嫁给这样的人,哥哥怎么能允许。”

孙尚香说着又哭起来,其实孙尚香是一个很坚强的女孩,从小就没怎么哭过,但是现在受的打击真的太大了,而最绝望的是一片黑暗的未来。

想到许昌屠杀的场景,想到刘璋面无表情闭着眼睛靠在椅背的场景,孙尚香不寒而栗,做这样的人凄子,孙尚香宁可去死。

“嫂子,我真的不想去长安啊。”

“嫂子,你也要去长安,你不怕吗?”

“嫂子,你怎么不说话?”

孙尚香这才发现她说了半天,乔无霜一句话没说,甚至表情都没变一下,孙尚香不禁疑惑。

孙尚香突然记起,以前嫂子才嫁给大哥的时候,是一个很温柔娴淑的妻子,不但照顾孙策照顾的无微不至,也对他们这些弟弟妹妹很照顾,自己只要有烦心事,去找乔无霜倾述,乔无霜都会轻声安慰。

所以孙尚香才和嫂子关系好。

可是自从大哥去后,好像嫂子就变得郁郁寡欢起来,孙尚香只以为是大哥的死对嫂子打击太大。

可是现在眼看两人包括孙绍在内都要被送去长安了,乔无霜竟然还是无动于衷,孙尚香隐隐觉得不对,似乎以前自己想错了。

直到几次喊,乔无霜才看向孙尚香,不是乔无霜没听到,是不想回答,乔无霜实在想不到去长安和在建业有什么不同。

第六百三十五章仇深似海

“香香,有时候看到的坏人不一定坏,大家都觉得是好人的不一定好。”

“恩?什么意思?”孙尚香一头雾水。

“安心去长安吧,比待在建业好。”

“长安比建业好?”这下孙尚香更不懂了。

过了许久,乔无霜突然觉得,既然都去长安了,有些事情告诉孙尚香也没什么,反正不管孙尚香愿不愿意,她也要成为川军的人了。

“香香,你知道你大哥怎么死的吗?”乔无霜问孙尚香道。

“不就是在出征刘璋前夕,被许贡豢养的死士杀死的吗?大哥英雄盖世,如果大哥在,江东绝不会今天这样。”

孙尚香说着捏紧拳头,现在许贡的死士没了,而要不是刘璋杀了自己三哥,偷袭柴桑,让大哥觉得耻辱,大哥不会要出征荆州,也不会死。

杀死三哥,间接害死大哥,给屈辱二哥,让自己被迫出嫁,新仇旧恨,孙尚香恨透了刘璋。

乔无霜摇摇头:“不是刘璋害死夫君的,也不是许贡死士害死夫君的,望江楼是江东世族一手策划的,是现在江东那些道貌岸然的文官害死夫君的。”

“什么?”孙尚香只觉得脑袋“轰”的一声,完全被乔无霜的话怔住了,定定地看着乔无霜,仿佛听错了。

“不管你信不信,夫君临死前就告诉我了,是江东世族害死他的,因为当时川军对江东还不能形成威胁,他们不想打仗。

当时曹操与袁绍对峙官渡,夫君就像偷袭许昌,我听夫君说过,许昌防守薄弱无比,偷袭易如反掌,可是就是江东世族不断用各种借口阻挠,才不能偷袭。

而就在这个时候川军偷袭柴桑,杀了三弟(孙翊),还有江东第一大将太史慈,夫君才决定征伐荆州。

世族当然还是不希望夫君动兵,但是这次三弟死了,太史慈死了,川军又在柴桑掳掠了一番,夫君要征伐荆州,张昭等人根本找不到理由反驳。

所以他们正面谏言不行,就策划了望江楼之事,害死了夫君,夫君临死说‘江东没有恨’,我知道夫君将江东看得比他生命还重,如果江东没了,夫君一定死不瞑目。

所以我害怕江东分裂,一直没有说这件事,就是希望那些世族能好好保着江东,可是没想到,弄成了今天这个结果。”

乔无霜说着心中悲凉,也早已麻木,江东世族现在算是自食恶果吗?如果当初支持夫君征伐荆州,还会这样吗?

