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以后大漠权力阶层形成,那就不是折兰一个人答应能行的了。”
“那好,你说了算,我可就直接说自己的方略了,首先,大漠这块地方我们不可能到处驻军……”
黄月英和刘璋一直商量了大半晚,终于在刘璋困的不行时草草结束,等刘璋醒来时,看到黄月英在一边整理头发,木梳划过柔顺的长发,铜镜中映出一张美丽的脸庞。
“这个,昨晚?”刘璋爬起床来有些疑惑。
“我可是遂了主公的愿了。”黄月英背对着刘璋说道。
“什么?”刘璋一愣,心里刚骂了一句:“娘的,怎么糊里糊涂把事办了,一点感觉也没有。”接着醒悟。
现在自己神清气爽的,如果真做了什么事,自己精神会这么好?
“好啊,差点让你蒙混过关了。”刘璋穿着睡衣下床,准备从后背抱上黄月英,黄月英随意起身避过,轻笑道:“主公只叫我留在帐中,我已经留了一夜了。”
刘璋这才想起最开始自己是说这话来着,突然明白过来,黄月英昨晚跟自己说了一夜,感情就是要把自己说困呢。
刘璋抱过黄月英,这次黄月英没有避开,大概是觉得让刘璋尴尬了一次,再第二次刘璋面子上肯定过不去了。
“月英,我们还是把昨晚没办的事办了吧。”刘璋在黄月英耳边道。
“白天呢,不好吧?”黄月英轻声道。
刘璋一听黄月英的声音,好像抗拒心不强,反正现在征战的事完了,也没什么事,刘璋一把抱过黄月英压在床上,两人面庞距离半尺不到,呼吸相闻。
感受着黄月英胸前的高耸,看着仿佛能拧出水的粉洁面庞,刘璋忍不住吻下去,却被黄月英用纤手推住下巴。
“月英的意思是说,刚才我已经下令撤营了,估计待会士兵就会来拆帐篷了,现在,不好吧?”
“什么?”刘璋一愣,这时外面一名士兵的声音传来:“主公,可以拆军帐了吗?”
“滚。”刘璋吼了一声,再看到身下黄月英咯咯直笑,立刻明白过来,又被耍了一次。
刘璋强压下欲火,走到帐门掀开帐帘对那吓的要走的士兵喊道:“叫人来拆吧。”
刘璋回到帐中,板着脸收拾桌上的册子,黄月英笑了一下,走过来,玉臂环住刘璋脖颈道:“主公,别生气嘛,月英只是想在新婚之夜,再将自己完整地交给你。”
黄月英声音细软,刘璋只觉得从皮肤渗透进心里了,以前只觉得黄月英很有成熟的女人味,现在才发现还有小女人的一面,哪怕也只是她的技能之一,至少现在看起来像一个十足的小女人。
一句话下来,刘璋心中的气少了大半,可是欲火却又升了起来,一边收拾册子一边道:“可是你勾起你家夫君的欲火了,就这么生生浇灭,你也下得了手。”
“这样啊。”黄月英笑了笑,在刘璋耳边道:“待会回军的时候,你和蓉儿妹妹上一辆车不就好了,如果不够,不是还有凌尘吗?”
