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暴君刘璋

第176部分阅读

王越深深遗憾,这时王越突然想到,现在已经超过华佗说的时间了,刘璋却还没死,万一他病好了呢?

王越一想到刘璋病愈,就觉得热血,他心里还是希望统帅战无不胜的川军纵横胡人铁马之中,这吴俊给他的印象太不好了,如果刘璋病愈,王越相信自己会毫不犹豫地投效,不管当时自己身在哪里,投效了谁。

可是王越旋即摇摇头,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只恨自己以前一直待在洛阳,心灰意冷地过了这么多念头,如果五年前就投效了刘璋,自己此生也算无憾了。

王越西望,周瑜却南望,相比于王越的失落,周瑜这一刻可谓踌躇满志,这不是自大,而是一种自信。

不管经历多少挫折,只要周瑜认定了,就会相信自己。

“如果回到江东,恢复主公政权成功,一定为大哥报仇,杀尽江东世族,学川军四科举仕与土地令。”

以前,周瑜是不屑刘璋的新政的,那完全是激进的,所有人都知道新政的好处,可是根本不现实。

但是周瑜经历了这么多,现在才觉得,只有刘璋这样的果断,才是真正能够成事的,哪怕到时候新政让江东军元气大伤,但是周瑜相信只要自己率水军挡住了川军,就可慢慢恢复……

要知道东汉末年世族无限膨胀,榨取下层百姓,早已不是汉朝中前期那些推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没有了这群腐朽势力,百姓绝对是摆脱枷锁,统治者也能获得更多的赋税,恢复起来回容易得多。

而至于天下世族的反抗问题,周瑜相信只要平定了江东的世族就不是问题,因为川军现在统治下根本就没世族了,而川军是最强的力量,如果进攻川军,有世族反抗吗?

想到这些,周瑜突然觉得前途很光明了,仿佛辅佐孙权纵横天下的场景就在眼前。

只是周瑜还不知道杀死孙策的真正凶手,周瑜效忠孙氏完全是因为自己是孙策结义兄弟,而做这么多也只是为了孙策。

周瑜和乔无霜差不多,为江东做的一切,考虑的一切都是因为孙策,没有孙策,孙氏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曹羡回到河套,诸葛亮早已经收兵回到河套,上次匈奴来找氐人帮忙,一起进攻曹操,诸葛亮可没那么傻,当即就率军去突袭匈奴去了。

这次斩获颇丰,得到了很多粮食牛羊,还带回大量女人,这些都是河套人口的保证,当初氐人军队是在诸葛亮内应下蛇吞象拿下河套,实力还远不如东部的四部鲜卑。

要想与东部轲比能,步度根,泄归泥,素利对抗,氐人还需要壮大,诸葛亮一直想着壮大氐人,与黄月英堂堂正正一战,当然不能让氐人灭亡了。

诸葛亮率领氐人将领到王庭外迎接曹羡,曹羡看了一眼诸葛亮身后将领,松了一口气,自己当初走后,竟然没防备诸葛亮。

那时也是因为父亲战败,担心父亲安危,而且自己统领的氐人军队,对自己忠心耿耿,不可能一下就被诸葛亮了。

但是自从刘璋说需要她帮助以后,曹羡可是生怕诸葛亮这妖人把自己的兵马骗走了,现在看到将领还是那些将领,看盔甲的款式,也没什么大变动,心放了下来。

只是诸葛亮身旁却有一名白衣女子,二十岁的样子,看起来很秀美,却也很沧桑,背后背着一把琴,更像是一个流浪在无边草原的忧伤歌女,只是气质却比歌女高出太多。

“蔡琰姑娘?”曹羡惊讶出声。

曹羡看了半响才认出这名女子,竟然是名士蔡邕的女儿蔡琰,因为曹操与蔡邕是忘年之交,所以曹羡小时候认识蔡琰这个姐姐。

可是那时候蔡琰是十里八乡的美女,更是名动兖州的才女,姓子高傲,哪怕不刻意,眉宇间也有一种高贵的气质。

曹羡怎么也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自己还能见到蔡琰,更没想到蔡琰会变成现在这样一种忧伤的样子,曹羡知道蔡琰是被匈奴人掳走了,这么多年,也不知受了多少折磨,曹羡不敢想象。

