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道:“你这消息从何得来,莫要中了如来的计策!”
黄角道:“从何得来你却不必管了,总之万无一失便是。”黄角此刻却起了自负之心,他好不容易看见了可以和如来作对、阻止如来成事的希望,怎会轻易放弃?
元始道:“你若执意而为之,莫怪我将你擒了。”
黄角看了看悟空和阴阳两人,又看了看玄女,他估量了一下实力对比,自己只能挡住玄女一个,而这二十七个圣人,多半不是悟空和阴阳的对手,这一仗,打不得。但若是避战,便只有躲避,擎天玉柱共有八座,离了此处,便要再去旁处从头再来,这三百多年的功夫可就白费了。
元始见黄角犹豫不定,缓声道:“你何必为难,如来乃是天下公敌,我等也是为了这阵法来的。”
“哦?”黄角半信半疑,问道,“何不早说?”
元始道:“你说的却也并非全错,此阵法和如来凝练第三身息息相关,必要想法制止才成,但这法子,却不是毁阵,而是要——封阵!”
黄角不由得有些失神,喃喃道:“难道那人说的不对?”
悟空急道:“你说的那人究竟是哪个?”
黄角道:“实不相瞒,我早在多年前,便安插亲信混入西天,后来那几个亲信都成了西天菩萨,但对我却始终忠心耿耿,这消息,便是自他们口中传出来的。”黄角知道,元始和玄女等人这许多年来一直与如来为敌,这件事放到现在,倒也不算什么秘密了,说了倒也无妨。
玄女听了,露出一丝嘲笑之意,道:“你倒是极为自负的,难道你自认御人之术能胜得过如来?你掌控三十六圣人,靠的是魂血,如来御下三千诸佛、又有无边菩萨,只靠一篇经文即可,那几个菩萨,只怕早成了佛门中人,却回来反算你呢。”
黄角想要辩解几句,却又显得软弱无力,的确,他是败给了如来,败军之将不足言勇!黄角道:“既如此,一切听从你等安排吧,只要能斗败如来,我任凭驱使。”
元始呵呵道:“驱使倒是不敢当,只不捣乱便好。水滴石穿功夫,虽迟早成功,但这速度,只怕还不如如来凝练第三身快呢。不得其法,不得其法……”
黄角道:“你那法子,又有几分可成?”
元始如实告知:“七成。”
黄角却皱了眉,道:“若是不成呢?”
元始道:“成与不成,终要一试。”
这时,悟空忽然想起一事,凤凰曾说过,擎天玉柱上的阵法,他和相柳倒出了许多力,而相柳早被玄女所擒,若能得相柳相助,必能增加破阵的把握。
悟空将这事说了,玄女一阵惊喜,道:“你若不说,我都忘了。”
她伸手取出一个小囊来,向地上一抖,便将相柳放了出来,再一挥手,将相柳身上禁制尽都解开。
相柳抖抖身子站起,眼前场景,自己极为熟悉,乃是他和凤凰多年混迹于此的金天银地,他静静道:“放我出来作甚?”
悟空道:“你又不笨,应能猜得到。”
相柳几个脑袋一同晃动,道:“想让我助你破阵?白日做梦!我岂是叛师之人——”话说到此,戛然而止,相柳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然后手指玄女道:“你对我施了什么邪法?”
玄女也是一怔,她自从擒了相柳,便再没将他放出来,哪里谈得上施用法术。但玄女应变也快,道:“你若不乖乖听话,还有更厉害的等着你。”
相柳忽抱住头,极为痛苦地说道:“我的道念……我的道心……我的向佛之志去了哪里……”
第四卷 天机尽 第五零零章 封阵术
如果悟空等人知道药师佛重归灵山,一定能猜到相柳此刻发生了何事,如来那篇经文虽厉害,但最大的弱点便是,要时刻督导诵读才行,如今如来销声匿迹三百余年,散落天地间的众佛陀菩萨,心中之主如来早已荡然无存。
而相柳所受禁锢算是极深的,失去了这一部分,他才会觉得痛苦。
元始心中一动,他取出造化炉来,默念咒语,孔雀从其中振翅飞出,朝天清唳,语声中跳跃着自由的欢欣。
玄女若有所悟,于是对相柳道:“做了几万年的梦,此刻该醒了吧,为人傀儡的滋味当真好受?”