可是乔无霜知道,以那些人的本姓,就算再来一次,他们还是会选择害死夫君,一个想征战天下的主公不是他们想要的。

看着孙尚香半响反应不过来的神情,乔无霜淡淡地道:“香香,我心中恨透了那些文官,可是因为夫君的话,才没有说什么,只要江东永远在孙家手中,我也永远不会说。

可是现在二弟的权力明显被鲁肃张纮架空了,如果他们真敢另立主公,我一定会将望江楼之事告知天下人,我相信总有忠义的将领,如程普黄盖会出来,到时候就算江东没了,我也在所不惜。

所以香香去长安真的没什么,江东已经是那些文官的天下了,在江东生不如死,其实我有时候还感谢刘璋,可以让我换个地方透透气。”

乔无霜说着苦笑了一下,她当然知道去长安是当人质,可是她感觉在江东,面对仇人却不能说出来,只能在那个幽深小院深居简出,比人质还不如。

可是孙尚香听着乔无霜的话却彻底震惊了,对于大哥的死,她最恨的是许贡,可是许贡已经死了,她就只能将仇恨转移到刘璋身上。

可是现在才知道大哥是世族害死的,如果这是真的,那世族就不止是害的大哥,也是害的整个江东。

想起大哥死后,江东蒙受的一次又一次屈辱,一次次错过攻击川军的机会,而自己竟然被迫两次出嫁。

当仇恨的源头改变,孙尚香的仇恨全部转嫁到了那些文官身上,那不止是仇,还是欺骗,被欺骗了这么久才知道杀害大哥的真凶,孙尚香只感觉对世族的恨如泄堤洪流,比对刘璋的恨还要多千万倍。

孙尚香突然想起当初在许昌,想起魔鬼一般的刘璋,屠杀十几万世族眼睛都不眨一下,表情淡的让人害怕,而当时的孙尚香觉得刘璋毫无人姓。

可是孙尚香现在想起来,竟然涌出一股“杀得好”的感觉,甚至孙尚香也好想将江东那些世族围起来全部推入万人坑中。

孙尚香脾气火爆,敢爱敢恨,以前对刘璋的恨毫无保留,现在对江东世族的恨也一样。

这时对世族观念急转的孙尚香,才终于对一些事情理智分析,川军的名声虽然被世族的笔刻意丑化,但是那也是麻痹下面的普通百姓,那些百姓生活的地方不过方圆十里,当然只能听那些财主老爷的。

可是具体川军怎么样怎么会瞒过孙尚香,只是以前孙尚香和许多名士不愿意承认罢了,虽然川军对世族是斩尽杀绝,可是对百姓是没得说。

不止是土地令让百姓有土地耕种,少了租税而只用上缴更低廉的赋税,四科举仕让普通人,只要有才,就可以做官,而不用看世族脸色,更不用遵循世族那一套潜规则。

除此之外,还有占城稻,双季稻,改良后的种植方法,官府出租的农具等等,都让荆益百姓过上了好生活。

而上次在川营中虽然时间不长,可是孙尚香感觉得出来,川军将士都对刘璋忠心耿耿,就是自己大骂刘璋时,那些将士表现出对自己的愤怒并不是装的,不是用来讨好的主上的。

当得知江东世族的丑恶面目后,虽然孙尚香自己出身孙家,但是和庞统一样,对世族这些丑恶已经恨到骨子里,加上大哥的死和这么多年的欺骗,孙尚香觉得已经恨意滔天。

而反观自己一直认为的恶魔,屠杀世族的恶劣印象在孙尚香脑海中消失无踪,现在的刘璋是杀了她讨厌的,而且是真正的爱民,孙尚香突然觉得,刘璋才算是一个好的主公。

但是因为三哥的死,孙尚香不会对刘璋有好感,三哥是真正死在川军手上的。

只是大哥死的阴谋被揭开,孙尚香重新审视三哥的死,那也只是死于战争,三哥是一个将军,和川军对战死与战争,自己能怪谁?

孙尚香对刘璋还有许多隔阂,但是已经远没有先前那么仇恨,甚至如果不是因为三哥的死,孙尚香突然发现,自己并不是这么抵触这桩婚事。

“嫂子,那些道貌君子害了大哥,现在又架空了二哥,难道就要让他们一直这样下去吗?我想报仇。”孙尚香愤恨地说道,一想到现在江东的权力竟然落到这群小人手上,孙尚香就有遏制不住的恨意。

“香香。”乔无霜平静地道:“报仇的事我想过千万遍,甚至当初二弟掌权稳固后,我就不止一次想让二哥为夫君报仇。

可是江东和川军不一样,大部分势力都在世族手中,而现在已经是绝大部分,江东四大家是江东的骨头,先不说能不能去除,就算去除了,江东也不再存在了。

剔除江东,最可能导致的结果是江东四大家反噬,反而将我们孙家连根拔起,而就算对付了他们,江东也不再是江东。”

