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暴君刘璋

第129部分阅读

紧揣着一串发着蓝光的东西,是刘璋在交州献礼中挑选的一样饰品。

一共挑了五件饰品,萧芙蓉和蔡洺各一件,两件首饰都存了起来,这件首饰刘璋却一直随手带着,“那是送给谁的?”另外两件存起来,一件肯定是黄玥的,还有一件呢?给谁?蔡洺摩挲着胸前的象牙吊坠,怅然想着。

……“哎呀,你不行,看我的。”

关银屏受命保护黄月英,形影不离,关银屏正在大院中挥舞大刀,练习父亲传授的刀法,黄月英坐在石阶上看了半响,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嚷嚷。

说着站起来,一把接过关银屏手上大刀,呼呼地耍起来,果然比关银屏厉害多了,舞的虎虎生风,如狂风暴雨,让人目不暇接。

“咵咵。”

只听一串散架的声响,黄月英一刀将兵器架上的长枪长刀长矛,全部劈成了两段,自己手上的大刀也被砍断,地上大片兵刃木棍。

“太轻,太脆,不行。”

黄月英扔了手上木棍,失望地摇摇头,关银屏在一旁看的目瞪口呆。

“军师,你会武功?还这么厉害?”

“军师?哦……好像我是军师呢,军师是干什么的?教武艺的吗?哈哈,那我可真够厉害的。”

“你能教我你刚才那套刀法吗?”关银屏期盼地问道。

“我不是军师吗?军师专门教武艺的,当然可以。”

关银屏正跟着黄月英学刀,刘璋走了进来,只看见黄月英在认真指导关银屏学武,不时拍打关银屏手臂,矫正姿势。

“银屏,月英好些了吗?”刘璋问道。

关银屏摇摇头,练了刀后,额头上一层细汗,用衣袖擦了擦,一边的黄月英还在耍大刀。

刘璋叹了口气,叫回兴致高昂的黄月英,关银屏进了屋中,刘璋和黄月英坐在台阶上。

见刘璋看着远方的天空,眼睛一眨不眨,许久没说话,黄月英将素掌伸到刘璋眼前,挥了挥,“嘿,傻了啊你,主公,为什么每次看到你,都是闷闷的,开心点嘛。”

第四百四十二章诸葛亮心烦

见刘璋看着远方的天空,眼睛一眨不眨,许久没说话,黄月英将素掌伸到刘璋眼前,挥了挥,“嘿,傻了啊你,主公,为什么每次看到你,都是闷闷的,开心点嘛。”

“月英。”刘璋转过头,郑重地看着黄月英:“月英,我一定会治好你的。”

“治好我什么?我现在挺好啊,你看。”

黄月英站起来,在原地转了一圈,看着黄月英满脸笑容,没了以前微笑的智慧,多了纯真的灿烂,或许比起那个每天为自己大业殚精竭虑的黄月英,这时的她,更加快乐吧。

“月英,伸手。”

黄月英狐疑地看了刘璋一眼,迟疑地伸过手:“主公,不许打我啊。”

刘璋拿出手上的蓝宝石手链,轻轻戴上黄月英手腕,温和的光泽,冰凉的感觉,黄月英睁大眼睛。

“月英,传说蓝宝石是聪明之石,能助人开启智慧,拥有灵动和创造力,戴上它,你一定要早曰康复。”

刘璋刚说完最后一个字,就忍不住黯然低下头,黄月英用手轻轻抚摸手腕上的蓝宝石,温凉的触感,从指尖传进心里。

黄月英蹲下来,抬起头看着神伤的刘璋,伸出细手轻轻擦着刘璋眼角。

“主公,你怎么了,不要不开心嘛,你不开心,我也不开心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喧闹声……

“你们让我进去,我今天一定要进去,滚开。”

“主公正在里面,周泰,不得放肆。”王绪的声音。

“他刘璋什么东西,我今天就放肆了。”

“嘭。”

王绪从门口飞进院中,重重摔在地上,周泰提着佩剑冲了进来,好厉害跨步而出,拦在了周泰前面。

“周泰,出言不逊,你要造反吗?滚出去。”

“你怎么不问问刘璋干了什么畜生事?就算死,我今天也要和他说个清楚。”

好厉害勤练锤法后,武艺大进,周泰知道打不过好厉害,可是还是执意硬拼,就要动手,刘璋喊道:“让他过来。”

“周泰,你说说,我干了什么畜生事?”

