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起事之日。
没有费一枪一弹,“华夏军”的两只大军分别占领了铁路的两个。对于贺齐来说,这没有什么好惊讶的。但对于刘千,他终于看到了“华夏军”的真正面目,他知道自己选对了路。
来到了的是华夏军的两中主力部队——“华夏羽林军”与“华夏虎贲军”,他们各有两军1o师,共计4o万人。这与赵旭部署在哈勒合林以及铁路两侧,包括刘千、贺齐掌握的大军数量相当。但这质量上的差别么……还是通过刘千的观察来告诉大家吧!
在他当面,是魏臻率领的“华夏虎贲军”。到达这儿的,事实上“华夏虎贲军”的虎贲1军。至于虎贲2军则留在后方保护交通线,并清理余匪。
是的,那儿由于接收人员的入驻,已经建立了政府。自然金人故土上残余的金人就成了匪,“虎贲2军”则就各地政府的请求,协助刚刚建立的国民警卫队,剿灭各地的金人。
尽管仅仅只有“虎贲1军”5师1o万人之众,但在刘千的眼里,这样的军队恐怕一支就足以征服整个蒙古汗国了。“虎贲军”每师2万人,“幽灵军”、“枪骑兵”、“步兵”与“炮队”各一,其中乘坐大车行动的“步兵”75oo人,炮队25oo人,其余两军各5ooo人。
与以前一样,火箭炮依然归属“幽灵军”,“枪骑兵”则不配属炮队。作为主攻的“枪骑兵”他们行动起来,往往都是与“炮队”一起行动,拥有足够火炮的支援。而火箭炮配属给“幽灵军”自然是用来进行夜袭的,有了这些军队,夜间想扎个营睡觉,都是件非常困难而又极端危险的事情。
长长的一队队的骑兵,靠近了刘千守卫的地方。不过他倒没有更多的担心,他早已经传下将令,任何人在他没有发布命令的时候,不得发动攻击。
有了这样的命令,他手下的人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华夏军”的大队越来越近。甚至只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从自己的眼前过去,直奔火车站而去。
看过华夏军的装备之后,刘千的手下全都自觉的放下了武器。一排排一列列的骑兵,仿佛是示威那样。手中的骑枪都放在大腿上,一个个在马上坐的板正。覆盖着的脸甲,让人看不明白,他们是不是注意到了附近刘千的手下。
一人一枝步枪、一枝左轮,身上战甲的那些小包包里,还不知道装着什么东西。他们一排排一队队的向前,随后来的是大国装载的步兵。步兵们的步枪,都从大车的侧面伸出一截来,整个大车就像是一个移动的堡垒。
而且大车的顶上,则是带有粗大轮式弹仓的“大毒蛇”榴弹发射器,看那长长的炮管和相当的口径,刘千的手下自觉的一场不吭。
此刻华夏军的装备已经有了相当的改善,随着锡兰明珠行省钢铁冶炼基地的完工,已经淘汰了所有的青铜制造的武器。钢铁武器的出现,使华夏军士兵身上的负重大为减轻,这也让他们能够携带更多的弹药。
随着如同刺猬那样的大车队过去,后面则是炮队。沉重的炮身同样是乌黑的钢铁的颜色,生产材料的改变,让整个火炮看起来却并没有减轻。唯一可以得到的答案就是,它们的口径变大了。
刘千与他的手下看着那一台台面目狰狞的火炮,从他们身边过去的时候,一个个半张着嘴发愣。虽然他们没有正式见过“华夏军”的火炮,但他们也算是使用了许久火器的军队,当然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现在不要说试试那火炮的威力,只用看的,他们也不得不发出如下的赞叹。
“还是刘龙卫有心计,倘若让我们跟这些家伙对抗,只怕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第148章 冰火两重天
赵河骑着马走在哈勒合林的街上,他此刻心中有点洋洋得意,也有些焦虑紧张。
洋洋得意的是,此刻他的职务是当年赵旭刚到哈勒合林时,获得的守城官的职务。甚至于现在军师哈桑与新来的张文谦张先生也要请自己吃饭,这让赵河感觉到自己的仕途应该有更好的前景。
当然这是有前提的,这件事的前提就是自己焦虑紧张的事情不要发生,不然小命没了,什么样的仕途也都没有用了。
赵河心上所谓的焦虑紧张,是他听说华夏军已经到了。心中猜测也许要不了多久恐怕就要到这儿了,到时他赵河该怎么办呢?生或死,对于赵河也许是个问题!
