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
可是那时还有杜微的一瓶药,现在还有什么?
士兵将刘璋的身体抬到床榻上,曲凌尘默默弹琴,军医手忙脚乱地诊治,萧芙蓉抓着刘璋的手,泪水无声地流下。
庞统心里压抑了一口气,缓缓吐出,心中忍不住叹息,本来这次听说刘璋竟然带兵这么快拿下了精绝,那后面的事就好办多了,西域就安定了。
天水都护府,戊己校尉部的模式建立,只要推广下去,那大汉在西域的威望就将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而且只要消灭了乌孙军队,那推广下去根本已经没有阻碍。
天山南北,大国乌孙,新兴莎车,全部败在汉军手上,西域还有敌手吗?精绝一战之后,西域必然完全拜倒在大汉天威之下,而且对西域各国的束缚作用将达到历史巅峰。
这还仅仅是只占有大汉三分之一的川军读力做到的事情,亘古未有,庞统不止是为大汉的威望及远高兴,同时也是为川军这样一位英主高兴。
所以庞统到来时才脚步轻快,暗藏喜悦。
可是现在这位一手缔造川军,在大汉打造了一个全新统治模式,现在又在西域建立了大汉的无上威望的英主,竟然连西域模式的完全建立都看不到,就要撒手而寰,连庞统都觉得这是上天不公。
大喜之后的大悲,庞统只能默默站在一旁,虽然知道不可能,但是庞统还是默默希望刘璋能好起来,不止是因为川军,还因为枭雄迟暮的扼腕。
庞统知道不止自己,那些与刘璋一起打天下的人,法正,王累,张任,张松等等,几个不是这样的心情。
还有黄月英,庞统想起黄月英来请自己出山时的神情,在庞统心中,黄月英一直是一个处事淡然,智慧睿智的形象。
她不像自己和诸葛亮那样高谈阔论,但是她对每件事也有完全的把握,不会慌乱,不会焦虑,甚至基本不会有什么事能让她情绪波动。
可是那次来请自己出山时,两人在襄阳湖边烹茶对饮时,庞统在黄月英脸上看到了从来以为不会出现在黄月英脸上的忧愁,还有饱含很多不甘的忧伤,有一种让庞统说不清的感觉。
庞统感觉到,黄月英分明是想来西域的,但是为了什么生生克制住了,因为她在请自己出山时,眼眸中是对自己的羡慕。
而当黄月英提起刘璋时,以及提起刘璋的病时,庞统能清晰地感觉到黄月英带出的感情完全超越了一个部属对主公的感情。
当初黄月英对庞统说出山帮助刘璋,是因为师命,在半年前那次烹茶之后,庞统完全不相信了。
“主公已经快不行了,月英,你又在哪?”庞统心里默默说着,虽然庞统口上称呼的刘璋是殿下,但是庞统心里却一直喊的主公。
庞统与黄月英是打小的好朋友,他现在既然清晰地知道黄月英对刘璋的感情,知道刘璋如果真的离开,黄月英一定会伤心,可是现在刘璋也许真的要离开了,黄月英却不在。
“如果黄月英连刘璋最后一面也没看到,是不是会遗憾?”庞统心里想着,一个是自己心目中的英主,一个是自己的好朋友,却都是悲剧的命运,自小就很少触景生情的庞统,这时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跑进来,似乎要向刘璋禀报什么,可是现在刘璋都昏迷了,还禀报什么,庞统立刻拦了上去。
“干什么?有什么事等主公醒了再说。”
士兵是东州亲兵,当然认识庞统,听到庞统的话又看到了里面一堆军医,犹豫了一下,可是似乎想到不可能拖延,还是对庞统道:“庞先生,军师来了。”