相柳抬起头,狰狞道:“要你来管?我偏不助尔等,又能怎样?”
阴阳见了相柳,心中极其厌恶,他自始至终一言未发,此刻却身处一根手指来,凝出一界,将相柳罩了进去。
这一界,乃是阴阳所主,界内生死,由他来定夺。相柳居于其中,也未见有五行之力,但觉浑身说不出的不自在,忽而,他身上却如被铁箍箍住,九颗头颅如同爆裂一般疼痛,全身血液都聚到了头上。
此刻,只闻阴阳声音入耳:“这阵法,你知道多少?”
相柳使尽全身力气迸出两个字:“不知!”
阴阳神念一动,相柳一颗头颅砰然炸开,鲜血将这一界染得通红,道道鲜血沿着气罩流了下去。
阴阳又问道:“如何?”
相柳已疼得无力气说话,只摇晃脑袋。
阴阳再施法术,又是一颗头颅炸开,此刻但见相柳身躯小了许多,想是流血过多所致。
悟空看的心中难受,对阴阳道:“此法不当。”
阴阳道:“我会留他性命,只是当年祸害七神猿,其中便有他一个,因此见他便恨。”悟空顿时无语,阴阳这是在泄愤呢。
阴阳也不再问相柳,心念闪动间,相柳头颅又碎了三颗,悟空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恨之若极,性命亦无关紧要了,可莫坏了大事。”
阴阳将这一界收了,相柳从其中掉落下来,软瘫瘫摔在地上,悟空对元始一伸手,道:“救命的丹丸,给几颗吧。”
元始掏了几颗仙丹,丢入相柳口中,他一阵苦笑,老君炼丹,只怕从没想过会被相柳这孽障吃入腹中吧。
好在相柳尚有求生之意,他囫囵吞枣般将这几颗仙丹咽了,再不敢看阴阳一眼,只闭着眼睛默默运功。当年也算叱咤风云的人物,曾和凤凰联手将真武麒麟追的四处奔逃,现在却轮到任人宰割的地步了。
见相柳伤情已稳,悟空道:“相柳,好歹你也算是五类之王,如来是何等人,你又不是不知,何苦为了一个执念,与天下为敌?”
相柳反而嘿嘿一笑,道:“我偏不助你们,如何?”
玄女叹口气道:“悟空,莫费口舌了,这世上有一种人,是天性本恶的,你信不信。”悟空默然,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本恶,自古以来争论难定,但自己认为,人之初生,并无善恶之分,一切习性都是后天养成。相柳到了今日的境地,养成如今的心性,和他那个乖戾怪恶的师父泥犁菩萨有极大干系。
元始道:“师姐说得不错,确有这样的人存在,损人而不利己,心中便畅快许多。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哪知相柳吐出一口血沫,道:“胡说些什么!”
悟空急问道:“有哪句说的不对?难道论错你了不成?”
相柳道:“我之所以不惜性命这样做,并非如你们所云,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悟空看了看相柳,忍不住心中发笑,相柳本就生得极为丑陋,又被阴阳折磨了一通,此刻看上去,实在是难以用言语形容,就如同地狱中捞出来的油炸恶鬼又涂抹上一层鲜血一般可怖。但偏偏就是从他口中,说出了“燕雀焉知鸿鹄之志”这样的话,显得气氛极为怪异。
黄角大仙恨恨道:“孰为燕雀,哪个又是鸿鹄?”
相柳道:“汝等抱残守缺之人,自然便是目光短浅之燕雀,我师如来,存出天之志,他不为鸿鹄,哪个敢当?”
相柳之言,听在悟空耳中,别有一番滋味。天下人清楚事理的,多以如来为恶,他出天不错,但所行所举均触众怒,自然为众人不齿。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也被相柳当作心中崇拜的榜样,相柳不愿相助众人,并非其他缘故,他失了道心道念,再无向佛之志,但他对如来的举动是打心眼里赞成的,既然如此,这可难改他的本心了。
悟空向相柳投去一道复杂的目光,人有本心,便再难更改,以己愿强加之,并非自己初衷,而若不动些手段,元始封阵之举便把握不足,这可如何是好。
玄女见悟空为难,便对相柳道:“好吧,既然你不愿说,唉,不得已,只好动用搜魂之法了,这法术极为痛苦,你忍着点便好。”
相柳面上惊色一闪:“什么?你居然会这等邪术?”