在黑夜里,整个哈勒合林的街上也算是灯光明亮。这全都要拜“华夏帝国”所赐,不过这些东西可都是哈桑经办的,赵河不禁要猜猜,哈桑在这件事上到底捞了多少油水。
一直以来,他的地位都不大高。不像是得到赵旭宠信的哈桑、贺齐,也不像是刘千还有几分勇武。赵河是个相当纯粹的,小厮升起来的,没什么本领只有一点忠诚的不学无术的无赖。
说他无赖,是因为仗着赵旭,他在哈勒合林城中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甚至他已经谈妥了一家亲事,对方则是蒙古汗国某大臣世家。放在8年前,跟着赵旭在黄沙城为非作歹的他,肯定不敢想现在的事情,更不敢想现在的地位。
不久,军师哈桑的府坻出现在他的眼里,看着那挂着明亮汽灯的府门,赵河暂时扔下心中的焦虑紧张。那些都是来自于此刻哈勒合林城内的,快得仿佛闪电一样的流言。这样的情景,往往在面临入侵而人心不稳的时候最容易出现。
“哈桑老头一向都是个聪明人,他现在叫我去他那里,又是个什么打算呢。是不是他想运些什么东西进来,要过我这几道城门哪?如果是那样,我看不妨重重的敲他两下竹杠才是正经!”
正所谓靠山吃山、临水吃水,原是当官权力所及给自己捞取财富的不二法门。赵河当然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虽然他总算是不敢过度损害赵旭的利益。伺候了赵旭这么多年的他可是知道,赵旭对于那种吃里扒外的人,可谓是手段狠辣。
当赵河来到哈桑府门的时候,军师哈桑与张文谦并没有在府门那儿候他,这让赵河心中有了另外的猜测。
话说在赵旭这样的宫廷里,哪个官员的屁股上还能没有几泡屎。不过一个个捂住不让人知道就是,往往知道了另外一个官员的某些事物,就会让人小小的发一笔财,又或者说有什么利益可以收获。倘若熟悉官场的人,当知道不笑生如此说绝对不是空岤来风。
“怎么,难道他们不是有什么东西要进城么,倒是发现了我做下的什么事情了?要不然……”
这么一想,跟随在老管家身后去见哈桑与张文谦的赵河心中,就不由的犯了嘀咕。想到“要不然”的时候,赵河的脊背有些发凉。
军师哈桑与贺齐可谓是赵旭的左膀右臂,倘若自己做下的什么事情被他们知道,捅到了赵旭那儿。恐怕要除掉自己,也会由哈桑动手也说不定。想到这儿,赵河的眼睛朝附近的花丛附近洒了两眼,似乎并没有如同鸿门宴那样安排下刀斧手。
老管家领着他,却只管朝诺大的府坻后面走。哈桑的府坻,是过去与皇后海迷失一起称制的,王子的府。只要想一下就该知道,这是座相当庞大而又精致的大宅。
“在赏花厅,这个哈桑老头卖的是个什么头子呢?”
所谓的赏花厅,是在哈桑府坻后面花园里的一个精致的两层小楼。据说是用来赏花的地方,不过被哈桑用来进行秘密交谈。毕竟,这儿四面都是花圃,低矮的花卉并不能隐藏人的身影。而且二层的小楼装着大扇的玻璃窗。就算在夜间,外面被汽灯照亮的花园,依然没有可能静悄悄的不为所觉的靠近。
赵河心中敢翻出来“哈桑老头”这个称呼,那是他看到了,在赏花厅里的桌子上,布置着火锅。附近还有大盘小碟的各项菜肴。更重要的是,在哈桑身边站着两个花枝招展的妙龄女子,而这就让赵河想歪了。
“怎么,难不成哈桑老头也想与我攀攀裙带么,如此的话倒是可惜是那个世家的大臣。不过能不能一箭双雕呢,眼前这两个丫头要是错过的话,那实在是有些不解风情了!”