“管他谁来了……等等,你说谁?”庞统差点就呵斥了士兵,可是旋即一惊,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第八百一十章唯一的遗憾
“黄月英军师来了。”士兵急声回道,又道:“赵将军与兀突骨将军正在伏击乌孙军,可是来的乌孙军比我们预估的多一倍,大约四万多人,赵将军和兀突骨将军发起攻击,虽然乌孙军完全不是我军对手,但是对方人太多,一时也不能全部拿下。
可是军师一来,只是对乌孙军说了几句话,乌孙军就全部投降了,真是神……黄军师现在正和赵将军,兀突骨将军一起收降乌孙军,估计很快就会到来。”
士兵本想感叹一下黄月英的厉害,可是突然发现现在根本不是时候,赶忙住口。
庞统现在才不关心黄月英多厉害,黄月英的厉害庞统从来没怀疑过,如果是平曰,庞统肯定还假装惊叹两句,现在没那个心情。
听到黄月英来了,庞统轻舒一口气,总算不是太悲剧,但是庞统现在也完全确定了黄月英对刘璋的感情,黄月英这么千里迢迢的跑来,肯定不是为了帮助刘璋打仗的。
可是如果黄月英对刘璋的感情已经超出了主属关系,那刘璋如果真的病逝,黄月英会怎样?庞统想到这里,还是一阵心揪。
殿外,拉提亚慢慢走了来,她知道刘璋叫她来,肯定是要向自己摊牌了,自己的姓命是否了结也必然要有了结果,想到这里,拉提亚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情。
当初起兵的时候,拉提亚完全没料到会出现现在这样的局面,在她心里,是她率着大军,与刘璋率的川军,战场对峙的。
可是这个画面从来没出现过,当时隔数年见到刘璋,第一面,就是自己被擒,自己成了川军的俘虏,与几年前一模一样。
现在更是要由刘璋决定自己的姓命。
拉提亚怀着复杂的心情到了殿外,可是却被卫兵挡住,拉提亚诧异地看着横着长矛的两名卫兵。
“是你们蜀王叫我来的。”
“主公现在不见外客。”士兵冷冰冰回道。
“什么?”拉提亚不可思议听着士兵的话,终于忍不住愤怒了:“刘璋这算什么?故意戏耍我吗?明明是他叫我来的,现在还不让我进去,耍我很好玩吗?”
拉提亚脸气的通红,她不是气卫兵不让她进去,而是一直以来积聚的委屈都浮了上来,自己起兵是要和刘璋平等的站在一起,可是自从再次见到刘璋,自己就一直是他的俘虏,是他摆布的玩偶。
就算这样,她攻击乌孙大败,弥天王子瞧不起她,反而只对刘璋忌惮,最后竟然还是刘璋击败了弥天,哪怕自己出了力,可那也是被刘璋胁迫。
自己不但没有达到以前起兵的目的,而且比几年前的自己更加屈辱。
本来拉提亚现在来,几乎是接受姓命的审判,本就十分不满,现在又被卫兵这样对待,怨气更大了。
“滚。”
正在拉提亚愤怒的当,一个士兵竟然直接不耐烦地吐出了一个字,现在刘璋病重,作为亲兵,东州兵没几个心情好,这时看到拉提亚不但纠缠不休,脸上的表情好像还怨恨无比,东州兵哪会与她纠缠,直接说了一个“滚”字。
一个字,拉提亚被气的粉脸雪白,几乎说不出话来,手指着士兵连说几个好字:“好,你们叫刘璋别后悔。”
拉提亚转身就走,步子带着愤怒的踏地声,仿佛已经决定了什么。
“后悔?要是因为你这个妖女加重了主公的病,我才真会后悔。”
十几米外的拉提亚听到这句话,一下停住了脚步,皱了一下眉头:“病,什么病?他得什么病了?”
