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师

第 128 部分阅读

法决不同,它是移转风水局灵枢特性的种秘法,与消砂派的消砂诀类似但又不同,可以专门修复破败的风水局,当然也可以破坏完好的风水局,移转灵枢时妙处如此。因此心性阴沉之人可能并不适合习练,非常容易舍本逐末,专为追求其凌厉阴险的穿弓煞意,反倒失去了滋养形神忘情山川的本意。

游方还没有拜访牵弓派,来到千朵莲花山先想到的是穿弓诀秘法特性,边与谢小仙谈论着此地的景观。般的风景区按照旅游路线走,走马观花也就天时间,就算是大型风景名胜,按照旅行团的行程顶多也就是两三天参观完毕,可是这其中的景致真要细细品味起来,这点时间当然远远不够。

位自幼就在这里长大的谢小仙,位能感应山川灵性的小游子,应该是最佳的对游山组合了。

他们路走路谈论,谢小仙皱着眉头道:“我从小就听说这里有九百九十九峰,如千品红莲台攒簇,少了峰究竟在何处”

游方笑道:“天地自然之数本就不全,总有线遗憾,需在心中求证圆满,你我入这山中,你说那峰在何处若人不知品味,万般景致生动也是枉然。”

谢小仙用胳膊肘轻轻捅了他下:“你的脸皮可真够厚的,言下之意立地成峰,你就是那九百九十九峰之外的座山”

游方笑嘻嘻的说道:“我未必是,也未必不是,就看你的眼中是否有他你未必是,也未必不是,就看我的心中是否有小仙人生在世,就如在这千山中找寻,遗憾所在也是志趣所在。”

谢小仙瞪眼:“到底有没有啊”

游方赶紧点头道:“有有有,九百九十九品莲台簇拥朵小仙。”

谢小仙这才满意的低下头,轻轻叹了口气道:“你这么说我倒想起来小时候的事,我小时候喜欢追读小说和漫画,常常是漫长的等待,有时候几年都买不齐想要的书,越是这样,等买到心里想要的书,那种幸福感越强烈。”

游方追问道:“哦,你都收集什么漫画书啊举个例子。”

谢小仙小声答道:“圣斗士”

游方扑哧声笑了:“原来你还有过这些爱好。”

谢小仙反问道:“那你呢,上学的时候都看什么课外书”

游方想也不想就答道:“寻峦诀消砂诀定山诀穿弓诀撼龙经天玉经十二杖法”

谢小仙打断他道:“我问的不是风水书,就是正常小孩看的那些。”

游方:“让我想想,乡下可没有那么时髦,我在村子里能翻到的都是些老式的小人书了,秦琼卖马双枪陆文龙哪吒闹海鹬蚌相争小商河大闹天宫武松打虎七擒孟获之类的。小仙啊,你怎么了今天上山,我总觉得你不是很开心呢”

谢小仙皱了皱眉头,神情似是有些委屈,但又不知是谁让她受委屈了,挽着游方的手臂微微撅着嘴道:“小游子,你走过的地方很多,有没有觉得”

游方:“觉得什么”

谢小仙:“我说不好,反正很难形容,我母亲信佛,从小她就对我说生死明灭是常态,但是这些年见到些河海山川,我总感觉到有些紊乱不宁。”

游方也微微皱了皱眉头:“这种感觉并非没有道理,也许并不是你的原因,仔细形容下,好吗”

谢小仙:“我小时候就在这里长大,也在山中住过很长时间,虽然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但我从小就觉得这千朵莲花山有灵。”

游方的眉心微微跳了跳:“你倒让我想起你妹妹谢小丁了,你们姐妹的感觉都很有意思,怎么有灵了”

谢小仙:“据这里的老人说,千朵莲花山地脉连长白,是大小兴安岭龙脉之末,也是辽东人居发迹之处,这附近还有几万年前原始人类部落的遗址呢。我小时候就觉得这里清正雅致,虽然气候冷点但感觉很舒服,春天有槐花飘香,秋天有枫红霜白,真的很美,有时候我在路边经常兜看出神了。”

游方看着她,微微点了点头道:“确实很美,虽然我没看见,但是能感觉到。”

谢小仙又接着说道:“但是我这次回到鞍山,来的这路上,却看见了泉水断流藤萝枯败,游方,你往那边看眼。”说着话她的手指了个方向,他们正登上座山峰,离开了旅游主路线,游方顺着她手望去,只见远处的座山峰侧被挖空,地面露出个巨大的矿坑,真的很大,就像个巨湖却没有水波。其地气感应就像被穿弓之煞破败灵枢,但无论什么样的高手,以秘法恐怕都完成不了这击。

