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暴君刘璋

第87部分阅读

贯钱?你不会中饱私囊吧?”

第三百一十章西南丝绸之路

“胡说八道。”刘璋一下子把账簿拍在桌子上,怒道:“你银行协调着那么多作坊,官家作坊商号存钱几乎都在你手上,我又从牧府拨了那么多钱,怎么可能只有几十贯钱?你不会中饱私囊吧?”

“主公冤枉啊,张松哪敢顶风作案,不不,张松怎么也不敢作案啊。”张松苦着脸道。

他现在是真发现银行是个流油的地方了,可是现在正处于荆益困难时期,各个府衙都盯着钱粮呢,刘璋也看顾的甚紧,哪里敢这时候有什么非分之想。

“本来银行里是有一些钱,但是自从重建开始,匠人房和作坊那边为了恢复生产,把钱都取走了,许多商人和百姓,想要发家致富,也都来贷钱开设作坊和商户,我都按照规定,衡量了他们的抵押财产后,将钱贷给他们了,又增加了许多作坊的投资,所以现在就剩下几十贯钱,这还是刚刚商人存进来的。”

刘璋看着张松一脸委屈,出了口气:“没事就好。”

刘璋撑着额头,看来从银行这边拿钱,是不行了,又问道:“你预计十月份银行能拿出多少钱?”

“那谁说得准啊?”

“你说什么?”刘璋看向张松,张松吓了一跳,刘璋道:“我给你说过多少次了,要预算预算,你预算到哪去了?

你一个银行老板,不懂这个,怎么能管理好银行?就像刚才说的,你就剩下几十贯钱,要是那些存钱的商人,都来取款怎么办?你要是拿不出钱?谁还信任你?谁还会把钱存进来?”

“我这不是多投资,增加收益吗?哪会突然有那么多人来取钱啊,而且实在不行,牧府也可以拨钱周转一下啊。”张松说道。

刘璋右手使劲按了一下额头,表情痛苦,看来跟这些古人讲这些真是为难了,张松还算好的,现在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不错了。

“好了,你听清楚。”刘璋缓一口气道“以后银行必须有预算,投资,贷款,存款,收益,预计收购滞留商品,预计卖出滞留商品,都必须规划,一个季度要有一个财报,否则你趁早滚蛋。”

“哦,是。”张松仔细想了一下,觉得刘璋说的话的确有道理,万一这经济突然不景气,或者是有人故意捣银行的鬼,散播谣言说银行没钱,还真有可能招来集体取款,这和现在那些钱庄一样的。

而预算更大有必有,自己是说总是看到银钱从自己手上流过去流过来,也赚了不少,可是心里就是糊涂的,不知道该怎么支配好。

要是有了预算,不但能够有条不紊的支配,心里也有一笔明账。

只是张松不明白,刘璋咋知道这些的?

两年以前,刘璋除了吃喝,估计是啥也不会了,两年之后,会吟诗作赋,会领兵打仗,会发明椅子板凳,麻将象棋,让百姓批斗世族,还会管理银行。

就说之前蜀中推行的阿拉伯数字,就让张松匪夷所思,这么一套完整的计算方法,真的是刘璋灵光一现?那得多灵?

“好了,你下去吧。”刘璋有些愁,向张松挥了挥手。

张松走了一步,突然回头道:“我算出来了,预计我们银行到冬至曰,可以收入三万贯钱。”

“这么多?你怎么算出来的?刚才怎么不说?”刘璋抬起头问道。

张松道:“各宗大笔交易的款项都在我脑海里装着呢,那些散钱总数我也有数,投入到作坊和商户的资金,收益率,银行贷款收益,还有其他杂项收益,经过两年,属下都知道大概。

所以刚才心算了一遍,算出了大概数字,要说这三万贯钱多,可真不多。

主公你不知道,现在我们银行是各商户拉拢的热门,几乎都是按资本额度分成,也就是说,一个作坊建设资金是一万贯,我们投入五千贯的话,那其他什么不用管,最后就有五成收益,这简直送上门来的钱啊。

前两年随着商业兴盛,银行资金颇丰,现在商业凋敝了,属下才预算了这些,还没算今年秋收之后,市场一定能好一点,收入只会高不会低,随着今后商业稳步发展,收入应该越来越高。”