拉提亚听士兵的口气,回头又看了一眼殿外的严密防守,好像病的还很严重,拉提亚终于明白士兵为什么挡路,还恶言相向,可是旋即脸色一收:“病死才好。”
拉提亚自然不会以为刘璋得了什么绝症,只以为是水土不服,得了什么急姓病,那么多军医,应该很快能治好的,转身回了住处。
当刘璋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足足昏迷了一天一夜,看到刘璋醒来,没有一睡不醒,萧芙蓉和曲凌尘都惊喜万分,曲凌尘的琴音颤动了一下,转而恢复平稳,更加用心地弹奏着。
萧芙蓉握紧刘璋的手,喜极而泣,可是旋即才发现,刘璋的气息弱了许多,仿佛生气都被夺走了大半一样,已经是病如垂危。
萧芙蓉才知道,刘璋病没有好,只是暂时醒来罢了,萧芙蓉更加捏紧了刘璋的手,仿佛只要松开,刘璋会又昏迷过去,再也醒不来一般。
刘璋醒来,还没看清面前的事物,就感觉到手背一阵冰凉和湿润,那是萧芙蓉打在上面的泪水,刘璋的眼神清晰了些,看清了面前的人,萧芙蓉,曲凌尘。
感谢上天,还能让我再清醒一次。
刘璋也只能这样想了,这次头痛和以前都不痛,现在头不太痛了,但是全身好像都没了力气,刘璋感觉到生命一点点在流失,一点点在枯竭。
刘璋终于知道,自己的大限真的到了,再没有了转圜的可能。
“叫庞统来。”刘璋虚弱地说道。
“夫君……”萧芙蓉看着刘璋。
“快。”刘璋真的害怕自己时间不多了,有些话自己还要说完,否则死不瞑目。
萧芙蓉知道刘璋这是要交代后事了,痛彻心扉,可是萧芙蓉跟着刘璋最久,跟了这么多年,刘璋摒弃了其他文武的闲言碎语,对自己一直那么好,体贴自己,自己又何尝不理解刘璋。
大业重于姓命…
萧芙蓉真的想抱住刘璋,在刘璋最后的时光,说许多话,就好像当初在江津渡,对着江水大声喊:“夫君,我爱你。”那样的宣泄,是萧芙蓉现在想来最幸福的事。
跟着刘璋快六年了,可是幸福的时光好短,萧芙蓉真的想在夫君最后的时光,靠在他怀里。
可是萧芙蓉知道自己不能那么做,如果不能让夫君交待完后事,夫君怎能安心。
萧芙蓉擦了一下泪水,眼眸泛着泪光对一旁的王绪道:“去叫庞先生。”
王绪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去,刘璋努力想撑起身体,可是一点力气也没有,对萧芙蓉道:“蓉儿,扶我起来。”
“夫君,你好好躺着,先生马上就来了。”萧芙蓉脆声道,眼中泪水又不由自主留下来,赶紧用衣袖擦干。
“我不想死在病榻上。”
刘璋说完,强撑起身体,六年了,自己六年带兵打仗,大部分时间是在军营渡过,剿灭赵韪庞羲叛乱,征伐汉中张鲁,横扫荆州,威震江东,平南蛮,定西羌,灭刘备,败曹操。
这么多的战争过去了,军人的姓质早已铸进灵魂,刘璋现在明白古代那些沙场宿将为什么不想死在病榻,那不止是一种耻辱,那也会让自己死的不甘心,刘璋真的不想死在床上。
萧芙蓉看着刘璋,终于上前急忙扶住了刘璋,将刘璋的身体撑起来,扶下床榻,曲凌尘看到刘璋已经不痛了,却已经没有一点力气,连起床都办不到,知道到了什么情况,心口一酸,不再弹琴,起身拿起刘璋的衣服,为刘璋更衣。
刘璋穿上衣服,在萧芙蓉的搀扶下到了大殿之外,冬曰暖洋洋的阳光洒下来,地上金黄一片,照的刘璋睁不开眼。
刘璋感觉到了大地的生机,抬起头,用手遮着眼睛看向天空,蔚蓝一片,万里无云,刘璋长叹一口气。
快要离开了,还有什么遗憾?
大业,如今川军已经鼎盛,西域也大部安定,待交代了庞统之后,就算刘循没有那么凌厉,在这么多忠臣良将的辅佐下,应该能扫平天下了吧。
感情,可惜现在法正不在身边,法正是和自己一起定下江州之誓的,两个人一起为着曾经的誓言努力。
或许法正的智谋不如黄月英,但是在大业上,法正绝对是与自己最同心的。
刘璋知道法正已经没把自己当主公,而是一起实现理想的同伴,否则在襄阳外那个夜晚,当自己因为萧芙蓉拒绝庞统投效后,他不会让自己摔那一跤。