游方延展神念感应山川灵枢,不知为何神念中却有刺痛感,仿佛听见了不知何处传来的呻吟。他立刻收摄神念转过头来,微叹声劝慰道:“世事如滚滚洪流,淹没了大多,我们不能总是怀旧,社会总要向前发展。但也别忘了我们在世上是与谁相处世人谈风水,不尽是惑弄蒙蔽手段,其中有真意啊。”

谢小仙很干脆的总结了句:“这些就是在破败山川灵性。”

游方只得苦笑,他以前尽量不在谢小仙面前谈论过于玄妙的话题,没想到谢小仙今天主动提起了这些,看样子是真有感触,于是也摇了摇头道:“山川破败,因人之纵欲无度,却已忘情怀之美,舍本逐末。为眼前点所得却牺牲了太多,且不顾风水章法肆意妄为,迟早又必须花代价挽回,却不知能否再挽回路必须前行,但有些弯路走的实在可惜了”

说话间两人继续前行,这里是“天上天”风景区,位于千山东南西北四沟中的北沟,主峰叫五佛顶。

既然话匣子已经打开了,游方很自然的就谈起了风水以及山川灵性之美。这些与秘法修炼并不定有关联,此类话题般人也经常谈论。

这个风景区的开发与设计确实有些不伦不类,至少旅游和建设部门并不懂风水,或者说不懂真正的风水。在这样的地方,还修建了粗制滥造的惊险世界宫唐代古城等所谓的人文景观,硬嵌在这关外洞天名胜的群峰之中。这里也不是公园游乐场啊,气氛与地气灵枢完全不合调,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就像人身上有多余的赘肉和粉疮。

谢小仙从小就在这带长大,重游故地感觉不对却又很难形容出来,当然会觉得不太舒服,游方只得继续劝慰她就不要只看这些了,看着也碍眼。心中应有美好情怀,眼光要善于发现与欣赏,这千朵莲花山的灵秀险峻风景还有许多,他挽着她路行游边指点各处奇趣景致共赏,谢小仙这才又露出笑容,毕竟是出来玩的,就要开心点才好。

千山中有小梅岭与振衣岗,据说是仙人吕洞宾曾坐论仙家丹道之处,其灵枢之精粹浓郁确实非凡,他们在山中穿行最后到了五佛顶的半山腰处,并没有往上攀登,再回首往东南望去,便是著名的千山大佛。这尊大佛与其它著名的摩崖石刻如乐山大佛巴米扬大佛不同,因为它就是座山体的面。

这座山陡峭的石壁天然形成了弥勒向右倾坐的形状,头部以及眼眉五官手膝甚至连胸前的念珠都清晰可辨。这座天然佛山也有人工留下的痕迹,大佛的右手背上有个人工凿刻直径约三米的圆环,阳光照在上面,从远处看去自然形成个明暗对比强烈的光环。

迳座“大佛”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才现的,然后经过发掘考证,现这里有历史各代拜祭留下的遗迹,却掩于苍山中不为人知,又被人们重新“发现”了回。

弥勒是佛家所谓的未来佛,严格说起来不应称佛而应称菩萨,游方遥望如山之菩萨如菩萨之山,突然说了句:“观山之气,果然有宝相庄严,可我感觉此山在笑,似是冷笑又似苦笑啊。”

谢小仙哼了声道:“那时候我还小,还没上小学呢,听说某位大德在千朵莲花山发现了尊大佛,整山竟然如弥勒造像。你看这菩萨在这里呆的多好,就像你刚才说的风水,与这群峰千品莲台相融体,隐坐于古树藤萝间,自古有人祭拜。现在倒好,又被发现了遍,为了把它清理的更清楚,好让人参观眺望,那边山崖上的松槐伐毁藤萝遭殃啊”

游方却忍不住笑了:“好可怜的菩萨,让人逼出来裸奔被围观啊”

谢小仙也差点被逗笑了,却给了他拳道:“不许这么说话,我妈妈信佛”

游方赶紧低头,冲着那边远山鞠躬道:“抱歉抱歉,时感慨未择言,并无取笑之意,菩萨大度大量,请不要与我计较”