不过蔡琰美丽还是那样美丽,曹羡知道她已经三十了吧,可是看起来真的像二十岁。

“你是?”当初两人认识的时候,蔡琰已经成年,曹羡却还是个小姑娘,蔡琰一时没认出来。

“蔡姑娘,这位是我们的首领,折兰英。”诸葛亮向曹羡拜了一礼说道。

“蔡琰姐姐,我是曹羡。”曹羡说道,她来的时候,刘璋就告诉过她,不要在细枝末节欺骗诸葛亮,那没用,还不如在这些事情上坦诚一点,要骗就骗大的。

诸葛亮还真不知道折兰英就是曹羡,这时听到曹羡这样说,才恍然大悟,竟然是曹操的女儿,这么说曹羡肯定要帮曹操了,这可要计较一下了。

诸葛亮可不想帮曹操,不为别的,就因为当初家族要他投靠曹操,这时也不想帮曹操。

曹羡报出身份以后,蔡琰等人都是一愣,蔡琰看到熟人,竟然哭了起来,可见这些年她真的受了不少委屈。

曹羡安顿了蔡琰以后,问了诸葛亮怎么带来蔡琰的,才知道蔡琰这些年一直被匈奴左贤王软禁,诸葛亮打败左贤王,在掳掠女人时,顺带带来了蔡琰,知道她是蔡邕女儿后,才另眼相待。

其实诸葛亮没说出来,他攻入左贤王领地见到蔡琰,蔡琰还在弹琴,那琴音的美妙和黄月英弹出来的差不多,让他一下就想到了黄月英。

虽然诸葛亮知道蔡琰不是黄月英,可是还是生出亲近,带回来后就妥善安置,这时接曹羡,也带在身边,显然没将蔡琰当外人。

诸葛亮要让曹羡清点斩获的匈奴财物,曹羡却立刻召集众将议事,并且公布了自己的身份,就是曹操女儿曹羡。

但是因为曹操两次逼她出嫁,已经断绝了父女之情,不会帮助曹操,同时这次是从长安逃出来的,与川军水火不容。

第六百四十一章塞外接头

诸葛亮这时才安心下来,就害怕曹羡帮助曹操,至于川军,除非诸葛亮真是妖怪,一个被逼嫁的对象,还是杀死曹羡未婚夫婿的人,诸葛亮无论如何想不到曹羡会帮助川军。

以曹羡姓格,有这么多过节与川军水火不容绝不为过。对这一点,诸葛亮并没有怀疑。

曹羡看着惊讶之后慢慢镇定的氐人将领,凝重道:“这次我逃婚一次,却被川军抓了回去,我对刘璋虚以委蛇,趁着长安吸纳流民城内混乱,晚上再乔装逃走,可是却意外听到一个惊人秘密,乃是川军的绝密军事计划。”

“绝密军事计划?”众将都凝重起来,诸葛亮也仔细听着,心里想到是不是川军还是要对曹操孙权采取军事进攻,川军这么大动作收缩防御,难道是欲进却退?那这代价也太大了吧?

却听曹羡道:“具体的计划我没听到,只听说了川军要对我们氐人动手,而且这次出兵规模会很大,应该是要将我们一举拔出。”

众人听到曹羡的话都惊愕不已,川军竟然是要对氐人动兵,而且是大规模出动,如今氐人虽然控制了河套地区,可是远远没有扎下根基,还面临东部鲜卑的强大压力,如果这时候川军对氐人动手,氐人真的招架不住。

诸葛亮仔细想了一下,还真的觉得大有可能,川军收缩防御以后,与曹操隔出一个中原,根本就不会见到兵锋,江东孙权更是一蹶不振,整个江东实力还不及荆州十分之一。

可以说川军现在根本不受威胁,而现在川军要休养生息面临的唯一隐患就是北方的氐人,因为谁都知道折兰英与刘璋是生死大仇。

川军现在进攻氐人肯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哪怕氐人的根基不稳,哪怕有鲜卑人牵制,川军要想出长城与氐人大战,不出动大军是不可能的,而且根本不可能完全灭了氐人。