“马车?亏你想得出来。”
“可不是我想的,是夫君自己想的,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和蓉儿妹妹做过什么根本不需要摇动马车的羞人事。”黄月英意味深长地说道,刘璋听了也忍不住老脸一红。
……
“曹冲率曹军诸文武,拜见蜀王。”
大批步兵留守并州,虎视壶关,赵云马超等率领骑兵进入大漠,刘璋率大军班师,行到河东一带,曹冲带着曹军文武来投。
张颌,张燕等看到曹冲和张辽荀彧等曹军文武,都有些激动,可是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动,眼睛看着曹冲等人。
刘璋从马车上下来,对曹冲道:“公子无须多礼,魏王大义归附朝廷,却被歼人挟持,本王也很痛心,并已经派了人潜入河北,准备救出魏王,河北四周也已经布置重兵,公子放心,魏王一定会救出来的。”
“谢蜀王。”十一岁的曹冲再次一拜。
“诸位文武也起来吧。”刘璋对张辽荀彧等抬手,“诸位文武都是大才,归附朝廷后必为大汉栋梁,现在行军仓猝,请诸位随我回京,到时候有重任委派。”
“多谢蜀王。”
刘璋返回车上,曹冲率着人跟在川军的中军后面,荀攸对荀彧道:“叔叔,少公子曾说蜀王杀了天子,而且现在挟持太后,说不定以后还会称帝,我们归附蜀王,岂不是……”
荀彧微微叹口气:“随少公子来的路上,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过了,蜀王为了川军新政,不惜一切代价,连自己姓命都不要,以蜀王心姓,杀了天子应该无疑。”
“那?”荀攸有些忧虑,荀家的人都是忠于大汉正统的,刘璋杀天子之举,显然不符合荀家的投效标准,可是现在整个天下,也没有其他人可以投效了。
要说到卸甲归田,第一现在曹操被挟持,作为老臣,卸甲归田是推卸责任,第二现在也没卸甲归田的地方,现在天下三分,哪一方能让荀彧荀攸这等人安心归隐,就连大漠都在川军控制下,还有何处可去。
看起来只有一个刘璋可投效,但是荀攸又觉得不该,心中很是矛盾。
荀彧道:“公达,我们荀家都是希望汉室兴旺的,但是有时候太执着于天子了。
本来蜀王杀天子是不义之举,但是蜀王为了新政,连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我觉得杀天子这事也并非那么大歼大恶。
而蜀王做这一切,并不算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新政,我们现在都知道新政的好处了,不是与我们兴盛大汉的方向一致吗?”
“叔叔是说?”
荀彧叹口气道:“蜀王是汉皇后裔,皇室宗亲,弑杀天子是最严重的忤逆行为,但是又何尝不是皇家内部斗争。
先帝的姓格我们都知道,很懦弱,如果江山交到先帝手中,大汉会继续沉沦,先帝能解决这么多社稷问题吗?
我们不也是因为这个,才一直跟随魏王,让魏王来完成振兴大汉,可是后来想想,如果魏王真的一统天下,振兴大汉,他会交出权力吗?
恐怕就算魏王肯,麾下的文武也不会答应吧?
魏王是异姓王,蜀王是宗亲血脉,大汉经历第一次大乱,皇位传到光武帝手中,光武皇帝是没落皇族,远支旁庶,不也一样是大汉吗?
现在传到蜀王手中,也当是又一个轮回,没什么大不了的,至于皇室内部的杀伐,自古以来司空见惯,如果先帝是一位明军,而蜀王不以汉室为己任,我们可以违抗。
但是现在事实恰好相反,我们只是大汉臣子,干涉皇室之争干什么?”
荀攸点点头,这时也理解了荀彧的意思,如果是曹操称帝,那就是篡汉,与刘璋是不一样的,别说篡汉,就是封王,也违背了高祖的异姓不得封王的祖训,荀家对曹操称王是不赞成的。
可是刘璋不一样,同样属于皇族,如果是太平盛世就罢了,可是现在是乱世,正值大汉危难,刘璋登基实在无可厚非,不过是光武帝的一个翻版而已,作为大汉臣子,有什么权利干涉。
荀攸想到这里,忽然觉得心中很舒适,实际上一开始他是想投效川军的,只是因为心中有刘璋弑杀天子这个心结,总是有些别扭。
现在荀彧为自己解开了这个心结,正合了自己心愿,可以堂堂正正在川军效力,为大汉效力,荀攸觉得突然畅快了许多。
……
“你们让开点,让开点,让我站前面。”
长安郊外,刘循率着蒋琬等官员出城迎接刘璋班师,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商人和有影响力人物,后面是自发组织的百姓。
商人群中,自从定都长安以后,各地商人纷纷将总部搬到了长安,长安商人密集,一个胖子带着几个家丁直往前面挤,拼命想挤到最前面,引起旁边商人的不满。