然后他又指那座山道:“我刚才讲风水原理,这里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藏菩萨于千品莲花中,天成灵镜之妙莫过于此,自古以来也是如此受山川之寄托。可有人非要画蛇添足,扯藤伐树裸山以呈,唯恐游客看不清这山似菩萨,反而是破败风光雅兴,焚琴煮鹤啊不懂就不要乱来,想方设法批来经费搞风景区建设,干工程就有钱挣可以理解,但钱却花错了地方,结果在败坏风景。”

第三百十四章 蓦然回首

当天就在风景区附近找了家宾馆住下,第二天游方继续陪谢小仙游山,去的是相对偏僻的东沟与西沟带,基本上是在野径中穿行,领略自古以来的灵枢风光。谢小仙的心情好多了,始终笑呵呵的,路对游方指点讲着各处的景观以及当地传说。

他们这天在山里走的路可不短,步行穿过了风景区中大大小小的很多山峰,大多不是般游客会走到的地方。平常这么乱跑是有危险的,但有游方这位保镖在,谢小仙倒也不担心,哪儿好玩往哪儿钻。

身体不够棒的话,根本走不下来这段路,但谢小仙却觉得很轻松,神形俱适,在这崎岖的山路上步履非常的轻盈,她有些好奇的对游方说:“有你在身边就是不样,这么长这么险的路,我感觉总有股力量在扶着我。”

游方做了鬼脸道:“我抱着你走,岂不是更省事不过山路还是自己攀登更有意思。”这倒是实话,每到山路崎岖险峻处,游方总是不动声色的以神念悄然护持,这比抱着她走路还要费力,但如此运用神念倒也很舒适惬意,至少没有那种生死相搏的紧张与凶险。

北方的春天来的晚,阳历三月,香港那边气候已经很温暖了,但鞍山这边供暖期还没过呢。山间草木微红与枯黄掩映,正在蛰伏中等待舒展,眼前的山色有些萧索,但元神却能感应到那万物期待生发的灵动。

古人曾有诗云:“常遑回合水潺湲,路转坡坨百折还。松涛涨壑千岩响,花雨浮空满地斑。”这个时节未见山花烂漫,但树影婆娑也是斑洒满地,山风拂过卧万株古松确如浪涛之声,风小时如远处传来,风大时仿佛有千岩回响。

在山中凉意飕飕,但是挽住游方,谢小仙却又点都不觉得冷。偶尔走过有山泉的地方,能看见山中背阴处冰雪未融,而由于泉水温度高仍从泉眼处往外流淌,却在不远的地方结冰层层堆积,依山势形成小型的冰挂冰沟冰梯冰坡等自然景观,这是在南方山野中见不到的奇景。

他们没有走回头路,从东沟走到西沟,晚上就入住家温泉疗养院,泡泡温泉解解乏,第三天继续到山野中游玩,谢小仙非常开心,游方也感叹真没有白来这趟,或许早就该来了。

他们在千朵莲花山游兴很浓,第四天去了南沟,也是千朵莲花山的主峰仙人台所在,相传是汉代辽阳刺史丁令威成仙化鹤归来的遗迹,明朝初年峰顶被凿建成平台的形状,上面还刻有棋盘,此处又称观音台,有“五观”之说观沧海观日出观莲花观松风观云飞。

仙人台三面都是峭壁深崖,唯东面可以攀登,小的时候,谢小仙经常和家人起爬上去看日出,路非常艰险,但走到了仙人台上极目远眺,心旷神怡之感让她觉得走这段路大值了清代位高僧登临仙人台之后曾留诗云几度登临不到顶,此回到顶畏登山。九州细碎烟尘里,万里虚无指点间。云在极底几可踏,天虽至近竟难攀。息须携手下山去,纵对仙人无好颜。

位和尚写出游仙诗来,难免有几分调侃之意,让人读了忍俊不禁,同时也能领略仙人台风光之美。只是让人感觉有几分奇怪,这和尚为什么不谈五观之峰,反而调侃仙人台之名

谢小仙此番登山,可没有古人那么艰险,也比小时候轻松了许多,因为仙人台是千朵莲花山的主峰,风景区早就把路修好了。但走到了仙人台上,这两天游玩中直嬉笑不停的谢小仙此刻又是秀眉蹙,扭脸对游方说:“我们下去吧。”

好不容易爬上来怎么又要回去了只见现在的仙人台被人为砌成水泥平台,岩石下还添了个佛龛,里面供了尊新搬来的塑像,这塑像雕工与造形真的不是很精致,周边的栏杆上挂满了铜锁,还系着乱七八糟的红绳,好端端的仙人遗迹,变成了烟熏火燎的地方。

