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公主传回来一句安好。
他急着见见妹妹,好歹不能等到十三公主出京了,他就只能在路上看几眼
四爷没有说话,戴铎也只是想起个话头。
外面天空的云越压越低,云层里打了几个闪,转眼就是倾盆大雨,只一息的功夫,外面的地就全湿了,屋檐下挂起了细密的雨帘。
冰冷的水气扑进屋里,化解了多日来的闷热。
戴铎没忍住长长的、畅快的舒了口气。
四爷起身踱到窗前,外面雨声渐大,衬得屋里寂静无声。
东小院里,李薇也在看着这场雨,她叹了声“终于下下来了,这雨至少积了有好几天了,闷死人了。”
下雨就不能玩滑梯了,幸好李薇想起了室内篮球,在屋梁上钉了个铁圈圈,逗着四阿哥往里扔皮球。她当年考体育可是练过擦板投篮的,嘿嘿嘿,小露一手后震住了几个孩
然后,不到一刻钟全学会了。
李薇骄傲之下心想,这群小换到现代绝对妥妥的都是学霸啊。
这个室内游戏风靡东小院和前院,弘昐和三阿哥的屋里也都弄了一个铁圈圈篮框,李薇还带着丫头们编了各种花式穗穗垂在篮框下,球投进去就更吸引人了。
雨下得大,李薇对玉瓶道“今天爷应该不会过来了,等雨小点就去后院膳房提膳吧,下雨就别跑到前头去了。”
二格格跟四阿哥在比着投球,时不时的回头看她,李薇笑道“下这么大的雨,你今晚也别回去了,你的屋都给你留着呢,住下吧。”
二格格嘻笑起来,夸张的大松一口气“太好了,我就盼着能住下来呢。”转头夸外面的雨,“这雨下得真是时候,明天能凉快点了吧”
“难说。”李薇摇摇头,“要是明天再出了太阳,又热又潮才难熬呢。”
见四阿哥自己玩得开心,李薇把二格格叫到身边,小声问她“跟你大姐姐和三妹妹住在一起不开心她们不好相处吗”
二格格仔细体会半天,皱眉摇头说“也没什么不好相处的就是吧,跟她们说不到一起。”
上个月,府里的三个女孩搬到了一起住,院是新修的,四爷还特意提了块匾,李薇兴冲冲的也贡献了几个名字,全都脱胎于红楼梦,她借口小时听戏,戏里有的。什么戏早不记得了。
四爷把她抄下来的几个名字挨个品味,全毙了。
最合适,但不符合四爷的审美。潇湘馆合他的审美了,也适合题在女孩们的院上,但意思太过缠绵,不成。余下的只有稻香村得四爷赞了声,不过跟三个女孩的气质就不搭了。
这人真是太难侍候了
最后还是四爷题了个惜芳年。
题完他就看着字叹了声。叫李薇也感受到他疼爱女儿,却心有余力不足的遗憾。直郡王嫁女一事,从头到尾无能为力。他的圣宠如此之盛还要如此,四爷如今也不敢说一定能把三个女孩都保下来了。
“在家里就叫她们痛快些吧。”四爷长叹道。
女孩们住进了惜芳年,四爷紧接着就把嬷嬷和奶娘挨个的给提出来了。他的做法雷厉风行,叫那一阵府里的气氛都变了。都以为是又出了什么事,连玉瓶都小心翼翼的问李薇,是不是格格们的奶娘嬷嬷又惹祸了
“三妹妹哭了好几夜,我和大姐姐轮流陪着她,现在才好些了。”二格格真觉得住在惜芳年是她最不痛快的时候。
李薇沉默不语,她现在有点后悔跟四爷提建立三格格信心这种事了,万一三格格身边的人都是好人呢虽然可能性有点小吧,也不是完全没可能啊。再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她当初太武断,而四爷又听信了她的话,直接导致那些奶娘嬷嬷们失业了。
“不过,我们姐妹倒是比以前更好了。”二格格这一转折,就把前头的话都给抹了,她抱着李薇的胳膊说“额娘,我现在挺喜欢和大姐姐、三妹妹一起住的。这一个多月我们说的话比以前几年都多呢。”
李薇这才发现,二格格跟大格格她们疏远也不是件高兴的事,与其说她们之间真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不如说是后院的气氛叫她们不得不选择站队。
她摸摸她的头,说“既然喜欢,就不要在意别的事。说句不客气的,我和福晋都会走在你们前头,你们这群兄弟姐妹,日后才是彼此的臂膀。哪怕是为了你的日后,我也盼着你多结几个善缘,而不是跟自家姐妹也结仇。”
古代跟现代还是不同的,亲缘关系比现代要紧密得多,有时哪怕只凭一个姓氏,就成了天然的同盟。
“关起门来打破头,打开门就一致对外。”李薇说得二格格都笑了,“要是有什么看不惯的,直接说别瞒着。你们现在还小,趁此时能磨合好了,日后受用一辈。就算有不合,这时看清楚了,比以后再看清要好得多。别怕吵架,有时吵一吵,反而更能看清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二格格听这个新鲜,她惊奇道“我还当额娘要教我不要跟姐妹们吵架呢。”
李薇摸摸她“额娘只要你不吃亏就行,该生气时就要生气,不然你让着人家,她们却未必知道,之后委屈都叫你一个人吞了怎么行额娘要心疼死的。放心大胆的去,在自己家里还有什么可怕的”