玄女笑道:“天下法术,哪有正邪之分,但看如何应用而已。”
相柳急忙摆手,道:“我说,我说。但我说了又能如何,这阵法非成即毁,是没有法子封起来的。”
元始道:“旁的无需你来管,你只说你当时是如何布阵的便好。”
玄女喝道:“若有一句虚言,莫怪我心狠了!”
元始道:“他若扯谎,我自然看得出来。”
相柳稳了稳心绪,一五一十将布阵的情景从头到尾说了出来,擎天玉柱八座阵法各有不同,他这一通话,说了近一个时辰才罢。
元始听得最是认真,时而颔首、时而皱眉,待到听完之后,便盘膝坐在地上深思。众人知道元始在思虑封阵之法,都静默立在旁边等候,唯恐打扰了他思路。
这时,悟空见孔雀自天边飞了回来,他在这里呆着也是无聊,便迎了上去,问道:“去了哪里?”
孔雀此时眼神通彻明亮,显然已摆脱了如来经文的禁锢,终于还复自由之身,他道:“我自然是去寻大鹏了,不想齐天岭却见不到他,又往武当山走了一遭。”
“武当山?”
“不错,麒麟携两子和大鹏在武当山与真武、紫微一同修行,对那几个小辈大有裨益。”孔雀道。
悟空点了点头,道:“孔雀兄终于逃出魔掌,可喜可贺。”
孔雀道:“因我之故,反送了我父亲性命,实在心中愧疚。”
悟空也叹口气道:“凤凰前辈视死如归,是可敬可叹,但此事注定,却也不是因你之缘故。更何况……素闻凤凰有涅槃之术,或许便有大惊喜出现呢。”
孔雀略显迷茫,道:“涅槃之术,徜徉死生之间,我是丝毫不懂的。借你吉言,但愿如此吧。”
这时,元始双目一睁,并无惊喜神色,而是镇定如常,沉声道:“先去青丘山!”
玄女倒是有些喜悦,问道:“悟透了?”
元始点了点头,道:“八阵相连,按次序,要从东面开始。”
众人一起往青丘山行去,元始当前,悟空和阴阳护在左右,玄女收起相柳和孔雀紧随其后,黄角大仙也毫不犹豫带着二十七圣人浩浩荡荡跟在后面,元始封阵之事,对他来说也极为牵挂。他本是天姿国色的西王母,一生尽为如来利用,最后落得个烟消云散,若不是自己得了秘法藏了心机,只怕已是神魂俱灭了。
断了如来凝练第三身的源头,只是黄角的第一步计划,如来若无第三身,仅凭泥犁菩萨一个,黄角大仙便无太多惧怕,若再能连纵齐天岭众人,剿杀如来指日可待。这才是他的根本目的。
元始和阴阳、悟空先到了青丘山,阴阳一转身,手指身后黄角大仙等人,喝道:“退出百里!”黄角大仙脸色一变,他知道阴阳是为元始着想,但自己委实没有恶意,被这么一喝,心中实在不舒服。
玄女道:“同仇敌忾,十里便罢了。”
阴阳见玄女说情,便也不再强加要求,但他始终面朝着黄角,警惕十足。
玄女和孔雀也不登擎天玉柱,只在远处观看,元始来在擎天玉柱之上,只有悟空离他稍近,但有不测之变,也好及时出手。
元始早将这八座阵法想透,但他此刻心中还有些忐忑,此类阵法,已臻天阵级别,而他之前所悟的阵法,极少达此高度的。天地阵法之上,便是阴阳混沌大阵,那是自己此生也难逾越的一道鸿沟。
元始一经决断,便迅疾出手,这阵法说起来复杂,但元始出手何其之快,但见他在阵中游走,身影如风卷过,也不知施了多少个布阵之法,改了多少阵眼,动了几处阵基。
旋即,元始停住身形,道:“如何?”