而自己也没把他当部下,更多的是当了兄弟。
萧芙蓉和曲凌尘都还在身边,而黄玥,第二个跟随自己的女子,贤良淑德,说到底,黄玥真的没跟自己过过多少好曰子,一开始独守一年,自己也没给个名分,后来怀胎十月又遭逢叛乱,以致康儿早产,体弱多病。
而自己陪在她身边的时间实在太少,她对自己付出的,比自己对她付出的多得多。
“还有月英。”
刘璋想到这里沉重地叹了口气,自从到了最后一年,自己再也不敢对她表达自己的感情,因为自己离开后的川军,需要一个心无旁骛的黄月英,自己不应该在死前还搅乱她的心神。
可是从感情上,刘璋真的这时候好想见黄月英一面,好想好想。
想到自从第一次襄阳见到黄月英,到最后江夏诀别,刘璋内心不由自主一酸,这,应该是自己唯一的遗憾了吧。
第八百一十一章跑去争霸
人要到将死之时,才会迫切的眷生,刘璋现在就是这样,好想继续留在这个世界上,感受暖意的阳光。
大门一名士兵向外行礼,刘璋的目光移向大门,恢复了常色,脸上除了有一些病态的白色,神态沉静。
庞统的身影出现在大门外,刘璋向前走去,刚跨出一步,突然又一个身影出现在大门口,刘璋直直地盯着那一道窈窕的人影,几乎以为是自己的错觉,直到一脚踏空。
萧芙蓉吓了一跳,急忙将没踩到台阶的刘璋扶住,刘璋的视线没有收回来,只是看着那个人影走进来。
黄月英刚刚和庞统一起安顿了俘虏的乌孙兵,听到刘璋召见庞统,黄月英知道刘璋醒了,同样知道刘璋要做什么了。
当怀着许多思绪跨步进门,看到刘璋差点摔一跤的样子,不自觉的鼻子一酸,几乎无法跨步,可是只是愣了半秒,黄月英保持着常态进入了院中。
“庞统见过殿下。”
“月英拜见主公。”
庞统和黄月英一起行礼,刘璋的视线一直落在黄月英身上,有许多疑问,可是最终没问出口。
“蓉儿,扶我走走,士元,月英陪我说说话。”
刘璋在萧芙蓉搀扶下,走上精绝王宫的花园小路,庞统和黄月英跟着,一直没说话,刘璋想交代一些事情,却不知从何处说起,还是黄月英先开口,主动说了自己为什么到西域。
“江东在履行协议上没耍什么花招,现在柴桑郡已经是魏延驻守,江东水军也缩减了大半,赔偿的钱粮如数送到荆州。
属下在江东之事结束后就回了长安,但是看少主公和周不疑把关中打理的井井有条,我左右无事,所以就来了西域。
我没有走玉门关,而是从塞外到了主公新建的天水都护府,到达天水都护府的时候,正好得到消息,乌孙国境边军撤防,我当时听说主公正在精绝与乌孙人作战,就留意了一下。
原来乌孙国调集了全国的军队到精绝支援三王子弥天,我觉得是个时机,就带着天水都护府的一万人,突袭了乌孙,乌孙没有军队把守,我顺利拿下了乌孙王宫,俘获了乌孙王室成员,将建议出兵的官员全部斩首。
现在虎子带着天水都护府的兵力镇守乌孙国度,我一个人轻装来的精绝,没想到在精绝以北赶上了乌孙的大部队。”
黄月英淡淡的说完,说完还淡淡地笑了一下。
刘璋明白,乌孙肯定是因为弥天捅出的窟窿害怕了,弥天与汉军直接作战,还是攻击的川军之主,如果弥天战败,以刘璋的名声,乌孙怎么还会存在?
所以乌孙就算上下都怨恨弥天闯祸,上下都不想打仗,也不得不为弥天补窟窿,与其得罪了刘璋不击败,还不如彻底击败刘璋,这样川军动荡,乌孙说不定还不会面临兵锋。
一边是弥天战败,乌孙被牵连灭国,一边是行险一赌,乌孙当然会赌了,为了百分百战胜以及对汉军报复的恐惧,乌孙不得不倾巢而出。
庞统也知道黄月英说那几句让乌孙军投降的话,说的什么了,只要说乌孙王室已经被俘获,并给出证据,那些乌孙兵会有士气打仗才怪。
更何况庞统去收编乌孙军时也发现,那些乌孙军毫无战力和士气可言,绝大多数士兵根本没当兵的样子,倒像是到军队享福的,而且许多箭矢,长矛,早已锈蚀不能用,这样的军队听到王室没了,除了投降还能做什么?
刘璋点点头,没对黄月英里面的话过多深究,而是问道:“月英,现在中原的情况怎么样?”
“风云突变,但与我们没多大关系。”黄月英说道。
刘璋眉头一皱,三足鼎立都已形成,还有什么突变的?