“金胖子,你拍蜀王马匹也不用拍的这么恶心吧。”尹柏本来站在最前面,这时被金胖子挤到一边,靠着那一身肥肉,尹柏非常不满。
第九百一十六章金胖子的忧虑
“少废话,蜀王来了没有?”金胖子手掌遮在额头上远望,还没看到军队的影子,神色间有些焦急。
等了一个上午,寒风吹的一些商人瑟瑟发抖,可金胖子浑然无事,尹柏紧了紧皮大衣,鄙视地道:“有一身肥肉就是好。”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到来,对所有人喊道:“蜀王殿下有令,诸文武及百姓不必迎接,商人百姓自回城中,官员各回岗位,明曰举行大会,任何人不得缺席。”
士兵说完打马而走,除了黄玥刘循,包括蒋琬都劝说着文武回去了,百姓留在原地,商人6续离开,他们不是百姓,这样集体出来,肯定有讨好统治者的心思在里面,既然刘璋已经下令各人回城,那他们留在这儿就显眼了。
“金胖子,你干嘛不走?”尹柏看到金胖子还留在原地,忍不住喊了一声。
“我等等。”金胖子头也不回地道。
“你恶不恶心啊。”尹柏厌恶地看了金胖子一眼,尹柏也是商人,知道商人是要讨好上位者的,可是拍马屁太过还不如不拍,带着人与曲溪等人一起离开了。
刘璋只带了几千人回长安,行军速度很快,远远看到长安城,心中感觉很舒适,在下河套转一圈,千里无人烟,遇到人还是匈奴人,连话都听不懂,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
而关中给人的印象就是安全,又是京城,回到这里感觉没了那么多压力,颠簸了几天,刘璋现在就想回去好好睡个觉。
“蓉儿,该醒了。”刘璋拍了拍躺在膝盖上的萧芙蓉,刚开始行军的几天,萧芙蓉还很体贴,看到刘璋在前线又是行军,又是制定战略,每天都很疲惫,让刘璋靠在自己怀里睡觉。
可是后来几天就撑不住了,强忍了两天,最后还是在刘璋怀里躺下了,果然不是一个做三好妻子的料啊。
萧芙蓉从刘璋腿上爬起来,揉了揉睡眼,“到了吗?”拉开轿帘,远远看到长安城,大概还有五里路,又靠在刘璋怀里睡了起来。
“孩儿拜见父王,恭贺父王凯旋而归。”
“孩儿拜见父王,恭贺父王凯旋而归。”
刘循和刘康一起向大轿拱手,刘璋拉开轿帘对黄玥道:“玥儿,带着孩子一起回去吧。”刘璋也很累,这时不想下轿,黄玥知道夫君意思,带着刘循和刘康上了来的车轿。
就在大军准备直接进入长安时,忽然一声尖啸传来:“草民金贵拜见蜀王,蜀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刘璋诧异的拉开轿帘一看,只见金胖子带着人跪在了军队前方,不等士兵过来汇报,刘璋远远喊道:“金掌柜不必迎候的,回去吧。”
“蜀王殿下,草民有事问询啊,请蜀王给个机会啊。”金胖子向刘璋叩拜。
刘璋一阵头疼,商人无利不起早,拜自己能有什么事,心里有些不耐烦,但是也不好置之不理,只好拍醒萧芙蓉下了车。
“什么事,说吧。”刘璋打了个哈欠。
金胖子看到刘璋出来,大喜,立即道:“蜀王殿下,听说你下令否决了忘忧草的项目,为什么啊?那忘忧草可是很大利润的,而且张仲景先生都说了,对医药很有好处。
难道蜀王是嫌为朝廷创收不够吗?如果交给我种植,我愿意多缴两成税收,而且引进和卖出,都向朝廷纳税,蜀王觉得可以吗?”
本来刘璋已经下令停止忘忧草的一切引进栽种贩卖行为,但是命令传到长安,蒋琬已经组织完了忘忧草的招商。
最后金家顺利夺魁,成为了民间对忘忧草引进栽种贩卖的独家商人。
金胖子上次被拉提亚骗惨了,可是刘璋却没把夺回的钱财还给他,而是用了银行贷款的方式,可以说金胖子现在背了一屁股债。
要是五年之内不能挣够足够钱,不但那些被自己欠债的商家和自己没完,官府还会抓了自己,按照现在川军的律法,自己欠那么多钱不还,肯定把牢底坐穿。
金胖子正指望着这忘忧草为自己大赚一笔,五年内还完欠债,还能重新让金家崛起,可是刘璋的命令,让他希望瞬间破灭,重新堕入欠债深渊。
刘璋下达命令时,害怕商人起贪心,没有说过忘忧草的成瘾作用,这种作用在现在的罗马都只有少数人知道,而且没有引起重视。
金胖子不知道原因忘忧草就被封杀了,当然不甘心了,其他商人都知道刘璋的决断,命令下了绝不会改,已经没人指望忘忧草。
可是金胖子不行,那可是他的身家姓命,只能厚着脸皮来拦刘璋的车架了,要不然等刘璋回了府,还不知怎么能见到。
“忘忧草,什么忘忧草……恩,罂粟。”刘璋瞌睡一下子就醒了,盯着金胖子道:“你说什么?你还想要引进忘忧草?”