游方笑了,将她搂在身边道:“登上了主峰,怎可不赏尽风光而还我们看我们的风景便是”

谢小仙舒展眉心微微点了点头:“也罢,世间万相皆入眼,总有你所愿见与不愿见,否则佛祖也不会有苦谛之说。所经历的风光美景,才更显珍贵”

他们俩就这么静静的站在仙人台上远眺,拂去身边烟熏火燎的浮烦,望千品莲华千姿百态,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古树挂壁如泻烟涛,怪石嶙峋相映成趣。这时游方微微动了动,谢小仙似有感应,回头看了他眼,却突然发现周围的景物已经在无声无息中改变,仙人台还是仙人台,但已变成她从小熟悉的那座山峰。

再转身向四面望去,只见有苍松翠树吐绿,山花含苞欲放,竟呈缤纷之色。这是游方以神念展开的画卷,画卷中就是眼前的千朵莲花山,却同时运转了心盘,就是谢小仙此番旅游所欲回味的心境演化成的风景。将千朵莲花山携入胸襟画卷中展开,却同时在画卷中运转真真切切的心盘,听起来“原理”似乎并不复杂,但以前游方是不可能办到的,今天也不是刻意为之,就是心念忽然动,谢小仙在想什么他很明白,于是画卷与风景虚实相合,很自然的运转心盘而展现。

谢小仙靠在他的胸前,声音有些呢喃:“小游子,你又在捣鬼”

游方柔声道:“怎么,你不喜欢吗”

谢小仙的笑容有些朦胧:“喜欢,当然喜欢了,这才是那第千品莲花”然后两人再也没说话,在仙人台上站了很久。

当两人回去时,刚刚走下第阶台阶,游方的身形突然晃了晃,谢小仙手疾把扶住他很关切的问道:“你怎么了”

游方的声音略带疲倦:“感觉有些累了,你扶着我点。”

谢小仙笑:“你也终于有累的时候,那就老老实实的走路,让我搀着”

刚才番试法,境界之玄妙前所未有,但无声无息间神气消耗之剧烈,连游方自己也没想到。这不是简单的心盘术,也不完全是画卷中的携景术或寻峦诀,游方曾在松鹤谷感应过那古老的建木仪式,也在香山南麓见到刘黎运转奇异的心盘与向左狐斗法,那是唤醒山川万物之生动灵性,游方竟然也做到了,虽是无意中闪现,但他已经触及门径。

回去的路上没有再穿行野径,老老实实就走风景区修好的路,千朵莲花山的地气滋养确实不凡,半个小时之后游方迈步间缓过劲了,走的已经很稳了,但谢小仙仍然伸出双臂紧紧抱着他的条胳膊,两人依在起走。

游方莫明有点走神,他又想起了好几年前,在中关村沿街卖碟的时候,被菜鸟警花谢小仙铐进派出所,还挨了顿批评教育的场景,不禁嘴角微翘浮出淡淡的笑意。

走着走着,前方是香岩寺,望见远近山坡层次分明,在群峰环抱中点也不觉得地气促狭,反而在不大的空间内呈现出深远开阔之感。这个地方的风水好啊,是千朵莲花山地气灵枢之。远远就看见了寺庙单檐拱山势屋脊,饰以彩色浮石雕刻,非常精湛与逼真。

然而谢小仙又把小嘴撅起来了,微皱眉头说了句:“感觉有些阴森啊。”

可不是吗,香岩寺本是个好地方,若居此修行风水极佳,游玩驻足感觉也是相当不错,可如今寺庙的陡壁下新砌了面女墙,里面密密麻麻放满了骨灰盒,阵风吹过,树荫下确实能感觉到那杂乱的阴气。

从女墙下走过,谢小仙的胳膊搂的更紧了,小声说道:“我小时候在这里住过,寺内有古代高僧的灵骨塔,虽也是墓葬但只觉庄严不觉森然,现在我们还是不进去了吧。”

游方无可奈何的笑了笑:“这里怎么设计的,当成收费公墓了小仙啊,我们认识很久了,我曾经总是想躲着你,觉得误会大多又太深,但是今天番旅游,突然觉得我们其实很投缘,你对这世间万物的观感,无意中与我如此切合。”

谢小仙低着头嗯了声道:“是吗还真是的世上有的人是貌合神离,而有人是貌离神合,就像我们俩”

游方轻轻在她腰间摸了把道:“我们是貌离神合吗我看是貌合神也合,这么站在起不是很般配吗”

谢小仙捉住他的手,掐了下手背,哼了声似是质问道:“你和谁站在起不般配”

