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暴君刘璋

第227部分阅读

的高句丽,受到重创,得知王越是蜀王刘璋麾下汉军,立刻派遣使者请求议和。

王越向刘璋请示是否继续进攻高句丽,刘璋当即不顾众文武反对,给予肯定的回复,王越率藤甲军和大宛骑向高句丽进发。

“主公,有的话主公不喜欢听,但是月英真得说了。”

刘璋再一次不顾群臣劝阻,命令王越进攻高句丽,黄月英当场也不想抹了刘璋面子,待群臣退后,终于忍不住开口。

“主公,月英知道主公心里想消灭大汉周边所有异族所有国家,全部纳入大汉领土,可是以如今我们的实力,打下可以,守住难。

就像高句丽,以前一直是大汉属国,后来高句丽疯狂扩张,建立五个行省,屡屡侵犯辽东。

就在几年前曹军抵达幽州时,高句丽还派人联络曹操,声称与曹军联合进攻辽东,野心庞大之极。

对于这样一个国家,我们大汉以前真的没能力攻击吗?不是这样的,以前大汉腐朽占一部分,但更多的是,打下来没用。

我们攻下高句丽,但是距离我们的统治中心太远,没有那么强的控制力,终究是会失去的。

主公花费很大代价,将草原纳入领土,月英没有意见,因为草原对大汉的威胁太大了,草原势力死灰复燃,对大汉进攻造成的损失,比我们现在付出的成本大得多。

但是高句丽不一样,再怎么跳,我们只要防守好辽东,高句丽不足为患。

主公,就算我们现在很多粮食,但是也不至于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上,高句丽,疥癣之疾,等我大汉一统,必然俯首称臣。

既然打下来终究也会失去,我们为什么要浪费这么多精力,主公,现在高句丽派使求和,我们可以勒索一笔,就此收兵吧。”

黄月英一席话说完,焦虑地盯着刘璋,她已经说得够委婉了,如果往严重了说,刘璋这就是好大喜功,劳民伤财。

只是为了顾忌刘璋的感情,同时更怕刘璋犟着不同意,所以才拐弯抹角说了这么多。

刘璋沉默地看着面前桌子,思考着黄月英的话,刘璋当然懂黄月英说的道理,用武力征服了高句丽,随着时间推移,地处偏远,交通通信不畅,文化差异,也慢慢会失去这片领土。

劳民伤财的打下来,最终是无用功,只会浪费汉人的钱财和士兵的生命。

可是刘璋最终用肯定的语气道:“高句丽,必取。”

“主公……”黄月英没想到自己说了这么多,竟然还是固执己见。

“月英,不用劝了,我有自己的考虑。”

刘璋说完站起身走了出去,他明白黄月英的苦心,但是更明白自己的苦心,刘璋正在做一个决定,一个有些难下决断,但刘璋觉得自己必须下的决断。

“你……你这个臭脾气啥时候能改啊。”黄月英看着刘璋不理会自己,径直走了出去,不禁骂了出来,狠狠跺了跺脚。

川军大军驻扎幽州,在上谷建立第二个基地,由张颌领军驻守,与张辽一起控制东草原一带,并在基地内设立互市等基础设施。

在辽东设立第三个基地,由田豫派兵驻守,田豫心里郁闷无比。

在田豫看来,张辽驻守雁门,张颌驻守上谷,那都是有责任区域的,各自掌控位于北方的草原地带。

可是辽东有什么?除了辽东一个郡,北方都是原始森林,里面生活着常年狩猎的野人,南方是高句丽,都是蛮荒地带,田豫一点也不知道自己的作用在哪里。

刘璋同时命令大批物资从并州转运到蓟县,大力扩张蓟县的城池规模,并且大量收容从冀州和幽州其他地区逃难来的百姓。

本来河北就民不聊生,听说蓟县分发食物和安顿百姓,大量流民涌来,蓟县人口暴增。

现在西凉也不算边疆了,刘璋将凉州刺史王异调入长安三辅,担任司隶校尉,总督长安和整个雍州,而把蒋琬调到蓟县,改渔阳郡为北平郡,改蓟县为北平县。

蒋琬担任北平郡太守,主治北平县,封侯爵。

刘璋在蓟县花了大工夫,还把一个司隶校尉生生降为郡太守,虽然加了侯爵,可那不正是明升暗降吗?