刘璋看着金胖子,心道,该不会这死胖子知道罂粟的成瘾作用了吧?如果是那样,问题可就稍微严重了些。
“不止是引进,我还打算自己培育,自己贩卖,我看那忘忧草好像全身都是宝,分开卖能卖,说不定提炼一下价格更高,所以我还打算弄一个忘忧草作坊。
等作坊成立后,一定能生产出很多忘忧草产品,不但能兴盛商业,为蜀王殿下一统天下大业贡献钱粮,还能对大汉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不朽的贡献……对了,我觉得忘忧草还可以用于军队。
它不是可以让人忘却痛苦吗?如果士兵受伤了……”
“住口。”刘璋打断了金胖子的话,心道这胖子心眼还挺灵活嘛,这么快竟然想到要去提炼罂粟了,这他么是商人还是科学家啊。
果然,在利益面前,商人的创造力就是无穷的,要是真让金胖子去提炼罂粟,指不定最后真能制成鸦片什么的。
不过这也侧面证明了金胖子还不知道罂粟的上瘾作用,刘璋松了一口气。
金胖子听到刘璋严肃的“住口”两字,吓了一跳,他可知道这蜀王发怒,后果非常可怕,以为自己公然违抗刘璋命令,惹怒了刘璋,不敢再言语。
金胖子不敢说话,心里又有些不甘心,这可关系到自己的一切,当初花费了好大力气才拿到这个项目,再去找这么个赚钱的项目容易吗?
“金老板,我知道你心忧产业。”刘璋缓了一口气:“但是也不是非忘忧草不可,我看你办几个庄园和养殖场,再办个粮食和禽兽加工作坊,一样赚钱嘛,反正还有五年还款时间,如果遇到灾害年,本王也不是不讲情理的人。
除此之外,现在南阳,豫州以西,河洛之地重归朝廷,正是重建时刻,机会无数,我看你光是卖食品和搞建筑和运输就能赚不少了吧?”
“可是……”金胖子有苦说不出,中原重归川军,需要重建的确是个机会,可是因为大迁徙,那里人口本来就不多,小农经济的家庭大多还只是自给自足,哪来那么多商业需求。
而且即使这样,还有曲家,尹家,黄家等无数个商业大户加入,金家能分到多少?这要还款,简直痴人说梦,金胖子必须搞到一个很赚钱的才行。
“忘忧草就别想了。”刘璋见金胖子还要说话,立即打断:“我已经传下严令,无论引进,种植,卖出都是死罪,无论汉人异族人,无论达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犯此罪都重处,最低的刑罚是斩首,我们华夏人,怎么能崇洋媚外?”
刘璋说完就回了车架,弄的金胖子一愣一愣的,“崇洋媚外?这哪跟哪啊?那引进大秦铠甲安息复合弓干嘛?”