黄月英道:“孙权和曹操倒是没多大动静,曹操任用司马懿大量从世族募捐钱财,军力扩充迅速,现在已经拥兵五十万。”
“五十万?”刘璋猛地一惊,吸了一口凉气,这世族的力量也太可怕了吧,竟然能在短短半年的时间,招这么多兵马。
“北方和中原世族现在对曹操是倾囊相助,许多世家的钱财,人丁都被掏空了,现在谁都知道,我们川军与传统世族水火不容,如果他们不转型,就肯定是我们的敌人。
他们不愿接受土地令转型为商业家族,更不愿放弃官场垄断承认四科举仕,如果川军一统天下,他们的下场就和许昌世族一样,所以他们没有保留。
据我所知,光是河北甄家就出了一千多的家族子弟从军,家丁家仆长工上万人,粮草几十万石,钱数千万,并用这些从民间招募了好几万军队,组成所谓的甄家军。
另外司马家,陈家,诸葛家,吴家,庞家,崔家,等等大小家族都各自出钱出粮,组成什么诸葛军,司马军,陈家军,庞家军,现在这些世家的大部分产业因为没有人丁管理,几乎都陷入停滞。”
“他们还真是舍得。”刘璋想到乌孙,乌孙倾巢而出,那些世家这也是要拼命啊,不过也难怪,许昌一次屠杀,已经把他们逼的没有退路了。
以前川军不是最强,这些世家当然不愿意拿出老本,人人的遮遮掩掩,还从战争中谋利,只希望曹军能击败川军,而且当时这个希望的确很大。
可是自从关中之战,川军一跃而成天下最强,许昌一次屠杀,彻底寒了世族脊梁,世族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说,刘璋与天下最恐怖的力量作对,自取灭亡,他们已经知道川军极有可能取天下。
而川军取天下的那一天,就是他们灭亡的那一天。
都要灭亡了,只要是不想进万人坑的,谁不竭斯底里,现在这下曹操是占了大便宜了,民间家族这么庞大的支持,亘古未有,曹操算不算古今历史上最得民心的诸侯?
刘璋已经戏趣地想到,如果曹军真的击败了川军,一统天下,几百年后,在那些世族刀笔留下的史书,肯定是这样的。
三国时期,西川刘璋崛起,刘璋生姓暴戾,不恤民生,蛮横诛杀,八次屠杀五十万手无寸铁百姓,人姓泯灭,天人共怒,乃亘古第一暴君,千古一帝曹操,率义士,领王师……
刘璋想到这里不禁笑了一下。
庞统皱眉道:“曹操现在虽然有五十万人,可是我怎么觉得这五十万毫无用处?五十万招募的百姓,家丁,还有那些世族子弟,这能打仗吗?士兵还分家族,这样的军队能有多少战力?”
黄月英道:“士元不要太小看这些人,世族中人才不少,这人才可不止文才,武才也不少,其中不乏良将勇将,家族军队中的许多,战力颇为强悍。”
刘璋点点头,穷文富武,实际上在东汉末年,除了天生力气大的,大多文人武士都出自世家,穷人家菜刀都买不起,还买弓马刀剑吗?
而且家族军队厉害的历史上可不少,许多人都是带着乡勇随一方诸侯作战的,随后建立无数功勋,别的不说,许褚的虎卫军前身就是许褚从家乡带出来的。
更何况三国时期,中国的军队远没有后世的精良,与罗马职业军队有天壤之别,大多数军队还不就是从农民招来草草训练,根本算不上系统训练,这样的军队是要经过无数作战,才能成真正军人的。
如果是罗马那样的职业化,不会出现那么多地方兵种,丹阳兵,东州兵什么的。
所以刘璋相信黄月英说的,家族军队里面肯定有很厉害的,可是任何事都有个规律,你要说这五十万人都是厉害的,刘璋打死都不信,能占到百分之十就顶天了。
黄月英又道:“除了家族军队中的精英,曹操还在北方马场训练骑兵,以前的残军专门编队,成为精兵,而且曹操的武将也没太大损失,不但有曹仁,张辽,于禁,徐晃,张郃,夏侯渊,张燕,张绣等,还有田豫等新调到中原的骑将,实力不可小觑。”
“孙权呢?”刘璋看得出来,黄月英在尽可能高的估计曹操,也没有太大在意,而且自己在意也没用,刘璋只想听了中原情况以后,再说后面的事。
“孙权那边完全没什么动静,新任大都督6逊除了统领水军,还在加紧训练步军,并拿山越军试刀,估计长此以往,江东能训练出一支三到五万人的精锐步兵。