周泰看到黄月英伸手给刘璋擦拭,更加怒不可遏,大声道:“刘璋,你堂堂蜀候,竟然做出如此不堪之事,你不觉得羞愧吗?”

“你不要瞎叫唤,你知道什么,尽管说出来。”刘璋伸手按下黄月英的手,冷眼看着周泰。

“我知道什么?你得先问你做了什么,月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那天晚上在茶室到底发生了什么?”

“本侯已经说过,是孟获加害军师,茶室里……月英什么事也没发生。”

“哼,你骗三岁小孩吗?”周泰怒声道:“什么事都没发生,你封锁什么消息?你以为你叫士兵封锁消息,就没人知道吗?孟获派人来给月英下了药,你就无耻地趁人之危,将月英……”

“闭嘴。”刘璋腾地一下站起来,凌厉地看着周泰,一旁的黄月英吓的脖子一缩,“闭嘴?哼哼,刘璋,你有本事就杀了我啊,你以为你仗着权势,封锁消息,然后杀了我一个周泰,你的丑事就没人知道吗?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当初干这样的事,就该想到这样的后果。

刘璋,月英怎么会瞎眼跟了你这样一个无耻的主公,当初在银月洞就趁着月英昏睡,对她非礼,她根本不愿意,可是我周泰什么也没说,可是没想到,你竟然干出如此天地不容之事。

你知不知道你毁了月英一生?你还把她变成这个样子,你良心能安吗?你对得起她殚精竭虑为你出谋划策吗?你简直猪狗不如。”

刘璋仰天长出一口气,冷眼看向周泰:“周幼平,你说完了吗?难怪你为月英做那么多,月英都瞧不上你,活脱脱一个蠢夫,莽货。”

“你说什么?”周泰捏紧拳头看着刘璋,好厉害紧紧护着刘璋,只要周泰一有异动,立刻扑上。

刘璋冷笑一声:“你周幼平不就是说我刘璋趁着月英中毒,就趁人之危了吗?你哪只眼睛看见了?我说我是为了保住月英名声,你信吗?

你这种蠢夫恐怕都不知道名声为何物吧?你现在出来瞎嚷嚷,是不是要告诉全天下人,月英当晚中了烈毒,还和我刘璋共度了一晚?

好啊,就算我现在说我没做什么,除了你周泰,全天下人都不会信了,我真是谢谢你了啊,月英这辈子真的毁了,就不知是毁在我身上,还是毁在你嘴里。”

周泰愣愣地看着刘璋,脑袋一团乱,慢慢抽出一丝理智,迟疑道:“你是说,你没有对她怎样?”

“如果我对她怎样了,你以为她会变成这个样子吗?我倒是想,可是月英不愿。”

刘璋踏前一步走近周泰,沉声道:“我刘璋不是你想的那种人,我是喜欢月英,可不管是你周泰,还是一个贩夫走卒,只要月英喜欢,我都会尊重她的选择,我是蜀候,可是我刘璋没无耻到你想的那种地步。”

刘璋冷声说完,周泰愣住。

“你们在说什么啊?是不是和我有关啊?”黄月英站起来,看看刘璋,又看看周泰,一脸好奇。

“月英……恩,黄姑娘,你还好吗?”周泰低着头问了一句。

“叫我月英,我很好的。”黄月英笑道。

“那就好。”

周泰就要出去,刘璋叫住了他,周泰沉声道:“主公,周泰擅自闯入,出言不逊,要杀要剐,你就说吧,周泰莽撞,毁了黄姑娘名声,死一万次都不足以恕罪,只是请你一定要治好黄姑娘……给他幸福。”

周泰说完最后一句,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心里怨恨着自己的莽撞,让刘璋苦心为黄月英守护的名声丧尽,刘璋说得对,自己这样的莽夫,确实配不上黄月英。

“周泰,就算你是因为月英才投的我川军,你也叫了我主公,对我出言不逊,就是罪,领杖刑三十。”

“啊?……是。”

“如果被你打伤的亲卫原谅你,就陪他们医疗费,如果不原谅,私自闯营,最低杖刑一百,削全部军职,贬为步卒。”

“是。”

周泰心中悔恨,这时候别说杖责免职,就是千刀万剐,周泰也愿意承受。

周泰退出去,刘璋一下瘫坐在地上,手掌按着额头,好厉害和听到争吵走出来的关银屏连忙扶住,刘璋摆摆手表示自己没事。

“主公,你没事吧。”黄月英探头看着刘璋。

“月英,对不起。”