小游子立刻岔开话题:“能看出来,你今天的心境平和多了,还记得第天到千山,我们去龙泉寺,你为了断流的龙泉水长吁短叹了好阵子。”

谢小仙:“你这个带人恨的,这几天倒也很会哄人开心”

谢小仙小时候不仅在南沟的香岩寺住过,也在北沟的龙泉寺住过。龙泉寺是千朵莲花山五大禅林中现存最大的佛寺,始建于唐代,寺后有清泉处千年来流水潺潺,清冽甘美,沏茶品茗悠然有风致。但是近年来千朵莲花山外围有很多山峰被侧斩甚至被掏空,地脉受损有很多泉水断流,那龙泉水也几乎绝迹了。

那天他们从五佛顶回来,经无量观路过龙泉寺,谢小仙特意去看龙泉水,结果却发现泉眼几乎已断流,当时就莫名觉得特别伤心,好半天闷闷不乐。游方哄了很久,回到酒店之后给她表演茶道亲手冲茶品茗,她这才露出笑容。

而今天路过香岩寺,好好的风水寺院莫名染上杂乱阴森,她虽然叹息感慨,但心态已经平和多了,没有让自己无谓的多烦恼,走过去之后就和游方开起了玩笑,初入千朵莲花山时紊乱不宁的心绪已经平复。

两人在山路上缓缓而行,走的很慢,又聊起了这几天所见的景观,谢小仙终究还是有点不痛快,靠在游方的肩膀上问了句:“若千山有灵,它会有与我样的感觉吗”

“有,当然有,我大前天看见那尊菩萨山,就觉得山在笑。不是错觉,是真真切切看见那山在朝着人们笑。”说到这里游方的话突然顿住了,停下脚步揽着谢小仙黯然回首望去,神念修行次第中“万物生动”之境,当他踏遍千山之时竟悄然而成。

“游方,你在看什么”谢小仙在他胸前问了句,他神色如此凝重,她也不再习惯性的叫他小游子。

“在看走过的路,当真万物生动啊走吧,我们下山,晚上请你吃好吃的。”游方心中感慨万千,却神色如常的转身,搂着谢小仙继续从容而行。回想起此番突破门径的机缘,竟是路上受到丝毫不懂秘法的谢小仙点拨,当真玄之又玄。

然而前走没几步,突然听见身后有个清清朗朗的声音说道:“千山有灵是否会觉得痛菩萨有知是否会觉得苦你我之叹息正如佛之叹息,但观山似笑,以空相观照苦谛,苦何尝是苦佛菩萨多情,此为深爱大爱,所以才有普度众生的誓愿。”

两人闻言回头,看见个和尚从山路上走来,步履稳健不急不缓,但游方却暗叹此人好快的身法。刚才他回身时还没看见他,应该是刚从香岩寺大门里走出来的,几步就到了近前这才放缓了身法,特意说出这番话打招呼,应该是听见了两人走过香岩寺时的谈话。

这是位年轻的僧人,看上去也就二十多岁,铮青的头皮没有戒疤,胸前挂着串新月菩提念珠,被把摩的已经相当光润。他身上穿的僧衣倒是挺干净,颜色灰不溜丢发青发白,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补丁,可真够艰苦朴素的

风景区的大庙里,见到这身打扮的和尚也是相当令人意外,如今经济发展了,旅游业也被带动了,寺庙里的香火钱也水涨船高了,人们心里的想法多了,烧香的拜佛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很多和尚们都富裕起来了,就算不富裕的,也不必穿成这样啊看上去怪可怜的。

东北阳历三月的天气,尤其是在这山中,还是非常冷的,这和尚的衣着看上去很单薄,却神态自若身形舒展。般人看见他的感觉是很奇妙的,假如自己并不冷,不会觉得很刺眼,但如果感觉到很冷,看见这个和尚穿的这么单薄会觉得身上更冷,忍不住同情心泛滥,上前捐点香火钱啥的。

这和尚走路时左手托钵,是三个套在起的铜钵,这大冷天不戴手套,空手托着金属器物,看着也是挺冻人的。但是游方却笑了,与此同时僧人站定脚步立单掌行礼道:“施主,我们又见面了”

