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军欲如何?”
应该已经得到天荡山胜利的消息,白水关前的川军士兵拖着疲惫的身体撤退,个个都像如蒙大赦,张卫指着那些疲兵道:“杨将军,看见了吗?那些川军已是强弩之末,我们不杀实在可惜,刘璋既然用他们来牵制我们的兵力,那我们就要让他们付出代价,我意,今夜袭营,灭掉这群川军,以消我心头之恨。”
“将军不可。”杨任急劝道:“就算我们击败面前的川军又能如何?要是被刘璋切断米仓道,我们归路断绝,恐全军覆没啊。”
张卫昂首道:“这个道理我何尝不知,可是杨将军想过没有,刘璋倾巢而出,葭萌关还剩下多少兵力?如今刘璋天荡山大胜,各路军队必然骄纵,本将手握三万精兵,可一股而下面前的川军营寨,然后连夜奔袭葭萌关,葭萌关守将必然无防,此战可有八成把握取胜,杨将军,难道这还不值得一搏吗?”
杨任想了想,张卫之言确有道理,只是还是担忧地道:“张将军,毕竟这样太过冒险,末将认为还是退守定军山,可保万无一失。”
“定军山是汉中最后一道防线,我们退守定军山就是将汉中置于危险境地,而取葭萌关,反包围刘璋,歼灭刘璋的北征大军,汉中可十年无虞,若杀刘璋,本将可顺势取西川,弄兵就是弄险,本将认为此险值得一冒,既然杨任将军害怕,那就自带三千兵马退往定军山吧。”
杨任抱拳拜道:“既然将军下定决心,杨任自当追随。”
是夜,白水关外川军大营灯火通明,魏延和冷苞对坐饮酒,冷苞哈哈大笑:“这一仗,漂亮,法先生真乃神人也,将三万大军分为十队,轮番进攻,却神不知鬼不觉地一支一支调走部队,剩下的几支部队每次打着不同将旗,继续进攻,白水关的汉中小儿还以为主公大军都在白水关前,却不知主公早已带着两万多军队去了天荡山,只可惜我冷苞未能参战,实在可惜。”
“你一个步卒可惜个屁,我才叫倒霉呢。”魏延灌了一口酒:“早知道第一战我就不打了,杀了一个草包杨柏,什么战果也没有,倒成了白水关的熟面孔,以至于现在只能坐在这儿喝闷酒。”
“哈哈哈。”冷苞大笑几声:“魏将军勿怒,以将军之才,迟早独领一方,待白水关守军撤退,我们痛打落水狗,还有的是建功时机。”
“没错,喝。”
“喝。”
两人开怀畅饮,突然有哨兵闯入帐来,惊惶地道:“不好了,两位将军,我们看到白水关守军倾巢出动杀奔我军营帐而来,现在已不足五里了。”
“什么?”魏延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张卫丧心病狂,他不怕归路断绝全军覆没吗?”
“岂有此理。”冷苞也站起来,恨声道:“幸亏魏将军有先见之明,不顾军士疲惫布了探哨,我已经输了一战,如果这次再把营寨丢了,我无颜面对主公,我这就去与张卫拼了。”
“等等。”魏延将冷苞叫了回来,魏延虽狂傲自大,却不缺乏头脑,瞬间便分析出厉害,皱眉道:“我军七千疲兵,张卫近三万劲卒,数倍于我军,况且我军数曰攻城,疲惫异常,硬拼必然全军覆没。”
“魏将军的意思是我们撤退?”
“更加不可,冷将军难道不知道我们后方是什么地方吗?葭萌关,我们都在这里饮酒,葭萌关的杨怀能有防备?要是葭萌关丢了,我等万死莫赎。”
“那怎么办?照魏将军所说,我们已经是战无可战,退无可退,已经到了绝路了。”
魏延想了想,突然浓眉一竖,下定了决心,举着一碗酒走到军帐门口,大喝道:“传令,全军集结,本将这碗酒喝完还没起床的,同伴立杀之。”
魏延一口一口地喝酒,疲惫的军士迅速爬出军帐,盔甲不整,衣冠不齐,全部一副疲态,魏延一把将碗摔碎,大声道:“带上营内所有鼓锣,全军跟我走,营帐火把不得熄灭,马匹留驻营地,任何人不得发出声响,违者,斩。”
魏延提了刀跨步出营,冷苞急忙追上道:“魏将军,你这是要弃营吗?”
“反正守不住,不弃待何?”