随着各种各样的胡思乱想,赵河跟随着老管家进到了赏花厅里。不过这里的情形,却又是那么诡异。因为哈桑与坐在他对面的张文谦,对于进来的赵河根本没有招呼。而是用眼睛冷冷的打量着,这不由让赵河又想起刚刚那个不好的猜测。
“好了,你下去吧!”
打发走了老管家的哈桑,那又明亮乌黑的不眼睛紧紧盯着赵河,让他猜不透他的心中到底在想什么,这让赵河心中有些毛毛的混乱起来。他可以感觉得到,自己的膝盖已经发软了,也许哈桑一开口,自己就会直接跪在地下求他饶命。
就在赵河心中胡思乱想之际,一直冷冷看着他的哈桑突然开口了。虽然声音平和安稳,但话语的内容却让赵河真的害怕了。
“哼哼,赵河,你是想活还是想死呢?有人求我们救你的命,况且我们大家都是出自黄沙城的。赵河,我只问你一次,你到底是想死还是想活呢?”
只一句话,就已经把赵河吓得魂飞魄散。他脸色叫唰的一下就变得苍白起来,嘴唇哆嗦着,一周哆嗦的还有自己的双膝。在脑海里紧张的思索了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什么把柄让哈桑抓住了。
可令赵河对自己都有些失望的是,他的膝盖居然不听他的指挥直接就软了。接下来扑通一声,他跪在了哈桑面前,想也没想就叫开了。
“哈桑大叔,您救命啊。咱们可都是黄沙城的老人呢,不看僧面看佛面,您倒是救救小人吧!”
第149章 送你俩美女
赵河跪在地下,涕泪横流一付如丧考妣的模样。他的两只手试了试,原本想抱住哈桑的腿,也没有敢伸手。只是仰着头,让哈桑与张文谦看他满脸的泪。
“想活……想活……当然是想活的!哈桑大叔、张大叔,到底是什么事情如此重大,会要了在下的命,还求两位以实相告,赵河此生此世感激不尽的!”
这让对视了一眼的哈桑和张文谦感觉有些好笑。他们一点也没有看错,赵河是个没胆、爱钱、怕死的家伙。只这轻轻一吓,却就完全发蔫了。
“呵呵,其实也没有什么。我们听到有人说,你作了华夏军的内应是也不是。赵河你可知道,这可是死罪呢!”
一句话,赵河的心却放下一斗。他倒不是不想做内应,只是不得其门而入而已。真要有了人引见的话,他巴不得做“华夏军”的内应才好。
眼下的情况那是明摆着的,华夏军已经到了边境,不日就要入侵。身为“达官”的赵河,可是知道许多外人不知道的事情。他很清楚,“华夏军”打来。一场血战之后,保得住蒙古治国保不住还在两说。
在赵河而言,这都还在其次。重要的是,不能为了这些事情毁了自己的财富,丢了自己的小命。就算是要忠诚于赵旭,可这便是极限了。倘若要让自己变成穷光蛋,甚至要赔上脑袋的时候,什么都不重要。
这不是什么值得奇怪的事情,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赵旭和他的手下因为互相猜忌,进而玩弄阴谋、诡计,搞什么文武制衡,那是必然的结果。相对而言,文官们最多贪些钱,但武将们一但不忠诚,那可能就会天翻地覆。
不过如果回头看看历史,这样的文官集团的极度腐败,将会让这个国家变成唯利是图,道德水准日下。在这样的环境下攀科技?另做梦了,最多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可以确定是的,成为一个大国可也,但成为一个国际上真正的强国,不可能!
这样的结果不可怕,可怕的是诸如宋、明、清三代,面对入侵的时候,国家的军队如同迎风洒糠。民众们对于国家的未来漠不关心,如此中华民族无望也!
“这……这他妈是谁在造谣啊,我赵河对旭爷那是忠心耿耿的,谁这么无赖要害死我啊!”
赵河叫起来,虽然他只是苦无机会成为“华夏军”的内应,但现在就背上这个名,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哼哼,赵河,其实我们两人是信你的,只是害怕你不够聪明,故此有这一问。不过有人因为这件事,却已经托我们救你的命,赵河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呢?”