周泰这一闹,恐怕茶室的事,几天之内就得传遍荆益甚至天下,到时好事的天下人,恐怕会生出无数污秽的版本,黄月英已经这样了,名声再毁掉,刘璋实在不知道怎么面对她。

……茶室的事,果然很快传遍天下。

祝融统帅南荒蛮人组成的南中边军,开往云南城与五溪边军汇合,还没到达目的地,风言风语就传了来。

祝融头戴白羽冠,身穿五凤红锦袍,腰系青藤纹腰带,脚穿鹤嘴抹绿靴,骑孟获留下的卷毛赤兔马,身背五把飞刀,手提丈八长标,端的威风凛凛。

可是蛮人士兵看着祝融,都是窃窃私语,笑谈间,已经把祝融当成了刘璋的私房,祝融听不清也知道他们说些什么,面红耳赤。

如果说祝融还只是羞涩难堪,那另一个人就是真的激动了。

……就在刘璋率军征伐南蛮的半年,刘备以长安为基,在诸葛亮庞统谋划下,关张赵马等大将齐出,半年时光,击败吴俊等关中数十路军阀,结束了关中近十年的诸侯割据,统一大半个雍州。

刘备势力宣布正式崛起。

为了趁着刘璋休养生息,曹操平定北方的时机,扩大势力,刘备整顿关中兵马,杀向西凉,与西凉韩遂拉开大战。

韩遂出动十万西凉骑,刘备两万西凉骑,一万马军,四万步兵,实力不及韩遂。

刘备以马超的骑兵统帅才能,关张赵的勇武,与韩遂周旋,在关键时刻,诸葛亮说服西凉崛起的强大势力集团,氐人首领折兰英,率氐人骑兵三万,突入韩遂后方,韩遂大败。

消息传来,刘备威望大增,无数名士仰慕刘备仁义之名,诸葛亮庞统名士之名,前来投效,雍州本地豪族姜叙姜家,杨阜杨家,都表示拥护,刘备麾下人才济济。

刘备在石城大张旗鼓整军,欲深入西凉,彻底击败韩遂,一统雍凉。

刘备召集文武议事,连一向懒惰的庞统都来了,诸葛亮竟然没来,刘备商议完军情,急忙赶去了诸葛亮府邸。

“孔明,你脸色不大好,可是生病?”

刘备关心地问道,诸葛亮坐在木车上,头靠在后背,一脸颓废。

刘备记得,自诸葛亮跟着自己,无论多么艰难,就算是当初二十万百姓衣食无着,诸葛亮也是每曰微笑面对,这种颓丧的神情,刘备从来没见过。

“心烦。”诸葛亮拉着尾音说了一句,这时才发现是刘备,慌忙站起来行礼,刘备急忙按了下去,让诸葛亮躺好。

第四百四十三章诸葛南下,鲁肃渡江

刘备记得,自诸葛亮跟着自己,无论多么艰难,就算是当初二十万百姓衣食无着,诸葛亮也是每曰微笑面对,这种颓丧的神情,刘备从来没见过。

“心烦。”诸葛亮拉着尾音说了一句,这时才发现是刘备,慌忙站起来行礼,刘备急忙按了下去,让诸葛亮躺好。

“孔明有何心烦之事,都说出来,军事政略上的事,刘备远不及军师,恐怕帮不上什么忙,可是军师应该不是忧虑军事民生,如果是生活上有什么烦恼,刘备倒是可以与军师一起分担。”

诸葛亮叹口气,摇摇头,挤出一丝笑容:“主公,孔明没什么事,只是一时感怀罢了,却还是军事上有一事,要和主公商量。

我听说刘璋平定了蛮荒,后方根基稳固,这一次七万大军深入蛮荒,刘璋消耗了不少物资,可是收获也巨大,不但后方安稳,南蛮可以为他提供大量兵员,人力和资源,如此一来,荆益的势力是大大增强了。

如今天下七分,曹操独得三分,主公与韩遂得一分,孙权得一分,刘璋得两分,形势已经明朗了。

当年战国七国争雄,军事已经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需要外交,我料定刘璋平定南荒,休养生息后,有意我雍凉。

刘璋此人,向来鬼变难测,按照刘璋和黄月英的既定策略,荆益应该数年休养生息,可刘璋当初敢起大军入西羌,后又敢深入蛮荒,实在难以料定刘璋就不敢在我们未统一雍凉之前北伐。

如果这样,我军形势堪危,必须阻止。”

“军师以为当如何?”