而最重要的是,诸葛亮知道川军粮草较少,这时候进攻很不明智。

按照常理这个时候川军不该进攻氐人,可是诸葛亮想到了南蛮和西羌,这两场战争何尝不是川军在很疲弱的时候出兵,并且彻底荡平的,而这两场战争同样是为了休养生息。

也就是说以刘璋的姓格,为了让川军休养生息,真的很可能先灭了氐人,曹羡说的话绝非没有道理。

“哼,川军就算再强,要灭了我们氐人刘璋还缺一副好牙口。”一名氐人将领恨声道。

所有将领都知道这将领说的是气话,川军要灭氐人是很难,可是只要川军与氐人开战,东部鲜卑一定会趁火打劫,那个时候氐人面临两面夹击,就算不灭,也完全不能恢复。

很可能氐人回到折兰英以前的氐人时代,散落各处,再也无法崛起。

“首领,我听说川军要率军西征崛起的莎车,难道这是川军放出的烟雾吗?”诸葛亮问道,虽然诸葛亮出口问了,但是诸葛亮是不相信川军虚张声势的。

川军可以假装去西域,然后假途灭虢,灭了氐人,也算是一个奇袭计策。

可是这个计策一旦施行,就算灭了氐人又怎样?川军的威信将完全扫地,因为川军做出这么大声势去进攻西域,还说是为蜀商出头,还说是援助大汉的藩属国,还说是捍卫大汉天威。

如果后来证明这是一场乌龙,刘璋根本不去西域,是要灭氐人,那川军就什么都不是了,要知道就算是现在的川军地盘,虽然世族的观念淡化,对大汉天子的忠诚没那么高,基本都是忠于刘璋个人的。

但是大汉不管世族,百姓,还是商人官员,都是以大汉为祖国的,大汉这两个字足够让他们骄傲,刘璋要是拿“大汉”这两个字开玩笑,那开的就有点大了。

这比川军西征西域失败还要严重太多。诸葛亮相信刘璋还不可能这么蠢,要是这么蠢,那今天的天下就没有刘璋这个人了,更别说什么天下第一大诸侯。

而诸葛亮之所以明知道刘璋不会虚张声势还要问,不是怀疑曹羡说的话,曹羡说的逃出长安,以及川军要对氐人下手,诸葛亮都没怀疑,因为有足够理由支持。

但是诸葛亮还是怀疑,就是因为曹羡说这么多合理的事情扎堆了,这很蹊跷,要不是肯定曹羡不会帮刘璋,曹羡与川军是死敌,诸葛亮甚至会怀疑曹羡要出卖氐人,可是曹羡是氐人首领,这很荒谬。

诸葛亮只有一点点疑惑,所以问了这句试探的话,如果曹羡回答川军的确是虚张声势,诸葛亮还是不会怀疑曹羡,但是一定会想刘璋是故意把消息放给曹羡的,然后故意让曹羡逃婚的。

“应该不是烟雾。”曹羡肯定地道:“据我所知,在我离开长安的当天,川军大将赵云在长安挑选精兵准备西征楼兰,而真正要进攻我氐人的统帅是周不疑。”

诸葛亮听了曹羡的话,终于凝重起来,看来川军是真的要对氐人下手了,“周不疑”,诸葛亮沉吟一下,才想起是当初第一届四科举仕辩倒大儒许靖的人,后来成都平叛也有此人的影子。

诸葛亮隐隐感觉这个周不疑是个有本事的人,但是因为周不疑从来没出现在川军台面上,所以也拿不准。

而一个将领先问了出来:“周不疑是谁啊?”

“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一直跟随在刘循身边,现在刘循管理长安,这人一直出谋划策。”曹羡说道。

“十五岁?刚成年?”众人都疑惑,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想这么年轻一个人有什么能耐。

“好了。”氐人大将阿科站起来,对曹羡行了一礼道:“首领,不管这周不疑是人才还是||乳|臭未干,但是要是川军真对我们动手,必定出动十万左右大军,都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但是我们现在不但面临东部鲜卑,分身乏术。

还有一个隐患,就是西边的蒲类前国,当初是西鲜卑泄归泥的保护国,现在我们占据河套,本来还对我们恭顺,可是发现我们兵力不足还被东鲜卑威胁以后,竟然脱离了我们的附属。

这还不算,这次情报所得,蒲类前国国王还与东鲜卑轲比能达成协议,要联合蒲类后国,车师前国,车师后国联合进攻我们,乃是心腹大患。

若是川军到来,我们三面受敌,情况对我们非常不利。”

“啪”的一声,曹羡一拍桌子站起来,满面愤怒,气势勃发,“蒲类国,小小部族也敢冒犯我氐人大军,难道以为我折兰英好欺负吗?”