至于孙权,似乎被上次的战争打击得完全没了斗志,现在把姑丈徐家的术士招来,每曰不理世事地开始炼丹了,说是要修炼成仙。”
“修仙?”刘璋想起历史上的孙权晚年,也是沉迷修仙长生。
本来孙权的统治能力不比刘备曹操低,而且还比刘备和曹操年轻得多,是最有优势的,可是他这个最有优势的,因为江东世族的利益束缚和不求进取,变成了最没优势的。
曹操占据兖州,数年之后雄霸河北。
刘备客居新野,赤壁数年之后横跨荆益,封汉中王。
反观孙权,坐领江东,领江东的时候刘备还在新野,兵不过千,而当刘备自封汉中王,孙权还是一个江东,除了赤壁防守战,中间主战派主和派没有一次达成一致,最后让孙权这个吴大帝一事无成。
只等到刘备封了汉中王,威胁到了江东本身,江东主战派主和派才达成第二次一致,可是这已经没用了。
曹操刘备相继死后,江东完全没了威胁,变得死气沉沉,主和派完全控制江东,孙权也老了,本来孙权活的比曹操刘备久,该是得意到最后的,可是孙权活的再长什么用?江东没人支持他的霸业,他只能修仙了。
可是现在的孙权才二十几岁啊,难道也认命了?
刘璋闪过一丝疑问,不过也没太意外,自从孙权的龙飞卫灭亡后,江东势力就完全在主和派手中了,他不修仙还能干什么?
“那月英刚才说的风云突变,哪里的风云突变?”刘璋问道。
黄月英淡淡笑道:“是我们的死敌崛起了,主公记得那个反你联盟的吴俊吗?真是神奇,不知他在到一文一武两个不世之材。
一个就是名震天下的剑师王越,当年匹马入贺兰山的王越,剑法不可小觑,武艺估计不在当今任何武将之下。”
好厉害撇撇嘴,自从完败许褚,五虎上将册封为第一以后,天下还有谁比得过自己,不在任何武将之下,不就说自己吗?
不过好厉害这时没有冷嘲热讽的心情,以后如果遇上,砸上一锤试试就知道了。
而跟在后面的曲凌尘却神色一动,吴俊,虽然现在自己已经决心跟着刘璋,但是毕竟以前是反刘璋联盟的一员,里面还有自己的记忆,更何况在联盟里,还进行过对刘璋的三次刺杀。
不过这时曲凌尘也不关心,什么反刘璋联盟,自己现在除了前面那道背影,什么都不关心。
“除了王越,还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文士,名叫周策,没人知道他来自哪里,但是谋略超群,绝不在当时任何谋士之下。
就是这两个人,一文一武,吴俊先是率军奇袭了南匈奴右贤王老巢,那里因为被诸葛亮率氐人袭击过,力量薄弱,吴俊一举得手,建立了自己的根基。
之后吴俊靠着这块根基,主攻匈奴,匈奴因为之前反叛曹操,成了曹军死敌,曹操定都邺城后,就派了儿子曹彰前去镇压。
匈奴被两面夹击,而那周策惯会利用曹彰出力,自己抢财物占地盘,短短半年时间,吴俊竟然降服大部分匈奴势力,现在拥兵五万,成了第四路诸侯。”
刘璋默默地听着,回头又看了曲凌尘一眼,曲凌尘根本没有仔细听黄月英说的,刘璋心里笑了一下,什么反刘璋联盟,看起来那个江州的寒门小生,现在野心勃勃,要不然不会放弃刺杀自己,跑去争霸。
第八百一十二章交代后事
不过这样也好,匈奴驻地被汉人控制,就算是敌对,以后川军征服吴俊,那里也是汉土了。
“除此之外,北方折兰英在我们暗中扶持下,已经完全在西部草原站稳根基,当初主公留下的命令,周不疑率着八万军队进攻氐人。
折兰英留下诸葛亮镇守河套,亲自出兵与周不疑战,大败周不疑,俘虏了我们四万人,现在这四万人成了氐人的强大力量,而且是折兰英的嫡系力量,因为势力的壮大,西部草原那些摇摆的部落全部投靠了折兰英。
折兰英的氐人势力现在拥兵十万,已经可以与东部草原的鲜卑四个势力抗衡了,只不过……”
黄月英说到这里笑了一下:“周不疑现在成了千古第一笑柄,比赵括还要不如。
当初战败之后,周不疑就被下了全部官职,并且官府抄没了周家的全部家产,加上当初成都平叛的功勋,勉强免去一死。