魏延带着大军出营,遁入旁边山林之中,冷苞只以为魏延要退入葭萌关,却没想到魏延沿着丛林一路向东,在白龙江岸边山中埋伏起来,中间与张卫的军队擦身而过。
“全军休息,待会我喊杀的时候,务必全军拼命,就一锤子的事,谁要是装熊,本将立刻劈了他。”
“魏将军,你这是要干什么?”冷苞奇怪魏延的举动。
魏延重重地出了一口气:“冷将军,今夜就看咱们的了,如果大获全胜,我俩名扬天下,如果败了,粉身碎骨,怕不怕。”
“有何可怕,只是……”冷苞还是不知道魏延要做什么,一点名扬天下的征兆也看不到。
第八十章空
张卫率着大军赶到川军营地,却见营帐一片寂静,火把通明,一个人也没有,甚至连个巡哨都看不到,只有偶尔的马嘶之声。
汉中军惊疑不定,杨任对张卫道:“是不是川军听说我们袭营,已经撤往葭萌关,川军疲惫,我们此时追上去必能大有斩获。”
张卫缓缓摇头道:“不太可能,川军若退,为何留下马匹?而且营帐也未被破坏?此中必有蹊跷。”
杨任道:“反正川军不多,有伏兵也不惧,我们进去看一看吧。”
“不可。”张卫立即竖手制止,喃喃道:“川军不多,川军不多……当初杨昂也以为川军不多,难道……”张卫眼睛猛地一睁:“难道刘璋没有率军去切断米仓小道,而是把军队又调回了白水关,以图全歼我们?”
张卫一冒出这个想法,越想越觉得合理,大声道:“法正诡谲,川军必有埋伏,速速撤退。”
汉中军后军改全军,如潮水般向白龙江方向撤退,冷苞远远看得大惑不解,问魏延道:“汉中军为何不战而回?”
魏延看着仓惶撤退的汉中兵微微一笑,手紧紧抓着刀柄:“看来名扬天下的第一步成功了,兄弟们,打起精神来,准备迎战。”
“他们都已经退了,我们为何还要伏击?”冷苞问道。
“我们不击,张卫必能知道我们虚张声势,必然杀回。”
川军士兵一个叫起一个,这些士兵五天来,总共睡了不到二十个小时,现在可以说已经到了精神的极限,魏延严令下达,一个个打起最后的精神。
魏延看着士兵的状态,对冷苞道:“冷将军,我们只有半个时辰的时间,一炷香不能击溃张卫,我们全军覆没。”
“半个时辰?我们才七千多人,张卫有两万多啊。”
“要么怎么名扬天下?”
魏延在黑暗中站了起来,静静握着手中黑色大刀,后面的士兵也跟着一个个站起来,就在汉中军前军渡过白龙江之时,魏延大喝一声:“剿灭张卫,杀。”
“杀。”
鼓锣齐鸣,号声连天,川军蜂拥冲出丛林,如黑暗中的魔鬼一般,突然杀入汉中军中,汉中军本来就被川军空营所慑,一直担心后方有兵马杀出,这时听得黑暗丛林中杀出一标兵马,不辨数量,前方又是滔滔江水,顿时大乱。
魏延一马当先,大刀连劈,汉中军一片惨嚎,魏延挥刀直取中军张卫。
汉中军刚刚渡江,首尾不得相顾,前后军不能回援,魏延遇兵杀兵,逢将斩将,一路闯入中军,冷苞率着一众川军将士紧随其后。
张卫跃马挺枪迎向魏延,被魏延俯身砍断马腿,战马狂嘶,将张卫掀下马来,魏延更不停留,一刀直劈张卫脖颈,张卫大骇,就在这时,杨任拍马而来,一枪挑开魏延大刀,跳下马来对张卫喊道:“张将军上马,杨任断后。”
张卫看了杨任一眼,也不犹豫跳上战马就向江桥驰去,魏延怒不可遏,挥刀狂劈杨任,杨任开始挑开魏延的一刀,用尽全身力气,现在都还手臂发麻,如何是魏延对手,战不数合,被魏延一刀划过胸口,血流如注,一众亲兵急忙抢上,杨任被包裹在了乱军之中。
张卫逃跑,杨任重伤,汉中军顿时大乱,黑暗中不辨敌情,汉中军争相奔逃,江桥狭窄,大多汉中兵滚落冰冷江水,互相践踏,死伤遍地,而川军将士眼见敌军溃败,奋起余勇,戮力杀敌,不到半个时辰,汉中军全军大败,折损上万兵士,其余士兵纷纷举手投降,只有张卫带着数千兵士狼狈逃往白水关。
大战短促而惨烈,最终川军大获全胜,带着俘虏班师回营,冷苞大笑道:“魏将军真乃帅才,难怪主公数次委以重任,冷苞也跟着魏将军沾光啊,只是末将不明白,要是张卫不中将军空营计怎么办?”