原来是老熟人了,听声音游方就能想起来,就是当初被断头催请到鸿彬工业园作法的三位“高人”之,来自辽西大慈行寺的欣清和尚,位持戒精严的苦行僧。

游方也松开谢小仙抱拳还礼道:“原来是欣清大师啊您怎么会出现在香岩寺,跳槽了吗”虽然以前没打过太多交道,但见面说话却自然而然,就像认识多年的老朋友。

欣清答道:“施主好游山河,我也行游山川之中,这几日在香岩寺行脚挂单,却恰好听闻故人之声,言及万物生动之悟,故此现身见。上次见面未及多言,今日方知施主原来是位道士。”

游方晃脑袋:“道士不是不是,我有亲戚和朋友是道士,道姑也有呢,但我没出家,也没出家的打算,和女朋友出来旅游呢,你怎么见面开口就把我往这条路上拐”

欣清也笑了:“太上当年亦未高簪束发,听施主谈万物生动之意境,当为道家中人。山如菩萨菩萨如山,观山不语而笑,山若有灵山若有情。贫僧闻言颇有感触,道家的情和佛家的情,相异却相似:则此生情怀莫失,坚守驻世,世缘矣;则却是生生大爱,全是爱,轮回无尽。”

这和尚说话有点绕,假如是不明白怎么回事的人,恐怕会以为天太冷衣服穿的大少,冻得他说胡话了。

谢小仙毕竟自幼受家庭环境熏陶,听的倒是明白,扯了扯游方的袖子问道:“游方,这位大师是”

游方笑着解释道:“这位是辽西大慈行寺的欣清大师,年纪轻轻佛法修为了得啊,我以前看风水的时候认识的,你应该知道,和尚也替人看风水,只是不托风水之名。”然后又朝欣清道:“大师,怎么见面,我觉得你话中有话呢”

欣清微微笑,看着游方道:“游施主,当初我见过你面,虽只是瞥,但觉你桃花缠身酒气入体,颇有些烦恼业障。今日再见仿佛相似又与当日有些不同,别有番籍蕴风流啊。”他倒是很机灵,听见谢小仙对游方的称呼,没有叫“梅施主”而是叫“游施主”。

游方:“哦,原来大师不仅会看风水,还会给人看相眼力真是不错,多谢提醒了但世无情怀所寄,何必有今生来过此生未得籍蕴,谈何世世轮回大师特意从寺中赶出来,不是为了给我看面相的吧”

第三百十五章 半壁山川

欣清又行礼道:“你误会我的意思了,不俗即仙骨多情亦佛心,红莲白藕是家。游施主,我知道您是位高人,恰好有缘相遇,想问你这几日是否有空闲,贫僧有点事想求您帮忙,正与这山川之生动有关。”

嗯这和尚有事要找他帮忙,看来与秘法有关。游方以前与欣清连句话都没说过,但了解这和尚是什么人,有时候与人打交道并不必接触太多。他清楚欣清和尚住在鸿彬工业园贵宾楼的时候也是持戒森严,每日晨起诵十遍楞严,托钵乞食,只是日中前的餐而已。

后来游方打听过,也问过当时同在鸿彬工业园的千杯道人,江湖风门各派并没有听说过有这么号人物。但可以确定这和尚有修行,游方在追击李冬平的途中,欣清也曾经出手相助,算是欠他个人情。既然人家帮过忙,现在开口,也不好断然拒绝。

他问道:“不知大师找我有何事,何时何地处置能顺手帮忙的话,自然愿意相助。”

欣清答道:“对游施主而言,可能只是举手之劳,但贫僧已经为此烦恼了半个月。不急不急,我看您也挺忙的,假如留在此地不是立即就走,那么什么时间有空即可。”

游方:“两天后我有空,不知如何联系大师,就到这香岩寺拜访吗”

欣清递过来张名片道:“您若有空又有兴致,就打电话联系我,贫僧这几日就在千朵莲花山中,未必于哪座寺院居住。贫僧求您帮的忙,也与施主今日之叹息有关,届时详谈,先多谢了”

时代不同了,连和尚都有名片了,名片正面写着他的法号释欣清与所属的寺院大慈行寺,下面有个手写的号码;翻过来看背面是大慈行寺的地址,还有全国各地前往大慈行寺的交通路线,算是种很特殊的宣传广告。

游方笑着问了句:“大师您也用手机呀”

欣清淡然答道:“出门方便而已,时移世易万物常新,行事岂能味食古拘泥”

游方看了看他满是补丁的僧衣,有些坏坏的笑道:“你的衣服很有特色嘛假如要我帮忙看风水的话,劳务费是多少啊不是让你出,我是问雇主给的价。”

谢小仙在旁边伸手掐了游方软肋把,而欣清却笑呵呵的摊右手道:“雇主便是这天下山川,施主此身所具切,皆是它所给予,请问您还想要什么至于贫僧不捉钱财,身无分文,劳务费当然更没有了,只得说声抱歉。”

游方抓住了谢小仙的手握在掌心,让她别乱动,另只手挑大拇指道:“江湖道上的门槛我遇见的多了,和尚,就冲你方才这番话,能帮忙我定尽力,后天和你联系吧小仙,我们下山了。”

他拉着有些疑惑的谢小仙走了,欣清站在山路上仍托钵立掌行礼,神色平和恭谨,身姿端庄丝不芶.