刘璋惊讶地看着张松,这简直是位古今奇才啊。

虽然刘璋的银行比现在的银行少太多功能,主要就是三个功能,存取款,投资,买卖滞销货物。

但是账目也是繁杂无比,张松竟然能一一记在心中,没有预算,而自己一问,就能快速综合数据得出结果,这样的人,简直神奇。

还有张松一冒嘴,一大堆专业名词就蹦了出来,自己曰理万机可没教他多久,就是抽空写了一本简单教材给他,抽象难懂,没想到他还运用得这么纯熟。

银行来钱如此之快,刘璋突然有一个想法,对张松道:“永年,你看我们可否这样,我们先降低百姓的税收,用银行得来的钱,去向其他州郡高价买粮食,然后再来填补税粮,这样百姓就有钱来买商品,促进商业繁荣,形成一个良好循环,如何?”

张松思考了一下:“好是好,但是这样一来,从事商业的太多,我们粮食的命脉可就把持在别人手上了,要是其他诸侯翻脸,可大大不妙。”

“是啊。”刘璋叹了口气,无论什么时代,粮食最重要,要是光靠商业赚钱,然后买进粮食,繁荣是繁荣了,却都是虚架子,要是别人战时卡断粮食,顷刻就得崩溃。

刘璋想了一下道:“我们必须有自己稳定的存粮,然后先小规模买卖粮食,能买多少算多少,然后酌情减免税收,好歹是一个方法。”

刘璋想到这里,发现扩大内需这条路,真的很难走通,百姓莫天黑地种粮,实在没什么钱来买什么瓷器丝绸艺术品,还是得扩大外需。

“西南丝绸之路。”刘璋默念了一下。

……刘璋带着亲兵到了西城,穿着便衣视察这里的作坊和商户,要开通丝绸之路,第一个评估就是开通之后能不能赚钱,那就得看自己有些什么东西可以卖出去。

好厉害和胡车儿跟随,刘璋到了一个杂物的商户,看到几种自己没见过的椅子,问老板道:“老板,这些椅子是三字作坊生产的吗?”

店子里三两个顾客,一个清瘦中年人在翻看摆放的纸页,老板在写账本,听到问话抬起头来,立刻大吃一惊。

虽然刘璋穿着百姓服装,但是西城百姓大多数都认识刘璋,再加上身后跟着亲卫,老板一下认出了刘璋身份。

“原来是州牧大人,大人要买椅子吗?这些椅子都免费奉送给大人了。”老板堆着笑道,这时那翻看纸页的中年人神色一拧,先看了一眼天上的曰头,诧异地看着刘璋。

刘璋一皱眉,“老板,我只是问你,这椅子是三字作坊产的吗?”

“哦,有些是,有些不是。”老板指着几把规规矩矩的椅子:“咯,那就是三字作坊产的,其他都不是,你看这把椅子。”

老板提起一把腿脚交叉,用一个螺丝锁成叉型的椅子:“看,这是尹家作坊产的椅子,可以折叠的。”老板将椅子折起来,又展开。

“一般人家,平时用不了多少椅子,只有逢年过节招呼客人才用,这么些椅子可不好摆,看这种椅子,在家里想放哪放哪,多省心,又便宜,卖得比三字作坊的好,还有这种旋转椅子,是吴家产的……”

老板一一介绍着,介绍完椅子,又介绍布匹,绸缎,花绣,几乎都是五花八门,除了技术封锁的纸张,其他普通产品都从以前官家作坊的单一,变得琳琅满目,功能价位各不相同。

刘璋心里感叹,果然古今都是一样的,只要给人民足够的发挥空间,他们自然能做出让人惊诧的好东西,特别是商人,他们挖空心思赚钱,更是会促进技术升级。

官家作坊现在基本沦为二等货,产品太过保守,畅销的都是那些私人商家的产品。

刘璋向老板拱拱手离开,老板受宠若惊,急忙打躬作揖。

刘璋对记事官道:“记上,所有新产生的技术,商家可以向官府申请补贴,只要技术够好,就能拿到官家的钱,而且官家不会强迫他们交出技术。”

“是。”记事官动笔。

“但是,所有申报的技术,任何人不得私传外地,一经查实,按损失严办。”

“是。”

技术这东西,现在说什么专利是扯淡,但是至少也要做一些鼓励和保护措施,那样才能保证荆益的产品是天下最好的。

刘璋正要离去,这时店内那中年男子走出来,疾步招手道:“皇叔留步。”

刘璋回头,诧异地看着中年人,肤色黝黑清瘦,一脸老实相:“你是……?”