所有人都不知道刘璋这么治理一个蓟县干嘛。

不过蒋琬也没什么,在刘璋叮嘱后,任劳任怨,整个蓟县在庞大的物资和人力支持下,迅速恢复和按照刘璋要求扩建。

“报。”

刘璋正在巡视,蓟县扩建的工地,一名士兵飞马来报:“冀州民变猛烈,各处义军在邯郸城外会师,公推曹操之子曹彰为首领,起兵二十余万,反攻邺城,并且曹彰派人送书信,请主公支援。”

刘璋拿过信,看完内容,他知道虽然曹彰有二十万人,可是这些农民军,估摸着连一万官军都打不过。

不过如果不硬拼,挡住壶关和黄河的军队回援,还是能办到的。

“其他战线如何?”

立刻有将领出来禀道:“中原战线全面推进,张任将军派出五万偏师,下兖州,徐州,进逼青州。

豫州东部驻守的周策军队,没有抵抗全部向南撤退,我军收复豫州全境,进逼扬州,中原已在我军掌中。

南方战线进攻顺利,卫温大都督率领率军与6逊贾诩战,屡次获胜,江东军和魏军水军大幅削弱。

法军师和魏延将军传来消息,只要拿下湖口,占领鄱阳湖,十万步军就可进逼江东,一举拿下江南全境。”

“6逊,鲁肃,贾诩,皆非好相与之辈,务必叫法军师和魏延小心谨慎,切不可操之过急。”

“是。”

“好,南方,中原,皆进军顺利,冀州民变已经野火燎原,正是我军定鼎之时,立刻传令众将,大堂议事。”

“是。”

……

“咚,咚,咚。”

战鼓在蓟县太守府门外敲击,传遍全城,这里曾是战国七雄燕国的都城,后来经过大汉分封的燕国诸王建设,继承王宫的太守府颇具规模。

鼓声飘荡,一股厚重气息。

上百名武将,十几名文官进入大堂,武将们个个摩拳擦掌,他们已经憋了很久了。

以这些武将的姓格,是很难理解明明几十万大军可以轻易攻进河北,为什么要在这里驻守这么久的。

现在听到刘璋聚将点兵,知道终于可以出战了,已经期待很久的众将,人人兴奋不已。

铠甲森森,上百员沙场宿将散发的气息笼罩大殿,刘璋在黄月英好厉害护卫下,缓缓走向主位。

“参见主公。”众将伏拜,声震大殿。

“马超,王双,庞德,雷铜,黄忠。”

“末将在。”五将同时出列。

“立刻率领所部骑兵出发,方向邺城,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在壶关敌军,黄河敌军冲破农民军防线之前,抵达进入邺城的要口。

死死的挡住敌军,不允许任何一个援兵进入邺城,如果完不成任务,军法从事。”

“是。”马超王双等将大声应诺。

马超庞德出魏郡,封锁壶关军队进入邺城的路线,王双庞德黄忠出黎阳,进逼牧野,封锁魏军黄河白马大营兵力北上道路。

以大宛马的速度,各路骑兵先锋在两天之内就能进入目的地。

“折兰英,阿科,夏侯渊。”

“末将在。”折兰英,阿科,夏侯渊一起出列。

“你们率领所部骑兵,本王另拨三万骑兵给你们,作为先锋直逼邺城,见机行事。”

折兰英抬头看了刘璋一眼,知道刘璋的用意,派这么多骑兵给自己,又告诉了自己川军在冀州的细作名单,这是要自己尽最大努力营救曹家的人。

折兰英心中感激,朗声应道:“是。”带着阿科和夏侯渊离开,“张辽,张颌,徐晃。”

“末将在。”虽然划分了三个基地,但只有田豫提前赴任了,张辽张颌都还留于军中。

“各带五千骑兵,两万步兵,张辽出涿郡,中山国,赵国,徐晃出渤海郡,攻南皮,张颌出河间,平原,高唐,接收河北各个城池,担有抵抗者,尽数剿灭。”

现在的魏军政权,已经完全离心离德,百姓早已盼着川军到来,接收其他城池不会费什么力气,而让张辽,张颌,徐晃这些曹军老将去接收,抵抗力会更小。

“是。”三将踏步离去。

刘璋对剩下的将领道:“众将立刻整军,明曰一早,大军挥师邺城,剿灭大汉乱贼。”

“大汉中兴,蜀王万岁。”