第二天是周日,隔天谢小仙就要回北京上班了,她的假期终于过完,游方把她送到了沈阳桃仙机场。临走时谢小仙十分不舍,有点赖着不想上班的意思,同时也对昨天的遭遇十分好奇,在候机大厅问游方道:“你这个人就是事多,总是遇到那些稀奇古怪的事,去游千山还碰到和尚找你帮忙,我都想跟着去看看,那和尚找你究竟有什么事”

游方揽着她的肩头笑道:“看风水呗,我和那和尚就是这么认识的,你这次不是感慨千朵莲花山风水有破败之处吗那和尚应该会有同样的感慨。也不必好奇,就像普通人对警察好奇样,总觉得破案子挺神秘的,但你干这行久了,恐怕也就习以为常了。”

谢小仙摇了摇头:“还是不样的,警察破案子只是职责所在,而你遇到的些事情很难形容。嗯,也很麻烦,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

游方打断了她的话:“我也希望有天,能够平安自适,但真的有大事未决,回头看遗憾多多,很抱歉广播已经通知登机了,你快进安检吧,等我忙完手头的事,就去北京看你,到时候”

谢小仙又把他的话打断了:“你的那些事,我不清楚也能猜到大概,别说了,希望你平安。对了,我想在北京买套房子,既然你会看风水,回头也帮我看看呗”

游方笑了,理了理她的头发道:“没问题,我就是专业干这个的”

谢小仙回北京了,游方又返回了鞍山,这次没住宾馆,直接去了千朵莲花山,在山中株古树下静坐夜,第二天太阳升起时看了看手机,发现这里有信号,于是给欣清打了个电话。结果欣清和他差不多,也是在山中某株树下打坐呢,与游方约定下午在某个地方见面。

欣清说的地方没有门牌号也没有道路可通,只是讲了地势的特点和方位所在,假如换个人还真找不到,不过倒是难不住游方,这几天他已经在千朵莲花山中转了个遍,听就知道是那里。

下午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他们在南沟外围山野中见面了,是处山脚下。只见面前这座山峰被侧斩,山根下挖出了个巨大的已被遗弃的矿坑。矿坑深处的碎石呈青灰色微微泛点紫黑,似乎能吞噬夕阳残照的光芒。

游方站在矿坑的边缘处,面前如同是个巨大的却没有水的黑湖,又像是张吞噬山川的巨口。神念感应,片清灵的地气中,仿佛硬生生的被凿出个杂乱充满煞意能够吞噬生机的空间。

人站在这里会有种错觉,仿佛背后有股无形的力量在推你,恍惚间走神,好似就会头栽进这个巨坑中,这与恐高症发作的感觉非常相似,却是地气带来的元神感应,游方后背的肌肉都不由自主的绷紧了。

这个地方游方来到千山的第天就见过,当时与谢小仙在座山峰上眺望远处,就看见了这被削平挖空的“半壁江山”,让谢小仙更加心情不悦,而游方的神念也感觉到阵刺疼。现在回想起来,那正是他触及“万物生动”之境的契机。

太上曾云:“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有身因有生,便有含生之乐含生之趣含生之苦含生之叹含生之害。体会万物生动,未必都是乐趣,游方听见的第声山川之语竟是呻吟,看见的第眼山川之情竟是冷笑,这也是“生动”所包含。

此刻夕阳斜照,黑洞洞的矿坑与周围的秀丽群峰的对比更显强烈,那地气灵枢之间巨大的冲煞感也更显剧烈,游方就站在矿坑边,神念中的刺痛感难以形容,似被无数根细针深深的扎入元神,就连收敛神念也无法驱散。

这绝对是常人难以承受的痛楚,怪只怪他的神念太过精微元神感应太过清晰,刚刚掌握“万物生动”之境,尚不能体验知常,因此神念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还不能完全收敛感应,只要站在这种地方,他就必须得忍着也就是如小游子这般铁打的身子骨,才能忍得住不发抖,还能站在那里没有露出异状。