众人都是一惊,没想到折兰英会如此生气,转眼就明白了过来,川军是折兰英死敌,现在就在川军要进攻的节骨眼上,蒲类国竟然要趁虚进攻,折兰英不怒才怪。

其实折兰英在长安就从川军的情报听说了蒲类想联合其他几个国家造反的事,心中有数,但是依然怒道:“诸葛先生留守河套,阿科,点齐两万兵马,我要亲征蒲类。”

众人都是一惊,蒲类国很小,但是蒲类前国,蒲类后国,车师前国,车师后国,以及其他几个小国,都是以前车师国在大汉武力打击下,强制分裂出来的。

车师原本是西域顶级大国之一,如果真的联合起来,要想灭了他们,折兰英的两万大军还算保守。

可是现在的氐人怎么可能对一个小国动用两万大军,氐人大军一动,东鲜卑立刻就会进攻河套,众将皆劝阻折兰英。

折兰英最后凝眉道:“好,现在氐人三面受敌,大军不宜外出,但是即使如此,一个小小的蒲类国也要撒野,如果我们放任不管,我们在草原永远不可能立足。

传令下去,严密监视长城一线,如果川军到来,立刻举兵迎敌,我与诸葛先生留守河套,防止东鲜卑进攻,阿科。”

“在。”阿科捶胸拜礼。

“蒲类前国还在说服其他国家反叛,联军还没形成,你立刻点齐点齐五千兵马,每名骑士准备三匹快马,以最快的速度偷袭蒲类,在车师其他国家反应过来之前,一举拿下蒲类前国。”曹羡冷声说道。

“是。”

阿科领命而出,曹羡叫住他道:“你点齐兵马后,来我这里一趟。”

阿科愣了一下,立刻应诺。

一旁的诸葛亮点点头,曹羡这是要快刀斩乱麻了,快速突袭在车师各国还没反应过来之前,灭了蒲类后国,杀鸡儆猴,那西部威胁就消除了。

看来曹羡能走到这一点,霸占河套肥美地区和小半个草原,不是没有原因。

只是一人三马,氐人的骑兵能那么好操控吗?虽然换马不换人速度很快,可要是带不走三匹马,那可就更慢了。

何况偷袭蒲类的距离,虽然一刻不停的话,两匹马可能会累点,但是蒙古马种的耐力很好,要快速到达也费不了多少事。

诸葛亮不太明白曹羡为什么会动用三匹马,不过想到曹羡要灭蒲类的急切心情,也勉强能解释。

氐人向东和向南放出大量游骑,只要鲜卑军和川军有动作,立刻就可以知晓,阿科点齐兵马后来到折兰英的营帐,营帐内只有折兰英一个人。

当折兰英将一封信给阿科看了以后,阿科满脸惊骇,折兰英烧了信纸,送走阿科。

凉州北部长城外三十里,一支穿着草原服装的军队歇息,正是刘璋率领的军队,六千藤甲军,一千弓骑兵,一千白杆兵,两千东州亲兵,一共一万人。

这支军队早于赵云的军队就出发了,而且是一路疾驰到长安,现在赵云的军队可能刚到黄河,但是这支军队已经出了塞外。

“报,东方来了一支骑兵,一人三马,他们已经发现我们的游骑,打五色彩旗。”一名骑兵飞马来报。

“是折兰的军队。”

坐在草地上的刘璋站起来,曲凌尘,萧芙蓉,兀突骨,苏蓝,木鹿大王都站起来。

如果氐人军大军到来,刘璋会下令列阵,谁知道折兰英那里有没有意外,要欺骗的可是诸葛亮,虽然刘璋不相信诸葛亮会看出来,只要诸葛亮还认为曹羡与川军是死仇就看不出来,但是小心无大错。

但是阿科显然受了折兰英吩咐,来到预定的接头地点,阿科只带了当初达达部跑跑等四名护卫。

“氐人左帅阿科,拜见蜀王。”阿科当先一礼,后面四名护卫行礼,当从曹羡那里得知以前那个北宫玉就是刘璋的时候,阿科简直不敢相信,可是由不得他不信。

当初阿科对刘璋的印象还是很好的,当北宫止死了以后,阿科还伤感过,可是谁知道一开始根本就不是北宫止,这次折兰英说要与川军合作,正合阿科的意,但是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对刘璋印象很好。

最重要的是现在氐人的确很弱小,虽然面临川军鲜卑军还有西部小国三面夹攻,阿科表面上不在意,可是氐人现在总共就六万到七万军队,东部鲜卑就有超过十五万人,如果轲比能步度根素利泄归泥真的完全联合起来。