旌旗猎猎,刘璋率领二十万大军从蓟县出发,过任丘,信都,广宗,一路所向披靡,周围郡县皆望风而降。

这与很多年前在荆州,已经大不一样,当初几乎一城一县都要顽抗到底,以至于拿下襄阳,都有许多县城拒不投降,到处是山贼草寇。

而现在,那些世族官员也想顽抗到底,可是还没开始顽抗,就被麾下部将杀了,举城投降。

二十万大军进入冀州第二重镇信都,仅仅只用了几天时间,而马超王双的骑兵早已抵达目的地。

壶关军队,白马军队接到邺城命令回援,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这些草草成型的军队本来就没什么战力,现在川军又占据完全优势,更加没有战心。

而郝昭只是一个善守的大将,野战实在非他所长,更何况就算善于野战,又怎么用步兵和大宛骑对抗。

回援的军队艰难冲开义军,却冲不破马超王双的骑兵防线,被卡在邺城几百里外,邺城成为一座只有不到万人把守的虚弱之城。

世族官员这才后悔莫及,当初真该听司马懿的话,将壶关和黄河军队调回来回防邺城,只因为幽州川军还没发起进攻,不想让南方和并州的川军提前进入,所以拒绝采纳。

现在才知道,幽州川军之所以没有进攻,完全是因为在等着民变浓烈,用暴民拖住援军一段时间,然后用兵力将河北主力部队全部挡在邺城之外。

而现在,邺城成了一个裸露的姑娘,完全暴露在川军几十万大军的兵锋之下,而邺城也爆发兵变和民变,形势岌岌可危。

邺城的所有官员慌了神。

“司马懿呢?司马懿呢?司马仲达呢?”

王宫中的众臣如热锅上的蚂蚁,只差原地跳起来了,只想有个靠得住的人拿拿主意,可是这个时候才发现,司马懿竟然不见了。

一名官员道:“大家别急,仲达先生前几天给我说,为了应付川军,要闭门思考对策,我已经派人去请了,以仲达之智慧,必能想到一个妥善之策。”

官员说完,众人这才点头,可是还没等他们把心放下来,一名士兵跑进殿中,拱手禀道:“禀报诸位大人,仲达先生已经离开府邸。”

第九百四十一章洛神之痛

众文武几乎不相信自己耳朵,士兵只好继续道:“据司马家家丁说,仲达先生的三弟司马孚,一个月前就离开了府邸。

几天前仲达先生说闭门谢客,一个人进入房中不准任何人打扰,可是今曰推门才发现,里面空无一人,仲达先生早已离开了。”

“什么?”

满堂文武顷刻炸开了锅,个个脸色青白,几名老官员受不了打击,当场晕厥过去。

“哈哈哈哈哈哈。”

突然,堂上传来爽朗的笑声,慌张的众人回头,只见曹操在主位上看着众臣恐慌样子笑的前仰后合。

“哈哈,哈哈哈,笑死本王了,笑死本王了,你们也有今天。”曹操差点笑岔了气,看着众文武道:“你们这些士大夫,鸡鸣狗盗之辈,现在知道厉害了吧?平时一个个清高装的有模有样,在刘璋兵锋下,满朝公卿,尽成鼠辈,哈哈哈,笑死我了。”

“曹操……”一名文官指着曹操大声喊了出来。

曹操面不改色,继续带着笑意道:“司马懿果然是个人才啊,见机得快,早知道你们这群鼠辈会拖累他,早早就走了。

你们这些鼠辈,别说在刘璋眼里,在我曹操眼里,就是在司马懿眼里,你们也就是屁啊,我曹操之所以还活着,就是盼着这一天啊,哈哈哈哈。”

“曹操,曹阿瞒。”一名文官怒不可遏,大声斥道:“你以为你还能得意吗?川蛮到了邺城,你以为你就能活下来吗?我告诉你,你会比我们先死。”

“我曹操不是你们,贱命没你们尊贵,从不惧死,曹操头颅在此,你们现在就可拿去。”

曹操站起身,指着自己的脑袋,一步步走下玉阶,无形间昔曰的王霸之气蓬勃散发,满堂文武都被镇住,站在下首的曹丕目光随着曹操的脚步移动。

“曹阿瞒,你太也嚣张,来人……”一名文官怒吼,曹丕立刻站出来,那名愤怒文官对曹丕道:“曹阿瞒私通川蛮,现在又如此嚣张,为敌造势,幸灾乐祸,公子切末求情。”

曹丕看了一眼曹操,曹操都懒得看他,曹丕转向众文武道:“诸位大人,曹丕并非想为父王求情……”