哈桑的话,外加一旁张文谦含有深意的笑容,又让赵河紧张起来。他隐隐之中感觉到,今天夜里的事情可不是那么简单。自己的应对要是一个不好,搞不好真的就掉了脑袋又或者要破财消灾。
“哈桑大叔,您就别玩我了。我是您看着从小长大的小厮,有什么话您尽管直说。我能办的就拼了命去办,实在办不了的,到时哈桑大叔您再处置我也不晚!”
赵河虽然不学无术,不过他也不是一个彻底的笨蛋。此刻听听哈桑的话,知道开始那样吓自己,不过是为了后面的事情铺垫而已。因此他抖了个机灵,把决定权完全扔给了哈桑。
“嗯,你倒是个有眼色的,也不枉有人要救你一命。我告诉你,我截获了一封密信。不是给别人的,却是给你的。你看看吧,这信里都说了什么啊!”
哈桑说着,从怀中掏出刘千留下的信件。赵河不知道哈桑是什么意思,怎么这件事还牵扯到刘千呢?赵河心中疑惑,可也不敢多问。只是依旧跪在那儿,拆来信来读。越读他越是心惊肉跳,越读却是感觉到脖子后面“嗖嗖”的吹冷风。
“真没想到,刘千这个家伙一声不吭,自己就做了华夏军的内应。将来他回到华夏去吃香的喝辣的,却留我在这哈勒合林城里等死,你也太够意思了!虽然此信叫人给截了,不过我还没看过,应该不算是大罪。倒是刘千,人已经走了谁拿他也没有办法了,真是好狗命!”
心中这样骂着,但同时又颇羡慕刘千已经得到了安身立命的机会。但这样的想法,赵河却万万不敢让眼前的哈桑与张文谦知道。因为赵河可还不明白,他们两个立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哈桑大叔,这……这从何说起啊,刘千成了华夏军的内应,我可是一点也不知道呢!”
哈桑与张文谦的脸上的表情,那是皮笑肉不笑。让赵河看着心中发毛,担心是不是赵旭怀疑自己,让他们两个来试探一下,或者说根本就是来取自己性命的。
“不必担心,赵河!我只问你,你打算如何回应他呢?”
赵河再抬头看看哈桑与张文谦,可他还是一点也看不出来两人的打算。无奈之下又把问题推给了哈桑与张文谦,自己头一低只好认了命了。
“哈桑大叔,张先生,您二位都是贤达之人,该如何做你们还不清楚么?两位只管吩咐,我赵河提着脑袋去做就好了!”
“好吧,你即如此说,我便把我身边这两个丫头送给你。不是让你用来消魂取乐的,而是日日夜夜她们都会跟在你的身边。倘若你要是不按我说的办,她们随时会取了你的脑袋。赵河,你说我如此安排,是不是关照你呢?”
赵河疑惑的抬着看了一眼哈桑,又看了一眼站在一旁一动不动的两个美女。两人固然容貌不错,但那眸子里的神色,却冷的像是寒冷一般。
“哦,我明白了!这哪里是送我两美人。只看这两个丫头的眼睛就知道,她们是杀人不眨的那一种女人,这不过是要看着我,让我不要坏了他们的事,只是哈桑到底打算做什么呢?……罢了、罢了,只要留下性命和我的财产,就随他们如何做吧!”
第15o章 战争新纪元
“呜……”
长长的汽笛声里,第一次真正看到这种“怪兽”发威的人,他们全都捂上了他们的耳朵。人身人海上赵旭手下的工匠们,他们有阿拉伯人也有曾经流落到蒙古人这儿的汉人工匠。此刻靠近火车头的人,头一次听得到这雄壮的叫声,让他们发出了惊叫,更多人远远的跑了开去。
身上的新的华夏服的宽袖大摆,让他们多少感觉到有些不便。但直觉以及那声“怒吼”告诉他们,那是一头真正的“怪兽”,它不但速度飞快而且力大无穷。
整个装甲列车两头的烟头开始“呼哧……呼哧”的发出喘气样的声音,随后那巨大结实的曲柄边杆机构一下下的运转起来。把“燃油蒸汽机”推动活塞的力量,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传递到车轮上。
“动了,动了,它动了!”