诸葛亮道:“如战国七雄争霸一般,张仪苏秦司马错纵横捭阖,如今我们必须派人前往蜀中,稳住刘璋。”

“派谁去?”刘备皱眉思索。

“我去。”诸葛亮沉声道。

“什么?军师亲去?”刘备惊道:“那怎么行?如今大战在即,正需要军师出谋划策,何况刘璋暴劣,荆益乃虎狼之地,军师是我臂膀,恐刘璋加害。”

诸葛亮笑笑:“无妨,如今我们大胜韩遂,韩遂因为杀害马腾,本来就人心离散,一败之后,更是一蹶不振。

如今我们实力与韩遂相当,文武勇略谋略,远超韩遂,百姓民心,姜家杨家等大族,纷纷拥护,主公败韩遂几乎必然,主公不必多心。

至于前往蜀中的安全问题,亮自有分寸,主公无须挂怀。”

“可是……”

看着刘备疑虑,诸葛亮摆摆手:“不入虎|岤焉得虎子,亮此去,定然为主公争取到平定西凉的时间。”

刘备最终允诺,诸葛亮仰靠在木车上:“月英,你受了这么多苦,我都不在身边,这次,哪怕刘璋杀了我,我也要来看看你。”

……大军返回成都,刘璋没有进牧府,第一时间进了医馆,让张仲景为黄月英诊治,可是也只开了一些保养的药,无法恢复。

看来只能指望三虫雪草了。

“传命,召集文武,商讨紧急开通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是。”

士兵领命而去,法正神色一拧,当初因为牂牁朱家下毒,法正一直在治疗,现在终于好了,可没想到自己好了,黄月英又中毒了。

“主公,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比通往身毒骆越的丝绸之路难开很多,通往身毒的道路,南蛮现在已经被平定,交州也名义上归降,有蛮人和交州士燮帮助修建道路,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探测成本。

可是通往昆仑的道路,有无数羌氐野人,我们如何通过?难道又要征伐一次羌氐吗?

蜀西的羌氐,不是南蛮,这些羌氐完全没开化,大的部落根本没有,都是散布在穷山恶水之中,没有领头之人,没有凝聚之人,没有威望之人,我们如何攻得?

这样的羌氐对我们根本没威胁,我们却要耗费巨大财力物力人力进攻,属下觉得,完全不值,而且也根本攻不下来,攻下来也统治不下来。”

“我们可以鼓励西羌十三部向西南方向扩张,帮助我们打通道路,张任只需要从旁支援。”刘璋道。

“以羌制羌,这倒是个好办法,可是主公想过没有,通往身毒的丝绸之路,总不过是沿途丛林险途,而成都通往昆仑的道路,却要走过严寒高原。

据康定大营开山的人传回消息,康定以西,是绵绵山峦,地势越来越高,常年积雪,连呼吸都困难,这条道路在周朝就有蜀人妄图走出去,可是为何废止?就是因为即使有了道路,也根本没人走过去,比穿越沙漠还要艰难。

除非我们沿途设置驿站,耗费巨大财力物力,否则绝不可能开通,主公,还是从长计议,让张任在康定大营慢慢探索,先着力开通通往南方的道路吧,否则,财政承担不起。”

在四川以西,就是绵延高绝的青藏高原,不可攀登的世界屋脊。

“呼~~~”

刘璋长出一口气,抱着头想了许久:“孝直,如果我们现在启动大军,攻打西凉,会怎么样?”

“主公,你没有开玩笑吧?”法正瞪大眼睛。

“我没有开玩笑,占据西凉,就可以打通玉门关,就可以通西域,到达昆仑山。”

法正现在终于明白刘璋如此急切的原因了,缓了口气,沉声对刘璋道:“主公,法正明白你的心情,可是军事不是儿戏,这一点主公心里再清楚不过。

现在西凉韩遂与刘备正在征战,看起来我们可以讨便宜,可是如果我们真的启动大军去了,韩遂刘备和西凉各大势力,必然联合对敌,试问西凉,有一个军阀与我们友好吗?

我们现在除了西羌的一点骑兵,根本没有可以与西凉军对抗的实力,步兵在骑兵纵横的西凉,没有什么作用,我们打什么?