这句“如何”,却是问悟空的。悟空心领神会,他立在当空静静感知。金天银地中并无造化之力,但因如来发动阵法缘故,却充盈着反造化之力。过了良久,悟空面露惊喜,道:“果真有效!”
第四卷 天机尽 第五零一章 功尽弃
悟空清楚察觉到,元始更改过阵法之后,青丘山附近反造化之力浓郁程度竟真的变淡了许多,看来封阵术果真有效。
元始虽说过,封阵有七成把握,但真正成功时,还是令众人极为兴奋,黄角大仙最是激动,身躯微微颤抖,仿佛已见到了如来授首之日。
元始歇息了一阵,阵法之道,最耗心力,要将身心调至巅峰状态,才能力保万无一失。片刻后,众人又来到东南擎天玉柱会稽山。
这八座阵法大同小异,彼此呼应,因此封阵也要有先后顺序,有过先前经验,此次元始不再犹豫,身法展开,在阵中行了几趟,又将此阵封了。接下来驾轻就熟,依次行过南方招摇山、西南长留山、西方浮玉山、西北不周山、正北谯明山,七座幻阵都被元始轻松封住。
悟空欣喜地感觉到,这天地间的反造化之力,真的是越来越少了,玄女突发奇想,竟生出奇效,这可真是意外之喜。无了反造化之力,如来第三身凝练便将停滞不前,这对如来的打击堪称致命。
来到最后一座擎天玉柱,便是位于北方的谯明山,元始立在峰顶,久久不动。悟空问道:“大天尊为何不动手?”
元始转向悟空缓缓道:“此阵一封,如来便再无翻身之时。凭你和阴阳修为,在这天地中镇守,如来只怕永世不敢出头了。”
悟空道:“那又怎样?”
元始笑笑道:“没什么,不知为何,我忽然有些犹豫……无妨,造化一脉,岂会有错,错的定是如来才对!”
悟空默然,其实这个想法,他也曾经有过的,如来本就是天外之人,他一心出天,视此天地众生性命如草芥一般,那是因为,这些人在他眼中,本来便如蝼蚁一般,何惜之有?造化一脉,惜此天地造化,和如来作对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自己有了这想法,却因为,自己并非是一只纯粹的造化神猿啊……
他正想着,元始已经动了,一旦决断,便再无任何犹豫,须臾之间,最后一座幻阵被封,元始静立峰顶,不知在想什么。
相柳见八座阵法被封,朝天一声悲号,叹道:“可怜我师!”
黄角大仙哈哈大笑,语声尖利,直冲天穹,仿佛无数年的积怨都从这笑声中倾泻而出。
玄女长吁了一口气,幸得元始天尊对阵法之道极有悟性,这才能断了如来成就第三身的根,她自入此会元以来,便琢磨着和如来明争暗斗,虽占了些上风,但心中总是惴惴不安,始终看不透如来的作为。今日八座幻阵封起,总算心里踏实下来了。
悟空也知道,如来最大的依仗,只怕便是大日如来之身了,如来时时刻刻都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元始功成,貌似如来再无机会翻身,而如来,真的就这么被击败了吗?这也似乎太简单了一些。
众人正各怀心意思索,就在这时,异变突生,元始和悟空立在擎天玉柱之上,忽觉擎天玉柱一阵剧烈晃动,似是有人用一柄巨大的铁锤敲击了一下,晃动之后,便再无动静。
而此时,只见擎天玉柱九枝上那座阵法,居然泛起一阵肉眼可见的波纹,然后……消失了!
元始脸色剧变,他在其余七座阵法中都留下了印记,因此知道,这八座幻阵,乃是同时消失的。
而悟空虽不知其余七座阵法也消失不见,他却能觉察得到,已经几乎消失的反造化之力,居然如浪潮卷涌一般回来了!
这股反造化之力,远胜从前,若说原来天地中反造化之力如天空星光点点,那此刻便如骄阳高照一般,浓郁程度增了十倍不止。
悟空能察觉出这变化,玄女自然也能,她面色由红转白,瞬间变了几次,而后张口喷出一口鲜血来,身子摇摇欲坠。
而相柳见众人变化,他虽不知内情,但也能猜到大概,于是仰天大笑,嚣张道:“都在吾师算计之中!”