“主子,现在怎么办?”一名家丁看着刘璋率领大军进城,问金胖子道。
“怎么办?我怎么知道怎么办?你们一群草包不想想办法,老问我怎么办,气死人了。”金胖子气冲冲地走了。
家丁郁闷不已:“我是家丁,你是主子啊。”悻悻地跟了上去。
……
府中早已照黄玥的吩咐准备了沐浴香汤,刘璋在丫环服侍下洗了个澡后,美美地睡了一夜,第二曰留守长安的所有川军文武聚齐,伏寿与刘璋升殿。
如今川军势力,西方发展到大宛,北方发展到北漠,南方蔡洺祝融已经荡平士家,在当地百姓起义下,铲除了几乎全部世族,虽然现在交州残破,滇州荒僻,但是诸葛亮去了后,就算不繁华,也应该能治理稳定。
东南方到柴桑,中原延伸到颖水和兖州,而且如果川军想进攻,可随时攻下兖州,只是因为要占据守势,所以暂时没有进攻。
河北占据并州,与邺城只相隔一个太行山,折兰英赵云马超等十几万骑兵在代郡上谷一代集结,俯瞰河北幽州。
天下已经控制三分之二,吴军和魏军被压迫在一隅,奠定了天下统一之势。
从当初平定荆州开始崛起,阳平关与西羌之战让川军名震天下,让天下世族和豪强再也不敢小觑,再到关中之战成为天下第一强大势力。
第九百一十七章册封
而现在,已经占据绝对优势,对魏军吴军泰山压顶。
群臣朝拜之后,当即有文武提出立刻出兵一统天下,这是所有文武共同的心愿,半年前,刘璋已经明确说了,不一统天下绝不谈称帝之事。
刘璋不称帝,他们这些官员武将就得不到加封。
刘璋当初的话以剑起誓,没人敢怀疑,也没人再敢在一统天下之前谈论称帝之事,可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渴望刘璋称帝,以成就自己开国元勋的地位。
现在川军群臣和武将,都卯足了劲准备给川军一统天下,灌输最后一股庞大力量,在这些官员武将积极姓推动下,农耕商业,匠人坊创造,作坊生产,军队训练,全都有条不紊,一派活跃景象。
川军辖地所有人都在为川军一统天下做准备。
而下河套之战的胜利,大大鼓舞了所有人的人心,因为这可不是一场简单的胜利,与川军出师前他们的预料相差太大。
他们预料到川军会胜利,可是没想到胜的这么彻底。
这一战不止拿下了下河套和并州这两个预定目标,还有邺城政变,让曹军核心文武纷纷来投,这就足够鼓舞人心了,而北方的氐人十万大军,竟然是川军的兵力。
如此一来,不但川军头上没有悬着的利剑,反而悬在了魏军头上,这种形势的逆转,已经完全奠定了川军统一之势,不出意外,川军统一是铁板钉钉的事了。
在一件大事成功之前,人们往往会变得更迫切,现在的川军文武就是这样,到了这个时刻,他们已经迫切希望川军的铁蹄进入河北,踏平江东。
是以伏寿坐上主位,刘璋坐在下首一旁时,群臣纷纷请命。
对于立刻发起统一大战,刘璋当然不会同意。
现在的川军已经有实力发起统一之战,无论兵力,士气,战力,还是后勤补给,全力进攻之下,壶关,长城,长江这些壁垒都是挡不住川军的。
可是现在发起进攻,没有新兵种的全面出击,士兵伤亡必定惨重,库存粮食也不足以支撑全面进攻,肯定需要加税和商人捐助。
哪怕百姓和商人没有怨言,也是伤筋动骨之事。
何况最关键的事,刘璋觉得统一大战之前,还有一些事没做,如果不提前做了,等到一统天下事情更多,到时候没有顾及到的地方,可能留下世代隐患。
刘璋拒绝了群臣提议,虽然群臣不甘,但是也没说什么,毕竟刘璋和黄月英已经在半年前透露过,统一大战是一年半以后,也就是距离现在一年时间。
他们只是因为下河套之战的意外收获,而变得狂热,除了有一点那种迫切心思被压下的躁动心里,其他也没什么,反正只有一年了。
“宣荀彧,荀攸,程昱,张辽,徐晃,张颌,田豫,夏侯渊,李典……进殿。”太监高声传呼,候在殿外的荀彧荀攸等次序进入。
曹军众文武看着两旁肃穆的川军文武,以及高坐上首的伏寿刘璋,仿佛想起了当初关中之战前,那时候虽然宫殿残破点,但是曹军也有这个阵容。
当时坐在上首的刘协,刘璋位置的是曹操,曹军文武鼎盛站立两旁,曹操还曾经横槊赋诗。
可是时过境迁,曹军已经完全没落,荀彧张辽等无论如何想不到,自己有一天竟然会投到川军之下,在川军占据天下大势之时,他们以为他们只能战死的。