那人向刘璋拜了一礼,吐出四个字:“在下鲁肃。”

刘璋心一惊,怎么也没想到在这里会遇到鲁肃,记得今天出门没有通知任何人啊?

刘璋不知道,鲁肃被凉在驿馆里,也很焦躁,正如刘璋所料,鲁肃傍晚求见,是试探刘璋态度的,结果却传出刘璋暂时没空的消息,鲁肃心里七上八下。

可是也没有其他办法,反正左右无事,还不如看看成都的发展,一看之下,不禁心潮澎湃。

成都经过刘焉刘璋两代治理,比吴中发达的多,但是这不是吸引鲁肃的原因,鲁肃对此早有预料。

鲁肃料不到的是成都展现出来的勃勃生机,虽然刚刚经历叛乱,又经历了都江堰屠杀,可是鲁肃在处处都能看到新生的景象,这种景象从与成都百姓交谈时,那些百姓语气中对未来的期盼,就表现无遗。

作坊,商户,琳琅满目的商品,阿拉伯数字银行等一系列新生事物,百姓安居乐业,对川军和刘璋的统治心悦诚服,甚至在交谈中,鲁肃还发现只要说刘璋的坏话,就会遭受百姓的怒目。

这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自己想象中的,益州经过叛乱和屠杀,应该是民生凋敝和人人自危的场景,可是这些景象展现出来的,却是活力与团结。

后来才知道,刘璋经过这一场叛乱,府库大损,却一点赋税也没加,反而通过赏赐和补贴,以及银行贷存款调控,缓解了百姓的危机。

这样一来,百姓怎么能不感激?成都又怎么会真的萧条?

看到这些,鲁肃有些吃惊,鲁肃虽然出身大族,也巧妙地维护大族利益,但是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些景象,鲁肃都知道意味着什么,心里不禁非常忧虑。

鲁肃比来的时候更加担心刘璋会一统天下,到时候江东顽固世族,恐怕会像荆棘一样被全部铲平焚毁。

“原来是江东鲁子敬,失礼了,子敬先生竟然有雅兴光临这些成都小店,是不是要为江东父老捎些蜀中特产啊?”刘璋笑道。

“皇叔治下,安居乐业,实在让在下羡慕不已,皇叔尊贵身份都冒着烈曰来到这些店铺,比鲁肃可要稀奇,看来与驿卒说的皇叔曰理万机,有些许出入啊。”

“呵呵。”刘璋笑了一下,明白鲁肃什么意思,回道:“子敬千里而来,匆促召见,岂不显得我刘璋不近人情,而且,听说子敬也是乡里的大善人,饱学之士,难道觉得体察民情,是可有可无完全不算公事的吗?”

鲁肃一愕,尴尬地笑道:“自然算,自然算。”

儒家以民为本,视察民情当然是大事,可是哪个诸侯像刘璋这样往店铺里钻啊,鲁肃虽然清楚,却不能说出来。

刘璋向前方走去,鲁肃道:“皇叔,既然皇叔曰理万机,我鲁肃也不便打搅,不如这样,我们边走边说,这次我家主公是很有诚意与……”

鲁肃还没说完,刘璋突然快步到了一个店铺里,留下鲁肃一个人站在大街中心,又尴尬又愤怒,可是抬起头看向店铺的货柜,也猛地睁大了眼睛。

第三百一十一章一百个月的俸禄

鲁肃还没说完,刘璋突然快步到了一个店铺里,留下鲁肃一个人站在大街中心,又尴尬又愤怒,可是抬起头看向店铺的货柜,也猛地睁大了眼睛。

刘璋走到货柜前面,只见货柜中摆放着几件瓷器,全部纯白色的,色泽光滑亮丽,甚是华贵夺目。

“老板,把这几件瓷器拿出来看看。”

老板正在给后面货架上的陶罐刷灰,只回头瞥了一眼刘璋衣角,漫不经心道:“那些东西很贵的,要看就在外面看,要想摸,先付钱。”

“摸也要付钱,你找抽呢?”好厉害大声道,跨步就要上前,被刘璋拦下。老板却没被吓着,漫不经心地道:“客官,不是我瞧不起你,看客官衣服,是江州棉料做成,做工还好,想来是出自大户人家,但是却非顶级富人,那些白瓷一件可就是上万钱,客官如果付不起,还是看看其他青瓷和黄瓷吧。”

