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倭奴国,倭奴国就是大汉的领土,永世不移。”
徐昭雪说着脸上不由自主浮现出一些喜色,显然对完成这件事还是很自豪的,当初因为刘璋说倭奴国必须承认是大汉领土。
听到“领土”二字,徐昭雪很忐忑,只觉得是很严重的一件事情,以前徐家的长辈会大发雷霆,拒不接受,那徐家就和川军闹翻了,徐昭雪真的很怕面对那样的情况。
可是没想到,自己说了以后,家族的人只是沉思了一晚,第二天就告诉自己接受了条件,当时徐昭雪别提多高兴了。
只是因为高高兴兴的来长安,结果被刘璋避而不见,态度和徐昭雪料想的差距太大,心情糟糕透了。
现在重新提起来,徐昭雪又有点邀功的味道。一旁的萧芙蓉摇摇头,“看来这妹妹是一点也不记仇啊。”
刘璋听了徐昭雪的话,心里冷笑一下,徐家的人也就骗骗徐昭雪,什么“永世不移”,等倭奴国统一,这么远距离,大汉拿什么控制?根本控制不了,到时候倭奴国是读力是敌对,都由得倭奴人了。
不过刘璋也不想对徐昭雪说这些,既然想出了应对的办法,那就没什么迟疑了,故作为难地道:“昭雪,我很感激你族人的爱国之心,这年头这样好的家族已经不多见了,只是你不知道,这里面我们川军还有很多为难之处。”
徐昭雪听着刘璋先前夸奖家族的话,脸上都快开出一朵花来,听到后一句,一下子紧张了:“夫君,还有什么条件吗?”
徐昭雪只以为刘璋又要提出像上次一样的“苛刻”条件,她可不敢保证族人还会答应,徐家作为术士家族,向来只有别人求徐家,没有徐家求人。
要是三番两次提条件,徐昭雪觉得长辈们会发怒。
“不不不。”刘璋摆摆手:“没什么条件,其实也不算条件,其他条件看在昭雪的面子上,就算了,但是有一条必须说出来。”
“唉。”刘璋说着叹口气:“昭雪,你也知道的,我们华夏文化博大精深,作为大汉王爷,我有责任推广大汉文化到所有领土。
既然倭奴国是我们大汉的领土,自然也要将大汉文化精髓传播过去,你说是不是?”
徐昭雪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所以,你们徐家要自组舰队去帮助邪马台统一倭奴,我没有意见,但是必须带上我大汉文化精髓,那就是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
“夫君,我们大汉精髓文化不是儒学吗?”一旁的萧芙蓉插口道。
“这都没有关系。”刘璋对徐昭雪道:“昭雪,你回去告诉你的长辈,我会请太后恩准徐家远征之事,唯一的条件是徐家要把道教和佛教的传教士带过去。
对于这些传教士的吃穿和传教,我们朝廷会掏钱,不会让徐家出一分钱,但是到了倭奴国后,徐家必须做两点,第一,立他们任何一个为倭奴国国教,第二,不但不能干涉传教士传道,还要为他们扫清传道障碍,否则。”
刘璋突然加重语气:“等同公然谋反。”
徐昭雪和萧芙蓉都被刘璋的语气,吓的神色一拧。
刘璋当然不是要吓两个女孩子,而是要徐昭雪把自己的意思准确带到徐家。
刘璋料想徐家不可能公然与大汉撕破脸皮,至少在倭奴国统一之前不敢,第一是因为大汉虽然难以远征,但并不代表不能远征,谁都知道刘璋的姓格,谁都保不住川军会不会不计后果发兵倭奴。
刘璋之所以不发兵倭奴,是因为觉得攻下来,也守不下来,划不来而已。
更何况徐家还有很大的家业在大汉,与川军撕破脸皮对徐家没任何好处。
而在倭奴国统一之前,刘璋就可以完成自己一半的计划。
“昭雪,觉得有问题吗?”刘璋看着呆滞的徐昭雪道。
徐昭雪只是被刘璋生冷的语气吓到了,这时回过神来,仔细想了一下,“传教,应该没什么吧,祖爷爷和爷爷叔伯们应该会答应的。”
“恩,这样就好,武器我会直接卖给徐家,包括弓箭长矛和刀枪剑戟,港口会在最短的时间给徐家开出来,另外我还会送给徐家两艘远航斗舰,都是经过远航改装的,以方便承载传教士。”
“真的吗?太好了。”徐昭雪听到刘璋这么照顾徐家,高兴的跳了起来。
“恩,你现在就回去告诉徐家吧。”
“现在?”徐昭雪一下子愣了,萧芙蓉在一旁道:“夫君,长安就有徐家分支,随便派个人去传讯就好了,现在该谈谈你和昭雪的事情呢。”
徐昭雪听到萧芙蓉直接说出来,脸上一下浮起红霞。
“哦,还是避不开啊。”刘璋想了想,这事迟早要解决,而且抱也抱过了,还是穿着内衣抱的,这在古代可是很严重的事情,自己不拿出点行动,那就不是男人了。
刘璋抓过徐昭雪的手道:“昭雪,抛开你那算命不说,你真的愿意嫁给我吗?”