“畜生,谁是你父王。”

曹丕停了一下,不再看曹操,继续道:“虽然父王过错不能饶恕,但毕竟是家父,而且君王有君王的死法。

现在川军大军压境,南边和西边也已被封锁,刘璋率领大军抵达北方信都,我们唯有一条出路,就是向东撤退。

我们撤退了也不能让川蛮好过,我建议焚烧邺城宫室,让家父与宫室殉葬,这样既不便宜川蛮,也让家父死的不算耻辱,曹丕在此求诸位大人了。”

曹丕向众文武拜了下去,文武议论纷纷,先前那名文官余怒未消地对曹操道:“看在公子面上,便宜你了。”

曹操却大怒,怒指曹丕道:“畜生,你竟然要效仿项羽焚烧宫室吗?你知道这些宫殿是花了多少人力物力建成吗?

我曹操有自己的死法,用不着你个畜生讨什么君王死法,你要是敢焚烧宫室,我曹操……不管天上地下,永远没你这个孽子。”

焚烧宫室,历史上多少败亡君王,包括以前的袁术,也没有这样干过,曹丕竟然要这样干,身为父亲,曹操岂能不大怒。

这个时候,曹操真恨不得当年卞夫人生个包子,也比生曹丕强一万倍。

……

曹操在谩骂中被士兵押走。

无数干柴引火物堆积邺城宫殿,曹操被浇油的柴草包围在魏王宫中,这里自从一年前,一直是曹丕所住,标志着曹操彻底大权旁落,也是魏王宫最中心的建筑。

完事就绪,只待点火。

几十名士兵持着火把上前。

“曹操。”一个女声传来,灵雎从外面跑进来。

“灵雎。”困在柴草中央,淹没在火油味道中的曹操看到灵雎,轻声喊了一句,本来曹操心里想叫灵雎离开。

可是曹操清楚,如果灵雎下定决心,谁也阻止不了她。

更何况,曹操感觉自己心里隐隐的,想和灵雎一起死去,这样,自己在人世间再无遗憾。

如果西来佛教说的轮回转世是真的,自己和灵雎,是不是下一辈子就会成为夫妻?

没有年龄差距,不是仇人,自己没有大业牵绊,只是两个人,厮守一生?

灵雎在所有文武官员和士兵眼中,翻越柴堆,跳进了火油之中,紧紧抱住曹操。

火把扔上柴堆,大火冲天而起。

曹丕看了火光熊熊的宫殿一眼,最终转身离去。

曹操被烧死,曹植等在宫中软禁的曹家人被处决,曹丕被拥立为魏王,而曹丕称王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所有人逃离邺城。

宫殿的大火直冲云霄,邺城的世族官员,族中族长长老,携家带口,全部来到东城门。

东城门拥挤一片,他们仿佛记起了当初许昌逃亡的情景,那个时候与现在何其相似,无数人羁押在城门口,互相践踏,士兵向平时高高在上的官员进攻,鲜血遍地。

但是,这种惨痛的记忆,勾起的不是现在邺城人的秩序。

而是更加强烈的逃离之心,他们清楚的记得,当初许昌没有逃出去的世族官员,全部被坑杀,十几个万人坑尸体被填满,散发的冷气至今让人心有余悸。

而现在如果不逃走,邺城的世族官员们,没有任何理由相信,自己不会重蹈当年许昌世族官员的覆辙。

于是,城门口开始了暴力拥挤,一个个仿佛发了疯的往前冲,不管是不是曾经的袍泽,不管当初两个家族是不是友好往来,这个时候,都靠拳头和武器说话。

连那些平时衣服上沾一点污垢都要大发雷霆的士大夫,这个时候都勇猛无敌,拳脚并用,城门口顷刻大乱,老人被践踏在地,妇女被挤压,儿童哭喊。

一名甄家的人,看到后面甄宓一动不动地望着城门口,急忙上前道:“夫人,赶快走吧,我们有家丁护卫,能够冲出去的。”

甄宓麻木地一动不动,那名甄家的人没有再劝说,以前甄宓在甄家地位很重要,可是现在,魏军都要瓦解了,还有什么重要不重要。

见到甄宓不动,那甄家的人还要快速冲出城门,哪里顾得上甄宓,能叫一声就是好的了,立刻带着人冲向城门。

甄宓还是没有动作,只是眼角的余光看到甄家人从自己身边走过,心中忽然有些悲凉。

“宓儿,你怎么还在这,快跟我走。”曹丕出现在了甄宓旁边,急忙来拉甄宓的手。

“能走吗?看看现在城门,我们走得出去吗?”甄宓喃喃说道。

“说什么傻话呢,快跟我走。”

曹丕就要强拉过甄宓,突然甄宓猛力甩开曹丕的手,对着曹丕大喊道:“曹丕,你不要管我,你跟我有什么关系?你个丧尽天良的畜生,连父亲都能烧死,你以为我还会跟你走吗?”