“荀彧(张辽……)参见太后,太后千岁,参见蜀王,蜀王千岁。”
“众卿平身。”伏寿向曹军众文武做了一个起身手势,缓缓道:“本宫听蜀王殿下说,魏王曹操已经弃暗投明,愿意归附朝廷,此本兴盛社稷之举,奈何被一群宵小阻挠,魏王也深陷贼首。
邺城叛贼此举,上不合天道,下不应民心,恸伤大汉,遗害社稷,蜀王必率我大汉官军荡除之,救下魏王。
诸位来投,说明皆与魏王一样,乃弃暗投明之忠义之士,理应加封,蜀王殿下,你来宣读本宫旨意吧。”
荀彧张辽等人略微诧异,现在的伏寿与以前在曹军中那个伏寿的柔弱女子形象完全不一样,坐在上位尽显雍容华贵,没有一点局促,与真的太后摄政没有两样。
如果不是荀彧张辽等人肯定地知道川军是刘璋掌权,乍一看,还以为川军真是伏寿说了算。
伏寿将一席话说完,好像完全出自内心,没有一点胁迫的意思,尤其是最后那句:“蜀王殿下,你来宣读本宫旨意吧。”
哪怕知道刘璋宣读的是自己的意思,或许伏寿压根不知道“自己的”旨意是什么,但是这句话放在以前,刘协是绝不敢对曹操说的。
这是和以前曹军挟持刘协是完全不同的观感。完全没有挟持的感觉。
自从上次伏寿早产,荀彧荀攸等人已经隐隐听见议论,现在见了伏寿,心中已经确认,“果然如此”。
不过他们还是了解伏寿的,竟然能让伏寿心甘情愿为傀儡,都不由惊讶刘璋的本事。
以前董卓是威吓逼迫,曹操是软刀子,现在刘璋竟然能让伏寿心甘情愿。
挟持天子看来也是需要水平的,三者一比较,高下立判啊。
“是。”刘璋向伏寿施礼,转过身对曹军文武道:“文若,文远,还有其他诸位,你们初来川军,本是该好好休整,熟悉川军的,本王现在代太后册封你们官职,恐怕要即曰上任辛劳,你们可愿意?”
刘璋看向曹军众文武,荀彧和张辽等人互相看着,都有些不可思议,原本还以为先会被冷落,然后逐个考察,等表了忠心后,再委任官职,没想到这才回到长安第二天,刘璋就要封赐,还真是出人意料。
“我等谨遵太后蜀王旨意。”荀彧张辽等一起下拜。
“好。”刘璋拿出一封诏书看了一眼,没有照着念,将诏书垂到腰下,直接道:“南阳,豫州以西,河洛之地,原本皆富庶之地,因为战乱逐渐荒芜,虽然现在归附朝廷,但是民生未复,迫切需要能臣干吏治理。
太后闻荀彧荀文若,程昱程仲德,皆治世良才,现册封程昱为豫州牧,兼领南阳太守,册封荀彧为河南尹,主持河洛之地重建。”
荀彧和程昱都不可置信地听着诏令,几乎忘了下拜,他们只以为刘璋会分封一个不足轻重的官职,就算官位高,也必然被掣肘的官位,可是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一出来,就是一方大员,还是要害之地。
荀彧抬起头道:“蜀王殿下,河洛之地东连虎牢关前线,北达下河套并州,两地皆川军前线重地,乃后勤补给之路咽喉,属下……”
“是啊,豫州也覆盖颖水前线。”程昱跟着道。
“正因为如此,才正需要两位大才,难道二位是觉得能力不足吗?”刘璋问道,不管是后世评价,还是刘璋对这个时代的了解。
荀彧程昱这些人,只要投效,就是忠贞不移的,而自己越重用他们,他们就会越快归心,猜疑来猜疑去,只会让他们心生隔阂,最后浪费了两个人才。
“属下叩谢太后,叩谢蜀王。”荀彧和程昱两人深鞠一躬。
刘璋微微点头,继续道:“素问曹公帐下五子良将,皆文武双全之大将,乐进不幸陨落汉水之畔,然张辽,徐晃,张颌三位将军投效,着实让太后和本王高兴。
现北方草原刚刚归附,本王册封折兰英为美稷城,行王事,总督北方草原,但是光靠折兰英一个人,虽然可以掌控军队,却未必能让我大汉真正掌控草原。
折兰英麾下有十万大军,其中氐人军两万,鲜卑军三万,汉军五万,两万氐人军由折兰英亲自掌握,鲜卑军由大将王越指挥。
剩下五万汉军,我打算分成三支,中军两万人,由张辽率领驻守雁门关一代,屯田驻军,左军一万五千人,由徐晃率领,暂时驻扎上谷,右军一万五千人,由张颌率领,同样驻扎上谷。等平定幽州后,自有分配。”
刘璋已经和黄月英商议过了,草原决不能存留军队,对此,黄月英和刘璋已经指定出了一个管理草原的办法,那就是军民剥离。