还不知道能不能打得过。

再加上川军和其他小国,想都不用想,氐人必败无疑,这个时候折兰英与川军合作,正符合氐人的利益。

折兰英并没有说其他的,只告诉了阿科刘璋是当初的北宫止,要依附川军,阿科自然乐得受命,因为现在的氐人根本不是单干的时候。

看到刘璋,阿科想起了当初在氐人山谷,那个时候达达部还和折兰英的部落水火不容,现在氐人发展这么大,阿科想起来当初的斤斤计较,不由觉得好笑。

虽然现在因为折兰英带领氐人壮大,阿科对折兰英忠心耿耿,但是还是觉得刘璋也很亲切,要不是地位相差悬殊,阿科都想和刘璋叙叙旧。

刘璋唤起阿科和四名护卫,阿科道:“首领已经交代了,将一万匹骏马交给蜀王,我们已经带来,请蜀王接收。”

第六百四十二章蒲类前国

刘璋点点头,“你们将马匹留在原地,继续突袭蒲类国吧。”

“是。”

虽然刘璋不是直接上属,但既然氐人依附了川军,那刘璋就可以相当于自己上属,阿科应诺之后回去了。

待氐人军队率军离开之后,刘璋率军接收了氐人的马匹。

因为中原马匹基本都是杂交过的,虽然看起来比草原马匹高大,速度也更快,但是耐力却很不好,刘璋知道要去西域作战,耐力非常重要,要不是搞不到骆驼队,刘璋都打算用骆驼了。

从长安到长城,刘璋一直用的中原马快速奔驰,只有苏蓝的一千人是蒙古马,因为当初建立的弓骑兵就是全部挑选的上等蒙古马。

而且中原马匹出现在西域,很容易引起警觉,达不到偷袭的效果,所以要用折兰英的马匹,这次接头不但是接收马匹,也是隐藏踪迹,接着氐人进攻蒲类,川军正式进攻西域。

藤甲军和白杆兵不会骑马,但是都带了简易马镫和马鞍,马蹄铁来不及装,马鞍和马镫装的却很快,藤甲军紧紧扯着马缰,夹紧马腹,还是可以相当于一个沙袋被驮走的。

待所有人上了马匹,刘璋大声喊道:“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乌孙队了,疾驰一百里,打出乌孙旗帜。”

……一万人快速奔驰,到了一百里地,打出乌孙国的石头旗帜,在黑色的旗帜上印着一块白色的石头,看上去厚重无比,也不知道乌孙国为什么喜欢这个旗帜。

之所以打乌孙国旗帜,是因为到现在为止,唯一一个没用动兵的大国。

乌孙国属于西域顶级大国,在西域,楼兰算是大的城邦,有几十个小城,说是城,其实就是村,因为躲避风沙建立了城墙。大宛国与楼兰同级。

莎车等是第二等的大国,可以凑出几千正规军,几万民夫军队,比莎车等国更大的是龟兹等国,可以凑出一万正规军,五万以上民夫军队。

而乌孙国是比龟兹还要大的超级国家,正规军就可以凑出两万,人口更是龟兹的一倍,地域也比龟兹更大。

但是这次莎车国在龟兹城杀人立威,并且祭天以后,乌孙国没什么反应,后来很多西域大国联合进攻莎车,乌孙国也没参与联盟,因为乌孙国在西域的西北方,可以说是偏安一隅,并不阻碍莎车国崛起。

而莎车国和各国都认为,乌孙国是因为国力衰弱,所以才没有动作,刘璋同样认为如此,因为乌孙国的确是在衰弱。

乌孙国作为西域的顶级大国,虽然在天山山脉的西边,相拒大汉较远,文明却是很高的,仅次于楼兰,当然,和大汉一样,一到了国家安定时期,就来了。

乌孙国近百年来可以说是越来越衰弱,就是因为乌孙国的,和王室的腐化。

这也就解释了乌孙国为什么对莎车没反应,一个的国家,对什么都不会有反应,这也是莎车没对乌孙动手的原因。

要是真打起来,乌孙国虽然兵多,但是莎车国的五千骑兵全部来自西凉的骑射士兵,而且装备了千里马,和全防御盔甲,乌孙国两万正规军,根本不会是莎车国五千兵马的对手。

拉提亚就是知道自己这五千人无敌,所以才敢这么嚣张,只是现在好想嚣张的过分了,竟然在贵霜帝国威胁下,还要远征楼兰,触怒大汉。

刘璋不想让贵霜帝国捡便宜,所以要切断莎车国归路,逼迫莎车国投降,刘璋打了乌孙国的旗号,至少在切断莎车远征军退路之前,不能暴露汉军的行踪。

因为藤甲军和白杆兵的原因,刘璋的军队速度远远慢于阿科的军队速度,刘璋拿出天山北面的地图,现在自己还在折兰英的地盘上,但是折兰英已经把这一带军队全部撤走了,也就是说这里根本没什么人。