黄角大仙尚自懵懵懂懂,问道:“怎么了,怎么了?”
元始喃喃道:“败了,败了,原想截断源头,却不料反而成就了如来……”
黄角连问几声:“什么?这是怎么回事?不是定能成功的吗?”元始哪有闲暇答他,还在苦苦思索幻阵的本来面目。
黄角气恼不过,奔向相柳,便要杀之泄愤,悟空忙道:“不可!”相柳固然可恶,但这个丑陋的怪物乃是五类之王,天知道五类之王还有什么用处,可不能随意杀之。
阴阳见悟空护着相柳,伸指幻化出一界,将相柳装入其中,此界在阴阳指尖上转了几转,陡然消失不见,不知去了哪里。
黄角连最后一个泄愤的出口都没有,怒喝一声,带着二十七圣人飘然远去。
悟空担忧玄女,飞过去问道:“可有大碍?”
玄女摇摇头,脸色仍是极差,但那口鲜血喷出后,已渐渐定了心绪。答道:“这一次,真是一败涂地。”
悟空眉头紧皱,回想起此事前因后果,不由得对如来之心机深邃又有了新的认识。当年昆仑仙岛一战,现在回想起来,如来显然未尽全力,他若一开始便放出那只白玉手掌和大日如来断臂,片刻便可将天庭一扫而空,什么造化炉、蟠桃母树。除了未必破解得了6吾御下开明兽之外,天庭之物,自当尽归如来所有。
但此时,如来却不紧不慢,和天庭纠缠游斗,似乎是刻意在等着齐天岭援兵到来。而齐天岭大军来袭,如来只留一个泥犁在昆仑仙岛,自己却携主力到了三十六天和三清装模作样。
这一耗,一直耗到悟空和五神猿、玄女到来,如来才放出了大日如来断臂。
他为何不早去夺取造化炉,造化炉本就是他所有,拿到手中,自然能发挥出大用处来。
之后,造化炉到了元始手中,凭元始对阵法的痴迷,见了这许多从未见过的阵法,自然要钻研明白才肯罢休,而恰恰玄女又生出这个想法来,叫元始尝试去破解擎天玉柱上的阵法。这一系列计策环环相扣,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结局终归还是按照如来预想走了下去。
想到这里,悟空不禁问道:“如来,为何不自己封阵,那样岂不是万无一失?”如来这计策虽妙,却也有相当大的风险,万一元始参不透造化炉中阵法,万一没有玄女献计,万一封阵失败……
玄女苦笑道:“你还不懂么,他这一举动,其实重在攻心!如来封阵,自然易如反掌,他偏要借我等手来做这件事,乃是向我等示威:‘你们,斗不过我的’。”
悟空不屑笑道:“单凭此役,便想消磨我等斗志?也忒小瞧我等了。”
玄女道:“自然不单单如此,如今反造化之力胜过当初十倍不止,大日如来的凝练速度自然快了许多,这对我们来说,便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心中时刻放不下的。”
悟空点点头,玄女说的没错,天知道大日如来出世会是什么模样,阴阳虽说五神猿能制住大日如来,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一旦失败,那便是万劫不复的后果。
那现在,应该怎么做?等待?还是去寻找如来所在?
“能寻到如来吗?”悟空问道。
玄女摇了摇头,如来所使的藏匿之术,叫做界中有界,这法术几乎不是这天地应该存在的东西,莫说寻到如来就是一件极难的事,即便寻到了也擒他不住。
悟空还有些不甘心,又看了阴阳一眼。
阴阳也道:“确是无甚办法的。”
此时,元始悄然无声,飞离了金天银地,不知去了何方,孔雀也没看懂什么,他见元始离去,玄女和悟空、阴阳似是有话要说,便也振翅离去,到武当山寻大鹏去了。
玄女也不去追元始,叹道:“这次,元始受创最重。”
的确如此,元始向来以阵法而自骄,打击一个人,最好的手段就是,在他最擅长的领域给他沉重的一击。
元始满怀自信,在自以为成功的时候迎来了当头一棍,他心性修为虽不低,但挥出这一棍的,却是他曾经的师尊、如今的对手——如来。看似并无损伤,但一道心障已不知不觉形成,能否迈过这一关,便只能靠自己了。
阴阳道:“适才擎天玉柱动了,这阵法真是厉害。”阴阳将相柳拎了出来,还给玄女。悟空道:“此獠还是交由玄女看管吧。”他对阴阳道:“我要闭关。”
“闭什么关?”阴阳一怔。
悟空道:“眼看大日如来便将出世,若不闭关修炼,万一敌不过他,岂不万事休矣?”