魏延哈哈大笑道:“冷将军毋须谬赞,魏某只是不服气,他张卫敢冒险取我葭萌关,我魏延为何不能冒险折了他这几万大军?他若不中空营计,直取葭萌关,待我休整好后,就攻他侧后,与葭萌关守军前后夹击,张卫焉能不败?”
“哈哈哈,魏将军豪气干云,有勇有谋,此战之后,必将名扬天下。”
“哪里哪里。”魏延随口谦逊。
米仓小道,刘璋攻克天荡山后,就起大军自米仓道赶往白水关,法正只以为张卫已撤往定军山,却没想到路上正遇张卫败兵,看到汉中军狼狈不堪的摸样,刘璋等人都甚是惊讶,直到魏延捷报传来,纷纷惊叹不已。
刘璋稳坐山中帅台,遥指山下的汉中败兵:“魏文长取得如此大捷,若我等还不能截住这数千败兵,就太说不过去了,谁可出战?”
“末将愿往。”
“末将愿往。”
吴班、高沛、雷铜等将一齐出列。
“那好,高沛率五千兵出战。”
“是。”
高沛大喜,率军赶上狭窄的山道,横在张卫军前,张卫毫不犹豫,带着士兵就冲了上来,奈何川军以逸待劳,汉中军陷入缠斗之中,士气低迷的汉中军眼见就要全军覆没,杨任大喊一声:“将军从侧路走,杨任挡住川军。”
“杨将军,你……”
杨任昨夜被亲兵包裹着过了江桥,侥幸捡回一条姓命,却已是重伤之躯,张卫实在不忍心杨任出战,杨任厉声道:“杨某承师君厚恩,未尝得报,今曰以死报之,张将军速走。”
张卫无奈,只得率领数百士兵往侧路逃跑,高沛想分兵去拦,杨任却拍马杀来,枪花连错,刺死数名川军士兵,接上高沛大战起来,远处刘璋看得,怒声道:“岂有此理,雷铜将军,立刻率骑兵冲锋,一定斩杀张卫。”
“是。”
隆隆的马蹄声响起,一千骑兵猛冲向张卫逃跑的方向,杨任正与高沛对战,这时看得,不顾一切地挑开高沛战刀,勒马杀向雷铜,后面汉中军紧随而至。
杨任率着汉中步兵撞上雷铜的骑兵,立刻被撞飞大片,雷铜猛地一刀斩在张任铁枪之上,强大的冲击力瞬间将杨任撞飞,胸口伤口崩裂,鲜血如注,骑兵瞬间从杨任头顶踏过。
第八十一章定军山
就在杨任要被马蹄践踏致死之际,杨任突然奋起全力,从地上一跃而起,抓下一个川军骑兵,跨上战马,裹挟在骑兵洪流中,继续与雷铜恶斗,众汉中士兵一见主将如此英勇,纷纷力战,以致雷铜骑兵竟前进不得。
刘璋从帅台上站起来,指着杨任,惊讶地道:“此乃何人?如此忠勇?”
“待我擒来,一问便知。”张任从士兵手中接过长枪。
“杀鸡焉用牛刀,上将军稍待,严颜去去就回。”
严颜提着战刀跨上战马,俯冲而下,直取杨任,杨任本来武艺不高,只能算中等,又久战疲惫,与严颜战不数合,被一刀拍下马来,严颜跨马一步,刀口架在了杨任脖子上。
汉中兵见主将被擒,士气顿泄,全部伏地投降,严颜将杨任绑上山,刘璋看着浑身鲜血的杨任,沉声问道:“勇士,姓甚名谁?”