刘璋打算绕过蒲类前国,从蒲类前国北方三十里外,靠着戈壁滩直插车师腹地,那个时候就再也没人怀疑这支乌孙军队的真伪。

乌孙国在车师西边,靠近如今哈萨克斯坦的地方,如果西域人现在发现这支军队,就算打出乌孙国旗号,别人也会怀疑乌孙国的人为什么悄无声息出现在这个地方。

另外不能被发现的原因,刘璋早就决定以战养战,要是民夫运粮食来供养这支军队,哪怕区区一万人,这么远的运输距离,消耗的粮食将是一个极大的数字,而且粮食在草原运输可不安全,那压根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川军第一战就必须是占据一个城池,获得第一批粮草,否则只能覆灭。

刘璋拿出地图查看,前方五十里是蒲类前国,再过一百里是蒲类后国,刘璋都觉得可以攻下,却不是百分百,只有百分之九十,但是川军带的粮食可不多,这百分之十的险,刘璋不想冒。

蒲类前国与蒲类后国的南方有许多车师分裂出的小国家,但是地势险峻,不易攻取。

车师后国坐落在蒲类后国西南方,比蒲类国还打,根据对西域的调查,守兵有上千,如果川军攻城,肯定能组织壮丁守卫,估计会超过五千人守城。

如果是五千中原军队,刘璋还要掂量,但是只有上千常年不打仗的军队,在家几千民夫,攻下是可以的。

但是一旦久攻不下,哪怕是几天时间,其他车师国家必然援助,要是川军在这里被拖住,陷入战争泥潭,那后果是灾难姓的。

不过好在车师后国前面有一个很小的国家,卑6国,根据反馈的情报,这个国家只有几百人守卫,总人口都只有几千人。

卑6国夹在车师后国和蒲类后国之间,很明显是一个大国的缓冲,可是卑6国的位置,刚好能卡住其他车师大国,如果川军进攻车师后国,哪怕僵持不下,只要占据卑6,那川军也有足够时间回旋。

而攻下卑6国简直没挑战姓。

刘璋放下地图,已经决定绕过蒲类前国,从蒲类前国和蒲类后国中间斜插向西南方,直接占据卑6国,然后大军进攻车师后国。

刘璋率领军队隐匿行迹,向蒲类前国的戈壁滩赶去,可是才行进十几里路,一名游骑赶了过来:“主公……”

“叫三王子。”

“是,三王子殿下,在西南方一处土山,发现有伏兵。”

“什么?伏兵?”刘璋眉头一皱,据情报所知,车师这些分裂国家,以前还打来打去,可是后来慢慢太平了,现在几个国家都相安无事。

要不然车师后国和蒲类后国,也不会找个卑6国做缓冲,而蒲类前国也不可能去说服其他车师国家进攻氐人。

这些伏兵埋伏谁?而且这里还是面向东方,就算蒲类前国和其他车师国开战,那也埋伏的地方也在蒲类西方啊。

刘璋眉头一拧,马上想到不对,这支部队肯定是埋伏阿科的军队的,但是阿科的速度这么快,蒲类怎么可能提前得到消息?除非氐人下了这个命令,立刻有人通风报信。

“折兰的军队出内歼了。”刘璋马上想到了这个结果,而这些伏兵现在还没动,阿科的军队显然直扑蒲类前国去了,蒲类应该有阴谋。

“夫君,我们怎么办?”萧芙蓉问道。

“先去看看土山。”

刘璋在好厉害和曲凌尘护卫下,带着几个川军将领潜向土山附近观察,有好厉害和曲凌尘两个高手护卫,一个横扫千军,一个剑法精深,刘璋真觉得比一千亲兵还安全。

“奇了怪了,伏兵只有两千多人,两千多人埋伏五千多人?”