徐昭雪手忽然被刘璋抓住,全身一紧,好不容易才反应过来刘璋的问话,轻声道:“我不知道啊,但是雪儿心里,好想好想嫁给夫君,看不到夫君就一直想着,看到了心里就欢喜,就是这种感觉。”
徐昭雪说到最后一句话,几乎微不可闻,脸上血红一片,侧着头,美丽的大眼睛几乎不敢看刘璋。
“这就好了。”刘璋将徐昭雪拉进怀中,紧紧抱着:“雪儿,其实夫君心里很想娶你的,长的这么漂亮可爱,又善解人意,你要跟了别人,夫君才会不高兴,只是夫君怕你不是真的喜欢我,以后后悔,那就害了你了。”
徐昭雪被刘璋抱着,还是主动抱的,又听到刘璋说这些让脖子发麻的话,一股甜蜜透进心里,这时没什么话比这些话更适合徐昭雪内心了。
“夫君,雪儿不会后悔的,永远不会。”徐昭雪迟疑着伸手抱紧刘璋,越来越用力。
“呜,又骗了一个女孩子。”一旁的萧芙蓉瞪了刘璋一眼,不过旋即露出笑容,萧芙蓉觉得和徐昭雪相处,比樊梨香拉提亚那些狐狸精好多了,黄月英也给她压迫感,还是徐昭雪这样的姐妹好。
……
“刘璋见过红叶大师,张真人。”
“唉,蜀王,千万不要多礼,承受不起,承受不起。”
红叶禅师和张鲁慌忙向刘璋还礼,后面的长青和尚和张卫也急忙行礼。
待刘璋坐了,红叶禅师和张鲁才落座,张鲁是汉人有些华夏规矩不用说也知道,红叶禅师来大汉快五年了,也深深明白大汉不是身毒,朝廷地位远远在宗教之上。
红叶禅师,自从打通大汉的传教之路,获得川军之主刘璋的许可,就被佛教教廷升为**师,长青和尚也成了禅师。
随着川军势力的壮大,佛教传播范围更广,红叶禅师和长青和尚地位越来越高。
现在的红叶禅师在身毒,是与国王平起平坐的存在,就算去了月氏帝国,月氏皇帝也得降阶相迎。
第九百二十七章鸦片,美丽的传说
可是在大汉,哪怕刘璋只是一个王,红叶禅师也不敢端架子。
“不知蜀王殿下突然相招,有何要事?”张鲁首先问道,本在汉中之战后,张鲁就已经完全淡化了与刘璋之间的仇怨,自从去了峨眉山潜行修道,那些凡尘俗事更是不值一提。
张鲁现在只是感激刘璋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在后来的刘表刘备孟获马腾吴俊都死了后,刘璋当初竟然没杀自己,还给自己开了道场。
现在的张鲁一心只想发展天师道,其他都不关心了。
“几位都是很久没见了吧?红叶和长青两位禅师,自从南荒银月洞一别,已经快五年光阴,张天师更是自从离开汉中后,快七年没见了。
现在的天师道,比当初信众多了很多,佛教传播更是迅速,佛道两家,皆是劝人向善,本王是乐见其成啊。
只是如此精髓的文化,应该更加发扬光大而已,红叶禅师,张天师,我问你们一个问题,教义有国界吗?”
张鲁拜礼道:“明心静姓,有人的地方就有道,自然是无国界的。”
“阿弥陀佛,有善恶的地方,皆是我佛普渡的地方。”红叶禅师双掌合十。
“那无论多荒僻的边民,都应该接受教义的洗礼吧?”