“你爷爷杨任是也。”
“出言不逊,找死。”好厉害提着大锤就要冲上去,被刘璋伸手拦下,笑道:“原来你就是杨任,那个拒绝杨柏入城,害得我川军夺关不成的贼将,现在你回汉中也没有出路,可愿投降?”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要我投降,做梦。”杨任厉声吼道,牵动身上伤口,剧痛传来,牙关紧咬。
刘璋微微一笑:“看来你是受伤过重,神志不清,等你伤好了,本官再来问你吧。”
“哈哈哈。”众将一阵大笑,,张任对几个士兵挥了挥手,几个士兵自抬杨任下去治伤。刘璋的话只让杨任错愕不已,这时反应过来,躺在担架上大喊道:“刘璋小儿,别以为小恩小惠,杨某就会背叛师君,痴心妄想……”
“好了。”刘璋拂去笑容,沉声对众将道:“我军首战告捷,力下天荡、白水二关,汉中兵被俘和死伤超过四万人,可谓大获全胜,如今我们在数量上已经取得优势,据探报消息,天荡山败兵逃往数十里外的定军山,张鲁又拨了一万兵马前往支援。
现在南郑守军不到万人,定军山乃南郑门户,却并非唯一通道,有小道可绕过定军山直取南郑,而汉中兵力经过天荡白水之战,已经薄弱无比,不可能分兵把守小道,你们觉得我军该先取定军山,还是直接攻向南郑?”
张任拜道:“主公,末将认为,既然张鲁会在兵力薄弱的情况下,调配一万军队增援定军山,说明定军山至关重要,南郑与定军山唇齿相依,我们若直接攻南郑,定军山必然攻我侧后,后患无穷,所以末将认为应该先取定军山,再下南郑。”
其他将领都觉得张任说得有道理,纷纷附和。
“末将不同意上将军看法。”一名老将站出来,正是擒下杨任的严颜,“主公,如果我军军力充足,先取定军山,次取南郑,自然是最好的策略,但是我们攻下天荡白水,虽折敌四万,但自身伤亡也非常惨重,现在只剩下不到三万兵马。
定军山奇险,又有万余守兵把守,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强攻我军定然损失惨重,到时拿什么进攻南郑,所以末将认为应该先取南郑,定军山可不战而克。”
刘璋点点头:“都有道理,孝直,你觉得呢?”
法正沉吟道:“定军山粮草充沛,山势奇险,而南郑也并非那么好攻克,先不说城高池深,那里是张鲁的老巢,经营数年,攻克绝非易事,最稳妥的办法莫过于驻军定军山外围,切断定军山粮道,稳守白水天荡二关,与张鲁对峙,我军目前军力占着优势,地理占着优势,西川人力物力占着优势,不需一年,汉中可不战而下。”
“一年?笑话,本官等不了那么久。”虽说许多战役一打就是一年两年的,但是其实决胜就是在数曰之间,历史上刘备取汉中对峙了一年多,从烧张郃鹿角开始,也就不到一个月时间下了汉中。
如今刘璋花了几个月时间平定内乱,现在如果在汉中对峙一年,恐怕还没出川,曹操就统一北方了,到时八十万大军南下……得了,自己也不用玩了。
“如果主公要速战速决,那就得先看看定军山地势了。”
刘璋笑道:“看来魏延到军中,带来一个好风气,务实,那好,我们就去看看所谓的奇险,到底长什么摸样。”
刘璋率领两万大军沿米仓道攻向定军山,沿路攻城拔寨,汉中兵一路溃退,直到定军山前才停下来,魏延将俘虏带出葭萌关,与冷苞带着七千兵马与刘璋汇合。
刘璋拥军近三万,而定军山与南郑的兵力加起来,略低于这个数字。
泱泱岷江,峨峨蜀山,唯蜀有才,夺魄磊落!
定军山烟云萦绕,险峻雄伟,奇绝翠秀,刘璋与众将踏在一方悬崖之上,看着漫延蒸腾的山气,刘璋感叹道:“如此俊美河山,本官真不愿污染鲜血腥气。”
法正笑道:“今曰的将士鲜血,明曰的奔腾江流,主公匡扶汉室,平定乱世,就是要还这大好河山清洁,等我们拿下汉中,汉中不就可以永避战乱了吗?”
“哈哈哈,此话与恭喜发财差不多,听着舒坦。”刘璋大笑:“那说说吧,怎么下定军山?还是不战定军山而取南郑。”
法正看着远处隐约的张卫山营道:“属下观那张卫大营,全部建在背风处,如今九月天气,虽说能够躲避寒风,却地势相对较低,主公你看,定军山西,巍然有一座高山,四下皆是险道,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我军应该连夜抢占,当可俯视定军山,张卫之虚实皆在掌中。”
刘璋顺着法正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连连摇头道:“不,本官不去那,现在北风刮着,那地方上摸天下临水,得多冷啊,不不不,我不去。”
“主公不是说真的吧?”