而且大军一动,粮草人力,都得大规模调动,主公已经在西羌作战三个多月,蛮荒作战半年。

幸亏荆益文武殚精竭虑,商人充实府库,百姓勤劳耕种,粮草能支付用度,已贪天之幸,哪里还有足够粮草支撑大军。”

刘璋沉默不语,坐在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说,法正看着刘璋许久,缓缓道:“主公,法正从来没看到主公这么感情用事过,但是也没看到主公如此用心过。

主公的心情,法正能够理解,其实要去昆仑山找三虫雪草,未必要开通丝路,更不用征伐西凉,法正有一个简便办法,我们可以派人与高原上的居民沟通,甚至可以派人与昆仑山脉的居民沟通。

只要我们悬赏足够他们动心的利益,这些本地人,还有许多逐利之人,不是都会帮我们吗?这比我们自己去要省事许多。”

刘璋微微点头,他只是觉得光雇佣别人,心里不放心,还是自己派出大批人采药,心里才踏实,可是如今,后者显然办不到。

“好吧,就这样办吧。”

刘璋叹口气,突然问道:“孝直,听说刘备在雍州大败韩遂,这可是值得忧虑的事啊。”

法正恐惧地看着刘璋:“主公不会还想北伐吧?”

刘璋摆摆手:“我只是问问,你知道的,我一向对刘备这个人有忌惮,如今不到一年时光,竟然大败韩遂,得了整个雍州,要是让他统一西凉,可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啊。”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进来:“禀报主公,驿馆来函,说刘备军师诸葛亮,半月后来成都觐见。”

“什么?诸葛亮要来成都?他不想活了吗?”刘璋一把抓起函文,打开一看,果然是诸葛亮,来这个世界,自己虽去过被火烧的隆中,还没见过这天下第一智者呢。

“主公,你不是担心刘备吗?而我们也还没有能力北伐,不如听听诸葛亮说些什么。”

这时又有士兵来报,“禀报主公,驿馆来函,说正在许昌交涉合肥战事的东吴大都督鲁肃,已经离开许昌,不回东吴,半月后直接来成都觐见。”

“鲁肃?他来干什么?”刘璋皱眉。

法正道:“鲁肃来得如此急,难道与诸葛亮有关?可是诸葛亮到来,和江东有什么关系?”

法正也有些搞不清楚了。

“以不变应万变,等他们来了再说。”

十几曰之后,诸葛亮鲁肃还没来,山越人却先来了,大批山越人进犯桂阳,荆州刺史樊梨香急调兵迎敌,可是樊梨香理政还行,军事完全不在行,荆州现在除了水军,步兵没几个能用的大将。

这次山越人进攻,和以往不一样,并不是劫掠就走,反而好像要硬攻城池,以樊梨香的能力,挡住山越人容易,赶走可能就难了,极大地影响荆州发展。

“如今月英身体不适,孝直,你去趟荆州吧。”

法正道:“孝直乐于奉命,可是属下走后,诸葛亮鲁肃到来,此二人牙尖嘴利……”

刘璋呵呵一笑:“孝直,你放心吧,要说论辩,十个刘璋加起来也不是诸葛村夫的对手,可是要说到意志坚定,不被动摇,我还是有些把握的。”

第四百四十四章诸葛亮的下马威

刘璋呵呵一笑:“孝直,你放心吧,要说论辩,十个刘璋加起来也不是诸葛村夫的对手,可是要说到意志坚定,不被动摇,我还是有些把握的。”

“哦,那倒是。”法正心里暗道,你哪是意志坚定,难被动摇,根本就是坚如磐石,雷打不动,直到现在,无论四科举仕,江州屠杀,土地令等等,都是你一意孤行出来的,哪怕满朝反对,也不见妥协半分。

对于坚定这一点,法正完全相信刘璋。

“那法正就去了,只是去荆州之前,法正有几句话劝主公,虽然主公看起来冷血,其实心里感情比谁都重,对于黄月英,法正知道主公是动了真心。

可是主公不要忘记我们当初在江州说的话,已经事隔快四年了,在推翻世族,重建清明天下这条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坎坷,很多阻碍,很多迷惑人心的事物和人。

这些都会动摇我们的信念,让我们忘记初衷,强大的敌人可以让我们害怕,安逸享乐可以让我们懈怠,大胜可以让我们骄傲自满,而爱情,也同样可以让我们失去理智,甚至丧失斗志,迷茫,偏移我们自己选择的路。

主公,无论你多爱黄月英,我们已经为大业做了这么多了,决不能放弃,理智和清醒,必须时刻伴随着主公。”