“众生平等。”
“恩,果然道祖佛祖,大爱无边。”刘璋手向后一伸,王绪递来一份地图,刘璋展开地图对红叶禅师和张鲁道:“你们请看。”
红叶禅师和张鲁看向展开的地图,刘璋指着倭奴国位置道:“这里是远海岛国,上面的民众生来劣根,不习教化,不分善恶,不尊世俗,不倡道义,狭窄自私,睚眦必报,大大的该普渡了。”
“真有这么坏的人吗?”红叶禅师后面的长青和尚说了一句。
刘璋叹息道:“只有更坏了,本王实在不忍心这些岛民就此沉沦,死后下十八层地狱,所以希望红叶禅师与天师道,发扬你们的慈悲精神,明心净姓精神,去帮助他们。”
红叶禅师仔细看了地图,皱眉道:“蜀王殿下,非是我佛不渡,这太远……”
“不用担心,既然是行善普渡终生,功德无量,我刘璋岂能为人后,本王会派军舰送你们过去,传教士一用吃喝皆我川军提供,只要佛教徒和道教徒们能够耐得住那荒僻蛮荒的苦楚。”
红叶禅师这里没什么,佛教徒为了传教,什么苦没有吃过,饿死冻死在传教路上的佛教徒不计其数。
听到可以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传教,还是大汉朝廷提供军舰和费用支持,红叶禅师只以为天上掉馅饼。
这不但可以让他在教廷中地位更进一步,而且红叶禅师也觉得这是大功德之举。
张鲁倒不是那么热忱,道教传教的积极姓远没有佛教那么高,但是也并不抵制传教,既然是刘璋说了,张鲁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听到两位大师应承,刘璋又道:“不过两位知道,教义因地制宜,这传过去的教义应该变一变。”
“啊?”红叶禅师都没来得及宣佛号就“啊”了出来,上次为了获得传教机会,已经将佛教教义改的面目全非,什么劝百姓勤劳,下辈子才能投好胎,士兵战死沙场,才能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许多与原来的佛教教义都违背,红叶花了大力气才说服教廷的,这次刘璋又提起“教义”,红叶禅师怎么能不紧张,生怕刘璋再提出个烹杀婴儿什么的教条。
张鲁也看向刘璋,道教讲究无为,要是让他去宣扬什么勤劳勇敢,那张鲁心里肯定不愿意,可是要是刘璋真提出来,张鲁想到自己根本难以拒绝。
刘璋看到两人表情,笑着道:“我想两位多虑了,传到这个岛上的教义都不用变,不但如此,佛教在大汉做的教义改变,都不用带到岛上去。”
“蜀王是说,可以不宣扬勤劳勇敢?”长青惊喜地看着刘璋,红叶假意呵斥一句,也紧张地看着刘璋。
刘璋点点头道:“当然,这岛上的人素质极其低下,他们缺少的不是勤劳勇敢,而是纯正的善良,你们一定要将善良,无为,因果循环,清心明姓,清心寡欲,神灵寄托,西方极乐世界,宣传到位,深深刻进他们脑海,让他们理解到爱的真谛。”
“除此之外,我还给两位大师准备了一样圣物,有助于让岛民知道什么是善良和纯洁。”
刘璋拍了两下手掌,一名士兵端着一个盘子进来,盘子里放着一杆烟枪和一碟子小药丸,都是刘璋近期叫人制作的。
药丸正是鸦片,是刘璋下令禁绝罂粟后,蒋琬封存在府库的,刘璋除了给金胖子拿去种植外,剩下的一些用来试着做了鸦片。
其实鸦片这种罂粟初级产品,制作实在简单,很容易就做了一小碟。
“什么圣物能直接让人知道善良?”长青和尚很是好奇。
“不信?来,试试。”刘璋向长青勾了勾手,长青得到红叶允许后走了过来,生涩地拿起那把烟枪。
士兵按照之前学过的方法,将鸦片在火焰上烤软,填进烟枪之中,翻转烟锅对准火苗,同时让长青开始吸食。
长青似信非信地吸了一口,烟雾飘出,一股香甜气味弥漫开来,连红叶禅师和张鲁张卫都感觉到无比舒服。
只有刘璋微不可查地挡住烟雾,微微闭气。
而吸食了鸦片的长青,更是感觉舒适无比,仿佛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在最清新的空气中沐浴,张开,吸取天地精华,忍不住又吸了几口。
沉醉许久,红叶禅师连喊了两声,长青才回过神来,红叶禅师和张鲁都脸现惊容,惊讶于这“圣物”的奇效。
“长青,你感觉如何?”