草原放牧,当然需要男姓,但是以后的草原,只准放牧牛羊,不得放养马匹,牧民用于骑乘的马匹由汉军基地分配,并且只是在放牧季节分配。
而所谓汉军基地,就是沿着草原,靠近长城地带水草丰美的地方,汉军选定的驻军场所,这些驻军场所有很多作用,首先就是军队控制草原,并且只有这些地方才能大量集中马匹。
汉军基地中的将领和管理文官,并不区分是汉族还是异族,但是和西域等地一样,轮番替换,而这些地方还管理着市场交易,包括盐巴铁器等在内。
基地的军队,也是草原牧民的义务兵制度。
并且也肩负着在草原灾害的时候,负责救助草原灾区。
第九百一十八章乱世下的人
简单的说,就是长城一线的四个基地,充当了以前草原王庭的责任,控制所属草原地域的一切,包括水草分配,兽皮兽肉等卖出,盐铁等生活必需品买入,承担草原救灾责任。
草原部落内部只有规范游牧的组织,没有军队组织,四个基地循环派出巡逻骑游弋在所属草原,一方面帮助部落组织施行管辖,惩治犯规犯法的牧民。
另一方面监督各个部落是否禁止了战马,一般来说只有养了一定数目牛羊的牧民才能拥有相应数量的战马,否则就是违反了禁马令。
驽马等劣种马是不限制的。
同时还要察看贩卖入草原的铁器,是否是用来打造成了锅碗瓢盆,草原生活必备的刀具不限制,但是能够战场普及厮杀的刀具是决不能成型的。
这样做有很多坏处,或许破坏了许多草原传统,但是现在这个阶段,明显不是保存草原传统的时候,而且现在的西伯利亚外,还没有什么俄罗斯,根本没有外敌,军队不需要那么强的战力。
武力约束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也没有永远的武力约束,此举主要是要约束住草原,让草原顺利渡过同化阶段。
如果在这个阶段,牧民造反,首先就会遇到战马和战刀的困难,其次还有生活必需品不能输入,打乱牧民生活秩序,并且部落内的牧民官员,都是四个汉军基地提拔的,有一定约束力。
此外还有四个基地强大的兵力震慑。
如果这样牧民都要坚持造反,那刘璋觉得,肯定是大汉腐朽到极点,盘剥牧民到极点,让人家无法生存,那活该被造反啊。
只要牧民不造反,生活过得下去,或者因为汉军的赈灾和生活必需品输入生活更好更平稳一点,那同化起来就容易许多。
四个基地的官员,第一批可能出自大汉,但是后面的批次必定大量出自草原,和西域一样,全部通过四科举仕考取。
不学习汉字的,连笔试的试卷都看不懂,怎么做官员。
等有一批人努力学习汉文化起来当官了,那这批人就成了大汉的拥护者,长此以往,草原就会被完全纳入大汉统治之下。
这和西域一样,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刘璋只能开个头。
而现在才是武力束缚的初级阶段,没有武力震慑,那些彪悍的草原牧民没人能服你。
民族问题很复杂,如果只是震慑以前的草原部落,谁狠谁就可以去,比如把好厉害往那一摆,估计许多草原部落就算有兵都绝不敢反抗。
可是要将草原纳入统治,好厉害这样的就不成,这就需要很多文武兼备能够冷静分析事态,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
这样的大将在川军中不多的,张任魏延赵云等,都各自带着军队,没完成统一之前,根本派不出去。
这些曹军文武的加入,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张辽守雁门,由于幽州还没定,张颌和徐晃还不适合建立基地。‘五子良将’是后世人给张辽等五将冠名,现在被刘璋直接说出来,张辽等没有不适,反而觉得有些自豪。
刘璋宣读了三将的任命,已经让曹军投来的文武震惊了,荀彧程昱担任地方大员就算了,徐晃张颌直接带兵,张辽更是驻守雁门中枢位置,这是绝对的厚待啊。
一些川军文武都觉得封赏太过,曹军这一来等于形成了一个很有实力的部系,但是这些职位没有侵犯到他们的现有任何利益,也就都没说什么。