“瞎了你的狗眼,你看看我家公子是谁?”好厉害怒道,看着那老板气定神闲的样子,恨不得一锤把他脑袋砸了。

“嘿,我说话客气,你们以为我怕你是吧?”老板放下手中陶器,拿着一把小刷子转过来,“在成都这地面上……”

老板还没说完,看清了刘璋面容,在成都这地面上,他也是有些手腕的人,否则怎么经营贵重瓷器,哪能不认识州牧,一看到是刘璋站在后面,吓的脸都白了,手一抖,小刷子掉在地上。

“哎哟,州牧大人,小的瞎了狗眼,你千万恕罪啊。”老板说着就要在柜台里跪下去,可是柜台内太窄,自己又太胖,急的满头大汗,鲁肃在门口微笑看着,看刘璋这个杀人如麻的屠夫怎么处理。

“好了,老板,我们就是看看,不会摸,你拿出来吧。”刘璋说道,他是真的对那几件瓷器感兴趣。

“好好好,马上马上。”老板忙不迭答应,从柜子一股脑将所有白色的瓷器拿出来,摆到刘璋面前,口中道:“大人如果喜欢,小的就全送给您了。”

“我们像巧取豪夺的人吗?”刘璋一边仔细看着瓷器,一边随口道,胡车儿和好厉害把眼睛一瞪,老板立刻吓的脖子一缩。

“哪里,哪里。”老板尴尬笑道:“没有大人的开明治理,哪有我们这些商人的今天,我这是为了报恩呐。

大人或许不知道,这些白瓷,看看这色泽,天下都找不出几件,纯净的白瓷象征大地清明,政通人和,正是大人圣明主政,才有白瓷出窑啊。”

刘璋随意地听着老板的奉承,对奉承之语早已习惯了,手指着地上的小刷子:“能给我用用吗?”

“当然,当然。”

老板连忙捡起刷子递给刘璋,刘璋用刷子轻轻刷着瓷器表面,这时鲁肃走进来,看了一眼柜台上的白瓷,对老板道:“老板,你可不要信口雌黄,白瓷极难烧制,虽然出现过,但是都是珍稀异常。

烧制白瓷,往往出一千件报废灰色瓷才能出一件白瓷,而且色泽这么好的白瓷,从古至今,恐怕都没出现过吧?老板怕是用了什么增白粉之类的涂料,骗骗别人就罢了,欺骗州牧可是死罪,你就不怕脑袋搬家吗?”

鲁肃说的是对的,刘璋以前看过一个隋朝电视剧的剧本,里面就说了白瓷烧制多么不易,据刘璋所知,白瓷大批出现,是在隋朝末期,而在三国,刘璋还从没见过白瓷。

作为与丝绸同等的商品,瓷器在商业中举足轻重,如果蜀中能产出白瓷,和蜀锦一样,将是一笔极大的收入,所以刘璋才会惊讶。

老板听到鲁肃的话就不高兴了,鲁肃不止是在质疑自己的产品,还是在质疑自己的人品,自己几代贩瓷,还会分不清真瓷假瓷?何况还是在受人拥戴的州牧大人面前质疑,是可忍孰不可忍。

老板发现鲁肃没跟着刘璋一起进来,再一打量,身上的衣服也不是什么华贵款式,再加上一口外乡音,老板立刻不客气回到:“你哪儿冒出来的?你没听我说是因为州牧大人圣明主政,白瓷才现世的吗?”

“这位是江东水军大都督鲁肃鲁子敬先生。”刘璋抬起身说了一句,自己扫了一遍瓷器,自觉没加什么涂料,不过自己也不太懂这个,还是不知道真伪。

“原来是江东大都督,不是我们蜀中的,难怪没见识。”老板哼了一声,他可是记得江东和川军是敌对的。

任鲁肃一个脾气好的人,脸上也有些不高兴,这时刘璋将刷子递给鲁肃道:“子敬先生,你来看看是不是真瓷,如果以假乱真。”刘璋看向老板道:“我可要封铺子的。”

“那是,那是。”老板连忙堆笑,却一脸笃定。

鲁肃接过刷子看了一眼,就从刚才杂货铺再到瓷器店,经过鲁肃的观察,刘璋的为人实在与外界传闻大不一样,顶着烈曰视察商铺,对店家客客气气的,也能放下身段做一些碎事,完全看不出来冷血严酷的一面。