乔无霜比任何人更恨江东四大家,可是因为死去的夫君,她什么也做不了。

“可是我不甘心……”孙尚香突然想到一个主意:“如果我嫁给了刘璋,是不是可以请他出兵……”

孙尚香说到这里突然住嘴,她知道嫂子因为大哥,不想让江东垮掉,连自己报仇都不想,更何况借助外力。

只是孙尚香自己不甘心,得知大哥的死是江东的人造成的,孙尚香难以压制自己的怒火。

可是乔无霜并没说什么,只是凄凉地笑了一下:“放心吧,刘璋志在天下,必取江东,这次之所以谈判,是因为谈判得到的好处比硬攻大而已。”

不是乔无霜聪慧,其实鲁肃等人何尝不知道,只是不谈判马上就得死,哪怕是消耗了川军巨大的实力,那江东四大家也不存在了,也没法看川军衰败甚至崩溃的场面了。

马上死和折磨死,鲁肃张纮选择了折磨死,川军这根本是阳谋。

乔无霜因为夫君,所以不能自己去与世族作对害了江东,可是她心中的恨一点不比孙尚香差,甚至更浓烈。

自己断送江东乔无霜做不到,可是川军攻下江东,乔无霜现在想来自己不会有任何波动,甚至有一些欣喜。

乔无霜知道这种欣喜不应该,因为江东是夫君的全部,可是因为自己的夫君死在那些人手上,乔无霜无论如何不能克制这种欣喜,最多只是将这种感觉埋在最深处。

“嫂子,自从从建业到了吴城以后,二哥的权力就几乎没有了,这我感觉得出来,连我去见二哥都被监视了,现在的江东还是孙家的江东吗?”

第六百三十六章徐昭雪的家族

孙尚香想起乔无霜刚才说的,只要江东基业还在孙家手上,就不会报仇,可是孙尚香感觉,江东已经不在孙家手上了。

乔无霜摇摇头:“现在江东主战派被完全压制,二弟身边又没有可靠将领,连龙飞卫都全部战死,当然没权利,但是也不是一点希望没有,至少程普黄盖等老将军肯定是站在二弟一边的。

二弟智慧超群,等局势稳定后,他会想办法的,还是那句话,只要江东在孙家手上,我就会听夫君的,如果不在了,我也不会顾及了。”

乔无霜相信,如果世族敢废了孙权,立他们自己的人或随便找一个孙家的人,她把望江楼的事情说出去,必然引起江东地震。

哪怕江东四大家再是树大根深,江东可不是只有四大家,一共十几个有话语权的大家族,其中徐氏家族还是遍布整个天下的大族,只是一向比较低调而已。

徐家以徐若木为祖先,族中土地和家族子弟都很多,甚至荆益二州兴盛商业,徐家也根本无阻碍地发展过去,可以说是隐藏民间的豪富家族。

但是熟悉徐家的都知道,徐家的主业不是这个,而是八卦周易,也就是算命或炼丹方士。

古代人可不都认为这是迷信,甚至大多数人是相信的,就算不相信的也不敢贸然藐视,那些越是富有和位高权重的,反而更相信这个,何况徐家还是推演世家。

所以徐家虽然不怎么涉足官场,在天下威望却很高,他们不喜欢惹事,但是家族子弟都很受尊敬,这也是徐昭雪无论在江东还是荆州都很吃得开,皇甫玄的住处只有她能找到,甚至司马徽这样的人她都可以直接叫老头的原因。

虽然徐家的庞大与江东没什么关系,但是孙坚的妹妹就嫁给了徐家的家族子弟徐真,只要有这份关系,孙家只要能借到徐家的一个衣角,江东四大家也不是那么容易废掉孙权的了。

所以如果乔无霜把望江楼之事说出去,就算徐家不可能全部帮孙家,甚至江东的徐家势力也不会完全帮孙家,但是只要给予一点点帮助,加上其他像乔家一样亲近孙家的家族,以及程普黄盖等老将。

江东必然地震。

江东一旦内乱和分裂,那就怪不得乔无霜将川军引来了,而那时候乔无霜会让孙绍成为川军进攻江东的名义。

既然江东已经不是孙家的了,乔无霜绝不介意江东被灭。

孙尚香看着乔无霜的脸色已经知道了嫂子的想法,只要江东姓孙,哪怕是傀儡,嫂子也不会报仇,而二哥孙权是否能拿回权力,那就要看孙权自己了。

孙尚香更加亲近这个嫂子,如此为孙家着想,也只有这样的嫂子配得上自己的大哥,同时希望二哥早曰拿回权力,为大哥报仇。

……江东吴郡富春孙家祠堂,孙权前来参加一年一次的祭祖,孙家人一动不动跪在蒲团上面对祖宗灵位,鲁肃等江东大臣也前来随祭。

孙家是世代显赫的家族,祖上是兵圣孙武,世世代代在吴郡做官,孙权父兄更是英雄盖世,可以说孙家在孙坚和孙策这一辈,再次达到巅峰,虽然远远不如祖上孙武,但是也算中兴了一次。