“宓儿,你说什么呢?”曹丕疑惑地看着甄宓,这世上任何人都可以指责自己,但是甄宓不应该啊,从最开始自己背叛父亲,就是甄宓挑唆的,曹丕不明白甄宓这个时候为什么说这些话。

“你很疑惑是吗?”甄宓看着曹丕,眼中带着泪光,用痛彻心扉的声音道:“我也很疑惑啊,我甄宓也很疑惑,为什么生在了世家,生在了只为家族利益,不考虑任何家族子弟感受的世家。

曹丕,我从来都没喜欢过你,从最开始就讨厌你,从邺城见到你第一面开始就对你厌恶透顶。

后来发现你那么虚伪,那么恶心,我更加厌恶你,你每碰我一次,我都恨不得洗上十天身体,你知道吗?

当你听了我的话,去背叛了的父亲,最后竟然烧死你的父亲,我甄宓从心底瞧不起你,觉得你是这个世上最混账的人。”

“可是。”甄宓突然笑了,笑的惨然:“可是你这一切恶心的行为,竟然是我甄宓一手造成的,我甄宓才是这世上最贱的女人。

当初家族看到袁家壮大,就把我嫁给了袁熙,那时我才十二岁啊,什么都不懂,就被嫁给了袁熙。

当时我认命了,谁叫我甄宓是甄家的一员,理应为了家族牺牲自己,以为嫁给色厉内荏一无是处的袁熙,就是这个世上最苦的命了。

可是后来才知道我有多么天真,家族为了自身利益可以不顾一切,在你曹家击败袁家后,生生将我推给了你。

女子三从四德,家族从小教导于我,可是,这些教导我甄宓贤良淑德的人,竟然在我甄宓不同意的情况下,让我改嫁了另一个人。

在见到你前一个夜晚,我的心就已经死了,有时候我甚至想,如果不是川军要歼灭天下世族,甄家不能投降刘璋。

是不是我甄宓又要改嫁给刘璋,还是十一岁的刘循,还是只有六岁的刘康?难道我甄宓就只是一个家族存活的工具吗?

堂堂男儿犹自知道保护自己的女人,一个堂堂世袭家族,竟然要靠一个女子给自己谋地位,何等可悲?”

第九百四十二章你们这混乱关系

“堂堂男儿犹自知道保护自己的女人,一个堂堂世袭家族,竟然要靠一个女子给自己谋地位,何等可悲?”

曹丕愣在原地,甄宓看向混乱的城门,那里还在上演着踩踏杀戮,所有平时像模像样的人,正在不断践踏为人的底线。

甄宓惨淡地道:“这下好了,看看我们面前这些人,他们到底是不是人?走到这一步,家族走到尽头,我甄宓的使命也该完成了吧?

刚才甄家的人,像丢掉一头耕牛,一架耕犁一样丢掉了我,这就充分说明,我甄宓对他们已经没有价值,不必再装下去了吧?

所以。”甄宓看向曹丕:“曹子桓,我不必再对你装下去了,很多以前不敢说不能说的话,我都可以说出来了,我现在很畅快,所以,你不用管我,你自己走吧。

像你这种,和我甄宓一样恶心一样贱的人,我宁愿死在川军刀下,死在万人坑中,也比跟你臭味相投的逃跑好。”

甄宓说完转身,向城中走去,曹丕愣在原地,过了几秒钟,一把上前拉住甄宓:“跟我走。”

不管甄宓同不同意,曹丕将甄宓拽进了马车,立刻又找到几个武将,大声道:“废话本王不多说了,现在这样,等川军骑兵到了,我们出不去。

几位将军,如果你们这时候还要管什么家族,就当我曹丕没说过话,一起死了算了,如果理智,我们率兵杀出去。”

“率兵杀出去?”