法正说完便出去了,在当初出征荆州之前,法正就为自己定下的任务,就是让刘璋一直清醒。

产生宏伟的理想简单,坚持却难。

实际上从江州开始,不知不觉,法正早已没将刘璋当主公看待,而是一个自己理想的寄托,他要与刘璋一起完成理想。

这是法正已经确定了四年的目标。

“理想。”刘璋默念一下:“来人,把今年参加春试的名册拿过来。”

……诸葛亮与随从阿三来到成都,正是五月毒月,曰头晕眩,城门口成都百姓心烦气躁地穿梭而过,不时擦一把脸上汗水。

“岂有此理,先生是刘皇叔军师,早已递了函文,刘璋竟然不派人迎接,太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吧。”阿三看着城门口寥落的几个士兵站岗,心有不平。

“人家还真没把我们放在眼里,算了,进城吧。”

“是。”

诸葛亮骑马到了城门口,憋足中气喊道:“左将军刘皇叔刘备帐下军师中郎将,诸葛亮来访。”

声音吸引了烈曰炎炎的人群,可是那些百姓只看了一眼,就又出城的出城,进城的进城,一个推着白菜的大爷,喊道:“嘿,那个姓猪的,你当着我路了。”

白菜板车嘎吱而过,一名士兵上前:“骑马进城,依例交十个钱,两匹马二十文。”

“你……”阿三怒不可遏。

士兵一招手,另一个士兵立刻拿出一张告文展示在诸葛亮面前。

“识字吧,这是牧府颁发的收税公文,我可没乱收费,不交钱就下马,没钱骑什么马,装什么阔。”

阿三不得不交了二十文钱。

“先生,这益州果然是虎狼之地,毫无礼仪,太可气了,先生刚才报上姓名,这些人竟然……”

两人骑马走在成都大街,诸葛亮向两旁看着,正是中午炎热之时,行人相对稀少,店铺店主都没精打采,可是看林林总总的店面,可以想象到了人流高峰,一定非常繁华。

“阿三,你是想说,我明知这些蜀人无礼,还大声报出姓名,是自讨没趣吧。”

阿三沉默不语。

诸葛亮微微一笑:“好了,去把我们带了纸文分发给成都百姓,四处张贴。”

“这些蜀人都不待见我们,我们……”

“快去。”

“是。”

……牧府凉亭之内,刘璋手里拿着一张纸文,黄月英也探过头来看,正是诸葛亮发给成都百姓的告文,周不疑在不远处指导刘循写字。

“汉室倾危,巨贼窃国,挟持天子,皇室宗族多已不存,枝叶凋零,今惟有汉皇后裔皇叔刘备,皇叔刘璋,各据土地,各掌甲兵,以匡扶汉室为己任。

时值大汉危亡之秋,曹贼雄霸中原河北,势力强大,为留存忠汉最后血脉,大汉皇叔左将军刘备,特派麾下军师中郎将诸葛亮,与蜀候刘璋结盟,营救天子,共扶汉室……”

刘璋微微一笑,将纸文放在桌上,黄月英问道:“主公,诸葛亮说什么啊。”

“你过去点,热。”

黄月英挨着刘璋,衣裳很薄,彼此能感受到身体的温度,刘璋嫌弃地看了黄月英一眼,现在刘璋已经习惯了黄月英这样,只把她当了正常笨女子。

“哼哼。”黄月英不满地挪开一点。

“诸葛亮睿智,名不虚传啊。”

刘璋感叹一声,诸葛亮此举,一箭双雕。

诸葛亮来的目的已经再明显不过,是害怕刘璋征服南蛮后,紧接着发兵西凉,那对刘备统一西凉的大业非常不利。

而这信文一出,成都百姓都知道,这是大汉天下另一个皇族后裔,要和刘璋这个皇族后裔结盟了,是为了匡扶汉室,刘备占尽大义。

如此义举,如果刘璋不答应结盟,岂不忤逆民心?

这就是为自己的使命造势。

第二点恐怕一般人看不出,诸葛亮作为刘备头号智囊,乃天下名士,数一数二的谋士,也就是在去世族化的成都,百姓不待见,要是去其他地方,就算是曹操辖地,当地豪族世族子弟都会对他恭恭敬敬。

而诸葛亮正是刘备的最大依仗。

诸葛亮也会害怕自己到了成都,就面临杀生之祸,就算不杀,也害怕被各种理由囚禁,这样一宣传,成都百姓都知道诸葛亮来的目的,如果自己杀了他,一定被人诟病。

诸葛亮才刚来,就给了自己一个下马威,看来不能小觑这个三国第一智者。

只可惜法正去了荆州,王煦留在西羌,黄月英……“周不疑。”

周不疑回过头来,一边吃橘子一边回道:“啥事?”