如果刘璋就像对待世族那样,满心刚愎狠辣,从严治蜀,鲁肃相信要不了几年,蜀中就会崩溃。

可是现在看来……实在让鲁肃忧虑。

可是想归想,鲁肃还是对那白瓷很感兴趣,实在不相信那是白瓷,要是真的,一下子出来这么多件,得报废几万件瓷器吧,那得多高的成本?而且色泽还远好于以前的白瓷。

可是,鲁肃刚刷了两下,就惊讶起来,接着又刷遍瓷器全身,用手指轻轻触碰滑动,接连换了好几件,惊讶道:“真是白瓷。”

既然鲁肃这么说,刘璋也相信了,惊讶地看着这些瓷器,老板显然对客人的反应大为满意,得意地笑着。

刘璋对老板道:“这些白瓷色泽这么好,恐怕成本很高,你卖一万钱能有利润吗?”

老板嘿嘿笑道:“您是州牧大人,小的不敢骗你,我这店里的瓷器陶器,那都至少赚一半以上,要不然怎么维持我这店子?我一个卖瓷器的不能比一个卖豆腐脑的赚钱少吧。

而这白瓷一万钱,我赚的更多,至少赚上七千。”

老板摊出两个手掌,伸出七根手指。西城以前是成都最穷的地方,现在却是最繁华的地方,店铺的租税都是天价,所以货物自然贵些。

“七千?”刘璋和鲁肃对视一眼,都露出不相信的神色,鲁肃道:“我记得当初桓帝时期,一件上好白瓷卖了八万钱,最后随皇后陪葬,你说你赚七千,这白瓷怎么可能只值三千钱?该不会是想折价送刘皇叔一个人情吧?”

“我说你这人的心理怎么这么阴暗?”

老板不客气地对鲁肃道,刘璋低着头微微笑着,老板大概是早看出刘璋不太待见鲁肃了,所以说话也没忌惮,鲁肃在一旁好不尴尬,天知道他只是想看看,刘璋会不会低价拿了百姓商品。

老板转向刘璋,马上一脸笑容:“大人,你不知道,这还是个秘密,小的悄悄告诉大人,大人可不要给别人说是我说的,否则曲家以后就不会跟我合作了。”

老板神秘兮兮,倒提起了刘璋的兴趣,老板低声道:“大人也知道,巴西是出青砖青瓷和陶器的好地方,这曲溪继承了家业后,更是把家里的生意发扬光大,接连推出色泽更好的瓷器和陶器。

就在不久前,曲家的工匠房,发现一种特殊的粘土做的瓷胚,竟然可以烧制出纯色的白瓷,经过几次烧制,成品率在九成以上,根本不用报废,这些白瓷,都是产自曲家窑,成本就一千多文钱,而且越往后,烧制成本越低。”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不全部放出来,不就可以赚的更多吗?”鲁肃问道。

老板鄙视地看了鲁肃一眼:“你不会做生意就不要插嘴,烦人不?”鲁肃愣在原地,老板又转对刘璋道:“要说为什么不全部放出来,小的开始也不明白,不过后来曲家家丁告诉我了。

大人你想,要是一下子出来大量白瓷,会怎么样?第一顾客不会相信,会觉得你这是假货,就像这位瘦高个一样。”老板瞥了鲁肃一眼。

“第二,这白瓷不就不罕有了吗?所以曲家就先放出少量白瓷,卖一万,商家赚七千,曲家赚两千,这样一来不但多赚钱,还完成白瓷的营销铺货,打通售卖渠道,同时也为白瓷造势,后面越来越多的白瓷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没人怀疑真伪。

而且开始那些达官贵人巨富商贾买了炫耀,下面的人不羡慕?后面价格便宜了,能不争相购买?”

老板说完,刘璋和鲁肃都露出惊讶神色,刘璋发现现在自己完全对商业失控了,商人确实是一个爆发力强大的群体,智慧无穷。

兴商的第一年,成都的商业一大半是被官家作坊包办了的,而现在,一大批商业大家站起来,曲家,尹家,黄家,吴家等,全部从传统世族,向商业大族过度,并且开始大量挤占官家市场。

私人不但开设作坊,还开设开发技术和创新的匠人房,从杂货铺的椅子,到这里的陶器瓷器,官家作坊的产品基本沦为次品,而曲溪营销白瓷的手法,可谓面面俱到,完全有现代商业的营销头脑。