几位武将一惊,他们都是世家出来的武将,从来没想过会有一天去杀世族的人,在他们根深蒂固的理念中,那简直是大逆不道的。

可是这个时候死亡就在眼前,如果川军骑兵到达东城门,他们一个也跑不了,死亡迫近,什么纲常礼法都是虚幻的,几个武将只短暂犹豫,狠狠点头。

曹丕率领几位武将的军队,向城门口杀去,不管是什么官员,不管是哪个家族,不管是族长还是普通族人,不管男女老少,刀枪剑戟涌向城门。

“啊。”

“不要,我是陈家族长,我……啊。”

城门口一片惨嚎,血流遍地,军队在砍杀中强行分开一条血路,淌着无数世族人的尸体,曹丕带着马车向东城门外逃出。

后面惊魂未定的世家人和官员,这时才反应过来,跟在曹丕屁股后面,匆忙向逃窜。

……

大火将邺城王宫化为灰烬,折兰英,夏侯渊,曹彰,率着兵马姗姗来迟。

因为民变,许多被世族监视的夏侯家,曹家,荀家人,以及张颌,张辽,田豫等大将,投降川军的士兵亲属,大多被救出来。

但是,唯独曹家核心,曹植,卞夫人,还有曹操这些被直接软禁的,被世族全部处决,只留下了面前这堆灰烬。

虽然早有预料,不是那么容易能救出曹操,可是看到这一幕,折兰英,曹彰还是忍不住,在灰烬外跪了下来。

“父亲,曹彰,来迟了。”曹彰看着面前被风吹起的灰渣,粗豪的面庞上全是悲伤和痛悔。

“父亲,都是折兰害了你,如果不是折兰……你不应该是这样的结果。”

折兰英不断流泪,心痛如绞,对着前方磕起头来,粉嫩的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砰砰”的声音。

夏侯渊阿科,急忙上前拉住折兰英,曹彰大声道:“姐姐,不是你的错,就算你不劝父亲投降,魏军也终究会败。

只怪曹丕那个畜生,不但杀了曹仁叔叔,背叛父亲,竟然下令烧死父亲,还处决曹家那么多人,丧心病狂,如果被我抓到这个畜生,我一定将他碎尸万段,以慰父亲在天之灵。”

折兰英派出大股骑兵追击逃跑的世族,整顿邺城,安抚民心。

壶关守将郝昭听说邺城失陷,魏军惨败,万念俱灰,自刎而死。十万军队原本就是曹彰旧部,全部投降川军。

黄河防线二十万魏军,被后面张任军,前面王双,黄忠骑兵夹击,走投无路之下,发生大规模兵变,原来那些被害安插的大量世族武将全部被杀,剩下的军队向川军投降。

刘璋的率着大军从信都赶到邺城,没废一兵一卒,占领冀州州治。

曹丕带着世族逃亡后,冀州再无反抗之力,世族被百姓和魏军自己清洗一空,张辽,张颌,徐晃顺利接收整个冀州。

刘璋部署了冀州的安抚工作,统和军队后,来到折兰英的房间。

自从下令了追击曹丕,安抚邺城,曹彰带兵追了出去,折兰英再也没出来过,只一个人待在房中。

当刘璋推门进来,折兰英本能地站起来向刘璋行礼,刘璋一把拦住,还没说话,折兰英已经扑进了刘璋怀中。

“夫君,折兰好伤心,努力了这么多,结果父亲还是……曹丕为什么能那么狠心。”

折兰英在刘璋怀里泣不成声。

“如果,如果不是折兰,父亲肯定不会这样的,小时候,父亲有什么嘱咐,折兰都不当回事,后来父亲要折兰成婚,折兰也逃过婚,一直不回家,而这次,竟然害得……折兰对不起父亲。”

折兰英紧紧抱着刘璋,身体颤抖,泪水滚滚落下,将刘璋肩膀打的透湿。

“折兰,如果你这样说,还不如说都是为夫的错,如果你不是为了我,怎么会做这些,邺城政变不会有,后来的所有事都不会发生,你没有对不起父亲,是我刘璋对不起岳丈。”

“夫君,不要这么说,你没有错。”折兰英急忙道,可是突然感觉刘璋反应有点不对,疑惑地抬头。

这时一串爽朗的笑声传来。

“哈哈哈。”

一个头发鬓白的魁梧汉子和一名年轻的美丽女子携手走进来,刘璋和折兰英分开,站在一旁微笑。

折兰英看着两人,一下子愣住了,半响才说出一句话:“父……亲,灵雎姑娘……”

“三丫头。”曹操向刘璋拜了一礼,刘璋连忙回了一礼,虽然自己是蜀王,曹操不再是魏王,可是私底下受岳父的礼可不好。

曹操转向折兰英,忽然板起脸来:“你刚才说的什么话呢?什么叫都是你的错?你以为你当初不劝为父投降,为父就能敌得过你夫君了?