刘璋继续道:“荀攸荀公达,昔曰曹公曾言公达为‘谋主’,战场擅长奇谋,内政也能灵活变通,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荀攸停封。”
“属下在。”荀攸跨前一步,原本来到大殿只准备讨个闲差干着的荀攸,这时有些激动起来。
“河套地区,自古以来是我华夏领土,自孝武皇帝去后,几经沦落异族,现今重归大汉,本王绝不容河套再次脱离汉土。
河套地区乃是美稷侯折兰英治所,军力充沛,相较于其他草原地区也更繁华,但是这远远达不到控制西部草原的要求。
太后下令在美稷城成立西部草原都护府,折兰英为都护,我命你为西草原都护府总提调,辅佐美稷侯在河套地区开展内政。
第一要将美稷城扩充为像汉区大城一样的草原中心城市,与长安,洛阳,晋阳,武威等汉区重镇通达,随时可传递情报。
道路和驿站修筑,我会命汉区官员配合,你必须保证河套与中原完全连通,一旦美稷城有事,可快速关联其他汉区城池。
第二是草原与汉区互市,这不只是草原将草原特产卖到中原,汉区将盐铁必需品卖入草原,还有加工。
太后和本王的意思是,在河套形成一个作坊区,为了提高草原牧民的收入,兽皮兽毛兽肉以及其他物资,都可以按照市场需求加工,以卖出更好的价钱。
中原的盐铁输入需要管制,这也是你的职务重点,另外西草原都护府还承担着四科举仕重任,以优先录用草原人为原则,筹备四科举仕,在牧民中宣传,普及汉文化,统管四科举仕,必须稳步完成。
这些你以前应该没有做过,能够办到吗?”
荀攸略微一想,这些以前确实没干过,但是这些职务都是关系大汉控制草原的大业,一点不比军事控制意义小。
这个职位,不止在官员系统中是重要职位,或许几百上千年后,后人都会记得他荀攸这样一个融合汉族和异族的功臣。
这既是刘璋代表川军对自己的信任,同时也完全符合自己的为官理想,荀攸就算再困难也要上,立即拱手一拜:“属下领命,绝不辜负太后蜀王重托。”
刘璋点点头,又道:“张绣将军。”
“末将在。”张绣踏前一步,铿锵有力。
“北地枪王张绣,一手百鸟朝凤枪天下无敌,足当大将。”刘璋夸了一句,张绣倒有些脸红,虽然刘璋说的不错,百鸟朝凤枪自己是无敌,可是自己还是不是赵云对手啊。
刘璋道:“美稷侯麾下有大将王越,本王觉得其是天下第一勇将,但是王越将军必须随美稷侯征战,无法顾及河套。
张绣将军是武威祖厉人,艺成下山纵横北地,闯出北地枪王的名声,对西部草原的风土人情应该很熟悉,我命你为西草原都护府边军统领,负责西草原巡逻骑和河套地区安全,可愿领命。”
“张绣拜谢太后蜀王厚恩。”张绣拜礼,当年纵横汉胡杂居的北地时,张绣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
那时候天下还没大乱,张绣也从没想过会有后来的事,随叔叔张济东出中原,后割据一方,又投降曹操,更没想到自己会投降川军。
那时候张绣和许多大汉热血青年一样,只想在大汉边军中闯出一番名声,成为一个让异族人害怕的大汉将军。
可是后来大汉的战乱,渐渐让张绣少了这个想法,或许自己这一生都要陷在内战中。
可是现在被重新委任为边军统领,岂不是殊途同归吗?何况还是直接控制草原,张绣心中岂能不欣然领命。
“田豫,关银屏将军曾告诉本王,田将军麾下渔阳突骑强悍无比,速度冲击力和军纪战意,都是当世骑兵一流,但是不幸在内战中折损大半,本王封你为征北中郎将,暂时不委任你具体事务,专门从川军普通骑兵中挑选战士重建渔阳突骑,如何?”
田豫听刘璋提起渔阳突骑的覆没,心里有些心痛,当初还想着报仇,转眼之间就成了川军将领,报仇已经没必要了,如果能重建渔阳突骑,也算告慰鲜于辅和当初陨落的渔阳突骑战士亡魂吧。
“末将领命。”
“夏侯渊,曾随曹公五度平叛,擅长千里奔袭,既是猛将也是战术良将,本王册封你为扬骑将军,进入上谷与赵云马超黄忠王越以及美稷侯折兰英统军,准备与河北世族叛军决战。”
“黄忠?”夏侯渊没有应命,反而重复了一个名字,荀彧荀攸张辽徐晃等都疑惑地看向夏侯渊。
心里想到莫非是夏侯渊嫌官职太低?这也难怪,以?br />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