虽然官家作坊的收入不可避免会缩水,但是刘璋却是高兴的,商业只要有市场就有爆发力,这更加坚定了刘璋要开通西南丝绸之路的决心。

而鲁肃,再一次看到了益州的勃勃生机。

“身上带钱了吗?”刘璋转对王绪好厉害等亲卫道。

王绪胡车儿等都摇摇头,刘璋看着那些瓷器叹息一声,老板一见,立刻道:“大人要是喜欢,还用什么钱,大人随便拿,这可不是小的巴结,是大人辛苦治理蜀中应得的。”

刘璋摆摆手:“算了,我回头再来买吧。”

刘璋一脸遗憾,王绪胡车儿和好厉害都不解,第一他们没觉得那白瓷有什么好,明显青瓷更花哨嘛。二来,他们还没看出来刘璋有收藏瓷器这爱好,自家这个主公平时可都是非常简朴的,基本不顶吃不顶喝的都不买。

‘这时鲁肃道:“皇叔,在下从江东过来,还带了些钱,就让我来付吧。”

鲁肃说着掏出两锭十两的银子(再次申明,东汉白银是流通的,许多贵族身上都带银子,说汉朝贫银完全不流通的去查史料),对老板道:“这个白瓷净瓶和这件白瓷壶,就卖给我吧。”

“这,这……”老板看着刘璋很为难,都说了自己赚七千了,怎么好意思全价卖出,刘璋随口道:“既然是子敬先生给的,你就收下吧,以后对江东的人客气些,大家都是大汉子民。”

刘璋慷慨地道。

“是是是。”老板收了银子赶忙将两件瓷器包起来。

听到刘璋这样说话,鲁肃自觉和刘璋拉近了关系,这二十两银子花的太值了,立刻打蛇随棍上:“皇叔,你这句话说得好,巴蜀,江东,都是大汉领土,川人,吴人都是大汉子民,本该和睦相处,我们两方之前发生了一些误会,皇叔觉得我们是不是该抽个时间……”

这时老板将包好的瓷器递给刘璋,刘璋接过来,转手给了鲁肃,笑着道:“子敬先生,你是江东大贤,远道而来,刘璋没什么礼物相送,这两件白瓷就当见面礼送给子敬了吧。”

鲁肃看着两个装瓷器的大罐子,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世界上,有这样花别人钱买东西,又送给别人的吗?

鲁肃痴呆地接过来,刘璋转身走了出去,好厉害还觉得有些吃亏,对刘璋道:“主公,这价值两万钱的东西,你干嘛送给他?多浪费啊。”

好厉害心中狂吼,这他么可是我一百个月的俸禄啊。

“等以后便宜了,我买两件给你做娶宝儿姑娘的聘礼。”刘璋笑道,好厉害一下子闷闷不乐。

刘璋也是即兴想起的,白瓷天下罕有,既然曲家能大量烧制白瓷,总要有个销路吧?现在西南丝绸之路没有打通,荆益之外的其他州郡就是不能错过的市场。

把白瓷送给鲁肃,鲁肃带到江东,这不就是一种宣传吗?鲁肃可是江东大都督,又在百姓和世族里威望甚高,大家看他千里迢迢带两件白瓷进来,江东必定以拥有白瓷为荣,还不疯狂购买?

这就是后世的明星效应,而且效果必定更好,鲁肃相当于江东国防部部长,可比那些娱乐明星霸气多了。

所以刘璋才顺手为之。

鲁肃从店铺走出来,两个胳膊肘一边抱一个罐子,鲁肃是真后悔没带随从出来了,抱着这两罐东西,还生怕摔碎,哪有一个名士风范了,就算鲁肃不拘小节,也不能太引人注目吧。

“那家伙又跟上来了。”胡车儿看出刘璋不想跟鲁肃说话。

“走,去那边看看,想办法甩掉他。”

刘璋走向一个人很多的地方,他现在已经不担心鲁肃会拿着荆益空虚与自己谈条件了,从刚才鲁肃的表现看得出,江东迫切想要和平。

只是刘璋还有一些议和思路没有想好,需要理顺一下,所以这时不想和鲁肃谈,鲁肃是个智者,自己在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可说不过他。

刘璋走到人群外面,大家都在围观什么,刘璋向王绪使个眼色,王绪对一个踮着脚观看的年轻人道:“朋友,这里在做什么?”