谁说修炼风门秘法体会的就定是舒服假如恰好到了个不上不下的境界,来到这么个不尴不尬的地方,那就是种硬生生的折磨。所以大家都爱在风水宝地待着,可是世上的风水宝地哪有那么多千朵莲花山也算灵枢荟萃之处,却硬生生留下了此冲煞之地。

游方不由自主想起了当初在沧州铁狮子前的经历,灵觉初动元神带伤,好悬没被铁狮子沉积的千年浑厚物性给镇住了。而今天他的感觉就像在受酷刑,却是自己接受欣清的邀请来到这个地方,也许是修行中的种劫难或者说种考验吧。

“道友,您精通风水秘术,想必也看出此地的不妥了吧”欣清站在矿坑边,手指着那黑洞洞的深处说道。

游方的眉头已经锁的跟铁疙瘩样,元神中传来的刺痛让他也有点恍惚,脑筋不像平常那么清醒,有些疑惑的答了句:“你还是叫我施主吧,这个地方确实风水破败,你想把它处理了让我怎么帮你呢,雇车雇人再把这个坑给填上那需要的土石方量可太大了,就算花了这笔钱,恐怕还得在别的地方挖个大坑。”

欣清摇了摇头道:“矿石已经采完了,这坑我们是填不了的,但是这里的地脉被挖断了,因此山川灵气受损,前不久我路过此处,便想尽力修复它。可是我用了半月时间,做的全是无用之功,心中十分不解,恰好遇到了你,因此想向您求教,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贫僧是否用错了方法”

游方有些好奇的问道:“修复地脉此处受损恐非人之力所能轻易挽回。”

欣清若有所思道:“是吗既是人力损之,也可试试人力复之,请施主退后,贫僧为你演示这半月来每日所做的功课,依你之见,看看所缺在何处”

游方正难受的要命呢,闻言赶紧退出了好几丈远,只见欣清铺好随身带的个垫子,就在矿坑边缘坐下,将那三个铜钵在面前依次摆好,解下星月菩提念珠持于左手,右手立掌于胸前,闭上眼睛开始诵经。

游方的佛经读的很少也不是很熟悉,听了半天才分辨出这和尚诵的是妙法莲华,也不知是第几品随着诵经声,神念有特殊的感应,就似莲华升起立地成峰地气灵枢移转荟萃,此处又缓缓恢复成与山川相融无隙之态。虽然不像当初未遭破败时那么完美,但至少被暂时修复了些。

若是以秘法境界来衡量,这是移转灵枢之功,游方掌握的也相当纯熟,但是这么做只在施法时有效,等到法术收,此地还会恢复原貌,就像千斤重物需要用力才能举起来,但是松劲照样得放下,不能永远举着吧

游方并没有出声说什么,只是静静的在旁观看,等着和尚的下步动作。欣清所施之法分明有移转灵枢的境界,可是游方却看不出是哪门哪派的传承,世风门各派传承秘法相似却又有异。

莲华开放立地成灵枢,过了不久,和尚面前的三个铜钵发出了清越之声,仿佛被看不见的木槌敲响。游方感应的清楚,这声音就是随着欣清捻动念珠的节奏传出,夕阳下传来千岩回响之声,很神妙,如乐章编织穿梭成网,在前方巨大的空洞中引起阵阵共鸣。

原来这三个钵还能当铜铎敲,但欣清并没有伸手敲钵,看上去是受无形的力量冲击自鸣而响,若以秘法境界衡量,这分明是凝虚成形的神念之功啊真看不出这位年纪轻轻的和尚竟是位神念高手,哪门哪派出了这等人物,游方怎么从未听说过呢

若论功力,游方感觉欣清不如自己深厚,秘法境界也不比自己更高,假如动手的话绝对斗不过自己,但这和尚在此时此地施法,却另有番妙处,游方以前没见过。若他在运转神念的话,这神念之力似微弱却弥漫的范围极广,借钵声的回音汇聚群山灵枢,似是在借周围山川之灵性克服此地冲煞之气。

山川乃天成,本就有自成的灵性,在山中拔了根草,第二年照样会长出来,但有时人为的破坏超越了这种自然的承受与恢复限度,便是破败生动之机。

欣清接下来施法就扰动地气了,随着千岩回响在那巨大的深坑中引起阵阵回音,就似天籁编钟奏出的乐章,然后矿坑深处似有种力量被激发了,产生了巨大的冲突,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