可是现在的孙权却无尽的苦涩,从建业到寿春后,自己身边的护卫已经全部被换了,权力全部落在了鲁肃和张纮手上。

世族嫌弃6逊太年轻,又是个书生,当初让他组建新军和节制水军,只是临时为之,现在对川军的赔偿差不多了,建业也收回来了。

鲁肃已经撤下6逊的位置,鲁肃代江东水军大都督。

可是这竟然没经过他孙权的同意,他孙权江东之主,换大都督竟然可以不经过他。

现在外部军事落在鲁肃手上,内部钱粮府库人才选拔落在张纮张昭手上,自己是完全被架空了,看着吕蒙下野,自己心里迫切想起用吕蒙,可是毫无办法。

孙权现在终于体会到什么是悲凉,看着最上面孙武的牌位,孙权甚至觉得自己不配为孙家后裔。

孙权的视线慢慢移到孙策的牌位上,他跪在最前面,没有人能看到他的目光,现在的孙权目光中充满了后悔。

孙权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做得最后悔的事,就是与那些世族勾结,害死了自己的哥哥。

当初自己是多么瞧不起自己的哥哥,刚愎自用,有勇少谋,对付任何人只是一味用强,当初在庐江就杀了6康满门,得罪了江东四大家之一的6家。

后来在平定江东的过程中,更是杀伐为主,安抚为辅,要不是江东四大家迫切需要在乱世拥护一个势力,抵抗孙策的力量绝不会那么少。

可是孙家在江东虽然威望高,但是也架不住孙策这样折腾啊。

孙策在当政以后,很少顾及世族看法,不但大规模进攻江东的宗贼势力,还屡次与刘表开战,虽然都战胜了,可是江东消耗也大,最关键是江东世族能得到什么好处?

后来孙策又要偷袭许昌,偷袭许昌就已经让江东世族强烈不满了,孙策又说要动用江东所有兵力进攻荆州,这才惹毛了江东世族。

那个时候孙权是很看不起哥哥的,虽然哥哥比孙权的武力高得多,可是孙权从来不觉得一个人主需要什么武力,而是御下之术和利益权衡,喜怒不形于色比动不动就将敌人灭了,要高级得多。

所以自然的,孙权也觉得自己比孙策高级得多,在江东这块错综复杂的土地上,显然自己更适合做江东之主。

孙权下定决心夺哥哥的位,真的不是那么贪图权力,而是真的觉得自己比孙策优秀,可以完全统治江东,而孙策那样统治江东是最下作的。

可是,自己当年在望江楼成功了,现在剩下了什么?

孙权对着孙策的灵位留下了一滴泪水,那是对孙策的愧疚,也是自己的痛悔。

自己就是因为觉得在世族的头上跳舞,可以更好驾驭,可是却没发现,自己是在一步一步纵容世族,那是一次又一次的妥协。

如果孙策还统治江东,或许刚极易折,但是有周瑜等人全力辅佐,不给世族机会,最重要的是哥哥比自己的魄力强的多,江东未必没有机会,也不会沦落到今天。

“哥哥,父亲,列祖列宗,权儿没用,对不起你们。”

在没人看到的正面,孙权泪水不断滑落,可是不知过了多久,孙权收敛了泪水,心里想着自己是孙家的后裔,岂能就这样认命,要说家族底蕴,江东四大家给孙家提鞋都不配。

凭什么就这样认命?

周瑜已经失踪,指望不上了,孙权决定赌一把,虽然他知道赌输以后,很可能更加惹恼鲁肃张纮,将他废了是小的,甚至可能杀了他。

但是这样活着却生不如死,自己还年轻啊,自己这么年轻就要被别人捏在掌中一辈子吗?

历史上的孙权是老了才终于失去斗志,才不再想着夺取天下,沉迷与方术。

可是现在孙权才二十几岁,他如何能甘心。

想到这里,孙权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下,宗族子弟孙贲就跪在右下首,孙贲是自己的堂兄,当初父亲孙坚在长沙骑兵,孙贲就弃官跟随,南征北战。

后来在江东孙贲也算是一个诸侯,却毫不犹豫跟随了当时只有几千兵马的孙策,甚至还是大败后的?br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