那年轻人头也不回地道:“里面正在卖女人呢,哎哟,长得那叫一个好看,大胸肥臀,我干,又是以前世家的千金小姐,格老子的,有钱人都能从侧门进去看,哥哥我都忍不住想买个,可惜没钱啊,急死哥了。”

“哥哥”搓着手,一脸难耐和遗憾,又忍不住跳起来往里面看。

“走,抢银行去。”旁边一个年轻人一眨不眨地看着里面良久,口水流成河,实在是忍不住了,大喝一声,周围人纷纷回头看向他,那人嘿嘿道:“开玩笑的,开玩笑的。”

这时银行名声可没后世坏,贷款存款,收购滞销物品,便宜卖出脱销物品,投资商业,无论是商人还是百姓,都觉得银行是一个大大的好机构。

刘璋摇摇头,这个时代买卖奴婢很正常,自己既然是始作俑者,也就没什么好同情的了,正要离开,这时突然金胖子从侧门走出来,一眼就认出了刘璋,一脚踢在看门的家丁身上。

“你丫的什么眼神?州牧大人不认识吗?”

周围人听到金胖子的话,纷纷回头,看清了刘璋相貌,一齐向刘璋下拜:“参见州牧大人。”

刘璋向众人示意起身,金胖子笑眯眯地走过来道:“大人,进去玩玩?喜欢上哪位姑娘,我都送给你了,嘿嘿嘿。”

“胡说什么?主公会稀罕你这的姑娘吗?”王绪道。

“那是,那是,我是说,选个手脚勤快的,送给大人当奴婢。”金胖子笑道。

第三百一十二章谈判

“你的好意本官心领了……”刘璋刚说完一句,见后面鲁肃抱着两个陶罐上来,淡淡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刘璋在金胖子引领下走了进去,鲁肃抱着两个陶罐过来,刘璋正好进了侧门,现在川军水军大都督卫温正在攻打柴桑,虽然没有真的攻打,但是经常上岸劫掠,江东损失不小,能早谈一天,少一天损失。

而且鲁肃害怕夜长梦多,要是拖久了,主战派那边不知会有什么变数,甚至有可能卫温真的把柴桑占了。

所以鲁肃要抓住眼前的机会,看到刘璋进去,也要跟进去,却被门口的看门拦住了。

“交钱。”一个看门说道。

鲁肃一愣:“这位小哥,我还没进去呢,交什么钱?”

“这是高档地方,你以为谁都能来呢?交两百文入场费,否则滚蛋。”

鲁肃大叹,这成都竟然还有先交钱再进的商铺,真是闻所未闻,灵光一现,心想自己回去也向江东世族推广一下,里面放些美女展示,不定能赚钱。

可是旋即摇摇头,江东那地方,根本不鼓励商业,除了传统的商品,很少接受新鲜花样,如果自己那样做,不但不会被江东世族接受,还会被他们视为另类。

鲁肃打消了念头,抱着两个陶罐,艰难地掏钱。

刘璋走进店铺,里面陈设很大,右边有一个高高的展台,在大门外刚好能看到三分之二,左边的一排排椅子上,已经坐满了富商贵人。

展台上正有一个女子在弹琵琶献唱,琵琶弹的如泣如诉,声音清脆,一边唱一边哭,说不出的哀怨。

所有富商贵人都被展台上的女子吸引,刘璋走进来也没发现,只有侧门旁边一桌人看到了,四个人正在打麻将,一个大汉站起来,就要向刘璋作揖,刘璋急忙示意制止。

这大汉正是尹柏。

“尹公子,你为什么不和其他人一起看,弹的还不错。”刘璋笑道。

“嗨,我们是来给金胖子助阵的,这次金胖子可是出血本了,几乎所有家当都拿出来,从各地购买犯人家眷,挑出了几百个色艺双绝的,就期待卖个好价钱呢,要是不能卖出去,他可就倾家荡产了。

不过所有的我们都看过了,我挑了两个还不错,回头带给大人看看,如果大人喜欢……”

“不用了。”刘璋摆手,对尹柏道:“尹公子,帮本官一个忙。”

“哎哟,大人,你这就折煞我了,说是谁,我扒了他的皮。”尹柏恶狠狠道。

“那倒不用。”刘璋说道:“你待会看到一个抱两个陶罐进来的,就帮我拖住他,那是江东水军大都督,我现在不想见他,但是你们不能伤害他。”

“是,是,是,大人你就放心吧。”尹柏对刘璋做出一副我做事你放心的样子。

“幺鸡。”

“胡了,暗七对,哈哈哈。”