整个使用两台“燃油蒸汽机”推动的列车的车厢,发出一阵“哐哐哐”的金属撞击的声音,接着整个整车向一拥。两台“燃油蒸汽机”推动着25节车厢,就缓缓的动了起来。在两个车头上,是“华夏帝国”的国旗以及“华夏军”的军旗。
在长长的车厢两头,各布置着两个机枪班。每个班有3挺水冷式机枪,之所以布置在两头,那是为了形成交叉火力。除此之外还有1o个车皮拉着给养、弹药、油水。而真正的杀伤力,则来自于中间的1o节车厢。它们上面部署了2o门来自海军的“龙熄臼炮”。
这种“龙熄臼炮”,因为已经全部使用了钢材,重量大为减轻,而且它也已经具备了现代的大口径迫击炮的模样。整个火炮主要使用钢材制造,而且炮管的加长也使“龙熄臼炮”的射程大为增加。
当然它的射程依然没有办法达到未来迫榴炮的射程,准确的说,这是一种大口径的迫榴弹炮。即可以从炮火装填,又可以从后头炮门装填。而且与过去的“龙熄臼炮”一样,它的射程依然不远。
在使用了良好的钢材之后,它的射程达到了6ooo米。而海军的“阎罗”追魂炮的射程,而达到了15ooo米。其实这也不算是夸张,对于有了膛线的“阎罗追魂炮”,这样的射程不过才达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贝尔塔攻城臼炮的射程。比之正式的火炮,射程还差得远呢!
整个铁甲列车上,装载补给与弹药的车厢顶上,还布置了5门火箭炮。相对于火炮的射程大为提高,火箭炮的射程倒没有多少变化。不过它提供的仅仅只是近程密集轰击火力,倒也不是件重要的事情。
有两个补给车的车厢,特意被加工成了上下双层。上面放的依然是热气式系留飞艇,以提供校射、远距离侦察与夜间照明的功能。
当整个钢铁巨龙开始缓缓前进时,所有的人都发出了欢呼的声音。
在前面几个天寒地冻的夜晚里,他们拼命动力着,把这些沉重的钢铁部件一件件的装上,并调整好。那时,除过来自“华夏帝国”的工程师之外,没有人知道他们安装的是什么玩意。直到此刻为止,他们依然不知道那些车厢顶上的热气式系留飞艇与车厢顶上的火箭炮是做什么用的。
也不怪他们,因为这个时段的世界资讯,那是非常、非常的闭塞。有人问到,说是马丁仿佛什么都知道一样。事实上,这不过是现在人因为有了网络,处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必然产生的结果。虽然也许是什么都知道一点,什么都不精。
但对于过去的时代,这就是如同天才一样的知识含量。相对于当时的学者们而言,也许一个不算正确的理论,一种看起来不大现实的理念,在那个时代里被惊为天人,是再正常没有的事情了。
当钢铁巨龙开始移动的时候,所有人都感觉到它那一往直前的气势。不可阻挡、不能违逆。甚至还有几个骑马的好手,也跟随在火车附近,打算与火车比赛一下。
这是当年美国佬修铁路时,曾经玩过的噱头。不过他们没有玩过这样一个噱头,在飞驰的火车一侧,一匹火红的骏马,在春天的风里扬着它金红色的鬃毛,跟随在火车旁边。
哈,那是飞火燃天兽和它的子孙们,它们一族被称为“华夏天马”。即便是在“华夏帝国”也仅仅只有爵士、军官以及皇族可以使用。当然,这是汽车出现前的事情。倘若“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里造出来内燃机,造出来汽车的话。那么“华夏天马”最终会退出战场,而仅仅成为礼仪的象征。
赵伏波骑着飞火燃天兽,跟随着重载的铁甲列车。在他身后军官们的身后,则是有条不紊开始行动的“华夏羽林军”的第1军。他们会跟随在赵伏波和身后,在铁甲列车的掩护下,向哈勒合林推进。
从刘千控制的地盘里出去没有多远,就是由皇后海迷失的手下守卫的堡垒。它们距离铁路不过仅仅只有3ooo余米,那是最先设计的时候,就把它们安排在了炮火的射程之内。只是对于蒙古汗国的人而言,并没有真正知道,“华夏军”火炮到底是什么模样的。
真正知道的人,要么此刻成了钦察军,正在清理扶桑国。要么就是亲王忽必烈的手下,早已经被赵旭杀了个干净。因此也不会有人告诉蒙古人,“华夏军”的火炮到底有什么样的威力。更重要的是,此刻“华夏军”的火炮已经升级为钢质产品,那么性能自然又是另外一回事。
懂得的人会知道,面对如此强大的炮队时,蒙古军队根本不具备进行战争的资格。但不知道的他们,还是打算对抗到底的。这也恰恰就是所谓的“无知者无畏”,但死神既然已经开始咆哮,那么死亡就已经距离不远了!