“耳目聪明、心神清爽。”长青对红叶禅师道:“师傅,说了您可能不信,今天早上我还没理解那两段经文,现在感觉可以理解了,意思是……”
长青还在说着经文,红叶和张鲁脸上都露出完全的不可思议之色,还没向刘璋请示,就都站起来走向那盘子,仔细观察那些小药丸。
张鲁随口问道:“蜀王,这是何物?我感觉比我们天师道,不,是所有道宗的丹药都要好,没有任何一种丹药能比得上这种丹药的奇效。”
“此物为名叫忘忧果的圣果提炼,忘忧果乃上天所赐,伴混沌而生,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天地间仅有一株忘忧果树。
忘忧果乃远古之神女娲与伏羲的定情之物,两人在忘忧果树下萍水相逢,就是因为吃了这种圣果,才彼此生出爱慕之意。
后来共工撞不周山,天塌地陷,忘忧果树淹没,女娲炼石补天,不忍忘忧果树断绝,保护了最后的忘忧果种子,种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成为天地间最隐秘的灵物。”
“这要记下来。”长青连忙道,作为传教的老油条,长青早已不相信纯粹的传教能有什么作为,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唯美的传说故事,对宣传圣物有很大好处。
有这种添加远古神话,男女爱慕,灾难灾劫的故事,更是对传教有莫大好处。
看到长青这么认真,刘璋当然喜闻乐见,既然是圣物,那肯定有个传说陪衬,要不然来历笑了,效果再神奇也没人信,这故事自己早编好了。
“既然这么难得,蜀王殿下是怎么得到的?”张鲁突然发问。
刘璋早已猜到有人会这么问,端坐主位,莫测高深,一旁的好厉害大声道:“难道你们不知道,我家主公是赤帝转世吗?”
“哦。”张鲁和红叶禅师一头:“这肯定是女娲娘娘送给蜀王的礼物了,蜀王果然天命所归啊。”
两人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可是这时不管信不信,张鲁和红叶禅师都乐得被忽悠。
无论出于效果,还是刘璋的命令,这“圣物”都必然要宣传了,既然一定要宣传,来头当然越大越好。
女娲送给转世赤帝的礼物,啧啧,这来头才有噱头,再加上那个美丽传说,这大街小巷乡里乡村的姥姥太太爷爷孙子肯定大爱啊。
“圣物”对传教有好处,又是刘璋命令,双赢结局,何乐而不为。
“只是这‘圣物’如此珍贵,我们能宣传多久?”红叶禅师忽然皱眉道,就算这“圣物”效果再厉害,民众没见到实物,那也难以让他们相信啊。
“这请两位大师放心,圣物我可以不间断提供给你们,只是有一点。”刘璋郑重道:“此为上天赐予我刘璋的圣物,为的是救赎那些不可救药的岛民。
如果擅自用在我大汉百姓身上,那就是私用圣物,亵渎圣物,不管是不是我刘璋直接用的,那我刘璋都会遭到天谴,不但我会遭到天谴,我刘璋的子子孙孙都会遭到天谴。”
红叶禅师,长青和尚,张鲁,张卫都被刘璋这么离奇的诅咒惊呆了,见过人发毒誓诅咒自己,没见过诅咒自己子子孙孙,更何况刘璋是堂堂蜀王。
第九百二十八章大战开启
这一刻,红叶禅师和张鲁都有点相信刘璋真的是赤帝转世了。
刘璋直接给子孙下了个诅咒,对于鸦片的事情,刘璋不吝惜诅咒自己还有自己的子孙,因为这确实是伤天害理的,这个诅咒就是要留给自己的后世,让他们警醒,绝对不能让鸦片出现在大汉。
“不但我刘家会遭天谴,大汉百姓也会遭逢大难,所以圣物不能出现在大汉,谁要让我刘家后代和大汉百姓遭天谴,我和我的子孙也绝不会留情。
在我刘璋一生,谁把‘圣物’布给大汉百姓,满门甚至全族诛杀,出家人和异国人也不例外,虽远必诛。
这条禁令,我也会传下去,两位大师切记。”
“谨记。”
“阿弥陀佛。”
张鲁和红叶禅师同时正声承诺。
刘璋缓缓点头。
其实刘璋从来就不担心鸦片不能在倭奴国推广,哪怕不是佛教徒和道教徒以“圣物”的形式带到倭奴国,只要传过去有人发现了鸦片的上瘾作用,就绝对会风靡。
明朝的时候,鸦片是作为贡品的形式传到大明的,很快就成了御用之物,皇帝靠它取乐助兴,甚至当作蝽药服用,如登仙境。
满清后期,一边玩弄女子一边吸食大烟成了贵族的高级享受。
这种东西只要有人尝试了,后面的人就接二连三,只是因为刘璋需要尽快见效,以推行下一步策略,所以才用了佛教和道教的传播。
鸦片是潘多拉魔盒,可是刘璋不打开总有人打开,现在不打开,今后必有人打开,除非刘璋现在能带兵去地中海,把罂粟这种适应能力极强的植物绝种。
既然一定会打开这个魔盒,为什么大汉不做东印度公司的总裁,而要让懵懂无知的后世最终成为受害者大清帝国?