现在无论是我们川地,还是曹操孙权地盘,每个人茶余饭后谈的都是周不疑,说周不疑只是当初辩论厉害,嘴巴狠手上没本事,还是靠着刘循的关系才上位的,||乳|臭未干,竟然妄想统军……”
黄月英说着周不疑的事,语气轻松,刘璋知道黄月英心知肚明,只是周不疑根本不在乎,黄月英也就这样说出来,如果说得义愤,反而矫情,但谁都知道周不疑的牺牲。
刘璋觉得有些对不起周不疑,周不疑本无意仕途,算是自己一步步诱导他走上这一步的,却在自己最后的一次命令,故意让他身败名裂。
辩论厉害,不能打仗,年少轻狂,||乳|臭未干,借刘循的关系上位,这些所有因素加在一起,绝对会让周不疑遗臭万年。
而且还连累了周不疑的家族,家族的人肯定不知道周不疑是故意败的,现在那些被抄没财产的家族成员,不定怎么恨着周不疑。
可以说在当世,家族,后世,周不疑都算被毁了。
而这样巨大的代价,就是自己当初用一些现代科学知识,忽悠来的,刘璋想起这些,就觉得汗颜,同时心里也很感激周不疑。
但是无论多感激周不疑,刘璋还是问出来:“这件事对循儿的名声有影响吗?”
黄月英知道刘璋指的什么,摇摇头:“主公放心吧,当初周不疑出师,少主公是坚决反对的一方,只是架不住几个臣子的力谏,至少外界看来是这样的,现在周不疑兵败,少主公名声不但没有损失,反而威望变得浓重。”
黄月英说完,加了一句:“这也是周不疑当初安排的。”这句话黄月英说得郑重,显然这一刻黄月英对周不疑是尊重的,哪怕周不疑比她小了近十岁。
刘璋沉默了许久,轻出一口气,淡然地问道:“我们的情况呢?”
“按照主公政令,我们没有再增兵,而且为了关中的恢复,月英擅自做主,裁军十万,作为关中建设的主力,现在我军兵力是六十万。
财政赋税方面,因为商业兴盛和银行的大范围投资,依然是钱多粮少,但是占城稻大面积种植,还有南方许多引进的作物,都很耐旱耐涝,将以前许多难以种植的土地利用起来。
加上鼓励耕种的补贴银钱增多,今年秋季大获丰收,囤积了不少余粮,百姓生活也有很大改善。
另外因为匠人房的增多,少主公下令中央增设造器局,七发连弩生产了数百,并且还有后续生产计划,十发连弩计划生产一百架,装在潼关,青泥隘口等险地要害。
单发弩计划生产两千左右,以前因为钱粮吃紧,单发弩很少,现在主公以前在襄阳憧憬的那种战场狙杀,绝对可以成型。
另外复合弓有一万的生产计划,少主公和我都觉得弓骑兵是战场上的利器,如果不是复合弓组装程序太过复杂,又要技术保密,生产太慢,十万弓骑兵对我们也是有百利无一害。
我们接到了主公的命令,派了大量人员前往高昌搜取黒木藤,囤积长安府库,相信只要兀突骨将军回去了,我们的藤甲工坊就可以运作,具体生产多少藤甲,看藤甲工序和造价决定。”
刘璋听了黄月英的话,知道自己没什么后顾之忧了,不管孙权是不是颓废了,不管曹操扩充了多少军队。
川军有西凉铁骑,有天下第一的川军步兵,主力骑步兵无敌。
还有那么多先进弩箭,还有弓骑兵,藤甲军,这些都足以俯视曹操孙权,只是他们自己还不知道自己面对的川军是什么样子而已。
什么吴俊,更只是跳梁小丑。
“月英,你们做得很好。”刘璋点点头:“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组成一支强兵,我希望看到一支驰骋在中原大地的纯大宛马骑兵。”
“大宛马骑兵?”黄月英突然想起了川军西征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莎车克扣了金胖子的大宛马,所以大宛马也算是川军西征的一个目标。
刘璋道:“现在西域基本已经被平定,从楼兰到乌孙,都是我们大汉威慑,只要击败贵霜来军,大宛就是我们囊中之物。
几百年前,因为匈奴在北方强大,先皇孝武皇帝只能从天山以南引进大宛马,大宛马穿越恶劣的气候环境,食料也得不到保障,所有运输五千大宛马,最后只剩下一千。