随着铁甲列车的开出,战争的新纪元正式来到。而这场战争也将证明,不需要权谋、手腕,有了足够强大的科技,征服其他人不过是顺手的事情!
第151章 铁甲的巨龙
“那呜呜叫的是什么东西哪,难道是刘千给大汗送的礼物么?”
铁路上长长的,如同巨龙一样的铁甲列车停在那儿,两个车头上还放出了一些白色的烟雾。蒙古人当然不懂得那是水蒸汽,他们只是感觉,这条钢铁巨龙似乎又多了些仙气。
这样的西洋景可不是每天都能看到的,蒙古军的士兵们晒着春天的太阳,全都挤在堡垒的城墙上向铁路上望。他们是沿途布置在铁路两侧堡垒里的,由海迷失皇后的亲信大臣的部族组成的军队,当他们第一次见到火车的时候,还以为是刘千管理的,赵旭的领地送来的什么宝贝。
如果铁甲列车没有开火的时候,从数千米外用望远镜也看不出来什么。几个月前还是牧民的他们,手里拄着粗重的连射火枪,吸着烟斗或者雪茄。看着那铁路上停着的铁甲列车指指点点。
他们当然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连在“华夏帝国”工程师指点下安装火车、火炮的,赵旭手下的工匠们尚且不知道那是什么玩意,他们当然更不可能知道。
“瞧,有动静了,车厢打开了!”
从望远镜里看到的人,给身边的人解说着列车的变化。
装载“龙熄臼炮”的车厢顶盖向一侧滑动,最后被挂在车厢的一侧。车厢里这时已经忙碌成了一片,炮手们匆忙的推着炮弹来到他们的炮位上。因为火炮占地方,一节车厢里不过安装两门火炮。
把海军火炮安装在列车上,这并不是马丁的发明。这不过是他记忆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拆下海军火炮,装在列车上当成列车炮使用。在各个城市的防守作战之中,这些海军火炮起到了相当巨大的作用。
与6军的火炮相比,海军火炮有射程远、威力大的特点。当然,后坐力两样巨大。因此,在车厢里的人在进行射击准备的时候,最先做的事情,却是把车厢底部的,炮座下面的支架伸出去。
“八字形”的钢制支架,可以把“龙熄臼炮”的后座力,完全传导在铁路两侧的地面上。这需要良好的支撑,对于车边上跟随着“华夏羽林军”大军而言,也不是什么难题。
在车外的人忙着架设炮架的时候,车内的人开始把第一批弹药运到车厢里。“龙熄臼炮”就坐在车厢的中轴线上,它有一个厚实的圆盘形炮架,让它可以向各个方向自由射击。
至于炮击的作业图,则要感谢哈桑这工作认真的人,也包括他手下的特工们。铁路两侧堡垒贞铁路的距离、方位,以及堡垒建筑的材料、军队数量等等情况,都标识的一清二楚。当炮手们按图作业的时候,他们只说了一句话。
“这还不简单,这得感谢那些搞情报的人,没想到他们的活动能力这么强!”