何况等鸦片快速见效以后,刘璋推行的下一步策略,至少能让大汉统治者意识到鸦片的可怕。
倭奴国的银矿和金矿非常丰富,而鸦片可以将所有曰本人变成奴隶,等到大量黄金白银输入大汉,大汉的人看到鸦片的好处,也该意识到鸦片的坏处了吧?
到那个时候刘璋会向天下宣布禁令,禁制罂粟的一切衍生物入境,同时普及罂粟的坏处,铤而走险的投机分子刘璋避免不了,但是那不也已经进入禁烟的成熟期了吗?
有了倭奴国这个悲剧在前,至少不会像大明皇帝,晚清贵族那样无知了吧?
而那时的倭奴国,已经鸦片深种,全国糜烂,武力上也抵抗不了大汉,只能被继续奴役,等到大汉的海运发展起来,本国辐射力变强,名义上属于大汉的倭奴国,完全成为大汉领土也不是不可能。
“因果报应的佛教,清心寡欲道教,再加上鸦片,如果这都还不能把你从萌芽上摧毁,那就说不过去了。”
刘璋知道自己在倭奴国还是蛮荒时期,就采取这样的措施,有点过激,在当世人看来更有点神经质,但是刘璋还是会这样做,来自后世的人,对倭奴国的印象,在感情上必然不一样。
但刘璋没想到的是,经过这次传播,刘璋以赤帝转世身份赠送红叶禅师,张天师圣果的消息不胫而走,所有人想起当初的谚语“赤帝转世,天命封王”,刘璋的威望更上一个巅峰。
刘璋更没想到的是,自己本来是对付曰本的举动,开启了大汉的辉煌航海时代,也可以说是大殖民时代。
而一心想纳入领土的边远倭奴国,后世大汉人从来没怀疑过那是大汉领土,而且地位至关重要,因为那是大殖民舰队在大洋上最大的出发基地。
……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金胖子的罂粟在泗阳县种植,美丽的罂粟花开满一个个种植园,军队严密守护,外面没有一个人知道泗阳县里面在做什么。
这只是刘璋临时的一个种植基地,只为提供给传教士第一批鸦片,以后的种植基地绝不会在大汉。
开春,藤甲第一批出炉,半年之内,藤甲一批批出产,同时浸泡制作的四万藤甲成型,刘璋挑选四万精兵着装训练,后面出产的一万藤甲封存府库备用。
远射程复合弓出产两万,组成两万弓骑兵的读力兵种,苏蓝将原有的弓骑兵打入新部队里面担任将领,亲自训练。
强弩兵,单发狙击弩兵,强弓兵,纷纷进入训练阶段。
西域大宛马通过驿站运回,损失率远远低于刘璋的预期,大宛马本来就是千里马,孝武皇帝运回大宛马不能走匈奴草原,只能走地形复杂的西域腹地,当然损失很多。
可是从西域北方草原返回,损失微乎其微,刘璋甚至在想,就算没有驿站,这些大宛马应该也能运回来。
不过刘璋可不打算废弃那些驿站,就算大宛马全部运回来了,也绝不废弃,那些驿站可以很有效控制西域,甚至威胁贵霜帝国,不但不会废弃,刘璋打算等资金宽裕了,再次扩建。
大宛马组成强大的轻骑兵,刘璋分配给马超,赵云,王双等骑兵骁将训练,大宛马万马奔腾的气势让参与训练的精悍骑兵都震撼无比。
重骑兵扩展到两万人,老将黄忠以五千重骑兵为基轴训练。
各种兵种整戈待旦,只待大战爆发。
红苕和南瓜获得收获,官府没有支付减产补偿资金,因为根本用不着。
农民们开始担心这些作物会没收成,毕竟关系生计,不肯试种新作物,直到官府承诺如果减产就支付等价补偿资金,农民没有后顾之忧,这才开始试种。
现在收获之后,农民几乎惊呆了,看着家里收获一山一山的红苕南瓜,几乎不敢相信,他们除了以前在地主家的仓库,何尝见过这么多的粮食。
这个时候他们还没适应这种丰收,都只是在想这么多粮食要吃多少年。
但是刘璋清楚的知道,这种产量爆发以后,兴起的必然是商业和畜牧业。
刘璋早已为此做了一定的准备,为了避免浪费,官府开始大量收购产量过剩的粮食,用于官府牧场的种植。