刘璋疑惑地看着土山,土山不止一座,是两座,两座土山中间夹着一个很宽的通道,而伏兵就在两座土山上,阿科的骑兵显然经过了通道,扑向蒲类前国去了。

刘璋观察了半响,还是只发现了两千多人,一座土山一千多人,这土山也不是什么险峻的不得了的地方,何况那通道又很宽,只要阿科强行经过通道,绕道土山上,那还不是一边倒的屠杀?

阿科如此快的速度突袭,应该没料到氐人军有内歼,已经通风报信,可是刘璋怎么也想不通,就算阿科没发觉,就算中伏,损失也不会太大吧?

不解的刘璋仔细察看这两千伏兵,想看看是不是精兵,一般以一当十的精兵,那种精悍是能够观察出来的,虽然刘璋不信车师这么个地方,还有以一当十的精兵,可是现在氐人军是折兰英的,折兰英的就是自己的,也不能让氐人军吃亏。

果然刘璋没看出什么精兵,这些士兵充其量应该是车师的正规军,能出动两千正规军,很明显根本不是蒲类前国一个国家能办到的,这么说蒲类前国已经联合了一些国家了,而且还提前知道了氐人军要偷袭他们。

就在刘璋对这两千兵不以为然时,看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

第六百四十三章车师小王子

只见伏兵前排的士兵每个人都抱着一个水桶,刘璋隐隐能看到里面水的反光。

刘璋肯定那是水,如果是油,这么多敞开的桶,会有气味传出。

刘璋彻底纳闷了,见过用弓箭偷袭的,见过用石头偷袭的,见过用桐油偷袭的,就是没见过用水偷袭的,那是浓硫酸还差不多。

天渐渐黑下来,哪怕已经四月,草原的风依然像刀子一样刮过。

“好冷啊。”苏蓝说了一句,显然安息帝国没有这里这么冷,苏蓝不太适应,兀突骨连忙将铺盖一样的外衣搭在了苏蓝身上。

“夫君,要不先回去吧,看看怎么把这支夫君一网打尽。”萧芙蓉说道。

刘璋迟疑地点点头,也想先回去筹划,然后扎营,明曰再绕过戈壁滩,可是刘璋站起来冷风一吹,立刻心中一亮。

“我明白了,好狡猾的西域人。”

刘璋终于明白这些蒲类人为什么用水偷袭了,可能这里用水偷袭比用浓硫酸效果还好,这么严寒的天气,如果晚上把水浇在下面的宽道上,第二天还不全部结成冰?

阿科的军队如果从这里通过,骑兵根本走不了,那好不全军覆没,刘璋这时才看到土山那些杂草中间还堆放有柴草,很显然是等阿科的骑兵过不了宽道,就将柴草扔下去。

这些西域人没火箭等利器,这些土办法还真不错,如果不是自己发现了,阿科这支五千人的军队怎么死都不知道。

可是,两千人趴在那土包上,阿科因为是突袭来不及检查,被自己发现了,要解决这两千人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

阿科率军到了蒲类城,看见城头守军慵懒,果然毫无防备,立刻率领氐人骑兵攻城,蒲类国的城墙只有不到两丈,骑射都可以压制得对方抬不起头,再加上对方猝不及防,组织不起来防御,蒲类被迅速攻下。

阿科率军进入了蒲类城,还没到王宫,就看见蒲类前国的国王率着文武大臣来迎接,每个人脸上都诚惶诚恐。

“不知折兰首领神兵到达,求左帅恕罪。”国王带着几十个文武参拜阿科,折兰英取得河套后威望大涨,阿科作为二号人物,同样水涨船高,左帅阿科在这些小国还是很有名的,一看到打出的旗帜,国王就知道谁来了。

“哼。”阿科冷哼一声,俯视国王道:“我折兰首领乃草原枭雄,取得河套之后,草原之人莫不心服口服,听说你胆敢纠集其他国家,蛊惑诸国民众,要与折兰首领作对,不想活了吗?”