阴阳拉住悟空道:“唉,你闭关又能怎样,阴阳之境,已超出这天地限制了,再修炼也难更进一步。”
悟空听阴阳话里有话,问道:“那你帮我寻个好去处。”
阴阳道:“早就与你说过,现下就去吧!”
玄女问道:“哪里去?”
阴阳拉起悟空便走,头也不回答道:“出天!”
第四卷 天机尽 第五零二章 上青天
玄女一听说“出天”,心中一慌,再要问时,阴阳带着悟空已不见踪影。玄女更是暗惊,这两只神猿的速度,都已经超过了这天地所限,看来,这方天地确是容不下他们了。
悟空被阴阳拉着一路向上,他知道要出天,势必要往上走。
这一去,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高出无数倍,悟空但觉罡风拂面,几乎有了窒息之感。二人张口都极为困难,只用神念传音。
“为何要出天?真的能出去吗?”悟空问道。
阴阳道:“鲲鹏叫你我出天,自有深意,能与不能,全在一试。”
“天外有什么?”这个问题,是悟空一直想要知道的,这天地是个大炉子,炉外的世界会是怎样,究竟是不是外人将如来和盘古投入炉中,这些谜题在悟空脑海中魂牵梦萦,但只在炉中,或许永远也寻不到答案。鲲鹏要阴阳和灵明出天,意图何为?难道鲲鹏自己也出不去吗?
罡风如此之烈,筋斗云都施展不出,到了此处悟空但觉反造化之力不似金天银地那般浓郁,可能擎天玉柱上阵法所控范围也有限。悟空心中稍安,若是整个天穹都有反造化之力倾入,那可真是一场灾难了。
这天地中人,都用造化之力修炼,天地万物,都靠造化之力生长,反造化多了,自然大受影响。而这还是小事,更重要的,反造化之力多了,一旦到达一定浓度,会不会使得会元之厄提前呢?会元之厄一来,虽然天地万物化为乌有,如来一切努力归零,但造化神猿也将化归混沌,自己费尽苦心探得的这许多秘密,全部灰飞烟灭,那可不是自己所愿。
事到如今,悟空只有盼望反造化之力来得慢一些,好腾出时间来,让自己能知道天地洪炉的由来。
又不知提纵了多少次身形,悟空向下望去,只觉雾蒙蒙一片,自己玄空法秘诀虽修炼至极,但这距离实在太远,已看不到地上还有什么了,而往左右看去,八根擎天玉柱可看得清清楚楚,擎天玉柱分作九支,在天穹之顶渐渐向中央聚拢。悟空知道,擎天玉柱聚在一起之处,恐怕就是这炉子的开口处了。
天地为炉,如果此刻有人在炉外观看,应能见到,两只小猴此时从炉底启程,此刻已经过了炉子一大半高处。而过了此地,再往上去,更是难上加难。
阴阳道:“当年鲲鹏便是在此地停留,现在又不知他去了何处。”
悟空道:“这么说,上方空间,你也未曾去过?”
阴阳道:“在此停留,你我均有余力,按照鲲鹏所说,这天地仅能困住天圣,你我已臻阴阳之境,出去自然不成问题。”
悟空笑道:“我倒不是怕了,只是在想,上面究竟会有什么呢?”