退一万步说,四爷就是想让二格格影响一下大格格和三格格,叫二格格无需忍着脾气,正好可以影响她们嘛。
有些事是别人做了,自己才知道,哦,原来还可以这样做。
这种点亮智慧之灯的事就交给二格格了,李薇相信这孩有分寸。
大雨下了一夜,四爷当晚就歇在了前面。到早上大雨转为小雨,四爷听了一夜的雨声,叫人准备车。
戴铎在隔壁看到就过来,问“主要往哪儿去”
四爷正在换厚底的靴,道“这么大的雨,我怕黄河又要淹了。”
戴铎没想到四爷是说这个,他马上道“学生对黄河写过一些心得,学生马上去拿”当年他投到四爷府上来时,就是因为四爷去河南叫人荐来的精通钱粮的师爷,这是戴铎的本行,何况进府后又坐了几年冷板凳,那几年一直在啃这些东西。
那时,他也是认真写过不少章想递给四爷的,后来坚定了志向,就把那些东西都收起来了。
四爷也是恍然大悟,笑道“我真是守着先生还去寻什么先生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
这边,四爷前脚出门,后脚八爷就得着信了。
“你说他往宫里去了”八爷不解,就算四爷听了他的话打算插手户部的事,难道就想这么直接去户部查账
八爷也冒雨赶到宫门,见四爷就在南书房外坐着,旁边一圈等着回事的大人们。他坐过去,小声问“四哥,你这是”
四爷见八爷这么快就过来了,不由得猜他是不是挖了坑给他跳,不然怎么盯他盯得这么紧
于是略显冷淡的说“我是在等等看,今天有没有河南那边的折递上来。”
河南八爷一时没反应过来,看到外面连绵不断的细雨,猜道“四哥是怕黄河又淹了”
见四爷微微点头,八爷鼓了一身的劲就这么泄了。他望着四爷有半天不知道能说什么,说四爷一心奉公他怕说了,四哥以为是讽刺。
就连他也不相信啊,四哥真就这么一心系在百姓身上
南书房里,康熙听说四爷和八爷都在的事,奇道“这两兄弟今天怎么回事是一道来的”
梁功道“四贝勒来了约有一刻,八贝勒才赶来,来了后是直接坐到四贝勒身边的。”
康熙放下手里的奏折,笑道“这可真是有趣了,莫非李振裕还托了老四”
梁功没答话,皇上说的什么他可是一点都不知道。
康熙道“叫老四进来吧,看看他的来意。”
“喳。”梁功转身出去,不多时就领着四爷进来了。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四爷跪下磕头。
康熙盘腿坐在榻上,指着对面的座说“过来坐下,梁功,给老四倒茶。”
炕桌上堆着三四摞奏折,四爷刻意坐得离炕桌远了些,梁功送上茶,他接过后就端在手里。
康熙把手上这本折批完,放到一旁去,头也不抬的问他“冒着雨过来,是有什么事”
四爷离席道“儿见昨夜雨大,想过来看看有没有河南的折。”
康熙想不到会是这个理由,看了四爷两眼,仔细想想,笑道“对了,三十年的时候你去过一次河南治黄河。”
他面容放缓,示意四爷“坐下,坐着说话。”
康熙摸出身上的钥匙,喊来梁功“去把卅字格的折拿过来。”
梁功领命而去,不多时就捧来一托盘的奏折,躬身立在康熙榻前,康熙从里面翻出一本,递给四爷,示意他打开。
四爷翻开一看,是河南巡抚上的折,写的是要银准备重修河堤。
“徐潮这人一向勤勉。朕把这折留了,无非是不确定他说的是真是假。”康熙叹道,“黄河长堤年年修,年年坏,连朕都不敢轻信了。这一批下去,不止是银,还要征河工,后面还有免赋税等等。劳民伤财朕只怕喂饱了贪官,反倒伤了百姓。”
四爷不知该说什么,他隐约明白了皇上的意思,只是不敢应下来。
康熙也不需要他答,又捡了几本折给他,道“这些你拿回去吧,改日写个折递上来。”
四爷告退后,梁功上来换茶,康熙问他“老八还没走”
梁功道“奴才刚才见,八贝勒还在等着。”
康熙笑了下,继续看折,道“那就叫他等着吧。”
南书房外,八爷久等不见四爷回来,踱到门口,寻了个小太监,让过去一锭银,问他“你刚才可见着四爷了”
小太监就在南书房门口站着,自然是看到了,恭敬道“奴才刚才瞧见四爷好像出去了。”
八爷若无其事的点点头,又等了会儿,逮着空寻到梁功说想见皇上。梁功为难道“不是奴才挡您的驾,这会儿万岁爷怕是没空见人。”
八爷也不纠缠,送走梁功就出宫了。
他快马回了府,才知道四爷从宫里出来也回府了,没再去见什么人,也没叫人旁人进府说话。
四哥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八爷真不明白了。
还有皇上,叫四哥进去说什么事呢
直郡王回来后没几天,皇上下旨准备为十三公主送嫁。伴驾的定下了直郡王,太,十三,十五,十。
而留京的人自然要选个领头的,三爷和四爷都是排行靠前的皇阿哥。
皇上金口,把四爷叫进宫来吩咐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