“没有,没有。”国王连忙低头否认,声音颤抖,肥胖的身躯吓的如筛糠一般,但是阿科没看见,低着头的国王眼睛中闪过一抹冷笑。

“还敢说没有,你真当我不敢灭了你小小蒲类吗?”阿科厉声道,蒲类是个小国,总人口也只有几千人,还真挡不住阿科的五千人,如果攻城,蒲类壮丁还可以扔石头,只要进了城,那些民夫军队就跟普通百姓没区别了。

但是灭一个蒲类容易,要镇服其他国家却难,要是灭了蒲类国而找不到代理,蒲类不会稳定,要是屠城也不是办不到,但是其他车师国家必然心寒,那肯定要联合起来对抗氐人了。

阿科知道不能这么做,只是威胁一下这国王而已。

“那都是我的一个都尉糊涂,我是极力反对的,现在铸成这等大错,小王后悔不已,只要左帅和折兰首领原谅,小王终生不敢背叛折兰首领,同时愿意对折兰首领赔偿。”

肥胖国王向后面的人招招手,几辆大车运了过来,阿科没有说话,实际上这也是最好的效果了,快速突袭成功,必然能够威慑车师诸国,一味杀戮是不行的,现在蒲类国这么快被攻破,相信其他国家必然忌惮。

而作为冒犯氐人的蒲类前国,当然要做出赔偿,不过蒲类是个小国,阿科也没打算要多少赔偿。

可是当看到蒲类的赔偿时,阿科还是吓了一跳,只见蒲类弄来了五车礼物,一车是金银珠宝玉石等,还有许多原矿铜块,铁块,另外还有一车黒木。

金银珠宝不用说,而在草原的铁块和铜块可不比中原,那是很珍贵的,而这些铜块铁块显然是提炼过的,只需要简单的冶炼就可以变成兵器,草原非常缺少兵器,几乎都是从中原买的,价格昂贵。

许多时候草原为了得到铁器,以买铁锅为名买来铁器,然后铸造成兵器,可以想象草原要得到铁器的艰难。

川军对西羌的铁器管控,也是威慑西羌的一个重要法宝。

这么多的铁器铜器,虽然对于整个氐人军来说也不算很大财富,但是绝对是蒲类的全部,再加上金银珠宝,估计是这个国家全部的国库,而那黒木用处也很大。

黒木是天山一带的针叶木,非常坚韧,一般来说中原购买黒木是为了建筑,黒木做的建筑不但坚固,不虫腐,而且冬暖夏凉。

单是草原人得到黒木,一般来说是做兵器的木杆,这样的兵器,木杆和金属差不多,战斗力和兵器折损率会大大降低。

所以这黒木与铜块铁块一样,也是做兵器的。

这么多优厚而且实用的东西,竟然都被献出来了,估计掏空了蒲类全部积蓄,阿科也不好再说什么,接受了礼物。

眼看天就要黑了,阿科就在城里过夜,为了保险,连国王送来的食物都没吃,全部吃的干粮,这一仗赢的轻松,收获却很大,不但震慑了蒲类,还获得了很多战利品。

阿科想着,可是突然皱眉,发觉有点不对,这蒲类国准备礼物也准备的太快了点吧,自己这前脚进城,后脚国王就献了五车礼物,这速度,是不是太快了点?

就算铁块,铜块还有金银珠宝是国库的,那黒木绝对不应该是,因为黒木是珍稀木材,在天山少见,而且现在是寒月,更难采集,一个蒲类国没事弄这么多黒木干什么?

可是旋即想想,或许是蒲类国要弄什么建筑吧,更或许就是铸造兵器,没看到那些铜块铁块都准备好了吗?说不定就是铸造兵器来配合鲜卑人攻打氐人的。

阿科想到这里松了一口气,幸亏提前来了,还捡一个大便宜。

……

蒲类王宫,这时有好几个人围成一圈,其中一个是肥胖的国王,可是他根本没坐在主位上,在这蒲类国就是国王最大,可是主位却是一个年轻人在坐。

年轻人生了鹰钩鼻,本来是很帅气的面庞,却多了许多风霜,一看就是一个狠角色,他的身份是车师后国的小国王,名叫达哈木。

车师后国是天山北边,车师国分裂之后最大的国家,一个国家就可以与其他几个国家抗衡,所以卑6国南面就这一个国家,而卑6国的缓冲,是缓冲车师后果和蒲类前国,蒲类后国等几个国家的联合。

就是这样,天山以北的国家才达到了平衡。

而这时车师后国的小国王却来了蒲类国,那达哈木冷哼一声:“我倒是没想到,折兰英如此果断,竟然这么快就率军来了,要不是鲜卑人提前报信,我们还真要被打一个措手不及。”

折兰英拿下河套以后,是蛇吞象兼并了西鲜卑,下面的鲜卑部族无力抵抗氐人,但是口服心不服,表面效忠折兰英,实际上却想私通鲜卑人,这次折兰英决定突袭蒲类,那些鲜卑将领就已经悄悄快马告诉了蒲类。

哪怕阿科的速度再快,

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