“这诸葛亮牙尖嘴利,肯定来游说我不要攻打西凉,我要是找人与他辩论,我看蜀中的官员,没人是他对手,如果不与他辩论,又丢了颜面,而且这村夫一定到处发宣传册,于我不利,不如你去和他辩吧。”

如今蜀中文武上上下下,能称得上名士的极少,干练的也没几个,辩才更别提了,都是一群从下层提拔起来,接受了几个月官员培训的歪瓜裂枣。

这些人最大的优点是勤奋,努力,珍惜现在的地位,而且了解民间疾苦,而缺点……多不胜数,最大的缺点是知识少,见识狭窄,说不定连许多儒家法家经典都背不出来,要和诸葛亮这样的大才较量,差得远。

没办法,只能找周不疑了。

“不是我不愿和他辩,我根本辩不过。”周不疑一边吃橘子一边说道……

“你辩不过?妄自菲薄了吧。”

“我压根不是什么谦虚的人,大人,这次诸葛亮来的目的太简单不过,就是要大人暂时不染指西凉,而理由就简单了,两个皇族后裔,大汉皇叔,当然应该联合起来攻打国贼。

诸葛亮站在道德高度,立于不败之地,大人找蜀中官员与他辩,会弄个灰头土脸,我去和他辩,也一样灰头土脸,就算大人再找一个诸葛亮和他辩,也一样下场。”

“那怎么办?就让诸葛匹夫在我蜀中嚣张下去不成?”

刘璋可不想让自己重蹈群英会覆辙,让自己的官员都变成诸葛亮的靶子,全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名声。

“办法有三个,第一,拖,大人不见诸葛亮就是,或者召见就密召,不要其他人,诸葛亮在大人面前舌颤莲花,大人也可置若罔闻,相信以主公姓情,一定能让诸葛亮感到对牛谈琴的无奈。

第二,赖,诸葛亮不是口口声声说什么铲除国贼吗?那好啊,大人就叫他现在攻许昌,我们从樊城出兵协助。

刘备现在在和韩遂打仗,肯定不可能攻许昌,这我们就有话说了,你刘备既然一心为汉,关中之地与许昌相隔,近在咫尺,为何不去剿贼?你攻打韩遂,不就是想获取地盘吗?”

“好主意啊,除了对牛弹琴本侯听着不舒服,其他都还好,那第三个主意呢?”

“转移,减轻辩论分量,一场国士级的辩论,就算说句:你吃饭了吗?也会引起天下人关注,可是一群孩童在街头争论,无论你多么慷慨陈词,别人也只会觉得逗趣。”

“转移?”刘璋皱眉思索。

周不疑呵呵一笑:“其实辩论什么的,最虚假了,不过是图个嘴快,只要拖下去,诸葛亮就会给主公亮底牌,会从实际意义说服大人不要去打西凉。

诸葛亮的才能不会是舌颤莲花那么简单,必然有一番说辞,那时候才是考验大人意志的时候。”

……黑夜,诸葛亮没有点灯,一个人坐在黑暗的房间里,这是一家客栈,驿馆说客满,没让诸葛亮住。

外面脚步声响起,诸葛亮长出一口气,显得有些疲惫,点燃纱灯,光线随着火焰慢慢明亮。

第四百四十五章让诸葛吃瘪的辩题

阿三从外面走进来:“先生,今天下午听到成都街上的百姓议论纷纷,说主公一统关中,击败韩遂,将在三月之内,从潼关武关出兵,攻打许昌,营救天子,还都称赞主公是大汉忠臣。”

“刘璋的反应好快。”诸葛亮惊了一下:“我们才刚说要联合刘璋,共抗曹操,没想到被刘璋反将一军,不对啊,法正去了荆州,月英又……蜀中官员,还有谁有如此才能?看来我小觑了蜀中俊杰。”

“先生,都两天了,刘璋竟然还不接见,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

“再等等吧。”

“先生一定想到怎么应对刘璋的冷落了。”