事实上,哈桑此刻已经开始准备他将来的工作。虽然他是个爵士,但他并不打算在家享福。做了一辈子生意的他,将会成为“华夏帝国”的商务部长。按他的计划,将来所有的商队、商人都必须要承担这样的一个职责。
即他们需要调查他们所到之处的地形、山川地貌,倘若附近有任何类型的堡垒、要塞或者军营,他们都有义务在他们的地图上标注清楚。同时所有的商队里,哈桑也会派遣一些官方的人参加。他们明为监督交易的合法性,事实上他们会对任何国家的、任何势力的,政治、经济、军事进行全面的调查。
随着火车上重炮调整好目标,“华夏羽林军”的“地狱使者野炮”与“轮回臼炮”,也同样从马车上卸下来,摆在列车的附近。“步兵”负责在铁路两侧组成大车防线,就算是铁路两侧的蒙古军堡垒里的,被哈桑调走了多数战马的步兵发动冲击,这些大车防线对他们来说,也不谛于铜墙铁壁。
“枪骑兵”此刻则分为两路,远远的从铁路的更外侧进行了包抄。这样的安排可以保证,铁路两侧的防线上的蒙古军队,一个也跑不掉。而赵旭为了对抗“华夏帝国”,征来了多数的蒙古男人,那么交战之后的结果,就几乎是灭族式的屠杀!
“陛下,全都准备好了,是不是就开始呢?”
与赵伏波一路的,依旧是安杰丽娜。这是他的八卦老娘——“百变圣女”娥吉塔妮的安排,意思是要诸皇妃雨露均沾,最好给她快快的生一大堆孙子,那她才真正满意了。
“开始吧,希望我们的速度够快,沿路这么多堡垒,要是慢一点的话,不知道要打到何年何月了!”
在赵伏波的命令下,第一发炮弹从装甲列车上,伴着震天的射击声放了出去。
“他们……他们……”
“快躲起来,他们开炮了!”
虽然蒙古士兵并不懂得,“燃油蒸汽机”带动的火车头,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不过那对他们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军官们扯着嗓音喊叫起来,在战场上这大概是战士们最需要关注的事情。
铁甲列车上重炮的炮手们根据目标的情况,迅速调整了他们射击诸元。在进行密集攻击之前,先要进行一次试射。就是这发试射的炮弹,就已经给堡垒里的蒙古人带来了巨大的恐惧。
“轰……”
海军火炮的爆炸,比之6军火炮要强烈不少。而且由于装药量大,这种炮弹的威力,实在是不负“龙熄臼炮”之名。巨大的爆炸形成的火球,在整个堡垒里翻滚着冲击着,带走一条条的生命和最后一丝冷静。
“准备,准备打仗了!”
堡垒之中的士兵们尖叫着,在爆炸结束之后,从藏身的地方涌出来。但这时,铁甲列车以及铁道附近布置的6军炮兵阵地,一起开火了。
列车上的火箭炮腾空而起,重炮的炮击远远扩散,清脆的“地狱使者野炮”,就好像是最响亮的1oo头的鞭炮。
噩运在呼啸之中,从天空向铁路不远处的堡垒扑了过去!
第152章 灭族的灾难
火红的弹道划过天空,当炮弹落在地下的时候,在震天的响声里,形成了一团团带着死亡的火球。附近的人和物,与泥土一起被抛向天空。
幸运的躲避起来的人,在震耳欲聋的炮声里,他们的耳朵就像被谁狠狠的塞住。可恶的来自“华夏军”帝国配套的战甲的头盔,并不能让他们捂住耳朵。
所有的人在强大的炮火压力的下面,张大了嘴拼命发出叫声。可是似乎除过自己之外,并没有人听到他的喊叫。灰尘在炸药掀起的气浪之下,从一切孔岤里冲进来。沉重的带着硝烟的灰尘,则完满了眼睛、鼻孔和嘴。
这几乎让人窒息,幸存的蒙古士兵,从他们拱着墙角里探出头来。他们的堡垒里的能见度几乎为零,炮弹扬起的灰尘,使明亮的汽灯的光芒,在灰尘下也变成了灰蒙蒙的,并且在气浪的冲击下,摇晃个不停。
什么是世界末日,这就是世界末日的景象!