阴阳道:“想也无用,我记忆中并无丝毫关于天外之事。走罢!”阴阳一声喝,身子跃起,阴阳之境的法力使出,片刻无了踪影。
悟空一惊,他怎会如此之快?阴阳境界和自己不分轩轾,他能做到的,自己不应落后才是。只是自己初登阴阳之境,运用之法还有所欠缺。
悟空立在当地想了想,若有所悟,原来使用法力,都是将造化之力自混元道果中引出,而经过吸收千丈玉造化,自己阴阳二叶已经凝实成形,将混元道果几乎覆盖住,难道阴阳之境,是要直接从丹田中阴阳二叶直接使用正反造化?
所谓福至心灵便是如此,悟空心念一动,正反造化同时御出,像平常使用法力一样,顿时一股奇异的感觉袭来,身子轻了许多,而罡风之猛烈,也不似从前那样可怖。
果然如此!悟空不觉暗责自己蠢笨,以为修为到了此境界便万事大吉,却忘了修炼之道需时刻不辍才行,身怀重宝而不知如何运用,岂不是暴殄天物的感觉?
不过片刻,悟空便追上了阴阳,阴阳轻咦一声,道:“你怎比我还快?”悟空道:“你不是在等我么?”阴阳道:“哪个等你来着?”
二人说这话,身法并无丝毫停顿,又行了一会,忽见天顶一片天青之色。
悟空向上仔细看去,不觉停住了,阴阳停在他身边,手往上指,道:“那是……”悟空自然也看得清楚,天青之色正中,赫然悬着一颗太阳。
太阳啊,居然是一颗太阳。这颗太阳,自然见过了无数次,便是刚才向上飞来,也看的清清楚楚。但悟空从未想过,这颗太阳居然就在炉子里头呢!悟空心中震撼无与伦比,而阴阳自然不知悟空在想什么,问道:“那是不是日头?”
悟空茫然点点头,那自然是日头,但是悟空是后世来的,他知道真正的太阳周围,有九大行星,地球和太阳中间,还有金星水星的存在,他和阴阳一路行来,什么也没见到,直接便看到了太阳,这怎么可能?这颗太阳,绝对是假的,就如同须菩提祖师界中那些大了一圈的星星一样,并非天地中真正的太阳。
谁人有如此魄力和能耐,能造出供给天下万物光辉的太阳来,悟空感觉,自己越来越接近谜底了。
悟空道:“莫停下,走!”
二人直奔那颗赤黄铯的太阳行去,又行了会,但觉浑身燥热难当,他两个如此修为,天下之火自然不能奈何他们,但这太阳散发出来的热量,却非他两个所能承受得住的。
阴阳先忍不住道:“再这样行去,怕是先化为飞灰了。”
悟空道:“无妨,日头居于天中,你我向旁边行去,自然远离它。”
日由东向西而行,二人一路向东横着飞来,果然感觉清凉许多,几乎行到了天边,悟空道:“自此地而上,便无大碍。”
继续向上,距那片青色天空越来越近,而越往上行,悟空越是心惊,这颗太阳,居然如此之大,以目视之,怕不有百十万里之巨。不过若非如此,也不足以叫天下万物获益。
将这颗太阳抛在脚下,二人均觉稍有疲累,这一番赶路,远胜过一场大战,罡风时刻不歇,愈往上行,愈是猛烈,他俩驻足这一处,只怕玄女和泥犁都待不上片刻。
在这罡风之中,二人盘膝,静坐调息。阴阳之境,造化生生不息,混元道果转起,阴阳二叶渐渐充盈补满。混元道果中造化,自然是之前修炼所得,以他俩的修为,这道果所含造化虽然不是无穷无尽,但想要耗光却也几无可能。
修炼之后,二人顿觉精力充沛无比,便又继续赶路,而此刻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悟空见那颗太阳渐渐西沉,再无丝毫燥热之感,变得清凉许多。
再往上看,悟空又是一惊。按他所想,既然太阳是人造的,那么日夜更替,必有皓月星光出现。但他往上看去,却不见有星月出现,而在这黄昏来临之时,这青天上,渐渐现出了许多洞孔来,洞孔中渐渐透出微光。
阴阳和悟空对视一眼,惊讶道:“难道这便是地上所见的星光?”
悟空也无语,天上无星,地上所见的星光,其实只是这孔洞中发出来的光芒,这片天,更像是一个大漏勺!
那么,月亮呢?悟空问阴阳道:“今儿是初几了?”阴阳笑道:“我哪里记得这个?”