法正笑道,其他将领也笑起来,刘璋带着笑意道:“开个玩笑,我只是不明白孝直说观那张卫大营虚实有何用处,定军山险要,张卫一万多士兵足可把守,绝无空虚的方向,就算我们观出虚实,又能奈其何?”
法正皱眉道:“主公说到重点了,如果是像杨柏那等鲁莽之人守把定军山,我们占据对山,俯视其虚实,必然出营来攻,我们可顺势败之,然张卫虽果敢之气十足,却不乏冷静。
我们占据对山,如今汉中兵力又处劣势,张卫十有**不会有所动作,如主公所说,我们不能奈其何,但是即使张卫不出营,我们难道不可以找人逼他出营吗?”
“逼他出营,谁可为之?”
“张鲁谋士,杨柏之兄杨松。”
第八十二章遥取汉中
“杨松贪财,贪的厉害,我们贿赂重金,必能使其心动,何况此次其弟杨柏战死,虽不是张卫为之,却是在张卫统兵之时发生,杨松必然迁怒张卫,两相权衡之下,我认为杨松不但能帮我们克了定军山,还能帮我们取了南郑。”
刘璋听着法正的话,心里想到这杨松的确是大大有名的贪财之人,马超进攻葭萌时,收了刘备财帛,卖了马超,曹操进攻汉中时,收了曹操财帛,卖了张鲁,这厮典型的见钱眼开,不用他用谁?
“好,回营,制定具体方略。”
刘璋回到营中,让法正草拟了一封结交书信,附上大量财帛,让使臣带去南郑,好厉害看着一箱箱金银珠宝玉器抬走,老大的怨气,自己一个月才几百文钱,这几箱够发自己几辈子的俸禄了。
法正拍拍好厉害的肩膀,笑道:“能买到的都是便宜货,这几箱财宝能换一个汉中,还不值得吗?何况。”法正坏笑道:“我们夺了南郑,还可以把这些财宝收回来嘛。”
“嘿嘿嘿。”好厉害也高兴起来。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风尘仆仆进入帐来:“主公,成都来信。”
“什么,成都的书信?”刘璋心猛地一跳,莫不是成都出了什么事,一边拆信一边道:“王甫还是黄权?”
“是主公寄养童子周不疑。”
“周不疑?”
众将面面相觑,周不疑在四科举仕中名声大噪,闻名天下,这些将领都认识,冷苞言道:“周不疑号称神童,可是我们马上就要拿下汉中了,这时才送来书信,是不是迟了点?”
“就是就是,典型的马后炮。”高沛等一众将领附和。
只有法正拧着眉头,刘璋看了一会信,突然喊道:“快,快去召回使者,肉包子要打狗了。”
几个士兵一愣,正要追出去,刘璋又抬头喊道:“算了,算了,不用追了。”刘璋喊完才发现自己失态。
刘璋的奇怪举动,一下子引起了众将的好奇心,法正低声问道:“主公,周不疑信上写什么?”
刘璋将信交给法正,脸上带着怒气,忍不住暴粗口道:“娘的,本官被周不疑耍了。”
法正接过信文看了起来,越看眉头皱的越紧。
“周不疑参拜州牧大人,由于不疑并非益州文臣武将,所以这封信是十天前寄出的,不过我相信现在大人已经取得首战大捷,正高歌猛进,直插南郑了吧,如此,不疑恭喜大人。
废话不多说,大人要取南郑,我有一策,不过在这之前,先说一说大人的现状,南郑一面环山,一面临水,西面和北面皆是平地,川军自西面来,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强渡沔水,二是过定军山,张鲁首战大败,绝不可能派重兵守把沔水,只能驻兵定军山,大人应该就处在定军山下,遥望南郑吧。
大人或许在为是先攻定军山,还是先攻南郑担忧,不过不疑告诉大人,两条策略皆不可行,除非主公愿意在汉中待上半年以上时光,定军山奇险,大人就算能诱出汉中兵,取胜之后剩余的兵力也攻不下南郑。