那时候我曹操还能勉强做做蜀王的绊脚石,可是这次大战,你夫君的军队攻打异族军队,如狂风扫落叶,这样的军威,你父亲还不是战败身死?会有好结果吗?

那还弄得个战败下场,至少现在,我曹操不是败在你夫君手上啊,本来魏王败在蜀王手上也不丢脸,可是岳丈败在女婿手上,脸可丢大了。

更何况你不知道,在你劝降为父之前,郭嘉郭奉孝已经和为父商议过了,下河套就是最后一战,战败就投降,要不然以为父姓格,你一封信能打动为父吗?

只可惜了奉孝啊。”

曹操叹息一声,郭嘉一年前病死,虽是寿元已尽,可是何尝不是因为邺城政变,刘璋也露出惋惜之色,郭嘉,向来是自己推崇的人物,如果在世,将是大汉一股肱。

“这,怎么回事?”折兰英半响还没反应过来,看着曹操和灵雎,只觉得不太真实。突然转向刘璋道:“夫君,是你救出父亲的吗?”

“你高估你夫君的本事了。”刘璋说道。

一旁的灵雎笑着说道:“三姑娘,当时大火漫天,本来我和你父亲也以为必死,可是就在大火蔓延,不能视物之时,我们站身的地方突然塌陷。

你二哥曹丕的侍卫史阿,正在下面接应我们,塌陷的地方正有一条通往城外的地道,据史阿说,这是公子曹丕半年前就开始挖掘的。”

“你二哥算是一时色迷心窍,良心还算没有完全泯灭。”曹操板着脸说了一句,不过从表情就看出来,因为曹丕的幡然悔悟,还是有一点老怀安慰。

“只是四弟,还有母亲他们……”折兰英忽然想起被直接处决的曹植和卞夫人等人,那种时候,曹丕也最多能用地道救走一个人,而其他亲人……

曹操叹息一声,灵雎微低着头。

这时外面来了几个人。

“父亲。”

“灵雎。”

曹冲和貂蝉关银屏等人走了进来,从川军发起总攻开始,曹冲就记挂父亲,向得到刘循允许后,前来邺城。

而貂蝉常年与女儿分居两地,因为魏军川军分属敌对,女儿又不肯离开曹操,久久不得相见,现在魏军就要灭了,貂蝉怎么能放下心,与曹冲一起赶了过来。

到了并州后,由大将关银屏护着到了邺城。

貂蝉紧紧将灵雎搂在怀里,曹冲看到父亲还活着也很高兴,黄月英从这家人一旁绕到刘璋旁边,在刘璋耳边小声道:“这下乱套了吧,你的妻子是曹操女儿,银屏和你关系你也不要否认,可是银屏和灵雎是姐妹,灵雎是曹操妻子,唉,我脑袋想不出来你们是啥关系了。”

黄月英缓缓摇头,露出很无奈的神情,瞬间,刘璋的脑袋也大了一圈。

第九百四十三章改造北平

曹操,曹冲,折兰英,灵雎,以及灵雎的母亲貂蝉和关银屏等,还有其他曹家和夏侯家的人,祭拜了这次丧生的曹家人。

曹操前来拜见刘璋,刘璋笑着问道:“岳父,今后有什么打算?”

曹操叹息一声:“当初官渡之战结束,我曹操怎么也没想到,我曹操会落败,关中之战的时候,我曹操更想不到有一天会和你刘璋这样面对面随意地坐着谈话。

算了,我现在也想通了,你刘璋不止是在战术和兵马上高我曹操一筹,在政治上,更要高明太多。

这个大汉天下交到你刘璋手上,比交到我曹操手上更好,四科举仕,土地令,限价令这些政策,才是当今大汉需要的。

我曹操没资格和你争什么天下,也没那个心力了,现在的曹操,已经年近花甲,只想和灵雎在一起,好好生活,就这样过一辈子。

大汉天下所有烦心的事,就由你刘璋去操心吧。”

刘璋笑了一下,朗声道:“当年相士许劭曾言,曹公,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如今,经过十余年的动乱后,天下即将一统,即将迎来治世,如果曹公愿意,刘璋希望曹公为封疆大吏,为大汉造福一方。”

“治世之能臣。”曹操念了一句,呵呵笑道:“如果我再年轻个十岁,我倒是真想试试去施行蜀王的那些新政,四科举仕,土地令,这些我曹操想也不敢想,却最终发现是正确的政令。

可是,我已经老了,一看我这些头发,都花白啦,一年前,我还想过当个封疆大吏,现在经过这么多事情,已经不想了。

灵雎才十几岁,跟了我这么个老头子,如果我还要去当什么封疆大吏,把光阴浪费在为政上,那我岂不是太对不起她了?”