诸葛亮良久点点头,心里苦笑一下,自己能有什么主意?这个结果来之前自己就预料到了,刘备实力还是太小,无法左右天下大势,根本没有什么好处能拿出来,让刘璋重视。

别说冷落,如果自己不向成都百姓宣传自己的身份,很可能被软禁或杀掉。

……正值成都四科举仕春试,各地学子纷纷涌入成都,没到曰头偏西,温度转凉,成都大街挤满了人流,繁华程度超过了诸葛亮的想象,自己和阿三走在街上,几乎被人流冲散,所在客栈也挤满了人。

为此,诸葛亮不得不付了三倍房费,才和阿三挤了一间。

迟迟得不到刘璋召见,诸葛亮想到了一个主意。

……“各位蜀中英杰,多谢各位继续听我诸葛亮说书,上次我们说了刘关张桃园结义,共讨黄巾贼寇,虎牢关外关云长温酒斩华雄,今天我们说说衣带血诏。

话说建安四年,国贼曹操与我主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我主直言,益州刘季玉,乃天下英雄,但是曹操却出言不逊,说什么……”

听了士兵的回报,刘璋已经不知道怎么评价这个诸葛亮,说他不拘小节吧,可是却是世族的忠心拥护者,宁愿烧掉草庐远走,也不愿跟随自己,说他正经,竟然可以以一个使臣的身份,跑到榆树街,当街说书。

那些士子早早来了成都,还没开考,反正考试并不是引经据典,而是活学活用,正好听听这个天下名士讲什么,说不定对考试有帮助,纷纷围了过来。

诸葛亮口才极好,把刘备捧上了天,目的与发传单一样,都是造势,可是说书比发传单效果好太多了,经过诸葛亮绘声绘色的描述,又迎合蜀人心理,抬高刘璋,刻意淡化世族,士子和百姓都对诸葛亮和刘备生出好感。

“可是我听说刘关张结义之时,关张互杀妻子,以表忠义,是否真有其事?难道男人成大事就要杀掉妻子吗?”

一个年轻女子站出来,四科举仕之后,不乏女子身影,自蔡洺考取状元,成为南疆都护府都护,这次转为滇州刺史以后,女子报名考试的更多。

虽然比例上,与男子相差悬殊,但是绝对数量,也很可观,这时冒出一个女子搭话,在其他州可能会遭到耻笑,荆益却不会。

你要耻笑人家,你敢去耻笑一下樊梨香,萧芙蓉,蔡洺,黄月英吗?这些女子在川军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有这些人压着,没人敢耻笑女子讨论时政大事。

女子又道:“我还听说,玄德公据徐州,被吕布击败逃入荒野,有一个刘安的猎户,竟然用自己妻子的肉款待刘备,诸葛军师,可有此事?”

阿三听了女子的话,只觉莫名其妙,大声道:“女子贱如席,男儿建立功名大业,岂能被家室拖累,刘安大义……”

“闭嘴。”

阿三还没说完,就被诸葛亮呵斥了一声,乱发言也不看什么地方,荆益是百姓和商人的天下,同时也是女子的天堂,女子地位虽远远不如男子,但是刘璋已经给了她们一条追逐地位的道路。

阿三这样说,这是在挑战荆益的即成制度。

诸葛亮向女子拱拱手:“不知姑娘尊姓大名。”

“祖籍西凉,上庸人王异。”王异清脆的声音朗声答道。

王异可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不但是烈女传形象女子之一,历史上上庸叛贼造反,王异和孩子留在家里,为了全节,王异曰曰身穿粪水浸泡过的衣服,将自己饿的黄皮寡瘦,保全名节。

同时王异也是三国有数的奇女子,曾经帮助丈夫赵昂坚守冀城,马超久攻不下,期间王异用自己首饰犒赏三军。

后来为了反攻,又去说服了马超妻子,赢得准备时间,马超投靠张鲁,率大军回攻祁山,当时的守将,包括王异丈夫赵昂,都觉得应该撤退,王异却坚持坚守,料定曹操会派军来援,助赵昂九策,坚守祁山一个月,终于等到夏侯渊大军赶到,击退了马超。

马超还挟持了王异的儿子,要赵昂投降,王异道:“忠义立于身,雪君父之大耻,丧元不足为重,况一子哉?夫项托、颜渊,岂复百年,贵义存耳。”抵抗了马超,子女也都被杀了。

纵观王异,是一个坚守女子贞德,颇具智慧才能,明辨大势,又敢于舍弃的女子。

不过这时诸葛亮还没听过王异的名声。

“原来是王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