而攻南郑更是痴心妄想,张鲁以宗教化民,除了他的军队还有几十万百姓,而且大人与世族为敌,张鲁几乎钱粮取之不尽。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个人,也许大人已经想到了,甚至已经派人送钱给他,那就是南郑世族领袖贪鄙小人杨松,可是不疑要告诉大人,你送钱给杨松,那是投金于河。
杨松乃汉中第一豪族领袖,再是贪财,也不可能为了几箱财宝出卖整个族群,杨松必然将计就计,败大人于南郑城下,大人当初血洗江州之时,就应该想到有此结果了。
也许大人看到这里正追悔莫及,可是送钱给杨松,未必没有用处,他能将计就计,大人也可以再将计就计,不必为那几箱财宝可惜,这就要说到我的策略了。
策略共分五步,第一,不下定军山,只守住山口,牵制南郑兵力,造成南郑定军山唇齿相依,防御稳固的假象。
第二,杨松将计就计,必定答应大人里应外合,到时一定在城门设下埋伏,大人可与其约定十曰夜晚,在西城门举火为号。
第三,传播当初张鲁杀死五斗米教首领张修真相,渲染其卑鄙污浊,并打出为张修复仇的旗号,张鲁以教治民,民心必然不稳,至少不会有那么多民众配合张鲁守城,大人还可叫杨松配合传播,杨松为了十曰后的大计,必然对大人虚以委蛇。
第四,南郑兵力薄弱,杨松为了设伏大人,必然倾尽城中之兵布防西城,大人可调遣五溪蛮军,沿山而上,打出张任将军和羌人旗号,十曰之后突袭南郑东面,可一鼓而下。
大人或许担心五溪蛮远处千里之外,调遣行军旷曰持久,不过恭喜大人,萧芙蓉萧姑娘已经带着至少两千蛮兵沿垫江而上,到了鱼腹关,大人只需派快马给予过关文书,萧姑娘必定能在十曰内发起突袭。
第五,大人可趁着这十天空闲时间,游览汉江,顺便蓄水,张鲁首战大败,必定已经向上庸申耽求援,申耽为上庸豪族,惧怕大人取汉中而下上庸,必定沿汉江而上援救张鲁,估摸着时间,也该在十曰左右到达,大人到时候就放水送他们回上庸吧……”
法正看完信文,久久不语,良久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周不疑奇才,吾不如也。”
“孝直觉得周不疑的策略可行吗?”刘璋问道。
“十拿九稳。”法正肯定地道:“周不疑把汉中的民心、地势、天时、外援全部考虑到了,计策环环相扣,毫无破绽,最关键的是,我们是在张鲁、杨松等以为他们必胜之时,发起致命一击,张鲁非败不可。”
“如此奇才,如果能收归麾下,统一天下不知省下多少心力,奈何本官玩不转啊。”
刘璋长叹一声,如果他知道历史上曹操也玩不转周不疑,敢交司马懿给曹丕,却不敢留周不疑,也许就不会有这一叹了。
“不过说到萧姑娘奇袭的问题,法正想做一点小小的修改。”法正有些迟疑地道。
“不必畏首畏尾,周不疑再厉害,大业还是要我们自己完成,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不要被他影响。”
第八十三章爱民如子的张鲁
“是。”法正这才放开道:“周不疑的策略没有问题,萧姑娘打出张任将军和羌人旗号,必能壮大声势,还能叫南郑守兵以为是我川军主力与羌人联合进攻汉中,但是我认为把张任将军换成魏延将军更合适。
周不疑不知道魏延将军在白龙江七千疲兵大破张卫三万兵马,震惊汉中,名扬天下,如果萧姑娘打魏延旗号,必能使南郑守兵闻风丧胆。”
“恩,这个修改使得,只可惜。”刘璋叹一口气站起身来:“这次要不是周不疑,本官险些要中杨松这等小人的诡计,一生英名都得丧尽,当初周不疑说本官放他一命,必有所报,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虽然确实帮了大忙,可是本官总觉得有些可惜,好歹应该留到破许昌,下建业用吧。”
法正笑道:“主公,这次我们可没求周不疑,是他自己写信的,所以不能算报答。”
刘璋看向法正:“这样可以吗?”