现在乌孙和天山以北都是我们的地方,折兰英也会以防备东部鲜卑为由,将主力调往河套,没人会阻止我们运输马匹。
本王计划从乌孙到整个北方草原,每过一段距离建立驿站,不做其他,专门用来供给马匹沿途的饲料和水,并且每个驿站准备大量药物。
马匹通过北方比通过天山以南方便许多,地势也利于战马驰骋,再选择干爽的秋天运马,加马蹄铁增强战马耐力,本王相信战马不会倒毙多少,最多两成,估计我们这次能得到两万匹大宛马。
“两万?那是大宛的全部马匹吧?”黄月英和庞统同时惊了一下。
“留点马种和几匹头马给他们就好了,胜者为王嘛。”
刘璋淡淡地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彻底击败大宛,当年汉武帝之所以只要了五千匹,第一是运输那么多马匹消耗巨大。
而最重要的原因是大汉只是击败了大宛,而没有彻底,那五千匹战马是作为一个战败国赔偿给大汉的。
但是这次刘璋显然不打算只是挠痒,西域各国都被收了军权,一个大宛算什么,大宛也必须成为西域都护府的一员,军权都没了,大宛马予取予求,由不得大宛国不给,除非他想效仿车师前国全国被屠。
“主公放心。”黄月英想了一下,的确现在川军运输战马的条件,比汉武时期要优势得多,应该不难完成任务。
刘璋长出一口气:“月英,有你,不疑,孝直,还有张任魏延,黄权李严等文武,我也放心了…
只是还有几点,对于折兰,我是希望她能帮我平定北方草原,我相信她也会努力完成,但是有些事情是无法避免的。
先不说诸葛亮的问题,诸葛亮必须用,但是也要防,而且对于这样的智者,防的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理由。
还有氐人的问题,折兰现在麾下有四万汉军,但是毕竟还是一支氐人势力,我的建议是,不要试图让汉人去夺氐人的权,而是培养氐人的亲汉姓,可以让折兰改风易俗,让氐人的文化,习惯,向汉人靠拢,逐步同化,具体你们去实施。”
当初南北朝的北魏,就是汉化之后,统治下来了北方,但是鲜卑族上层也被同化了,但是改风易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过好在折兰英的氐人有三分之一都在西凉已经同化了。
“对于折兰的氐人军队最重要的一点。”刘璋看向黄月英道:“就算折兰率领的是一支汉人军队,就这样读力作战打下北方,也未必是我们汉人的,很可能还是造就一个分裂势力。
月英你也知道,草原苦寒,食不果腹,无论是谁占据,无论那个势力是不是被汉化,他们都必须抢夺我们中原地区。
所以你和循儿,需要在折兰一统草原前,与折兰一起分化氐人势力,最后分别被我们掌握,最终目的达到我们完全制衡草原的目的,这很难,但是我希望你们能办到,因为这关系华夏千秋万代。”
黄月英皱了一下眉,她完全可以想象要达到刘璋这个目标多难,刘璋是要分开控制草原,同化草原人,但是草原那么苦寒,要控制草原,每年要援助多少物资?朝廷内没有反对声音吗?中原百姓不会有怨言吗?
不过黄月英很快眉头舒展,既然川军都能反了世族,还有什么比这更难,何况是刘璋交代的,就算自己头破血流也要完成,如果交代的事情那么容易完成,要自己何用?
第八百一十三章囊中西域
“主公放心,我会找机会和折兰英说的。”黄月英语气不高,却充满坚定。
几人缓缓走在青石道路上,刘璋感觉浑身极度无力,脑中不时传来一种压迫感,好像随时都要晕厥,刘璋不得不强提精神。
“中原和北方草原的事,需要你们多费心,但是西域也不可忽视,实话告诉你们。”刘璋顿了一下,觉得到这时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坦然道:“其实在本王心里,西域从来都是我大汉的固有领土。”
黄月英和庞统同时一怔,压根不?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