悟空暗道,没见到更大的洞孔,地上便看不见月亮……咦,自己刚在金平府看过满月,今天该是农历十六,既望之夜,怎么会没有月亮?
正想着,只见东天上一个大洞现了出来,这片青天,如同挖了许多小孔的幕布,被人扯着自东向西移动,远远看去,可不就像是皓月西移?
阴阳道:“那……那是月亮?”
悟空苦笑点点头,道:“恐怕,也没有别的说法了。”
他俩都知道,这片天,不是天,而是一个巨大的洪炉,但他们却没想到,造此洪炉之人,只造了一颗太阳。而月亮星辰,却用这般令人啼笑皆非的手段。就是这一片满是洞孔的幕布,骗过了天下人。
阴阳道:“出天出天,便是要看看这天后面有什么东西。”
悟空此时也充满了极大的冲动,二人展身便往那最大的洞孔——月亮奔去。
罡风虽猛烈,却阻挡不了二人出天之心,天宇空旷,灵明和阴阳也不觉孤单,这天地洪炉,弄人无算,每到会元之厄,便是万物众生消亡之日,那幕布后面隐藏着的人,到底想要做些什么?
行进越来越是艰难,二人每一个提纵,也不过万里,这一次,足足耗了半个时辰,才行到那洞孔之前。
悟空先仔细看这幕布,并非布帛所制,而似是泛着青光的玉石,能禁得住如此猛烈的罡风,自然非寻常之物可比。
天底下哪里还有这么坚硬的东西,悟空第一便想到,这玉石,八成和擎天玉柱材质相同。他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洞孔,不有着心有所惧,这些洞孔,如果都是靠五类之王鲜血挖出来的话,要死多少麒麟凤凰?
离那洞孔越近,便越显其大,这天幕和地面相距,不知千百万里,地上凡人都能看的清清楚楚。悟空粗略丈量,这个洞孔也有十万里之遥。
而透过洞孔向内望去,只有一片白光……
第四卷 天机尽 第五零三章 天外兽
悟空提醒阴阳道:“前路未卜,还是歇息一下吧。”
阴阳点点头,他两个虽是阴阳之境,在天地洪炉内算是绝顶高手,但天外的世界完全未知,单看这座无边无际的天幕和那轮极大的红日,远非他二人修为所能企及,故此还是要小心为上。
他两个闭目静坐良久,功行圆满,便一起起身向那个洞孔飞去,又飞了半天,终于到了近前,悟空抚摸着洞旁的青色天幕,喃喃道:“果然便是擎天玉柱材料所制,只是……怎会有这许多?”
阴阳道:“擎天玉柱在炉中虽算得上稀奇,但在天外或许遍地皆是,又有奇物专能克制擎天玉柱也未可知呢。”
悟空眼前一亮,阴阳说的的确大有可能,若能寻到克制擎天玉柱的东西,不知对破解那几个阵法有无用处。
悟空道:“进去吧!”
他两个互视一眼,一起纵入其中。
这天幕只是薄薄一层,不过两丈厚,洞孔之中,罡风极烈。两人刚入其中,便猝不及防,被一股罡风卷了出来。
二人立在空中,心中惊骇。
原来,这些洞孔便是罡风来源之处,本以为两丈距离,一跃即至,却不想连两尺都未进入,便被吹了出来。
阴阳作势再入,悟空拦住他,陷入思索当中。天穹各处,均有罡风,若每一处星光都是一个洞孔,那么,岂不是从任何一处有星光处都可出天?
炉内罡风,就从这些洞孔中吹入,而这些洞孔遍布天穹,这便说明了,这块天幕后面,尽是无边无尽的罡风?
风,无孔不入,如果是这样,自己和阴阳即便冲过这块幕布,能否在天外立足,这些洞孔中的罡风,是否还有差别?
悟空估量一下,刚才那股罡风之力猛烈至极,他和阴阳即便有备而入,想要通过这里,也只怕极为困难,于是道:“换一处试试。”
月旁有星,相比之下,这洞孔虽比月亮的小了许多,但也有数百里方圆,他两个朝向这洞孔飞去,还未到近前,难以行进,看?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