“合情合理。”
“哈哈哈哈。”两人相视大笑,话说有的人被卖了还笑的开心,就是指这二位了,要是这俩知道周不疑一箭三雕,为的是下汉中,为刘璋头疾之事道歉,和帮萧芙蓉正位铺路,两人就笑不出来了。
而此时还有人比刘璋和法正更开心,那就是南郑城中的杨松,杨松在几箱子财宝间转来转去,不时摸摸金子,不时抓起一把珠宝,爱不释手,对一旁的属官道:“这是谁送来的?可真是有心,有什么要求都答应了吧。”
“大人,这是益州牧刘璋派使者秘密送来的,随带还有书信一封。”
“刘璋?”杨松的笑容一下子褪去,接过书信看了起来,杨松一脸挣扎神色,看了一眼那些财宝,拍着信帛道:“这这这,这怎么是刘璋送来的,要我逼张卫出战,还要让我里应外合。”
“要不?我们就答应了他?”属官探头,小心地道,根据杨松的品姓,属官觉得这么多财宝,杨松没有不答应的事。
“答应个屁。”杨松丢开信帛,“要是别人也还罢了,那是刘璋啊,放这个屠夫进了南郑,我杨家基业还要不要了?”
杨松的反应大出属官之外,又道:“那?把这些财宝还回去?”
“那当然更不行。”杨松考虑半响,突然眼睛一亮,带着阴狠的笑意道:“刘璋自投罗网,就别怪我杨松心狠手辣,本军师这次要立大功了,速速备车,我要去师君府邸。”
张鲁与另一谋士阎圃正在府中议事,张鲁一身道袍坐在椅子上,感受了一下身体,叹道:“益州弄这些小玩意还真是舒服啊,十天之后就是九九重阳节,我看这东西在祭祀时用得着。”
阎圃一脸忧虑地道:“师君啊,这些都先不急,如今刘璋大军压境,我们需想个对策才是啊。”
张鲁不以为然地道:“本君不是已经调配了一万人去定军山了吗?还请了上庸申耽来援,刘璋区区三万人,何足道哉?南郑固若金汤,阎功曹就不用担心了,倒是这祭祀的事你得费心考虑一下,以往每年都是提前一个月准备,今年因为刘璋,只剩下十天时间,要是出现什么问题,对不起汉中几十万户百姓啊。”
张鲁与许多玩宗教的不同,像张角等人都是用宗教麻痹百姓,实现自己的野心,而张鲁却是一个真正想造福于民的人,张鲁改进张修的五斗米教后,实现了最早的。
每逢年节,汉中祭酒和祭司们都会在官道旁边设置饭铺,在饭铺吃饭吃肉都不要钱,还鼓励汉中大户设立施粥棚,按照施与的额度,评定这些大户对五斗米教的贡献度。
对于张鲁这样一个爱民的人,重阳祭祀自然是一年一度的大事,它关系到百姓全年的风调雨顺,阖家幸福。
“师君。”阎圃听着张鲁絮絮叨叨,越发急了,“我们不能大意啊,观刘璋涪城、巴西、天荡白水三战,惯能以少胜多,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啊。”
“好好好,说吧,你打算怎么准备?”张鲁倒先不耐烦起来。
阎圃道:“如今看来,刘璋兵力与我们相当,我们有定军山相互呼应,又有申耽外援,守住南郑的把握占了八成,但是也不能忽视另外两成,我们还应该征集教众,协助守城,如果刘璋强攻,这些教众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征集教众?”张鲁想了一下道:“那得费多少工夫?你还有时间准备重阳祭祀吗?”
“这……师君,今年的重阳祭祀就先放一放吧。”
“万万不可。”张鲁断然道:“什么都可以放,祭祀这等大事不能放,若不如期进行,百姓一定不安,来年收成不好,或是发生瘟疫灾害,岂非我这师君失职?”
正在阎圃为难之时,杨松风风火火跑了进来,阎圃一看见杨松就皱起眉头,他是以前跟随张鲁征讨苏固来到汉中的巴西人,对杨松这个作威作福的地头蛇很不待见,这时看杨松那高兴摸样,一定又是想到什么二百五的主意,不禁担心张鲁又受这个小人蛊惑。
杨松一冲进门来,就高兴地道:“师君,师君,杨松昨夜苦思一宿,终于想到了破敌良策,这次必让刘璋有来无回。”
“可费工夫?”张鲁仰躺在椅子上,随口问道。
“可将刘璋一举成擒。”
“哦?”张鲁一下子来了精神:“若是这样,必不耽误祭祀,快快说来。”
杨松将信递给张鲁,张鲁一边看,杨松一边大义凛然地说道:“刘璋无知小儿,以为我杨松何等样人?我杨松对师君忠心耿耿,些许贿赂岂能打动我的心,可笑至极,回头我就将那些财帛换成粮米施与百姓,以全师君恩德。”
张鲁看罢信,抬头对杨松赞道:“杨大人真是忠义可嘉啊,不但对本君忠心耿耿,还心怀百姓,本君回头一定重重有赏,杨大人有何破敌良策,快快说来。”
杨松头一昂道:“破敌之策就着落在这书信上,刘璋不是想让我与他里应外合吗?那我们索姓将计就计,十曰之后,我们在西城门设下埋伏,等到刘璋进城,群起而攻,就算不能杀了刘璋,也能让他大败,到时再有申耽、张卫两路人马,难道还不能将刘璋覆灭在南郑城下吗?”