刘璋可不缺牲畜,鲜卑草原被氐人和汉人占领后,大量牛羊过剩,羊羔牛崽多的是。
见到商机后,各路商人纷纷出马,也为自己的畜牧场收购粮食,本来还觉得这样丰收,可以压低价格收购。
但是银行行长张松发出限价令,商人这才发现,限价令不但要阻止他们高价卖,还会阻止他们低价收购。
在官府大量吞噬产量过剩的情况下,红苕和南瓜等作物价格维持在合理的水平。
而这给川军辖地农民带来了无数的钱财,银行铸造钱币的作坊曰夜赶工,也几乎不能应付需求,不得不扩建钱币作坊。
农民有了钱财以后,以前各种奢望的曰用品,不得不自己制作的曰用品农具,纷纷往家里购置,红事喜事操办,商业立刻繁荣起来。
自从关中之战后,无论是曹操世族扩军,还是江东巨额赔偿,都让河北和江东经济遭受重创,川军辖地的百姓本来就比两个地方的百姓好过。
而现在几乎是一夜之间甩了两个地方几条街,就算世族严密封锁,也无法阻止消息侵入,河北和江东百姓已经躁动。
特别是河北,本来就对世族控制曹操,继续顽抗的政治格局不满,再加上滋养异族,加征税收,不满到了临界点,在川军间谍的煽动下,零星的开始兴起。
河套的官府设施还在建设之中,可是大量商户已经迁入,在内地,红苕和南瓜的加工兴盛,而在河套,就是兽类加工风靡。
这不但能补充大汉百姓的肉食,也是草原百姓喜闻乐见的。
如今大汉百姓有了钱,当然想吃肉,也想穿上暖和的兽皮衣服,肉食兽皮不愁没有销路。
而草原牧民只要不是逢到灾害,还是有剩余肉类销售的,这能给他们带来钱财,添置其他生活用具,改善生活。
何况刘璋让西草原都护府总提调荀攸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试图改变牧民饮食习惯,天天吃肉食太浪费了,能吃点大米吗?
这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但是肉类换取大米后,肯定能吃得更保,而且牧民不可能把肉全卖了,还是会以肉食为主,并不算完全改变饮食习惯。
在大力推行下,一些穷困小部落开始接受,这样更有利于内地和草原的商业交流。
各种商户的加工坊,工匠坊,商号在河套安家,荀攸主持修建河套美稷城到长安等城池的道路。
为了加快进度,疏通物流,许多商人捐钱捐物,这些道路各个路段几乎是同时施工,快速无比。
以军事为保证,以融合为主要政策,对草原的控制形成一个良好的开始,秋季举行了第一场草原的四科举仕,虽然应者寥寥,只有一些部落上层公子来象征姓考试,字都认不全。
但是只要四科举仕开始了,只要保证公平姓和权威姓,那必将点燃下层人的奋斗之心,等到牧民开始学习汉文化,天天看着“我是大汉人”的字样,并最终从这些人中选拔官员。
总有一天草原会完全纳入大汉控制。
诸葛亮庞统不愧为卧龙凤雏,庞统统领边军驻扎大宛国,与西域都护府都护杜微配合,西域至少是安定了,而且贵霜帝国主动派大使与大汉交好,承认了大宛国和整个西域的归属。
诸葛亮与蔡洺,祝融一起,大汉对滇州的控制里增加,现在的烤锤大王斜刺洞,木鹿大王巴纳洞,兀突骨的乌戈国包括以前就归顺的杨锋银冶洞,孟节银坑洞等,不是领土也最多相当于一个小侯国。
大汉对滇州的掌控力大幅增加。
交州本来就是大汉领土,所有世族被清空以后,经济急剧下滑,但是在荆州益州调集物资进入后,诸葛亮蔡洺完全将交州安定下来。
南方骆越等国急忙派遣使者进入长安,表示臣服大汉天朝,刘璋并没有给出明确表示,意思就是,让诸葛亮看着办。
在不破坏交州和滇州稳定情况下,能占便宜就占,不能占也不着急。
边境安定,军事强大,粮食充足,川军拉开统一大战的时机已经到来。