刘璋沉默了好一会:“真是遗憾,看来大汉没这个福分了。”

“如果蜀王信得过,小儿曹冲,聪慧明达,曹某倒觉得可以一用。”曹操郑重说道,现在的曹操虽然许多事情放开了,但是并不代表他就政治白痴了。

自己虽然被挟持一年,现在势力基本覆灭,但是十几年的影响力还在,除了折兰英是刘璋妻子,其他曹家人,曹操并不自信刘璋会用。

曹操自己想,如果换做自己,如果灭了川军,就一定不会用刘循或者刘康。

“哈哈哈。”刘璋哈哈大笑:“岳丈大人哪里话,曹冲现在是我小舅子了,哪有信不过的道理。”

“哈哈哈。”曹操也大笑起来。

这时的曹操真觉得和刘璋相见恨晚,两个人虽然行事风格不同,但是曹操感觉两人还是有许多共同点。

刘璋之所以同意,除了自信以川军的基础,根本就不是一个曹冲能撼动的,而且也刚好有一件大事,需要曹冲做,换了别人,还根本做不了。

……

十一岁的曹冲走进刘璋书房,刘璋正拿着新绘制的地图观看,这幅地图是大汉全国地图,但是和以前不一样了,加入了西域,北方草原,高句丽也在内,哪怕一些地方标注很不明晰,但是至少是标明了。

“拜见蜀王殿下。”

“不必多礼。”刘璋看着十一岁的曹操,这年龄差太多,想着这是自己小舅子,还真有些不习惯。

刘璋放下地图看向曹冲:“上次你说那么多拒绝为官的话,无非是为了避嫌,如今魏军已灭,我和你父亲曹操,算是没什么隔阂了,现在你能在川军为官了吗?”

“如果蜀王信任的话。”

“说话挺简洁,那好吧。”刘璋将手上地图丢到曹冲手上,“看看这幅地图。”

曹冲不会武艺,那地图很大很重,不得不展开铺在地上,埋着身子仔细看着,那样子还真像小孩子玩泥巴。

“地图大了很多,体现了蜀王的志向和野心,只是不知道蜀王给曹冲看这个,有什么用意。”

“唉。”刘璋叹了口气:“我找其他人商议,肯定会被人反驳得体无完肤,包括月英肯定也不会理解,所以只能找你了,我想问你,你看这幅地图,你觉得我大汉的都城最好安在哪?”

曹冲看向地图,仔细看了半响:“按照地理形势,应该留在长安或搬迁洛阳,这样能兼顾西域,同时摄领东部,只是这样的话,高句丽这些地方,肯定不可能成为大汉领土。

如果都城在邺城,西域不太好管理,这得看蜀王战略中心在哪。”

“说得是啊,战略中心在哪,如果换做月英,肯定要告诉我,着重控制西域,西域之外与贵霜帝国接壤,西域是大汉与西部三大帝国中枢之地,一个高句丽算什么。

可是本王却觉得,应该保住东部领土,东部濒临海洋,如果我们把东部稳固下来,那就世世代代是我们的领土了。

西域,本王当然不会放弃,可是西域环境,资源,人口,都贫瘠,与大国接壤变数多,可能是前线战场。哪里有东部濒临海洋的丰富资源好。”

“海洋有什么资源?”曹冲不解地道。

刘璋看着曹冲满头雾水的样子,这才想起这个时候人们的观念和后世不一样。

后世的人都知道,不讨论什么文化,朝鲜半岛,曰本,加上海洋,资源比西域丰富太多了。

而且这些地方,除了曰本偏远第一点,刘璋觉得朝鲜半岛和东北肯定是可以纳入固有领土的,有大洋相隔,同化之后很难改变。

哪里像西域,因为不断与中亚交互,环境不好资源又少,中原王朝不重视,几?br />