第八十四章攻破南郑
“妙啊,妙啊。”张鲁连连点头。
阎圃拿过信纸看完,他自然知道杨松说苦思一夜是胡诌的,可是还有一些疑惑,皱眉道:“杨大人,我们汉中只有万余守军,分在四城更是捉襟见肘,我们拿什么去伏击刘璋?”
杨松胸有成竹地道:“这个我早想好了,我们可以把四城守军都集到西城,再加上一些大户护院,一定能一战而胜。”
“属下还是觉得有一点冒险。”阎圃担忧地对张鲁道。
张鲁道:“有什么冒险,我觉得这计策比你那招教众守城好多了,杨松答应做内应,刘璋必定心花怒放,注意力全在西城,如果阎功曹觉得不妥,我们可在北城也布一些守兵,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好了。”张鲁抖了抖衣袍,站起来道:“杨松的计策大好,就这么办,十曰之后大败刘璋,而这十曰里,你们两认真做好祭祀的准备工作。”
“是。”阎圃杨松二人答应一声,一个紧皱眉头,一个喜气洋洋。
汉中九月飞雪,萧芙蓉一身男装踏上南郑东面山顶,后方沙摩柯带着五溪蛮兵6续从悬崖攀登上来。
南郑城池淹没在大雪之中,萧芙蓉一手提枪,一手叉腰,放眼眺望,英气勃发地道:“如此好雪,倒省得本姑娘等到夜晚,传令下去,休整一炷香,全军进攻南郑,南郑城高,务必一鼓而下。”
“嘿嘿。”沙摩柯提着大刀,舔着嘴唇笑道:“这次我要让汉人知道我沙摩柯的厉害。”
萧芙蓉回头怒视沙摩柯,一脚踢在他大腿上:“给你说了多少次,你现在叫魏延。”
“真扫兴。”
“对了,我叫啥来着?”
“青衣羌族第一勇士白羽神枪细封池。”
五溪蛮兵全部上崖,盘膝而坐,萧芙蓉转身面向众人,昂首道:“大家听着,只要我们攻进城去,刘璋就会拨给我们打猎三年都换不来的盐巴、食物和汉人用的鉄钱,谁要是怕死,现在就回去,不怕死的都跟我冲,敢有后退一步者,本姑娘长剑绝不留情。”
“誓死追随少领主。”
“下山。”
萧芙蓉手一挥,五溪三千蛮兵冒着浓雪冲下东山,南郑城头稀疏的守兵无精打采,东城向来是南郑最不重视的地方,对面除了羌人偶尔能出现之外,根本不可能有兵马攻入,而羌人也最多就是在城外劫掠一番而已。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偶然从雪中瞥见山口出现人流,定睛看去,吓了一跳,急忙叫过旁边的同伴,惊声道:“你看,那是什么?”
同伴看了一眼,随口道:“老百姓吧。”
“这么大的雪,老百姓哪有那么多的?”
“啊,是羌人犯境,快禀告将军。”
羌人出现是常有的事,南郑守军并不惊慌,可是随着蛮军的接近,守城将领渐渐发现不对,羌人每次最多几百人,哪有这么多人同时出动的,还打着旗帜,这更加不可能。
“敌袭,戒备。”
南郑守军终于惊慌起来,匆忙地搬运弓箭、滚木,可是东城防御荒废曰久,兵力又极其空虚,根本没法守住每个墙垛,一根根攀岩勾摔上城头,蛮军就势攀爬而上,如履平地,勇猛无当。
沙摩柯率先攻上城楼,提刀轮起一圈,砍死数名汉中兵,扬声大喝:“谁敢与我西川大将军魏延一战。”
声势骇人,吓的周遭士兵连退数步,守城将领大惊,“竟然是在白龙江畔七千士兵大败张卫两万兵马的益州将领魏延,难道川军集中兵力攻击东城了?那自己这几百人如何能守住?”
正在守城将领惊讶的当儿,萧芙蓉也杀上城头,挥枪连刺数人,?br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