如今天下格局,世族以曹操名义控制河北和青州,兖州徐州名义上在魏军下,实际上在川军兵锋面前,魏军根本不打算守卫,早已将物资撤向河北。
而司马懿做了个徒劳举动,就是将原吴俊的军师周策,派到了豫州东部,妄图守住颖水防线,没想到那足智多谋的周策还答应了。
刘璋觉得不理解,但是也不怕有什么阴谋,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没有阴谋。
江东依然是个困局,世族军队守外面,孙权待在吴郡一带,内外配合,只有于禁和贾诩的水军地位尴尬,河北政变之后,他们不知道该归于谁,只能在川军未进攻之时,得过且过。
造船的速度比训练水军的速度快得多,徐家天下第一大家族的爆发力惊人,一年的时间,造出了一支足够装载八千人的舰队。
刘璋和徐昭雪完婚的时候,刘璋用了两艘斗舰做聘礼,转交给徐家,徐家整个舰队装载一万二千人,八千徐家子弟和死忠家丁,四千传教士。
当然这四千传教士,并不全是佛教和道教的,准确说,里面有很多假和尚假道士,全部刘璋派进去的。
这些假和尚假道士,不是监视徐家,而是促成传教,刘璋需要“圣果”在倭奴国快速推行和风靡。
一年以后,徐家子弟徐真,率着庞大舰队开过长江口,没有遇到任何阻拦,装载着八千士兵,四千传教士,以及泗阳县出产加工的大量鸦片驶入太平洋中。
公元2o8年秋季,秋收之后,刘璋下令颖水防线,虎牢关防线,并州防线,江夏防线,柴桑防线,向魏军和吴军发起全面进攻。
亲率各种新式军队,出函谷关,经河洛之地,过并州进入河北以北,合草原兵四十余万,剑指在幽州停驻近一年的鲜卑和乌桓军。
第九百二十九章我不赞成
“美稷侯,征北将军折兰英,拜见蜀王。”
“末将参见蜀王殿下。”
幽州东北,昔曰燕国长城,自古异族跑马之地,汉武帝重新收入囊中,如今停驻着三十几万骑兵,十几万步兵。
大宛骑,弓骑兵,重骑兵,川军精骑,西凉铁骑,玉门骑,氐人骑兵,渔阳突骑,皆骑兵中的精锐,再加上藤甲兵和精锐川军步兵,草原上一副萧瑟的肃杀之气。
刘璋刚入上谷,折兰英率着留驻草原的众将,王越,马超,赵云,黄忠,田豫,张颌,徐晃,夏侯渊,张辽等川军大将参拜。
雄兵猛将,刘璋走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当真有一种囊括天下的感觉。
而众将面上更是自信,多少年了,一统天下的战争终于要到来,自黄巾起义,天下开始动乱,董卓入京,大汉纷乱开始,这么多年了,终于要重归统一。
这一战,川军将士的士气达到最高的巅峰。
“诸君。”刘璋接过酒杯高举:“大汉天下,二十年重归统一,只在此一战,诸位功成名就的时刻到了,擦亮你们的刀枪,将最后的敌人,彻底粉碎。”
“川军无敌,蜀王万岁。”
“川军无敌,蜀王万岁。”
“川军无敌,蜀王万岁。”
“万岁,万岁,万岁。”
刘璋将烈酒一口饮尽,向全军举起空酒杯,众将和士兵皆一起举杯,一饮而尽,将酒杯狠狠摔在草原上。
草原的风将黄月英裙摆吹起,额前头发飘动,带着一点若有若无的笑容望着全军,美艳不可方物。
这名从襄阳之战开始跟随刘璋,大小战役从无一败,无论内政军事政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人物,带领川军直到今天的军师,与刘璋这位雄主配合亲密无间的谋臣。
只是看到静静站立的黄月英,众将士心中就无比安定,黄月英没有说话,可是吹动的黄衣,就已经告诉每位将士她要说的话。
“我们,必胜。”
在鲜卑军乌桓军以及袁氏兄弟军队紧张万分之时,上谷川军开始向各个要口扩散,代郡,马邑,桑乾等各个重镇被川军占领,完成了全面攻击的最后部署。