在这个时候,什么情商好不好,权谋高不高纯粹不过是扯蛋而已。面对猛烈的炮击,唯一能做的,不过就是把脑袋塞进一切看起来结实而又安全的地方,却躲避那无处不在的杀伤。
然而,重炮的炮弹,并不会因为祈祷,也不会因为其他什么东西而改变他们的弹道。重炮的炮弹成群的落下来,扬起的灰尘把整个堡垒遮没在其中。
齐射过后,所有的火炮调转了炮口,对付这样的小堡垒,一次齐射的威力已经足够了。负责清剿的“枪骑兵”与“幽灵军”从四面八方向刚刚被炮击的堡垒围过去。
整个堡垒里附近,到处是残缺的尸体,那都是被被重炮爆炸时的气浪,直接从堡垒里扔出来。整个堡垒,此刻已经完全坍塌,原本如同城墙一样的宽墙上,架设着的铜炮歪倒在一旁。还有其他种种的作战装备,这时全都变成了不能使用的碎片。
当“华夏军”士兵骑着他们的“最战马”,出现在已经被轰成一片废墟的堡垒时。数千人的堡垒里,居然一个活着的都没有。从马上跳下来的士兵,搜索着附近。偶尔有一个、两个还能喘气的,直接指出腿侧的左轮手枪打爆脑袋。
“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
“华夏帝国”不玩什么虚的,也不玩什么文字游戏。侵犯了“华夏帝国”的领土与主权,就会被打死,而不是说打服就算完事。此刻已经被完全灭族的扶桑、完全被灭族的金。他们的文化已经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也许过个几百一千年,大家在博物馆里才会再看到他们。
军靴踩在黑色的被烈火燃烧过的土地上,倒地的尸体呈现千奇百怪的姿势,他们唯一相同的就是,身体焦黑被弹片撕扯的不成样子。
来到这儿的“枪骑兵”与“幽灵军”,除过放过几枪枪杀那些伤者之外,几乎是没有费一枪一弹就平了一个人数数千的堡垒。一个不留,最后尸体摞在一起,浇上燃油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也许有人说,这样太过于残忍。残酷的杀戮,会激起更多的反抗。但那样的理论,只能应用于人口大国,就好像是中华民族一样。像这种不过几百万一千万人的民族,消灭是非常容易的。
但这不算是残酷,因为不把他们消灭,那么他们将来就会有机会来屠杀掉8ooo万中华民族的百姓。稍稍想一下,做一个选择。虽然很无奈,但这是不得不如此。
恰是一句——天作孽尤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而这满地的尸体,冲天的火焰,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至于说反抗,这一次“华夏帝国”北征的原则就是“三光政策”,任何反抗的人都将被杀死。唯一妇女、1o岁以下的儿童,将会被集中起来,等着钦察汗国派人来接。
与残酷相对应的是,基于“如山军令”的,绝对不允许强j、抢劫、凌辱等等事件发生。唯一的要求就是杀,杀到所有人都只能低下头,听候“华夏帝国”的命令时为止。
也许有人说,这是残暴。那么就要反问一句,杀掉了8ooo万汉人的人不残暴,倒是打到侵略者老巢的人残暴,这他妈是哪一个胳膊肘拐成小儿麻痹的sb说的!
就在这一路“华夏军”士兵清理整个堡垒之中的蒙古人时,对面相对位置的堡垒,再度经受了炮火的炮火的洗礼。说真的对于这种数公里开外抛掷来的重磅炮弹,他们并没有什么抵抗的能力。
鉴于前次那个堡垒受到的毁灭式攻击,对面堡垒里的蒙古兵,唯一能做的,就是抛下手里的武器,远远的逃向无言。起先一个、两个蒙古士兵,抢到堡垒里不多的几匹战马,从爆炸的间隙里飞快的逃离堡垒。在他们身后,是在炮火之下勉强逃生的步兵。
“隆隆隆……”
当他们逃到外面的,在春天下变得一望无际的绿色,充斥着生命象征的嫩绿的大草原时。一排精锐的骑兵,手中举着步枪正排成整齐而又宽大的队形向堡垒围过来。
在步枪的射击下,根本没有人能够逃离。最战马上的“华夏军”士兵们,经过了长期骑射的训练。在马上的射击的水平,一点也不差。寥寥无几的向次射击,让逃跑的人身上的弹孔,被打得如同蜂窝那样密集。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