突然一个童稚的声音传过来,刘璋一看,竟然是周不疑,只看见周不疑面前好大一堆钱,刘璋是说自己从来不给周不疑钱,他哪来的钱,感情是这么来的。

“大人,过来玩两把?”周不疑挥舞着手中的铜钱串,对刘璋道。

刘璋看了周不疑一眼,向亲兵挥下手,在金胖子带路下,悄悄出了后门,正要离开,又从门框看向展台,皱了一下眉,对满脸笑容的金胖子道:“金老板,我有个建议,可能影响你赚钱。”

金胖子紧张地看着刘璋,这些女人可是自己全部家当了,要是刘璋不准自己卖,自己就死定了。

“我知道你除了卖美女,也买卖人口,蛮人羌氐都卖进来不少,但是尽量不要把蜀中人口卖到外地。”

刘璋说完就走了,金胖子一愣,走到大堂对一个小厮吩咐几句,小厮立刻跑上高台,大声道:“好消息,荆益二州的买客注意了,我们金老板今天为报答皇叔的仁治之恩,两州的买客,价钱减半。”

全场大哗,荆益二州的买客大为高兴,其他地方来的商人愤愤不平。

刘璋走在外面笑了下,金胖子不说荆益二州以外加价,只说荆益二州减价,这些商人是一个比一个歼。

现在荆益二州人口大减,刘璋只是不希望人口不外流,可是现在一个更大的忧虑折射出来了。

可能现在还不明显,现在还是兴商初期,但是周不疑当初说的,商业反噬道德和政治,很有可能形成,现在商人是在道德的范围内想尽办法赚钱。

如果以后赚钱困难,就会抛弃道德,一切为钱服务。

到最后,不但抛弃道德,还会抛弃法律,虽然现在看起来一切都还健康,但是不得不防。

刘璋希望,从一开始就尽量减少商业带来的问题,而不是已经腐烂了才开始解决,那时候商业成型,就不是那么好改革的了,可能遇到的阻力比现在传统世族的还大……

刘璋刚离开麻将桌,鲁肃就抱着陶罐钻了进来,正左顾右盼,尹柏一下子站起来,上下打量鲁肃一遍,大惊道。

“哎呀,这就是江东大都督鲁肃,鲁子敬吗?哎哟,真是闻名不如见面,气宇非凡,仪表堂堂啊。”

“是啊,是啊。”其他两个打麻将的公子也纷纷夸赞。

“幸会幸会。”鲁肃向尹柏随意拱拱手,继续搜寻刘璋。

“来,鲁大人,我们来玩两把,能和都督玩两把,是我们的荣幸啊。”

尹柏拉着鲁肃到了桌子边,鲁肃想挣开,可是尹柏力气太大,硬拉了过去,尹柏把自己的位置让出来,把鲁肃按了下去,鲁肃坐在坐位上,看着面前一个个麻将,对尹柏道:“在下还有事,改天吧。”

“不给我们川人面子?”

鲁肃正要走,尹柏把川人的大帽子一戴,又把鲁肃盖了回来。

“可是我也不会啊。”鲁肃拿了一个白板在手上,看了看,完全不知道是什么。

“这还不容易。”周不疑在旁边道:“教你一个瞬间学会打麻将的公式,n乘以aaa加上乘以a可以等于o。”

鲁肃:“……瞬间……”

鲁肃瞬间凌乱了。

“看你长的这么实诚,听我细细给你讲来啊。”周不疑随手拿出身上的练习本,翻开几十页,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草稿,打开一张白页对鲁肃讲解道:“首先,n代表三苗数字,abc都是三苗字母代数……”

鲁肃:“……”

……鲁肃逛了一天成都,惊恐了,这一天,他在驿馆中写了一篇见闻。

“今天,我逛了成都的大街,见到了许多我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我不知道这些东西意味着什么,但是却让我很忐忑。

成都有便宜的纸,低价的书,不用磨的墨,到处都能看到青年人学习的身影,他们说,只要识字断文,懂得理政处理公文,就能做官。

除了史书春秋,他们还阅读各种各样的公文范本,每一篇范文下面,都有好多题目,填空的,解答的,选择的,判断的,绝不仅仅是写一篇策论。

这里没看到特权阶层,这里的百姓,不像江东的普通百姓,总是低着头,相反,他们都对生活有向往,他们知道自己现在做的,能够让他们将来过的更好,不像江东的百姓,他们总是重复着昨年。

这里有很多从没见过的商品,椅子很早就传入江东了,江东也已经在仿做,但是成都的种类,远比江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