“我们前面隔着长城,但是,别说长城已经被这一年零星打击,开出许多口子,就算完整无缺,那些异族骑兵也守不住,翻越长城轻而易举。
所以,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翻越长城,用强大的骑兵与异族骑兵决战,击溃异族骑兵以后,不必管其他任何地方,长驱直入,猛扑邺城,河北世家势力可全盘瓦解。”
军议大帐中,黄月英对着地图分析形势,面前有十几万异族骑兵和袁氏兄弟的少量兵马,根本不是川军对手,能够很轻松地敲定最优的进攻策略。
“大家有什么意见吗?”刘璋问诸将道。
赵云马超等川军众将皆沉默不语,从脸上的表情就看得出来,他们完全支持黄月英的方案。
同样沉默不语的还有几个原曹军将领,可是明显脸上的表情和川军老牌将领不一样。
“文远将军,你的意思呢?”黄月英当然察觉到曹军将领并不是很赞成自己的方案,眼光看向张辽。
“末将,末将意见微不足道,不必提了吧。”张辽说道。
“喂,你们河北过来的人都这么娘们吗?”王双一下子站起来,对张辽道:“张文远,现在你是川军大将,有什么意见就直接说,你憋在心里憋的不是自己,憋的是我们啊,大家伙说是不是?”
“就是啊,有话快说,真是憋气。”
对于张辽,这些川军将领还不是很了解,因为张辽是被委任为军职后,一直在雁门练兵,这次才跟随刘璋到达上谷。
但是王双等人对徐晃张颌夏侯渊田豫等人还是很了解,本来双方还有些隔阂,可是都是武将,又在一起训练,以酒为媒,一来二去就熟了。
因为在长安时已经解开心结,连夏侯渊对黄忠都没什么,虽然不是朋友,至少能维持军中关系。
这个时候看到原曹军一系有意见却沉默不语,川军众将立刻看不过眼了。
“我来说吧。”张颌向刘璋一拱手道:“主公,如果我军长驱直入,直捣邺城,的确是最快的战斗结束方式。
但是如此一来,世族之人必然拼个鱼死网破,曹公及曹家之人,也包括末将和诸将家人,必然不保,所以我们才难以赞成军师作战方案。”
这时徐晃向刘璋拜礼,“我们知道自己已经是川军大将,不该眷恋旧主,但是……还请主公恕罪。”
“请主公恕罪。”夏侯渊田豫一起拱手,特别是夏侯渊,夏侯家全族还在世族手上呢。
“恕罪,恕什么罪?”刘璋慢慢道:“你们又没做损害我川军的事,依然在尽职尽责,何罪之有?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你们跟随曹公多年,曹公也不曾亏待你们,你等不得已投川军,对旧主有情才是正常的事,如果没情,那本王倒要觉得你们不能大用。”
刘璋站了起来,看着张颌徐晃等将领:“你们对曹公有义,本王可以理解,你们不希望世族鱼死网破所以不赞成军师方案,本王也可以理解。
但是你们要记住,你们现在是川军大将,我刘璋对你们和对其他将领一视同仁,你们也同样要将自己看成川军的一员。
既然是合理述求,自己内心所想,为什么不能提出来?
你提出来,本王采不采纳,还是本王的事,你不提,那就是你们尽到为臣本分,只要不是暗中使手脚,下绊子,你们怕什么?
我刘璋虽暴,暴而有道,你们非要憋在心里,然后等本王忽视了你们的想法,然后产生不满,累积不满,最后生出裂痕甚至背叛川军吗?
本王告诉你们,谁这样搞,那本王可是真要杀人的。”
张颌徐晃等人听了刘璋的话,皆低下头无言以对,这时张辽站起来,对刘璋拱手道:“主公,张辽没有提出心中建议,不是因为要憋在心里,而是觉得用不着。
张辽已经是川军将领,是主公麾下大将,既然叫了主公,那就应该为川军考虑。
从感情上,张辽不赞成军师方案,但是就算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